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市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872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市区
分类号: K291.64
页数: 8
页码: 413-420
摘要: 本文记叙邵阳市市区的情况,其中包括东区、西区、郊区等。
关键词: 邵阳市 市区

内容

第一节 东区
  一、政区人口
  邵阳市东区位于邵阳市城区东部;西以邵水为界,与西区毗连;东、南、西三面分别与郊区火车站、高崇山、石桥、田江、江北、茶元头乡和新邵县陈家桥乡交错。地理座标:北纬27。13'~27。16',东径111。27'~111。30'。面积15平方公里。中共邵阳市东区区委和邵阳市东区人民政府分别设东风路180号和东大路335号。
  清末,境内为邵阳县一厢和西平一都、新宁上一都地。民国27年(1938),为邵阳县安和镇,镇公所设河街岭马王庙。镇区西起青龙桥,东至百寿亭,南达两路口,北抵双清亭,面积约4平方公里。民国38年,辖11保119甲,有居民26625人。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10月13日,于建治、安和两镇置邵阳市。1951年5月,废除旧保甲制,全市成立21个居民委员会,境内辖第一至第九居委会。当年11月,全市设立7个街道人民政府,境内为第五、第六、第七街政府。1952年12月,撤街建区,境内为第三区及第二区的一部分。1956年5月,设立东区。1957年下半年,撤区建处,境内为青龙桥办事处和东站办事处。1960年4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2年撤社,成立东风办事处和青龙桥办事处。1968年,青龙桥办事处改名东方红办事处。1977年邵阳市升为省辖市。同年12月,建立东区革命委员会和桥头区革命委员会(县级),1980年,改为东区人民政府和桥头区人民政府。1987年2月,桥头区撤销,其所辖范围归东区管辖。1990年,东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72个居委会、994个居民小组,有居民37806户、13003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9881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1.8%,汉族占98.1%,少数民族有回、苗、侗、土家、满、瑶、壮等17个民族,共2490人。
  二、城市建设
  境内素称宝庆“城外”。明、清时,宝庆城逐步向‘城外’发展,到清嘉庆年间,城外已有东关外大街、铁炉巷、河街、张家冲半边街、高家巷、姜湖路口巷、屈家井巷、东山寺下街、板井巷等街巷。民国时期,潭宝、衡宝公路修通,汽车站设于今区境,东关外大街发展为主街。东至西分别称儒林街、管乐街、驿传街、青泰街、青龙街。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市人民政府有计划地改造旧城,扩展新街,修筑公路、桥梁,兴建工厂。1951年在全市开辟第一条道路——江湖大道(今五一北路)。1960年,娄邵铁路竣工,邵阳火车站落成。1966年邵水桥建成通车,1968年资江大桥建成通车。东风路经过3次截弯取直、降坡、扩宽,建成双层沥青路石,全程849米、宽24米,其车行道10米,成为纵贯市区中心的主干道。东大路、昭陵西路、宝庆东路为320、207国道过境路段,五一路横贯境内南北,构成全市交通枢纽骨架。新建6条次干道(市区共12条):建设路、铁砂岭路、邵石路、塔北路、双清路、红星路。还有田江路、东站路、战备路、跃进北路、跃进南路等5条支路(市区共6条)连接各主、次干道。这15条公路,总长3.4万米,总面积63.3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42.4倍、15.6倍。新建交通广场6个(市区共8个):人民广场、五一广场、汽车站广场、黄家山广场、双坡岭广场、火车站广场,分布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交叉口或车站门前,既便于车辆分流,又美化环境。人民广场是邵阳市交通流量、占地面积最大的广场(面积22680平方米),为东大路、昭陵西路、东风路、五一南路、五一北路5条道路的交汇处。广场中心筑花坛、水池,塑有石膏群雕像,配有电控彩色音乐喷泉,入夜启动,华灯齐放,水柱五彩缤纷,音乐悠扬悦耳。10条公共汽车线路四通八达,连接城乡,交通方便。原张家冲粪码头,河街岭盐码头等基本废弃,换了新颜。在修建主要街道的同时,市政府发动群众集资出力,对旧有的23条小街小巷(5636米)全面翻新改建,并新建11条小街小巷(3559米),皆为混凝土路面。
  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新建塔北南村、塔北北村、新华村、观音庵村等12个居民区,建住房100栋,3304套,16万平方米,皆为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境内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位有86个,共建厂房、宿舍5172栋,面积267.4万平方米。1990年,人平住房面积7平方米。
  境内名胜古迹,均重新修整,还新辟东塔公园,水府庙小游园,供人民观赏游玩。环保部门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监测管理,并备有设施进行净化排污。山坡植树,庭院栽花,已成风气。1976~1990年,共植树140.87万株,成活率为70%,栽花5.5万盆,绿篱2.12万米,修建花池40个、游园13个,绿化覆盖率为22%。1985~1990年,区辖单位中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2个,省级文明卫生之家2218个。
  三、经济状况
  工业 清代,境内各种私营手工作坊较多,产品有服装、鞋帽、印刷品、家具、食品等。民国时期,有织染、毛皮加工、笔墨制作、五金生产、竹木制品、榨油等行业。民国33年(1944)9月至翌年8月,日军侵犯邵阳,全城遭受空前浩劫,几成废墟,一片凄凉。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在砂子坡设乡村工业示范处(组),开办规模不大的硫酸厂、水泥厂、混合肥料厂、机械修理厂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厂为人民政府所接收。1950年起,市政府在乱葬山冈、荒芜洼地的小江湖兴建造纸厂,在江湖大道两旁建造纸、电力、制革、汽车配件、机械修理等10余个工厂,到1958年,小江湖率先成为市内初具规模的工业区。1958年后,新辟龙须塘化工区。1965年秋,国家确定邵阳为小三线建设区,邵阳第一纺织机械厂、资江农药厂、中南制药厂、湖南省汽车制造厂、新华印刷二厂、棉纺厂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化工区从龙须塘扩展到洋溪桥,并形成以省汽车制造厂为龙头的城东机械制造区和佘湖山工业区,以棉纺厂为主的新滩镇纺织区和江北工业区。1990年,东区有部属、省属、市属县团级以上企业54个,其中固定资产原值500万至1000万元的10个,1000万至7000万的19个。
  国营企业的发展,工业区的形成,给境内区街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58年“大跃进”时期,街道办事处提出:“要把妇女从厨房灶台边解放出来,实现家家忙生产,户户无闲人,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收入”的口号,发动群众集资、凑物、腾房子、献工具,群策群力办厂子,出现首次发展区街企业热潮。青龙桥、东站两个办事处共创办工业企业23个、19个商店,安置闲散人员1310人,年创产值250万元。60年代初,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市政府将办得较好的动力机厂、机绣厂、皮鞋厂、日用品厂、建材厂、竹艺厂、笔墨社等7个厂收为市里统管,其余被压缩。到1968年两个办事处只剩下6家企业,职工159人,年产值45万元。1969年,贯彻街道企业“为大工厂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城市服务、为居民服务”的方针,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依靠居民群众,掀起第二次大办街道企业热潮。两个办事处的企业发展到22家,职工757人,年产值230万元。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下,街道企业又出现第三次发展热潮。1990年,区街企业发展到111家,职工3596人。主要从事机械、冶炼、化工、塑料、皮鞋、五金制品、纺织、日杂等产品的加工及生产。企业共有固定资产1005万元,流动资金1956万元,创工业总产值5874万元,实现利润348万元,上交税金271万元。产品品种达250余种,主要工业品产量:省定点生产的多级水泵和复合肥分别达到646台、1960吨,玻璃纤维布85万米,放射锰粉590吨,汽车油箱7286只。其中汽车附件一厂,弹簧厂、水泵厂、医疗器械厂、保宁化工厂、光明化工厂、包装厂、矿石粉厂、金属材料厂、有色金属冶练厂、玻璃纤维布厂等已跻身于100万元产值企业行列。保宁化工厂,1973年由居民罗鸣带领6个婆婆在保宁巷邵水河边一块空坪隙地,安装3口锅子,办起化工厂。1979年开始生产三铁一氯,生产蒸蒸日上,逐步扩大生产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硫化墨、三聚磷酸钠等多种产品,其中三聚磷酸钠生产工艺,填补国内空白,产品畅销全国各地。1989年完成产值550万元,利税70万元,名列区街企业之首。被国家劳动人事部、工商行政管理局、全国总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6大部门评为发展城镇集体企业先进单位。厂长罗鸣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建筑业 60年代,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开始组建建筑队。组建初期,设备简陋,无流动资金,无专门技术人员,组织一些社会闲散劳动力和家庭妇女,从事简单的维修房屋、安装水管等冷作业务,还有的靠打土方糊口。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至1990年,全区共有基建工程维修队13个,共有职工87()人,技术人员72名,固定资产703.4万元,流动资金549万元,各种设备280台(件),完成施工产值1243万平方米。这13个队已有6个发展为国家级企业(3级1个,4级5个),能独立承建各类较大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并创建一批优良工程。
  商业 民国时期,境内共有店户452家,集中在今东风路、东大路。解放后,商业发展较快。1956年,将小商小贩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小组和合作商店。1960年,娄邵铁路通车,市商业部门在火车站、十井铺等铁路沿线修建各类商品仓库,到1965年,先后修建仓库32栋,面积2.31万平方米。1978年后,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指引下,境内商业日趋繁荣,个体商业蓬勃发展,人民广场成为全市贸易中心。广场西侧工贸中心大楼,营业面积6000平方米,下设百货、文化、针织品、五交化、家用电器等7个营业部,经营1.5万多种商品,日营业额12万多元,日人流量5000余人次,是邵阳市最大的一家集调拨、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商业企业;东塔山下“7851”人防工程(地下面积8000平方米)被开发为商业、文化娱乐、饮食、服务业门类齐全的中南地区最大的地下商场,有商业户1105家。在广场外围1公里内,建有砂子坡布匹市场、砂子坡水果市场、三眼井农贸市场,共有门面、摊位530个,面积1.9万平方米,日营业额48万元,日人流量3万人次以上。1990年,境内共有注册的商业企业301家,服务业43家,科学文化企业11家,个体户2050家,工业品、农(副)产品集市贸易点10余处。
  区街商业也有较大发展,区商业服务公司开设12个门面和商店,职工88人,经营各种商品,年营业额210万元,年利税14万元。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办商店135家旅店4家和布匹、水果批发市场各1个,职工358人,年营业额193万元,年利润60万元。砂子坡居委会办的砂子坡布匹市场,面积6900平方米,门面150个,日营业额20万元,是市区最大的布匹市场。区政府发挥东区地理优势,致力开发第三产业,在昭陵西路、高庙居委会兴建两大综合贸易市场。随着工业、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提高。1987年对本区300户居民抽样调查表明:有电视机279台、缝纫机209台、自行车427辆、手表872只、收录机176台、摩托车7辆、电冰箱30台,人平收入从1979年的315元提高到1987年的715元。
  四、教科文卫事业
  教育 境内清代办有儒学、私塾。民国元年,新型的私立循程学塾在塔北庵创办。民国24年(1935)设私立循程初级中学(今邵阳六中)。民国38年,有镇一级学校5所,保一级学校4所。邵阳解放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90年,区内有市属中学9所(邵阳市三中、六中、八中、九中、十一中、十二中、十四中、十五中、十七中),技工学校3所(湖南省机械技工学校、邵阳市第一技工学校、邵阳交通技工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8所(邵阳市供销学校、邵阳市粮食学校、邵阳市体育运动学校、邵阳市交通中等技术学校、邵阳市海峡中等技术学校、宝庆职业技术学校、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2所(邵阳工业专科学校、邵阳物探队职工大学)。区内幼儿园113班(所),入园幼儿6066人;有区属小学11所,区属中学1所,区辖子弟中、小学14所;私立财会学校1所,私立中学3所(文德中学、晨光学校和信达学校)。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及了初中教育。每万人有大专文化程度529人,中等专业文化程度462人,中学文化程度5452人,小学文化程度2137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6.99%。
  科技 1978年建立东区科技情报站,1985年成立区科委与区科协。1990年有区管专业技术人员357人。1980年以来,共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241项。其中36项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保宁化工厂生产的高效复合肥磷酸二氢钾能增长水稻千粒重,降低空壳率,使水稻平均增产8.9~9.7%。
  文化 1949年以前,境内有祁剧、花鼓戏、渔鼓等戏曲流传。1954年7月,境内正式成立集体所有制的专业文艺团“邵阳市花鼓戏剧团”。七十年代末,市区三级文化管理网络形成(市文化馆、区文化馆、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东区共有1馆7站,对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诸如:文艺创作、戏曲、舞蹈、音乐、美术、摄影及民间文艺活动的开展起领导、组织、辅导作用。到1990年,向各类文艺大中专学校输送人才200多人。有市级新华书店1家,库存和L架书521.3万册,区内大型企业、中小学校和街道办事处有图书馆(室)61个,图书24.2万多册,个体图书经营户152家,图书22万册。区广播电视局建立有线转播电视站,开通中央电视一、二台和省、市台及自办节目等5个台,用户2000户。有大众电影院、延安剧院、国风剧院和厂矿企业影剧院(俱乐部)20余个,放映电影、录像、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有录像场、舞厅、桌球、电子游戏室、卡拉OK等经营户153家。区境文物古迹有唐代的东塔(清道光年间重建)、北宋的康济庙(今双清公园内)、元代的亭外亭(今双清公园内,清光绪三十四年重建)、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府庙(清道光二十一年重修)、清朝时期的碑刻(今双清公园内)、节孝贞烈总坊(今百寿亭处)、乾隆八年的占清真寺(今保宁一巷偕进小学内)、清道光年间的东塔庵、洛阳仙洞(今塔北路朝阳小学内)、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今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
  体育 境内有多种健身自娱的民间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厂矿、学校、街道积极组织干部、工人、学生和居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兴建运动场地,添置体育设施、器械,各种棋类、球类、田径、武术、游泳、健美运动等蓬勃兴起。1990年,区内有大型体育场1个、篮球场106个、排球场15个、门球场7个、羽毛球场29个、网球场1个、足球场1个、乒乓球室30个、武术馆2个、游泳池1个、健身房3所、田径场5个、旱冰场2个、市级体校1所。1975年以来为省体校输送体育人才18人。残疾青年贺海燕(女)到美国印地安州参加国际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100米跑、乒乓球单打和双打3枚银牌。
  医卫 境内历代靠中医治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派遣传教士贝福臻(J.W.PEU)带来少许西药及器械,借行医传教,并在箭落门(今人民广场)基督教福音堂旁开设一诊所。为境内第一个西医诊所。1909年诊所随同教堂一起迁到儒林街。1920年教会又派教士毕家造(G.H.Peren)来邵接替工作,创办普爱医院,设病床2张、医生1人,护士2人。解放后,该医院被人民政府接收管理,1951年更名邵阳市立医院。1956创建邵阳市第一中医院。1978年东区和桥头区分别设立卫生科(1984年改名卫生局),统管区属卫生工作。1984年先后成立东区医院和桥头区医院,区卫生防疫站、区妇幼保健站,长岭居委会也办起合作医疗站。1990年,区内有市级西医院3所、中医院1所、职工医院7所、医务室、诊所132个,床位1248张。其中东区卫生系统共有医务人员62人,床位70张。1990年人均期望寿命由解放前的36岁提高到71.81岁(男69.3岁,女74.3岁)。
  第二节 西区
  一、政区人口
  邵阳市西区,位于邵阳市区西部,东至邵水,与东区隔河为邻;北以资水为界,与郊区江北乡隔水相望;西南两翼与郊区城南乡相连。地理座标:北纬27。14',东径111。27'。面积8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设西湖垅。
  邵阳市西区之辖地,以邵阳古城为中心。清末,属宝庆府所领邵阳县一厢及永成三都地域。民国初年,属宝庆县“城区”。民国21年(1932)属邵阳县一区。民国25年,属邵阳县新民、新治、新建3镇。两年后,3镇合并为建治镇。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设置邵阳市,1951年5月,街道废除保甲制建立12个居委会,当年11月成立4个街政府。1952年12月,撤街建区,区境属邵阳市第一区(全部)和第二区(大部)。1956年5月,统称西区。其后,又先后经历撤销西区设立办事处,撤销办事处建立城市人民公社,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办事处几次变动。1977年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以红旗、红卫两办事处所辖境域,建立邵阳市西区。1990年,区辖4个办事处,41个居委会、720个居民小组。随着城区的扩大,人口不断增加。1949年底,有居民27734人;1982年为79035人,1990年增至10.2629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3311人。在总人口中,男性占51.9%,汉族占96.09%。有回、苗、侗、土家、瑶、满、壮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共计4013人,其中回族2976人。
  二、城市建设
  邵阳古城,已有2000余年历史。西汉昭陵县、三国昭陵郡、晋邵陵郡、邵陵县、唐邵州、南宋后的宝庆府,民国时的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署及隋代以后的邵阳县治均设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是邵阳地、市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宋代筑有土墙,明洪武年间建成石城墙,清代一再修补,城墙周长4500米,高8.3米,设城门5座。据道光《宝庆府志》记载,城内已有府街、县街各一条和29条街巷。到1949年,主要街道,仍只有东、西直街(府街)及县西街(县街)、考棚街等几段主要街道,多为麻石铺筑,总长不过3000米。50年代开始,境内有计划地改造1日城、拓展新街,建成城南路、中心路、邵塘路,打开南大门;60年代扩建青龙桥、红旗路、新建邵水桥,勾通207国道。70年代,西关外飞机坪辟为工业区,新建沿江桥,扩建、延伸城北路。80年代扩建宝庆中路、西路,新建邵水西路和西湖路。新建、扩建主要街道总长达3.03万米,总面积达26.8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10.1倍和14.9倍。在修建主要街道的同时,还大力发动居民集资修路,至1990年,共修建小街小巷66条,总长14820米,面积76863平方米,有1路、4路、5路、6路、7路、10路、12路、13路、14路公共汽车从境内始发或从境内通过,有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城西水厂和第四水厂。市供电所和城西变电站也座落西区,有4个垃圾中转站和4个煤站。境内水电供应充足,垃圾处理及时,煤炭供应方便,主要街道绿树成荫。
  新中国建立以后,市民居住条件变化很大。1953年,在三八亭新建境内第一个居民住宅区。60年代,新建呙家园居民区。1977年至1983年先后新建戴家坪、仙人井、西外街、西湖和滑石等居民新村。其中滑石新村共建住宅48栋,村内布局合理,幼儿园、小学、商店等设施配套,小环境舒适、幽雅。近40年来,境内由国家投资、成片开发的公有住宅面积3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已达7平方米。
  区人民政府设置城市管理职能机构,加强了对城市的计划管理、人口生育管理、劳务市场管理、环境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4个办事处和41个居委会,根据所定职责,明确分工,将各项管理任务,特别是环境卫生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落实到基层,使境内精神文明建设登上新台阶。1985~1990年,区辖单位中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2个、省级文明卫生单位46个、市级文明卫生单位62个、文明卫生庭院121个、文明卫生之家1350个,区人民政府连续5年获得市区文明卫生竞赛第一名。
  三、经济状况
  工业 邵阳解放时,境内工业仅有1家设备简陋的电灯公司、5家小型碾米厂、1家小型水厂和410多家主要从事棉布、笔墨、皮革加工的手工业作坊,2000多名职工。从1949年底开始,陆续建起印刷厂、大米厂、皮件厂、塑料厂、建材厂、五金厂、圆珠笔厂和竹艺厂等企业。从1965年起,境内被国家定为“小三线”建设地区,新辟西关外为工业区,相继建成国营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湖南印刷机器厂、湘中制药厂、湖南半导体元件厂(8531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以机械、建材、电子为主的工业体系。据1990年统计,境内有市属以上企业35家,职工14815人,年产值2.53亿元。
  1958年,街道普遍兴办小型手工企业,后来有的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街道工业。60~70年代,市里先后4次将初具规模的洗衣机厂、八一机械厂、四化工厂、服装厂和建筑工程队等12家区街企业上收为市办企业。1990年,尚有区街工业、建筑企业54家,其中区办17家,街道办36家,居委会办1家。有机械、电子、化工、造纸、印刷、电扇、羽毛工艺等门类,职工2631人。1990年工业总产值3374万元,为1980年的3.54倍。区属天鹅实业公司、市无线电二厂、市皱纹纸厂、市印刷二厂、市电扇厂、市汽车玻璃厂、市童服厂、市造纸二厂是区街工业中产品定型、产品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单位。只有几十名职工的市汽车玻璃厂,年产弧形、夹层玻璃4800平方米,最高年产值达140万元。市无线电二厂生产的QZD型汽车低压警报器,获省科技成果奖。DHD系列电力定量器及SDC定量器逻辑测试仪均属国内首创,获市科技成果奖。市广告公司的包装设计《文房四宝》,获中南6省包装设计“中南金星奖”。童服厂生产的牛仔裤、灯芯绒裤畅销美国、日本。市皱纹纸厂生产的“爱莲牌”中药特效多功能卫生纸,深受用户喜爱,1990年,年产量达588.5吨。市二造纸厂(原李子园造纸厂)生产的湘板纸,畅销省内外,1990年产量达2200吨。天鹅实业公司富有独创性的羽毛画,自1973年首次在广州交易会上与外商签订合同后,被省外贸部门定为出口厂家,新开发的羽毛蝴蝶,发展到2000多个品种,先后于1987、1988、1989年连续3次获轻工业部和湖南省出口产品奖、出口创汇奖和优质产品奖。
  商业 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有商业店户200余家,从业人员400余名。1956年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国营、公私合营和集体商业发展很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同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发展迅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境内已成为全市贸易中心。市级商业机构以及邵阳中心百货商场、邵阳纺织品大楼、邵阳市五交化商场、南门口集贸市场等大型商业企业都在境内,其中邵阳中心百货商场1990年经营品种达9650种,经销额1503万元,上缴税利123.8万元。南门口集贸市场上下两层共设工贸、农贸摊位1000余个,每天上市品种18000多个,成交额近10万元。境内逐渐形成一些富有行业特色的街巷贸易,如大安街的副食业,遥临巷的布匹业,红旗路的服装业,大信街的典当业,城北路的废品收购业以及宝庆西路的汽车配件业等。境内服务行业发展快,闻名全国的邵阳市广告装璜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西区的新兴行业。1990年,境内有区街商业371家,有个体商业616户。
  四、教科文卫事业
  教育 境内是邵阳现代学校教育的发祥地。光绪二十四年(1898),南学会会员滕骥在沙井头创办中西兼习的滕氏女塾,开女子教育新风。光绪二十八年,知府潘清在南岳庙(今市二中校址)创建宝庆府学堂,这是邵阳境内中学教育的开端。同年,宝郡联立师范学堂在西直街创建,此为邵阳境内师范教育之始。民国14年(1925年),设在爱莲池(今市政府院内)的爱莲女子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附设幼稚园,境内始有幼儿教育。此后,虽历经战乱,但有识之士仍致力办学,使境内教育呈发展趋势,至1949年邵阳解放前夕,境内有中学7所、女子师范学校1所、小学10所。新中国成立以后,境内成为邵阳的重要教育基地,不但努力发展普通教育,而且创办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业学校和多层次、多门类的成人学校。1978年成立西区文教科(1985年改教育局)以后,加强了对普及九年义教育的具体部署,1984年在全市率先完成普及小学教育任务。1986年创办西区一中,是年在巩固发展普及小学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又基本达到了普及初中教育的要求。至1990年,境内有小学15所、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学5所、技工学校4所、师范学校1所、普通中专4所、高等院校4所(含电大、教育学院各1所)、聋哑学校1所。是年,区辖范围内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达100%。小学毕业合格率达99.5%,小学毕业升学率和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均为98%。每万人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198人,中等专业文化程度844人,中学文化程度4800人,小学文化程度1986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6.45%。
  科技 1984年8月,邵阳市西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并相继成立西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实用技术研究所。与此同时,各区属企业先后成立科技小组,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研制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其中9项经省有关部门鉴定通过,18项经市有关部门鉴定通过。1990年,区街企业有230名科技人员获得技术职称,其中中级36名、初级194名。
  医卫 1949年,境内有医院2所、病床100张、医务人员104人。新中国建立后,境内先后建医院6所(含厂矿职工医院),建各种医疗、防疫站(所)65个,至1990年有病床1356张、医务人员1423名。分别为1949年的13.56倍和13.68倍。自1978年1月建立西区卫生科(1987年改卫生局)后,先后建立西区医院、西区妇幼保健站和西区卫生防疫站,加强了食品卫生、药品卫生、劳动卫生、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经过40多年的努力,境内卫生面貌发生根本变化:1950年消灭了霍乱,1953年消灭了天花,1989年实现计划免疫第一个85%的目标,传染病得到严格控制,发病率降到23.06/10万。
  体育 1953年,境内修建总面积为30000平方米的大祥坪体育场。1981年,新建有4500个看台座位的邵阳市体育馆。1983年以来,区辖范围内又新建体育馆1座、田径场3个、灯光球场1个、篮排球场25个,创办体育中学1所。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气功活动十分活跃,影响遍及省内外。
  文化 宝庆戏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较清初吴中“戏船”早200多年。清末、民国年间,境内共有寺庙戏台9处。从民国17年(1928)起,先后办有13家戏院。1949年,仅存5座,共计座位3000个。新中国建立以后,各项文化事业发展很快。自1978年建立西区文体科(1984年改设文化局)以后,于1979年设立区文化馆和4个办事处文化辅导站。1979~1990年,区文化馆举办过各种展览16次,开展各种文艺活动60次,基层文化活动日渐活跃,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据1990年统计,境内有影剧院6座,座位9000个。有舞厅、录像厅、卡拉OK厅20家,还有民间茶社、曲艺场和电子游戏室38家。1985年新建的市群众艺术馆,集文化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全区人民的文化娱乐中心。境内有市图书馆和松坡图书馆,有被称为“五层第一峰”的猴子塔和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南清真寺、基督教堂。境内是民国时期邵阳出版报纸的中心地址,新中国成立以后,邵阳地、市先后创办的《资江日报》、《邵阳日报》等报纸,其社址均设境内。这里也是广播、电视中心,邵阳市人民广播电台、邵阳市电视台和邵阳市有线电视台均设境内。
  第三节 郊区
  一、政区 人口
  邵阳市郊区位于邵阳市城区四周,东邻邵东县,北连新邵县,西南两面与邵阳县接壤。地理坐标:北纬27。4'45″~27。8'45″,东经110。20'57″~110。37'30″。面积388平方公里。区治设市东区沙子坡。
  1951年3月,设立邵阳市郊区时,辖6乡1镇,面积为67平方公里。1953年5月改为邵阳市第四区,1956年被撤销,所辖乡镇由邵阳市直管。1958年9月,从邵阳、邵东、新邵划入9乡,市郊面积扩至385平方公里。1962年10月,又将1958年增划地,除部分地外,划回原籍,面积缩为97平方公里。1964年复置郊区办事处,1968年由邵阳市革命委员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组取代。1977年7月又从邵阳县、邵东县划进6个公社,面积扩为331平方公里。1978年1月设近郊、东郊、北郊3区,10月并为郊区。1984年6月又增入邵东县板桥、蒋河桥两乡,面积增为388平方公里。1990年,郊区辖15个乡和市园艺场、城南园艺场等单位(参见《建置篇》)。
  1951年,境内人口为12.7万。1990年末,有28.49万人,每平方公里734人。总人口中,男性占49.7%,农业人口占94.9%,汉族占97.7%,回族占2.3%。回族主要分布于面铺、板桥、云水铺3乡。此外还有少数其他民族人口。
  二、自然环境
  郊区地貌以丘岗为主,地势南高北低。郊南多为海拔450米左右的低山,最高点在面铺乡希夷村黄金〓,海拔516米;郊北地势低平,谷地宽阔,海拔220米左右,最低点在田江渡乡苗儿村,海拔201米。全区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各占全区总面积的3%,84.7%和12.3%。
  区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植物生长季节长。年平均日照1533.2小时,年平均气温17.0℃。一年之内,元月最冷,平均温度为5.1℃,极端低温—10.5°C(1977年1月30日);7月最热,月平均为28.5℃,极端高温39.5℃(1971年7月21日)。年平均霜日19.5天,最多37天(1962~1963年度),最少8天(1965~1966年度)。年平均降水量1323.0毫米。年际间变化较大,1970年降水1803.6毫米,1960年仅922.5毫米。4~6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44.4%,夏秋多干旱。
  区境有资江水系河溪17条,总长148.3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资江斜穿境北,过境长21.3公里;邵水横贯中部,过境长24.2公里,邵水主要支流有檀江、红旗河。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28711万立方米,其中区境内产水23061万立方米,客水571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410万立方米。
  全区有耕地17.33万亩,其中水田12.6万亩,旱地47248亩;林地63720亩,园地41654亩,水域52246亩,其中可放养水面17240亩。河溪水能理论蕴藏量51252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38809千瓦,已开发940千瓦。矿藏有煤,锰、铁、金、矾、大理石等。
  三、经济状况
  1980年,郊区工农业总产值9266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21977万元,比1980年增长137.2%。国民生产总值43380万元(当年价),其中农业占39.2%,工业占36.5%,交通运输业占6.6%,建筑业占9.5%,商业服务业占8.2%。农村社会总产值40391万元(当年价),其中农村工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57.88%。地方财政收入1034万元,人平35.85元,财政支出1779万元。年末储蓄总额4710万元,人平163.2元。农民人平纯收入635元,人平消费563元。
  境内大宗农牧产品有水稻、蔬菜、油菜、花生、柑桔、茶叶、生猪、家禽、鲜鱼等。1950年种植水稻7.35万亩,总产11760吨,单产202公斤。加上红薯、小麦等杂粮,人均产粮114.4公斤。为解决人们温饱问题,党和政府致力于改善生产条件,推广农业科技,引进培植良种,改革耕作制度。修建小型水库48座,新开整修山塘1.51万口。发展内燃机抽水机2983台,电动抽水机478台。合计20583千瓦。开挖大小水渠100余公里,使旱涝保收面积由1949年的27%提高到72%,其中水田保收面积占85%。1990年,全区稻田面积10.34万亩,早晚两季产粮69973吨,比1950年增产近5倍:人均产粮283公斤,比1950年增加1.47倍。
  郊区农业生产坚持“为城市服务”的方针。1949年,划专用菜地1500亩。1958年蔬菜生产销售纳入国家计划,菜地扩至2000亩,1961年扩至10197亩。1964年起,根据市场需要。大体保持每100城市人口,安排3亩菜地。历年菜地基本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其中1980~1987年投资443.4万元。用于扩大面积,改造菜园,修筑排灌工程。1990年,实有商品菜基地6919亩。排灌沟渠108.7公里,有大小抽水机、喷灌机200余台,年供时鲜蔬菜39098吨,占城市总供应量的95%。
  民国20年后,境内开办曼珍农场,大悲林自生农场、哲园等园艺场种植大红袍、黄桔、酸橙及温州蜜桔。至1949年,有园艺场地1790亩,产柑桔376吨。新中国成立后,柑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郊区一大拳头产品。1990年,有柑园面积25091亩,年产蜜桔9767吨,郊区广为栽培的温州蜜桔尾张于1985年评为全国优质水果,获农牧渔业部“金杯奖”。1989年再次评为优质水果,出口欧美。1990年,生猪饲养量29.25万头,人平1.1头,水产品达2352.8吨。
  1954年,芹菜塘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率先开办集体所有制企业——芹菜塘陶器厂。1956年,境内铁、木、篾、缝等手工业者,纷纷组织起来,建立乡手工联营社。1958年开辟农副产品加工业,1963年开始出现机械行业。七十年代,社队企业增加塑料、皮革、印刷、造纸、化工、电器等行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营、集体(区办、乡办、村办)、联户、个体一齐上,特别是横向联营,促使郊区工业迅速发展。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1555家,职工15172人,总产值28148万元(当年价)。出口产品有锑锭、包装钢桶、竹簧工艺品、“闪光牌”大理石光板,名优产品有聚丙烯塑料包装袋、52克凸版纸、CA—10B汽车后半轴,最新产品有CDF型系列复合滤尘器、GR—1型高效滑润剂、净化剂聚氯化铝,传统产品有草席。
  境内有资邵二水之利。民国时期,过境公路东有潭宝路,可达湘潭、长沙,西有宝桃公路可达安江。五十年代,修通娄邵铁路。以后陆续发展,至1990年,郊区有娄邵铁路15条专用线,过境公路有国道320、207,省道1812(邵阳至零陵冷水滩)、1821(邵阳至新化),乡道纵横交错,通达各乡村;有机动车辆1820辆,机动船133艘。
  民国14年(1925),邵阳邮电局在境内高崇山设立邮政代办所,在召伯祠、蒋河桥、檀江桥、划船塘、马鞍石设立信柜。1949年解放后,信柜增设至12个。1952年,邮路步班到乡。同年,邵东县和邵阳县人民政府分别架通两市塘至三区区公所驻地嘉裕堂(今板桥乡内);塘渡口至五区区公所驻地六甲冲(今檀江乡内)两条电话线路,境内始通电话。1958年,设有城南、城东、江北、高崇山、板桥5个邮电支局。农村电话通至各大队部。1990年,有火车站、渡头桥2个邮电支局,江北、城南、蒋河桥3个邮电所及清风亭代办所,有农村邮件运输邮路2条,邮路880公里,摩托车邮路164公里。1990年,农村人平住房15平方米,照明电覆盖率达97%。
  民国时期,境内有个体日杂商店、客栈、槽房近300家。1953年以乡为单位建立供销合作社。1956年后,供销合作社成为境内商业主渠道。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商业得到发展。1990年,全区有新滩镇、渡头桥、高崇山、罗市桥、檀江桥、蒋河桥、雨溪桥、洋溪桥、兴隆街9个集贸市场,商业零售网点1179个,从业3296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163万元,其中供销合作社占35.27%,乡村集体占1.23%,个体占60.54%,其它占0.96%;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5048万元,农副产品商品率为64%。出口产品有瘦肉型猪、蜜桔、茶叶、辣椒等26个品种。
  四、教科文卫事业
  1949年10月,邵阳解放时,境内有公办和私立小学81所,学生8646人;私塾96所,学生935人;合计学生102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8.8%。1990年,有高中一所,学生177人(其他高中生在城区就读);初中13所,学生6146人;小学107所,学生32553人;幼儿班124个。学龄儿童入学率99.1%。每万人有大学文化程度21人,中学文化程度3682人,小学文化程度3913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15.59%。1990年,郊区科技人员中,获得技术职称的有1819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359人。按系列分:工程432人,农艺120人,教学1136人,医卫165人,会计86人,经济169人,统计26人,社会科学74人。主要科研成果有:联动式小密丸机、泥鳅人工养殖技术、《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报告》、温州蜜桔密植丰产技术、尼罗罗非鱼越冬增产技术、蔗田间种平菇技术、邵杂一号黄芽白选育、杂交早稻栽培技术等。
  民国时期,境内有简易中药铺42家。1952年8月,4名中医在叶家弄子成立境内第一家集体诊所。1953年在新滩镇建立郊区卫生所。1990年,有区、乡两级医院19家,病床275张,个体开业医生85人,人均预期寿命68.5岁,其中男67岁,女70岁。
  民国时期,境内流行祁剧、花鼓戏、木偶戏。1956年市(县)电影队下乡放映。1958年发展有线广播。1975年各公社建立电影放映队,1987年郊区建立无线广播电台。1990年,全区有各种型号电视机10322台,平均28人有1台,市电视台讯号覆盖率100%;有广播主线路868公里,支线893.7公里,村通广播率56%;有区乡文化干部32人,文艺创作人员35人,电影放映人员103人,铜管乐队队员148人。文物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墓群、明代北塔。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