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土壤改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8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土壤改良
分类号: S156
页数: 1
页码: 19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种植业生产条件的土壤改良情况。
关键词: 种植业 生产条件 土壤改良

内容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人平耕地虽多,但质量差,产量低,人平产粮少。新中国建立后,人口增多,耕地减少,但通过改良,土质变好,产量提高,人平产粮多。
  一 水田改良。新中国建立前,农民生活困苦,无力投工投肥对农田进行基本建设。据调查,1949年全县514600亩水田,一等田59179亩,占水田总数的11.5%;二等田206355亩,占水田总数的40.1%;三等田249066亩,占水田总数的48.4%。沿河两岸有些水田,砂性过重,保水保肥差,有机质含量少,缺磷少钾;大多数山冲水田,质地粘重,透气性差,地下水位高,水冷泥温低,一般均是“莳七(莳田时每蔸插7根秧苗)蹈五(中耕蹈田时每蔸仅5根禾苗)打三根(收割时每蔸禾仅3根 )”。1959年全县第一次土壤普查 ,潜育性稻田达19.39万亩,占当年水田总数的41.9%。为了改造这批低产水田,从60年代初开始 ,采取种绿肥、增施猪牛粪和土杂肥、重施磷钾肥等措施,提高士壤肥力。70年代初开始,采取开沟挖渠,排洪排渍,做到“洪水不进田,肥水不出田,渍水排出田”,提高泥温。全县大部分田垅都开了灌水渠、排水渠、环山避水渠,实行排、灌分家,改串灌漫灌为沟灌。据统计,全县共开大、中型排水灌水圳954条,长750多公里,绝大多数深泥冷浸田改变为高产良田。青龙公社1972年有水田11150亩 ,潜育性冷浸田达6800亩 ,占水田总数的61%,公社党委领导社员开挖深1~1.5米、宽1.5~2米的大型排水圳17条,全长33公里,到1981年止,有4500多亩低产田得到改良,粮食产量成倍增长。1986年,全县459601亩水田,一等水田96976亩,占水田总数的21.1 %,比1949年增加9.6%;二等水田233018亩,占水田总数的50.7 %,比1949年增加10.1%;三等水田129607亩,占水田总数的28.2%,比1949年减少20.2%。
  二 旱土改良。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的旱土,砂砾多,土层浅,肥力低,无水利设施,正常年景亩产折稻谷仅40~50公斤。1949年,全县120800亩旱土,一等6040亩,占早土总数的5%;二等19328亩,占早土总数的16%;三等95432亩,占旱土总数的79%。新中国建立后,采取整成梯形、深耕改土、除砂除石、种植绿肥和增施猪牛粪等办法,使早土得到较好的改良。到1986年,全县121680亩旱土中,一等达12655亩,占早土总数的10.4%,比1949年增加5.4%;二等达30420亩,占旱土总数的25%,比1949年增加9%;三等为78605亩,占旱土总数的64.6%,比1949年减少14.4%。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