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城步苗族自治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885
颗粒名称: 第九节 城步苗族自治县
分类号: K291.64
页数: 7
页码: 470-476
摘要: 本文记叙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情况。其中包括政区人口、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城乡建设、教科文卫事业等。
关键词: 邵阳市 城步苗族自治县

内容

一、政区 人口
  城步苗族自治县位于邵阳市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5。58'~26。42'、东经109。58'~110。37'之间。东接新宁县,南界广西资源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西邻通道侗族自治县、绥宁县,北毗武冈县。面积2647平方公里,占邵阳市总面积的城步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日照1347.3小时。年平均气温16.1℃,1月平均温度4.7℃,极端低温—8.1℃(1957年2月11日),7月平均温度26.7C,极端高温38.5℃(1963年9月3日)。无霜期年均279天。年均降水量1218.5毫米,最多达1586.2毫米(1961年),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4%,易暴发山洪;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3%,常遭旱灾。
  县境为沅江支流巫水和资江西源赧水发源地,流长5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77条,总长1122公里,河网密度0.43公里/平方公里。分属三大水系,沅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5.1%,珠江水系占19.5%,资江水系占15.4%。河溪径流总量为24.89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量20万千瓦。
  全县有耕地19.02万亩,其中水田16.62万亩,有林地185万亩,有草地137.36万亩,水域12.65万亩。各类树种有107科921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杉、资源冷杉、银杏、鹅掌楸、巴东木莲、金钱松、香果树、杜仲、蓖子三类杉等30种,境东北沙角洞有58株银杉与长苞铁杉混生,为国内罕见,建有银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有62科155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有华南虎、金钱豹、水獭、麝、穿山甲、小灵猫、鸳鸯、大鲵、鹰嘴龟等17种。矿藏有硫铁、锰、铅、锌、钨、金、铜、铁、滑石、水晶、钾长石、辉绿岩、石棉等23种,其中硫铁矿矿床厚,品位高,储量1321万吨。境内山青水秀,自然景观遍布各地,80里大南山芳草如茵,翠谷颠连,苍茫雄浑,系省定旅游景点。
  三、经济状况
  城步自古为“溪峒之地”,封建土地关系经历封建领主制到封建地主制的演变。明弘治十五年(1502),明廷镇压大地茶园苗民李再万起义后,始施行“改土归流”。此后,汉人陆续迁入境内,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催化境内苗区地主经济的发展。但直至民国时期,县境仍处于自给不足的自然经济状态。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400万元,人均创产值43.2元。经过新中国41年的发展,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1790万元,人均创产值499.36元,分别为1949年的29.48倍和11.56倍;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6695万元,人均国民收入614元;农村社会总产值17730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14.62%。地方财政收入1173.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49.7元,支出2294.2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91万元,人均208元;居民人均消费554元,其中农民441元,城镇居民1042元。
  城步大宗物产除水稻、旱粮外,还有油菜、花生、柑桔、西瓜,尤以苡米(最高年产量543吨)、峒茶、虫茶、玉兰片、猕猴桃、香菇、木耳、杨梅、山核桃等土特产闻名。新中国成立前,农业仍处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1949年,农业产值为400万元,产粮28430吨。新中国成立后,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逐步配套,建有小I型水库5座,小Ⅱ型水库19座,河坝1100处,蓄引提水量8400万立方米,电灌设施169处,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11.6万亩。已成为湖南省苡米、奶、肉牛商品生产基地、种蓄牧草良种繁殖基地和邵阳市北羊南养绵羊生产基地。1990年,农业产值达6324万元,产粮82226吨,分别为1949年的15.8倍和2.9倍;畜牧以猪、牛、羊为大宗,1990年出栏生猪9.87万头,存栏耕牛5.2万头、乳牛1091头、羊10014头。南山牧场面积23万亩,已成为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
  城步是湖南省22个重点林区县和百万亩用材林基地及生漆基地县之一。森林覆盖率为52.3%,林木蓄积量489万立方米,毛竹1813万根。用材林以杉、松和阔叶林为大宗,阔叶林面积居全省第二位。1958年后建立云马青界山、燕子山、南洞、金紫山5个国营林场(面积85.57万亩)。1983年由国家林业部、省林业厅与县合作建成速生丰产林商品材基地。40年来,为国家提供木材240万立方米、毛竹1100万根、松脂1600吨。
  民国时期,县内有一些设备简陋的铁业,制伞、土纸、织染等个体手工业和经营粗纱和木石印刷的官办平民工厂、民生工厂。新中国建立后,城步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共建立大小水电站404处,装机2.72万千瓦,其中沉江渡电站装机9600千瓦,区、乡、镇、场全部通电,农村到户通电率为92.5%,1989年成为湖南省第三个,邵阳市第一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96家(全民35家),职工7218人,拥有固定资产9896万元,创工业产值551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6.6%;主要工业品产量:发电7314万千瓦小时、硫铁矿石66960吨、锰矿石12440吨、化肥19848吨、水泥11000吨、机制纸3872吨。28克1号打字纸、17克考贝纸、碧峰牌清水冬笋罐头、甜酸藠头罐头、南山牌全脂奶粉获部优产品奖。
  县境高山峻岭,民国时期,既无公路之便,又少航运之利。民国31年(1942),武冈至城步公路动工修建,历时8年只完成路基毛坯。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8月1日建成通车。1990年,全县公路总长575公里,其中过境省道2条(隆龙线,代号1865,关蒋线,代号1850)116.7公里。县内所有乡镇通公路。1967年,在县城北郊八角亭建飞机场,供飞播造林,防治病虫害及观光旅游用。全县汽车453辆,客班车东抵新宁、南达桂林、西至靖州、北通邵阳,年客运量305.84万人次,货运量59万吨。
  民国19年(1930)城步始架电话线,民国26年成立县邮局。1978年,城步在境内率先装纵横制自动电话。1990年,全县有邮局、所11个,邮路总长2424公里,电话杆线总长564公里,电话交换机容量1416门,邮电业务总量114万元。
  清乾隆年间,官府在城汛之处开设市场。清末从商2547户,多经营木材、土纸。民国时期,从事木材、桐油、生漆、布匹、日杂贩运的商人增多,以城步人为主的宝帮木材商每年销往武汉的木材收入达300万银元。1950年2月始建国营商业,1951年7月成立县供销合作总社,自此,民族贸易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90年,全县有集贸市场16处,商业网点达1456个,从业3079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402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额3538万元,农副产品商品率45.9%;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2104万元,外贸收购商品总值106万元,出口农副工矿商品达40余种,其中罐头、打字纸、拷贝纸畅销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城乡建设
  城步县城儒林镇,位于县境中部,巫水北岸。隋唐时为武攸、武冈县治。明弘治十七年(1504)置城步县后,翌年筑城,“围城5里3分”,城周设迎晓、望江、天一3门,有主街3条。清代城墙几经修葺。民国8年(1919)再次改建城垣。民国29年(1940),取名儒林镇。1949年,镇区面积仅0.75平方公里,人口2804人。新中国成立后,县城相继修建道路,拓宽街面,开展绿化。1951年始有电灯照明,1961年有自来水。1984年起,逐步普及生活用电,电炊户达4183户。1990年,建成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大小街道近20条,道路总长9300米,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荣昌、团结两桥横跨巫水,沟通镇南镇北。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覆盖率为24%。有工业企业44家,商业、服务业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和通讯设施基本配套。房屋建筑总面积达61.9万平方米。还有西岩、茅坪2个建制镇。西岩镇为县北门户,1984年改乡建镇,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老街、新街和狮子街,1985年改造资水河道,镇中心东移260米,新建十字街。有占地25亩的农贸市场,每逢赶场,商贾云集。茅坪镇为新兴工业集镇,1985年成立建制镇,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有土桥农场、县罐头厂、氯肥厂、宋溪江电站等13家企业,工业产值仅次于儒林镇。全县乡村民房建筑为457万平方米。建筑风格各异。南境多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半边楼,还有结构复杂的走马转角楼。北部多四排三间的木板楼房或青砖围砌的“砖封屋”。中部一些楠竹产地,还有纯竹结构的“竹屋”。
  五、教科文卫事业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今城步县创办儒林书院。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创办城步县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办小学堂,民国29年(1940)创办县立简易师范,民国31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城步一中始办高中班。1990年,全县有小学358所,普通中学37所,中等职业、专业学校3所,有教职工2570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135人,在校学生40743人,其中中学生987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7.6%;县民每万人有大学文化64人,高中文化883人,初中文化2049人,小学文化3785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20.44%。
  1978年以来,城步有178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南山牧场“大面积飞机播种牧草”、“种草养畜开发山区自然经济”、“南山山地草场改革”、“降低地面处理费用,利用飞机播种试验”分别获国家部级科研一等奖。1989年,全县获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3362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中级640人;按系列分,农业131人,工程344人,医卫443人,教学(自然科学)1649人,社会科学795人。
  城步历史上被称为“瘴疠之乡”,疟疾、麻风、梅毒、天花、甲状腺肿大为害严重。城步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县卫生院,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1990年,全县有县人民医院、民族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麻风病防治站及区、乡医院、卫生院等医疗单位64个,医务工作者715人,霍乱、天花等传染病已彻底消灭,甲状腺肿大病在青年中已绝迹。
  境内民间体育有苗拳、打禾鸡等项目,1986年以来,城步两次被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县,城步打禾鸡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城步阳峒流传古老的“阳花小调”。新中国成立后,各类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1951年建县广播收音站(后改广播站),1954年建县文化馆,1972年建电影院,1974年建县图书馆,1979年建电视差转台。1990年,县内有专业剧团1个,电影院27个,乡村、厂矿、学校图书室20个,乡镇文化站17个,广播站31个,入户喇叭4200只,电视覆盖率70%。县文联有会员210人。苗族舞蹈《油茶舞》、《打泥脚》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并获奖。文物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汉代墓群,县城有南门城楼、南桥石狮、孔圣庙,杉坊有元末苗帅潭国公杨完者故里,丹口有明初名将黔宁王沐英先茔、明初名将凉国公蓝玉故里,有清代长安营遗址。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正清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城步苗族自治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