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篇 人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116
颗粒名称:
第三篇 人口
分类号:
C92
页数:
14
页码:
129-142
摘要:
本篇记述的是洞口县本篇人口包括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控制情况。
关键词:
人口
来源
洞口县
内容
第一章 人口规模
第一节 来源 据考古资料表明,洞口境内新石器时代就有土著人居住。汉代,此地为苗瑶族聚居(今桐山、大屋、长塘等乡还流传瑶语和苗语)地。东汉桓帝元嘉元年(151年)派官驻守都梁以镇苗。汉族从此慢慢入境,特别是刘姓授官的迁来居住者则更多,以后在武冈、洞口一带繁衍生息,逐渐形成大姓,洞口俗语就有“十里不断刘”之称,北宋末年,金辽侵犯中原,汉族大批南迁,后经元末和明末清初的战乱,又有大批汉族从闽、鄂、鲁、豫、皖等地迁入,定居蓼水、平溪江、黄泥江等中下游一带,把瑶、苗兄弟民族挤进雪峰山内,形成小坪猺里、溪猺里(今江口区全境及洞口、山门区的一部分)和〓猺十三峒等兄弟民族聚居区。汉族迁来洞口后,以姓氏集中成片居住,如三阳王家、马鞍曾家、山门尹家、麻山舒家、曲塘杨家、石背张家、湛田廖家、寨上林家、茅铺向家、岩山傅家、马渡唐家、灌塘许家、岩塘潘家等,少则数千人,多至数万人。据统计,1986年全县共有姓氏299个,其中清代以前迁入的137个,占总姓数的45.8%,民国年间和新中国建立后从外地迁入的有162个,占总姓数的54.2%。
第二节 数量 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疾病、战争、贫困和官匪掠夺,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个别乡村甚至出现负增长。据调查,现溪瑶族乡境内,清代人口就达1.5万以上,民国年间,由于官匪掠夺,疾病流行,人民生活困苦万状,居民整户整村的死亡,到1949年,全乡只幸存2900余人。新中国建立后,社会秩序稳定,疾病减少,人民生活改善,加以人口发展控制工作没有跟上,人口增长迅速。1952年至1975年的23年中,除1959、1960、1961年外,其他20年人口自然增长均在1%以上。1975年以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全县出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趋势。到1986年的11年中,平均年递增率降至1%以下。1952年全县共9.48万户,35.06万人,到1986年全县共17.2万户,68.09万人,比1952年增长94.2%,平均每年递增1.9%。
第三节 分布 洞口县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人口历来占总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1952年,全县农业人口为32.9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4%,非农业人口2.1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1958年开始“大跃进”,大办工业,非农业人口猛增,1960年达到4.5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1961年起精简职工,压缩非农业人口,至1965年,全县非农业人口回降到2.8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1%。1980年以后,非农业人口有所上升,1986年全县农业人口62.3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1%,非农业人口5.77万人,占人口总数的9%。新中国建立30多年来,非农业人口增长率高于农业人口。1986年与1952年相比,农业人口只增长89%,非农业人口却增加1.7倍。增长速度最快的是县政府所在地城关镇(原名洞口镇),1952年只有非农业人口1931人,至1986年增至1.54万人,比1952年增加7倍。非农业人口增长率高于农业人口增长率的重要因素,是工交、建筑、商业、金融、文化、教育和农林水等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1952年全县仅有职工2699人,1986年就增加到3.01万人,比1952年增加10.1倍。 按地区来分,山外人口密度高于山区。1986年,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310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每平方公里290人增加20人,增长6.9%。西北山区占全县总面积50.1%,但人口只占全县总人口的10.5%,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65人。中部平岗和东南丘岗区只占全县总面积的49.9%,人口却占全县总人口的89.5%,平均每平方公里555人。农村人口密度最大的为秀峰乡,平均每平方公里581人;最小的是溪瑶族乡,平均每平方公里仅36人。集镇,因杂居着农村人口,人口密度无法比较。洞口县人口密度不断增高,1986年比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每平方公里的164人增加146人,增长89%,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每平方公里的199人增加111人,增长55.8%。洞口县的人口密度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密度。1986年全县每平方公里310人,而全国每平方公里仅109人,全省每平方公里271人。
第二章 人口结构
第一节 民族结构 南宋前,洞口境内以汉、苗、瑶等族为主。汉、苗主要居雪峰山外,瑶族主要居雪峰山内。明万历九年(1581),定洞口境内纳瑶粮(以杂粮计算)190担,雪峰山内占182担(其中溪48担),雪峰山外只占8担。历史上苗族在本县是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其中仅杨、吴两姓就有10万人以上。南宋末年,苗族杨家将的后裔杨再兴在新宁、洞口一带抗金护宋。元灭宋后,为了巩固其政权,曾对苗民进行了一次大屠杀,苗民死的死,逃的逃,留下的只好改属别族。到新中国建立前夕,全县正式定为苗族的已不足50人。 新中国建立前有汉、瑶、苗、回、侗5个民族;新中国建立后,因婚姻和工作调动等原因,迁进了一些其他兄弟民族,现在全县共有民族16个,除汉族外,瑶族8880人,苗族211人,回族365人,侗族33人,满族16人,高山族10人,壮族6人,土家族16人,傣族3人,水族3人,哈萨克族2人,朝鲜族、白族、东乡族、仫佬族各1人。 经省民委批准,1956年成立溪瑶族乡,1958年改为溪瑶族人民公社,1984年复改为瑶族乡。1986年又建立长塘、大屋两个瑶族乡。瑶族除集中居住在这3个乡外,还散居桐山(708人)、渣坪(455人)、月溪(213人)、桥头(102人)、花园(60人)、岩山(60人)、江口(41人)、鼓楼(34人)等31个乡、镇。回族集中在石背(206人)、金田(30人)、杨林(20人)等乡、镇。满族集中城关镇。侗族集中江口镇。其他各民族则散住在全县各乡镇。
第二节 年龄结构
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到1982年的18年中,本县人口年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其特点是: 少年儿童比例减少。1964年全县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41.04%,1982年全县14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只占总人口的34.5%。 青壮年比例增大。1964年全县15岁至49岁的青壮年只占人口的45.94%,1982年15岁至49岁的青壮年却占总人口的50.76%。 人口寿命延长。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人口平均寿命为65.44岁。其中男性63.66岁,女性67.29岁。人口平均寿命比1949年的40岁要高25岁。其中男性高23岁,女性高27岁。1964年,全县65岁以上的老人有1.54万人,占总人口的3.5%;1986年,全县65岁以上的老人有3.22万人,占总人口的5.8%,其中百岁老人7人;90岁至99岁的老人418人,男性175人,女性243人。 第三节 性别结构 新中国建立前,因男性劳力负担过重和战争死亡,洞口境内男性略少于女性。新中国建立后,男性逐年增多,女性略有减少。1952年男性17.98万人,占人口总数的51.3%;女性17.0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8.7%。到1980年女性比率一直保持在48.4%到48.8%之间。80年代后,由于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抬头,社会上出现虐害女婴的现象,女性在人口总数中的比例略有下降。1986年全县女性共有32.6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48%。
80年代,女性中育龄妇女有所增加。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15~49岁的育龄妇女为15.69万人,占妇女总数的50.57%,比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增长2.02%。同时女性丧偶的比例比男性高。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已婚的28.33万人中,丧偶的27761人,占已婚人数的9.8%,其中男性为7884人,占已婚男性的3.7%,女性为2万人,占已婚女性的13.88%。
第四节 文化结构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90%以上的人口是文盲或半文盲。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文化水平大大提高。1982年,全县具有小学或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42.9万人,占总人口的67.03%,比1964年增长1.65倍。其中,大学毕业生和肄业生919人,每千人有大学毕业、肄业生1.44人,比1964年增长1倍;高中3.7万人,每千人中有高中文化程度的57.81人,比1964年增长5.6倍;初中程度的12.33万人,每千人中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92.65人,比1964年增长4倍;小学26.78万人,每千人中有小学文化程度的418.55人,比1964年增长30%。 城镇人口文化程度大大高于农村人口,据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城关、高沙、石江、黄桥、山门5个老集镇,具有小学和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76.26%,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总人口的41.77%。这5个集镇与农村比较,小学和小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农村多9.9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农村多17.9%。在全县919名大学程度人口中,5个集镇有613名,占集镇总人口的14.95‰,农村仅288名,占农村总人口的0.48‰。 全县有职业的人口,文化程度高于无职业的人口。据1982年全县人口普查统计,在业人口中,每千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2.34人,文盲、半文盲214.5人。从职业看:从事教育、科学的人员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61.63%,初中以下的占38.37%;国家机关及企事业负责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4.14%,高中占?7.38%,初中和小学占67.33%,文盲、半文盲占1.15%;工矿企业生产工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0.01%,高中占17.29%,初中和小学占73.57%,文盲和半文盲占9.13%;服务性工作人员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0.13%,高、初中占46.44%,小学占38.25%,文盲、半文盲占15.18%;农林牧渔业劳动者中,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占6.6%,初中占26.37%,小学占43.74%,文盲、半文盲占23.29%。1982年以后,县委、县政府重视开发智力资源,抓好工农教育,人民的文化素养有较大的提高。
第五节 职业结构
洞口境内,历代以农为主,9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 1982年,全县在业人口34.25万人,占总人口的53.52%,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人口为30.82万人,占在业人口的89.99%;从事工业的1.43万人,占在业人口的4.2%;从事建筑业的1131人,占在业人口的0.33%;从事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业的1643人,占在业人口的0.48%;从事商业饮食物资供销及仓储业的5283人,占在业人口的1.54%;从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的7855人,占在业人口的2.28%;从事金融保险业的349人,占在业人口的0.1%;国家机关、政党和群众团体干部为3143人,占在业人口的0.92%;从事其他行业的556人,占在业人口的0.16%。 在业人口中,男性18.69万人,女性15.56万人,分别占在业人口的54.57%和45.43%;在从事农牧渔业的劳力中,农业30.29万人,占在业人口的98.26%,牧业(专业)3212人,占1.11%;渔业(专业)1022人,占0.31%;林业(专业)1113人,占0.32%。
第六节 劳力结构
一 适龄劳力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落实,少年儿童的比率逐步减少,青壮年劳力日益增多。1952年全县有劳力适龄人口(男性16~60岁,女性16~55岁)14.4万人,占总人口的41%;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全县有劳力适龄人口20.14万人,占总人口的46%;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劳力适龄人口34.87万人,占总人口的54.5%。1986年,全县劳力适龄人口37.45万人,占总人口的55%,其中男劳力20.75万人,占劳力适龄人口的55.4%,女劳力16.7万人,占劳力适龄人口44.6%。按类型来分:1986年全劳力共26.35万人,占总人数的38.7%,其中男16.69万人,女9.65万人;半劳力11.11万人,占总人口的16.3%,其中男4.06万人,女7.05万人。
二 劳力负担 耕地负担:1952年全县有农村劳力14.13万个,占全县总劳力的98%,其中全劳力7.54万个,占农村劳力的53.4%,半劳力6.59万个,占农村劳力的46.6%,平均每个劳力实际负担耕地4.5亩;1964年全县有农村劳力15.72万人,占全县总劳力的78%,其中全劳力9.91万个,占农村劳力的63%,半劳力5.81万个,占农村劳力的37%,平均每个劳力实际负担耕地3.9亩,比1952年减少0.6亩;1982年全县有农村劳力28.42万个,占全县总劳力的81%,其中全劳力15.36万个,占农村劳力的54%,半劳力13.06万个,占农村劳力的46%,每个劳力实际负担耕地2.1亩,比1952年减少2.4亩,比1964年减少1.8亩;1986年有农村劳力31.85万个,占全县总劳力的85%,其中全劳动16.95万个,占农村劳力53.2%,半劳力14.9万人,占农村劳力的46.8%,平均每个劳力负担耕地1.83亩,比1982年减少0.27亩,比1952年减少2.67亩。 人口负担:按全县总劳力计算,1952年每个劳力负担2.5人,1964年负担2.2人,1982年负担1.9人,1986年负担1.8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保险日益增多,劳力的经济负担逐步减轻。
第三章 人口控制
第一节 概况 新中国建立前,洞口境内居民旱婚、多育现象极为普遍,妇女结婚年龄一般为16岁左右,每对夫妻生7至8胎,婴儿成活率约50%。新中国建立初,居民生育仍无节制。1956年冬,全县在干部、职工和城镇居民中开始进行计划生育工作,但没有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只由县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站开展宣传,提倡药物避孕,要求育龄夫妇适当控制生育密度和胎数。人工流产或节育,须夫妇申请,单位批准后才施行手术,加上当时群众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强烈,施行手术者少,计划生育工作收效甚微,全县生育率大量上升,出现人口增长的第一个高峰:1952年到1958年的6年中,全县净增61184人,平均每年净增10197人,净增率为26.8‰。1959年至1961年出现建国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人口自然增长率不高。1962年农业生产开始恢复,经济形势逐渐好转,人口增长率回升。是年冬,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指示。翌年,县、区、社、镇各级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相继成立。县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下设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安排2名干部与县卫生局合署办公,大张旗鼓地宣传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以避孕为主,节育手术为辅。各医院、药店、商店、供销社设避孕药物与避孕工具专柜,免费供应,到1964年底,供应避孕工具达5.5万余件。县人民医院专门安排3~4个医生做男扎、女扎、上环、引、流产手术。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节制生育工作中断,加上新中国建立初出生的人口都已进入婚育期,因而出现人口增长的第二个高峰。1962年到1977年的15年中,全县净增188607万人,平均每年净增12573.8人,净增率为26.38‰。1977年以后,工作重点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了,计划生育工作纳入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控制人口增长提到和工农业生产同等地位,实行“两种生产(工农业生产和人口生产)一齐抓”,人口净增率稳定在8.5‰左右,1979年人口控制数位于全省第六位,受到省人民政府奖励。1981年到1983年由于第一个人口增长高峰期的影响,形成人口增长的第三个高峰。3年中,全县净增32259人,平均每年净增10573人,净增率为16.63‰。1984年4月,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批转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关于计划生育情况的汇报》(即1984年7号文件),做出了“要把计划生育政策建立在合情合理,群众拥护,干部作好工作的基础上”的决定。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在不突破人口发展总指标的前提下,适当扩大二胎生育照顾面,并要求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做过细的思想工作,禁止重奖、重罚。至此,全县人口开始实现有计划地增长。1984年到1986年的3年中,全县净增人口17918人,平均每年5973人,净增率回降到8.9‰。1985年洞口县人民政府和鼓楼乡、七渡水村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荣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奖状,县计划生育委员会干部海逢贞、高沙区计划生育干部杨期旋、鼓楼乡计划生育干部朱魁友3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荣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奖状和奖章。同年,洞口县又被评为全省药具避孕先进单位,荣获省人民政府的奖状和奖金。1986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52‰。
第二节 措施
一 晚婚晚育 洞口县自1964年开始,城镇提倡男28岁、女25岁结婚,农村提倡男25岁、女23岁结婚,但由于要求不严,基本没有实现。从70年代初起,大力宣传计划生育,落实晚婚政策,男女双方均系晚婚年龄结婚的国家干部、职工,奖励婚假15天,农民奖励工分150分,1975年到1980年的6年中,女性初婚的23900人,符合晚婚年龄的21238人,晚婚率达90%。1981年以后,晚婚率下降,据调查,1981年到1986年的6年中,女性初婚的43762人,符合晚婚年龄的9897人,晚婚率达22.6%。初婚年龄平均为20.6岁,远未达到晚婚要求,只比50年代提高两岁。
二 少生优生 50年代中到60年代初,节制生育没有具体要求,只普遍要求少数多胎夫妇自费到医院施行节育手术。60年代中,宣传一对夫妇只能生3个以内的孩子。1979年6月,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发出了“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号召,全县即把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转移到“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轨道上来,要求国家干部、职工和社员群众,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坚持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国家干部、职工独生子女率要达到100%,农村社员要达到80%以上。1979年,全县10619对只生了一个孩子的夫妇中,有8814对领了独生子女证,领证率达83%,其中太平公社独生子女领证率达95%,受到县委的通报表扬。1984年,根据中央7号文件精神,在继续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同时,对农村第一胎生育一个女孩和国家干部、职工(包括集体所有制单位)生育一个孩子后,确有特殊情况者,可以照顾生育二胎。照顾生育二胎者,都要间隔五年以上。1979年到1986年,全县育龄夫妇中决心终生只生一个孩子,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有54643对,占生育对象的42%。
三 节育、绝育 50年代中期,本县育龄夫妇开始实行节育,方法多采用安全期避孕法。尔后,逐步推广节育环、避孕套等工具避孕和药物避孕。1963年实行男子绝育,结扎输精管;1964年实行女子绝育,开始时多采用“阴道式结扎术”,以后普遍改用腹式小口横切法。到1966年上半年育龄夫妇的节育、绝育手术初步形成高潮,当年实行节育、绝育手术的2057例,其中最多是男扎,其次是妇女上环,再其次是女扎,不少育龄夫妇还实行安全期采用避孕套、服避孕药等办法。1967年到196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全县育龄夫妇的节育、绝育手术大量减少。1970年,总结计划生育的经验教训,继续抓育龄夫妇节育、绝育手术,控制人口增长,当年实行节育、绝育手术的有8900例,其中最多的是男扎,其次是妇女上环,再其次是女扎。以后,育龄夫妇实行节育、绝育手术的逐年增加,到1983年全县已婚育龄夫妇共有121991对,落实各项节育、绝育措施的共有108632例,达89.05%,其中上环4157例,男扎56805例,女扎3959例,使用避孕药具的6294例。
四 技术队伍 1963年前,只有县人民医院3~4个医生会做男扎手术。为适应计划生育的需要,从1970年开始,先后在石桥乡、竹市区、石江区、黄桥区和县城实地带徒,培训节育技术队伍,并在县城举办了9期理论学习班。从此,节育技术在全县普及,至1986年止,12家县、区级医院均能施行各种节育、绝育手术,所有乡、镇卫生院能上环、取环、男扎,少数乡卫生院也能施行引产和女扎手术。到1986年,全县拥有技术人员203人,其中会一种手术的62人,会两种手术的54人,会三种手术的55人,会四种手术的(含男性吻合手术)的32人,作到三项手术不出乡、四项手术不出区、重大问题不出县。
自1963年起,24年内做节育、绝育手术248905例,其中男扎104607例,女扎7363例,上环136935例,取环51996例(见附表),确保了手术质量,得到党和群众的信任。因手术事故死亡计3例,占0.8/10万,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副主任黄青娥,20多年来做节育手术1.2万余例,无一例手术事故,1982年获省人民政府奖状。
第三节 规定
一 奖励节制生育 1963年开始,男性作输精管结扎,女性作输卵管结扎手术,免收挂号费、手术费。1964年以后,上避孕环,实行男、女结扎手术和人工流产者,所需医疗费用(包括挂号费、住院费、注射费、药品费和手术费)一律免收,享受劳保和公费医疗的职工、干部,上述费用在劳保、公费医疗费中开支;居民和农民在计划生育事业费中开支。作节育手术住院或休息的干部、职工工资照发,社员工分照记。1979年以后,对晚育和独生子女进行奖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小孩,女性产假期除按规定休产假56天外,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延长假期1个月,属晚育(女性24周岁)再延长1个月。假期内干部、职工工资照发,农村社员工分照记,并发给一定的营养补助费,干部、职工凭独生子女证每年由单位从福利费中补助20至40元,农村社员从公益金中每年补贴200至400分工分,直至小孩14周岁,干部、职工住房优先安排。农村社员按两个小孩分配自留地和宅基地,独生子女入托、入学、招工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照顾,职工家属享受半公费医疗的,独生子女可以享受全公费医疗。1980年增加领取独生子女证的申请奖,城镇每对夫妇发40元,农村由各社、队自订数额。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村独生子女不再补贴工分,改为承包两个人口的责任田。
二 限制计划外生育 60年代后期起,取消对因多子女(指出生第四个和四个以上孩子)而造成生活困难者的照顾和救济,规定第四胎者的产前检查、医药费、住院费一概自理,产后不给产假。
1978年,县革命委员会公布《奖励计划生育和限制盲目生育的实施办法》,规定对未办理结婚手续而生育者,不享受任何奖金,不许评选先进工作(生产)者,不提级,不提薪,学徒和大专院校毕业生延期一年转正;已婚夫妇未到间隔年龄生育二胎者,干部、职工产假期停发工资,社员不记工分,在规定的间隔年龄内不得享受奖金,不许评为先进工作(生产)者;生育三胎或三胎以上者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三年内不准提级、提薪,不许评为先进工作(生产)者。
1980年,根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要求,规定自1980年7月1日起,干部、职工生育第二胎,农村社员计划外生育第二胎,均按1978年《奖励计划生育和限制盲目生育的实施办法》中生育第三胎的处罚办法执行。
1982年,县委、县政府发出《关于超计划生育人员的处理意见》,对超计划生育者,除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外,干部、职工三年内不得提拔、晋级,已提拔、晋级的予以取消,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公职14年的处分,处分期间不发给个体户营业执照,不准任何单位雇用为临时工、合同工。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