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洞口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928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K296.44
页数: 7
页码: 1-7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各方面的主要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县委、县政府已有正确的认识,正在率领全县人民总结得失,扬长避短,为振兴洞口而奋力开拓前进。
关键词: 洞口县 地方志 概述

内容


  洞口县位于湘中偏西南,雪峰山东麓,赧水中游。东西长80.15公里,南北宽65.3公里,总面积2199.38平方公里,约占湖南省总面积的1.04%。全县680926人,平均每平方公里309.6人,人口密度比全国每平方公里110人高1.8倍,比全省269人高15%;581281亩耕地,人均0.85亩,比全国人均1.42亩少67.1%,比全省0.88亩少3.5%,是个人多地少的县。县城关镇(古名洞口镇)距省会长沙338公里、邵阳市111公里。民国时期,洞口属武冈县一部分,1952年4月从武冈析出置县,隶邵阳地区;1986年1月地区撤销,属邵阳市管辖。
  出县城沿平溪江西行4公里,江水斩断雪峰山东去,两岸险峰对峙,形成峡谷。相传峡谷为悬崖覆盖,江水穿洞而出,至此形成深潭,名曰“洞口潭”,后演变为“洞口塘”,“洞口”之名源出于此。
  洞口,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1974年在花鼓乡七里村出土的文物“石斧”经鉴定:产于新石器时代,距今约6000年。1986年在高沙镇石榴村出土的文物“鸟兽壶”,经鉴定为西汉早期遗物。五代以后,洞口境内陶器业甚为发达。据1986年文物普查:全县共发现古窑址18处。距县城14公里竹市镇车田村有一古窑址,面积约0.7平方公里,有各种不同器形的碗、碟、壶、缸、坛、钵的残件。经省鉴定为宋代大型古窑。
  洞口人民富有革命斗争传统。明朝末年,农民领袖尹子奇、袁有志率领万余农民起义,封官造印,年号天顺,据地数百里,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攻克武冈州城,诛暴君藩岷王后裔朱企澧。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贫民曾以得、监生曾如炷因灾荒饥馑,阻米出境,在高沙聚众起义。清咸丰四年(1854),溪白蕉团瑶族农民杨燕山,以“白蕉团会员”为基础,组织哥老会党,在溪、沙湾(今黔阳县境内)一带建立根据地,打豪绅,抗官府,开粮库,济饥民。清王朝为之震惊,大动干戈,血腥镇压,起义军奋起反抗,杀得清兵尸横遍野。清光绪二十年(1894)湛(实为“谌”)北海、张坤堂、王仰、王贞元等在洞口境内组织“哥老会”,会员达3000余人,打富济贫,抗击清朝政府。1924年以后,中共党员唐盛、谢希韫(女)、傅继俊、罗崇伦等在洞口、江口、智胜(今岩山乡)、黄桥铺等地组织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进行革命活动,打击反动势力。在中共地方组织的领导下,农民运动发展很快,洞口境内共建有区、乡农民协会54个,农会会员3万余人,农民自卫军队员2万余人,打土豪,斗地主,减租减息,开仓济贫,禁烟禁赌,声势很大。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武冈县委转入地下,由武冈县城迁来洞口(今城关镇)进行秘密活动,以肖子藩的“逢春和”客栈为县委的秘密交通联络站,继续领导农民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地下组织在竹市、马渡等地进行活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阴谋,组织民众抗战。1945年4月日本侵略军犯境,境内各族人民与抗日军队密切配合,分两路在江口、月溪、洞口、高沙、竹篙塘和椒林、马颈骨、花桥、石下江等地,迎头痛击侵略者,歼敌近万人,是年6月,日军败出洞口。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邵阳县工委和共产党员刘寿祺的组织和影响下,进步知识分子萧雨施和向实等人,在高沙、竹篙塘一带秘密组织共产党的外围组织读书小组,宣传革命道理和共产党的政策。
  二
  洞口县的地貌可以分成三部分:西北山多岭峻,中部地势低平,东南丘冈棋布。最高点普子垴,海拔1821米,最低点马家园海拔仅260米,地势落差1561米,平均比降为27‰。这种地势形成了三个自然特点: 一、气候条件独特,对发展农业生产十分有利。雪峰山脉由北东角经北走向西南,高峰耸立在西北面。境内海拔800米以上的山有377座,其中1000米以上的155座,1500米以上的14座。整个山脉构成三列:西列从黔阳入境,经江口区的木鼓界、太婆山,到龙坪山分为两支:南支经白岩顶、总顶界、百花山、尖它山,折西经高登山到大土地坳;西支经普子垴、锅顶垴、白岩洞到土地坳与南支合脉后,向绥宁县境内延展,绵亘70多公里。中列从隆回县入境,经山门区桐山乡观音形、江口区渣坪乡兰李坳至天堂界止,逶迤70余公里。东列从隆回县入境,经山门区的云霄山、七岭八寨、燕窝寨、石老爷、竹市区的雪峰山、岩鹰庵、洞口区的大合界、桥头区的赵子龙、楼梯方,止于天明山,分头向绥宁、武冈延伸,蜿蜒80余公里,为雪峰山脉的外缘,俨如一道弧形锦锈屏障,是山地与丘陵的天然界线。上述三列山脉,如三垛高墙,阻挡着西北风的入侵,使中部地区形成一个小气候区,特别是向阳山坡气温调和,如石柱、山门、横溪、岩山、洞口、花鼓、毓兰、花园等乡镇一线冬暖夏凉、无霜期长,阳光充足、雨水调匀。这些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为16.6℃,最低是元月,平均温度为5.1℃,极端最低温度-8℃,比隆回县高3.3℃,比邵阳县高2.1℃;年日最低温度小于或等于0℃天数仅16.2天,比隆回县少3.5天,比武冈县少3.7天,比邵阳县少5天;最高月是7月,月平均温度为27.4℃,极端最高温度38.8℃,比隆回县低0.3℃,比邵阳县低1.3℃,比武冈县低0.5℃;年日最高温度大于或等于35℃天数有12.6天,比隆回县少4天,比武冈县少1.7天,比邵阳县少9.6天。无霜期291天,比隆回县多10天,比武冈县多16天,比邵阳县多5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482.5mm,比隆回县多189.3mm,比武冈县多86.5mm,比邵阳县多218.8mm。独特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柑桔生产十分有利。1977年元月大冰冻,邻近县的蜜柑树基本冻坏,洞口县除少数北向开阔地蜜柑树受轻度冻害外,其余都完好无损。这年洞口县的蜜柑反比先年增产43.6%。以后三年连续增产,总产量居全省第一位。这种气候,也使柑桔质量位居上乘。唐代以来,洞口就产果小、味甜、有籽的红桔,种植于屋前屋后,产果自食。民国28年(1939)蓼溪乡曲塘杨家(今大水乡)杨期戬,垦覆当地马良山,栽种红桔400株,计面积14亩,乃洞口境内第一个集中连片种植的柑桔园。民国32年(1943)智胜乡长山塘(今岩山乡)傅新民从长沙益农农场引进无核蜜柑尾张、宫川10多株,培育成功后,以之为父本,以当地的果小、味酸、有籽的枳壳为母本,进行嫁接,成功推广,当时境内柑桔乃大部分改为无核蜜柑。新中国建立后,逐年扩大蜜柑种植面积,到1960年大批产果,产量为165吨。1966年,首次为省出口蜜柑25.96吨。1973年加拿大客商来县考察,洽谈长期蜜柑订货合同,当年出口460吨。声誉良好,周恩来总理乃将洞口蜜柑命名为“雪峰蜜柑”。1986年全县种植“雪峰蜜柑”6.5万亩,产果21000吨,出口1162吨。
  二、水能水利资源丰富。洞口县西北地势较高,中部低平,大部分河流由西北或西南邻近县,呈枝条状或羽毛状流向中部,不仅水量充足,而且分布均匀。全县可分平溪江、蓼水、黄泥江、公溪河四大水系。长达5公里以上的河流80条,汇入资水的71条,县内流域面积1949.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6%;汇入沅水的9条,县内流域面积249.7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4%。每年流入县内的客水28.26亿立方米,县内自产水18.34亿立方米,合共有自然水46.6亿立方米,人平7336立方米,比全国人平2600立方米高1.8倍,比全省人平6000立方米高22.3%。绝大多数河流源自山区,水无污染,有利于生产生活。上述地势形成的河流走向,也有利于开山塘,修水库,筑河坝,自高而低,长藤结瓜,形成自流灌溉系统。新中国建立后,修建了大批水利设施,顺着水系形成五大灌溉系统。全县水田自流化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25%上升到1986年的79%。而且,由于河流多,水量足,落差大,水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据1984年农业区划测量计算,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22.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13.46万千瓦,是全国一百个水能重点开发县之一。现全县建成小水电131处,装机171台,计15595千瓦。
  三、地貌类型多样,山地、岗丘、平原兼有,有利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西北山区,包括江口全区和鼓楼、长塘、大屋、桐山乡全部,以及石柱、山门、横溪、岩山、洞口、花鼓、毓兰、花园等乡(镇)的一部分,面积1117.4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81%。山多岭峻,地势较高,中山、中低山和低山占全区域内面积的97.6%。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宜于杉、松等用材林和茶叶的生长。清光绪三十四年(1900)《武冈州乡土志》记载:“茶常产本境(指武冈州)西北(指洞口境内),山土最宜,岁可产数万担。”又《武冈州乡土志·商务表》记载:本境西北山门、洞口、高沙等地每年有3.5万担茶叶,33万根杉木,由水路经益阳,运往武汉、上海等地销售。这一带杉木、茶叶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清光绪二年(1876)纂修的《武冈州志》记载:“货之属,则有……棉花、木炭、茶叶……,茶以峒茶(注:武冈州13峒,全部在洞口境内)甚佳……。”明洪武十八年(1385)上缴24斤到朝廷做为贡茶。新中国建立后,这一带林业、茶叶发展很快,累计造用材林160多万亩,经济林9.9万亩。中部平岗区,主要指平溪江、黄泥江和蓼水中下游沿岸,面积875.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9.8%。区内地势低平,人口稠密,耕地成片,土壤肥沃,水利设施良好,素为柑桔之乡和粮食、牲猪集中产地。据《宝庆府志》、《武冈州志》记载,唐、宋时期,高沙市、黄桥铺、峡口寨(今城关镇)、王家桥(今山门镇)、石下江等集镇就是武冈西北面的大米、牲猪等货物的主要集散地,年输出大米5000至10000吨、牲猪7万余头。1955年出版的《湖南省志》第一卷《湖南近百年大事记》中记载:高沙市素称“米镇”,每当秋收后,经常有数百只船在这里装米卸货。……前来“米镇”采米的,多数是邵阳、湘乡、益阳、长沙、武汉、上海的商客,坐庄收购。《武冈州乡土志》记载:外商收购本境西北面的高沙市、峡口寨、石下江、黄桥铺、王家桥等集镇之牲猪输出,转销粤东和香港。新中国建立后,区内粮、猪和柑桔等产品发展很快。东南岗丘区,包括杨林、金田乡全部,黄桥、树林乡(镇)大部分,青龙、石背、石江、江潭等乡(镇)的少部分,面积222.6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1%。区内地势虽起伏不平,但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盛产粮食和棉花、花生、辣子、烟叶等经济作物。《武冈州乡土志》记载:本境东乡(指今杨林、金田和黄桥一带)的棉花、棉纱、土布经高沙市、黄桥铺集中,陆路转销城步、靖州和贵阳等地。新中国建立后,棉花、花生、烟叶、辣椒等经济作物发展很快。1966年以后,黄桥区定为湖南省棉花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年产商品棉6000多吨。
  三
  洞口县物产富饶,人杰地灵。有发展农、林、牧、工、副的优越条件。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面开展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工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1986年国民生产总值30114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换算,下同),比1949年增加8.8倍,年平递增6.38%;工农业总产值28892万元,比1949年增加5.95倍,年平递增5.38%;国民收入18815万元,比1949年增加5倍,年平递增4.9%。
  新中国建立前,全县耕地63.73万亩,其中水田51.57万亩,有39万多亩天水田,占水田总数的75%。新中国建立后,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37年来,全县水利建设总投10654.21万元,投工13839.78万个,完成土石方12001万立方米。整修、新建、扩建水利工程2.4万余处,总蓄引提水量达33400万方米,有效灌溉面积54.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6.4万亩,分别比1949年增加5.64倍和2.39倍、6.28倍。1958年黄桥公社(今黄桥全区)修了一百口(个)山塘、水库,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的先进单位,派代表赴北京参加群英会,群众称为“百库上北京”。在解决水利的同时,实行科学种田,改进耕作制度和劳动工具。1980年以来,逐步推行以家庭经济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发展各种专业户、重点户和联合体,农业生产跃上新台阶。1983年全县粮食亩产和为国家提供商品粮总数均居邵阳地区第一位,受到省人民政府的嘉奖。1986年粮食总产达312585吨,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平产粮502公斤,比1949年增加3.3倍。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使农村经济由自给半自给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新中国建立30多年来,先后创办了县、乡(镇)、村、村民小组四级园艺场2923个,栽种柑桔6.5万亩、茶叶4.3万亩,建立起一批商品生产基地。1985年被省定为湖南省“商品粮、雪峰蜜柑、良种茶叶、瘦肉型出口猪、速生杉木丰产林”五大生产基地。1986年牲猪饲养量达到789265头,比1952年增加5.8倍,其中出栏313730头,外贸出口10万头,居邵阳市第一位,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的嘉奖;柑桔产量2.1万吨,比1952年增加392倍;茶叶产量2237吨,比1952年增加367倍,为全省重点产茶区;油料产量5668吨,比1952年增加1.3倍;历年累计造林164.61万亩,现有林地186.24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31.96万立方米,楠竹3352万根。
  新中国建立前夕,洞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境内仅有几座土炼铁炉、一家小火力发电厂,加上织布、印染、造纸、陶器、农具等手工业厂场,到1949年,工业总产值才3.7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换算,下同)。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组织各方力量,大办地方工业,至1986年累计投资11722万元,兴办工矿企业。洞口地处资水、沅水上游,控制流域面积5449平方公里,水能资源丰富。县委、县政府利用这一优势,先后建成黄金洞、田凼坝、团结坝、黄冲、大江坳、银坪等小水电131处,装机171台,容量15595千瓦。电力工业的发展为工农业生产起飞创造了良好条件。新中国建立30多年来,工业生产发展虽然有过曲折,但一直是持续上升。50年代至60年代全县以发展加工印刷等工业为主,速度慢,产品数量少,县内所需工业产品多数依靠县外进口。1969年以后,积极发展为农业服务的“五小工业”(小煤窑、小钢铁、小机械、小电力、小化肥),到1978年全县初步形成机械、化工、电子、建材、造纸、工艺、煤炭等工业行业,生产原煤、化肥、农药、火柴、纸张、机械、棉布、鞋子等数百个品种,特别是二轻工业在全省名列前茅,整个工业规模初具。1979年后,根据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调整工业布局和产品结构,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先后建成罐头、冷冻、糖果等食品企业90多家,其中罐头、肉食、茶叶等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远销日本、西德、加拿大、苏联、美国、新加坡和香港、澳门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船牌甜酸蕌头罐头”色纯味美,营养丰富,被日本定为全国儿童保健食品,全部包销;“船牌清水冬笋罐头”等产品荣获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质奖;“鼓楼高山云雾茶”于1979年、1982年、1983年、1984年多次荣获国家和农牧渔业部金牌奖。食品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5%左右,被列为全国一百个食品重点工业试点县之一。1986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33家,职工9895人,工业总产值达10117万元,比1949年增加26.3倍,其中二轻企业187家,职工6379人,年产值3782.5万元。二轻工业总产值绝对数居湖南省第五位、邵阳市第一位。
  洞口历为湘黔要冲,但在旧中国交通设施落后,到1949年,境内只有湘黔(从衡阳到贵阳)、竹武(从洞口竹篙塘到武冈县城)两条过境公路,全长86.75公里。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大抓“运输先行”,修公路,建桥梁,先后建成县级以上公路27条,通车里程568.28公里;发动群众,修筑县以下机耕路285条,764公里。修建较大公路桥31座,总长1855米,形成了以320国道(起于上海,止于云南畹町)和洞(洞口县城)绥(绥宁县城)、竹武等省道为干线,县级公路为支线,乡级公路为网络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1976年1月,湘运邵阳汽车运输公司在全县农村新开辟9条短途汽车客运线,每天往返客班车36次,运行328公里,当时是全省第一个农村开设短途客班车县,是全国12个农村开放短途客班车县之一。以后,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农村短途客班车车次不断增多,运行里程日益延长。到1986年,全县100%的乡、镇和90%的村通了公路。每天除了有客班车直达长沙、衡阳、邵阳、东安、靖州、安江、溆浦等地外,还有77辆客班车向各区、乡、镇、村辐射。新中国建立前夕,洞口境内仅有邮政机构2个,邮政信箱25处,职工15人,邮路4条,行程235公里。新中国建立后,邮电事业发展很快,到1986年县设邮电局,8个区设邮电支局,乡设邮电所或委办邮电所20个,职工人数268人,共有邮路139条,行程3532公里,电话交换机容量1360门,杆路总长640公里。县城安装了自动电话,长途电话和电报可通全国大、中、小城市。
  洞口农村小集镇多,商业历来颇为发达,抗战时期尤甚,高沙就有“小南京”之称,后日军犯境,很快衰落。抗日战争胜利后,农村商业没有恢复,反而物价飞涨,市场一片混乱。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在加速发展国营商业的同时,积极扶持供销合作商业,加强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拓商路,扩大网点,使市场日趋繁荣。但1958年以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10年,体制多变,影响商业的发展。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改革商业体制,改变过去那种“管得过严,统得过死,少渠道,多环节”的封闭流通体系,建立“多渠道,少环节”的开放流通体系,商业日趋繁荣。现在,已形成了以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联社为主体,合作商业和个体商业为补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1986年,全县共有商业、饮食服务业经营单位4754个,平均140人有一个商业点,从业人员10718人,平均63人有1个商业人员。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547万元,比1952年增加18.3倍,年平递增8.32%;农副产品收购额9426万元,比1952年增加675倍,年平递增12.1%。
  新中国建立后,洞口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空前迅速,成就斐然。到1986年,全县共有幼儿园456所,小学570所,初中75所,高中4所,完全中学3所,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学生达13.8万余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4%,大多数青壮年已经脱盲。全县1986年有各类科技人员1300余人,共获科技研究推广应用奖178项,其中省部级9项,地市级28项。803带锈涂料为湖南省首创,1984年获全国建筑材料银牌奖;县林业局副局长黄盛和发明的“无标尺测量仪”,1984年4月获国家专利权;县交通局副局长吴琦英设计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模型,1980年到1982年多次收录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农村道路建设学术座谈会资料中。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0余家,病床960张,医护人员1290人,设备渐趋完善,医疗技术不断提高,能进行上腹部、肾脏、脾脏、泌尿系统、子宫全切、甲状腺全切等手术,对硬膜外脑血肿清除、大面积烧伤处理有新的突破,对一些疑难病症都有很好的诊疗效果;旧社会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天花、痢疾、疟疾、伤寒、霍乱等烈性和急性传染病,已基本消失;头癣、地甲病等地方病已达控制标准;妇女病的普查治疗、儿童疾病的防治及婴幼儿童保护方面也取得较好成绩。县有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广播电台、电视差转台等;各乡镇均建有文化站、广播放大站、电影队或影剧院;大部分乡镇已建立文化中心,高沙、黄桥有业余剧团。高沙镇建设文化中心成绩显著,多次被评为地(市)文化系统先进单位,1985年评为全省文化系统先进单位。学校体育、群众体育活动普遍开展。射击自1977年、田径自1981年开始,在地(市)竞赛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有83人次28项破地(市)级纪录,有13人次10项破省级纪录,1986年荣获全国先进体育县称号。至1986年底止,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48块、银牌33块、铜牌29块,在国家比赛中有6人分别获得第一至第六名。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洞口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86年全县财政收入达1665万元,比1952年增加4.8倍。广大群众过去那种“一把锄头磨破掌,一根扁担压破肩,一年到头穿破衣,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凄苦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城镇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86年,农民人平纯收入388.3元,比1952年增加15倍;职工人平工资收入1180.9元,比1952年增加5.8倍,城乡人民储蓄额大大增加,1986年年末存款余额,农村人平39.44元,比1952年增加562倍,城镇人平493.2元,比1952年增加88.6倍。农民住房建设步伐加快,1986年全县有8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砖瓦房。
  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洞口县系统地进行了拨乱反正,纠正“左”的错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1980年以来,洞口县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原邵阳地区属领先地位,市辖县后,属中等偏上水平。1986年全县人平收入653元,在全市9个县中排行第四,在全省84个县中排行第69名。
  洞口县自然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充裕,既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又有发展林、牧、副、渔的优越条件。但一段时期内,由于囿于单一的生产粮食和盲目垦荒造田,曾经造成人力浪费,森林资源减少,经济效益不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不快。活立木蓄积量由50年代的632.13万立方米下降到70年代的221.83万立方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农业生产结构虽然初步调整,但尚末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经济效益仍不够显著。洞口县山区面积1117.4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0.81%,加上山区外的丘岗,林业用地共有186.2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5.5%,但1986年林业总产值仅754万余元,平均每亩净产值只有4元。实践证明,要加快洞口农业发展速度,必须发挥本地优势,优化农业结构,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洞口山地多的特点,在山上多作文章,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实行农工商有机结合,加强农业基本建设和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洞口工业的发展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1958年由于违背客观规律,盲目大办工业,原料短缺,技术力量不足,管理混乱,效益甚差,当年亏损31万元,后大部分被迫停办。“文革”期间,克服缺资金、缺原料、缺技术等各种困难,大力发展为农业服务的“五小工业”,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11%,但由于偏于“小而全”,经济效益不高。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调整工业布局,主要发展适销对路的食品、建材工业,关并亏损严重和资源不清的工矿企业,工业发展步伐加快,许多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事实表明,今后洞口工业的发展,必须立足本地资源,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及其他资源优势,不断改进设备,提高工艺水平,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新中国建立后,洞口的教育、科技发展很快,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造就了大批科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总的说不懂科学的愚昧现象依然存在,各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要想把洞口建设好,必须增加教育投资,大力发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努力引进和启用科技人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洞口人数急速增长,人口密度比全国高1.8倍,比全省高15%。1986年全县总人口比1952年净增35.5万多人,增加1倍多,导致人均耕地锐减,劳动就业困难,人均物资占有量减少,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事业难于同步发展。
  对洞口各方面的主要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县委、县政府已有正确的认识,正在率领全县人民总结得失,扬长避短,为振兴洞口而奋力开拓前进。

知识出处

洞口县志

《洞口县志》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志上限起于1840年,下限止于1986年。记述洞口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全书共三十篇。

阅读

相关地名

洞口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