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山门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073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山门镇
分类号: K901.6
页数: 2
页码: 65-66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洞口县山门镇城镇文化、农业、工业、医疗发展等情况。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工业 山门镇

内容

山门镇位于县境北部,雪峰山下,黄泥江畔,1985年由山门镇和山门乡合并而成,属乡级镇,归山门区管辖。镇北黄泥江两岸高山对峙,俨如大门,故名山门。东靠醪田乡,东南邻水东乡,南依管竹乡,西接横溪乡,北连大屋、桐山乡,东与石柱乡共界。辖黄江、新街两个居委会和农蔬、田凼、栗田、清水、洪水、广益、里仁、大合、龙池、小桥、黄泥、水口、龙凤、小花、大毛、茅坪、岩山、山门、路边19个村。全镇6969户,2756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009人。总面积80513亩,折合53.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4%,其中耕地30253亩,人平1.1亩。蜜柑3328亩,茶叶1270亩,用材林21877亩,经济林772亩,疏林及荒山1197亩,基建及其他用地21816亩。镇政府设在田凼村境内,距县城25公里。宋代在此设山门寨,为武冈十寨之一。民国年间属武冈县治安乡辖地。1949年新中国建立,属武冈县第五区,1950年3月属武冈县六区,1951年6月属武冈县十区;1952年建洞口县后,属洞口县第五区,辖山门镇和岩山、里仁、水口、山下、大鹤等乡;1956年并为山门乡,1957年分为山门镇和山门乡;1958年属山门人民公社;1961年公社体制缩小,从大公社划出保留山门公社的名称;1963年又分为山门镇和山门公社;1966年将山门镇并入山门公社;1975年再次分为山门镇和山门公社;1985年山门公社并入山门镇。全镇以平原为主,岗地为辅,山地次之。雪峰山横亘于北境,成为全镇屏障,冬暖夏凉,雨量均匀,宜于柑桔生长,是雪峰蜜柑的主产区;黄泥江纵贯全境,沿岸平川坦荡,是洞口县最著名的“粮仓”。早在唐代就形成墟场集市,历为外来商贾聚集之地。新中国建立后,不仅农业发展很快,工业生产也突飞猛进,先后建成县办铰链厂、五金厂、造纸厂,生产铰链、猎枪、土纸等产品,畅销全国各地。镇办企业日益发展,商业网点逐步完善。每天上市万人以上,日贸易成交额数万元。1986年工农业总产值1505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5.2%。镇内有高中1所、初中3所、小学20所;有区医院1所、镇卫生院3所;有电影院、文化站、广播放大站等文化设施。近代“讨袁护国名将”蔡锷青少年时的故宅在此,镇内有“松坡街”和“松坡小学”。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山门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