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1986年12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1021
颗粒名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10月1日~1986年12月)
分类号: K27
页数: 24
页码: 21-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10月 1 日~1986年12月)大事记。
关键词: 现代史 共和国 洞口县

内容

1949年
  10月1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师从溆浦龙潭出发,翻过雪峰山,在空溪、江口宿营,12日去绥宁草寨。
  同月6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七师从黔阳出发进入江口,次日拂晓解放洞口。
  同月10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二师、第一一七师所嘱部队攻克武冈县城,宣布全县解放。
  同月18日 中共武冈县委、武冈县人民政府同时成立。全县5个区均建立区政府,开展剿匪征粮工作。
  11月上旬 江南别纵队开赴邵阳整编。
  同月15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〇七团4连奇袭盘踞石柱的袁中标股匪,毙匪1名,擒袁中彪等28人,缴获长短枪21支。
  武冈县教信乡(今石背乡)中心小学的进步教师曾云山、曾蹈矩和炊事员李肇段等4人,被国民党武冈县参议员曾树源、反动校长李显灼一伙买通土匪杀害于武冈法西坳。
  同月25日 刘异串通原国民党团长卿建楚、匪首张云卿在野鸡托(今江潭乡)开会,建立武冈反共游击总队。刘异任司令,卿建楚、张云卿任副司令。不久,被解放军击溃。
  12月6日凌晨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八师在智胜乡(今岩山乡)双龙村禾梨树生擒匪首陈光中,同月25日在邵阳飞机坪公审枪决。
  1950年
  1月27日 武冈县公安队班长汪继斌等9人押解张云卿匪部中队长谢乐求回石塘(今洞口县青龙乡)起枪,被张部匪大队长谢三钻子、谢老苟、张亚口率匪40余人包围,劫走谢乐求,打死干部战士5人。
  1月28日 张云卿匪部偷袭荫山铺(今石背乡青风村)征粮工作队,协助征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连指导员柯典平被杀害。
  同月31日 张云卿纠集股匪400余人,围攻武冈县第三区人民政府(今黄桥区公所)。区干部和区中队共20余人奋起反击。驻高沙、桃花坪两支解放军闻讯赶来增援,打死打伤匪徒60余名,擒40名,缴获一批武器弹药。在战斗中区干部唐克灼英勇牺牲。
  2月初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三六师第四〇七团两个营、邵阳军分区独立第十五团1个营配合武冈县第三区中队,在花园、洞口、江口、山门、高沙、石下江等地发动群众,清剿土匪。
  同月11日 流窜在江口边界的段明堂(黔阳人)股匪1600多人,进犯解放军第四〇七团第七连驻地(江口街上),指战员英勇反击,毙匪40人、伤56人,残部溃逃。在战斗中,解放军牺牲连指导员、排长和战士各1人。
  3月4日 匪首张中怡网罗匪徒300余人,围攻第十区工作队驻地秀公祠(今山门镇田凼村),工作队员抗击整天,匪徒无法得逞,于傍晚退去。
  同月11日至14日武冈县召开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做出清剿土匪、减租反霸、增产节约、整顿财政、推销公债、发展教育等六项决定。会上议定捉住匪首张云卿者赏大米5000公斤。
  3月中旬 各区先后召开首次农民代表会,部署组织农会、减租反霸、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村政权等工作。
  同月22日 县决定毓兰、硖江两中学合并,定名湖南私立平溪初级中学。雪峰、襟江、双江三所中学合并,命名为湖南私立资青初级中学。
  4月 乡、村农会相继成立,开展减租反霸,宣传贯彻“坦白从宽,抗拒从严,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剿匪政策。洞口各地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动员匪属规劝亲人登记自新。一个月内,向农会自新、缴枪的土匪达2500余人。
  6月2日 武冈反共游击总队副司令卿建楚在黄桥伏法;次年7月,司令刘异在竹篙塘被公审枪决。
  10月19日 洞口境内土地改革开始,分三批进行,每批历时二三个月。溪、大屋、桐山三个乡,于次年秋季完成。
  11月17日 潜逃匪首张中怡被黔阳翁溪群众活捉。在押解途中,张凶顽抗拒,被群众就地处死。
  11月28日 武冈县在县城东门外一次处决匪首、反革命分子32名。洞口境内的匪首杨相斌、谢文杰、邓艾初在此伏法。
  同年 洞口人民认购人民胜利折实公债43177分(每分折合大米6市两、面灰1.5市斤、白细布0.4丈)。
  1951年
  1月27日 武冈县成立扩兵委员会,动员参军。洞口境内共有1850人光荣入伍。
  2月4日 匪首张云卿只身潜回石背观音庵,藏入岩洞,被区中队和干部群众严实包围,翌日晚上,张在洞内畏罪自毙。县政府就地召开万人大会,副县长李长枚作了报告,当场奖给报信者谭立成大米2500公斤。
  同月 武冈县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开展“镇反”运动。
  桐山乡在渔子溪创办瑶族解民小学校。
  4月 高沙五里供销社开张营业。
  6月16日 武冈县召开各界人民抗美援朝代表会议,讨论推行爱国公约,捐献飞机大炮款,开展和平签名运动。会后,洞口境内参加和平签名的有9万人,捐献飞机大炮款人民币15亿元(旧币),向志愿军写慰问信19.7万多封。
  8月 高沙区供销社成立。
  同月 武冈县召开少数民族代表会议,溪、大屋、长塘和桐山等乡派瑶族代表参加。中央少数民族访问团到会祝贺,并赠送礼品。大屋乡代表刘尧卿和长塘乡代表戴国玖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署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红绸黄字锦旗各一面。
  石下江的惠民、裕民两家私营铁厂由县接管,合并为劳改铁厂。
  9月29日 洞口开始土改复查,大屋、桐山、溪乡同时进行土改。
  同月30日 武冈县政府遵照上级指示,分设县级“雪峰办事处”,辖武冈县第八、九、十、十一区和第三、七两区部分乡。办事处设洞口兰陵小学,委张树干代主任。
  11月 雪峰办事处调整行政区划,设9个区,辖5个乡级镇、268个乡;直属科局亦先后组建办公。
  12月23日 雪峰办事处改名为“洞口办事处”。
  同月 洞口办事处召开教师会议,部署普及冬学,开展扫盲运动。
  1952年
  1月 洞口办事处党、政、军、企机关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布置“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9月初国家干部除留守人员外,全部集中于武冈县城,进行“三反”,历时一个月。
  同月 武冈县贸易公司设在高沙、黄桥、石江、山门、洞口和江口等地的国营贸易商店全部移给洞口贸易公司。次年七月,洞口贸易公司与县供销社合并为洞口县供销合作总社。
  2月26日 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设置洞口县。
  同月 县国营洞口农场在城关镇太平街创办,后几度易名,现为原种场,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3月14日至16日 洞口办事处组织1.8万民兵搜山清匪,历时三天,共抓获逃亡地主、恶霸和土匪146人。
  同月中旬 县收音站在县城建立。
  同月 土改复查基本结束。成立农业生产办公室,掀起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爱国增产运动。
  全县第一个农业常年互助组——尹显和互助组在山门区里仁乡建立。
  4月1日 全县军民代表在县城集会,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洞口县委员会、洞口县人民政府成立。
  同月3日至6日 洞口县首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在县城召开,大会作出大力发展生产,支援抗美援朝和贯彻执行《婚姻法》等决定。
  同月 中国人民解放军洞口县人民武装部成立。
  县文化馆在县城成立。
  5月 县委派出干部在高沙进行“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试点,领导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从400多名织布业者中,首次批准38人成立了“高沙织造生产合作社。”以后逐步推广,先后成立了石江农具、洞口农具、洞口制伞三个生产合作社,入社95人。到1956年底,共组织手工业合作社20个,入社1880人;组织运输合作社2个,入社人员622人。全县基本完成了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这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是洞口县以后发展轻纺工业的基础,部分陆续转为县属国营和集体工矿企业。
  同月 花鼓乡唐学凡互助组初次使用6%的“六六六”粉剂治螟。
  洞口县人民书店在县城建立,1954年更名为新华书店洞口支店,1960年再次更名为洞口县新华书店。
  7月 全县开展禁毒运动,共查出吸大烟者143人,逮捕28人,收缴鸦片44两,烟具149件。
  8月16日 县委布置查田定产工作,历时三个月。
  同月21日至23日 县召开首次烈属、军属、工属、荣誉军人和拥军优属模范代表会议,庆功表模。
  9月下旬 里仁乡农民、省甲等农业劳动模范尹显和赴京参加国庆观礼,10月24日光荣归来,县城集会热烈欢迎。
  秋 全县在资本主义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偷盗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共查出偷税漏税12.34亿元,补交税款9.15亿元(旧币)。
  10月25日至30日 召开第一次全县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到会代表250人,其中女代表57人,评选出县级特等劳模3名(尹显和、许兰菊、李长庭),甲等劳模19人,乙等劳模55人。
  同月 横溪乡荷竹村猎民捕活虎两只,其中一只送赠北京动物园。
  11月28日至30日 县召开首届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洞口县委员会。
  12月9日至12日 县召开首届妇女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洞口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同月25日至28日 县召开首届工人代表大会,选举县工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成立县总工会。
  同月 湖南私立平溪初级中学、私立资青初级中学,分别改为洞口县第一、第二初级中学。
  冬 全县开展兴修水利运动,打鼓岭、荷子塘、过路塘等水库开始修建。
  县举办接生员训练班,新法接生在全县推行。
  同年 岩塘乡青水村农民杨白儒间种双季稻成功,次年推广他的经验,布点示范24亩,均获成功。
  县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互助合作的决定》,开展互助合作运动,当年发展临时互助组3716个,入组农户17560户,占总农户的19%;常年互助组340个,入组农户2402户,占总农户的2.5%。
  1953年
  1月 在县城举行全县首届民间文艺会演。
  2月至3月底 桐山、大屋、溪三乡土改复查完成。全县土改全面结束,共划地主6399户、富农2278户,没收、征收田土300386亩。
  3月9日 县城各界人民集会,沉痛悼念斯大林。
  同月24日至26日 县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269人,会议讨论通过了切实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开展爱国生产运动等决议。
  3月底 桥头区反动会道门煽动破坏生产,反动道首胡作聚、邓青秀被捕,次年依法处决。
  同月 湖南私立蓼湄中学改为洞口县第三中学。
  高家乡植棉模范李长庭首次使用硫酸亚化肥,亩产皮棉过50公斤。
  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柴川若来县报告抗美援朝战绩。
  6月15日 县在平清乡进行普选试点,全县乡、镇普选于次年3月结束。
  7月 全县完成第一次人口普查,总户数为90972户,总人口为392410人。
  11月9日 全县开始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历时一月,统购粮食600万公斤,超额完成任务21%,次年对农村缺粮户统销粮食828万公斤。
  12月28至30日 县第二届第三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县城举行。会上,学习讨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通过了贯彻执行总路线的决议。会后,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宣传学习总路线的热潮。
  同年 县内开始使用单管式喷雾器,防治农作物病虫害。
  县政法部门依法先后取缔同善社、紫霞教、归根教、一贯道等反动会道门组织。
  1954年
  1月 县大米加工厂建成投产。
  2月 县委试办花鼓乡浪山、里仁乡里仁、六岭乡南泥坑三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次年底,建成初级社1166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48.6%。
  3月 全县认购经济建设公债10.8亿元(旧币)。
  6月30日至7月2日 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规划》等决议。
  7月 开展森林普查,次年秋结束。查清全县林业用地2072443亩,其中有林地和疏林地1855094亩,活立木蓄积量632万立方米,楠竹3351万根,森林覆盖率62.9%。
  同月 县人民武装部改名为县兵役局。
  9月15日 县对棉布及其制成品、针织品实行凭票证定量供应。
  同月 县举办绿肥播种训练班,当年扩种兰花、红花草子1万亩,到1974年红花草子种植面积增至33.6万亩。
  冬 县委根据中央关于“全面规划,加强领导,积极改造”的方针,派出干部开始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全县共组织公私合营商店33个,合作商店56个,合作小组58个,把私营商店和个体摊贩纳入集体经济。
  同年县先后成立百货、肉食品、花纱布、烟酒专卖、油脂等五个局级公司。
  1955年
  春 县在花鼓乡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和病虫预测预报站。
  3月1日 县开始执行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发行新的人民币和回收现行的人民币的命令》。新币1元等于旧币1万元。
  4月6日至8日 县召开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县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县人民政府更名为县人民委员会。
  8月1日 县公安部队改编为县人民武装警察中队。
  同月 全县开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运动,逮捕了一批反革命分子和各种犯罪分子。
  县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开始发行粮票。
  同月下旬 县委召开县、区、乡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实行义务兵役制。会后,全县适龄青年756名应征入伍。
  10月17日 县在花鼓乡首建浪山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后逐步在全县推广,年底建成83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10.3%。到1956年底发展到798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9%。
  同月 县在金龙寨建立麻疯病管理所。
  11月 县、区先后召开扩大干部会议,贯彻实行粮食“三定”(定产、定购、定销)到。全县共定产117100吨,定购26760吨,定销3065吨。
  1956年
  1月 县审查干部领导小组成立,开始对国家干部的政治历史进行审查。次年7月结束。
  同月 全县32名农校毕业生离教归农,分赴各区建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区畜牧兽医工作者会同时建立。
  2月 县在黄牛坳开办国营洞口园艺场,当年开荒整成梯级土140余亩,定植柑桔2000株,以后逐步扩大。1986年已达1880亩,产量2898.5吨。
  春 县委在县城连续举办合作社训练班三期,每期半个月,共培训农业合作社骨干1000余名。
  3月13日 龙潭铺双江渡口渡船违章超载,翻船溺死9人。
  同月25日 县委成立“肃反五人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干部开展内部肃反斗争,历时一年。
  4月5日 县部署撤区并乡,撤9个区,将160个乡、5个镇并为32个乡3个镇。
  4月18日 林业部副部长惠中权陪同苏联三位专家到月溪考察林业,在县林业管理局组织了报告会。
  5月10日至12日 苏联林业参观团来县参观林业。
  同月28日 澳大利亚林业官——林舍来县,到江口、月溪等林区参观。
  同月29日至31日 中共洞口县委在县城召开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县委员会。
  6月 县设溪、月溪、鼓楼(后改为桥头林场)、大湾和桐山五个营林区,后改为林场。
  同月至10月 夏秋两季连旱,早土作物大部分失收,8万多亩水稻枯萎,全县减产四成以上。县成立生产救灾办公室,发动群众生产自救。省灾区慰问团一行9人来县慰问。
  8月 在县城召开首届全县职工体育运动会。
  同月 将1954年下放到县的湖南省48电影放映队分设为第一、第二电影放映队。
  9月29日 县委创办、发行《洞口报》。1961年5月1日停刊,共出版发行510期。
  10月10日 成立溪瑶族乡。
  同月 县妇幼保健站建立。1984年改名为妇幼保健所。
  12月7日至10日 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同月 县委设立6个区级办事处。
  冬 山门拦河坝建成,引水灌田1.5万余亩。
  同年 全县国家工作人员全部实行货币工资制。
  1957年
  1月19日 县召开首次绿化造林代表会议。
  3月17日 洞(口)绥(宁)公路建成通车。在县境内长23.5公里。1978年改成黑色油面路。
  同月 山门水电站建成发电。
  同月中旬 县举办首次民间美术展览会,在洞口、高沙、石江等地巡回展出,观众15000多人次。
  5月24日 县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传达毛泽东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并组织学习。
  6月6日 越南林业专家潘孟津,由林业部张自谦等人陪同来月溪考察林业。
  同月至8月 全县农村开展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但错整了一些人,挫伤了一些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
  7月2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洞口县委员会,更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洞口县委员会”。
  同月20日 县委宣布撤销区级办事处,将乡党支部改为乡党委,一批县、局领导下乡任职。
  8月 县收音站扩建为县人民广播站,开始有线广播。
  9月 洞口雕刻生产合作社工人雷桂云、傅满山应邀赴京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座谈会,会上受到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副主席的接见。
  10月1日 动工修建半江水库,次年3月竣工,坝高42米,坝长131米,灌田3万余亩,后在大坝下建电站一座,装机容量498千瓦。大坝模型曾于1956年送北京展出。
  同月15日 国家水利电力部、省水利厅负责人陪同苏联专家萨纳格扬视察半江水库工地。
  同月 洞口墨晶石雕工艺品在广州交易会上展出。有《站马》、《站牛》、《五龙》、《古太狮》等产品,首次与外商成交。
  下半年,在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干部中开展反右派斗争,至次年5月结束,全县共划“右派分子”257人,“中右”83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27人。1980年全部复查纠正,恢复名誉。
  同年 南水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利用稻田养鱼,共放养87亩,培育鱼苗8万尾。湖南省人民政府和邵阳行署在该社先后召开了现场会。
  1958年
  春 竹市乡下阳米丘林小组成立,开展农业科研活动。
  县开展第一次土壤普查,次年冬结束。
  4月27日 在江口乡黄花坪麻木坑建立国营洞口县江口牧场(后改名为国营江口农场)。
  同月28日 组建县花鼓戏剧团。
  同月 溪瑶族干部阳财宝应国家民委邀请,赴京参加少数民族代表“五一”观光团,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政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6月上旬 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全县掀起“大跃进”高潮,县委提出粮食亩产双千斤、年产生铁10万吨、发展牲猪80万头等冒进指标和口号,导致浮夸、蛮干之风盛行。
  同月6日至9日 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同月 县农具机械合作工厂建成,翌年改为全民所有制,更名为洞口县机械厂。
  8月 洞(口)山(门)公路建成,全长21.6公里。
  9月24日至30日 全县798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为15个政社合一、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的人民公社,实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提倡“一大二公”、大办公共食堂,刮起了“一平二调”共产风。
  11月底 全县12.7万多人土法上马,盲目大炼钢铁。毁林伤农,得不偿失。
  12月 超美(今为梅田)水库开始修建,1960年枢纽工程竣工,库容量1000万立方米。1969年继续扩建,1973年建成,库容量扩大到3000万立方米,灌田6万亩。
  同月22日 茶铺乡南水高级社舒焕兴赴北京参加全国农业先进代表会议,荣获国务院“渔业生产先进单位”奖状。
  同月27日 全县选调林章文等50名石工名匠参加首都人民大会堂、农业展览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十大工程建设,次年10月荣归。
  同年 县开办茶铺农场,后为邵阳地区农业局接管。
  全国重点林区林业现场会在洞口县召开。
  盲目大办工业,工业企业增至439个(其中县办全民企业17个),职工增至6792人。工业由上年盈利到亏损31万元。
  冬 南景水库动工,次年第一期工程竣工。1966年扩建,1970年竣工,总库容量1220万立方米。
  兴建山门、水东、秀丰、木瓜、八一(桥头)等一批社办园艺场,为全县柑桔的发展起了示范作用。
  中央民族考察团赴都溪瑶族乡考察瑶族语言文字。
  1959年
  1月下旬 全县首届体育运动会在县城举行。
  3月3日至6日 中共洞口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产生第二届县委会。
  同月 县兵役局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洞口县人民武装部。
  5月 全县组织民兵5000人参加娄邵铁路修建工程,完成路基7公里,土(石)方52万多方。
  6月19日 溪伐木场在场部楼上召开场务会议,楼下库存硝药自然爆炸,除外出小便一人幸存外,其余8人在送往医院途中和住院期间先后死亡。
  9月20日 全县开展“反右倾”运动,错批了一批同志,有13人被划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1962年,县委对被批判处理的同志进行了甄别平反。
  同月21日 县政法部门在山门破获反革命组织——中国国民联合团湖南平共总部。首犯杨成晚、尹昌庚等5人被依法处决。
  同月 龙江水库动工,1963年竣工,总库容量1222万立方米。
  12月3日 遵照上级指示,成立洪绥铁路洞口县修建指挥部,先后调集民工1.2万名。一年后因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路未建成,仓促下马。
  冬 南方13省(区)农民育种专家现场会议在竹市开幕,下阳大队米丘林小组书面介绍经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闻纪录片,报导了米丘林小组的科研实况。
  1960年
  1月7日至9日。县建设社会主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885人,其中先进单位代表66人。
  2月 县公安局长王荣春赴京参加全国第十次公安会议,在会上作了“大抓防范是减少刑事案件发生的重要措施”的书面发言。
  4月17日 洞口、绥宁两县农垦局长在江口国营农场场部签订协定,将绥宁县瓦屋公社万紫大队大马中队66户、密案山8户、龙口岩4户,连人带田土和所有山林一并划归国营洞口县江口农场。
  同月19日 国营江口农场黄花坪工区会场放电影,房屋倒塌,压死4人,重伤13人,
  轻伤20人。
  同月23日 竹市公社下阳大队(1966年改为向阳大队)黄煌贞(女)、水东公社龙江大队(现醪田乡)刘图光赴京参加全国民兵代表会议。会上,叶剑英元帅授予黄、刘半自动步枪各一支。
  8月 洞口师范学校开办,1962年7月并入武冈师范。
  秋 县邮电局开始筹备增设长途电话载波增音设备。
  12月4日至7日 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同年 县委开展以反“五风”(共产风、浮夸风、强迫命令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为主要内容的整风整社运动,对干部进行“民主革命”补课教育。运动对于帮助干部改变作风,密切党群关系,发展农业生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过分追究基层干部的责任,将一批干部分别集中在县园艺场和县农科所进行“集训”(劳动、整风)、“特训”(武装监护劳动改造)。
  1961年
  1月 洞口、黔阳两县政法部门在溪、沙湾等地破获反革命组织——中国人民复兴军湘黔总司令部,活捉首犯石光亭、李克旺、潘厚家、石积成等。随后4犯被依法处决。
  4月17日 晚,横溪公社景福大队干部会后开餐,误将烧碱拌面灰,中毒死亡8人。
  5月22日 县委通知各地整修民桥,恢复义渡。全县共整修民桥50座,重建5座,恢复义渡15处。
  6月 全县贯彻《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取消分配上的供给制,停办公共食堂,将公社所有制调整为以队为基础,三级(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实行按劳分配,并给社员划给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料地。
  8月11日 石下江煤矿三工区老窿穿水,死亡11人。
  秋 全县调整行政区划,恢复8个区,15个公社划为49个公社,3个镇。
  同年 县开始给农村社员发放借销粮,到1965年止共借销1133.5万公斤。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国民经济方针,采取压缩、合并、转产、精简下放的措施,恢复手工业社47个,合并企业292个,9个铁厂全部下马,先后四批共精简下放干部职工3860人。
  1962年
  1月11日至2月7日 县委第一书记初增科和县委书记孙明贤赴京参加中共中央扩大工作会议(又称七千人大会)。
  8月29日至9月1日 县委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讨论发展民族经济,调整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等问题。
  10月16日 越南林业代表团来县赴月溪考察林业。
  12月8日 县移民办公室接受省分配柘溪水库淹没区(新化县)移民任务410人,次年分
  别安置在溪、渣坪、月溪三公社。
  1963年
  3月 全县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群众运动。
  4月 黄桥公社肖、袁两姓因坟山纠纷发生械斗,损坏物资折款3万余元,打伤43人,事后依法拘捕首犯14人。
  8月8日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安江会议精神,撤销国营洞口县江口农场,一些山林并入国营月溪林场,大马排、密案山、龙口岩的人口、土地、山林划归江口公社,组建大马排大队。
  11月12日 县成立节制生育委员会。
  冬 建立县鱼苗鱼种场。
  江口公社发生特大山林火灾,烧毁山林面积10万余亩。
  同年 县开始下放城镇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插队落户,劳动锻炼。至1977年止,共下放知识青年5410人。这批知识青年一部分先后就业,其余在1979年以后分批回城。
  1964年
  1月 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和贯彻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称前十条)和《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的一些具体政策和规定》(称后十条)。7月中旬,中共邵阳地委决定洞口县抽调1184名干部组成社会主义教育工作分团,赴邵阳县郦家坪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简称“四清”,即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历时一年。运动以生产为中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搞了阶级斗争扩大化,错整了一批党员和基层干部。
  春 红岩拦河坝引水工程建成,控制流域面积702平方公里,引流量6.0立方米/秒,总干渠长37公里,年引用有效水量5000万立方米。
  4月25日 县直属机关开始进行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反官僚主义、反分散主义的五反运动。
  7月 全县第二次人口普查结束,总户数108940户,总人口439549人。
  8月 29日至9月1日县第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秋 洞(口)高(沙)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6.2公里。1986年由等外公路改建成三级公路。
  10月8日 城关镇基干民兵肖和英(女)赴省参加民兵射击表演,取得九发九中的好成绩,荣获中南5省民兵军事竞赛一等奖,叶剑英元帅授予自动步枪一支。
  同年 县鱼苗鱼种场家鱼人工孵化成功,当年产草鱼苗3.5万尾。
  县首次购进4台丰收——27型拖拉机,从事耕作和运输。
  1965年
  2月5日至8日 全县武装基干民兵春节比武活动在县城举行。项目有射击、投弹、刺杀、战术等。
  同月7日至15日 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总结经验教训,开始注意纠正社教运动中“左”的做法。
  8月30日 地委从邵东、双峰两县和地直属机关抽调干部3200名,组成“洞口县社教工作总分团”,下设10个分团,在全县开展社教运动。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使一批基层干部受到打击。次年八月结束。
  10月 洞口公社礼堂改为洞口电影院落成开映。
  同年 山门、桥头、竹市、黄桥、江口5所完全小学的附设初中班(简称附中)先后改办为县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初级中学。
  全县掀起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新高潮。共发行《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27550册,单行本14万册。
  1966年
  5月3日 潜伏在溪宝瑶大队的国民党特务湘西特派员张积毓在党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感召下,向政府投案自首,得到宽大处理。
  6月3日至10日 县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县委成立“文化大革命”领导小组,一场持续十年的内乱在全县开始萌发。
  7月 县委部署县属机关单位批判“三家村”(邓拓、吴晗、廖沫沙),上挂下联,抓“小邓拓”,打击伤害了一些干部和教师。
  同月21日 全县评选出36个先进单位代表和24名先进个人,出席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7月至9月 县委处理一批所谓有政治历史问题的干部和教师出队,一批家属子女受株连。1980年,对上述受处理的职工546人,通过复查,落实了政策。
  8月17日至21日 县召开贫农、下中农代表会议,成立贫农、下中农协会。
  9月6日 县委召开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随后,各机关单位、学校出现了名目繁多的“造反派”、“红卫兵”组织,从此,“文革”内乱四起。
  同月16日 大业水库开始动工,1971年竣工,总库容量1626万立方米。
  同月29日 县委召开干部大会,贯彻省委负责人“九·二四”报告,在全县掀起抓“黑鬼”浪潮,使一些干部和教师在精神上受到伤害。
  11月上旬 县政府在县城、竹市、石江、高沙等地设立“接待站”,接待各地“大串连”的红卫兵。无偿招待食宿,资助旅费,造成很大浪费。
  同月17日 地处边远高寒山区的江(口)(溪)公路建成通车,全长32公里,为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月中旬 学校“停课闹革命”,大批学生走上社会搞串连,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把一批珍贵文物古迹和古典文学著作也当做“四旧”捣毁,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冬 各地区各单位造反派组织冲击各级党政机关,大多数领导“靠边站”(不准理事)。
  洞口塘四清坝水轮泵电站建成,提水发电。
  同年 湖南省第一次从洞口县园艺场出口无核蜜柑25.96吨。
  1967年
  2月 县水泥厂在高沙建成投产。
  同月 在上海“一月风暴”的影响下,各级各单位的造反派组织向领导“夺权”,县委、县人委及各基层党、政组织瘫痪。
  3月4日 人民解放军开始实行“三支”(支左、支工、支农)“两军”(军管、军训),对公、检、法三个机关实行军管。
  5月25日 县成立以支左部队为主体的“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行使县委、县人委的职权。
  7月中旬 在江青炮制的“文攻武卫”反动口号煽动下,“洞口工联”造反派冲击县人民武装部,一批枪支、弹药被抢,群众之间的武斗加剧。
  11月15日 经医院临床诊断,有380多人因食了喷杀“1059”和“1605”剧毒农药的粮、菜中毒。县立即组织全面检查,共查出库存毒谷51万公斤,全部封存,另作处理。并禁止上述药物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同年 县建立蓼水、平溪、黄泥江三大水利灌区,形成统一的灌溉网。
  1968年
  2月26日 全县中、小学开始“复课闹革命”。
  同月 “支左”部队宣布“解放”一批县级领导干部出来工作。
  3月7日 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由革命领导干部、军队代表、革命群众代表组成“三结合”的领导班子,履行党政职权。随后,区(镇)社队及企事业单位先后建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取代各级党委和行政的领导职能。
  4月14日 县革委会发出文件,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掀起的“三忠于”(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和“早请示”、“晚汇报”、“天天读”、“唱忠字歌”、“跳忠字舞”的狂热活动,个人迷信盛行。
  同月下旬 县革委会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全面清理阶级队伍,把一批干部、职工列为清理对象,造成大批冤、假、错案,株连不少家属子女。
  5月 县镇合办的洞口县造纸厂建成投产,1971年转为地方国营企业。
  同月上旬 在林彪、江青煽动下,全县开展反击“二月逆流”,上挂下联,打击了一批老干部。
  7月2日 溪瑶族人民公社所在地,一社员失火,烧毁7个社属单位和三个生产队的房屋,有80户410人受灾,损失10万余元。除政府赈济外,县属机关干部主动捐款献物,支援灾民,重建家园。
  8月 县革委抽调一部分工人、贫下中农组成“工宣队”、“贫宣队”,进驻所谓“老、大、难”单位,参与管理,开展“斗、批、改”,历时约两年。
  10月24日 县革委在竹市园艺场成立“五七”干校,集中县直属机关“走资派”、“保皇派”及地富家庭出身的干部126人入校学习。由工宣队领导,一面参加体力劳动,一面检讨交心,进行所谓思想改造。
  同年 全县先后组织160人分四批赴大寨参观学习。回县后,推行政治评工记分、收回自留地、“割资本主义尾巴”,更加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全县大刮“红色台风”,掀起抄家恶浪,数千户被抄,近万人被关押,危害深重。
  1969年
  2月21日至3月1日 县革委举办县、区、社干部毛泽东思想学习班,整顿思想,调整领导班子,从县属机关抽调一批骨干充实基层,加强领导。
  3月 城关镇从洞口区析出升格为区级镇。
  5月 10日“中国共产党洞口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随后,区、社、镇先后建立党的核心小组。
  6月8日至19日 县核心小组在县城石开党员代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九大”文件。
  同月 洞(口)绥(宁)公路洞口大桥建成通车,将县城南北连成一体。
  8月 各区办高中(名为区中学),一中仍为县中学。
  同月 县印刷厂职工王安智和县机械厂技工申俊德应邀赴京参加国庆观礼。
  县在渣坪倒银坪筹建银坪煤矿,1971年投产,1976年7月因储量贫瘠而停办。
  12月9日至13日 在县城召开“学新田、学安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誓师大会”,到会人数6372人。
  同月31日 省下放医务人员一行62人到达县城,随即分往江口、山门、黄桥区医院工作,为培训医疗技术队伍,提高医术水平,建设农村医院起了很好的作用,深受群众欢迎。下放人员于1972年先后回长沙工作。
  同年 县耕牛品种改良站在木瓜公社楂林大队建立。
  1970年
  6月28日 贯彻中共中央(1970)3、5、6号文件精神,县革委部署在全县城乡开展一打(打击现行反革命破坏活动)三反(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运动,破获了6起反革命案件,查出了一些经济案犯,缴获了一批赃物。但由于“左”的影响,运动中整错了一些人。
  7月3日至15日 县召开大队党支部书记以上党员干部会议,部署整党建党,恢复党组织的活动。
  9月23日至10月15日 全县19281名民兵,分批步行抵达新晃工地,参加修建湘黔铁路大会战。
  10月 县石江火力发电厂1500千瓦机组运行发电。
  12月26日至30日 中共洞口县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第三届县委会。
  冬 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落实中央北方农业会议精神,部署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努力改造低产田,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继续落实“十万亩柑桔、七万亩茶”的计划。
  同年 县革委在全县推广江口公社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经验,共办大队合作医疗站547个,培训赤脚医生(后称为乡村医生或卫生员)1041人。
  1971年
  5月 县委在县城分两期举办行政22级以上党员干部学习班,开展批陈(陈伯达)整风,参加人数共882人。
  6月 县氮肥厂在石江镇建成投产。
  10月16日至27日 县委召开大队党支部副书记以上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关于林彪叛党叛国的文件,揭发、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篡党夺权的反革命罪行。
  同年 山门缝纫生产合作社转建为县铰链厂。
  1972年
  2月6日至11日 县委召开扩大干部会议,深入批判林彪篡党夺权的反革命政变纲领——《571工程纪要》,并部署春耕生产。会后,层层办批判专栏,开批判会,全县城乡掀起声讨林彪罪行高潮。
  3月 高沙镇办农药厂建成投产。
  5月4日下午 全县遭暴风雨袭击,有7个区、20个公社、21个企事业单位受灾,死5人,伤77人,倒塌机关、学校、工厂的房屋和民房137座,刮烂房屋32600座。灾后,县政府组织慰问赈济,发动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8月26日 依法处决杀害父亲和妻儿共五口的刑事犯罪分子唐明星(木瓜公社白田大队人,原系省农业科研所干部)。
  1973年
  4月1日 县水利局技术干部米腾芳随国家专家组出国,支援塞纳利昂国发展水利事业。
  7月 县承担的湘黔铁路新晃段12.6公里的修筑任务,历时两年零十个月胜利完成,计修建中桥2座,小桥2座,涵洞27个,隧洞2处,车站站房19栋,完成土石方123万方。全体民兵除部分转战枝柳铁路外,其余一万多名凯旋回乡。
  8月 洞口镇五金皮革社与石江镇建材厂合并转为县办无线电厂(后改名为县电线厂)。
  9月15日至18日 县委召开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传达党的“十大”文件。
  12月 全省小化肥生产现场会在县氮肥厂召开。
  冬 加拿大商人首次来洞口园艺场洽谈业务,根据周恩来总理指示,县产无核蜜柑以“雪峰蜜柑”商标注册,大批销往国外。
  同年 县对在清理阶级队伍和“三清三反”运动中被处理的2552人,进行全面复查,对错误处理的2506人予以纠正,并分别作了安置。
  1974年
  1月10日 县首次召开“工业学大庆”经验交流会议,表彰先进集体46个,先进生产者51人。
  5月4日 “补台”(把工人造反派补为总工会常委)后的县总工会,纠集工人造反派进驻县委、县革委“夺权”,号称“五·四”行动”,因遭到全县上下强烈抵制,夺权未遂。
  6月14日 县委成立批林批孔办公室。江青反革命集团掀起的“影射史学”、“阴谋文艺”,不批林,假批孔,大批“周公”、“宰相”的运动在全县展开,把刚刚趋向好转的局势又重新引向动乱。
  1975年
  1月3日 全国人大代表唐素平(竹市公社向阳大队青年女社员)赴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月22日 花园公社高坪大队林场失火,毁林500多亩,烧死1人,烧伤2人。
  春 县委书记李荣中带领机关干部和秀丰、木瓜、竹市公社干部群众,开垦石窝坳,造林千余亩。
  3月5日至15日 全县统一使用磷化锌灭鼠,收到良好效果,
  同月 全县狂犬伤人112人,死亡6人,咬伤猪牛20多头,县政府部署突击捕灭家犬。
  4月 竹市公社金龙大队第十三生产队户户利用沼气煮饭、照明。
  7月 县机械厂技术工人王君林随国家专家组出国,援助塞纳利昂国发展机械工业。
  冬 县组织98名农技人员赴广东湛江、广西南宁租田300多亩,搞杂交水稻制种,繁殖不育系稻种4000余公斤,后又连续3年分别赴广西南宁、广东海南岛租田制种,为县内制种培训了技术力量,为晚稻高产提供了优良品种。
  同年 团结坝水轮泵站建成受益,历史上的干旱死角白玉、梓木、可风等大队实现了自流灌溉。随后又增建水电站,装机容量575千瓦。
  1976年
  1月8日 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县干部群众于1月10日在各单位沉痛举行悼念活动。
  同月11日 在全县9条公路线上,试通短途客班车,全程328公里,途经30个社(镇),设45个停靠点。
  2月 八所区中学和城关镇中学先后改为县属中学。
  春 全县开展“批邓反右”运动,一些“反潮流”的人,到处串连,张贴大字报和大幅标语,攻击1975年邓小平领导的整顿是“右倾翻案”,揪所谓“还乡团”、“投降派”,全县再次陷入混乱。
  7月6日 朱德委员长逝世。10日县城组织悼念。
  9月9日 毛泽东主席逝世,全县人民普戴黑纱,各单位设灵堂,寄托哀思。18日下午县城党政军领导和群众在体育场集会,各区、社亦设灵堂,组织干部群众收听北京追悼会实况,举行悼念活动,县委书记李荣中致悼词。
  10月12日 县委召开直属单位和区社主要干部紧急会议,通报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王洪文、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的重大胜利,随即在全县掀起愤怒声讨“四人帮”罪行的群众运动。
  同月 鸟竹园中型水轮泵站动工修建,至1981年竣工受益,解决了秀丰、大水两个公社的干旱死角。
  同年 县二中外语教师唐良生随专家组出国支援塞纳利昂国经济建设。
  1977年
  2月27日 公安局看守所8号监牢7名罪犯越狱潜逃,5天后,全部追捕归案。策动越狱首犯向书炉被处以极刑。
  同月 县组织188名民兵,参加全省煤炭会战,历时两年多,获省煤炭会战指挥部奖旗一面。
  7月3日 县地震办公室成立,开始进行地震测报工作。
  10月 交通闭塞的高寒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山(门)大(屋)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6.5公里。
  同月8日至11日 县委、县革委召开全县中、小学优秀教师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先进单位代表62人,优秀教师代表288人。
  12月5日至8日 在县城召开中共洞口县第四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四届委员会。
  同年 县城各单位开始安装自动电话,次年完成。
  石江、黄桥、竹市公路大桥通车,结束了洞口县车辆过渡的历史。
  1978年
  1月2日至5日 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2月7日 县委成立“一批两打”(批“四人帮”,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打击资本主义的猖狂进攻)领导小组,部署“一批两打”运动。
  同月中旬 全国人大代表张先玉(山门里仁大队党支部书记)赴京参加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7月5日 县革委副主任王道钦与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周继桐赴北京参加全国财贸先进单位代表会议。
  9月25日 县革委宣布撤销在“文革”中成立的各种“造反派”组织。
  10月 黄金洞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2400千瓦,为当时全县最大的水电站。
  11月 平(溪江)鼓(楼)公路平溪石拱桥建成,单孔净跨87米,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的单波双曲拱桥。
  同月17日至21日 县召开首届科学技术大会,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表彰在各条战线上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
  冬 向锦堂代表南景水库管理所,出席全国水利先进代表会议,水电部授予该所“灌溉管理先进单位”锦旗一面。
  同年 县机械厂试制成功“165”型三马力柴油机,次年成批生产,销往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10多个省市。
  1979年
  1月8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八宝山举行追悼会,为遭受“四人帮”迫害致死的老红军袁也烈将军(洞口县金田乡人)平反昭雪,县委、县革委发出唁电致哀。
  2月5日至16日 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中共中央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会上为被错误处理的部分干部公开平反,恢复名誉。
  同月 县委宣布撤销在“批林批孔”和“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的有关错误讲话、决定、文件和简报。
  3月28日 树林公社树林大队羊古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死亡21人,伤8人。
  同月 全县贯彻中共中央(1979)5号文件精神,为3921名地主分子、富农分子摘掉帽子。
  夏 鼓楼春茶第四套样在全国红碎茶评审会上被评为第五名。
  5月 洞口二中评为省体育先进单位。9月,校长许名信代表二中出席全国第四届体育运动会。
  6月9日 县召开庆功大会,宣布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受上级表彰的洞口籍71位立功人员名单,号召全县人民向英雄学习。
  同月26日 22点以后,黔阳县降雨200多毫米。27日凌晨四点至八点,洞口西北山区连续降暴雨150毫米,平溪江、黄泥江河水猛涨,全县28个社(镇)、42900户、17万多人受灾,淹死56人,伤466人,冲走、冲毁房屋2277座,卷走耕牛9头、牲猪1120头,淹没农作物132000多亩,为近60年来的特大水灾。上级拨给救济款300万元,邵阳市委组织援助各种救灾物资61吨。县委、县革委组织干部250人,深入灾区发动群众恢复生产。
  7月20日 县委成立落实起义、投诚人员政策办公室,至1986年12月,对全县被认定的原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1409人,分别落实了政策。
  同月 山(门)桐(山)公路建成通车,全长11.8公里,改变了边远山区交通长期闭塞的状况,至此县境内社社通客班车。
  同年 黄桥竹木器生产合作社转建为县制鞋厂。
  全省小水泥生产现场会在县水泥厂召开。
  1980年
  1月 木瓜石拱桥建成。该桥具有省工省料、轻便坚实的特点。其工程照片收集在198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农村道路建设学术座谈会资料中。
  2月4日 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山门公社、管竹公社、秀峰公社秀峰大队大塘生产队、县水电局、县园艺场为全省农业先进单位称号。
  5月16日至20日 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成立县人大常务委员会;撤销县革命委员会,恢复县人民政府。
  6月15日 县科技干部技术职称评定委员会成立,全县先后有1249名技术人员获得技术职称。
  夏 全县进行草山普查,查明有可利用的草场296700亩。
  9月2日 县委召开第四届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选举出席省党代会代表。
  10月 邵阳行署专员刘正率领工作组在山门区供销社搞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实行利润包干、超额分成的经营体制。国家对企业联责定利,企业对职工联责定酬,把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经营效益联系起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取得了明显效果。
  同月25日 建立县教师进修学校。
  12月 山(门)桐(山)公路龙井石拱桥(单波箱型、单孔净跨70米)建成。桥高30米,飞跨峭岩深谷。其工程照片收集在1982年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农村道路建设学术座谈会资料中。
  同年 县罐头食品厂生产的蜜柑、冬笋、猕猴桃等罐头产品跻登国际市场。
  对历次运动中受过处分的农村基层干部,通过复查落实政策,给错处理的458人彻底平反,恢复名誉。
  县铰链厂的产品在全省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获第一名。
  全县粮食仓库获省“四无”(无虫害、无鼠雀、无霉变、无事故)仓库称号。
  1981年
  1月 全县开始贯彻实施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2月19日 县政政首次接待日本访华旅游团一行30人。到1986年止,共接待16批,计300余人次(多为入侵洞口境内日军幸存者或战死者亲属)。
  3月13日 成立县地名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地名普查工作。历时两年完成。1983年1月,编纂、出版了《洞口县地名志》。
  同月 全县广泛深入开展“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讲秩序)“四美”(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活动,治理脏、乱、差,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4月11日 县内开始发行国库券,到9月底止,共完成33.3万元。
  同月17日 开始进行第二次土壤普查。历时两年完成,编纂、出版了《洞口县土壤志》。
  6月26日至30日 县长王道钦、副县长酆明臣(瑶族)率县民族访问团赴溪、长塘、大屋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访问。
  7月19日 县委成立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始党史资料征集工作。
  8月18日至27日 县委召开第四届第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学习《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公报》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地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10月10日 第一个基层科学技术协会在太平公社成立。
  11月2日 县政府公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6处。
  同月上旬 县传达贯彻全国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组织3564人的工作队。历时40天,在全县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
  12月 县人民政府发文恢复黄桥区石背公社车林大队210名张姓村民为回族。
  同年 山门公社里仁、路边两大队开始全面推广省柴、省煤灶,为全县作出了示范。
  洞口九中体育教师周志刚获“全国千名优秀体育教师”光荣称号。
  1982年
  1月12日至14日 县首次召开勤劳致富经验交流会,到会代表377人,其中妇女36人。
  同月30日至2月10日 县内海拔400米以上的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冰冻,持续12天,最低温度在摄氏零下7度,全县冻死耕牛1868头,折断树木3万立方米,楠竹40多万根,8个山区公社的部分电杆、电线被压断,电话、广播中断。
  5月9日 县“五、七”大学改为县农民技术学校。1985年1月10日改为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
  7月9日 高沙镇炮硝厂工人操作不慎,引起火药爆炸,死7人,伤1人。
  同月 第三次人口普查登记结束。全县共152180户,639825人。
  10月 县成立农业区划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开展资源普查,到1984年9月结束。编纂、出版了《洞口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集》、《洞口县农业区划数据集》、《洞口县农业区划地图集》。
  同月18日至29日 县委召开第四届第六次全体(扩大)全会,传达学习中共“十二大”文件,并对全县如何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进行了具体研究。
  同月30日 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洞口县筹备委员会”。
  12月8日 县《农业科技报》公开出版发行。
  同月下旬 县水利水电局在山门公社投资试办旱土半固定式喷灌点,配备喷灌机32台,计167马力。
  同年 在打击刑事犯罪运动中,马鞍公社少数领导干部法制观念不强,非法关押群众。1984年,县政法部门对有关责任人追究了刑事责任。
  1983年
  1月11日 原国民党新八军直属团团长袁仁卓由台湾回乡定居,省政府安排袁任省参事室参事。1986年4月3日在高沙病逝。
  同月 县广播站改为县广播电台,属全省第一批四个县站改台之一。
  3月8日 全国妇联授予谢美姣、王小春、谭远姣三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授予蒲友兰、罗琼林、许宝慈三户全国“五好家庭”称号;授予竹市镇幼儿园“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同月18日 山门公社机关内失火,烧毁房屋46间、步枪3枝。
  同月20日 月溪公社欧溪大队机耕道水口山地段发生翻车事故,死亡8人,重伤1人。
  同月 县广播事业局局长林汉阳赴京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广播电视工作会议。会上,书面介绍了经验。
  4月9日 县文化馆的图书室分出,成立县图书馆,
  5月15日至18日 县召开首次个体工商业者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县个体工商业者协会。
  同月 大屋公社瑶族舞蹈《求财宝》被省艺术馆录相保存。
  6月6日至21日 全国人大代表、县园艺场工人许耀先赴京参加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8月上旬 县贯彻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危害社会治安犯罪分子的决定》,逮捕了一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处决了唐海、刘小平、李文军三个罪大恶极的流氓强奸犯。
  8月17日 日本罐头技术交流组一行4人来县罐头厂洽谈业务。该厂当年生产的蕌头罐头78吨销往日本。此后,该产品由日本国吉田号商式会社包销。
  同月 采取转体施工的月溪公社洪溪石拱桥建成,跨度40米。这种施工新工艺为当时全省首创。
  洞口六中改为县农业职业中学
  高沙镇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银盾奖。
  11月29日 横溪公社岩塘大队朱家院子失火,受灾30户,烧毁房屋145间、粮食40500公斤,共损失11万多元。灾后,县政府进行赈济。
  12月 中央卫生部授予县妇幼保健所“全国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同月 湖南省公路工作会议在县城召开,县交通局被评为县级公路管理先进单位。
  全县第一次给2116户、2418名孤寡老人填发了“五保户供给证”。
  同年 县建材厂研制的“803”稳化型防锈涂料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是年 全县粮食生产创建县以来最高水平,总产量达3.25亿公斤,比1952年增长2.1倍,比1966年增长1.4倍,比1978年增长35%,提供商品粮0.8亿公斤。
  1984年
  春 鼓楼茶厂生产的“842101”批唛茶质量评审获全省第一名,第四套样获全国第二名。
  1月 县级及所属科局级单位,按照“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要求,调整了领导班子。
  同月 取消棉布及针棉织品票证,敞开供应。
  3月中旬 县对17个公社的少数民族困难户实行纯棉布、絮棉赊销、共赊销棉絮5000公斤、棉布42700米,折人民币7.2万元。
  4月14日至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洞口县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县城召开,选举产生县政协首届常务委员会。
  同月17日至21日 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县城召开。
  同月23日 成立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办文学刊物《回龙洲》(内部发行)。
  5月中旬 改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设立乡(镇)人民政府,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后又调整行政区划,撤销城郊、太平、黄桥、大塘、山门等5个乡,分别并入城关、高沙、黄桥、石江、山门5个镇。竹市乡、江口乡、桥头乡分别更名为竹市镇、江口镇、毓兰镇。改制调整后,全县共8区、8镇、31乡。
  6月17日 县组织120人的工作队在花园乡搞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历时一月,随后在全县铺开。
  8月31日 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工作组赴溪等6个少数民族聚居和散居的乡进行考察。解放后,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少数民族学龄几童的入学率达90%,现有大专生12名、中专生6名;国家干部121名,其中县级3名、科局级3名。
  9月14日 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召开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加强民族工作的决议》。
  10月10日 成立县老年人体育协会。年底在县城举办了首届老年人体育运动会。
  同月 全国八省一市柑桔科研协作会议在洞口县城召开。
  11月2日 县志编纂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着手编修第一部《洞口县志》。
  同月30日 县政府发布《关于扩建、改建公路动员令》,全县共有4条公路(97公里)动工拓宽。截至1986年止,除洞(口)山(门)公路(23公里)外,均已竣工。
  同月 50瓦无线调频广播发射台在县城建成。
  12月 县外贸局局长朱嵩高代表外贸局出席全国外贸先进工作代表会议,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奖状。
  1985年
  1月 县委、县政府领导带领工作人员分赴北京、广州、长沙等地访贤,邀请洞口籍专家、学者和党政军领导干部座谈,为振兴家乡经济献计献策。
  同月 长塘乡瑶族民间舞蹈《棕包脑》由省电视台拍成电视播放。
  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1985)1号文件,宣布实行粮食合同定购,取消粮食、木材、牲猪统派购制度,研究制定在全县提前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番的措施。
  2月 50瓦电视差转台在县城建成。
  4月 县城自来水厂建成供水。
  同月19日至22日 中共洞口县第五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选举产生第五届县委会。
  5月上旬 县直属局以上单位和区机关开始整党,年底结束。
  6月 全县首次武术比赛在县城举行。
  7月25日 县业余体校学生胡洪斌参加全国业余体校田径分区赛,夺得金牌一枚。
  8月2日至10日 邵阳地区首届全运会在洞口县城举行。
  9月10日 县城隆重集会庆祝第一个教师节,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县委组织三个慰问团分赴各地慰问教师。
  10月 洞口八中改为县林业职业学校。
  同月 国家体委授予县体委肖孝礼“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并发给荣誉证书、奖章和奖金。
  11月20日 石背公路大桥胜利合龙,单孔净跨90米,为当时全国转体施工跨径最大的桥梁。1986年4月建成通车,省、地和外省交通部门领导、代表前来祝贺,观光群众近万人。
  12月27日 溪瑶族乡群众隆重集会庆祝“盘王节”(农历10月16日),省、地、县领导应邀参加,省电视台作了报导。
  同月 县光荣院在城关镇羊古坳建成,首批25名孤老烈军属、复员军人入院安度晚年。
  同年 县政府首次发动群众集资办学,共筹款223万元,新建和维修了一批校舍。
  洞口县政府、鼓楼乡、西中乡、江潭乡、高沙镇和鼓楼乡七渡村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获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颁发的奖状。
  县属国营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厂长(经理)负责任。
  县地方病甲状腺肿大的防治工作,经省、地防治地甲病领导小组考核验收达到控制标准,获合格证书。
  县织染厂试制成功的胶领布和仿炭衬布,为省内同行业首创。
  县普法领导小组组织干部、职工分期分批学习“九法一条例”(《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合同法》、《森林法》、《兵役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在县委党校举办骨干学习班3期,参加学习的有直属局和乡镇主要负责人257人,随后各单位、各乡镇分别举办了学习班。
  县政府对溪、长塘两个乡的7200个困难户,再次实行纯棉布、棉絮赊销。共赊销棉布86333米、棉絮1.5万公斤,计人民币21.6万元。
  省确定洞口县为商品粮、瘦肉型猪、柑桔、茶叶和速生丰产杉木林生产基地。
  溪瑶族乡大江坳水电站建成发电,装机容量800千瓦。
  同年 鼓楼红碎茶在云南召开的全国茶叶质量评比会上,被评为第二名。
  1986年
  1月17日 县委召开思想作风建设会议,到会787人,会上县委书记孙在田作了关于《明确职责,振奋精神,努力工作,造福人民》的报告,号召共产党员、国家干部,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
  同月 乡镇级整党全面铺开,历时半年结束。
  2月 黄桥田凼坝水轮泵电站建成,装机容量2600千瓦。
  同月 县酒厂从日本引进的浓缩桔子汁生产线安装就绪,运转正常。
  同月13日至30日 从花园乡至石柱乡沿雪峰山脉百里林地,首次飞机播种造林15万亩。
  3月1日 邵阳地区撤消,与邵阳市机构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洞口县属邵阳市管辖。
  4月25日和30日 经省批准的大屋、长塘两个瑶族乡分别成立。
  同月27日 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县民政局、江口镇、江口区和区属单位集资在江口修复“国民党陆军第七十四军湘西抗日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
  5月15日 县成立中药材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开展药材普查,查明全县有野生药材630余种。
  同月24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洞口县人民武装部移交地方,改名洞口县人民武装部,定为副县级单位。
  同月26日 凌晨3时52分起至4时52分止,城关镇境内降暴雨111.6毫米。
  6月1日 全县施行法定计量单位。
  8月11日至13日 全县盲聋哑人首次代表会在县城召开,到会125人,选举成立了县盲聋哑人协会。会后,高沙镇办起了盲聋哑人学校。
  9月 开展全县性文物普查,发现古墓葬59处,古窑址15处,古文化遗址11处,古桥梁30座,收集出土文物170件,收集流散文物66件。
  同月 全县铺开农村村级整党,年底结束。
  11月 县委组织乡(镇)以上领导干部,学习《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2月 都溪瑶族乡15瓦电视差转台建成。
  同月 县药品监督检查所被评为“全国先进县级药品检查单位”。
  全县首次进行乡镇企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105人获技术员以上职称。
  同年 县、乡(镇)两级政府进行换届选举。各乡(镇)成立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设专职常务主席。
  鼓楼上档一号红碎茶,获国家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证书。
  洞口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县。
  年底 图书馆大楼在县大会场左侧落成。
  是年 年底统计,工农业总产值28892万元,比1952年增长10.73倍。其中农业总产值增长6.7倍;工业总产值增长275倍;粮食总产量15629.24万公斤,增长1.98倍;柑桔达41万担,增长382倍;茶叶38900担,增长54.2倍;牲猪789265头,增长5.75倍。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