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8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生产条件
分类号:
F325.2
页数:
3
页码:
195-197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种植业的生产条件情况。
关键词:
作物经济
种植业
生产条件
内容
第一节 土壤改良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人平耕地虽多,但质量差,产量低,人平产粮少。新中国建立后,人口增多,耕地减少,但通过改良,土质变好,产量提高,人平产粮多。
一 水田改良。新中国建立前,农民生活困苦,无力投工投肥对农田进行基本建设。据调查,1949年全县514600亩水田,一等田59179亩,占水田总数的11.5%;二等田206355亩,占水田总数的40.1%;三等田249066亩,占水田总数的48.4%。沿河两岸有些水田,砂性过重,保水保肥差,有机质含量少,缺磷少钾;大多数山冲水田,质地粘重,透气性差,地下水位高,水冷泥温低,一般均是“莳七(莳田时每蔸插7根秧苗)蹈五(中耕蹈田时每蔸仅5根禾苗)打三根(收割时每蔸禾仅3根)”。1959年全县第一次土壤普查,潜育性稻田达19.39万亩,占当年水田总数的41.9%。为了改造这批低产水田,从60年代初开始,采取种绿肥、增施猪牛粪和土杂肥、重施磷钾肥等措施,提高士壤肥力。70年代初开始,采取开沟挖渠,排洪排渍,做到“洪水不进田,肥水不出田,渍水排出田”,提高泥温。全县大部分田垅都开了灌水渠、排水渠、环山避水渠,实行排、灌分家,改串灌漫灌为沟灌。据统计,全县共开大、中型排水灌水圳954条,长750多公里,绝大多数深泥冷浸田改变为高产良田。青龙公社1972年有水田11150亩,潜育性冷浸田达6800亩,占水田总数的61%,公社党委领导社员开挖深1~1.5米、宽1.5~2米的大型排水圳17条,全长33公里,到1981年止,有4500多亩低产田得到改良,粮食产量成倍增长。1986年,全县459601亩水田,一等水田96976亩,占水田总数的21.1%,比1949年增加9.6%;二等水田233018亩,占水田总数的50.7%,比1949年增加10.1%;三等水田129607亩,占水田总数的28.2%,比1949年减少20.2%。
二 旱土改良。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的旱土,砂砾多,土层浅,肥力低,无水利设施,正常年景亩产折稻谷仅40~50公斤。1949年,全县120800亩旱土,一等6040亩,占早土总数的5%;二等19328亩,占早土总数的16%;三等95432亩,占旱土总数的79%。新中国建立后,采取整成梯形、深耕改土、除砂除石、种植绿肥和增施猪牛粪等办法,使早土得到较好的改良。到1986年,全县121680亩旱土中,一等达12655亩,占早土总数的10.4%,比1949年增加5.4%;二等达30420亩,占旱土总数的25%,比1949年增加9%;三等为78605亩,占旱土总数的64.6%,比1949年减少14.4%。
第二节 肥料建设
一 家肥
积制家肥,为农民传统习惯。一般农户均建茅厕、灰棚、牲畜粪池和渣屑坑,还在田中筑凼,用青叶、草皮、人畜粪沤制凼肥。1952年,县政府组织开展农业丰产竞赛活动,号召农民广辟肥源,大力沤制凼、堆肥,挑塘泥,割山青,烧土灰。之后,要求家家户户坚持做到“八有”(牛有栏、猪有圈、人有厕所、鸡鸭有埘、灰有屋、粪有池、田间有凼、户户有热水凼)“四勤”(勤垫栏、勤出栏、勤积制、勤沤凼)。1956年冬,实行集体收集,任务到户,按质分等,按等定价(或工分),定期验收,分期付款,使家肥积制形成制度,数量逐年增加。1958年出现堆“肥料山”,造“凼肥海”,浪费劳力,收效不大。1961年以后,县委、县人委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推行积制农家肥料的办法。70年代养猪事业发展,家肥积制不衰。据调查统计,仅早稻一季,平均每亩施家肥92担。80代年初期,土地承包到户,化肥供应充裕,家肥积制一度不如以前。1985年,中共中央规定土地承包期可延长到15年,农民重视培养地力,家肥积制有了回升。
二 绿肥
民国时期,境内已有种绿肥的习惯。每年水稻收割后,将水田耕转,种植油菜、蚕豆等作物,以作绿肥。民国32年(1943)武冈县农业推广所在本境和康乡(今竹市镇)试种12亩兰花草子作绿肥获得成功,以后逐步推广。新中国建立后,兰花草子发展很快,1952年全县种植2.1万亩。1954年以后,因兰花草子生长期长,不宜与双季早稻连种,渐被淘汰,逐步推广种植紫云英(红花草子),1959年全县种植紫云英4万余亩,亩产鲜草500公斤左右。60年代初期,改进栽培技术,采用根瘤菌拌种、开沟沥水、冬施磷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亩产鲜草达2000公斤左右,成为早稻的主要肥料,1974年发展到33.63万亩,占水田总数的72%。此后全县除长期种植紫云英30万亩到33万亩作绿肥外,还种植田菁、号筒杆、紫穗槐、红萍等夏季绿肥。土地承包到户后,水田冬季种油菜、麦子的增多,紫云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81年减少到203715亩,1983年减少到120035亩,1986年仅38321亩。
洞口境内农民种田,历来有施石灰的习惯,以中和土壤酸性,加速绿肥、凼肥等有机肥料的分解,每亩施用40~50公斤。但长期使用石灰,加重了土壤的碱性。1982年土壤普查表明,因石灰引起碱性反应强烈的71151亩,占水田总数的15.36%,故近年石灰用量减少。
三 饼肥
饼肥有菜籽饼、棉籽饼、茶籽饼、桐籽饼、芝麻饼、花生饼和豆饼,仅菜籽饼、棉籽饼做为肥料。民国时期,全境饼肥产量不多。新中国建立后,油菜、棉花面积不断扩大,菜籽饼的平均年产量:50年代为1000吨左右,60年代为1500吨左右,70年代为2100吨左右,80年代为3000吨左右。
四 化肥
化肥于1953年开始施用,当时的品种仅硫酸铵,施用量极少,以后陆续推广使用尿素、碳酸氢铵、钙镁磷、过磷酸钙等化肥,增产效果显著,获得全面推广。为了解决化肥供不应求的矛盾,1958年县里自办磷肥厂,当时设备差,技术没有过关,肥效不佳,不久即停办。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县内又兴办磷矿粉厂、“5406”菌肥厂、腐殖酸肥料厂,均因缺乏原料和成本过高而停办。1970年,县自筹资金在石江兴办洞口县氮肥厂,年产合成氨3000吨(折碳酸氢铵1.2万吨),1979年再次扩建,年产合成氨4500吨,基本能满足县内需要。同时,每年还从外地购进一定数量的尿素、磷肥、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固体化肥不足时,大量使用氨水。进入80年代,各种化肥齐全,满足需要,氨水停止使用。1986年全县共销售各种化学肥料67361吨,平均每亩耕地116公斤。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