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工业经营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工业经营管理
分类号:
F406
页数:
3
页码:
188-19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洞口县工业经营管理包括生产管理、 劳动管理、财务管理情况。
关键词:
工业
经营
管理
内容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有冶炼、煤矿、印刷、造纸等企业,均属资本家个人或合股开
办的私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企业主采取强制性的手段, 以达到盘剥工人、牟取暴利的
目的。造纸、印刷企业的工人,从早到晚,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冶炼和煤矿企业,每天两
班,每个工人要劳动12小时,井下生产是明火灯,独眼井,工人在井下劳动“四脚”(包括
2 只手)爬行,牛轭扁担压背驼,工资十分低薄,生活、生命安全无保障。民国13年(1924)
茶铺三面山腰鼓冲煤矿老窿穿水,18名工人被淹死6 人。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生产关系的改变,企业逐步改变为全民或集体所有制,工人是企业
的主人,以厂为家,积极劳动。1952年至1955年,全县 5 家国营企业,平均每年上缴利润4
万元。1956年全县国营企业学习苏联的经营管理模式,脱离实际,忽视民意,管理混乱,劳
动效率下降,县委、县政府立即总结经验教训,推行“党委集体领导与厂长个人负责相结合
的制度”,管理有条不紊,劳动生产率上升。1957年5 个国营企业,平均每年上缴利润5.9万
元。50个刚刚建立起的集体手工业社、组,实现利润12.02万元。
1958年,大办工业,国营企业和职工人数成倍增长,管理混乱,造成严重浪费。到1959年
止,国营企业实际亏损32.8万元。1960年以后,贯彻中央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大有提高。1965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上交利税602元,
比1957年增长16.8 %,相当同时期全县全民所有制职工16.6个月的工资。
“文化大革命”初期,管理再度混乱,经济效益较差。1969年以后,工业战线的广大职
工,抵制“左”的干扰,加强经营管理,经济效益有所好转。但由于企业职工人数的猛烈增
加, 人平上交利税不够理想。1976年全县全民制工业企业19个, 职工2422人, 实际利税
57.6万元,人平237.8元,比1965年人均减少364.2元。1978年以后,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精神,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经营管理,经济效益大有提高。1986年全民工业企业
实现利税230.4万元,比1965年增加 4 倍, 平均每个工人960.4元, 相当同时期全民制职工
8.6个月的工资。
工业经营管理主要内容有下列几项:
一 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就是对企业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的全部过程。新中国建立前的私营工业企业在生产管理上推行按时定产或按件定工等制度,厂家获利多,工人所得少。新中国建立初,工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建立了生产卡片制、原材料领发卡片制,按生产产品计划领发原材料,产品按业务通知单入库,按日、旬、月、季、年造表记载,虽然规章制度不够健全,但管理细,效果较好。1958年取消这些制度,劳动纪律差,生产下降。1961年各工业企业总结经验教训,在原有生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五定”(定人员、定设备、定原料消耗、定工时、定其他附加),按定额核实工时、产量、消耗,按定额考勤考绩,日清月结,及时公布,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成本下降,生产上升。如县印刷厂1963年每装订1万本学生作业本耗50小时,比1958年耗90小时提高工效80%。“文化大革命”初期,工业企业生产管理有关规章制度被取消,生产效益不佳。1978年以后,工业企业生产管理继续实行“五定”,效益不断提高。
二 劳动管理 1957年以前,全县工业企业注意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搞好劳动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工业劳动生产率逐年上升。1957年县印刷厂全员劳动生产率比1953年增加3.6倍。1958年全县工业企业劳动纪律松弛,全员劳动率比1957年下降2.2倍。1961年以后,加强劳动管理,全员劳动生产率虽有回升,但仍没有达到1957年的水平。“文化大革命”期间忽视劳动管理,职工劳动纪律混乱,生产徘徊不前。1978年成立以工会、职代会、生产部门参加的企业整顿领导小组,整顿劳动管理秩序,加强思想教育,严格劳动纪律,生产效率不断上升,198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比1965年增加3.5倍。
三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销售收入与企业盈利管理”。1953年,全县各全民企业均建立了财务股(科、组),对企业固定资产、生产成本、资金运用等方面,年前有预算,年末有决算,并建立月、季、年报表制度,将财务情况定期向主管战线和财政局汇报。二轻(集体)工业企业在财务上实行民主理财,将每月收入、成本、工资、产品销售与库存等财务账目公布于众。处理财务的总原则:坚持税金、积累、工资三者合理分配,既注意加强企业积累,又注意改善职工生活,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生产积极性不高,企业经济效益不理想。1978年以后,随着财政体制的不断改革,企业由单纯的生产型变成生产经营型,产品由包销变成自销,财务由利润统交、亏损补足变成定利定亏、超利分成、超亏不补;固定资产折旧基金,全部留给企业扩大再生产,在财务上使企业有一定的自主权。1983年以后,财政与企业“脱壳”,财政拨给企业的定额流动资金改为银行贷款;企业上交给财政的利润改为按产纳税,使企业在财务上有相对的独立权。各企业实行全额计件、超定额计件、收益比例分成、级别固定工资和基本工资加奖励。即增加或减少税利1万元,增加或减少工资0.6万元。
这样不仅企业经济效益好,国家的利税也有增加。全县二轻工业的税利比1984年增长27.23%。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