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规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17
颗粒名称: 第一章 人口规模
分类号: C924.264
页数: 3
页码: 130-131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洞口县人口规模包括来源,数量,分布情况。
关键词: 人口规模 来源 洞口县

内容

第一节 来源 据考古资料表明,洞口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著人居住。汉代,此地为苗瑶族聚居(今桐山、大屋、长塘等乡还流传瑶语和苗语)地。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派官驻守都梁以镇苗。汉族从此慢慢入境,特别是刘姓授官的迁来居住者则更多,以后在武冈、洞口一带繁衍生息,逐渐形成大姓,洞口俗语就有“十里不断刘”之称,北宋末年,金辽侵犯中原,汉族大批南迁,后经元末和明末清初的战乱,又有大批汉族从闽、鄂、鲁、豫、皖等地迁入,定居蓼水、平溪江、黄泥江等中下游一带,把瑶、苗兄弟民族挤进雪峰山内,形成小坪猺里、溪猺里(今江口区全境及洞口、山门区的一部分)和〓猺十三峒等兄弟民族聚居区。汉族迁来洞口后,以姓氏集中成片居住,如三阳王家、马鞍曾家、山门尹家、麻山舒家、曲塘杨家、石背张家、湛田廖家、寨上林家、茅铺向家、岩山傅家、马渡唐家、灌塘许家、岩塘潘家等,少则数千人,多至数万人。据统计,1986年全县共有姓氏299个,其中清代以前迁入的137个,占总姓数的45.8%,民国年间和新中国建立后从外地迁入的有162个,占总姓数的54.2%。
   第二节 数量 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疾病、战争、贫困和官匪掠夺,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个别乡村甚至出现负增长。据调查,现溪瑶族乡境内,清代人口就达1.5万以上,民国年间,由于官匪掠夺,疾病流行,人民生活困苦万状,居民整户整村的死亡,到1949年,全乡只幸存2900余人。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秩序稳定,疾病减少,人民生活改善,加以人口发展控制工作没有跟上,人口增长迅速。1952年至1975年的23年中,除1959、1960、1961年外,其他20年人口自然增长均在1%以上。1975年以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全县出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趋势。到1986年的11年中,平均年递增率降至1%以下。1952年全县共9.48万户,35.06万人,到1986年全县共17.2万户,68.09万人,比1952年增长94.2%,平均每年递增1.9%。
   第三节 分布 洞口县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历来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1952年,全县农业人口为32.9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4%,非农业人口2.1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1958年开始“大跃进”,大办工业,非农业人口猛增,1960年达到4.5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1961年起精简职工,压缩非农业人口,至1965年,全县非农业人口回降到2.8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1%。1980年以后,非农业人口有所上升,1986年全县农业人口62.3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1%,非农业人口5.7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新中国建立30多年来,非农业人口增长率高于农业人口。1986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人口只增长89%,非农业人口却增加1.7倍。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县政府所在地城关镇(原名洞口镇),1952年只有非农业人口1931人,至1986年增至1.54万人,比1952年增加7倍。非农业人口增长率高于农业人口增长率的重要因素,是工交、建筑、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和农林水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1952年全县仅有职工2699人,1986年就增加到3.01万人,比1952年增加10.1倍。 按地区来分,山外人口密度高于山区。1986年,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310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每平方公里290人增加20人,增长6.9%。西北山区占全县总面积50.1%,但人口只占全县总人口的10.5%,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5人。中部平岗和东南丘岗区只占全县总面积的49.9%,人口却占全县总人口的89.5%,平均每平方公里555人。农村人口密度最大的为秀峰乡,平均每平方公里581人;最小的是溪瑶族乡,平均每平方公里仅36人。集镇,因杂居着农村人口,人口密度无法比较。洞口县人口密度不断增高,1986年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每平方公里的164人增加146人,增长89%,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每平方公里的199人增加111人,增长55.8%。洞口县的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密度。1986年全县每平方公里310人,而全国每平方公里仅109人,全省每平方公里271人。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