第二节 肥料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8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肥料建设
分类号: S14
页数: 3
页码: 195-1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种植业生产条件的肥料建设情况其中包含家肥、绿肥、饼肥、化肥。
关键词: 种植业 生产条件 肥料建设

内容

一 家肥
  积制家肥,为农民传统习惯。一般农户均建茅厕、灰棚、牲畜粪池和渣屑坑,还在田中筑凼,用青叶、草皮、人畜粪沤制凼肥。1952年,县政府组织开展农业丰产竞赛活动,号召农民广辟肥源,大力沤制凼、堆肥,挑塘泥,割山青,烧土灰。之后,要求家家户户坚持做到“八有”(牛有栏、猪有圈、人有厕所、鸡鸭有埘、灰有屋、粪有池、田间有凼、户户有热水凼)“四勤”(勤垫栏、勤出栏、勤积制、勤沤凼)。1956年冬,实行集体收集,任务到户,按质分等,按等定价(或工分),定期验收,分期付款,使家肥积制形成制度,数量逐年增加。1958年出现堆“肥料山”,造“凼肥海”,浪费劳力,收效不大。1961年以后,县委、县人委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推行积制农家肥料的办法。70年代养猪事业发展,家肥积制不衰。据调查统计,仅早稻一季,平均每亩施家肥92担。80代年初期,土地承包到户,化肥供应充裕,家肥积制一度不如以前。1985年,中共中央规定土地承包期可延长到15年,农民重视培养地力,家肥积制有了回升。
  二 绿肥
  民国时期,境内已有种绿肥的习惯。每年水稻收割后,将水田耕转,种植油菜、蚕豆等作物,以作绿肥。民国32年(1943)武冈县农业推广所在本境和康乡(今竹市镇)试种12亩兰花草子作绿肥获得成功,以后逐步推广。新中国建立后,兰花草子发展很快,1952年全县种植2.1万亩。1954年以后,因兰花草子生长期长,不宜与双季早稻连种,渐被淘汰,逐步推广种植紫云英(红花草子),1959年全县种植紫云英4万余亩,亩产鲜草500公斤左右。60年代初期,改进栽培技术,采用根瘤菌拌种、开沟沥水、冬施磷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亩产鲜草达2000公斤左右,成为早稻的主要肥料,1974年发展到33.63万亩,占水田总数的72%。此后全县除长期种植紫云英30万亩到33万亩作绿肥外,还种植田菁、号筒杆、紫穗槐、红萍等夏季绿肥。土地承包到户后,水田冬季种油菜、麦子的增多,紫云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81年减少到203715亩,1983年减少到120035亩,1986年仅38321亩。
  洞口境内农民种田,历来有施石灰的习惯,以中和土壤酸性,加速绿肥、凼肥等有机肥料的分解,每亩施用40~50公斤。但长期使用石灰,加重了土壤的碱性。1982年土壤普查表明,因石灰引起碱性反应强烈的71151亩,占水田总数的15.36%,故近年石灰用量减少。
  三 饼肥
  饼肥有菜籽饼、棉籽饼、茶籽饼、桐籽饼、芝麻饼、花生饼和豆饼,仅菜籽饼、棉籽饼做为肥料。民国时期,全境饼肥产量不多。新中国建立后,油菜、棉花面积不断扩大,菜籽饼的平均年产量:50年代为1000吨左右,60年代为1500吨左右,70年代为2100吨左右,80年代为3000吨左右。
  四 化肥
  化肥于1953年开始施用,当时的品种仅硫酸铵,施用量极少,以后陆续推广使用尿素、碳酸氢铵、钙镁磷、过磷酸钙等化肥,增产效果显著,获得全面推广。为了解决化肥供不应求的矛盾,1958年县里自办磷肥厂,当时设备差,技术没有过关,肥效不佳,不久即停办。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县内又兴办磷矿粉厂、“5406”菌肥厂、腐殖酸肥料厂,均因缺乏原料和成本过高而停办。1970年,县自筹资金在石江兴办洞口县氮肥厂,年产合成氨3000吨(折碳酸氢铵1.2万吨),1979年再次扩建,年产合成氨4500吨,基本能满足县内需要。同时,每年还从外地购进一定数量的尿素、磷肥、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固体化肥不足时,大量使用氨水。进入80年代,各种化肥齐全,满足需要,氨水停止使用。1986年全县共销售各种化学肥料67361吨,平均每亩耕地116公斤。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