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经济发展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3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经济发展状况
分类号: F014.1
页数: 5
页码: 154-158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洞口县经济发展状况包括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情况。
关键词: 经济 发展 状况

内容

第一节 经济发展速度
  洞口历来是湖南省的粮食、林业、柑桔、茶叶、牲猪的重要产地,素称茶果之乡。原武冈县所属13峒(均在洞口境内),峒峒产茶,质量甚佳,具有“滇红”风味,为“湖红”之上品。明洪武十八年(1385)上缴24斤到朝廷做贡茶。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技术相继传入,至清光绪末年,已有造纸、雕刻、织布、酿酒、油漆、建筑、缝纫、制帽、制鞋、首饰和竹木加工等30多个手工行业。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不断增加,促进了商业的兴起。高沙、洞口、山门、石江、黄桥、竹市、江口等地成为本县货物的重要集散地。但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经济发展缓慢,其根本原因:首先是封建制度的束缚,全县50%的土地,被不到10%的地主、富农、官僚、豪绅霸占,广大贫苦农民受高额地租剥削,收入低微,无力改进农艺,更新农具,发展生产,正常年景水田亩产稻谷100公斤至150公斤。其次是灾害频繁,农业歉收,政府少有救济,灾民无法恢复生产,部分土地荒芜。第三是兵灾匪患,1915年袁世凯军队与护国军在峡口附近决战一个多月;1922年谭延闽军队与赵恒惕部队在洞口境内混战几个月,民财搜刮殆尽;1945年日本侵略军犯境,杀害男女老少5000余人,烧毁房屋5000余座,洞口、高沙、山门等集镇变成一片废墟;历年土匪出没无常,拦路抢劫,吊羊绑架,闹得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加之,苛捐杂税甚多,其中田赋尤为繁重,民国37年(1948)田赋每亩征收稻谷由上年的2斗增至4斗,随赋带购达1.2石。于是,洞口境内农业极不稳定,工业有减无增。商业虽在抗日战争初期出现一时兴盛,但后遭日本侵略军破坏,久困不苏,物价飞涨,人民生活困苦。
  新中国建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逐步改变贫穷落后面貌,1986年的工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加6倍。但在前进的道路上,既有比较顺利的发展,也遭受过严重的挫折。从1950年到1986年,经历了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50年到1952年,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个时期,新的人民政权领导人民进行剿匪反霸,减租减息,使贫苦劳动人民获得解放。接着,全面开展土地改革和镇反运动,彻底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安定了社会秩序。与此同时,整顿税收,活跃市场,平抑物价,制止通货膨胀。在城镇着手建立国营企业和供销合作社,对私营工商业实行限制、利用、改造政策,既允许其获取合法利益,又限制其不法行为。在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和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后,干部工作踏实,廉洁奉公,私营工商业者大多悉心经营,奉公守法。从而迅速恢复了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初步得到改善。到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4622万元,比1949年增长11.2%,平均每年递增4%。粮食总产量达到104650吨,比1949年增长49.5%,平均每年递增14.4%。
   第二阶段 1953年到1957年,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此段期间全县一方面完成了对农
  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统一市场;另一方面按照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指标,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开始兴修水利,办起了县联合厂(酒厂前身)等县属国营企业6个,工农业生产持续上升。1957年与1952年相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565万元,增长20.4%,年递增3.8%;社会商品零售额1278.68万元,增长57.8%,年递增9.55%;农副产品采购额513.56万元,增加2.6倍,年递增29.2%;财政收入439.9万元,增长52.9%,年递增8.85%。
   第三阶段 1958年至1962年,即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其间前三年,由于党的指导方针上的失误,生产关系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生产建设指标要求过高,致使“五风”严重泛滥,经济比例失调,生产发展较慢,市场供应紧张,物价上涨,全县陷入严重困难时期。1961年至1962年,通过贯彻执行中共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农业生产有所恢复。1962年与1957年相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5946.81万元,增长6.9%,年递增1.5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88.08万元,增长60.8%,年递增9.95%;农副产品采购额638.85万元,增长24.4%,年递增5.62%;粮食总产量110404吨,增长7.49%,年递增1.42%;棉花总产量38.1吨,增长90%,年递增13.7%;油菜籽1701吨,增加1.1倍,年递增16%。
   第四阶段 1963年到1965年,即国民经济三年调整时期。这一时期,加强了农业经营管理和农业技术推广,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合理调整工业布局,对国营工业和社队工业中缺乏原材料,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低的工厂,均予以“下马”,并精简下放职工;改进商业部门经营管理,积极组织货源,制止物价上涨。通过上述措施,全县经济又得到恢复和发展。1965年与1962年相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6857.84万元,增长15.3%,年递增4.86%;主要农副产品采购额1063.75万元,增长66.5%,年递增18.3%;财政收入578.93万元,增长53.3%,年递增15.3%;粮食总产量127000吨,增长15%,年递增4.78%;棉花总产量204吨,增加4.4倍,年递增74.1%;油菜籽总产量2035吨,增长19.6%,年递增6.2%;牲猪出栏119405头,增加2倍,年递增44.4%。
   第五阶段 1966年至1975年,即第三、第四两个五年计划时期。这个阶段,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经济发展受到阻碍。1969年后,以初增科、刘观清、李荣中、王道钦为首的一大批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抵制极左路线的干扰,坚持抓工农业生产,经济建设仍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66年至1975年新扩柑桔园6241亩,新扩茶园67965亩,初步建成柑桔、茶叶基地。兴建造纸、水泥、机械、农药、化肥、电机、火柴、铰链等一批工厂,形成了为农业服务的“五小”工业网。1975年与1965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12925万元,增长88.5%,年递增6.5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182万元,增长1.07倍,年递增7.74%;主要农副产品采购额2503.1万元,增长1.35倍,年递增8.98%;财政收入720.19万元,增长24.4%,年递增2.18%;粮食总产量209074吨,增长64.6%,年递增5.12%;棉花总产量1335吨,增长5.5倍,年递增20.6%;油菜籽2191吨,增长7.7%,年递增1.3%;牲猪出栏192743头,增长61.4%,年递增4.92%。
   第六阶段 1976年至1980年,即第五个五年计划时期。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全国结束了“文化大革命”内乱,洞口县逐步出现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洞口县重新调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农业根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调整农作物布局和农、林、牧、副、渔不合理的比例关系,适当减少棉花种植面积,稳定茶叶面积,扩大柑桔面积23327亩。工业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调整企业布局,改革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食品工业,使工业生产有了新的发展。1980年与1975年相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072万元,增长39.8%,年递增6.02%;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805万元,增长86.6%,年递增13.3%;主要农副产品采购额4213.3万元,增长68.3%,年递增10.9%;财政收入1037.4万元,增长44%,年递增7.58%;粮食总产量262634吨,增长26.5%,年递增4.68%;油菜籽总产2856.7吨,增长30.4%,年递增5.5%;牲猪出栏254147头,增长86.8%,年递增13.5%。
   第七阶段 1981年至1986年,即第六个五年计划时期和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头一年。这一阶段,全县农村普遍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提高农副产品价格,调整农作物内部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主要农作物产量创历史最高纪录。工业立足本地资源,扩大了轻工业产品和日用工业品的生产能力,引进技术,更新设备,推行承包责任制和厂长(经理)负责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商业通过改善经营管理,推行经济承包,发展多种经营方式,扩大流通渠道,放宽购销政策,商品丰富,购销两旺,全县经济出现新中国建立以来没有过的繁荣景象。1986年与1980年相比:全县工农业总产值28892万元,增长59.9%,年递增8.45%;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547万元,增长99.2%,年递增12.2%;主要农副产品采购额9426万元,增加1.2倍,年递增14.1%;财政收入1665万元,增长60%,年递增8.16%;粮食总产量312585吨,增长19%,年递增3.54%;油菜籽总产量4979.99吨,增长73.9%,年递增9.65%;牲猪出栏313730头,增长23.4%,年递增3.56%。
   第二节 经济结构
   一 产值结构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的经济基本上是农业型经济,工业(主要是手工业)产值甚微。新中国建立后,工业逐步发展,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全县经济仍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为主,仅兴办了地方国营雪峰工厂(县印刷厂前身)。195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8%。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注意发展地方工业,集体工业生产持续上升,个体手工业生产大大下降,至1957年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8%,比1952年减少1%。1958年“大跃进”,全县掀起大办工业的“热潮”,国营工业、二轻工业、社队工业、街道工业一齐兴起,因技术、设备、资金、原料等困难得不到解决,特别是盲目组织大批农民炼钢铁,得不偿失,严重影响农业生产。1961年冬,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洞口县的国民经济虽然受到极左路线的干扰,但由于广大干部群众根据本县优势,积极兴建了一批为农业服务的“五小”工业,工业生产仍有一定发展,到1977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5.1%。1978年以后,对全县工业布局重新作了调整,立足本地资源,重点发展轻纺、食品、建材工业,停办资源不清的煤矿,转产效益不高的铁厂,使全县的工业走向稳定发展的道路,工农业生产获得比较全面协调的发展。198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5%。
  二 农业生产结构
  洞口县的农业历来是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以养猪为主的畜牧业和以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三大产业结构。1952年农业总产值4213万元,其中种植业占61.8%,林业占15.2%,畜牧业占13.6%,副业占8.7%,渔业占0.7%。1957年以后的一段相当长时间,由于“左”倾思潮的影响,过分地强调“以粮为纲”,忽视林、牧、副、渔业的发展,除种植业以外,其它各业发展不快,到1975年,农业总产值10212万元,其中种植业占80%,林业占3.9%,牧业占5%,副业占9.8%,渔业占1.3%。1980年以后,全县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工副业和养殖业发展很快,但乱砍滥伐时有发生,森林资源不断减少,林业仍处下降趋势。1986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8775万元,其中种植业占64.8%,林业占4%,畜牧业占23.5%,副业占5.8%,渔业占1.9%。
  种植业的内部结构,也经历了由侧重粮食到逐步注重多种经营,全面发展的过程。1952年,在种植业总产值中,粮食作物产值占78%,经济作物产值占22%;1965年粮食为78.5%,经济作物为21.5%;1970年粮食为77%,经济作物为23%;1980年粮食为77.75%,经济作物为22.25%;1986年粮食为75.4%,经济作物为24.6%。
   三 工业生产结构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只有手工业,1950年接管一些私营工厂,开始兴办国营工业,到1952年县属工业总产值30.78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5%;手工业总产值378.2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中的92.5%。1954年邵阳地区在洞口县办工业,到1957年地属工业产值33.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7%;县属工业产值103.6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3.8%;手工业产值298.7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8.5%。1958年搞“穷过渡”,将大部分手工业收归县属工业,少部分下放到农村。1961年调整国民经济,重新恢复手工业,但当年手工业产值仅有186.28万元,只占工业总产值的24%。1965年,省里开始在洞口兴办工业,以后县里也不断发展各种工业,使洞口县工业生产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结构,到1986年省属工业企业3个,产值69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8%;市属工业企业3个,产值373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7%;县属国营工业企业30个,产值271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26.9%;二轻集体工业企业187个,产值5664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6%;农村工业产值52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1%;个体工业产值151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1.5%。 县属工业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次之。1986年工业总产值10117万元中,轻工业为7316万元,占72%,其中食品工业的产值占本县工业总产值的34.3%。重工业为2801万元,占28%,以煤炭、化工、机械制造为主,其中:机械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1.8%,化学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10.5%。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