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计划管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50
颗粒名称:
第一章 计划管理
分类号:
F127.64
页数:
4
页码:
167-170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洞口县计划管理包括生产计划,投资计划,物资计划情况。
关键词:
计划管理
工农业
经济
内容
洞口境内的工农业生产,从1950年春就纳入计划管理轨道,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县30多年来,全县国民经济基本沿着有计划按比例的轨道发展。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计划管理范围逐步扩大,项目逐步增多,出现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倾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计划管理体制,除黄金、原煤、化肥、木材等23种工农业生产资料、17种生活资料的生产与流通和基本建设实行指令性计划外,其他都实行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活跃了城乡经济。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计划失控现象。
第一节 生产计划 新中国成立初,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后,以户或互助组为单位制订生产计划,采取互助互济等办法,帮助农民搞好生产。1952年,洞口县工农业生产总值4622万元,比1949年增长11.2%。 1953年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国营、公私合营企业计划指标直接下达到企业,对集体、个体农业、手工业及私营工业生产指标只下达到主管部门。农业方面,发挥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集中劳力,开始大搞水利建设、肥料建设、种子建设和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抗御水旱自然灾害的能力;工业方面,有计划地兴办为农业服务的地方工业,先后建成县联合厂等一批国营工矿企业。1957年,洞口县工农业总产值5565万元,比1952年增长20.4%,完成五年计划的101%。 1958年,贯彻“农业以粮为纲”、“工业以钢为纲”的方针,轻率地发动生产“大跃进”,生产计划指标偏高,县领导提出农业“粮食亩产双千斤,牲猪实现80万头”;工业“年产生铁103吨”一类脱离实际的口号,并将政治口号作为计划指标,使工农业生产比例失调,遭受了严重挫折。1962年,进行整顿、调整,关闭县铁厂、水泥厂、玻璃厂,留下石下江和茶铺煤矿,其它工矿企业实行合并。按照农、轻、重的次序,实事求是地制订生产计划,指标适当留有余地。同时调整人民公社体制,落实按劳分配等政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62~1966年,全县年年超额完成生产计划,工农业总产值年平递增4.86%。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政机关一度陷于瘫痪,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1969年后,县革命委员会加强计划管理,工业贯彻“鞍钢宪法”,有计划地稳步地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小煤窑、小水电、小化肥、小机械、小水泥“五小”工业,先后建立县氮肥厂、水泥厂、火电厂、机械厂、银坪煤矿等一批县办工业;农业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使水利灌溉条件进一步改善,普及双季稻矮杆品种,“稻稻肥”、“稻稻油”、“稻稻麦”三熟制得到推广。1969~1973年,工农业生产连续五年大幅度增长。1973年粮食总产量192280吨,比1968年的139678吨增产52602吨,平均每年增产10520吨,是洞口县历史上粮食增产速度最快的年分。1974年搞所谓“批林批孔”,内乱再起,生产计划无法完成。有的工厂产品少,质量差,亏损大;农村推行记“大寨工”,社员自留地生产与家庭副业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加以限制。当年粮食减产11278吨。1975年,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和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精神,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全面整顿,社会秩序趋向稳定,工农业生产迅速上升。当年粮食比上一年增产28072吨,超额完成工农业生产计划。1976年初,开展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又一次挑起派性斗争,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生产计划完不成,这年粮食减产15650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计划在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下运行。1978年和1979年,全县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水灾和较长时期的旱灾,却都超额完成生产计划。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18072万元,比1975年增长38.9%,完成第五个五年计划的112.8%。 1981年开始执行第六个五年计划,是年年底,农村普遍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工矿企业也逐步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国家统派购的农产品、国家供应原燃材料的工业品生产,仍执行指令性计划,其余均实行指导性计划。1984年,农业联产承包期延长到10~15年,1985年取消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农业生产全部实行指导性计划,工业生产只对黄金、原煤、木材等实行指令性计划,加强宏观调控。同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放手发展乡镇企业与联营、个体企业,使生产单位和个人在完成生产指标和国家统派购任务后,有选择生产产品的灵活性,从而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到1986年,全县工农业生产年年增长,生产计划年年完成。当年工农业总产值28892万元,比1980年增长59.9%。
第二节 投资计划 境内基本建设投资与生产同时纳入计划管理轨道,按照生产计划确定投资项目与金额。1953~1957年,全县投资重点放在农业和支农工业上,本着基本建设与生产相适应的原则,一般安排年财政收入的35~37%。“大跃进”期间,在“全民办工业”的思想影响下,不顾主客观条件,土法上马,盲目兴建一批县属工矿企业,社队办工业也一哄而起。1958~1961年全县工矿投资项目341个,占全县379个总项目的89.7%,累计投放资金1177.5万元,占全县1293.32万元总投资的91%。由于减少农业基本建设的投资,直接影响农业生产,而且投资效益很差,多数工矿企业没有建成投产。1962年对投资计划进行调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由原来的5.19%上升到22.4%,使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文化革命”初期,管理工作陷入混乱,投资效益不高。从1970年开始,对工业布局进行调整,兴建了一批工业企业,是年完成计划投资总额122.15万元,其中工业占77.9%,农业占21.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工农业投资比例。1978年到1980年的三年,累计完成投资总额609.4万元,其中工业投资125.3万元,占总投资的20.6%;农业投资261.4万元,占总投资的42.9%。同时加强了对科技、教育的投资。从1980年起,非生产性建设投资比重增多,最低的1980年占总投资12.2%,比以前正常年分高6%左右,最高的1985年占总投资的49.5%,其中房屋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45.4%。
第三节 物资计划
自1951年开始,工业品专项生产资料中的钢材、水泥等8种物资,列入国家计划供应。以后,计划供应物资品种逐年增多。1958年扩大到生铁、铜丝、锰粉、石末粉、玻璃、石棉绳、轮胎、传动带、胶管、氯化铵、工业泵、雷管、炸药、砂轮机、电动机、电铜心铝线、磁线、布电线、电工仪表、蓄电池、刀具、磨具、低压阀门、低压电器一般元件、裸铝线、轴承、石油等27种,由县计委分配计划,由有关部门对口调拨供应。1959年2月,国家把工农业产品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统配物资,如钢材、生铁、烧碱、纯碱和有色金属等,这些物资均由物资部门统一价格,统一调拨,统一供应,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插手。第二类物资有汽车、内燃机、变压器、工业锅炉、柴油机、揉茶机、电动机等机械机电设备;有硫酸、盐酸、雷管、炸药等化工产品;有水泥、玻璃、石棉制品等建筑材料。上述物资,有些有计划指标,如汽车、玻璃、水泥等,上级分配供应指标,物资部门组织货源,按县计委的分配计划供应;有些无计划指标,由物资部门根据各用户的需要,编制计划,组织货源,及时供应。第三类是计划外物资,主要是日用工业品和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分别由物资、商业、供销、工业等部门交叉经营,价格放开,高价进货,高价供应。木材、石油虽属一、二类物资,但经营的渠道不同。木材1954年前归商业、供销部门经营,以后归林业(含森工)部门独家经营。石油1976年以前由商业、供销部门经营,以后归石油公司独家经营。80年代初开始,根据中央关于“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对全县工农业生产所需要的钢材、生铁、烧碱和有色金属在价格上实行双轨制:计划内的物资一律平价供应,计划外的物资高价进货,高价供应。私人修建房屋可以由物资部门供应计划外的高价钢材。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洞口县的物资流通量逐年增多。60年代中期,全县每年的物资吞吐量仅为2000吨左右,1986年增加到14800吨,增加6.4倍。调出的物资有木材、电线、铰链、柴油机、揉茶机等物资,其中木材调出量最大。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每年调出4万立方米左右,80年代下降到2万立方米。调入物资有钢材、水泥、生铁、烧碱、炸药、玻璃、纯碱、电动机、变压器等。据1970年到1986年16年的统计,全县共销售钢材29540.5吨,平均每年1737.7吨,全部从外地调入,其中计划内指标27082.5吨,占总数的91.7%,计划外的2458吨,占总数的8.3%。共销售水泥192474吨,平均每年11322吨,其中县内自产163424吨,占总数的84.9%,从外地调入29050吨,占总数的15.1%。共销售生铁8365.8吨,平均每年492.1吨,其中县内自产6363吨,占总数的76%。共销售烧碱1950吨,平均每年114.7吨,全部从外地调入,其中计划内1145吨,占总数的58.7%,计划外805吨,占总数的41.3%。共销售炸药2,274.7吨,平均每年133.8吨,全部从外地调入。共销售玻璃354940平方米,平均每年20878.8平方米,全部从外地调入。共销售电动机3618台,平均每年212.8台,县内自产1634台,占总数的28.6%,从外地调入2584台,占总数的71.4%。
第四节 统计服务 1952年,县财政经济委员会,配备专职统计员,负责统计工作。1954年成立计划统计科,设工业、农业、商业统计专业。工业统计项目是企业人数、产品、总产值等;农业统计项目是农村人口、耕地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总产值及林业、水利、畜牧水产发展等;商业统计项目是社会商品零售额、主要农副产品收购等。上述统计为各级领导制订年度生产计划、进行调控管理等提供了可靠数据。1955年开始成立洞口县农村调查队,后在竹市乡山脚高级社(后称山脚大队)对农业生产开展“实割实测”(所谓“实割实测”是指在实地多点抽样,实割实收,按实际面积测算产量。)式的典型调查,力求掌握准确的统计数字。
1958年,统计项目增设了“职工人数”、“劳动工资”和“工农业生产进度”、“劳动生产率”4个指标。为了适应“大跃进”的要求,设立旬、月、季、年报,一些季节性强的项目设立日报,从而使统计数字更为全面具体。但由于高指标、瞎指挥的影响,“实割实测”的农调队被削弱,最后被取消,统计数字出现浮夸。1962年以后,县委、县人委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农业生产进行不定期的典型调查,对工业产品逐月逐季进行重点验证,并将1958年以来的数字予以核实,使统计数字成为制订生产计划的依据。1974年,县里汇编1952~1972年国民经济统计资料提要。1977年整理编印1971~1975年《洞口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82年,配合经济改革,恢复农村经济抽样调查队,选择黄桥、山门、月溪、毓兰、花鼓、南泥6个社(乡)、镇的20个典型大队,对粮食产量进行实割实测,以便准确地推算出全县粮食总产量。选择黄桥、管竹、木瓜、江口、花园5个社(乡)、镇,10个大队(村)的100个典型农户,进行调查,以此推算出农民人均生产收入和消费、积累增减(包括耐用物品)情况。1984年,商业统计增加“个体工商业基本情况”项目,综合统计增设“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与“小城镇基本建设情况”等项目,进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分析。1985年,根据历年来的统计数据和现实情况,制订第七个五年计划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对2000年翻两番进行预测与可行性分析。到1986年底,统计资料设8个统计专业,111个统计项目。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