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邵东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87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邵东县
分类号: K291.64
页数: 6
页码: 435
摘要: 本文记叙邵阳市邵东县的情况,其中包括政区人口、自然环境、经济状况、城乡建设、教科文卫事业等。
关键词: 邵阳市 邵东县

内容

一、政区人口
  邵东县位于湘中腹地、邵阳市东部。东邻双峰、衡阳,南交祁东,西接邵阳,北连新邵。处北纬26。50'~27。28'、东经111。30'~112。5'之间。东西广56.7公里,南北袤59公里,面积1769平方公里,占邵阳市总面积的8.5%。县城两市镇距邵阳市城33公里(公路里程)。
  县境有战国时楚人文化遗存。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置昭阳侯国于今黄陂桥乡同意村。东汉改昭阳侯国为昭阳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为邵阳县。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县治迁昭陵县故治(今邵阳市西区)。从此,县境一直为邵阳县东乡地。1952年2月16日,析邵阳县东部、民国时期永安、亲睦、平六、震中、靖合、槎江、中一、中二、卫东、仁风、万安、保厘、安平、亲义、太一、太二、保善17乡置邵东县,属邵阳专区。1977年12月1日,划属涟源地区(今娄底地区)。1983年7月,属邵阳市。1990年,全县辖8区33个乡、1个区级镇6个乡级镇和皇帝岭等县直属农林场(参见《建置篇》)。
  1952年,邵东建县时,有居民15.71万户,62.38万人,1990年增至111.3万人。比1952年人口增加78.4%,平均每平方公里630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1.5%,农业人口占93%,汉族占96.49%,余为回、侗、苗等30个民族。
  二、自然环境
  县境处雪峰山和南岭山系之间的过渡地带,丘岗、平原交错。山地占全县面积的23.7%,丘陵岗地占64.8%,平原占11.5%。中部地势抬升,向东西倾斜,成为湘江支流蒸水、测水与资江支流邵水的分水岭。衡山、龙山余脉层峦叠嶂,如两帧巨大的翠屏,矗立于南、北边陲。境内最高点大云山,海拔994米;最低处为测水出境口,海拔125米。蒸水、测水、邵水两岸串珠状分布着溪谷平原,有牛马司、两市塘、黄陂桥、简家陇,佘田桥和毛荷殿等平畴。
  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日照为1615.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6.6℃,年均无霜期272天。1月平均气温4.6℃,最低达—12.1℃(1977年1月30日);7月份平均气温28.2°C,最高达39.3℃(1971年7月26日)。年均降水量在1150~1350毫米之间,西北部偏多,在1300毫米以上,东南部偏少,在1250毫米以下。年际降水量差异亦较大,1970年达1910.2毫米,1960年仅874毫米。4~6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3%,多洪涝;7~9月份降水只占全年的22%,多干旱。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均蒸发量为1329.3毫米,全年以东北风为主,仅7月以偏南风为主。
  境内有大小河溪221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有66条。蒸、测、邵三水均属雨源河,流短水浅,易涨易落,山洪特征显著。境内石灰岩地貌面积广,地下水丰富,且含水岩组多位于排泄基准面以上。
  全县有耕地70.71万亩,其中水田47.32万亩。有水域16.82万亩;林地79.72万亩,其中用材林43.19万亩,油茶林4.5万亩。主要树种有68科、280余种,其中珍贵树种有银杏、罗汉松等17科、45种。矿产有煤、石膏、铁、锰、铅、锌、磷、钾长石、白云岩、石灰石、重晶石、硅等。煤贮量为1.12亿吨,石膏贮量在2亿吨以上。
  三、经济状况
  1949年,境内工农业总产值为6417万元(1980年不变价,以下各节同)。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77573万元,是1949年的12倍;国民生产总值达92936万元(当年价,以下各节同),其中农业占49.2%,工业占26%,建筑业占2%,运输邮电占3.7%,商业服务业19.1%;人均国民收入715元,居邵阳市9县第二;地方财政收入5087万元,人平财政收入45.7元,财政支出5094万元;城乡储蓄余额6841万元,人平储蓄240.8万元;居民人均年消费601元,其中农民为552元,城镇居民为1253元。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有谚云:“滴水流三阳(祁阳、衡阳、邵阳),要水望断肠”,十年九旱。1949年,境内农业产值6179万元,产粮9.82吨,平均亩产仅138公斤。新中国建立后,1952~1990年,邵东县共投工19288.6万个,投资15019.5万元,建塘堤7.8万处,中型水库9座,小I型水库26座,小Ⅱ型水库91座,蓄引水总量达3.81亿立方米;提灌机械总动力4万千瓦,提灌面积48万亩,早涝保收农田44.94万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商品农业,成为国家瘦肉型猪、柑桔、西瓜、黄花菜出口生产基地县之一。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27070万元。水稻最高年产量为40.4万吨(1983年)。黄花最高年产量4800吨,占全省产量的40%。年出栏生猪40万头以上。年产鲜鱼9000吨左右。全县有乡镇企业2.3万余家,从业9.5万余人,企业总产值79039万元(当年价,以下各节同),居邵阳市9县之首,居全省第四位。农村社会总产值14.12亿元(当年价,以下各节同),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53.88%。
  1949年,境内工业产值仅23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7%。新中国成立以后,兴建市属铅锌矿、石膏矿、邵东钢铁厂,邵东县机械厂、氮肥厂、磷肥厂、水泥厂、五金厂,杨桥轴瓦厂、牛马司曲轴厂、范家山无线电元件厂、黑田铺铬黄厂、火厂坪缸套厂等骨干企业,初步形成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刷、食品、制革、塑料、家具等工业行业。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5132家,其中全民与县属集体工业企业42家,从业人员12920人;工业总产值50533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1%。是全市第一个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县。工业产值中,省、市属工业占20.4%,县属工业占11.1%,乡镇企业占68.7%。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27.24万吨,居全市第一,水电216万千瓦时,化肥8550吨,生铁2.92万吨,钢材4521吨,农用泵3267台,铅金属量1959吨,锌金属量1093吨,水泥5.79万吨,日用陶瓷323万件,石膏70.67万吨,饮料酒2828吨,机制纸3645吨,棉布143.2万米。名优产品有N——26型耐火砖,TZQ250减速机,星月牌中铬黄、船牌民用剪等。
  清代,邵阳大东路、中东路、小东路三条驿道贯穿境内,桐江、蒸水通帆船。民国17年(1928),潭宝公路过境段建成通车,民国26年(1937),衡宝公路境内段建成通车。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不断加强公路的新建与改建,至1990年,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共1299.78公里,其中过境国道(代号320)39公里,过境省道(衡宝线代号1814)42.6公里,公路桥193座,长3507.7延米;过境铁路37.9公里,建有车站5处。载客汽车198辆,东至长沙、衡阳,南至桂林、广州,西至怀化、贵州,北至常德、岳阳;年运客量1266万人。载货汽车1018辆,轮式拖拉机1335辆,摩托车479辆,其他机动车908辆,货运量237万吨;火车运输(县内5站)客运量95.67万人,货运量133.43万吨。
  民国2年(1913),两头塘设邮政代办所。1949年,境内有邮政代办所24处,信柜33个。1952年,设邵东县邮电局。1990年,县内有邮电支局8个,邮电所21个,邮路21条,单程547公里。电话线杆路总长1390公里,电缆总长50公里,城乡电话单机1175部。邮电业务总量386万元(1990年价,下同)。
  民国时期,邵阳东乡商贩已遍及云、贵、湖、广,各集镇商店、行栈多为小本经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开办国营商业。1951年8月,兴办供销合作社。1956年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国营、集体商业迅速发展。1978年后私营个体商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90年,全县有国营商业236家,集体商业1970家,个体商业11957家;市场46个,其中闻名省内的有廉桥药材市场、两市塘小工业品市场、太阳村眼镜市场、毛家栗山小五金市场、徐家铺木材市场。全县有2万多农民购销员,其中有万余人专门从事长途贩运。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63亿元,其中国营占18.7%,集体占30%,私营个体占51.3%;国家收购粮食3.5万吨,食用植物油655吨,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79亿元。外贸出口工业品有民用剪、旅行剪、电工刀,农副产品有活猪、西瓜、柑桔、黄花菜、茶叶等61个品种。
  四、城乡建设
  明代,黑田铺已成为宝庆四铺之一。民国时期潭宝、衡宝公路通车后,处交通要道的范家山、廉桥、牛马司、佘田桥、两市镇、火厂坪等地及仙槎桥逐渐成为集镇。因战乱频繁,集镇屡遭破坏,市井萧条。邵东建县后,两市塘辟为县城,开始进行供水、供电、交通、邮电、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的建设。至1990年,县城有街道13条,总长10.74公里,房屋建筑总面积112.9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9.5平方米。牛马司、范家山、仙槎桥、火厂坪、佘田桥、廉桥成为建制镇,其街路、房屋、水电建设亦焕然一新。农村老式土坯房逐渐被红砖楼房取代。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4.8平方米。农村照明电覆盖率达95%。
  五、教科文卫事业
  清代,境内有资东书院、稽古书院、杨塘书院,私塾、义学遍及各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开办小学堂。民国27年(1938),熊冲等人主办的私立南京三民中学迁入廉桥,境内始有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有各类学校624所,教职员9158人,其中小学422所,在校学生13.49万人;初中101所,在校学生37700人;普通高中12所,在校学生11500人;职业高中2所,农业技术学校37所,卫生职工中专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教育班465个。学龄儿童入学率98.6%。1977~1990年,全县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初中文化的劳动者14.58万人,高中6.03万人,向大专院输送合格新生1.04万人。县民每万人拥有大学文化38人,高中文化699人,初中文化2370人,小学文化4000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总人口17.04%。
  民国32年(1943),农林部华中区农业推广繁殖站设于境内宋家塘,开始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实行科学种田,水稻单季改双季、高秆改矮秆,常规改杂交,亩平产量从1950年的15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左右。1990年,全县有自然科技人员13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33.9%,农业技术人员占16.6%,医药卫生人员占48.8%,1980~1990年,全县获科技成果奖189项,其中国家部级奖5项,省奖14项,地市级奖58项。
  清末,境内只有民间中、草医及药店。民国5年,两市塘基督教堂始设西医诊疗室。民国时期,人口平均寿命仅35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建邵东县人民卫生院(邵东县人民医院),1958年建邵东县中医院。1990年,县内有县、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51个,村卫生室964个,门诊所33个,病床694张,医疗技术人员1711人。人口平均寿命,男性为66.25岁,女性为69.68岁。
  境内传统民间体育有耍龙灯、舞狮及武术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稽古高等小学堂始开设体育课。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普遍开展,职工、农民体育亦日益发展。1978年建业余体校,1989年建划艇学校,至1990年,获第十届亚运会女子皮划艇(4人组)金牌1枚,全国举重比赛奖牌4枚,省皮划艇、赛艇比赛奖牌31枚,射击比赛奖牌8枚。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盛行花鼓、祁剧、车马灯、木偶戏等。1952年,建县楚剧实验团(后改为邵东花鼓剧团)、县图书馆、文化馆、档案室,1955年建县广播站,1956年成立电影队,1981年建电视转播台。1990年有各类文化机构441个,其中电影放映队146个,电视差转台9个,农村广播站48个,入户喇叭8.97万个。1980~1990年,县内文艺工作者在省以上刊物发表作品47篇。境内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商代青铜龙头,战国时期的青铜剑、矛戈。古迹有汉古昭阳侯城遗址,周官桥乡建胜村西门大屋古城址、清末贺金声祠、贺金声墓,还有解放战争烈士墓塔和墓碑。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彭乃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