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岗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09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岗地
分类号: S284
页数: 2
页码: 92-93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洞口县岗地包括岗地、低岗、高岗情况。
关键词: 山坡地 山区治理 岗地

内容

岗地 主要分布在溪河谷地两侧,置于平原与丘陵地带,地表形态是凹沟相间,垄岗排列。比高10~60米,坡度一般在5~15°之间。面积453.791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1.09%。岗地多辟为农业耕地。按形态特征及生产利用状况分低岗、高岗两类。
   低岗 坡度5~10°,比高10~30米,面积230.16平方公里,占岗地面积的49%。按地表物质组成不同可分为红土低岗、砂页岩低岗和石灰岩低岗。红土低岗是由基岩上的风化壳红土风化发育而成,红土覆盖层厚2~3米,土壤较瘠薄,呈酸性,大部分发育在石灰岩基础上,质地较粘重板结。土壤上酸下碱,宜发展喜光、喜温,较耐瘠作物。砂页岩低岗土层较厚,质地松散,通透性好,呈酸性,富含磷钾,适种性较广。石灰岩低岗,土层较厚,淋溶作用强烈,土壤呈中性或上酸下碱,质地较粘重,自然肥力较低,熟化程度一般,宜发展喜光、喜温、较耐旱作物。
   高岗 比高30~60米,坡度10~15°。呈条带状断续延伸,缓丘状起伏,分割零乱,岗顶浑圆,呈垅状沟垅状相间分布,部分岗丘间交错分布溶蚀洼地。面积233.631平方公里,占岗地51%。根据物质组成不同分红土高岗、砂页岩高岗、石灰岩高岗。适种性和岩性与低岗基本相同。坡地宜发展经济果木林。全县的岗地分布较广,具有切割浅,坡度缓,土层较深厚的特点,大部分光、热、水条件好。宜发展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种植柑桔、茶叶等,是本县的主要耕作利用地。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