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91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建设
分类号: TU984
页数: 5
页码: 923-927
摘要: 本节记述了新中国成立前至1990年邵阳市村镇建设的情况。
关键词: 村镇规划 邵阳市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农村经济落后,交通闭塞,村镇建设发展缓慢。广大农民住木舍茅屋,走小路,照明无电,公用设施较少。
  新中国成立后,村镇建设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经历1950~1957年的初步建设,1958~1978年的曲折发展和1979年后的全面发展3个阶段。到1990年,全市村镇共有住宅建设面积13879.25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825.41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326.37万平方米,自来水厂38个,自来水受益村庄364个,受益人口34.24万人。有乡村道路(包括公路、机耕道、林道等)2.25万公里,100%的乡镇,近80%的村庄通公路。100%的乡镇、48.05%的村庄通电。集贸市场、医疗卫生、文教事业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得到发展。
  一、住宅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村镇住宅的数量和质量,贫富悬殊,等级分明。房屋用地、取材和构筑方式,因地形地貌、风俗习惯、生活特点而异。
  西部城步、绥宁等山区的民居多依山傍水,择地成形,用地多为山坡及溪河两岸。为防潮和兽害,底部多架空,俗称“吊脚楼”。建筑承重柱全部落地,挑出部分支撑于岩坡之上,此类建房基本不开挖土石方,保护自然植被,避免水土流失。它的底部架空与上部挑檐相呼应,可与外部空间流通交融。全木结构,盖小青瓦或茅草树皮,底部一般架空高约2米,上人下畜。有“吊脚楼”、“半边楼”之分,还有结构复杂的“走马转角楼”。
  丘陵地带的农房,一般为4垛3间,堂屋居中,两侧为房,大多为全木结构,有的为土砖墙、木屋架,小青瓦或树皮茅草盖顶,开间小,造型简陋,窗户少而小,室内潮湿阴暗。也有5垛4间,6垛5间的,一户一栋。
  地主豪绅的房屋,多为独家院落式,外有围墙、朝门,主体建筑2至3进,中设天井采光,室内青砖铺地,门窗油漆,石灰粉墙,青瓦盖顶。民国时期,受西方建筑的影响,始有豪门大户建设中西结合造型的楼房或庭院式洋房。新邵县太子庙的陈容和、唐家湾的李端斋的西式院落,四周筑有碉堡。
  至新中国成立时,境内农村房屋人均建筑面积不足10平方米,栖身桥亭、寺庙者比比皆是。
  新中国成立后,村镇住宅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逐步改善。1950~1953年,农村完成土地改革,生产力获得解放,部分农民开始建新房。1953~1957年,建房农户日益增多,这一时期所建的房屋多为全木结构或土木结构。1958年,农房在“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口号下建设,撤村并点。新建房屋多为土木结构,行列布置。有的地方拆除原有私房,建集体宿舍和公共食堂、幼儿园、敬老院等。拆的多,建的少。新邵县1961年农房面积由1957年的472.7万平方米减少到425.5万平方米。1961年人民公社处理“一平二调”问题,拆迁的房屋作价赔偿,农民又开始重建住宅。1964年~1978年,推行大寨“先治坡、后治窝”的经验。农房建设缓慢,这一时期新建的住宅多为砖木结构,建筑造型基本依旧。1979年后,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出现农民建房热潮,境内平均每年增加住宅面积400万平方米左右。1985年,地区建委、市建委分别组织农房设计竞赛,推广住宅设计,农房建设的质量逐步提高。1990年,境内村镇住宅建筑面积达13879.28万平方米,人平居住面积12.63平方米,建筑结构由砖木结构过渡到砖混结构,建筑层次由平房过渡到楼房。建筑造型形式多样,装修色彩千姿百态,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集镇住宅多为小开间、长进身,系前店后厂,上宅下店的铺面式,一般2~4层,设有阳台,内喷刷涂料,水磨石地面;经济富裕的外贴瓷面砖、玛赛克。丘陵乡村住宅多为庭院式或独立式,砖木结构,一般为二层。山区乡村住宅多为木结构的独立式。西部山区苗、侗、瑶等民族住宅多数仍保留“吊脚楼”的传统建造型式,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二、公共设施建设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的公共设施主要是祠堂庙宇,及茶亭、凉亭、桥亭等。各县数量不等。新中国成立后,村镇的公共设施有集体用房,中小学校,医疗文化设施。1990年,全市村镇有公共建筑面积为825.41万平方米。
  集体用房农村土地改革后,集体用房利用祠堂庙宇改建。人民公社化中,一些村镇利用撤村并点后的社员房屋,改建为公共食堂、幼儿园、敬老院。1960年,食堂解体,幼儿园、敬老院解散,农民的生产收益、分配集中在生产队,生产队建有仓库、保管室、会议室、养猪场等。大队也开始建办公用房。此后,社队企业兴起,公社、大队始有积累,开始兴建办公、宿舍用房及农机站、竹木加工厂、粮食加工厂等生产用房等。80年代,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队原有的集体用房多数出售给农民。
  文卫设施清代,村镇教育主要为私塾。民国时期,新学堂与私塾并存。学校多利用祠堂、庙宇。农村医疗设施和文化设施很少。1950年起,村镇普遍修建或改建学校。50年代,标准很低,有的是土砖房,简易课桌。60年代,国家投资和社队集资新建、改建校舍。1979年后,教育得到重视。村镇普遍兴建校舍,标准逐步提高。与此同时,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加快。一些村镇兴建会场、剧院。80年代,在兴起住宅建设高潮的同时,开始建设文化娱乐设施,部分集镇建有阅览室、球室、棋室、游艺室、录相厅、书店、影剧院等。洞口县高沙镇电影院,有1200个座位,通风、照明、音响效果在省内建制镇电影院中堪称一流。到1990年,境内乡乡建有中学、卫生院,建筑结构类型及装修标准在当地均系较高水平。村村建有小学、卫生室。
  三、公用设施建设
  给水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村镇的饮用水水源为天然河水、山泉水或自然井水,肩挑手提取水饮用,运距几十米至几百米不等。50年代,一些水源困难的地方开始打井取地下水饮用。60年代,因农药、化肥的施用,地表水污染日趋严重,村镇打井取水增多。1965年,牛马司煤矿建成日产7000立方米的抽水机埠,开始向附近居民、村民供水。1971年,邵阳县九公桥修建简易泵房,小型高位水池,安装供水干管400多米,供11个单位、400余人饮用。1983年,邵阳县岩口铺供水站建成供水,当年解决21个机关、学校,及部分居民共2831人的生产生活用水,供水普及率达90.3%。1986年,隆回县滩头镇自来水厂建成供水,设计规模为日产2000立方米,动力、净化、消毒设备配套,为境内村镇最早供居民饮用的自来水厂。此后,建制镇、集镇自来水厂逐步增多。1989年,全市建制镇有自来水厂19个,总生产能力为日产3.23万立方米,单位自备供水生产能力为日产1.54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31.08%。集镇有简易自来水厂19个,总生产能力日产为0.54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23.94%。自来水受益村庄414个,受益人口34.24万人。绥宁县352个村自筹资金676万元,县财政支持219万元,建成自来水工程942处,蓄水池1050个,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达70%。绥宁、城步等山区的自来水工程多以山泉水为水源,在山腰修建蓄水池,汇集山泉水,依地势高差向山下用户自流供水。这种供水方式水源水质好,不需处理,供水系统简单,毋需动力设备。因而投资少,见效快,维护费用少,具有山区特色。丘陵地区的自来水工程以地表水或地下水为水源,一次提升到水处理系统,再加压到高位水池或水塔后向用户供水。这种供水方式水源水质较差,一般需要处理,供水系统较复杂,一次性投资多,维护费用较多。在建设过程中往往分期建设,先供原水然后逐步配套。无自来水的村镇,地下水位高,水源丰富的自打手压井或深井取水。高沙、佘田桥、回龙寺等村镇基本每户有手压井。机关企事业单位则打深井抽水。水源贫乏的村镇,仍然饮用河水、山泉水或井水。
  排水 80年代前,境内村镇污水、雨水多顺势而流,只有少数集镇修有明沟。80年代后,在加强小城镇建设中,排水设施列入集镇建设的内容,有的结合翻修道路改明沟为暗沟,新建道路同时修建下水道,较大的建制镇开始铺设下水管道。1990年,全市50个建制镇有下水道总长度77公里。60%的污水、雨水实现有组织排放。高沙镇有下水道长6公里,为各镇之首。295个集镇有下水道总长度39公里。部分乡村依然是污水随地撒泼,雨水自然排除。
  照明新中国成立前,境内村落无电力供应,照明主要靠点植物油灯,山区多燃烧松脂等含油植物。民国时期始有“洋油”(煤油)点灯照明,但价格昂贵,一般农民不敢问津。新中国成立后,农民普遍使用煤油照明,但供不应求。1951年,绥宁县寨市(当时为县城)建立火力发电厂,1952年向镇区供电,成为境内村镇供电之始。1956年8月,邵阳县董木滩电站、城步县青年电站(今宋溪江电站)建成发电,为境内最早的农村水电站,分别供白仓、茅坪附近农民照明。60年代后,随大电网变电工程的相继建成,水库、水轮泵站的修建,电力逐步通向村镇。1983年后,国务院确定绥宁、城步为全国100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促进境内小水电的建设与发展。到1990年,全市建制镇、集镇全部通电,并安装路灯500盏。有3923个村庄通电,占村庄总数的48.05%。城步自1956年开始小水电建设以来,采取国家、集体一齐上,多渠道集资,多层次办电。到1988年底,建成小水电站406处,总装机容量189万千瓦,全县100%的乡(镇)、96.5%村、90.67%的组、92.53%的农户通电用电,1989年1月经验收成为湖南省第三个、邵阳市第一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1990年,经省验收,确认绥宁县达到农村电气化初级阶段标准,为全市第二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
  道路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农村交通闭塞,道路多为羊肠小道,弯曲狭窄,坎坷不平。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经济发展,逐步修建公路和机耕道。1980年前,一些较大的建制镇进行过道路翻修、改造。80年代起,村镇普遍制定建设规划,按照规划逐步将道路改直扩宽,对路面进行铺装。高沙镇1983~1990年投资30万元,扩宽改直5条主要街道。六都寨镇的过境公路兼镇区道路,1988年前高低不平,污水横流,群众怨声载道,1988年投资15万元进行改造铺装,使镇区面貌大为改观。到1990年,全市50个建制镇道路长度有232公里,其中水泥、沥青路面长116公里。295个集镇道路长710公里,其中水泥、沥青路面长204公里。
  集贸市场 60年代前,村镇集市贸易无固定设施。有的沿公路设市,有的在街道或空坪隙地摆摊。1964年,高沙镇建成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摊位100个的综合市场,为境内村镇集贸市场之始。60年代后期,视个体经济为资本主义的尾巴,多数墟场被取缔,市场萧条。70年代末,集市贸易开始恢复发展。1986年荷香桥综合市场建成开业,1987年小沙江农贸市场建成开业。此后,各地陆续修建集贸市场。1988年后,各地把集贸市场与水、电、路一起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加以兴建。到1990年,境内村镇共建有各类市场205个,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摊位9100个。并形成一批专业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已成为村镇扩大商品流通的重要基地。廉桥药材市场、眼镜市场,徐家铺木材市场,仙槎桥、毛家栗山五金市场,高沙乳猪市场等,蜚声省内外。由于市场建设投入不足,集贸市场满足不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路为市的现象仍较突出。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