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篇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79
颗粒名称:
第六篇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9
页码:
194-2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境内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产稻谷、棉花、油料 、茶叶、辣椒等。
关键词:
洞口县
作物经济
种植业
内容
洞口境内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多达200多种,主产稻谷、棉花、油料 、茶叶、辣椒等。历为湖南粮食、茶叶、棉花重要产地,有“茶果之乡”的美称。据《武冈州乡土志》记载:清·光绪年间,洞口、山门、高沙、石下江等地,每年有3.5万担茶叶 、10万担稻谷水运经益阳、汉口等地销往全国各地,优质茶叶还销往国外。但由于封建制度束缚,生产力落后,发展缓慢。民国时期,官匪横行,灾害频繁,农业生产更为不振。据《湖南全省社会调查》记载:民国38年(1949)武冈县总产量(粮食)为400万担 ,较民国21年(1932)的333.5万担增加66.5万担,18年才增长16.63%。按耕地面积计算 ,洞口境内的总产约为140万担,亩平220市斤。棉花、油菜、花生、辣椒等经济作物发展更慢 ,茶叶产量比清代大大减少。
新中国建立后,通过土地改革 ,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 ,接着又进行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不断改革耕作制度,在调整作物布局、推广良种、改良土壤和开辟肥源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并且逐年增加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投资,改进栽培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1981年后,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到户,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发展更快。1986年种植业总产值12160万元 ,比1952年增加3.7倍 ;粮食总产量312585吨(最高的1983年达325414吨),比1952年增加2倍;油菜籽总产量4980吨,比1952年增加1.9倍;花生总产量684.93吨,比1952年增加2倍;茶叶总产量2207吨,比1952年增加62倍 ;柑桔总产量21000吨,比1952年增加392倍。
第一章 生产条件
第一节 土壤改良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人平耕地虽多,但质量差,产量低,人平产粮少。新中国建立后,人口增多,耕地减少,但通过改良,土质变好,产量提高,人平产粮多。
一 水田改良。新中国建立前,农民生活困苦,无力投工投肥对农田进行基本建设。据调查,1949年全县514600亩水田,一等田59179亩,占水田总数的11.5%;二等田206355亩,占水田总数的40.1%;三等田249066亩,占水田总数的48.4%。沿河两岸有些水田,砂性过重,保水保肥差,有机质含量少,缺磷少钾;大多数山冲水田,质地粘重,透气性差,地下水位高,水冷泥温低,一般均是“莳七(莳田时每蔸插7根秧苗)蹈五(中耕蹈田时每蔸仅5根禾苗)打三根(收割时每蔸禾仅3根)”。1959年全县第一次土壤普查,潜育性稻田达19.39万亩,占当年水田总数的41.9%。为了改造这批低产水田,从60年代初开始,采取种绿肥、增施猪牛粪和土杂肥、重施磷钾肥等措施,提高士壤肥力。70年代初开始,采取开沟挖渠,排洪排渍,做到“洪水不进田,肥水不出田,渍水排出田”,提高泥温。全县大部分田垅都开了灌水渠、排水渠、环山避水渠,实行排、灌分家,改串灌漫灌为沟灌。据统计,全县共开大、中型排水灌水圳954条,长750多公里,绝大多数深泥冷浸田改变为高产良田。青龙公社1972年有水田11150亩,潜育性冷浸田达6800亩,占水田总数的61%,公社党委领导社员开挖深1~1.5米、宽1.5~2米的大型排水圳17条,全长33公里,到1981年止,有4500多亩低产田得到改良,粮食产量成倍增长。1986年,全县459601亩水田,一等水田96976亩,占水田总数的21.1%,比1949年增加9.6%;二等水田233018亩,占水田总数的50.7%,比1949年增加10.1%;三等水田129607亩,占水田总数的28.2%,比1949年减少20.2%。
二 旱土改良。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的旱土,砂砾多,土层浅,肥力低,无水利设施,正常年景亩产折稻谷仅40~50公斤。1949年,全县120800亩旱土,一等6040亩,占早土总数的5%;二等19328亩,占早土总数的16%;三等95432亩,占旱土总数的79%。新中国建立后,采取整成梯形、深耕改土、除砂除石、种植绿肥和增施猪牛粪等办法,使早土得到较好的改良。到1986年,全县121680亩旱土中,一等达12655亩,占早土总数的10.4%,比1949年增加5.4%;二等达30420亩,占旱土总数的25%,比1949年增加9%;三等为78605亩,占旱土总数的64.6%,比1949年减少14.4%。
第二节 肥料建设
一 家肥
积制家肥,为农民传统习惯。一般农户均建茅厕、灰棚、牲畜粪池和渣屑坑,还在田中筑凼,用青叶、草皮、人畜粪沤制凼肥。1952年,县政府组织开展农业丰产竞赛活动,号召农民广辟肥源,大力沤制凼、堆肥,挑塘泥,割山青,烧土灰。之后,要求家家户户坚持做到“八有”(牛有栏、猪有圈、人有厕所、鸡鸭有埘、灰有屋、粪有池、田间有凼、户户有热水凼)“四勤”(勤垫栏、勤出栏、勤积制、勤沤凼)。1956年冬,实行集体收集,任务到户,按质分等,按等定价(或工分),定期验收,分期付款,使家肥积制形成制度,数量逐年增加。1958年出现堆“肥料山”,造“凼肥海”,浪费劳力,收效不大。1961年以后,县委、县人委总结经验教训,继续推行积制农家肥料的办法。70年代养猪事业发展,家肥积制不衰。据调查统计,仅早稻一季,平均每亩施家肥92担。80代年初期,土地承包到户,化肥供应充裕,家肥积制一度不如以前。1985年,中共中央规定土地承包期可延长到15年,农民重视培养地力,家肥积制有了回升。
二 绿肥
民国时期,境内已有种绿肥的习惯。每年水稻收割后,将水田耕转,种植油菜、蚕豆等作物,以作绿肥。民国32年(1943)武冈县农业推广所在本境和康乡(今竹市镇)试种12亩兰花草子作绿肥获得成功,以后逐步推广。新中国建立后,兰花草子发展很快,1952年全县种植2.1万亩。1954年以后,因兰花草子生长期长,不宜与双季早稻连种,渐被淘汰,逐步推广种植紫云英(红花草子),1959年全县种植紫云英4万余亩,亩产鲜草500公斤左右。60年代初期,改进栽培技术,采用根瘤菌拌种、开沟沥水、冬施磷肥、防治病虫害等措施,亩产鲜草达2000公斤左右,成为早稻的主要肥料,1974年发展到33.63万亩,占水田总数的72%。此后全县除长期种植紫云英30万亩到33万亩作绿肥外,还种植田菁、号筒杆、紫穗槐、红萍等夏季绿肥。土地承包到户后,水田冬季种油菜、麦子的增多,紫云英种植面积不断减少,1981年减少到203715亩,1983年减少到120035亩,1986年仅38321亩。
洞口境内农民种田,历来有施石灰的习惯,以中和土壤酸性,加速绿肥、凼肥等有机肥料的分解,每亩施用40~50公斤。但长期使用石灰,加重了土壤的碱性。1982年土壤普查表明,因石灰引起碱性反应强烈的71151亩,占水田总数的15.36%,故近年石灰用量减少。
三 饼肥
饼肥有菜籽饼、棉籽饼、茶籽饼、桐籽饼、芝麻饼、花生饼和豆饼,仅菜籽饼、棉籽饼做为肥料。民国时期,全境饼肥产量不多。新中国建立后,油菜、棉花面积不断扩大,菜籽饼的平均年产量:50年代为1000吨左右,60年代为1500吨左右,70年代为2100吨左右,80年代为3000吨左右。
四 化肥
化肥于1953年开始施用,当时的品种仅硫酸铵,施用量极少,以后陆续推广使用尿素、碳酸氢铵、钙镁磷、过磷酸钙等化肥,增产效果显著,获得全面推广。为了解决化肥供不应求的矛盾,1958年县里自办磷肥厂,当时设备差,技术没有过关,肥效不佳,不久即停办。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县内又兴办磷矿粉厂、“5406”菌肥厂、腐殖酸肥料厂,均因缺乏原料和成本过高而停办。1970年,县自筹资金在石江兴办洞口县氮肥厂,年产合成氨3000吨(折碳酸氢铵1.2万吨),1979年再次扩建,年产合成氨4500吨,基本能满足县内需要。同时,每年还从外地购进一定数量的尿素、磷肥、复合肥料和微量元素肥料。固体化肥不足时,大量使用氨水。进入80年代,各种化肥齐全,满足需要,氨水停止使用。1986年全县共销售各种化学肥料67361吨,平均每亩耕地116公斤。
第二章 粮油作物
洞口县粮油作物以水稻、油菜为主,红薯、小麦、大豆、花生次之。其它有大麦、燕麦、荞麦、马铃薯、玉米、高粱、粟、糁子和豌豆、蚕豆、绿豆、芝麻等。粮食作物在农作物中历来占主要地位,一般占70%左右。发展趋势是水稻产量上升快,1952年总产91034吨,1983年304946吨,比1952年增长2.3倍。以后几年,水稻产量徘徊不前,1986年只有291969吨。早粮生产增长缓慢,1952年总产13610吨,1986年为20616吨,只增长51.4%。在粮食作物中,水稻比重最大。1952年至1981年的30年中,其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97.25%,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86.21%。1982年至1986年的5年中,稻谷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9.6%,稻谷总产占粮食总产的93.1%。
油料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多,产量稳步上升。1952年为48291亩,产量1715.1吨;1986年为93922亩,产量4980吨,比1952年分别增长94.49%和190%。全县以雪峰山脉为界,东南丘陵区为粮食主产区,其中有赧水、蓼水、平溪江、黄泥江两岸的溪谷平原以及自半江口至蜜蜂岩的毓兰、花鼓垅是洞口县的稻谷粮仓;小麦主产丘陵区,山门镇里仁村、木瓜乡木瓜村、树林乡中山村、竹市镇向阳村、田心村和金寨村等是小麦丰产区;红薯遍布全县,尤以杨林、金田、秀峰、管竹、石柱等乡最多,70年代前,农民口粮三分之一为红薯。油菜多产于江口区的江口镇和山门、竹市、洞口、桥头、石江等丘陵区。
第一节 水稻
一 改制
1952年前境内水田只种一季水稻。1953年开始试种两季水稻,五区岩塘乡清水村农民杨白儒在早稻田里间种晚稻0.6亩成功,两季产量225公斤,折亩产375公斤,比当地一季中稻亩产高一倍。1954年全县试种间作晚稻24亩,早、晚两季平均亩产350公斤,比一季中稻平均亩产高100公斤。其中五区里仁乡尹显和(湖南省1952年甲等农业劳动模范)种的0.34亩早稻,产量最高,收干谷109公斤,折亩产302公斤。1955年起改间作为连作,双季稻发展到1061亩,两季亩产328.5公斤,比单季稻亩产211.5公斤增产55%。以后双季稻面积逐年扩大。1956年达20511亩,1965年扩种到97490亩,1971年达30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65.2%。70年代中期除西北中山区和东南丘陵区的部分台地种一季早稻外,全县实现了双季稻化。1986年双季稻38.18万亩,占水田总面积的83%,两季亩产714.9公斤,比1955年增加1.11倍。
在推广双季稻的基础上,1956年开始逐步推行“稻稻绿肥”、“稻稻油菜”、“稻稻麦”、“稻稻菜”三熟制。70年代末东南丘陵区的三熟制已成为主要耕作制度。当时山门公社里仁大队边江生产队“稻稻麦”三熟制平均亩产达1250公斤。
70年代中期曾在水田推广稻、棉高垅间作,因耕作、管理不便,技术措施跟不上,不能增产增收,自行停止。1981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以来,在少部分水田中推广杂交玉米间作西瓜——杂交晚稻;早熟花生——杂交晚稻;杂交玉米间作早熟大豆——杂交晚稻。这种栽培制度增粮增收,农民乐意。
随着三熟制的扩大,耕地复种指数不断提高。1952年复种指数为132.5%,其中水田为101.4%;1959年为169.6%,其中水田为117.5%;1979年最高达202.7%,其中水田达177%。1980年以后,种植业进行了调整,发展经济作物,复种指数略有下降,当年为190%,其中水田为171.8%。
二 品种
据《武冈州志》载:“……山林园隰所产百物,谷之属,则有稻,稻凡数十种”。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水稻品种主要有辰州麻、杆麻粘、银谷粘、水白麻、柳麻粘、毛香、观音早、六十早、贵阳粘、毛香糯、早禾糯、臭虱糯等。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指导农民选育良种。1958年竹市公社党委书记肖宝信率领技术干部王玉堂在该社向阳大队建立良种繁殖场——米丘林小组,采用穗选办法育出“竹市晚粳”,产量高,抗性好,受到中央和省、地好评。1959年冬南方十三省(市)农民育种专家会议在竹市召开,米丘林小组书面介绍了经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闻纪录片,报导了米丘林小组的科研活动实况。县原种场以欧阳善成为主组成科研小组,培育出的洞育早糯、洞育晚糯、洞农晚糯、洞紫糯、洞选1号等品种和县农业局技术干部贺苑楚培育出的贺早糯、永革糯,均在全县推广,增产显著。洞口县培育、引进、推广水稻良种经历了三个阶段:
高杆改矮杆:50年代初早稻品种是高杆籼稻型的红脚早、南特号、雷火粘。其缺点是不耐肥,易倒伏,产量低,亩产只有150公斤到250公斤。1963年引进矮脚南特号,早稻品种矮杆化从此开端。1965年以后,相继引进团粒矮、南陆矮、矮陆才、广解九号等;1970年到1974年又引进矮南早一号、朝阳一号、革命一号、二九南一号、湘矮早四号、二九青、珍江矮十三号、广六矮四号等,在县内大面积种植;1976年引进湘矮早九号,该品种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在全县广为种植,约占早稻面积的40%,另又引进红世早、竹系二六、竹莲矮、庆莲三号、原丰早等品种。中稻普遍种植珍珠矮、五矮早七七、成都矮等早熟中稻良种。这时,水稻已实现矮杆良种化。矮杆品种耐肥、杆壮、不倒伏、产量较高,亩产250~350公斤,比高杆要增产100多公斤。
晚籼改晚粳:1965年以前的晚稻品种都是籼稻型,如蕃子、红米冬粘、白米冬粘、“23—41”、松场261、老黄谷、露水白,这些品种不耐寒、不耐肥、易倒伏、空壳率高,产量低,亩产只有80公斤到150公斤。1965年起改种粳稻,品种有农垦五八、老来青、苏州青、晚洋尖、邵粳二号、“68——166”、“166——8”、农虎六号、扬武一号、湘糯一号、猪仔糯、八仔糯等,1974年前后,晚粳种植面积达70%,稳定了晚稻产量,亩产150公斤到300公斤,比晚籼高150公斤。
常规改杂交(三系杂交种):常规品种改用杂交种,为水稻高产开辟了新途径,使晚稻既能早熟(在寒露前齐籼)又能高产。1976年晚稻中有杂交稻3020亩,亩产284公斤,比常规稻亩产高144公斤;1980年扩种到11.88万亩,亩产293公斤,比常规稻亩产高30公斤;1986年全县杂交晚稻达32.38万亩,亩产363公斤,比常规品种增产100公斤。在此期间,杂交种相继在中、早稻中推广。
为满足三系杂交种子的供需,1975年开始组织力量赴南宁、湛江制种,后又连续三年去南宁、海南制种。同时在县培训技术力量,在社、队农科站、队制种。1977年由县种子公司在县内集中连片制种,1981年起固定在毓兰镇的毓兰、山阳、龙阳村和江口镇的畔上、江口村及县原种场制种,保证了县内杂交种子的供应。
三 育秧
境内农民有“秧好半年禾”的经验,历来重视育秧工作。新中国建立前,只种中稻一熟,育秧沿袭古老的方式,采用清水浸种,温水催芽;时间是“清明浸种,谷雨下泥”;秧田管理以水浸为主,适当露秧。这种育秧方式,出苗率低,秧苗不壮,影响水稻产量。新中国建立后,对水稻浸种育秧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种子处理上,50年代初期起实行盐水或黄泥水选种,相继推行种子过晒、筛、车、选、消毒五关处理,使秧苗健壮。对早、中稻催芽,50年代初期推行煤灰催芽,后期推行地窖催芽;60年代推广全国农业劳模田启发的高温(60°C~63°C)破胸、适温(26°C~30°C)催芽方法,发芽率在90%以上,比老式方法发芽率高15~30%。在播种时间上,早稻为3月下旬到4月上旬,增加覆盖物,以防烂种烂秧,1965年以后,用薄膜、草子、青苔、腐烂猪牛粪、土灰等盖种达80%以上;晚稻于6月中、下旬播种,种子日浸夜露,破胸下泥。在秧田方式上,50年代初期,早、中稻推广合式秧田,后期推广湿润秧田,晚稻推广旱秧、水旱秧;70年代初期早稻推广通气秧田、隔层秧田和场地秧田。其间,推行蒸汽催芽、蒸气育秧,后因成本高,苗不壮而淘汰;晚稻推广湿润育秧;80年代初早稻推广地膜覆盖育秧。在秧田播种数量上,1953年开始提倡稀播育壮秧,早、中稻每亩播种100公斤左右,70年代初期开始,早稻每亩播种量降至60~70公斤;晚稻每亩播种50~60公斤,中期推广杂交稻,每亩播种7.5~10公斤,后期为节省杂交种,在秧厢上划行,实行粒摆,后因花工过多摆种麻烦而停止,仍保持杂交种每亩播种10公斤左右。在秧田管理上,推广湿润、通气秧田后,秧苗一叶以前湿润为主,做到晴天满沟水,阴天半沟水,雨天沟无水;秧苗三叶后,厢面保持浅水层,并追施“断奶肥”,插秧前5~7天,追施“送嫁肥”;晚稻秧田采取日灌水夜露秧。推广上述育秧措施,节约谷种,培育出健壮秧苗,对大田增产起了重要作用。
四 移栽
50年代初期,农民习惯稀植,每亩只插6000~8000蔸,每蔸8~12根秧。1954年后,逐步改稀插为适当密插,推行划行插秧,扯索插排手,每亩1.5~2万蔸,12~15万基本苗。1958年“大跃进”中,曾提出越密越好,插10×10、10×13、7×10厘米,少数试验田插3×3厘米,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害多,导致严重减产,甚至失收。60年代后,根据早矮晚粳植株不高特点,作到合理密植。每亩2~2.5万蔸,15~20万基本苗;中稻为20×23厘米、20×26厘米。70年代曾推行过宽行窄株(行距21~24厘米,株距9厘米)和宽窄行密植。较普遍推行划行和扯索插秧,带土移栽,部分地方搞磷肥沾秧根或裹蔸灰。晚稻杂交品种分蘖力强,根据不同的生育特性确定密度,一般每亩10~12万基本苗。土地联产承包到户后,基本恢复插随手禾,但插秧密度和基本苗尚属合理。移栽时间,60~70年代,强调插完早稻过“五、一”,插完晚稻过“八、一”。70年代末期起根据苗情(叶龄)确定移栽时间,作到“叶足莫等时,时到莫等苗”,一般早熟品种五叶一心,中熟品种六叶一心,迟熟品种六叶一心或七叶一心时移栽。
五 肥水管理
“水是禾的命,又是禾的病”。50年代初期,水田灌溉设施都是小塘小坝,水利条件很差,有水满田灌,无水自开坼,从不轻易断水晒田。随着水利条件不断改善,品种不断改良,灌溉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50年代中期起,逐步推行“浅水湿润、间歇灌溉、适时晒田、干湿壮籽”的管理方法,并推行开围沟、腰沟、十字沟、井字沟。70年代推广“浅水活蔸,中耕露田,够苗晒田,有水抽穗,干湿壮籽”的管水方法,收到了分蘖快、发苗足、个体健壮、群体协调、活根绿叶、黄丝亮杆的效果,此法沿用至今。
1956年前境内水稻插后20天左右开始中耕,先后两次,“头道如磨墨,二道如赶贼”,有先施石灰再行脚踩的,也有看苗点“安蔸灰”的。人民公社化时,推行中耕器,因适应性差,不能达到除草、松泥的目的,后停止使用。1966年从浙江、江苏请来农民技术员,第一次中耕改用手抓。1973年至1976年推行化学除草剂,因该药对草有选择性,且成本高,技术性强,后停止使用。80年代后既手抓又脚踩,二者兼用。农家肥多作底肥,化肥由施面肥到作底肥,有的还采用叶面喷雾施肥,中耕时先撒施,或中耕后搞球肥深施,进入80年代化肥施用量大,一般耖田施底肥,中耕施面肥,看苗搞叶面喷雾追肥,三管齐下。
第二节 旱粮
洞口境内的旱粮主要有薯类、麦类、玉米、高粱、糁子和粟等。早粮种植历史悠久,分布面广。1952年全县旱粮播种面积21.04万亩,占粮食播种面积的28.7%,总产13615.45吨,占粮食总产13%。60年代是旱粮生产全盛时期。1964年早粮播种面积368087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42.44%,产量16403.95吨,占粮食总产的15%。进入70年代,随着双季稻面积的扩大和经济作物的发展,早粮播种面积逐年减少。1980年播种17.22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7.6%,产量17.38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6%。1986年播种18.29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18.8%,产量20.62万吨,占粮食总产的6.6%。
一 薯类
主要是红薯,马铃薯、脚板薯少量种植。1959年从广东引进木薯,不几年停止种植。
红薯在洞口境内种植历史悠久,是早粮的主产。1952年红薯总产(折谷,下同)7654.05吨,占旱粮总产56.21%。1958年起推广温床育苗和蒸汽催芽露地育苗,以提早插薯季节,充分利用6月和8月两个涨薯高峰期,并增施磷钾肥,产量有所提高,当年种植12.2万亩,是历史上种植面积最多的一年,总产15379.2吨,亩平126公斤。60年代保持6~8万亩,并先后引进邵阳白皮、广东白皮、湘杂9号、邵薯2号、江南薯、广西薯及浏阳红皮等良种。1965年种植8.75万亩,总产15122.2吨,亩平173公斤。70年代中期推行高垅平插和红薯藤过冬、红薯籽繁殖,因效果不佳而停止,其后,部分旱土改水田和改种经济作物,红薯种植面积减少,但由于品种改良,栽培技术改进,产量稳定在亩平160公斤上下。1986年种植5.56万亩,占旱粮面积42.98%,总产8148.72吨,亩平147公斤,占早粮总产52.96%。
马铃薯,西北山区历有种植,60年代推广到全县,产量不高,一般亩产鲜薯500公斤左右,后种植面积减少。70年代从隆回引进小沙江洋芋、关东白皮等良种,种植面积不多,单产有所提高,主要供应市场。
脚板薯历史悠久,但种植少,作菜食用。
二 麦类
洞口县境内麦类有小麦、大麦(谷、米麦)、燕麦之分,以小麦为主,大麦次之,燕麦大部分作牛、猪饲料。50年代初种植高杆劣种和采用古老的栽培技术,小麦产量很低,1952年播种面积5.92万亩,亩产只38公斤。1957年起引进中大2509、南大2419,并推行条播、合理密植,增加总穗数,1959年亩产提高到50公斤;60年代后期又引进山农205、雅安早;70年代引进早、中熟矮杆品种,矮杆红、阿波、阿夫、友谊麦、扬麦1号等,得到推广。此间还引进墨西哥麦种,进行秋小麦栽培,因产量不高而停止。1978年全县播种7.29万亩,总产7150.5吨,亩平98公斤。进入80年代,大力推广“稻稻麦”三熟制,主要品种为绵羊11号、绵羊81—5等,在栽培技术上,继续运用70年代以来的成功经验。1986年全县播种5.54万亩,亩产104公斤,比1952年增长2倍。
大麦,食性不及小麦,一般作饲料用。50~60年代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推广天津1号、矮杆齐、立夏黄、7570等品种;70年代后引进沪麦8号等品种。因产量不高,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6年全县只播种1886亩,亩产66公斤。
燕麦,营养成分高,但产量低,又难脱粒,种植少,大多在春耕时刈青作饲料,只留少许做种子。
三 其它杂粮
主要有玉米、高粱、荞麦(春、秋两季)糁子,粟及陆稻(又叫早禾)等。
玉米,即玉蜀黍,亦称包谷,是山区农家的主要粮食之一。1952年全县种植2.18万亩,总产873.95吨,亩平40公斤。1959年后引进金皇后、73单交、京杂7号等良种,种植面积扩大,1960年种植面积最多,达6.93万亩。70年代前期,年种植在3万亩以上。70年代末期许多旱土改种大豆及其它经济作物,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80年为2万亩,此后虽提倡杂交玉米——晚稻和旱土种小麦——杂交玉米,但因产量不高,种植面积继续减少,1986年只播种3787亩,总产236.19吨,只占秋收杂粮总产的19.69%。
高粱,适应性强,大都种在新垦荒地、空坪隙地边、田头地角。本地品种有矮子高粱、糯高粱、谷高粱、甜高粱等。7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晋杂5号、原杂10号等良种,在木瓜乡的红星(今渣林)、水东乡的庄联、石桥乡的茅岗岭试点示范。1976年全县种植5104亩,总产416.35吨。以后,水稻产量提高,田头地角和空坪隙地演变为种大豆,高粱面积逐年减少,1986年只有1226亩,总产132.53吨。
荞麦,境内各地均有种植,有甜荞、苦荞之分。1952年全县种秋荞1.85万亩(缺春荞统计),亩产40公斤。1957年种春荞6200亩、秋荞6.81万亩,平均亩产33.5公斤。60~70年代春秋两季种植面积在5万亩左右,亩产35~40公斤。80年代主粮丰收,荞麦面积逐步减少。1986年全县种春荞148亩,秋荞2476亩,平均亩产51.5公斤。
糁子、粟和陆稻多产西北山区,耕作粗放,产量低,进入80年代很少种植。
第三节 油料
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等。
油菜 全县各地均有种植,品种历为白菜型的洞口甜油菜,1952年种植面积4.82万亩,亩产38公斤。此品种成熟早,出油率高,在湖南省享有盛名。60年代引进甘兰型胜利油菜、川油2号、湘油2号、矮架早等品种;70年代又引进4030、黔油29、湘农汕2号、71—39、云油2号、辰油2号、慈油2号、甘油5号等优良品种,全部取代退化了的白菜型洞口甜油菜,种植面积超过6万亩,亩产突破40公斤,1981年发展到9.64万亩,亩产52公斤。1986年种植10.25万亩,亩产55公斤,总产5668.03吨,曾一度出现卖油难的局面。
大豆 洞口境内历有种植,分红豆、黄豆、黑豆等品种。民国时期,年种植面积一至两万亩,亩产50公斤左右。新中国建立后,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亩产逐年增加。1952年全县种大豆18354亩,总产872吨,亩产47.5公斤。60年代,陆续引进矮脚早、湘豆3号、湘豆4号、邵东六月黄等优良品种,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以上,实行科学种豆,亩产增加到80公斤以上。1973年全县种大豆30337亩,总产2487吨,平均亩产82公斤。80年代,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亩产超过90公斤。1986年种大豆53181亩,总产5191.93吨,平均亩产97.6公斤。
大豆产品原由政府收购,1957年改为换购(以大豆换稻谷或大米),每年换购10~50万公斤,1977年达到100万公斤。80年代初期起,随着产量的增多,除换购外,还有平价、议价收购。1986年换购57.5万公斤,平价收购94万公斤,议价收购43.5万公斤。
花生 洞口境内历有种植,主产区在黄桥、杨林、金田、秀峰、管竹、岩山、大水、洪茂、南泥、茶铺等乡镇。新中国建立前,以本地大籽花生、马根子花生为主,年种植面积不足一万亩,总产500吨。新中国建立以后,改进耕作技术,扩大种植面积,产量不断增加。1952年全县种植花生6414亩,总产776吨。60年代初,陆续引进扯籽、道州籽、粤油55、芙蓉、蜂腰等优良品种,种植面积达一万亩以上。从1978年开始,推广地膜覆盖,提高花生出苗率。1980年全县种花生16522亩,总产1311吨。1983年和1984年进行一年两季试验获得成功,因技术要求严,需要成本多而未能推广。80年代中期,由于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多,花生种植面积有所减少,1986年全县种植花生8486亩,总产684.93吨。
第三章 经济作物
县境经济作物,50年代前以茶叶,棉花,兰靛为大宗。1956年建立洞口县园艺场,逐渐以柑桔、茶叶为大宗,烟叶、西瓜、甘蔗、黄花、百合等亦有种植。柑桔、茶叶成为湖南省生产基地。1952年全县经济作物(以下简称经作)面积10.09万亩,占总耕地的15.8%,1986年经作面积16.59万亩,占总耕地的28.6%。1986年经济作物的产值在种植业中的比例由1952年的22%上升到24.6%。
第一节 柑桔
洞口境内,唐代就种有果小味甜的柑桔,但数量不多。1939年蓼溪乡曲塘(今大水乡)杨期简在当地马良山栽红桔400株,计14亩;1943年智胜乡长山塘(今岩山乡)傅新民从长沙益农农场引进无核蜜柑尾张、宫川10多株,1945年又从邵阳曼真农场引进尾张40多株及大红袍、金山橙、新会橙、春不老甜橙、酸橙、伏令夏橙、华盛顿脐橙、金柑、沙田柚、安江香柚、安江石榴柚、柠檬等24个品种64株,均定植于长山塘,面积2亩,建成柑桔园。余为零星栽植。1951年冬统计,全县有26个品种,面积220亩。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洞口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柑桔生产。1956年在县城郊区黄牛坳首办县园艺场(后改称县洞口园艺场),当年垦荒整形140亩,植蜜柑2000株。1958年桥头、山门、木瓜、秀峰、水东等公社园艺场相继兴建,合计种柑150亩。60年代,县又增办竹市、南泥两园艺场。到1972年,全县已有柑桔园地6100亩,产柑1214吨,产值87.89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04%。从此,柑桔生产进入盛期,以国营园艺场为主体,社、队场蓬勃发展,从东南丘陵区到西北中山区均有分布,溪等山区乡亦开始栽植。到1982年全县各级办场5213个,面积51410亩,其中县办场3个7475亩;社办场44个3832亩;大队办场489个16790亩;生产队办场4677个23313亩。主要分布在山门、竹市、洞口、石江等区。以县3个国营园艺场和山门镇、水东、岩山、横溪、洞口乡、毓兰镇及石桥、茶铺、木瓜、秀峰、江潭等乡镇为主产区。总产9488.3吨,产值518.9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3.4%。产量、产值跃居全省第二位,次于沅江县。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发展了一些家庭桔园。截至1986年止,全县柑桔园发展到55668亩,品种有柑桔属、金柑属、枳属3大类128个品种,其中早熟有兴津、宫川、立间等13个;中熟有尾张、南柑20号等101个;迟熟有迟田、长沙梅柑、脐橙等14个。年产柑桔17247.37吨,产值147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8%。
附 洞口园艺场
该场1956年春建立,当时称“洞口县园艺场”,60年代初先后增辖竹市、南泥两分场,三场统一核算。主产无核蜜柑,品质优良。1966年湖南省第一次从该场出口蜜柑25.96吨,深受外商好评。1968、1969年竹市、南泥两分场分设为县办园艺场,单独核算,洞口县园艺场更名为洞口县洞口园艺场,场址在县城南郊黄牛坳,由36个山头、29个山谷组成,总面积1.4平方公里。
洞口园艺场自兴办以来,对全县办好社、队场发展柑桔事业起着主导、示范作用,为社队场提供柑桔苗和传授栽培技术。1973年加拿大商人首次来场考察无核蜜柑,洽谈长期订货合同。因此场地处雪峰山脉脚下,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雪峰蜜柑”,加拿大也以此名为订货商标,长期包销。
到1986年底,全场设23个队,其中科研队1个;有工人467人,干部21人;柑桔园1880亩。当年产柑桔2898.5吨,总收入3035687元。购置移动式喷灌机18台,喷灌面积540余亩。全场固定资产1894221元。所产柑桔色泽鲜艳,皮薄多汁,甜酸适度,远销加拿大、苏联及港澳等地。该场农艺师唐谊杰同场内技术干部先后从宫川中选育出洞园74——101、74——102、174——401、75——301、75——501、75——702、75——703、73——696、75——70等柑桔品种。
竹市园艺场
该场位于秀峰乡筲箕坳,与该乡的永兴、秀峰、安南、平安村和竹市镇的车田村毗连。1954年由地区始建,原名“邵阳地区劳改农场”。后因隶属单位几次变更,易名为“邵阳地区商业局畜牧场”、“邵阳地区机关农场”。1964年移交给洞口县,由洞口县园艺场管理,定名为“洞口县园艺场竹市分场”。1969年单独核算后,定名为洞口县竹市园艺场。面积0.7平方公里。到1986年,全场设有6个队,有工人185人,干部10人,耕地800亩,柑桔园560亩,植无核蜜柑27791株,当年产柑桔700吨,总产值88.3518万元。全场固定资产41.4202万元。
南泥园艺场
该场位于南泥乡境内的大茅岗。1965年建场,定名为“洞口县南泥农场”,隶属洞口县园艺场管理。1968年单独核算后,改为“洞口县南泥园艺场”。1986年又征用西中乡福田、炉子、长乐3个村田地149.576亩(水田17.509亩,早土28.363亩,荒山103.704亩)。总面积959.576亩。下设8个队、1个苗圃,有工人168人,干部5人。柑桔产量650吨,总产值707113元,固定资产676107元。
第二节 茶叶
洞口县历为名茶产区。《武冈州志》载:武冈州所属13峒(按:均在洞口境内),峒峒产茶,质量甚佳,明·洪武十八年(1385)上缴24斤到朝庭做贡品。清代末年治安乡的白家山、廖家垅一带(今管竹乡境内)成片种植家茶100余亩。40年代蓼源乡的马家、龙头、高坪(今花园乡)、卧龙(今石桥乡),蓼溪乡的温塘(今茶铺乡境内)有成片家种茶园。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发动群众一面培植野茶,一面垦复荒山秃岭新建茶园。1952年全县共有家茶4200余亩,年产茶35.45吨。1958年邵阳地区在茶铺乡境内开办茶铺茶场,垦复荒地3000余亩(后改名邵阳市茶铺茶场)。1964年,县在鼓楼乡烂草冲建办高峰茶场(“文革”中期撤销)。各社、队也相继办专业茶园或茶果混栽场。1972年全县发展到32400亩,产量273.85吨,最高的1976年为59970亩,产茶655.5吨,产值382.61万元。以洞口区最多,为11962亩,占总面积的17.1%。1982年茶叶面积减为55449亩,1986年为43003亩,但产量、质量和产值不断上升。1986年全县产茶2207吨,比1979年增产85.69%,产值113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比1979年增长113.6%。
第三节 棉花 蚕桑
棉花 历史上大部分农户种植,多系自用,少量纺纱上市。生产技术落后,产量低,亩产皮棉5公斤左右。1952年仍是农户自行种植,全县共2万余亩,产量仍然很低。1964年县办棉花学校,培训社、队干部和社会青年,传授栽培技术,并于1966年确定黄桥区为棉花生产基地,规划部分稻田种棉,全县种棉面积扩大到35864亩,亩产皮棉18公斤。1968年后减少稻田种棉和粮棉间作面积,到1979年止,每年种棉2万亩,亩产徘徊在11~19公斤之间。1980年停止稻田种棉和撤销黄桥区棉花生产基地,播种面积减少到5000亩左右,1986年全县只3569亩,亩产皮棉26公斤,总产93.59吨。
蚕桑 县内有组织的饲养家蚕,始于1957年春,是年,花园乡杨宝湾的夏青云、曾彩荷等6人自发组织养蚕。人民公社化后,改为花园养蚕场,直属公社领导,场址在岩背广公祠,附近70亩沙洲全部栽植湖桑。1958年春蚕高产,邵阳地区农业局在此举办全地区养蚕训练班,当年该场负责人尹素君出席全国劳模会。1959年,桑园扩大到122亩,植桑3500株,养春蚕18张,夏蚕9张,秋蚕2张,共产茧1131公斤,每张平均39公斤,最重的1张50公斤。
1961年体制改革,解散了蚕桑场。“文革”中桑树被砍掉。1975年花园公社燕岭大队群众又在河滩植湖桑12万株。刚开始采桑养蚕,又逢1976年截弯改直燕岭河道,毁桑开田,养蚕终止。但该社的龙头大队又在沙皮江的沙滩上植湖桑10万株,计104亩,当年养蚕8张,产茧450公斤。1977年桥头公社的横木、新江、凤溪及花园公社的燕岭相继植桑养蚕。1982年后山门镇的小桥村、横溪乡的双江村、岩山乡的郭家村、茶铺乡的板桥村亦开始植桑养蚕。到1986年底,全县植桑500余亩,养蚕186张,产茧4269.5公斤,产值9392.9元。
第四节 西瓜 甘蔗 烟叶
西瓜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沿河两岸有少量种植,均为地方品种。新中国建立后的50~60年代,仍然种植少量西瓜在县内销售。70年代后开始增多。1976年种植699亩,总产437.8吨,1980年上升到1634亩,总产1466.6吨,此后发展到稻田瓜粮连作(种一季西瓜再种一季晚稻),用地膜覆盖,出苗早,加上选用良种,6月分就有自产西瓜上市。1986年全县种植3293亩,亩产1061公斤,总产3494.21吨。
甘蔗 县内历有种植。1949年以前,洞口境内年栽植1000亩左右,年产1000多吨。50年代年平均栽植661亩,年产1133吨;60年代年平均栽植398亩,年平产量589吨;70年代年平栽植364亩,年平产量817吨;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有增加,1980年至1986年,年平栽植669.2亩,年平产量1323.3吨,其中1986年1395亩,总产2102.96吨。
烟叶 境内各地均有种植。黄桥、石江、高沙等区种烟较多。50年代前为晒烟,6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烤烟。1966年至1975年烟叶种植面积在400亩左右,1976年上升到800余亩,1983年达1809亩,其中烤烟1300亩,总产258.75吨。因收购价不稳定,种植面积时多时少,1986年只587亩,其中烤烟365亩,总产54.84吨。
第五节 蓝靛 苡米
蓝靛 是用靛叶制成的一种植物染料。明朝,洞口境内的黄泥江、蓼水和平溪江沿岸均种靛叶制作蓝靛,年产近2万担,销往云、贵、鄂等地。《武冈州乡土志》载:“……青靛输出,洞口、高沙年输出15995担;上等蓝靛,本境西北乡(指今山门区)输出1200多担……”。当地人开办染坊,用蓝靛染布染纱(青、蓝色),色泽鲜艳,久不褪色。还做为贡品上缴朝庭。《武冈州志》(贡赋志)记载:“土贡有……木炭、靛……等等。”新中国建立后,广用化学染料,靛叶种植逐渐减少,到1956年只有里仁乡和山门乡(今山门镇)有少量种植。1958年后绝迹。
苡米 《武冈州乡土志》记载:“薏苡仁俗名六谷米,常产西北山区,可做药品,性补”。治安乡的渔子溪(今桐山乡)、平镇乡的倒银坪(今渣坪乡)、智胜乡的双龙村(今岩山乡)山高坡陡,土质肥沃,所产苡米粒大匀净,色白质软,年产千担上下,畅销国内各地及出口东南亚国家。50年代至70年代有所发展,年产100吨左右。进入80年代,销路不畅,种植面积减少,年产不到10吨。
第六节 蔬菜
县内蔬菜,共有18科56种,其中十字花科最多,有各种白菜、包菜、芥菜、萝卜菜等;其次是胡芦科的黄瓜、南瓜等;豆科有各种豆角、鹅眉豆、豌豆、四季豆等;百合科有大蒜、韭菜、蕌头等;茄科有茄子、辣椒等。一年四季均有鲜菜食用和上市。50年代初至1967年,每年种植4~6万亩;1968年至1975年集中生产粮食,农户蔬菜地有所减少,专业菜地受到控制,年种植1.5~2万亩;1976年后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1986年为54180亩,其中城关、高沙、石江、黄桥、山门等5个集镇专用蔬菜地893亩,年上市量450万公斤,除满足县内需要还有外销。辣椒在蔬菜中占的比例大,每年在8000~10000亩以上,1986年为12292亩,占蔬菜总面积的22.68%,年产干辣椒761.78吨。除自食外,1980年以前,政府每年下达附有奖售的收购任务,供应市场和出口。
第四章 植物保护
第一节 病虫种类
一 水稻病虫
50年代,洞口境内水稻病害有胡麻叶斑病、纹枯病,山区个别年份暴发穗颈稻瘟;虫害常见有二化螟、三化螟、稻苞虫、灰飞虱、叶蝉、负泥虫、象鼻虫、稻椿象等。60年代,山外双季稻区开始发生稻瘟病,早稻田出现少量稻纵卷叶螟。1969年在石江区大塘公社(现石江镇)九思生产队晚稻田首次发现褐飞虱,晚稻死杆倒苗。70年代,山外普及双季稻,水稻病害增加赤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及以后在部分地区发生的普通矮缩病和属检疫对象的白叶枯病。水稻虫害增加褐飞虱。因高杆改矮杆二化螟逐步减少,三化螟繁衍加快,由一年三代发展到四代。山区则出现了稻杆潜蝇以及少部地方的粘虫、大螟等混合交叉为害。80年代,水稻病害仍以稻瘟病、纹枯病为主,白叶枯病、稻曲病、稻粒黑粉病次之;水稻虫害仍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主,三化螟、稻椿象次之。
二 主要旱粮病虫
小麦:主要是病害,常见的有锈病、黑穗病、赤霉病等。1974年从调入的阿波、阿夫小麦种中带进了属检疫对象的毒麦。80年代小麦病害以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为主;害虫有蚜虫、瓢虫等。
红薯:病害历来有甘腐病、软腐病和1964年传入的危害甚烈的黑斑病。
三 主要经济作物病虫
柑桔:病害主要是炭疽病、树脂病、疮痂病;害虫有蚧壳虫、红蜘蛛、潜叶蛾、天牛、花蕾蛆、锈壁虱。最严重的是矢尖蚧、红蜘蛛和炭疽病。
茶叶:主要是茶赤枯病、茶毛虫、茶尺蠖、茶小绿叶蝉。
棉花:主要是炭疽病、立枯病、黑果病和红铃虫、棉铃虫、金刚钻、斜纹夜蛾、叶跳虫、地老虎等。
四 油菜病虫
油菜主要是病害,历来有菌核病、霜霉病、白粉病;虫害有菜白蝶、蚜虫、黄条跳䖬。
五 蔬菜病虫
常见的病害有绵腐病、青枯病、炭疽病、立枯病等;虫害有菜白蝶、黄条跳䖬、豆䖬螟、蚜虫、黄守瓜、地老虎、蜗牛、二十八星瓢虫等。
第二节 病虫防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作物病虫防治。1955年在花鼓乡建立县病虫测报站,观察病虫发生发展规律和进行防治示范。推行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方针。
水稻病虫防治 五六十年代贯彻“以防为主,防治并举”的方针,防摆在首位。防的措施主要有:种子药剂消毒,对有效虫源田拔禾蔸搞三光,点灯诱蛾,摘卵块,拔枯心苗等。在治的方面,除使用化学药剂外,还发动群众采集黄藤根、闹洋花、大叶柳、苦楝子树叶等野生植物,生产各种土农药混合剂,效果尚佳。
70年代二化螟基数下降,三化螟发生面广,其它多种病虫混合交叉为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和“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全面推广农业、生物、药剂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进入80年代主要以药物防治为主,辅以生物防治。
经济作物病虫防治 主要是消灭病源。柑桔溃疡病,则烧毁病树,其它病虫害则剪除病枝、病叶、病果及清除园内落叶杂草。并根据病虫发生情况及时施行药物防治。
第三节 植物检疫
县内植物检疫,始于1956年。1958年根据中央和省统一规定控制的病虫害名录(检疫对象)由县农业局组织69人的调查组,在全县开展第一次普查,从9月25日到10月18日重点调查了100个农业社、3个国营农场及28个粮食仓库,发现县内有豌豆象、蚕豆象、水稻干尖线虫病、马铃薯块茎蛾、咖啡豆象、茶饼病、玉米干腐病、十字花科根肿病及小麦线虫病、柑桔吹绵蚧壳虫、兔丝子等危险性病虫和杂草。1964年又组织12人进行第二次普查,共普查了25个公社的119个生产队,访问213人。这次普查,因检疫对象缩小,原有的8种检疫对象只剩下马铃薯块茎蛾、水稻干尖线虫病两种,新发现属检疫对象的有红薯黑斑病。1977年第三次普查,在花园公社黄金大队万里生产队发现水稻白叶枯病。1976年,进行了第四次普查,发现县内有水稻白叶枯病、干尖线虫病、小麦线虫病、毒麦等4种。1983年1月3日国务院颁发《植物检疫条例》,县农业部门根据《条例》确定了专职植物检疫员1人,兼职检疫员19人,在全县开展对水稻、柑桔、茶叶、小麦、玉米、红薯、花生等主要农作物进行普查,到1986年共普查各种农作物18.98万亩次;检疫调进调出种子260万公斤、苗木79.6万株,查出违章事件66起,处理种子及产品367公斤、苗木4万株。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