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西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874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西区
分类号: K291.64
页数: 5
页码: 420-424
摘要: 本文内容描述了邵阳西区的政区人口,城市建设,经济状况,教科文卫事业。
关键词: 邵阳市 西区

内容

一、政区人口
  邵阳市西区,位于邵阳市区西部,东至邵水,与东区隔河为邻;北以资水为界,与郊区江北乡隔水相望;西南两翼与郊区城南乡相连。地理座标:北纬27。14',东径111。27'。面积8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设西湖垅。
  邵阳市西区之辖地,以邵阳古城为中心。清末,属宝庆府所领邵阳县一厢及永成三都地域。民国初年,属宝庆县“城区”。民国21年(1932)属邵阳县一区。民国25年,属邵阳县新民、新治、新建3镇。两年后,3镇合并为建治镇。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设置邵阳市,1951年5月,街道废除保甲制建立12个居委会,当年11月成立4个街政府。1952年12月,撤街建区,区境属邵阳市第一区(全部)和第二区(大部)。1956年5月,统称西区。其后,又先后经历撤销西区设立办事处,撤销办事处建立城市人民公社,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办事处几次变动。1977年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以红旗、红卫两办事处所辖境域,建立邵阳市西区。1990年,区辖4个办事处,41个居委会、720个居民小组。随着城区的扩大,人口不断增加。1949年底,有居民27734人;1982年为79035人,1990年增至10.2629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3311人。在总人口中,男性占51.9%,汉族占96.09%。有回、苗、侗、土家、瑶、满、壮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共计4013人,其中回族2976人。
  二、城市建设
  邵阳古城,已有2000余年历史。西汉昭陵县、三国昭陵郡、晋邵陵郡、邵陵县、唐邵州、南宋后的宝庆府,民国时的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署及隋代以后的邵阳县治均设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是邵阳地、市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宋代筑有土墙,明洪武年间建成石城墙,清代一再修补,城墙周长4500米,高8.3米,设城门5座。据道光《宝庆府志》记载,城内已有府街、县街各一条和29条街巷。到1949年,主要街道,仍只有东、西直街(府街)及县西街(县街)、考棚街等几段主要街道,多为麻石铺筑,总长不过3000米。50年代开始,境内有计划地改造1日城、拓展新街,建成城南路、中心路、邵塘路,打开南大门;60年代扩建青龙桥、红旗路、新建邵水桥,勾通207国道。70年代,西关外飞机坪辟为工业区,新建沿江桥,扩建、延伸城北路。80年代扩建宝庆中路、西路,新建邵水西路和西湖路。新建、扩建主要街道总长达3.03万米,总面积达26.8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10.1倍和14.9倍。在修建主要街道的同时,还大力发动居民集资修路,至1990年,共修建小街小巷66条,总长14820米,面积76863平方米,有1路、4路、5路、6路、7路、10路、12路、13路、14路公共汽车从境内始发或从境内通过,有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城西水厂和第四水厂。市供电所和城西变电站也座落西区,有4个垃圾中转站和4个煤站。境内水电供应充足,垃圾处理及时,煤炭供应方便,主要街道绿树成荫。
  新中国建立以后,市民居住条件变化很大。1953年,在三八亭新建境内第一个居民住宅区。60年代,新建呙家园居民区。1977年至1983年先后新建戴家坪、仙人井、西外街、西湖和滑石等居民新村。其中滑石新村共建住宅48栋,村内布局合理,幼儿园、小学、商店等设施配套,小环境舒适、幽雅。近40年来,境内由国家投资、成片开发的公有住宅面积3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已达7平方米。
  区人民政府设置城市管理职能机构,加强了对城市的计划管理、人口生育管理、劳务市场管理、环境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4个办事处和41个居委会,根据所定职责,明确分工,将各项管理任务,特别是环境卫生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落实到基层,使境内精神文明建设登上新台阶。1985~1990年,区辖单位中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2个、省级文明卫生单位46个、市级文明卫生单位62个、文明卫生庭院121个、文明卫生之家1350个,区人民政府连续5年获得市区文明卫生竞赛第一名。
  三、经济状况
  工业 邵阳解放时,境内工业仅有1家设备简陋的电灯公司、5家小型碾米厂、1家小型水厂和410多家主要从事棉布、笔墨、皮革加工的手工业作坊,2000多名职工。从1949年底开始,陆续建起印刷厂、大米厂、皮件厂、塑料厂、建材厂、五金厂、圆珠笔厂和竹艺厂等企业。从1965年起,境内被国家定为“小三线”建设地区,新辟西关外为工业区,相继建成国营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湖南印刷机器厂、湘中制药厂、湖南半导体元件厂(8531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以机械、建材、电子为主的工业体系。据1990年统计,境内有市属以上企业35家,职工14815人,年产值2.53亿元。
  1958年,街道普遍兴办小型手工企业,后来有的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街道工业。60~70年代,市里先后4次将初具规模的洗衣机厂、八一机械厂、四化工厂、服装厂和建筑工程队等12家区街企业上收为市办企业。1990年,尚有区街工业、建筑企业54家,其中区办17家,街道办36家,居委会办1家。有机械、电子、化工、造纸、印刷、电扇、羽毛工艺等门类,职工2631人。1990年工业总产值3374万元,为1980年的3.54倍。区属天鹅实业公司、市无线电二厂、市皱纹纸厂、市印刷二厂、市电扇厂、市汽车玻璃厂、市童服厂、市造纸二厂是区街工业中产品定型、产品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单位。只有几十名职工的市汽车玻璃厂,年产弧形、夹层玻璃4800平方米,最高年产值达140万元。市无线电二厂生产的QZD型汽车低压警报器,获省科技成果奖。DHD系列电力定量器及SDC定量器逻辑测试仪均属国内首创,获市科技成果奖。市广告公司的包装设计《文房四宝》,获中南6省包装设计“中南金星奖”。童服厂生产的牛仔裤、灯芯绒裤畅销美国、日本。市皱纹纸厂生产的“爱莲牌”中药特效多功能卫生纸,深受用户喜爱,1990年,年产量达588.5吨。市二造纸厂(原李子园造纸厂)生产的湘板纸,畅销省内外,1990年产量达2200吨。天鹅实业公司富有独创性的羽毛画,自1973年首次在广州交易会上与外商签订合同后,被省外贸部门定为出口厂家,新开发的羽毛蝴蝶,发展到2000多个品种,先后于1987、1988、1989年连续3次获轻工业部和湖南省出口产品奖、出口创汇奖和优质产品奖。
  商业 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有商业店户200余家,从业人员400余名。1956年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国营、公私合营和集体商业发展很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同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发展迅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境内已成为全市贸易中心。市级商业机构以及邵阳中心百货商场、邵阳纺织品大楼、邵阳市五交化商场、南门口集贸市场等大型商业企业都在境内,其中邵阳中心百货商场1990年经营品种达9650种,经销额1503万元,上缴税利123.8万元。南门口集贸市场上下两层共设工贸、农贸摊位1000余个,每天上市品种18000多个,成交额近10万元。境内逐渐形成一些富有行业特色的街巷贸易,如大安街的副食业,遥临巷的布匹业,红旗路的服装业,大信街的典当业,城北路的废品收购业以及宝庆西路的汽车配件业等。境内服务行业发展快,闻名全国的邵阳市广告装璜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西区的新兴行业。1990年,境内有区街商业371家,有个体商业616户。
  四、教科文卫事业
  教育 境内是邵阳现代学校教育的发祥地。光绪二十四年(1898),南学会会员滕骥在沙井头创办中西兼习的滕氏女塾,开女子教育新风。光绪二十八年,知府潘清在南岳庙(今市二中校址)创建宝庆府学堂,这是邵阳境内中学教育的开端。同年,宝郡联立师范学堂在西直街创建,此为邵阳境内师范教育之始。民国14年(1925年),设在爱莲池(今市政府院内)的爱莲女子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附设幼稚园,境内始有幼儿教育。此后,虽历经战乱,但有识之士仍致力办学,使境内教育呈发展趋势,至1949年邵阳解放前夕,境内有中学7所、女子师范学校1所、小学10所。新中国成立以后,境内成为邵阳的重要教育基地,不但努力发展普通教育,而且创办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业学校和多层次、多门类的成人学校。1978年成立西区文教科(1985年改教育局)以后,加强了对普及九年义教育的具体部署,1984年在全市率先完成普及小学教育任务。1986年创办西区一中,是年在巩固发展普及小学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又基本达到了普及初中教育的要求。至1990年,境内有小学15所、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学5所、技工学校4所、师范学校1所、普通中专4所、高等院校4所(含电大、教育学院各1所)、聋哑学校1所。是年,区辖范围内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达100%。小学毕业合格率达99.5%,小学毕业升学率和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均为98%。每万人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198人,中等专业文化程度844人,中学文化程度4800人,小学文化程度1986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6.45%。
  科技 1984年8月,邵阳市西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并相继成立西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实用技术研究所。与此同时,各区属企业先后成立科技小组,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研制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其中9项经省有关部门鉴定通过,18项经市有关部门鉴定通过。1990年,区街企业有230名科技人员获得技术职称,其中中级36名、初级194名。
  医卫 1949年,境内有医院2所、病床100张、医务人员104人。新中国建立后,境内先后建医院6所(含厂矿职工医院),建各种医疗、防疫站(所)65个,至1990年有病床1356张、医务人员1423名。分别为1949年的13.56倍和13.68倍。自1978年1月建立西区卫生科(1987年改卫生局)后,先后建立西区医院、西区妇幼保健站和西区卫生防疫站,加强了食品卫生、药品卫生、劳动卫生、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经过40多年的努力,境内卫生面貌发生根本变化:1950年消灭了霍乱,1953年消灭了天花,1989年实现计划免疫第一个85%的目标,传染病得到严格控制,发病率降到23.06/10万。
  体育 1953年,境内修建总面积为30000平方米的大祥坪体育场。1981年,新建有4500个看台座位的邵阳市体育馆。1983年以来,区辖范围内又新建体育馆1座、田径场3个、灯光球场1个、篮排球场25个,创办体育中学1所。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气功活动十分活跃,影响遍及省内外。
  文化 宝庆戏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较清初吴中“戏船”早200多年。清末、民国年间,境内共有寺庙戏台9处。从民国17年(1928)起,先后办有13家戏院。1949年,仅存5座,共计座位3000个。新中国建立以后,各项文化事业发展很快。自1978年建立西区文体科(1984年改设文化局)以后,于1979年设立区文化馆和4个办事处文化辅导站。1979~1990年,区文化馆举办过各种展览16次,开展各种文艺活动60次,基层文化活动日渐活跃,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据1990年统计,境内有影剧院6座,座位9000个。有舞厅、录像厅、卡拉OK厅20家,还有民间茶社、曲艺场和电子游戏室38家。1985年新建的市群众艺术馆,集文化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全区人民的文化娱乐中心。境内有市图书馆和松坡图书馆,有被称为“五层第一峰”的猴子塔和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南清真寺、基督教堂。境内是民国时期邵阳出版报纸的中心地址,新中国成立以后,邵阳地、市先后创办的《资江日报》、《邵阳日报》等报纸,其社址均设境内。这里也是广播、电视中心,邵阳市人民广播电台、邵阳市电视台和邵阳市有线电视台均设境内。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萧克球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