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东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87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东区
分类号: K291.64
页数: 8
页码: 413-420
摘要: 本文记叙邵阳市县区概况东区情况,其中包括政区人口、城市建设、经济状况、教科文卫事业等。
关键词: 邵阳市 东区

内容

一、政区人口
  邵阳市东区位于邵阳市城区东部;西以邵水为界,与西区毗连;东、南、西三面分别与郊区火车站、高崇山、石桥、田江、江北、茶元头乡和新邵县陈家桥乡交错。地理座标:北纬27。13'~27。16',东径111。27'~111。30'。面积15平方公里。中共邵阳市东区区委和邵阳市东区人民政府分别设东风路180号和东大路335号。
  清末,境内为邵阳县一厢和西平一都、新宁上一都地。民国27年(1938),为邵阳县安和镇,镇公所设河街岭马王庙。镇区西起青龙桥,东至百寿亭,南达两路口,北抵双清亭,面积约4平方公里。民国38年,辖11保119甲,有居民26625人。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10月13日,于建治、安和两镇置邵阳市。1951年5月,废除旧保甲制,全市成立21个居民委员会,境内辖第一至第九居委会。当年11月,全市设立7个街道人民政府,境内为第五、第六、第七街政府。1952年12月,撤街建区,境内为第三区及第二区的一部分。1956年5月,设立东区。1957年下半年,撤区建处,境内为青龙桥办事处和东站办事处。1960年4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2年撤社,成立东风办事处和青龙桥办事处。1968年,青龙桥办事处改名东方红办事处。1977年邵阳市升为省辖市。同年12月,建立东区革命委员会和桥头区革命委员会(县级),1980年,改为东区人民政府和桥头区人民政府。1987年2月,桥头区撤销,其所辖范围归东区管辖。1990年,东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72个居委会、994个居民小组,有居民37806户、13003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9881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1.8%,汉族占98.1%,少数民族有回、苗、侗、土家、满、瑶、壮等17个民族,共2490人。
  二、城市建设
  境内素称宝庆“城外”。明、清时,宝庆城逐步向‘城外’发展,到清嘉庆年间,城外已有东关外大街、铁炉巷、河街、张家冲半边街、高家巷、姜湖路口巷、屈家井巷、东山寺下街、板井巷等街巷。民国时期,潭宝、衡宝公路修通,汽车站设于今区境,东关外大街发展为主街。东至西分别称儒林街、管乐街、驿传街、青泰街、青龙街。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市人民政府有计划地改造旧城,扩展新街,修筑公路、桥梁,兴建工厂。1951年在全市开辟第一条道路——江湖大道(今五一北路)。1960年,娄邵铁路竣工,邵阳火车站落成。1966年邵水桥建成通车,1968年资江大桥建成通车。东风路经过3次截弯取直、降坡、扩宽,建成双层沥青路石,全程849米、宽24米,其车行道10米,成为纵贯市区中心的主干道。东大路、昭陵西路、宝庆东路为320、207国道过境路段,五一路横贯境内南北,构成全市交通枢纽骨架。新建6条次干道(市区共12条):建设路、铁砂岭路、邵石路、塔北路、双清路、红星路。还有田江路、东站路、战备路、跃进北路、跃进南路等5条支路(市区共6条)连接各主、次干道。这15条公路,总长3.4万米,总面积63.3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42.4倍、15.6倍。新建交通广场6个(市区共8个):人民广场、五一广场、汽车站广场、黄家山广场、双坡岭广场、火车站广场,分布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交叉口或车站门前,既便于车辆分流,又美化环境。人民广场是邵阳市交通流量、占地面积最大的广场(面积22680平方米),为东大路、昭陵西路、东风路、五一南路、五一北路5条道路的交汇处。广场中心筑花坛、水池,塑有石膏群雕像,配有电控彩色音乐喷泉,入夜启动,华灯齐放,水柱五彩缤纷,音乐悠扬悦耳。10条公共汽车线路四通八达,连接城乡,交通方便。原张家冲粪码头,河街岭盐码头等基本废弃,换了新颜。在修建主要街道的同时,市政府发动群众集资出力,对旧有的23条小街小巷(5636米)全面翻新改建,并新建11条小街小巷(3559米),皆为混凝土路面。
  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新建塔北南村、塔北北村、新华村、观音庵村等12个居民区,建住房100栋,3304套,16万平方米,皆为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境内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位有86个,共建厂房、宿舍5172栋,面积267.4万平方米。1990年,人平住房面积7平方米。
  境内名胜古迹,均重新修整,还新辟东塔公园,水府庙小游园,供人民观赏游玩。环保部门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监测管理,并备有设施进行净化排污。山坡植树,庭院栽花,已成风气。1976~1990年,共植树140.87万株,成活率为70%,栽花5.5万盆,绿篱2.12万米,修建花池40个、游园13个,绿化覆盖率为22%。1985~1990年,区辖单位中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2个,省级文明卫生之家2218个。
  三、经济状况
  工业 清代,境内各种私营手工作坊较多,产品有服装、鞋帽、印刷品、家具、食品等。民国时期,有织染、毛皮加工、笔墨制作、五金生产、竹木制品、榨油等行业。民国33年(1944)9月至翌年8月,日军侵犯邵阳,全城遭受空前浩劫,几成废墟,一片凄凉。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在砂子坡设乡村工业示范处(组),开办规模不大的硫酸厂、水泥厂、混合肥料厂、机械修理厂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厂为人民政府所接收。1950年起,市政府在乱葬山冈、荒芜洼地的小江湖兴建造纸厂,在江湖大道两旁建造纸、电力、制革、汽车配件、机械修理等10余个工厂,到1958年,小江湖率先成为市内初具规模的工业区。1958年后,新辟龙须塘化工区。1965年秋,国家确定邵阳为小三线建设区,邵阳第一纺织机械厂、资江农药厂、中南制药厂、湖南省汽车制造厂、新华印刷二厂、棉纺厂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化工区从龙须塘扩展到洋溪桥,并形成以省汽车制造厂为龙头的城东机械制造区和佘湖山工业区,以棉纺厂为主的新滩镇纺织区和江北工业区。1990年,东区有部属、省属、市属县团级以上企业54个,其中固定资产原值500万至1000万元的10个,1000万至7000万的19个。
  国营企业的发展,工业区的形成,给境内区街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58年“大跃进”时期,街道办事处提出:“要把妇女从厨房灶台边解放出来,实现家家忙生产,户户无闲人,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收入”的口号,发动群众集资、凑物、腾房子、献工具,群策群力办厂子,出现首次发展区街企业热潮。青龙桥、东站两个办事处共创办工业企业23个、19个商店,安置闲散人员1310人,年创产值250万元。60年代初,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市政府将办得较好的动力机厂、机绣厂、皮鞋厂、日用品厂、建材厂、竹艺厂、笔墨社等7个厂收为市里统管,其余被压缩。到1968年两个办事处只剩下6家企业,职工159人,年产值45万元。1969年,贯彻街道企业“为大工厂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城市服务、为居民服务”的方针,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依靠居民群众,掀起第二次大办街道企业热潮。两个办事处的企业发展到22家,职工757人,年产值230万元。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下,街道企业又出现第三次发展热潮。1990年,区街企业发展到111家,职工3596人。主要从事机械、冶炼、化工、塑料、皮鞋、五金制品、纺织、日杂等产品的加工及生产。企业共有固定资产1005万元,流动资金1956万元,创工业总产值5874万元,实现利润348万元,上交税金271万元。产品品种达250余种,主要工业品产量:省定点生产的多级水泵和复合肥分别达到646台、1960吨,玻璃纤维布85万米,放射锰粉590吨,汽车油箱7286只。其中汽车附件一厂,弹簧厂、水泵厂、医疗器械厂、保宁化工厂、光明化工厂、包装厂、矿石粉厂、金属材料厂、有色金属冶练厂、玻璃纤维布厂等已跻身于100万元产值企业行列。保宁化工厂,1973年由居民罗鸣带领6个婆婆在保宁巷邵水河边一块空坪隙地,安装3口锅子,办起化工厂。1979年开始生产三铁一氯,生产蒸蒸日上,逐步扩大生产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硫化墨、三聚磷酸钠等多种产品,其中三聚磷酸钠生产工艺,填补国内空白,产品畅销全国各地。1989年完成产值550万元,利税70万元,名列区街企业之首。被国家劳动人事部、工商行政管理局、全国总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6大部门评为发展城镇集体企业先进单位。厂长罗鸣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建筑业 60年代,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开始组建建筑队。组建初期,设备简陋,无流动资金,无专门技术人员,组织一些社会闲散劳动力和家庭妇女,从事简单的维修房屋、安装水管等冷作业务,还有的靠打土方糊口。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至1990年,全区共有基建工程维修队13个,共有职工87()人,技术人员72名,固定资产703.4万元,流动资金549万元,各种设备280台(件),完成施工产值1243万平方米。这13个队已有6个发展为国家级企业(3级1个,4级5个),能独立承建各类较大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并创建一批优良工程。
  商业 民国时期,境内共有店户452家,集中在今东风路、东大路。解放后,商业发展较快。1956年,将小商小贩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小组和合作商店。1960年,娄邵铁路通车,市商业部门在火车站、十井铺等铁路沿线修建各类商品仓库,到1965年,先后修建仓库32栋,面积2.31万平方米。1978年后,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指引下,境内商业日趋繁荣,个体商业蓬勃发展,人民广场成为全市贸易中心。广场西侧工贸中心大楼,营业面积6000平方米,下设百货、文化、针织品、五交化、家用电器等7个营业部,经营1.5万多种商品,日营业额12万多元,日人流量5000余人次,是邵阳市最大的一家集调拨、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商业企业;东塔山下“7851”人防工程(地下面积8000平方米)被开发为商业、文化娱乐、饮食、服务业门类齐全的中南地区最大的地下商场,有商业户1105家。在广场外围1公里内,建有砂子坡布匹市场、砂子坡水果市场、三眼井农贸市场,共有门面、摊位530个,面积1.9万平方米,日营业额48万元,日人流量3万人次以上。1990年,境内共有注册的商业企业301家,服务业43家,科学文化企业11家,个体户2050家,工业品、农(副)产品集市贸易点10余处。
  区街商业也有较大发展,区商业服务公司开设12个门面和商店,职工88人,经营各种商品,年营业额210万元,年利税14万元。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办商店135家旅店4家和布匹、水果批发市场各1个,职工358人,年营业额193万元,年利润60万元。砂子坡居委会办的砂子坡布匹市场,面积6900平方米,门面150个,日营业额20万元,是市区最大的布匹市场。区政府发挥东区地理优势,致力开发第三产业,在昭陵西路、高庙居委会兴建两大综合贸易市场。随着工业、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提高。1987年对本区300户居民抽样调查表明:有电视机279台、缝纫机209台、自行车427辆、手表872只、收录机176台、摩托车7辆、电冰箱30台,人平收入从1979年的315元提高到1987年的715元。
  四、教科文卫事业
  教育 境内清代办有儒学、私塾。民国元年,新型的私立循程学塾在塔北庵创办。民国24年(1935)设私立循程初级中学(今邵阳六中)。民国38年,有镇一级学校5所,保一级学校4所。邵阳解放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90年,区内有市属中学9所(邵阳市三中、六中、八中、九中、十一中、十二中、十四中、十五中、十七中),技工学校3所(湖南省机械技工学校、邵阳市第一技工学校、邵阳交通技工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8所(邵阳市供销学校、邵阳市粮食学校、邵阳市体育运动学校、邵阳市交通中等技术学校、邵阳市海峡中等技术学校、宝庆职业技术学校、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2所(邵阳工业专科学校、邵阳物探队职工大学)。区内幼儿园113班(所),入园幼儿6066人;有区属小学11所,区属中学1所,区辖子弟中、小学14所;私立财会学校1所,私立中学3所(文德中学、晨光学校和信达学校)。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及了初中教育。每万人有大专文化程度529人,中等专业文化程度462人,中学文化程度5452人,小学文化程度2137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6.99%。
  科技 1978年建立东区科技情报站,1985年成立区科委与区科协。1990年有区管专业技术人员357人。1980年以来,共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241项。其中36项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保宁化工厂生产的高效复合肥磷酸二氢钾能增长水稻千粒重,降低空壳率,使水稻平均增产8.9~9.7%。
  文化 1949年以前,境内有祁剧、花鼓戏、渔鼓等戏曲流传。1954年7月,境内正式成立集体所有制的专业文艺团“邵阳市花鼓戏剧团”。七十年代末,市区三级文化管理网络形成(市文化馆、区文化馆、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东区共有1馆7站,对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诸如:文艺创作、戏曲、舞蹈、音乐、美术、摄影及民间文艺活动的开展起领导、组织、辅导作用。到1990年,向各类文艺大中专学校输送人才200多人。有市级新华书店1家,库存和L架书521.3万册,区内大型企业、中小学校和街道办事处有图书馆(室)61个,图书24.2万多册,个体图书经营户152家,图书22万册。区广播电视局建立有线转播电视站,开通中央电视一、二台和省、市台及自办节目等5个台,用户2000户。有大众电影院、延安剧院、国风剧院和厂矿企业影剧院(俱乐部)20余个,放映电影、录像、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有录像场、舞厅、桌球、电子游戏室、卡拉OK等经营户153家。区境文物古迹有唐代的东塔(清道光年间重建)、北宋的康济庙(今双清公园内)、元代的亭外亭(今双清公园内,清光绪三十四年重建)、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府庙(清道光二十一年重修)、清朝时期的碑刻(今双清公园内)、节孝贞烈总坊(今百寿亭处)、乾隆八年的占清真寺(今保宁一巷偕进小学内)、清道光年间的东塔庵、洛阳仙洞(今塔北路朝阳小学内)、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今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
  体育 境内有多种健身自娱的民间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厂矿、学校、街道积极组织干部、工人、学生和居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兴建运动场地,添置体育设施、器械,各种棋类、球类、田径、武术、游泳、健美运动等蓬勃兴起。1990年,区内有大型体育场1个、篮球场106个、排球场15个、门球场7个、羽毛球场29个、网球场1个、足球场1个、乒乓球室30个、武术馆2个、游泳池1个、健身房3所、田径场5个、旱冰场2个、市级体校1所。1975年以来为省体校输送体育人才18人。残疾青年贺海燕(女)到美国印地安州参加国际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100米跑、乒乓球单打和双打3枚银牌。
  医卫 境内历代靠中医治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派遣传教士贝福臻(J.W.PEU)带来少许西药及器械,借行医传教,并在箭落门(今人民广场)基督教福音堂旁开设一诊所。为境内第一个西医诊所。1909年诊所随同教堂一起迁到儒林街。1920年教会又派教士毕家造(G.H.Peren)来邵接替工作,创办普爱医院,设病床2张、医生1人,护士2人。解放后,该医院被人民政府接收管理,1951年更名邵阳市立医院。1956创建邵阳市第一中医院。1978年东区和桥头区分别设立卫生科(1984年改名卫生局),统管区属卫生工作。1984年先后成立东区医院和桥头区医院,区卫生防疫站、区妇幼保健站,长岭居委会也办起合作医疗站。1990年,区内有市级西医院3所、中医院1所、职工医院7所、医务室、诊所132个,床位1248张。其中东区卫生系统共有医务人员62人,床位70张。1990年人均期望寿命由解放前的36岁提高到71.81岁(男69.3岁,女74.3岁)。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