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县区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871
颗粒名称: 第三篇 县区概况
分类号: K291.64
页数: 64
页码: 413-476
摘要: 本文记叙邵阳市县区概况情况,其中包括市区、属县等。
关键词: 邵阳市 县区概况

内容

第一章 市区
  第一节 东区
  一、政区人口
  邵阳市东区位于邵阳市城区东部;西以邵水为界,与西区毗连;东、南、西三面分别与郊区火车站、高崇山、石桥、田江、江北、茶元头乡和新邵县陈家桥乡交错。地理座标:北纬27。13'~27。16',东径111。27'~111。30'。面积15平方公里。中共邵阳市东区区委和邵阳市东区人民政府分别设东风路180号和东大路335号。
  清末,境内为邵阳县一厢和西平一都、新宁上一都地。民国27年(1938),为邵阳县安和镇,镇公所设河街岭马王庙。镇区西起青龙桥,东至百寿亭,南达两路口,北抵双清亭,面积约4平方公里。民国38年,辖11保119甲,有居民26625人。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10月13日,于建治、安和两镇置邵阳市。1951年5月,废除旧保甲制,全市成立21个居民委员会,境内辖第一至第九居委会。当年11月,全市设立7个街道人民政府,境内为第五、第六、第七街政府。1952年12月,撤街建区,境内为第三区及第二区的一部分。1956年5月,设立东区。1957年下半年,撤区建处,境内为青龙桥办事处和东站办事处。1960年4月,成立东风人民公社。1962年撤社,成立东风办事处和青龙桥办事处。1968年,青龙桥办事处改名东方红办事处。1977年邵阳市升为省辖市。同年12月,建立东区革命委员会和桥头区革命委员会(县级),1980年,改为东区人民政府和桥头区人民政府。1987年2月,桥头区撤销,其所辖范围归东区管辖。1990年,东区辖7个街道办事处、72个居委会、994个居民小组,有居民37806户、130030人,平均每平方公里9881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1.8%,汉族占98.1%,少数民族有回、苗、侗、土家、满、瑶、壮等17个民族,共2490人。
  二、城市建设
  境内素称宝庆“城外”。明、清时,宝庆城逐步向‘城外’发展,到清嘉庆年间,城外已有东关外大街、铁炉巷、河街、张家冲半边街、高家巷、姜湖路口巷、屈家井巷、东山寺下街、板井巷等街巷。民国时期,潭宝、衡宝公路修通,汽车站设于今区境,东关外大街发展为主街。东至西分别称儒林街、管乐街、驿传街、青泰街、青龙街。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开始,市人民政府有计划地改造旧城,扩展新街,修筑公路、桥梁,兴建工厂。1951年在全市开辟第一条道路——江湖大道(今五一北路)。1960年,娄邵铁路竣工,邵阳火车站落成。1966年邵水桥建成通车,1968年资江大桥建成通车。东风路经过3次截弯取直、降坡、扩宽,建成双层沥青路石,全程849米、宽24米,其车行道10米,成为纵贯市区中心的主干道。东大路、昭陵西路、宝庆东路为320、207国道过境路段,五一路横贯境内南北,构成全市交通枢纽骨架。新建6条次干道(市区共12条):建设路、铁砂岭路、邵石路、塔北路、双清路、红星路。还有田江路、东站路、战备路、跃进北路、跃进南路等5条支路(市区共6条)连接各主、次干道。这15条公路,总长3.4万米,总面积63.3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42.4倍、15.6倍。新建交通广场6个(市区共8个):人民广场、五一广场、汽车站广场、黄家山广场、双坡岭广场、火车站广场,分布在主干道和次干道交叉口或车站门前,既便于车辆分流,又美化环境。人民广场是邵阳市交通流量、占地面积最大的广场(面积22680平方米),为东大路、昭陵西路、东风路、五一南路、五一北路5条道路的交汇处。广场中心筑花坛、水池,塑有石膏群雕像,配有电控彩色音乐喷泉,入夜启动,华灯齐放,水柱五彩缤纷,音乐悠扬悦耳。10条公共汽车线路四通八达,连接城乡,交通方便。原张家冲粪码头,河街岭盐码头等基本废弃,换了新颜。在修建主要街道的同时,市政府发动群众集资出力,对旧有的23条小街小巷(5636米)全面翻新改建,并新建11条小街小巷(3559米),皆为混凝土路面。
  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在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新建塔北南村、塔北北村、新华村、观音庵村等12个居民区,建住房100栋,3304套,16万平方米,皆为钢筋水泥混合结构。境内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单位有86个,共建厂房、宿舍5172栋,面积267.4万平方米。1990年,人平住房面积7平方米。
  境内名胜古迹,均重新修整,还新辟东塔公园,水府庙小游园,供人民观赏游玩。环保部门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监测管理,并备有设施进行净化排污。山坡植树,庭院栽花,已成风气。1976~1990年,共植树140.87万株,成活率为70%,栽花5.5万盆,绿篱2.12万米,修建花池40个、游园13个,绿化覆盖率为22%。1985~1990年,区辖单位中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2个,省级文明卫生之家2218个。
  三、经济状况
  工业 清代,境内各种私营手工作坊较多,产品有服装、鞋帽、印刷品、家具、食品等。民国时期,有织染、毛皮加工、笔墨制作、五金生产、竹木制品、榨油等行业。民国33年(1944)9月至翌年8月,日军侵犯邵阳,全城遭受空前浩劫,几成废墟,一片凄凉。抗战胜利后,中华民国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湖南分署在砂子坡设乡村工业示范处(组),开办规模不大的硫酸厂、水泥厂、混合肥料厂、机械修理厂等。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厂为人民政府所接收。1950年起,市政府在乱葬山冈、荒芜洼地的小江湖兴建造纸厂,在江湖大道两旁建造纸、电力、制革、汽车配件、机械修理等10余个工厂,到1958年,小江湖率先成为市内初具规模的工业区。1958年后,新辟龙须塘化工区。1965年秋,国家确定邵阳为小三线建设区,邵阳第一纺织机械厂、资江农药厂、中南制药厂、湖南省汽车制造厂、新华印刷二厂、棉纺厂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化工区从龙须塘扩展到洋溪桥,并形成以省汽车制造厂为龙头的城东机械制造区和佘湖山工业区,以棉纺厂为主的新滩镇纺织区和江北工业区。1990年,东区有部属、省属、市属县团级以上企业54个,其中固定资产原值500万至1000万元的10个,1000万至7000万的19个。
  国营企业的发展,工业区的形成,给境内区街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958年“大跃进”时期,街道办事处提出:“要把妇女从厨房灶台边解放出来,实现家家忙生产,户户无闲人,人人有事做,个个有收入”的口号,发动群众集资、凑物、腾房子、献工具,群策群力办厂子,出现首次发展区街企业热潮。青龙桥、东站两个办事处共创办工业企业23个、19个商店,安置闲散人员1310人,年创产值250万元。60年代初,按照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市政府将办得较好的动力机厂、机绣厂、皮鞋厂、日用品厂、建材厂、竹艺厂、笔墨社等7个厂收为市里统管,其余被压缩。到1968年两个办事处只剩下6家企业,职工159人,年产值45万元。1969年,贯彻街道企业“为大工厂服务、为农业服务、为城市服务、为居民服务”的方针,提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口号,依靠居民群众,掀起第二次大办街道企业热潮。两个办事处的企业发展到22家,职工757人,年产值230万元。1978年后在改革开放政策的鼓舞下,街道企业又出现第三次发展热潮。1990年,区街企业发展到111家,职工3596人。主要从事机械、冶炼、化工、塑料、皮鞋、五金制品、纺织、日杂等产品的加工及生产。企业共有固定资产1005万元,流动资金1956万元,创工业总产值5874万元,实现利润348万元,上交税金271万元。产品品种达250余种,主要工业品产量:省定点生产的多级水泵和复合肥分别达到646台、1960吨,玻璃纤维布85万米,放射锰粉590吨,汽车油箱7286只。其中汽车附件一厂,弹簧厂、水泵厂、医疗器械厂、保宁化工厂、光明化工厂、包装厂、矿石粉厂、金属材料厂、有色金属冶练厂、玻璃纤维布厂等已跻身于100万元产值企业行列。保宁化工厂,1973年由居民罗鸣带领6个婆婆在保宁巷邵水河边一块空坪隙地,安装3口锅子,办起化工厂。1979年开始生产三铁一氯,生产蒸蒸日上,逐步扩大生产复合肥、磷酸二氢钾、硫化墨、三聚磷酸钠等多种产品,其中三聚磷酸钠生产工艺,填补国内空白,产品畅销全国各地。1989年完成产值550万元,利税70万元,名列区街企业之首。被国家劳动人事部、工商行政管理局、全国总工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6大部门评为发展城镇集体企业先进单位。厂长罗鸣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建筑业 60年代,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开始组建建筑队。组建初期,设备简陋,无流动资金,无专门技术人员,组织一些社会闲散劳动力和家庭妇女,从事简单的维修房屋、安装水管等冷作业务,还有的靠打土方糊口。经过20年来的艰苦创业,至1990年,全区共有基建工程维修队13个,共有职工87()人,技术人员72名,固定资产703.4万元,流动资金549万元,各种设备280台(件),完成施工产值1243万平方米。这13个队已有6个发展为国家级企业(3级1个,4级5个),能独立承建各类较大的工业和民用建筑,并创建一批优良工程。
  商业 民国时期,境内共有店户452家,集中在今东风路、东大路。解放后,商业发展较快。1956年,将小商小贩组织起来,成立合作小组和合作商店。1960年,娄邵铁路通车,市商业部门在火车站、十井铺等铁路沿线修建各类商品仓库,到1965年,先后修建仓库32栋,面积2.31万平方米。1978年后,在“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方针指引下,境内商业日趋繁荣,个体商业蓬勃发展,人民广场成为全市贸易中心。广场西侧工贸中心大楼,营业面积6000平方米,下设百货、文化、针织品、五交化、家用电器等7个营业部,经营1.5万多种商品,日营业额12万多元,日人流量5000余人次,是邵阳市最大的一家集调拨、批发、零售于一体的商业企业;东塔山下“7851”人防工程(地下面积8000平方米)被开发为商业、文化娱乐、饮食、服务业门类齐全的中南地区最大的地下商场,有商业户1105家。在广场外围1公里内,建有砂子坡布匹市场、砂子坡水果市场、三眼井农贸市场,共有门面、摊位530个,面积1.9万平方米,日营业额48万元,日人流量3万人次以上。1990年,境内共有注册的商业企业301家,服务业43家,科学文化企业11家,个体户2050家,工业品、农(副)产品集市贸易点10余处。
  区街商业也有较大发展,区商业服务公司开设12个门面和商店,职工88人,经营各种商品,年营业额210万元,年利税14万元。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办商店135家旅店4家和布匹、水果批发市场各1个,职工358人,年营业额193万元,年利润60万元。砂子坡居委会办的砂子坡布匹市场,面积6900平方米,门面150个,日营业额20万元,是市区最大的布匹市场。区政府发挥东区地理优势,致力开发第三产业,在昭陵西路、高庙居委会兴建两大综合贸易市场。随着工业、商业的发展,人民生活也有提高。1987年对本区300户居民抽样调查表明:有电视机279台、缝纫机209台、自行车427辆、手表872只、收录机176台、摩托车7辆、电冰箱30台,人平收入从1979年的315元提高到1987年的715元。
  四、教科文卫事业
  教育 境内清代办有儒学、私塾。民国元年,新型的私立循程学塾在塔北庵创办。民国24年(1935)设私立循程初级中学(今邵阳六中)。民国38年,有镇一级学校5所,保一级学校4所。邵阳解放后,教育事业迅速发展,1990年,区内有市属中学9所(邵阳市三中、六中、八中、九中、十一中、十二中、十四中、十五中、十七中),技工学校3所(湖南省机械技工学校、邵阳市第一技工学校、邵阳交通技工学校、),中专和职业高中8所(邵阳市供销学校、邵阳市粮食学校、邵阳市体育运动学校、邵阳市交通中等技术学校、邵阳市海峡中等技术学校、宝庆职业技术学校、邵阳汽车职业技术学校),大专院校2所(邵阳工业专科学校、邵阳物探队职工大学)。区内幼儿园113班(所),入园幼儿6066人;有区属小学11所,区属中学1所,区辖子弟中、小学14所;私立财会学校1所,私立中学3所(文德中学、晨光学校和信达学校)。区内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普及了初中教育。每万人有大专文化程度529人,中等专业文化程度462人,中学文化程度5452人,小学文化程度2137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6.99%。
  科技 1978年建立东区科技情报站,1985年成立区科委与区科协。1990年有区管专业技术人员357人。1980年以来,共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241项。其中36项获得国家、省、市级科技成果奖。保宁化工厂生产的高效复合肥磷酸二氢钾能增长水稻千粒重,降低空壳率,使水稻平均增产8.9~9.7%。
  文化 1949年以前,境内有祁剧、花鼓戏、渔鼓等戏曲流传。1954年7月,境内正式成立集体所有制的专业文艺团“邵阳市花鼓戏剧团”。七十年代末,市区三级文化管理网络形成(市文化馆、区文化馆、街道办事处文化站),东区共有1馆7站,对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诸如:文艺创作、戏曲、舞蹈、音乐、美术、摄影及民间文艺活动的开展起领导、组织、辅导作用。到1990年,向各类文艺大中专学校输送人才200多人。有市级新华书店1家,库存和L架书521.3万册,区内大型企业、中小学校和街道办事处有图书馆(室)61个,图书24.2万多册,个体图书经营户152家,图书22万册。区广播电视局建立有线转播电视站,开通中央电视一、二台和省、市台及自办节目等5个台,用户2000户。有大众电影院、延安剧院、国风剧院和厂矿企业影剧院(俱乐部)20余个,放映电影、录像、丰富人民文化生活。有录像场、舞厅、桌球、电子游戏室、卡拉OK等经营户153家。区境文物古迹有唐代的东塔(清道光年间重建)、北宋的康济庙(今双清公园内)、元代的亭外亭(今双清公园内,清光绪三十四年重建)、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府庙(清道光二十一年重修)、清朝时期的碑刻(今双清公园内)、节孝贞烈总坊(今百寿亭处)、乾隆八年的占清真寺(今保宁一巷偕进小学内)、清道光年间的东塔庵、洛阳仙洞(今塔北路朝阳小学内)、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今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
  体育 境内有多种健身自娱的民间体育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机关、厂矿、学校、街道积极组织干部、工人、学生和居民群众开展体育活动,兴建运动场地,添置体育设施、器械,各种棋类、球类、田径、武术、游泳、健美运动等蓬勃兴起。1990年,区内有大型体育场1个、篮球场106个、排球场15个、门球场7个、羽毛球场29个、网球场1个、足球场1个、乒乓球室30个、武术馆2个、游泳池1个、健身房3所、田径场5个、旱冰场2个、市级体校1所。1975年以来为省体校输送体育人才18人。残疾青年贺海燕(女)到美国印地安州参加国际第七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100米跑、乒乓球单打和双打3枚银牌。
  医卫 境内历代靠中医治病。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英国基督教循道公会派遣传教士贝福臻(J.W.PEU)带来少许西药及器械,借行医传教,并在箭落门(今人民广场)基督教福音堂旁开设一诊所。为境内第一个西医诊所。1909年诊所随同教堂一起迁到儒林街。1920年教会又派教士毕家造(G.H.Peren)来邵接替工作,创办普爱医院,设病床2张、医生1人,护士2人。解放后,该医院被人民政府接收管理,1951年更名邵阳市立医院。1956创建邵阳市第一中医院。1978年东区和桥头区分别设立卫生科(1984年改名卫生局),统管区属卫生工作。1984年先后成立东区医院和桥头区医院,区卫生防疫站、区妇幼保健站,长岭居委会也办起合作医疗站。1990年,区内有市级西医院3所、中医院1所、职工医院7所、医务室、诊所132个,床位1248张。其中东区卫生系统共有医务人员62人,床位70张。1990年人均期望寿命由解放前的36岁提高到71.81岁(男69.3岁,女74.3岁)。
  (东区区志办)
  第二节 西区
  一、政区人口
  邵阳市西区,位于邵阳市区西部,东至邵水,与东区隔河为邻;北以资水为界,与郊区江北乡隔水相望;西南两翼与郊区城南乡相连。地理座标:北纬27。14',东径111。27'。面积8平方公里。区人民政府设西湖垅。
  邵阳市西区之辖地,以邵阳古城为中心。清末,属宝庆府所领邵阳县一厢及永成三都地域。民国初年,属宝庆县“城区”。民国21年(1932)属邵阳县一区。民国25年,属邵阳县新民、新治、新建3镇。两年后,3镇合并为建治镇。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设置邵阳市,1951年5月,街道废除保甲制建立12个居委会,当年11月成立4个街政府。1952年12月,撤街建区,区境属邵阳市第一区(全部)和第二区(大部)。1956年5月,统称西区。其后,又先后经历撤销西区设立办事处,撤销办事处建立城市人民公社,撤销人民公社恢复办事处几次变动。1977年邵阳市升格为省辖市,以红旗、红卫两办事处所辖境域,建立邵阳市西区。1990年,区辖4个办事处,41个居委会、720个居民小组。随着城区的扩大,人口不断增加。1949年底,有居民27734人;1982年为79035人,1990年增至10.2629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13311人。在总人口中,男性占51.9%,汉族占96.09%。有回、苗、侗、土家、瑶、满、壮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共计4013人,其中回族2976人。
  二、城市建设
  邵阳古城,已有2000余年历史。西汉昭陵县、三国昭陵郡、晋邵陵郡、邵陵县、唐邵州、南宋后的宝庆府,民国时的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署及隋代以后的邵阳县治均设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是邵阳地、市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宋代筑有土墙,明洪武年间建成石城墙,清代一再修补,城墙周长4500米,高8.3米,设城门5座。据道光《宝庆府志》记载,城内已有府街、县街各一条和29条街巷。到1949年,主要街道,仍只有东、西直街(府街)及县西街(县街)、考棚街等几段主要街道,多为麻石铺筑,总长不过3000米。50年代开始,境内有计划地改造1日城、拓展新街,建成城南路、中心路、邵塘路,打开南大门;60年代扩建青龙桥、红旗路、新建邵水桥,勾通207国道。70年代,西关外飞机坪辟为工业区,新建沿江桥,扩建、延伸城北路。80年代扩建宝庆中路、西路,新建邵水西路和西湖路。新建、扩建主要街道总长达3.03万米,总面积达26.8万平方米,分别相当于1949年的10.1倍和14.9倍。在修建主要街道的同时,还大力发动居民集资修路,至1990年,共修建小街小巷66条,总长14820米,面积76863平方米,有1路、4路、5路、6路、7路、10路、12路、13路、14路公共汽车从境内始发或从境内通过,有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城西水厂和第四水厂。市供电所和城西变电站也座落西区,有4个垃圾中转站和4个煤站。境内水电供应充足,垃圾处理及时,煤炭供应方便,主要街道绿树成荫。
  新中国建立以后,市民居住条件变化很大。1953年,在三八亭新建境内第一个居民住宅区。60年代,新建呙家园居民区。1977年至1983年先后新建戴家坪、仙人井、西外街、西湖和滑石等居民新村。其中滑石新村共建住宅48栋,村内布局合理,幼儿园、小学、商店等设施配套,小环境舒适、幽雅。近40年来,境内由国家投资、成片开发的公有住宅面积3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已达7平方米。
  区人民政府设置城市管理职能机构,加强了对城市的计划管理、人口生育管理、劳务市场管理、环境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4个办事处和41个居委会,根据所定职责,明确分工,将各项管理任务,特别是环境卫生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和社会治安管理落实到基层,使境内精神文明建设登上新台阶。1985~1990年,区辖单位中创建省级花园式单位2个、省级文明卫生单位46个、市级文明卫生单位62个、文明卫生庭院121个、文明卫生之家1350个,区人民政府连续5年获得市区文明卫生竞赛第一名。
  三、经济状况
  工业 邵阳解放时,境内工业仅有1家设备简陋的电灯公司、5家小型碾米厂、1家小型水厂和410多家主要从事棉布、笔墨、皮革加工的手工业作坊,2000多名职工。从1949年底开始,陆续建起印刷厂、大米厂、皮件厂、塑料厂、建材厂、五金厂、圆珠笔厂和竹艺厂等企业。从1965年起,境内被国家定为“小三线”建设地区,新辟西关外为工业区,相继建成国营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湖南印刷机器厂、湘中制药厂、湖南半导体元件厂(8531厂)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形成以机械、建材、电子为主的工业体系。据1990年统计,境内有市属以上企业35家,职工14815人,年产值2.53亿元。
  1958年,街道普遍兴办小型手工企业,后来有的发展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街道工业。60~70年代,市里先后4次将初具规模的洗衣机厂、八一机械厂、四化工厂、服装厂和建筑工程队等12家区街企业上收为市办企业。1990年,尚有区街工业、建筑企业54家,其中区办17家,街道办36家,居委会办1家。有机械、电子、化工、造纸、印刷、电扇、羽毛工艺等门类,职工2631人。1990年工业总产值3374万元,为1980年的3.54倍。区属天鹅实业公司、市无线电二厂、市皱纹纸厂、市印刷二厂、市电扇厂、市汽车玻璃厂、市童服厂、市造纸二厂是区街工业中产品定型、产品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的单位。只有几十名职工的市汽车玻璃厂,年产弧形、夹层玻璃4800平方米,最高年产值达140万元。市无线电二厂生产的QZD型汽车低压警报器,获省科技成果奖。DHD系列电力定量器及SDC定量器逻辑测试仪均属国内首创,获市科技成果奖。市广告公司的包装设计《文房四宝》,获中南6省包装设计“中南金星奖”。童服厂生产的牛仔裤、灯芯绒裤畅销美国、日本。市皱纹纸厂生产的“爱莲牌”中药特效多功能卫生纸,深受用户喜爱,1990年,年产量达588.5吨。市二造纸厂(原李子园造纸厂)生产的湘板纸,畅销省内外,1990年产量达2200吨。天鹅实业公司富有独创性的羽毛画,自1973年首次在广州交易会上与外商签订合同后,被省外贸部门定为出口厂家,新开发的羽毛蝴蝶,发展到2000多个品种,先后于1987、1988、1989年连续3次获轻工业部和湖南省出口产品奖、出口创汇奖和优质产品奖。
  商业 新中国建立前夕,境内有商业店户200余家,从业人员400余名。1956年在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国营、公私合营和集体商业发展很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同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商业发展迅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境内已成为全市贸易中心。市级商业机构以及邵阳中心百货商场、邵阳纺织品大楼、邵阳市五交化商场、南门口集贸市场等大型商业企业都在境内,其中邵阳中心百货商场1990年经营品种达9650种,经销额1503万元,上缴税利123.8万元。南门口集贸市场上下两层共设工贸、农贸摊位1000余个,每天上市品种18000多个,成交额近10万元。境内逐渐形成一些富有行业特色的街巷贸易,如大安街的副食业,遥临巷的布匹业,红旗路的服装业,大信街的典当业,城北路的废品收购业以及宝庆西路的汽车配件业等。境内服务行业发展快,闻名全国的邵阳市广告装璜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西区的新兴行业。1990年,境内有区街商业371家,有个体商业616户。
  四、教科文卫事业
  教育 境内是邵阳现代学校教育的发祥地。光绪二十四年(1898),南学会会员滕骥在沙井头创办中西兼习的滕氏女塾,开女子教育新风。光绪二十八年,知府潘清在南岳庙(今市二中校址)创建宝庆府学堂,这是邵阳境内中学教育的开端。同年,宝郡联立师范学堂在西直街创建,此为邵阳境内师范教育之始。民国14年(1925年),设在爱莲池(今市政府院内)的爱莲女子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附设幼稚园,境内始有幼儿教育。此后,虽历经战乱,但有识之士仍致力办学,使境内教育呈发展趋势,至1949年邵阳解放前夕,境内有中学7所、女子师范学校1所、小学10所。新中国成立以后,境内成为邵阳的重要教育基地,不但努力发展普通教育,而且创办职业学校、技工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业学校和多层次、多门类的成人学校。1978年成立西区文教科(1985年改教育局)以后,加强了对普及九年义教育的具体部署,1984年在全市率先完成普及小学教育任务。1986年创办西区一中,是年在巩固发展普及小学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又基本达到了普及初中教育的要求。至1990年,境内有小学15所、普通中学11所、职业中学5所、技工学校4所、师范学校1所、普通中专4所、高等院校4所(含电大、教育学院各1所)、聋哑学校1所。是年,区辖范围内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在校学生巩固率均达100%。小学毕业合格率达99.5%,小学毕业升学率和初中在校学生巩固率均为98%。每万人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198人,中等专业文化程度844人,中学文化程度4800人,小学文化程度1986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6.45%。
  科技 1984年8月,邵阳市西区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并相继成立西区科学技术协会和实用技术研究所。与此同时,各区属企业先后成立科技小组,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研制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其中9项经省有关部门鉴定通过,18项经市有关部门鉴定通过。1990年,区街企业有230名科技人员获得技术职称,其中中级36名、初级194名。
  医卫 1949年,境内有医院2所、病床100张、医务人员104人。新中国建立后,境内先后建医院6所(含厂矿职工医院),建各种医疗、防疫站(所)65个,至1990年有病床1356张、医务人员1423名。分别为1949年的13.56倍和13.68倍。自1978年1月建立西区卫生科(1987年改卫生局)后,先后建立西区医院、西区妇幼保健站和西区卫生防疫站,加强了食品卫生、药品卫生、劳动卫生、公共卫生的监督管理。经过40多年的努力,境内卫生面貌发生根本变化:1950年消灭了霍乱,1953年消灭了天花,1989年实现计划免疫第一个85%的目标,传染病得到严格控制,发病率降到23.06/10万。
  体育 1953年,境内修建总面积为30000平方米的大祥坪体育场。1981年,新建有4500个看台座位的邵阳市体育馆。1983年以来,区辖范围内又新建体育馆1座、田径场3个、灯光球场1个、篮排球场25个,创办体育中学1所。群众性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气功活动十分活跃,影响遍及省内外。
  文化 宝庆戏台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较清初吴中“戏船”早200多年。清末、民国年间,境内共有寺庙戏台9处。从民国17年(1928)起,先后办有13家戏院。1949年,仅存5座,共计座位3000个。新中国建立以后,各项文化事业发展很快。自1978年建立西区文体科(1984年改设文化局)以后,于1979年设立区文化馆和4个办事处文化辅导站。1979~1990年,区文化馆举办过各种展览16次,开展各种文艺活动60次,基层文化活动日渐活跃,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据1990年统计,境内有影剧院6座,座位9000个。有舞厅、录像厅、卡拉OK厅20家,还有民间茶社、曲艺场和电子游戏室38家。1985年新建的市群众艺术馆,集文化娱乐多种功能于一体,成为全区人民的文化娱乐中心。境内有市图书馆和松坡图书馆,有被称为“五层第一峰”的猴子塔和重要宗教活动场所南清真寺、基督教堂。境内是民国时期邵阳出版报纸的中心地址,新中国成立以后,邵阳地、市先后创办的《资江日报》、《邵阳日报》等报纸,其社址均设境内。这里也是广播、电视中心,邵阳市人民广播电台、邵阳市电视台和邵阳市有线电视台均设境内。
  第三节 郊区
  一、政区 人口
  邵阳市郊区位于邵阳市城区四周,东邻邵东县,北连新邵县,西南两面与邵阳县接壤。地理坐标:北纬27。4'45″~27。8'45″,东经110。20'57″~110。37'30″。面积388平方公里。区治设市东区沙子坡。
  1951年3月,设立邵阳市郊区时,辖6乡1镇,面积为67平方公里。1953年5月改为邵阳市第四区,1956年被撤销,所辖乡镇由邵阳市直管。1958年9月,从邵阳、邵东、新邵划入9乡,市郊面积扩至385平方公里。1962年10月,又将1958年增划地,除部分地外,划回原籍,面积缩为97平方公里。1964年复置郊区办事处,1968年由邵阳市革命委员会抓革命促生产指挥组取代。1977年7月又从邵阳县、邵东县划进6个公社,面积扩为331平方公里。1978年1月设近郊、东郊、北郊3区,10月并为郊区。1984年6月又增入邵东县板桥、蒋河桥两乡,面积增为388平方公里。1990年,郊区辖15个乡和市园艺场、城南园艺场等单位(参见《建置篇》)。
  1951年,境内人口为12.7万。1990年末,有28.49万人,每平方公里734人。总人口中,男性占49.7%,农业人口占94.9%,汉族占97.7%,回族占2.3%。回族主要分布于面铺、板桥、云水铺3乡。此外还有少数其他民族人口。
  二、自然环境
  郊区地貌以丘岗为主,地势南高北低。郊南多为海拔450米左右的低山,最高点在面铺乡希夷村黄金〓,海拔516米;郊北地势低平,谷地宽阔,海拔220米左右,最低点在田江渡乡苗儿村,海拔201米。全区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各占全区总面积的3%,84.7%和12.3%。
  区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植物生长季节长。年平均日照1533.2小时,年平均气温17.0℃。一年之内,元月最冷,平均温度为5.1℃,极端低温—10.5°C(1977年1月30日);7月最热,月平均为28.5℃,极端高温39.5℃(1971年7月21日)。年平均霜日19.5天,最多37天(1962~1963年度),最少8天(1965~1966年度)。年平均降水量1323.0毫米。年际间变化较大,1970年降水1803.6毫米,1960年仅922.5毫米。4~6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44.4%,夏秋多干旱。
  区境有资江水系河溪17条,总长148.3公里,河网密度0.38公里/平方公里。资江斜穿境北,过境长21.3公里;邵水横贯中部,过境长24.2公里,邵水主要支流有檀江、红旗河。地表水资源多年平均总量28711万立方米,其中区境内产水23061万立方米,客水571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410万立方米。
  全区有耕地17.33万亩,其中水田12.6万亩,旱地47248亩;林地63720亩,园地41654亩,水域52246亩,其中可放养水面17240亩。河溪水能理论蕴藏量51252千瓦,可开发水能资源38809千瓦,已开发940千瓦。矿藏有煤,锰、铁、金、矾、大理石等。
  三、经济状况
  1980年,郊区工农业总产值9266万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21977万元,比1980年增长137.2%。国民生产总值43380万元(当年价),其中农业占39.2%,工业占36.5%,交通运输业占6.6%,建筑业占9.5%,商业服务业占8.2%。农村社会总产值40391万元(当年价),其中农村工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57.88%。地方财政收入1034万元,人平35.85元,财政支出1779万元。年末储蓄总额4710万元,人平163.2元。农民人平纯收入635元,人平消费563元。
  境内大宗农牧产品有水稻、蔬菜、油菜、花生、柑桔、茶叶、生猪、家禽、鲜鱼等。1950年种植水稻7.35万亩,总产11760吨,单产202公斤。加上红薯、小麦等杂粮,人均产粮114.4公斤。为解决人们温饱问题,党和政府致力于改善生产条件,推广农业科技,引进培植良种,改革耕作制度。修建小型水库48座,新开整修山塘1.51万口。发展内燃机抽水机2983台,电动抽水机478台。合计20583千瓦。开挖大小水渠100余公里,使旱涝保收面积由1949年的27%提高到72%,其中水田保收面积占85%。1990年,全区稻田面积10.34万亩,早晚两季产粮69973吨,比1950年增产近5倍:人均产粮283公斤,比1950年增加1.47倍。
  郊区农业生产坚持“为城市服务”的方针。1949年,划专用菜地1500亩。1958年蔬菜生产销售纳入国家计划,菜地扩至2000亩,1961年扩至10197亩。1964年起,根据市场需要。大体保持每100城市人口,安排3亩菜地。历年菜地基本建设投资1000余万元,其中1980~1987年投资443.4万元。用于扩大面积,改造菜园,修筑排灌工程。1990年,实有商品菜基地6919亩。排灌沟渠108.7公里,有大小抽水机、喷灌机200余台,年供时鲜蔬菜39098吨,占城市总供应量的95%。
  民国20年后,境内开办曼珍农场,大悲林自生农场、哲园等园艺场种植大红袍、黄桔、酸橙及温州蜜桔。至1949年,有园艺场地1790亩,产柑桔376吨。新中国成立后,柑桔种植面积逐年增加,成为郊区一大拳头产品。1990年,有柑园面积25091亩,年产蜜桔9767吨,郊区广为栽培的温州蜜桔尾张于1985年评为全国优质水果,获农牧渔业部“金杯奖”。1989年再次评为优质水果,出口欧美。1990年,生猪饲养量29.25万头,人平1.1头,水产品达2352.8吨。
  1954年,芹菜塘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率先开办集体所有制企业——芹菜塘陶器厂。1956年,境内铁、木、篾、缝等手工业者,纷纷组织起来,建立乡手工联营社。1958年开辟农副产品加工业,1963年开始出现机械行业。七十年代,社队企业增加塑料、皮革、印刷、造纸、化工、电器等行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营、集体(区办、乡办、村办)、联户、个体一齐上,特别是横向联营,促使郊区工业迅速发展。1990年,全区乡镇企业1555家,职工15172人,总产值28148万元(当年价)。出口产品有锑锭、包装钢桶、竹簧工艺品、“闪光牌”大理石光板,名优产品有聚丙烯塑料包装袋、52克凸版纸、CA—10B汽车后半轴,最新产品有CDF型系列复合滤尘器、GR—1型高效滑润剂、净化剂聚氯化铝,传统产品有草席。
  境内有资邵二水之利。民国时期,过境公路东有潭宝路,可达湘潭、长沙,西有宝桃公路可达安江。五十年代,修通娄邵铁路。以后陆续发展,至1990年,郊区有娄邵铁路15条专用线,过境公路有国道320、207,省道1812(邵阳至零陵冷水滩)、1821(邵阳至新化),乡道纵横交错,通达各乡村;有机动车辆1820辆,机动船133艘。
  民国14年(1925),邵阳邮电局在境内高崇山设立邮政代办所,在召伯祠、蒋河桥、檀江桥、划船塘、马鞍石设立信柜。1949年解放后,信柜增设至12个。1952年,邮路步班到乡。同年,邵东县和邵阳县人民政府分别架通两市塘至三区区公所驻地嘉裕堂(今板桥乡内);塘渡口至五区区公所驻地六甲冲(今檀江乡内)两条电话线路,境内始通电话。1958年,设有城南、城东、江北、高崇山、板桥5个邮电支局。农村电话通至各大队部。1990年,有火车站、渡头桥2个邮电支局,江北、城南、蒋河桥3个邮电所及清风亭代办所,有农村邮件运输邮路2条,邮路880公里,摩托车邮路164公里。1990年,农村人平住房15平方米,照明电覆盖率达97%。
  民国时期,境内有个体日杂商店、客栈、槽房近300家。1953年以乡为单位建立供销合作社。1956年后,供销合作社成为境内商业主渠道。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商业得到发展。1990年,全区有新滩镇、渡头桥、高崇山、罗市桥、檀江桥、蒋河桥、雨溪桥、洋溪桥、兴隆街9个集贸市场,商业零售网点1179个,从业3296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163万元,其中供销合作社占35.27%,乡村集体占1.23%,个体占60.54%,其它占0.96%;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5048万元,农副产品商品率为64%。出口产品有瘦肉型猪、蜜桔、茶叶、辣椒等26个品种。
  四、教科文卫事业
  1949年10月,邵阳解放时,境内有公办和私立小学81所,学生8646人;私塾96所,学生935人;合计学生1025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8.8%。1990年,有高中一所,学生177人(其他高中生在城区就读);初中13所,学生6146人;小学107所,学生32553人;幼儿班124个。学龄儿童入学率99.1%。每万人有大学文化程度21人,中学文化程度3682人,小学文化程度3913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15.59%。1990年,郊区科技人员中,获得技术职称的有1819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中级359人。按系列分:工程432人,农艺120人,教学1136人,医卫165人,会计86人,经济169人,统计26人,社会科学74人。主要科研成果有:联动式小密丸机、泥鳅人工养殖技术、《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报告》、温州蜜桔密植丰产技术、尼罗罗非鱼越冬增产技术、蔗田间种平菇技术、邵杂一号黄芽白选育、杂交早稻栽培技术等。
  民国时期,境内有简易中药铺42家。1952年8月,4名中医在叶家弄子成立境内第一家集体诊所。1953年在新滩镇建立郊区卫生所。1990年,有区、乡两级医院19家,病床275张,个体开业医生85人,人均预期寿命68.5岁,其中男67岁,女70岁。
  民国时期,境内流行祁剧、花鼓戏、木偶戏。1956年市(县)电影队下乡放映。1958年发展有线广播。1975年各公社建立电影放映队,1987年郊区建立无线广播电台。1990年,全区有各种型号电视机10322台,平均28人有1台,市电视台讯号覆盖率100%;有广播主线路868公里,支线893.7公里,村通广播率56%;有区乡文化干部32人,文艺创作人员35人,电影放映人员103人,铜管乐队队员148人。文物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汉代墓群、明代北塔。
  第二章 属县
  第一节 邵东县
  一、政区人口
  邵东县位于湘中腹地、邵阳市东部。东邻双峰、衡阳,南交祁东,西接邵阳,北连新邵。处北纬26。50'~27。28'、东经111。30'~112。5'之间。东西广56.7公里,南北袤59公里,面积1769平方公里,占邵阳市总面积的8.5%。县城两市镇距邵阳市城33公里(公路里程)。
  县境有战国时楚人文化遗存。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置昭阳侯国于今黄陂桥乡同意村。东汉改昭阳侯国为昭阳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为邵阳县。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县治迁昭陵县故治(今邵阳市西区)。从此,县境一直为邵阳县东乡地。1952年2月16日,析邵阳县东部、民国时期永安、亲睦、平六、震中、靖合、槎江、中一、中二、卫东、仁风、万安、保厘、安平、亲义、太一、太二、保善17乡置邵东县,属邵阳专区。1977年12月1日,划属涟源地区(今娄底地区)。1983年7月,属邵阳市。1990年,全县辖8区33个乡、1个区级镇6个乡级镇和皇帝岭等县直属农林场(参见《建置篇》)。
  1952年,邵东建县时,有居民15.71万户,62.38万人,1990年增至111.3万人。比1952年人口增加78.4%,平均每平方公里630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1.5%,农业人口占93%,汉族占96.49%,余为回、侗、苗等30个民族。
  二、自然环境
  县境处雪峰山和南岭山系之间的过渡地带,丘岗、平原交错。山地占全县面积的23.7%,丘陵岗地占64.8%,平原占11.5%。中部地势抬升,向东西倾斜,成为湘江支流蒸水、测水与资江支流邵水的分水岭。衡山、龙山余脉层峦叠嶂,如两帧巨大的翠屏,矗立于南、北边陲。境内最高点大云山,海拔994米;最低处为测水出境口,海拔125米。蒸水、测水、邵水两岸串珠状分布着溪谷平原,有牛马司、两市塘、黄陂桥、简家陇,佘田桥和毛荷殿等平畴。
  境内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日照为1615.3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6.6℃,年均无霜期272天。1月平均气温4.6℃,最低达—12.1℃(1977年1月30日);7月份平均气温28.2°C,最高达39.3℃(1971年7月26日)。年均降水量在1150~1350毫米之间,西北部偏多,在1300毫米以上,东南部偏少,在1250毫米以下。年际降水量差异亦较大,1970年达1910.2毫米,1960年仅874毫米。4~6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3%,多洪涝;7~9月份降水只占全年的22%,多干旱。平均相对湿度为81%,年均蒸发量为1329.3毫米,全年以东北风为主,仅7月以偏南风为主。
  境内有大小河溪221条,其中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有66条。蒸、测、邵三水均属雨源河,流短水浅,易涨易落,山洪特征显著。境内石灰岩地貌面积广,地下水丰富,且含水岩组多位于排泄基准面以上。
  全县有耕地70.71万亩,其中水田47.32万亩。有水域16.82万亩;林地79.72万亩,其中用材林43.19万亩,油茶林4.5万亩。主要树种有68科、280余种,其中珍贵树种有银杏、罗汉松等17科、45种。矿产有煤、石膏、铁、锰、铅、锌、磷、钾长石、白云岩、石灰石、重晶石、硅等。煤贮量为1.12亿吨,石膏贮量在2亿吨以上。
  三、经济状况
  1949年,境内工农业总产值为6417万元(1980年不变价,以下各节同)。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77573万元,是1949年的12倍;国民生产总值达92936万元(当年价,以下各节同),其中农业占49.2%,工业占26%,建筑业占2%,运输邮电占3.7%,商业服务业19.1%;人均国民收入715元,居邵阳市9县第二;地方财政收入5087万元,人平财政收入45.7元,财政支出5094万元;城乡储蓄余额6841万元,人平储蓄240.8万元;居民人均年消费601元,其中农民为552元,城镇居民为1253元。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有谚云:“滴水流三阳(祁阳、衡阳、邵阳),要水望断肠”,十年九旱。1949年,境内农业产值6179万元,产粮9.82吨,平均亩产仅138公斤。新中国建立后,1952~1990年,邵东县共投工19288.6万个,投资15019.5万元,建塘堤7.8万处,中型水库9座,小I型水库26座,小Ⅱ型水库91座,蓄引水总量达3.81亿立方米;提灌机械总动力4万千瓦,提灌面积48万亩,早涝保收农田44.94万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开发商品农业,成为国家瘦肉型猪、柑桔、西瓜、黄花菜出口生产基地县之一。1990年农业总产值为27070万元。水稻最高年产量为40.4万吨(1983年)。黄花最高年产量4800吨,占全省产量的40%。年出栏生猪40万头以上。年产鲜鱼9000吨左右。全县有乡镇企业2.3万余家,从业9.5万余人,企业总产值79039万元(当年价,以下各节同),居邵阳市9县之首,居全省第四位。农村社会总产值14.12亿元(当年价,以下各节同),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53.88%。
  1949年,境内工业产值仅23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7%。新中国成立以后,兴建市属铅锌矿、石膏矿、邵东钢铁厂,邵东县机械厂、氮肥厂、磷肥厂、水泥厂、五金厂,杨桥轴瓦厂、牛马司曲轴厂、范家山无线电元件厂、黑田铺铬黄厂、火厂坪缸套厂等骨干企业,初步形成冶金、化工、建材、造纸、纺织、印刷、食品、制革、塑料、家具等工业行业。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5132家,其中全民与县属集体工业企业42家,从业人员12920人;工业总产值50533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5.1%。是全市第一个工业占主导地位的县。工业产值中,省、市属工业占20.4%,县属工业占11.1%,乡镇企业占68.7%。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27.24万吨,居全市第一,水电216万千瓦时,化肥8550吨,生铁2.92万吨,钢材4521吨,农用泵3267台,铅金属量1959吨,锌金属量1093吨,水泥5.79万吨,日用陶瓷323万件,石膏70.67万吨,饮料酒2828吨,机制纸3645吨,棉布143.2万米。名优产品有N——26型耐火砖,TZQ250减速机,星月牌中铬黄、船牌民用剪等。
  清代,邵阳大东路、中东路、小东路三条驿道贯穿境内,桐江、蒸水通帆船。民国17年(1928),潭宝公路过境段建成通车,民国26年(1937),衡宝公路境内段建成通车。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不断加强公路的新建与改建,至1990年,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共1299.78公里,其中过境国道(代号320)39公里,过境省道(衡宝线代号1814)42.6公里,公路桥193座,长3507.7延米;过境铁路37.9公里,建有车站5处。载客汽车198辆,东至长沙、衡阳,南至桂林、广州,西至怀化、贵州,北至常德、岳阳;年运客量1266万人。载货汽车1018辆,轮式拖拉机1335辆,摩托车479辆,其他机动车908辆,货运量237万吨;火车运输(县内5站)客运量95.67万人,货运量133.43万吨。
  民国2年(1913),两头塘设邮政代办所。1949年,境内有邮政代办所24处,信柜33个。1952年,设邵东县邮电局。1990年,县内有邮电支局8个,邮电所21个,邮路21条,单程547公里。电话线杆路总长1390公里,电缆总长50公里,城乡电话单机1175部。邮电业务总量386万元(1990年价,下同)。
  民国时期,邵阳东乡商贩已遍及云、贵、湖、广,各集镇商店、行栈多为小本经营。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3月,开办国营商业。1951年8月,兴办供销合作社。1956年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国营、集体商业迅速发展。1978年后私营个体商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至1990年,全县有国营商业236家,集体商业1970家,个体商业11957家;市场46个,其中闻名省内的有廉桥药材市场、两市塘小工业品市场、太阳村眼镜市场、毛家栗山小五金市场、徐家铺木材市场。全县有2万多农民购销员,其中有万余人专门从事长途贩运。1990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63亿元,其中国营占18.7%,集体占30%,私营个体占51.3%;国家收购粮食3.5万吨,食用植物油655吨,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79亿元。外贸出口工业品有民用剪、旅行剪、电工刀,农副产品有活猪、西瓜、柑桔、黄花菜、茶叶等61个品种。
  四、城乡建设
  明代,黑田铺已成为宝庆四铺之一。民国时期潭宝、衡宝公路通车后,处交通要道的范家山、廉桥、牛马司、佘田桥、两市镇、火厂坪等地及仙槎桥逐渐成为集镇。因战乱频繁,集镇屡遭破坏,市井萧条。邵东建县后,两市塘辟为县城,开始进行供水、供电、交通、邮电、文化、教育、体育等设施的建设。至1990年,县城有街道13条,总长10.74公里,房屋建筑总面积112.9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9.5平方米。牛马司、范家山、仙槎桥、火厂坪、佘田桥、廉桥成为建制镇,其街路、房屋、水电建设亦焕然一新。农村老式土坯房逐渐被红砖楼房取代。农民人均住房面积24.8平方米。农村照明电覆盖率达95%。
  五、教科文卫事业
  清代,境内有资东书院、稽古书院、杨塘书院,私塾、义学遍及各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开办小学堂。民国27年(1938),熊冲等人主办的私立南京三民中学迁入廉桥,境内始有中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有各类学校624所,教职员9158人,其中小学422所,在校学生13.49万人;初中101所,在校学生37700人;普通高中12所,在校学生11500人;职业高中2所,农业技术学校37所,卫生职工中专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幼儿教育班465个。学龄儿童入学率98.6%。1977~1990年,全县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初中文化的劳动者14.58万人,高中6.03万人,向大专院输送合格新生1.04万人。县民每万人拥有大学文化38人,高中文化699人,初中文化2370人,小学文化4000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总人口17.04%。
  民国32年(1943),农林部华中区农业推广繁殖站设于境内宋家塘,开始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与推广。新中国成立以后,农业实行科学种田,水稻单季改双季、高秆改矮秆,常规改杂交,亩平产量从1950年的150公斤上升到1000公斤左右。1990年,全县有自然科技人员133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33.9%,农业技术人员占16.6%,医药卫生人员占48.8%,1980~1990年,全县获科技成果奖189项,其中国家部级奖5项,省奖14项,地市级奖58项。
  清末,境内只有民间中、草医及药店。民国5年,两市塘基督教堂始设西医诊疗室。民国时期,人口平均寿命仅35岁。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建邵东县人民卫生院(邵东县人民医院),1958年建邵东县中医院。1990年,县内有县、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51个,村卫生室964个,门诊所33个,病床694张,医疗技术人员1711人。人口平均寿命,男性为66.25岁,女性为69.68岁。
  境内传统民间体育有耍龙灯、舞狮及武术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稽古高等小学堂始开设体育课。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普遍开展,职工、农民体育亦日益发展。1978年建业余体校,1989年建划艇学校,至1990年,获第十届亚运会女子皮划艇(4人组)金牌1枚,全国举重比赛奖牌4枚,省皮划艇、赛艇比赛奖牌31枚,射击比赛奖牌8枚。
  清末民国时期,县内盛行花鼓、祁剧、车马灯、木偶戏等。1952年,建县楚剧实验团(后改为邵东花鼓剧团)、县图书馆、文化馆、档案室,1955年建县广播站,1956年成立电影队,1981年建电视转播台。1990年有各类文化机构441个,其中电影放映队146个,电视差转台9个,农村广播站48个,入户喇叭8.97万个。1980~1990年,县内文艺工作者在省以上刊物发表作品47篇。境内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期的石器,商代青铜龙头,战国时期的青铜剑、矛戈。古迹有汉古昭阳侯城遗址,周官桥乡建胜村西门大屋古城址、清末贺金声祠、贺金声墓,还有解放战争烈士墓塔和墓碑。
  (执笔:彭乃珍)
  第二节 新邵县
  一、政区 人口
  新邵县地处邵阳市北部,资江上、中游。地理坐标:北纬27。15'~27。38',东经111。8'~111。50'。东北界涟源市,东南邻邵东县,南抵邵阳市、邵阳县,西接隆回县,北连新化县、冷水江市。县境东西长68.6公里,南北宽43.6公里,面积1790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0.85%,占全市面积的8.6%。县城酿溪镇距离邵阳市城12公里(公路里程)。
  建县前,分属新化和邵阳县。1952年2月16日,析民国时新化县的大智、遵路、亲睦、永固乡和邵阳县的集云、仁义、靖生、敦仁、敦安、三民、安义、刚劲、和安、长泰、维一乡及宝善乡、立胜乡一部分建立新邵县,属邵阳专区。1977年12月1日划属涟源地区(今娄底地区),1983年7月划属邵阳市。1990年末,全县分6区31乡,1个区级镇2个乡级镇及县直属龙山、岱山、大形山等农林场圃(参见《建置篇》)。
  1952年全县共10.49万户、40.06万人。1990年20.23万户、71.43万人,比1952年增加78.6%。平均每平方公里399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2.4%,农业人口占92.57%。汉族占99.8%,余为苗、回、满、壮、土家、侗、瑶等18个民族。
  二、自然环境
  县境有天龙山、板竹山、金龙山、朗概山、龙山五大山脉自西至东,横亘中部,构成中部高,南北低的地势。龙山主峰岳平顶,海拔1513.6米。最低点资水出境处(岱水桥乡筱筀村)平地海拔169.3米。山地占全县面积的48.8%,丘陵、岗地占35.9%,平原占15.3%。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气候垂直差异较大。酿溪镇1960~1990年历年平均气温17C。1月最冷,平均5.2C;7月最热,平均28.5℃。极端高温39.8C(1971年7月21日),极端低温—10.7℃(1977年1月30日)。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480.9小时。年平均霜日19.6天。多年平均降雨日160天,降水量1305.1毫米,最少939.9毫米(1974年),最多1773.3毫米(1970年),4~6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4%,夏秋多干旱。
  县境有资、湘两水系干支流69条,总长934公里,河网密度0.52公里/平方公里。资水流域面积占全县面积的90.4%,其余为湘江流域。资水自渔溪口入境,由良罾滩流入冷水江市,境内流程53.5公里,落差23米,坡降0.43‰。另有资水一级支流渔溪、酿溪、石马江、棠溪、龙口溪、筱溪、麻溪,二级支流有西洋江(龙山河)等。多年平均总水量,地表水为13.72亿立方米,地下水为1.68~5.38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量11.45万千瓦。
  全县有耕地45.89万亩,其中水田32.86万亩。林业用地137.76万亩,其中有林地110.23万亩,盛产松、杉、楠竹。森林覆盖率41%,人平活立木1.9立方米。有水面10.53万亩,其中捕捞水面4.43万亩,养鱼水面2.58万亩。树木种类有95科574种,其中乔木378种,灌木147种,竹类8种,属国家保护树种有水杉、银杏、杜仲、金钱松等19种。野兽类有36种,鸟类67种,蛇类22种,鱼类89种,贝虾类26种。新邵是湖南省有色金属重点县之一,大型矿藏有龙山金锑矿、高家坳砂金矿、巨口铺铅锌矿、白云铺维尼龙石灰石矿,此外还有铁、锰、煤炭、滑石、耐火粘土、白云石、重晶石等。自然景观有昔称宝庆十二景的“岳平云顶”、“石门献翠”、“白云樵隐”、和新近开发的白水洞、梦云洞、赛双清等。
  三、经济状况
  1949年境内工农业产值673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建立新邵县,经济迅速发展。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57561万元,其中工业占51.2%,农业占31.4%,建筑业占7.2%,运输邮电4%,商业6.2%;工农业总产值45279万元,为1949年的6.72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31%,比1949年上升58.31个百分点;人均国民收入691元,居9县第三位;地方财政收入2725万元,人平财政收入38.1元;财政支出3839万元;全县城乡储蓄余额10782万元,人平151元;全年人均居民消费694元,其中农民649元,非农业居民为1251元。
  1949年境内农业产值人平166元,人平产粮149公斤。自1952年建县至1990年,国家、县财政先后向农村投资5967.04万元,建成水库112座(中型有下源、颜岭、枫树坑、尧虞塘4座),库容1.22亿立方米,水轮泵48处、123台,电灌机埠660处、674台,提水机械4004台,有效灌溉面积31.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3.22万亩。80年代初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业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1990年,农业总产值17869万元,为1949年的2.71倍,人平250.2元;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四业占48.3%,比1979年提高13.9个百分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薯类、小麦,最高年产量达28.85万吨(1989年),人平产粮415公斤。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最高年产量3437吨(1982年)。经济作物中,柑桔产量为最,最高年产85080吨,其次是烤烟,最高年产量达2697吨,是全省烤烟基地县。传统农产品还有黄心生姜、龙牙百合。养殖以猪、牛为主,次为家禽、山羊,1990年生猪出栏33.12万头,年末存栏耕牛66959头。新邵山羊,个体大,数量多,闻名全省,最高年饲养量51263只。60~70年代,年伐木材在10万立方米以上,楠竹150万根以上(包括造纸用嫩竹),1989年采伐木材39037立方米。1990年有乡镇企业13763个,从业人员64623人,总产值32300万元,居全市第二。农村社会总产值58424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36.25%。
  清末,始开发利用龙山锑矿,民国时锑产量次于新化锡矿山和益阳板溪,居湖南省第三位。此外,1940年土纸产量达8.4万担。日军侵邵时,所有矿业公司,炼铁、淘金等停办。1949年境内工业总值仅136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建成印刷厂、冶炼厂、洞底下电站、卷烟厂等国营集体骨干企业。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4084个(其中全民27个、集体135个)从业人员36469人,工业产值27310万元。国营新邵卷烟厂,年产卷烟9.5万箱,1990年完成工业产值14092万元,税金6239万元,是全市第一纳税大户。“笑梅”牌香烟,名闻遐迩。工业产品精锑(年产1000吨)与枫叶牌防盗锁评为部优,不锈钢耐腐蚀泵填补中南空白,葡萄糖(年产982吨)是全省唯一采用酶化技术生产的产品,九二0农药对杂交制种,杂交晚稻的增产有显著作用,此外还有氮肥(年产32285吨)、磷肥(年产54455吨)、水泥(年产9.71万吨)、机制纸(年产2532吨)、原煤(年产24.64万吨)、饮料酒(3322吨)等拳头产品。
  境内有53公里资江航道。民国35年(1946)建成邵(阳)新(化)公路,经过境西,长44.3公里。1956年县城至邵阳市、县城至涟源两条公路通车。至1990年,全县共修公路202条,公路桥梁148座,通车里程958.4公里,其中国道(207线)新邵段51公里,省道(1821线)新邵段44.3公里,各乡镇及74%的村通公路;全县拥有货车613辆,客车83辆,拖拉机、三轮车、四轮车297辆;长途客车通长沙、衡阳、冷水滩、娄底、涟源、新化、广州;全年完成货运量118万吨,客运量450万人次。湘黔铁路经县境线段8公里,洪溪乡石泉建有客运站和货运站。
  民国8年(1919)境内设有邮政信箱44处,民国19年架设农村电话,1952年成立新邵县邮电局。1990年,全县有邮电局、所28处,邮票代售98处,信箱116个,邮路总长度321公里,电话线杆路长度625公里,城乡电话单机1357部,邮电业务总量196万元。
  1952年全县有私营商户1059家,从业人员1093人。是年成立县供销合作总社。1954年成立中国食品公司新邵接收转运站。从此商业逐步由国家和集体经营。8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私营商业增加。1990年,全县有集贸市场43处,零售网点5725处,从业人员8319人;社会商品零售额23787万元,其中国营占30.3%,集体占36.8%,个体占23.9%,农民自售占9%;国家收购粮食23482吨,食用植物油509吨,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7801万元。出口商品有精锑、辣椒、百合、茶叶、猪肠衣、活猪、柑桔、蘑菇等44种,其中精锑运销20多个国家,是邵阳市大宗出口产品之一。
  四、城乡建设
  明代,北路巨口铺是宝庆四大铺之一,至民国时期,街长800米,铺房130余间,其他30—100户的集镇有酿溪、新田铺、严塘、踏水桥、厚里、大同镇等处。1949年酿溪镇街道仅200米,人口100余。1952年2月,酿溪成为新邵县城。是年发电照明。1971年部分机关抽水饮用。1979年建自来水厂。至1990年共建街道13条,总长10.3公里,并建立公共汽车公司;建房近100万平方米,其中民房22.5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9.3平方米。寸石、龙溪铺成为建制镇。全县农村住房12.4万幢,建筑面积1053万平方米,人平住房16.1平方米。农村照明电覆盖率为73%。
  五、教科文卫事业
  晚清,境内有“河边书屋”、“荫堂义塾”、“龙源书屋”等。光绪二十七年(1901)邑人周叔川创建大同小学堂。民国32年(1943)大同小学改办私立同大中学,境内始有中学。民国33~35年湖南省立第六中学曾迁白宁、黄土墈。1949年,境内有小学校205所,乡中心小学19所,私立初中2所,私塾70处,在校中小学生22389人,在塾学生1102人,在学人数占全境人口的6%。成人文盲率为83.5%。1958年,新邵一中、二中始招高中班。1990年,全县有学校538所,教职工6206人,其中高中8所,在校学生5587人;初中58所,学生23763人;职业中专1所,学生654人;小学468所,学生82483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9.5%。全县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43人,中专与高中文化686人,初中文化2219人,小学文化4302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总人口18.78%。
  1958年12月始有新邵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90年县属科研机构发展到6个,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48个,科技人员7492人,其中高级职称的77人,中级职称1303人;按系列分,农业159人,工程397人,教学(自然科学)834人,社会科学4440人。主要科技成果有:晚稻“新梗四号”品种的选育,土地资源详查和农业综合区划,二号精锑的冶炼技术、香菇代用生料栽培等。
  清末,中医周学霆著《三指禅医案存》、《医学百论》、《外科便览》等书传世。民国31年(1942)龙溪铺设卫生所,民国34年邵阳县卫生院在新田铺设卫生分院,在巨口铺设卫生所。1952年开办县中医院。1990年有县、区、乡院所43所,门诊部25所,病床1841张,医务工作者1689人,私人开业行医的120人。平均预期寿命男性63.9岁,女性66岁。
  民间有武术、游泳、舞龙舞狮、赛龙舟等体育活动。1957年成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75年建办业余体育学校。从60年代以来参加省以上体育比赛,获冠军8项,亚军5项。
  境内流行祁剧、木偶戏、花鼓戏等。1952年在酿溪建县文化馆。1955年建新邵楚剧团,后改花鼓剧团。1956年新华书店开业。1977年建电影院。1978年红日机械厂建电视差转台。1979年建图书馆。1990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137个,广播台站61个,电视差转台7处,覆盖率80%,各类业余文艺创作作者400余人。文物古迹有:东汉墓群、晋代文仙观、南宋大名禅院、清代“一字山”等。
  (执笔:陈康民)
  第三节 邵阳县
  一、政区 人口
  邵阳县位于邵阳市南、资江南源夫夷水和西源赧水汇流处。东邻邵东、祁东县,南连东安、新宁县,西接武冈、隆回县,北抵新邵县和邵阳市区。地理坐标:北纬26。40'36″~27。6'8″,东经110。59'56″~111。40'14″。面积199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6%。县城塘渡口镇距邵阳市城38公里(公路里程)。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于今邵东境内封昭阳侯国,属零陵郡。东汉改置昭阳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为邵阳县,属邵陵郡。隋废邵陵郡,迁邵阳县治于昭陵故址(今邵阳市西区)。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属邵州。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升邵州为宝庆府,邵阳仍为附郭县。元、明、清三朝因之。中华民国2年(1913)废府立宝庆县,民国17年复名邵阳县,民国26年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民国36年析境西置隆回县。1949年10月10日邵阳解放。1950年7月析置邵阳市。1952年2月析境东、北置邵东、新邵县,合民国时邵阳县南部、西部安远、宝南、屏藩、谷州、时雍、行仁、义胜、立胜、永洪9乡和武冈县东部惟一、双清、长乐、金龙、四望、古峰6乡为邵阳县,迁治塘渡口,属邵阳专区(邵阳地区)。1986年属邵阳市。1990年,全县辖8区32乡,1个区级镇9个乡级镇和河伯岭、五峰铺、七里山3个县直属乡级农林场(参见《建置篇》)。
  1952年邵阳县有12.05万户、45万人。1990年达24.49万户、88.53万人。平均每平方公里430人。38年中,人口差不多翻了一番。1990年总人口中,男性占51.96%,农业人口占94.56%,汉族占99.57%。少数民族有回族、苗族、侗族、瑶族等31个,以回族为多(2802人),分布于青草、银仙桥、九公桥等地。
  二、自然环境
  县境处衡邵丘陵盆地西南边缘向山地过渡地带,丘陵岗地占全县面积的57.3%,平原占20.9%,山地占21.8%。地势南高北低。越城岭之四明山余脉伸入县境,成为东南屏嶂,最高峰河伯岭海拔1454.9米。石灰岩低山黄荆岭隆起于东北,丘岗起伏于全境,北部地势低缓,红土岗地发育。夫夷水、赧水于中部双江口汇合为资江,滔滔北去,最低点龙湾岭沙滩海拔210米。河溪两岸形成串珠式平原,较大的田垄有谷州、大彼田、白仓、东山、板桥、五里坝等。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生长季节长。年均日照为1556.9小时。年平均气温16℃~17.8℃,一月最冷,平均温度4.9C,极端低温—10.1℃(1977年1月30日);7月最热,平均28.2C,极端高温40.1℃(1963年9月1日)。年平均无霜期287天,年平均降水量1267.1毫米,最少为914.4毫米(1963年),最多为1710.3毫米(1970年)。4~6月为雨季,降水占全年总量的43.6%,夏秋多干旱。
  境内流程5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2条,总长738.1公里,河网密度为0.37公里/平方公里。资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5.5%,余为湘江水系。资江干流过境36公里,夫夷水过境45公里,赧水过境37公里,东部有檀江。平均降水地表径流量14.73亿立方米,客水86,14亿立方米,地下水2.97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92404千瓦,可开发量44000千瓦。
  全县有耕地68.95万亩,其中水田49.36万亩,人平耕地0.7亩;有林地101万亩,其中油茶林32万亩;有水面15.84万亩,其中可放养水面5.6万亩。野生植物约191科485属1166种,属国家保护树种有珙桐、水杉、金钱松等17种。植被覆盖率33.7%。野生动物168种(不含昆虫),其中鱼类41种。矿藏有无烟煤、石膏石、大理石、重晶石、铁、锰、锑及少量油页岩、高岭土、花岗石、白云岩砾石、铅、铝、铜、铀、钒等。其中煤储量8768万吨,石膏储量3.6亿吨。自然景观以地下溶洞取胜,著名的有响水洞、济公岩,著名泉井有谷州没底井。
  三、经济状况
  清代民国时期,县境属邵阳县南僻和武冈县东僻,尚处在封建农业经济状态。1949年,境内工农业总产值4075万元,工业产值只占3.1%。新中国成立40年来,经济建设完成7个“五年计划”。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7370万元,为1949年的9.17倍;国民生产总值50123万元,其中农业占62.3%,工业占23.3%,建筑业占6.5%,运输邮电占1.9%,商业占6%;人均国民收入482元,居全市第八位;地方财政收入1985.3万元,人平财政收入22.43元,财政支出4147万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9485万元,人平107元;居民人均消费386元,其中农民375元,城镇居民577元。
  1949年,境内人平农业产值58元(人民币),人平产粮183公斤。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温饱问题,党和政府致力于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科技。1952~1986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2353万元,投工2.28亿个,建成水库232座,库容1.55亿立方米;水轮泵78处,电灌机304处,内燃机提水机械8800多台,有效灌溉面积达51.9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36.38万亩。其中中型水利工程有金江水库、黑冲水库、东方红水轮泵站、向阳水轮泵站。80年代开始的农村改革使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农副产品商品率提高。邵阳县已成为湖南省粮食、生猪、奶牛商品生产基地县之一。1990年,农业总产值21791万元,为1949年的4.24倍;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四业产值占49.8%,比1978年提高23.1个百分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大豆、红薯、小麦次之,最高年产量35.03万吨(1983年),人平产粮445.6公斤,为1949年的2.43倍。油料作物以油菜、花生为主,花生最高年产量6017吨(1988年)居全省第一。茶油最高年产量2400吨(1984年),居全市第一。经济作物有辣椒、柑桔、茶叶、烟叶、黄花、百合、丹皮、枣等,辣椒、柑桔最高年产量分别为2701吨(1989年),18176吨(1989年)。养殖以生猪,耕牛为主,家禽次之,1990年出栏生猪49.9万头,居全市第一。水产品5417吨,居全市第二。1990年共有乡镇企业10146个,从业38006人,总产值20390万元,居全市第三;农村社会总产值64442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22.98%。
  1949年境内工业产值仅125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全县工业投资3156万元,建成渣滩电站、氮肥厂、造纸厂、水泥厂、内燃机水泵厂、酒厂、邵阳煤矿、工具厂、羽绒厂、皮鞋厂等国营、集体骨干企业。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2996家(其中全民31家),从业23771人,工业产值1557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1.7%,分别比1949年增长123.6倍和38个百分点;工业产值中,全民占20.7%,集体占52.7%(其中乡村工业占21.8%),村以下工业占22.9%,城镇个体及农村联营占3.7%;主要产品产量:原煤66.2万吨,居全市第二,水电6054万千瓦时,碳铵2305吨(纯量),水泥20829吨,饮料酒1762吨,机制纸1654吨,冷却水泵39517台,合金钻头1486万支,皮鞋17.21万双,羽绒制品3.08万件。名优产品有合金建工钻,双洲牌皮鞋、常汉箱、宝庆辣酱;家庭传统手工产品有棕丝斗笠、竹藤椅等。
  境内有资江、夫夷、赧水航道113公里。民国18年(1929)9月,宝桃公路修通,过境北长阳铺、岩口铺。1956年塘渡口通车,1972年建塘渡口大桥。1990年,全县共有公路697公里,公路桥梁93座,其中207、320两条国道过境79公里,邵(阳)零(陵)省道过境29公里;全县有货车1230辆、客车78辆、小车247辆、手扶拖拉机、三轮、四轮车1703辆,船744艘;货运量570万吨,其中陆运550万吨;客车南达新宁、东安,西通隆回、武冈、靖州,北至邵阳市、株州、长沙,年客运量895万人。
  民国3年(1914)五峰铺等镇始有邮政代办所。民国25年,金秤市、塘田市等镇通电话。1952年塘渡口设邮政局,1953年增办电信业务,1956年乡乡通电话。1990年,全县有邮电局、所18处,邮路20条,总长228公里,电话线杆路2024公里,城乡电话单机1234部,邮电业务总量183万元。
  民国时期,今境有商业1000余家,大多为小商小贩、前店后坊、小本经营。1951年12月建国营贸易公司。1952年成立供销合作社。1990年,全县有集贸市场36处,零售网点5647个,从业1362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6838万元,国家收购粮食43788吨,食用植物油1104吨,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1654万元,农副产品商品率45.9%。出口工矿农副产品有建工钻、皮革手套、羽绒制服、生猪、柑桔、辣椒、茶叶等62个品种,其中建工钻成为邵阳市出口拳头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城乡建设
  明代,南路五峰铺、西路岩口铺成为宝庆四铺之一。以后逐渐形成集市的有白仓、黄亭市、塘渡口、金秤市、塘田市、九公桥、小溪市。民国时期上述9个集镇不足6000人,塘渡口居民不足1000人,街道不足1华里。1952年,邵阳县迁治塘渡口,始用照明电。1973年用上自来水。70年代改建沿河街,80年代新辟邵新街。到1990年,塘渡口镇新建街道17条,15.9公里,房屋建筑总面积63.25万平方米,人均住房9.95平方米。五峰铺、白仓、塘田市、九公桥、黄亭市、岩口铺、长阳铺、下花桥、郦家坪成为建制镇。农村人平住房14.6平方米,照明电覆盖率42.1%。
  五、教科文卫事业
  清代,今境内有图南书院(诸甲亭)、城东书院(白仓)和一些私塾义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开办小学。民国27年(1938)9月,中共湖南省工委派历史学家吕振羽创办塘田战时讲学院。民国28年后,应时,武东、天继3所初级中学相继创办。1958年邵阳县一中始办高中班。1990年,全县有学校645所,教职工6867人;其中高中10所,在校学生6757人;初中86所,学生35287人;农业、职业中学5所,学生929人;小学544所,学生12.13万;学龄儿童入学率99.1%。成人大中专招生、自学考试、函授、广播、电视大中专教育全面开展起来。县民每万人有大学文化28人,高中文化651人,初中文化2314人,小学文化4010人。文盲半文盲率从1949年的59.1%降为20.44%。
  民国21年(1932),邓云琛在今黄塘乡创办大禾里农场,引进脐橙和温州蜜桔。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工业、医卫等方面科技活动全面开展。1990年,全县有科研机构3个,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0个,科技人员5920人,其中高级职称88人,中级1432人;按系列分,农业372人,工程413人,卫生1080人,教学(自然科学)4054人,社会科学851人。主要科技成果有芙蓉鲤养殖技术,花生高产栽培技术,选育花生新品种,低产桔园改造,稀土农用,XB—105A—1型内燃机冷却水泵等。
  民国16年,塘渡口始设西药架。民国31年后,白仓、黄亭市、九公桥、谷州铺、五峰铺设卫生所。1952年塘渡口创办人民医院。1956年建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1990年,全县有医院47所,门诊所24处,病床1091张,医务工作者1578人,私人开业146人。
  民间有武术、游泳、赛龙舟等体育活动。1973年创办业余体校,设游泳、篮球两班。1976年以来,游泳项目获国家级金牌7枚,省级金牌81枚。县民人平寿命从民国时的35岁提高到67.35岁。
  民国时期,境内流行祁剧、花鼓戏、木偶戏、布袋戏等。1951年底,塘渡口建文化馆,1955年建电影院和广播站,1972年建图书馆,1982年建电视转播台。1990年各集镇农村有电影放映单位159个,广播台站43个,有线广播通播率68%,喇叭入户率30.5%,差转电影覆盖率92%。各类业余文艺创作作者342人。文物古迹有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西汉夫夷侯国遗址、东汉古墓群。梽木山秋田村为唐代诗人胡曾故里,昔有胡曾墓、秋田祠。还有唐代高霞观遗址,南宋石刻“芙蓉峰”,清代罗公庙、江东桥亭,抗日战争时期的塘田战时讲学院旧址,吕振羽故居,下花桥烈士纪念碑等。
  (执笔:尹敬中)
  第四节 隆回县
  一、政区 人口
  隆回县地处邵阳市中北部,雪峰山东麓。地理坐标:北纬27。0'~27。40',东经110。38'~111。15'。东临新邵县,南接邵阳、武冈县,西连洞口县,北毗溆浦、新化县。东西宽61.4公里,南北长74.6公里,面积2856平方公里,占邵阳市面积的13.76%,占湖南省面积1.35%。县城桃洪镇,距邵阳市城56公里(公路里程)。
  西汉,县境属都梁侯国地,东汉改都梁县。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高平县于今高平镇小坳村古县场。此时县境分属都梁、高平县。南朝齐,邵陵郡治迁今桃洪镇。隋至唐,县境分属邵阳、武冈县。北宋至民国,分属邵阳、武冈、新化县。民国36年(1947)8月析邵阳县礼教、保和、西胜、中和、兴隆、隆中、隆治、果胜8乡和桃洪镇置隆回县,县治六都寨。隆回解放后,县治迁桃洪镇,并增划新化、武冈县部分地,隶邵阳专区,1986年1月29日,改隶邵阳市。1990年,全县辖10个区、1个区级镇、58个乡(其中民族乡3个)、9个乡级镇和4个县直属乡级国营林场(参见《建置篇》)。
  隆回置县时,有人口21万。1952年武冈、新化各一部划入隆回后,有人口50.09万,1990年达102.59万,平均每平方公里353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2.16%,农业人口占95%,汉族占98.22%。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苗族、侗族、壮族、土家族等21个,以回族居多,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62.36%,分布于山界回族乡、北山乡和桃洪镇等地;次为瑶族,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34.40%,主要分布于虎形山、茅坳两个瑶族乡。
  二、自然环境
  县境处衡邵丘陵盆地西缘向雪峰山地过渡地带,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呈阶状抬升,形成三个地貌区:南部丘冈区,平缓开阔,丘冈如馒头状起伏,最低点大田张村赧水河畔海拔230米;西北山原区,层峦迭嶂,高峰耸峙,构成海拔1300~1400米的丘状山原台地,以南端白马山为台脊,海拔1780米;北部山地区四周高山连绵,群峰林立,山势陡峻,中间冈丘起伏,呈现“三山一脉夹平地”的自然景观。山地占全县面积的49.2%,丘陵、岗地占45%,平原占5.8%。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丰沛,阳光充足,适宜各种动植物繁育生长。年均日照1485.9小时。年平均气温16.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5.0℃,极端低温—11.3℃(1977年1月30日);7月最热,平均28.1℃,极端高温39.1℃(1963年9月1日)。年平均无霜期280天。年平均降水量1299.6毫米,4~6月为雨季,夏秋多干旱。
  境内流程5公里、流域面积5平方公里以上河溪81条,属资江水系的73条、沅江水系的8条,总长2073.5公里,河网密度0.73公里/平方公里。资江西源赧水自西向东横穿县境南部,辰水、西洋江由北向南分贯县境中部和西部。年地表径流总量22.47亿立方米,地下水年动储量3.6~4.8亿立方米。有温泉6处,都是碱性硅质水;高洲温泉水温达48.5C,为邵阳市温泉之最。
  全县有耕地77.52万亩,其中水田58.7万亩;林地219.96万亩,林木蓄积量239.83立方米;有水面11.34万亩,其中可放养面9.5万亩。野生植物约200科100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有水杉、银杏、连香树、胡桃、杜仲、金钱松、福建柏、鹅掌楸等16种,森林覆盖率41.77%。野生动物133种。河溪可开发水能资源4.79万千瓦。矿藏有煤、金、铁、锰、铅锌、锑、大理石、冰洲石、铌、钽、钒铁、独居石、绿柱石、重晶石、锆石、石膏等40余种,其中黄金矿分布面占全境三分之一,有“黄金之乡”的美称。
  三、经济状况
  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7177万元。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6340万元,为1949年的5.06倍。国民生产总值56855万元,其中农业占72.5%,工业占16.2%,建筑业占3.0%,运输邮电业占2.4%,商业饮食业占5.9%;人均国民收入462.5元;地方财政收入3465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3.78元,财政支出5072万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13133万元,人平128万元;居民人均消费441元,其中农民425元,城镇居民739元。
  清代民国,境内农业生产落后,县境北部不少地方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1949年,粮食总产11.06万吨,农业总产值7044万元,人平产粮228公斤,人平农业产值69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组织全县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40年中,共投资1.1亿多元,投工2亿个,兴修水库244座,河坝4816座,山塘27065口,电灌站521处,水轮泵站86处,开挖渠道2763公里,使水利条件大大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3.42万亩。同时,改革耕作制度,推广良种,改进栽培技术,推广使用化肥、农药,发展农业机械,使农业生产逐步从传统生产技术中解放出来,农业内部结构、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隆回已成为国家辣椒、茶叶、柑桔生产基地县和湖南省龙牙百合生产基地县。隆回“三辣”(辣椒、生姜、大蒜)远近闻名。1990年,农业总产值22482万元,人平220元,为1949年的3.2倍。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四业产值占45.46%,比1978年提高10.73个百分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小麦、红薯、大豆次之,最高年产量35.89万吨(1983年),人平产粮410公斤。油料作物以油菜为主,最高年量8400吨。主要经济作物最高年产量,辣椒为2986吨,茶叶1225吨,柑桔7712吨,烤烟11903吨,生姜3331吨,百合331吨,大蒜1279吨,苡米1300吨。养殖业以生猪、耕牛为主,家禽次之。1990年,出栏生猪44.3万头,水产品3700吨;乡镇企业11353个,从业44934人,总产值13389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62813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18.05%。
  清代民国,滩头和六都寨的纸业省内闻名。1949年,工业产值13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85%。新中国成立后,工业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875家(其中全民39家、县属集体47家),已形成造纸、采矿、食品、机械、化工、纺织、建材、能源等20多个门类,主要产品有50余个;工业总产值13858万元,为1949年的104.2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1.85%上升到38.13%。工业总产值中,全民占67.23%,集体占26.68%,村以下(含村)工业占4.5%,城镇个体和农村联营工业占1.59%。主要产品产量:原煤10.65万吨、碳铵3398吨、水泥65068吨、饮料酒2013吨、香烟66690箱、机制纸7920吨、铅锌金属量289吨、鞭炮35371箱、羽绒制品3800件、皮鞋64200双、大理石5233平方米。名优产品有香粉纸、凸板纸、状元红酒、红梅辣酱、自动计量灌装机、炊事炉、耐久性档案纸。
  境内有赧水、辰水、西洋江航道139公里。民国18年(1929)9月和民国20年8月,宝桃和桃洞公路建成,横穿县境南部。1956~1958年,桃(洪镇)新(化)公路修通。至1990年,全县共建成公路63条,总长859公里,其中320国道过境47.57公里,省道隆(回)龙(广西龙胜)线、峡进线(隆回峡山口至溆浦进马江)过境65.4公里;建成公路桥梁144座,总长1261.2延米;全县有货车769辆、客车136辆、其他机动车207辆、船舶19艘、货运总量610万吨。客车东达邵阳、株州、衡阳、长沙市,南至邵阳县,西通洞口、武冈、绥宁、新宁、城步、通道、黔阳、靖县,北至新化、溆浦县,年客运量640万人。
  民国元年(1912),境内始设桃花坪、隆回(今司门前)两个邮政代办所。民国11年设桃花坪电报局。民国23年设桃花坪电话所。1951年设隆回县邮电局。1990年,全县有邮电局、所18处,主干邮路255公里,电话线杆路844公里,城乡电话机838部,邮电业务总量236万元。
  民国时期,境内从商者不满千家,多为小本经营的私商小贩。1950年3月建立首家国营贸易公司。1951年3月建立县供销合作社。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营商业开始占主导地位,供销合作社成为农村经销主渠道。“文化大革命”中,私营商业基本绝迹。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个体商业迅速发展。1990年,全县有集贸市场86处,零售网点5492个,从业10494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061万元,其中国营占27.9%,集体占40.3%,个体占31.8%(含农民自售),国家收购粮食39554吨、食用植物油1073吨,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0562万元,农副产品商品率33%。外贸出口产品有茶叶、干辣椒、百合、苡米、生猪、土纸、羽绒制品、香粉纸、劳保手套、轻工用布、皮张等76个品种。
  四、城乡建设
  清代桃花坪(今桃洪镇)、滩头、六都寨、荷香桥、周旺铺、司门前、高平等成为集镇。民国时期,桃洪镇成为邵阳县建制镇之一,六都寨曾为隆回县城。1949年,桃洪镇有街道2217米,房屋建筑10.13万平方米,居民近5000人。新中国成立后,集镇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80年代后,城镇建设迅速发展。1990年,县城桃洪镇街道长14611米,房屋建筑面积增加到100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12.6平方米;除桃洪镇、滩头、六都寨镇外,荷香桥、司门前、金石桥、高平、小沙江、横板桥、周旺铺也成为建制镇。农村人平住房19.1平方米,全县照明电覆盖率64%。
  五、教科文卫事业
  清同治年间,境内有书院5所、义学7所。民国12年(1923),欧阳秋曝在司门前创办平民夜校。民国16年,宝庆第十六区立女子高等小学(在金石桥)建成招生,并设职业部,开境内女子和职业教育之先河。民国28年后,东北、松坡、高平、求是、县立5所初级中学相继创办。至民国37年,境内共有小学385所、初级中学5所,在校中小学生19948人,教职员工1261人。1956年,隆回一中首招高中班。1990年,全县有学校963所,教职工7522人,其中小学862所,在校学生11.8895万人;初中83所,在校学生36979人;高中13所,在校学生7457人;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34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7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在校学生巩固率95.7%。县民每万人有大学文化29人,高中文化623人,初中文化2225人,小学4270人,文盲半文盲率由1949年的80%降为18.29%。
  民国30年(1941),境内西冲建立邵阳畜牧场,进行牛、马、羊品种改良。1956年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建立。1990年,全县有科研机构3个,技术推广服务机构130个,科技人员12384人,其中高级职称100人,中级职称1689人。有15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81—2型高效节煤炉、籼型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特早柑桔速成高产技术、电器型日光灯配套装置及其联接电路获国家级奖励,脊椎骨折治疗器获国家专利。
  民国36年(1947),县内建立首家卫生院,一年后即停办。至解放前夕,境内仅有个体中医342名,西医6名,私营药店214家。1949年10月,建立县卫生院。1953年建立县联合中医院和14个区卫生所。1956年建立卫生防疫站和48个乡卫生所。1958年建立麻疯医疗站。1990年,全县有医院3个,卫生院78所,病床1493张,医务工作者1903人。县民人均寿命从1949年前的35岁提高到67.3岁。
  民国时期,民间体育有武术、游泳、赛龙舟等活动。1956年建立县体育运动委员会。1973年创办县业余体校。1990年,全县有国家等级裁判25个,体育运动队60多个。1977~1990年向市以上单位选送优秀体育人才79名。
  清代民国,境内出现了滩头年画这一艺术奇葩和魏源、邹汉勋、谭人凤等一批有影响的文化人。1951年建立县文化馆,1952年后相继建立乡镇文化站,1956年建立县祁剧团,1957年建县广播站,1960年建县电影院,1986年建县电视差转台。1990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721个,广播台站75个,喇叭入户率47.7%,电视差转台19个,差转电视覆盖率70%;有文学社团30个,成员1000余人,各类业余文艺创作人员500余人,先后在省以上刊物发表文艺作品2000余种,被誉为“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诗乡”。文物古迹有马落桥龙山文化遗址、高平县古县场遗址、汉代墓群,元代奎峰塔、关王桥,明代石刻“不让武陵”、“横江”,清代罗洪贞节牌坊,魏源故居,民国谭人凤故居、抗日阵亡烈士墓、袁吉六先生墓。
  (执笔:刘绍运)
  第五节 洞口县
  一、政区 人口
  洞口县位于邵阳市西北、雪峰山东麓。东接隆回,南连武冈,北界溆浦,西南与绥宁共壤,西北与黔阳相邻。地处北纬26。51'33″~27。22'23″,东经110。8'40″~110°57'10″之间。面积2184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0.68%。县城关镇距邵阳市城111公里(公路里程)。
  县境西汉属都梁侯国,东汉属都梁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在今高沙市置建兴县,南朝陈省入都梁县,隋并都梁于邵阳县,隋末肖铣复置建兴县于今石背乡尧王村。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省建兴入武冈县,直至1951年,洞口均属武冈(州、县)地。1952年2月,析武冈县北部民国时期的蓼清、蓼溪、蓼源、蓼滨、蓼湄、平元、平善、平镇、智胜、和康、治安、治平、石江、教信、黄桥15乡置洞口县。1990年,全县辖8区、31乡(其中2个瑶族乡)、1个区级镇、7个乡级镇和县直属溪、月溪、大湾、桥头、桐山等13个农林场所(参见《建置篇》)。
  1952年建县时,全县为35.06万人,1990年为72.93万,增长108%,人口密度326人/平方公里。总人口中,男性占52.2%,农业人口占91.7%,汉族占98.6%,瑶族占1.37%,还有苗、回、侗、满、土家等13个民族。
  二、自然环境
  县境西北高、东中部低。西北为雪峰山中段,层峦迭障,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155座,最高点普子垴,海拔1821米;东南丘岗棋布;平原呈片状、条状、串珠状分布于中部溪河两岸。最低点马家园海拔260米。山地、丘岗、平原各占全县面积的52.7%、32.9%、14.4%。
  雪峰山象一道屏嶂挡住西北风的入侵,使中部形成一个小气候区,冬暖夏凉,阳光充足,雨水丰沛。多年平均气温16.6℃,一月最冷,平均气温5.1℃,极端低温—8℃(1977年1月30日),七月最热,平均气温27.4℃,极端高温38.8℃(1971年7月26日),平均无霜期293天,年均降水量1473.5毫米。1977年元月大冰冻,邻县桔树冻死不少,而洞口县受害较轻。
  境内有大小河溪130条,总长1294公里,河网密度0.63公里/平方公里。分资江、沅江两大水系。较大河溪有蓼水、平溪,分别于境内马鞍乡双江口和石江镇龙源铺注入资江西源赧水。河溪水量足,落差大,可开发水能资源11.43万千瓦。
  全县有耕地58.14万亩,其中水田45.94万亩,人平耕地0.76亩;林业用地186.24万亩,森林蓄积量231.96万立方米;水域12.5万亩。野生植物约1336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乔木有水杉、鹅掌楸、蓖子三尖杉、香果树、杜仲、福建柏、银杏、金钱松等27种。野生药材有灵芝、天麻、党参、独活、绞股蓝等360多种。野生动物有虎、豹、麋、水獭等180余种。矿藏有煤、铁、锰、镍、钴、锌、钒、金、钨、钾长石、磷等20多种,其中烟煤储量1815.8万吨,居全市第一。风景胜地有回龙洲、山门、半江等处。
  三、经济状况
  清代,今洞口县境是湖南粮食、木材、茶叶的重要产地。民国时期,工商业有所发展,1949年,境内工农业总产值4155万元,其中工业产值370万元,占工农业产值的8.9%。经过新中国41年的发展,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36130万元,比1949年增长7.68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1.7%,比1949年增长32.8个百分点;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55420万元,其中农业占44.2%,工业占31.7%,建筑业占9.4%,运输邮电占5.6%,商业服务业占9.1%;人均国民收入623元,居全市第四位;地方财政收入2743万元,人平37.6元,财政支出3832万元。城乡居民储蓄人平165.6元;居民人均消费499元,其中农民472元,城镇居民805元。
  1949年,今境农业总产值3785万元,人平108元,产粮7.5万吨。新中国建立后,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先后修水库149座(中型5座),总库容1.55亿立方米,筑中型拦河坝2处,小河坝2400余处,安装抽水机、水轮泵2978台,27016马力,有效灌溉面积36.4万亩。创办县、乡、村3级园艺场2923个,栽柑桔5.5万亩,茶叶4.3万亩,为湖南省粮食、雪峰蜜桔、茶叶、瘦肉型猪商品生产基地和速生杉木林基地,享“水果之乡”的美誉。1990年,农业总产值21066万元,人平289元,分别为1949年的5.55倍和2.68倍。农业产值中,林、牧、副、渔四业占48.6%。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31.03万吨,为1949年的4.14倍。油料8317吨,茶叶1408吨,居全市之首。柑桔14834吨,出栏生猪43.32万头,均居全市第二。木材7.28万立方米,楠竹40万根。共有乡镇企业6966个,从业2.98万人,总产值12509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61869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占20%。
  民国时期,今境仅3家炼铁厂,1家火力发电厂,共有职工7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开始创办全民和集体工业,1969年后发展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小煤炭、小机械、小水电、小化肥工业,1979年后大力发展食品工业,逐步形成食品、机械、化工、电子、建材、造纸、煤炭等行业。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1281家(全民26家),工业总产值15064万元,比1949年增长39.8倍;工业总产值中,食品工业占35%,被列为全国100个食品工业试点县;主要工业品产量:煤炭17.08万吨、机制纸2481吨、碳铵23287吨、农药1549吨、火柴19.59万件、水泥37700吨、饮料酒5784吨、内燃机2.83千瓦。名优产品有:罐头、水轮机、梅花钻、墨晶石雕,其中藠头罐头出口日本。
  清代民国,今境输出茶叶、蓝靛、大米、杉木、玉兰片等农副产品,高沙米市远近闻名。1950年,今境有私营商业1398户,从业2038人。1952年春成立洞口县国营贸易公司和供销合作总社,以后逐步发展,1990年,全县共有集市26处,商业网点4754个,从业1.07万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030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额12820万元,农副产品商品率达59.2%,集市贸易成交额6141万元,高沙仔猪市场年成交仔猪40万头。出口的农副工矿产品主要有雪峰蜜桔、茶叶、山苍子油、玉兰片、苡米、罐头、生猪、墨晶石雕工艺品、梅花钻、土纸等,年收购额1400万元。
  洞口位于湘黔要冲,通往云贵的古驿道经过硖口寨。县境赧水及其支流蓼水、平溪、黄泥江可通航119公里。民国时期有湘黔、竹(篙塘)武(冈)2条公路,过境长86.7公里。新中国成立后,新修公路64条,总长568.3公里,其中过境国道(207)1条,省道2条(通武冈、绥宁),新修与改修公路桥115座,总长3827延米。县交通局副局长,工程师吴琦瑛设计的石背桥(跨赧水)单孔净跨90米,是当时国内跨径最大的转体施工桥。县内所有乡和63%的村通公路。1990年全县有汽车681辆、手扶拖拉机2142辆、工作车、小车264辆、运输船67艘。每天有客车直达长沙、衡阳、邵阳、东安、靖县、安江、溆浦等地。
  民国元年(1912)高沙设邮政代办所。民国27年邵阳电信局在洞口开办长途电话业务。1949年,境内有邮局3个,邮政代办所9个,邮政信箱25个,邮路235公里。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成立洞口县邮电局,1990年,县局辖支局8个,邮电所18个,委办邮电所3个,邮路18条,单程478公里,投递邮路113条,单程3099公里,电话线杆程678公里,市内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0门对,农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934门对,邮电业务总量232万元。
  四、城乡建设
  清代民国,境内有高沙市、峡口寨(原洞口镇、今城关镇)、王家桥(今山门镇)、黄桥铺、石下江、竹篙塘、桥头(今毓兰镇)、江口等小集镇。1952年洞口建县时,正式成立洞口、高沙、石江、黄桥、山门5镇,1984年增设竹市、江口、毓兰3镇。到1990年,上述8镇新修街道47条,总长23.5公里,其中沥青水泥路面占74%。城关镇新建工厂46个,工业产值占全县工业产值的66%,建有完全中学2所,初中1所,小学7所,医院4所和剧院、电影院、图书馆等文化设施。1990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平住房6.5平方米,农村人平住房18.5平方米,农村照明电覆盖率为75%。
  五、教科文卫事业
  清代,境内有观澜、锦江、青云、双江、峡江、襟江等书院。光绪三十年(1904)开办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创办高沙中学堂(后改为蓼湄中学)。翌年,高沙又创办清德女校。民国28年(1938)国立十一中迁竹篙塘(有高中部)。后相继创办双江、硖江、雪峰、毓兰等初级中学。至民国33年,境内共有乡国民中心小学17所,保国民小学195所,私立小学20所,在校学生2.15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40%。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更快。到1990年,全县共有高中8所,初中65所,小学559所,职业中学32所,农业中专、农校、卫校、教师进修学校各1所。在校中学生3.52万人,小学生8.57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4%。全县每万人有大学文化154人,高中文化598人,初中文化1986人,小学文化4286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总人口的19.5%。
  全县共有科技人员9550人,其中高级职称93人,中级1415人;按系列为:农业865人,工程1064人,卫生医务1154人,教学6190人,社会科学277人。1978~1990年共获县以上科技进步奖215项。主要科研成果有803稳化型带锈涂料,温州蜜桔新株系及芽变类型研究,DN米浆制料防霉技术,钢架拱桥转体施工技术等。
  民国30年(1941)境内建高沙、黄桥卫生所,民国33年洞口伏龙洲设有陆军伤兵医院。1949年,境内有诊所11所,中西医务人员170余名,缺医少药,山区流行甲状腺肿大病,人均寿命仅40岁。新中国建立后,1952年7月,洞口创办县卫生院(县人民医院)1956年建妇幼保健站和县卫生防疫站。1990年,全县有医院14家,乡镇卫生院39家,门诊22所,医务人员1166人,病床996张。甲状腺肿大病得到治疗控制,人平寿命达65.4岁,其中男63.7岁,女67.3岁。
  境内有武术、游泳、赛龙舟等传统体育活动。1973年成立县业余体校,先后开设游泳、羽毛球、射击、田径、排球、篮球、举重、武术等体育班,向省以上输送运动员15名,向体育院校输送新生147名。体育竞赛以射击、田径为长,有13人、32项突破省纪录,1人、3项突破国家纪录。1986年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
  境内民间流行祁剧、花鼓戏、布袋戏、木偶戏、渔鼓等戏曲。1952年建县文化馆,1956年建立电影放映队,1957年建广播站,1979年驻境804厂建电视差转台,1983年建广播电台。1990年,全县从事文化艺术专职干部119个,业余作者300余人,参加全国舞协的1人,省级艺术协会16人;有文化馆站26个,专业和业余剧团13个,电影院7座,农村电影放映队125个;乡镇有线广播站49个,喇叭入户率62%;电视台、电视差转台4处,电视覆盖率70%。名胜古迹有隋代建兴县城址、明代水东桥、清代文昌塔、青云塔、云峰塔、有红军烈士墓、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等,馆藏红军过洞口的革命文物18件。
  (执笔:许梓元)
  第六节 武冈县
  一、政区 人口
  武冈县位于邵阳市西南、资水西源上游。东接邵阳县,南连新宁县,西南界城步苗族自治县,西毗绥宁县,北邻洞口县,东北抵隆回县。地理坐标:北纬26。32'42″~27。2'9″,东经110。25'26″~110。1'58″。面积1543平方公里,占邵阳市总面积的7.4%。县城关镇至邵阳市城区144公里(公路里程)。
  县境两汉属都梁侯国、都梁县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析都梁置武冈县,隶邵陵郡。南朝梁曾改称武强县。隋并武冈于邵阳县,隋末唐初肖铣置武攸县于城步。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为武冈县,属邵州。宋初迁武冈县治于今城关镇,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武冈军,属荆湖南路,辖武冈、绥宁、临岗三县。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置武冈安抚使,次年改为武冈路总管府,隶湖南道,辖武冈、新宁、绥宁三县。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改武冈路为武冈府,隶湖广行省,领武冈、新宁二县;洪武九年降府为州,武冈县省入武冈州,领新宁县。清承明制。民国2年(1913)改武冈州为武冈县,属湘江道,民国11年直隶湖南省,民国26年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10日武冈县解放,隶邵阳专区,1986年属邵阳市。1990年,全县辖7区25乡、1个区级镇7个乡级镇和6个县直属农林场(参见《建置篇》)。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武冈州有38.32万人。民国36年(1947)武冈县有80.3万人。1952年析出洞口县后,全县为34.26万人。1990年达67.3万人,比1952年增加96.4%,每平方公里427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2%,农业人口占91%,汉族占98.6%。有苗、侗、回、瑶、壮、仫佬、满等14个少数民族,散布县内各地。
  二、自然环境
  县境地处雪峰山和南岭山脉交会处,东、南、西三面环山,中部为连片的溪谷平原。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最高峰照面山海拔1409.5米,最低处龙从乡滔溪河床海拔255米。山地占全县面积的45.1%,丘陵岗地占36.2%,平原占18.7%。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作物生长期长。年均日照为1500.3小时。年平均气温15.8℃~17.6℃,1月最冷,平均温度4.9℃,极端低温—8℃(1977年1月30日);7月最热,平均27.6℃,极端高温39.3℃(1963年9月1日)。年均无霜期274天。年均降水量1396毫米,最少为1067.2毫米,最多为1943.8毫米(1961年)。4~6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量的42~49%,夏秋多旱。
  境内流程5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4条,总长921公里,河网为0.63公里/平方公里。赧水(旧名资水,本世纪50年代出现今名)由西南向东北穿境而过,境内流程64.5公里。河川径流总量24.72亿立方米,地下暗流55条,总长1287.8公里,动储量3.87亿立方米。
  全县有耕地56.66万亩,其中水田45.03万亩;林地92.67万亩,水面8.52万亩,其中可放养水面6万亩。野生植物约218科485属1168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珍贵树种有柏乐树、香果树等25种。云山有一榉树围粗5.11米,称“榉树之王”。珍贵药材有竹节人参、猴头菌、鸡爪黄莲、天麻等。野生动物170种,其中鱼类68种。河溪可开发水能资源45979千瓦。矿藏有煤、铁、锰、铅、锌、油页岩、金、硫磺、磷、方解石、石英等,其中煤储量6175.5万吨。武冈云山,海拔1372米,奇峰峻秀,珍贵动植物繁多,被列为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三、经济状况
  武冈古称“黔巫要地,天府之乡”,农业、手工业、水运等较发达。清代民国经济发展缓慢。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4172万元(今境)。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29610万元,为1949年的7.1倍;国民生产总值41439万元,人均国民收入497元;地方财政收入2181万元,人平32.42元,支出2449万元;居民人均消费413元,其中农民365元,城镇居民910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8972万元,人平133.31元。
  民国年间,武冈县正常年景水稻亩产一般150公斤。1949年,农业产值4045万元,人平产粮205公斤。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致力改善生产条件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1952~1988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8875.6万元,建成水库122座,库容1.53亿立方米;建水轮泵63处,电灌机埠634处;内燃机提水机械有3772台;有效灌溉面积达42.7万亩。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红薯、大豆、小麦、玉米次之。经济作物以茶叶、棉花、油茶、辣椒、柑桔、大蒜、黄花等为大宗。养殖以生猪、耕牛、铜鹅居多,有“铜鹅之乡”美称。80年代,武冈县被列为湖南省粮食、生猪生产基地县和辣椒、茶叶出口基地。1990年,农业产值16757万元,是1949年的4.14倍。主要作物产量:粮食25.91万吨、人平产粮423公斤,油料6688吨、茶叶961吨、柑桔5937吨、干辣椒1897吨、烤烟324吨、出栏生猪34.14万头、水产品4130吨、铜鹅63万只、木材4.66万立方米。有乡镇企业9741个(户),从业2.55万人,总产值11793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48493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23.53%。
  1949年,全县仅有一些以手工作坊为主的纺织、制伞、铁器等工业。工业产值127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有县机械厂、威溪电站、氮肥厂、造纸厂、水泥厂、汽配厂、酒厂、蜂窝煤机厂、五金厂、万向节厂、羽绒厂、皮鞋厂、制革厂和邵阳市制药二厂、龙江煤矿、文坪煤矿、大圳制管厂等国营、集体骨干企业。1990年,全县共有工业企业3299家(其中全民48家),从业人员2.55万人,工业产值12853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3.4%,比1949年增长40.4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产量:煤31.88万吨、水电5049万千瓦时、碳铵8122吨、水泥2.41万吨、饮料酒1737吨、机制纸2416吨、红碎茶850吨、玉兰片114吨、布118.52万米、皮革(折牛皮)5.26万张、电石1490吨、微型电机11984台、羽绒20.3吨。
  境内有赧水航道51公里。民国38年3月竹市至武冈县城公路竣工通车。新中国建立后,交通有长足发展。1990年,全县建有公路577.7公里,其中1846和1865两条省道过境长65.1公里;有货车449辆、客车105辆,货运量89万吨,客运量573万人。客车直达广东省广州、深圳、惠东、东莞等市县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龙胜等市县,本省通达长沙、株州、邵阳、怀化、靖州、东安、隆回、洞口、绥宁、城步、新宁等市县,县内乡乡通车。
  民国2年(1913),县城设中华邮政支局。民国8年,设武冈电报局。1956年后,乡乡通有线电话。1990年全县有邮电局所16个,邮路长173公里,电话杆路长430公里,城乡电话机961部,邮电业务量170万元。
  武冈为邵阳市西南5县中心,商业和农副产品集散地。1949年经商者达1500余家,是年12月建国营武冈贸易公司。1951年7月建武冈县合作总社。1956年完成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国营商业占主导地位;在农村供销合作社成为主要渠道。1979年后,个体商业有所发展。1990年,全县有集贸市场38处,商业机构和个体经商户10742家,从业19715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07亿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额7971万元,外贸出口商品收购额750万元。出口产品有茶叶、柑桔、辣椒、生猪、皮革、羽绒制品、仿古箱、皮革手套等67个品种。
  四、城乡建设
  武冈县城历为军、路、府、州、县治所在地。宋代始夯城墙,以后不断整修加固,城分王城、内城、外城,均用方石砌成;全长5874米,宽2.7米,高6.6米。渠水穿城而过,水上五桥飞架;城外,东南有资水环绕,北有陡坡为屏,西有流水护城,有“武冈城池盖天下”之称。新中国建立后,城区由原1.84平方公里扩展到5.4平方公里,人口由2.5万人增加到6万余人;先后新修和扩建街道21条,长27.36公里;新建日供水1.5万吨自来水厂1个,新建11万伏和3.5万伏变电站2个,2.4万千瓦火力发电厂1个,新建专业市场8个共10.4万平方米,有商店、商场和商业网点2089处。邓家铺、荆竹、湾头、邓元泰、安心观、文坪、椆树塘成为建制镇。农村人均住房24.1平方米,照明电覆盖率51.1%。
  五、教科文卫事业
  武冈元代建书院。清代有州学、鳌山书院、希贤精舍,经正书院及义学、私塾。废科举后,创办小学堂55所,驻省中学1所。抗日战争时,公私立小学有675所、中等学校21所(含省立六师)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武冈第二分校、东方文化研究院。新中国建立后,教育事业不断发展。1990年,全县有学校480所,教职工5540人,其中中等师范1所、在校学生1321人,成人中专3所、学生643人,农业职业中学2所、学生646人,普通中学48所、学生26700人,小学426所、学生81000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8%,在校学生巩固率99.2%;成人招生、自学考试、函授、广播电视等大中专教育全面展开;县民每万人中有大学文化程度45人,高中文化843人,初中文化2367人、小学文化4038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19.33%。
  民国时期先后办有苗圃、农林场、农业推广所等农业技术机构,开展引进改进良种、治螟和气象观测等活动。新中国建立后,科技普及和科研活动广泛开展。1990年,全县有科研机构11个、技术推广服务机构93个,有科技人员6960人,其中高级职称87人,中级1289人。主要科技成果有铜鹅提纯复壮、杂交稻一期父本制种、密植速成茶园试验推广、豆秆黑潜绳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人工杉木林速生丰产培育、倒虹吸管设计研制和施工技术、柴油机引进试制、有色金属压铸、蜂窝煤机开发、细胞磁融合研究、家鱼人工孵化、仿古皮革制品、中草药资源普查等。
  民国时期县内有西医医院和临时诊所8家,中医诊所(县城)6家,药店127家。民国27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二分校迁来法相岩,建医院和学生总队医务所,另迁来后方医院和第七休养所。新中国建立后,卫生事业发展很快。1990年,全县有医院48家,部门办卫生院(室)29家,私人开业113家,有医务工作者1307人,病床921张;有市制药厂1个,村卫生保健室398个。
  武冈传统体育有武术、赛龙舟、游泳等,武术尤甚,清代设武馆,民国时期设国术馆。1973年5月创建业余体校,开设乒乓球、田径两班。1985年改乒乓球班为摔跤柔道班,先后输送大学本、专科生24名,培训体育骨干654人。1979~1990年,武冈县参加全国、省、市级体育竞赛活动14次,获金牌184枚、银牌120枚、铜牌100枚,其中国家级铜牌1枚、省级金牌5枚。
  民国时期,县内流行祁剧、傩戏、木偶戏、板凳戏等。1949年11月建国营新华书店,1950年2月和9月建县文化馆和县收音站,1952年12月建电影院,1956年建县广播站,1958年建成县图书馆,1984年建电视差转台,1988年2月,建成县广播电台、调频台、电视转播台和卫星发射地面接收站。1990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151个,广播台站37个,有线广播村通播率62%,喇叭入户率53.8%,差转电视覆盖率40%;各类业余文艺创作者1320人。文物古迹有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元代武冈路总管柳不华屯军的“元帅岩”等摩崖石刻30多处,有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法相岩,有“绝似青云一枝笔,夜深横插水晶盘”的凌云塔。武冈云山,《道书》列为“六十九福地”,有摩崖碑刻53处和许多古僧塔。有红军墓、抗日阵亡将士墓、解放战争烈士墓。
  (执笔:萧时升)
  第七节 新宁县
  一、政区人口
  新宁县位于邵阳市南部、夫夷水上游,北纬26。15'6″~26。55'21″,东经110。28'53″~111。18'34″之间。东连东安县,西接城步苗族自治县,南邻广西全州、资源县,北枕武冈、邵阳县。面积275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3.2%。县城金石镇距邵阳市142公里(公路里程)。
  县境汉代属夫夷侯国、夫夷县地,东晋改名扶县,南朝梁改为扶阳县,南朝陈改扶彝县,隋代并入邵阳县,唐为武冈县地,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始建新宁县,属武冈军。元属武冈路,明属武冈府(州),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属宝庆府,民国26年属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1949年10月10日,新宁县和平解放后,属邵阳专区,1986年属邵阳市。1990年,全县辖7区、29乡、1个区级镇、5个乡级镇及万峰、东岭、金紫岭、舜皇山、紫云等乡级农林场(参见《建置篇》)。
  清仁宗嘉庆二十一年(1816)全县有12.26万人。民国36年(1947),全县21.34万人。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有25.35万人,1990年达55.23万人,比1953年增加117.5%,每平方公里198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2.4%,农业人口占93.3%,汉族97%,瑶族占2%。瑶族主要分布在黄金、麻林两个瑶族乡和靖位乡等地,还有苗、侗、壮等14个民族。
  二、自然环境
  县境处越城岭山系与雪峰山系交接过渡地带,山地占全县面积的68.5%。丘陵岗地占26.2%,平原占5.3%。越城岭横亘东南,雪峰山余脉纵贯西南,中部地势低平,西北山丘遍布,东北谷口敞开。地势最高点麻林乡顶佛山,主峰海拨2021米,最低点靖位乡笑岩村下源水,海拔225米。夫夷水贯穿全境,沿河及其8条主要支流两岸形成串珠状和枝条状溪谷平原,较大的河谷平地有长湖、新寨、盆溪、水头、白沙等。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兼具西风带、信风带和山地气候特点,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无霜期长,冬暖夏凉,四季分明,素有“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新宁”之称。年均日照为1453.4小时。年平均气温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4℃,极端低温—8.8℃(1977年1月30日),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极端高温39℃(1988年7月19日)。年平均无霜期289天,年平均降水量1330.1毫米,最多为1868.3毫米(1961年),最少为950毫米(1963年),4~6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量的42%,夏秋干旱少雨。
  县境有流程5公里以上河流80条,其中资江水系77条,湘江水系3条,总长1103公里,河网密度0.4公里/平方公里。夫夷水境内流程114.5公里,多年平均河川径流总量为33.66亿立方米,客水总量15.94亿立方米。地下阴河55条,每年可供利用的地下水2.70亿立方米。
  全县有耕地51.78万亩,其中水田35.80万亩;水域13.04万亩;林业用地269万亩,其中有林地160.5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72.8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43.8%,是湖南省用材林、毛竹、种绵羊基地县之一;黄金牧场有草山面积35.5万亩。有热带、亚热带、温带森林植被105科334属940余种,属珍贵树种有银杉、资源冷杉、连香树等28种。药用植物313科1079种,珍贵药材有绞股蓝、天麻、沙参、七叶一枝花等。主要野生动物60余种,珍奇动物有红腹角雉、娃娃鱼等36种。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17.64万千瓦。矿藏有锑、锡、钾长石、钨、锰、大理石、煤等34种,其中锡、钾长石的藏量居全市之首。自然景观以丹霞地貌闻名。崀山——八角寨风景区石峰突兀,峡谷幽深,溶洞神奇,构成独树一帜的自然风光。
  三、经济状况
  民国时期,新宁部分地方农业生产仍处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工业仅有几处小型手工工场。1949年全县工农总产值3710万元,人均不足150元。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建设迅速发展。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9673万元,为1949年的5.3倍;国民生产总值37675万元,其中农业占59.9%,工业占19.5%,建筑业占6.5%,运输邮电占5.4%,商业服务业占8.7%;人均国民收入592元,地方财政收入1781万元,人平财政收入32.31元,支出2912万元;居民人均消费476元,其中农民435元,城镇居民1038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8272万元,人平150元。
  民国时期境内主产粮食,桐油、白蜡。民国29年产白蜡6950公斤,居全省首位。1949年,全县农业产值3710万元,人平创农业产值144元。新中国建立后,县委、县人民政府致力于改善生产条件,推广农业科技,发展多种经营,营建水库99座(中型水库4座:大圳、大水江、三联、碧田),整修新建塘坝1.83万处,引水圳683条、1242公里,全县有效灌溉面积、旱涝保收面积分别占耕地总面积的74.3%和53.9%。园林经济作物主要发展了柑桔、脐橙。1990年,农业产值为14871万元,人平268元;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四业占42.9%;主要农产品产量:粮食20.43万吨、为1949年的3.2倍,油料3752吨,柑桔31444吨、居全省第二位,脐橙5566吨、居全国四大脐橙基地县之首,烤烟268吨、干辣椒902吨、出栏生猪28.86万头、存栏耕牛10.54万头、在全省第一个实现户平1头牛,牛奶1680吨、水产品2320吨、木材8.4万立方米、竹材77.59万根。1990年共有乡镇企业7954个,从业19144人,总产值9031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40398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12.16%。
  1952年全县工业产值28.61万元,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11%。38年来陆续建成造纸厂、氮肥厂、水泥厂、水电设备厂、锁厂、橡胶助剂厂、生物化工厂、罐头厂、社教煤矿、老虎坝电站,形成食品、造纸、印刷、化工、建材、冶金、陶瓷、电子、采掘等工业门类。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692家(其中全民43家),从业11278人,工业产值480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4.4%。主要产品产量:原煤80100吨、锰矿4990吨、电石852吨、水电3915万千瓦时、合成铵3586吨、水泥12400吨、饮料酒801吨、机制纸及纸板2385吨、罐头1160吨、日用陶瓷器3200万件、农用小水轮发电机101台136千瓦。名优产品有糖水蜜桔、糖水猕猴桃、清水冬笋罐头、HL310—WG—25型水轮机、锡铈合金引线、糖果包装纸、橡胶防老剂丁等。
  境内夫夷水及其支流新寨河有108公里航道。民国33年(1944)完成新宁至东安、新宁至武冈公路土方工程,1951年竣工通车。1958年建成新宁经回龙寺至邵阳和新宁至东安公路。1966年观瀑大桥通车。至70年代末实现了社社通公路。1987年建成白公渡大桥。1990年,全县共有公路535.2公里,公路桥梁89座2345米,其中207国道过境42.52公里,1864省道过境101.9公里,县乡道214.26公里;货车493辆,拖拉机1144辆,货运量102万吨;客车91辆,客运量42万人次,客车东至东安,西通武冈、北至邵阳、南达桂林,内通各区、镇、乡、场。
  清宣统二年(1910)12月,县城设“大清新宁代办支局”。民国元年(1912)设私营民信局,收寄民间信件。民国8年,设电报局。民国24年,始办长途电话业务。1949年11月设新宁县邮政局。1962年全县社社通电话。1990年,全县有邮电机构16处,单程邮路226公里,城乡电话机978部,邮电业务量158万元。
  民国时期,县内私人店铺主要分布在金石镇、回龙寺、堡口、窑市、白沙、黄龙等地。民国24年(1935),县城有私人商店380家。主要输出土纸、土靛、生漆、木材、楠竹,输入食盐、绸缎、布匹等。民国33年,日军侵入县境,县城商店90%被毁。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1月成立国营贸易公司。1952年5月成立供销合作总社。1956年,国营商业成为商品经营的主渠道。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个体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90年,全县有集贸市场46处,零售网点4400个,从业9056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514万元,其中国营占33.2%,集体占29.4%(供销社占26.7%),个体户占37.4%;国家收购粮食22686吨、食用植物油774吨,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0065万元;出口商品主要有柑桔、脐橙、生猪、苡米、茶叶、罐头、山苍子油、精锑、防老剂丁等。
  四、城乡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县城金石镇是一个“穿城一里七,围城三里一”的小镇,人口仅4700人。新中国建立后,县城1955年用上照明电,1985年用上自来水。至1990年,城区面积扩展到4.84平方公里,新建街道4条,翻新14条,房屋建筑面积78.1平方米,人均住房7.4平方米;回龙寺、水庙、窑市、白沙、黄龙成为建制镇,回龙镇成为县境北部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农民人均住房面积19平方米,农村照明电覆盖率94.2%。
  五、教科文卫事业
  清代,县境有清泉书院、斗光书院、资深书院和一些庙学、义学、私塾。辛亥革命后,开办高等小学堂。民国27年(1938)创建第一所中学——私立楚南中学。民国28年新宁县立中学创建。民国37年,全县保国民学校有223所。1958年上期,新宁一中始办高中班。1990年,全县有学校513所,教职工24174人,其中高中8所、在校学生3587人,初中37所、学生16155人,职业中学2所、在校学生644人,小学466所、学生6398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7.6%;每万人有大学生36人,中专生79人,高中生646人,初中生2100人,小学生3702人,文盲半文盲率由1949年的80.3%降为24.69%。
  民国30年(1941),县建立农业推广所,开始引进良种。1956年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四级农业科学试验网。1990年,全县有科研机构5个,科技人员4083人,其中高级职称59人,中级966人;按系列分,农艺202人,工程376人,医卫470人,教学2912人,社会科学2983人;完成科研项目146项,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4项,市(地)级奖116项;主要科技成果有杂交稻普及,蜜桔、脐橙的大面积栽培,北鹿南养,白蜡虫丰产技术,人工繁殖“国宝银杉”为全国首创,银杉育苗和木兰科植物栽培技术均处全国领先水平。
  民国时期,县城有药店8家。民国16年(1927)始用西药。1958年创办县人民医院。1985年建县第二人民医院。1990年全县有医院43所,病床935张,医务工作者172人,乡村卫生员598人。1990年县民平均预期寿命男性65.85岁,女性67.89岁。
  县境传统体育有武术、游泳、赛龙舟等。1972年成立县业余体校。1990年全县有各种体育场地560人,等级裁判80人。先后为国家输送运动员19人,有94人获省以上运动会奖牌。刘烈红的“岩鹰拳”曾在山西太原全国武术比赛中获得金牌。
  新宁传统的民间艺术有采茶灯、六合灯、狮舞、长鼓舞、祁剧、民歌等。1950年建县文化馆,1956年成立县广播站,1958年建电影院,1980年建图书馆,1985年建电视差转台。1990年,全县有电影放映单位147个,广播电台43个,有线广播覆盖率55%,喇叭入户率38%,差转电视覆盖率42%;各类业余文艺创作者150余人,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文学作品上千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主要有新石器时代的白面寨遗址,汉代墓群,宋代放生阁石刻,清代三渡水牌楼、两江总督刘坤一墓、云贵总督刘长佑墓等。
  (执笔:杨文国)
  第八节 绥宁县
  一、政区 人口
  绥宁县位于市境西部边陲,处北纬26。16'~27。8'、东经109。49'~110。32'之间。状似北端向东倾斜的平行四边形。南北直线长103.5公里,东西直线宽56公里,总面积292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14.1%,系全市面积最宽的县。东部由北向南分别与洞口县、武冈县、城步苗族自治县毗邻;西部由北向南分别同怀化地区的黔阳县、会同县、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通道侗族自治县交界。县城长铺镇在沅江支流巫水畔,距邵阳市城210公里(公路里程)。
  唐代以前,境内先后属镡成县、舞阳县、龙标县地。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始名徽州,徽城设于寨市。乾符六年(879),潘杨二姓共掌飞山峒,史称“飞山蛮”地。五代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属“十峒”。南唐保大八年(950)楚辟“十峒”的资水流域置武阳寨;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辟徽州沅江流域(右岸上游部分)置关峡寨。神宗元丰四年(1081)在徽州地置莳竹县,将武阳、关峡二寨并入,隶邵州。徽宗崇宁五年(1106)易名绥宁县,改隶武冈军。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隶湖广行省武冈路。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改隶靖州,至清末未变。中华民国3年(1914)隶辰沅道。民国26年隶湘西绥靖处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改隶湖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又改隶第十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1月1日成立绥宁县人民政府,后被土匪部队扼杀。1950年10月20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隶会同专区(后改名芷江专区,黔阳专区),1954年县治迁长铺镇,1958年7月改隶邵阳专区,1986年隶邵阳市。1990年,共设26乡(其中民族乡17个)、4镇、5个农林场所(参见《建置篇》)。
  境内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秦汉以后,洞庭湖一带有一支迁涉到湘西南,成为瑶族先民,“武陵蛮”一支溯江而上,进入绥宁境系今日苗族先民;唐代起,古越人一支越过南岭从南边入绥宁境,系侗族先民;此外,为官、流放、征战、屯田、经商、做工者陆续落籍,逐渐形成县境东部资江流域多汉民,西部沅江流域多苗侗民的民族分布状况。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全县有19.69万人,民国6年(1917)增至27.86万人,由于战乱,瘟疫和自然灾害,民国38年减至16.22万人。1951年县境南部划给通道县后,人口为13.69万,1990年增至32.12万人,比1951年增长135%,每平方公里109人。总人口中,男性占51.4%,农业人口占91.1%。有民族16个,其中苗族占总人口的55.6%,汉族占38.8%,侗族占4.9%,瑶族占0.5%,其它12个民族共占0.2%。
  二、自然环境
  县境为云贵高原东部边缘、雪峰山脉南端与八十里大南山西北部的交接地带。南、北、东三面高山怀抱,中部纵向隆起,将县境分作东西两大部分:西部随巫水而倾斜;东部随武阳河而递降,东、西两部依次形成中山、中低山、丘陵、岗地、河谷平原。山地占全县面积73.8%,丘陵岗地占22.7%,河谷平原占3.5%。最高点东南部的牛坡头海拔1913米,最低点西北部的麻塘溪口海拔205米。
  县境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和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年均日照1348.9小时。年平均气温16.7℃。一月平均气温5.7℃,极端低温—6.8℃(1977年1月30日);七月平均气温26.7℃,极端高温40.5℃(1971年7月21日)。年平均无霜期304天。年平均降水量1320.0毫米,最少为1064.6毫米(1984年),最多为1679.2毫米(1961年)。年降水量中,夏季占38%,秋季占15%,形成夏初洪水和初秋干旱。
  境内流域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或河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94条,总长1685.5公里,河网密度0.58公里/平方公里。其中,沅江流域占全县总面积67.63%,资江流域占32.37%。主要有巫水和武阳河。平均降水地表径流量24.35亿立方米,客水13.28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19.75万千瓦,可开发量11.26万千瓦。
  全县有耕地35.22万亩,其中水田31.84万亩;水域5.19万亩;林业用地340.14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77.5%。森林覆盖率67.7%,活立木蓄积量1058万立方米,连同人平蓄积量、单位面积蓄积量、年均生长量等5项指标皆居全省首位。有乔木、灌木、木质藤木等森林植物110科343属1040余种,是湖南省树种最多的林区县。县境南端有省级黄桑自然保护区,受国家重点保护的树种达40种,陆栖脊椎动物100多种,被誉为树种基因库和森林生态系统基因库。县内矿藏有石煤、铁、锰、铅锌、硅石等20余种,石煤贮量达10亿吨。自然景观有黄桑原始次生林风景区和洛口山风景区。
  三、经济状况
  绥宁县位置偏僻,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文化落后。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仅1713万元。绥宁县解放后,中共绥宁县委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努力恢复国民经济,继而开始社会主义建设,1979年起实行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达29881万元,其中农业占37.1%,工业占53%,建筑业占2.7%,运输邮电占3.2%,商业服务业占4%;工农业总产值为19388万元,为1949年的11.3倍;人均国民收入819元,居全市第一。地方财政收入3053万元,人均财政收入95元,居全市第一,财政支出3464万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15917万元,人平495元;居民人均消费677元;其中农民620元,城镇居民1267元。
  种植业以栽种水稻、油菜、红薯、柑桔为主,大豆、玉米、油茶、西瓜等次之;养殖业以猪和耕牛为主,家禽次之。清代和民国时期,“刀耕火种者居其半”。民国38年(1949),全县人平耕地2.1亩,人平产粮285公斤。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改善山冲冷浸田,本世纪60年代后期抓双季稻种植,70年代机电灌溉得到很大发展,80年代普及杂交中稻和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水利建设累计投资2004.89万元,完成土石方2679万立方米,建成中小型水库39座,总库容2800万立方米,其它水利设施7600余处,蓄、引、提水总量1.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分别为耕地总面积的92.4%和56.7%。1990年,粮食作物总产量为13.82万吨,人平产粮430.5公斤;生产油料3898吨,药材20.25吨,柑桔6045吨,果用瓜15365吨;出栏生猪16.6万头;农业总产值达到10134万元,为1949年的4.98倍;农业总产值中,林、牧、副、渔业占46.8%,比1978年提高8.9个百分点。乡镇企业总产值为8615万元;农村社会总产值34206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24.86%。
  清代民国,绥宁县丰富的森林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树木和楠竹基本上自生自灭,林副产品绝大部分烂在山里。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成立了国营和民办伐木场、采育场,并积极改善采伐和运输条件,至1990年止,累计向国家交售木材622.3万立方米,楠竹1356.6万根,分别为全省总数的7.3%和2.2%,名列榜首。还有丰富的林副产品:松脂、香菇、木耳、猕猴桃、杨梅、玉兰片。为了做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当政吸取以前重砍轻造致使森林蓄积量日益下降的教训,从70年代起,狠抓林业管理和植树造林,不但限额采伐,而且统一规划、统一营造、统一管护。此外,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不断优化林分结构。至1990年止,累计荒山造林102.9万亩,迹地更新8.2万亩,宜林荒山和伐后山林全部换上新装。据1990年省市林业勘察队调查,全县森林蓄积量比1983年增加53.9万立方米,成为全省重点林区县唯一的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的县。
  清末,已有炼铁、铸锅、造纸工业。民国期间,长铺的铁锅,武阳的鼎罐、水口和青坡的土纸,北部的玉兰片都在县内外有名。1951年10月,县人民政府开始兴办公私合营铁厂。翌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6万元(当年价),占工农业总产值3.8%。1956年完成对全县手工业和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企业发展到50家。70年代兴办一批骨干厂矿,奠定了工业发展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初步形成以森林和山区资源为主要原料的电力、造纸、森工、食品饮料、香精香料、医药等工业门类。1990年,拥有企业2971个(其中全民24个),工业产值9254万元,为1978年的5.5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0.9%上升为47.6%;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占82.7%,集体占11%,城乡个体工业占6.3%。199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6667千瓦小时,水泥2.18万吨,胶合板2020立方米,机制纸3557吨,电磁线88.4吨,松香393吨。竹艺品、绞股蓝总皂甙、醋酸洗发香波、绞股蓝保健茶、打字纸、羽毛球等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
  县境有巫水、武阳河等航道。巫水滩险礁多,武阳河流短水浅。1954年,县人民政府开始组织人力疏浚河道。1956年开工修建洞(口)绥(宁)公路,1958年首次架设运材索道,1960年开工修建短途森林轻便铁路。林业部门先后开辟5条专用公路线,74条钢索道。至1984年,木材出山由传统的肩扛大多转为钢索道吊装和拖拉机载运,长途运输由传统的河道排运全部转为公路车运;是年,全县实现乡乡通客班车。1990年,全县有公路911.5公里,公路桥梁266座522.3延米;航道26公里;货车626辆,拖拉机1467辆,货运量68万吨;客车140辆,东开长沙、衡阳,西通靖州、怀化,南达通道、桂林,客运量223万人。
  清宣统三年(1911),寨市建邮政代办所。民国19年(1930)县府设电信室。1953年成立县邮电局。1972年首开农话单路载波。1990年,长途自动直拨电话启通并直接并入全国自动电话网,成为全市第一个开通自动长途电话业务县。是年,全县有邮电局所23所,邮路18条604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682公的教训,从70年代起,狠抓林业管理和植树造林,不但限额采伐,而且统一规划、统一营造、统一管护。此外,积极推广科学技术,大力营造速生丰产林,不断优化林分结构。至1990年止,累计荒山造林102.9万亩,迹地更新8.2万亩,宜林荒山和伐后山林全部换上新装。据1990年省市林业勘察队调查,全县森林蓄积量比1983年增加53.9万立方米,成为全省重点林区县唯一的森林蓄积量不断增加的县。
  清末,已有炼铁、铸锅、造纸工业。民国期间,长铺的铁锅,武阳的鼎罐、水口和青坡的土纸,北部的玉兰片都在县内外有名。1951年10月,县人民政府开始兴办公私合营铁厂。翌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到46万元(当年价),占工农业总产值3.8%。1956年完成对全县手工业和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企业发展到50家。70年代兴办一批骨干厂矿,奠定了工业发展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初步形成以森林和山区资源为主要原料的电力、造纸、森工、食品饮料、香精香料、医药等工业门类。1990年,拥有企业2971个(其中全民24个),工业产值9254万元,为1978年的5.5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0.9%上升为47.6%;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占82.7%,集体占11%,城乡个体工业占6.3%。199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发电量6667千瓦小时,水泥2.18万吨,胶合板2020立方米,机制纸3557吨,电磁线88.4吨,松香393吨。竹艺品、绞股蓝总皂甙、醋酸洗发香波、绞股蓝保健茶、打字纸、羽毛球等获部、省优质产品称号。
  县境有巫水、武阳河等航道。巫水滩险礁多,武阳河流短水浅。1954年,县人民政府开始组织人力疏浚河道。1956年开工修建洞(口)绥(宁)公路,1958年首次架设运材索道,1960年开工修建短途森林轻便铁路。林业部门先后开辟5条专用公路线,74条钢索道。至1984年,木材出山由传统的肩扛大多转为钢索道吊装和拖拉机载运,长途运输由传统的河道排运全部转为公路车运;是年,全县实现乡乡通客班车。1990年,全县有公路911.5公里,公路桥梁266座522.3延米;航道26公里;货车626辆,拖拉机1467辆,货运量68万吨;客车140辆,东开长沙、衡阳,西通靖州、怀化,南达通道、桂林,客运量223万人。
  清宣统三年(1911),寨市建邮政代办所。民国19年(1930)县府设电信室。1953年成立县邮电局。1972年首开农话单路载波。1990年,长途自动直拨电话启通并直接并入全国自动电话网,成为全市第一个开通自动长途电话业务县。是年,全县有邮电局所23所,邮路18条604公里,农村投递路线1682公1957年成立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翌年成立县科学技术工作委员会。1984年,绥宁被定为全省“依靠科技振兴经济”的科技基点县。至1990年,共投资1400万元,研究、引进、推广科技项目338项,FR—4085银行计息机、杂交水稻制种、籼型杂交水稻制种优质高产技术推广、黄桑林区考察、绞股蓝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7项分别获得国家部级奖或省级奖。是年,全县有科研机构4个,科技人员4753名,其中高级职称60人,中级职称783人,初级职称3910名。
  清代民国,绥宁县经常暴发瘟疫,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一些村寨,往往造成居民迅速死光的惨剧。1950年建立卫生院,1953年建立妇幼保健站,1957年建立卫生防疫站,翌年建立麻疯病防治站,1970年农村普遍建立卫生室。1990年,全县有卫生机构73个,从业805人(其中私人开业49人),床位629张。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由民国时的35岁左右上升为男性62.4岁,女性64.3岁。
  民间体育有武术、游泳、踩高跷、下棋等。1979年创办业余体校。1979~1987年,在全国性体育竞赛中,先后夺得第二至第五名7个名次。
  境内流行较广的剧种有祁剧和阳戏,其它传统文化活动有耍龙灯、对山歌、剪纸、刻制万花茶、绣花、跳民间舞。1950年冬成立文化馆,1955年建电影队,1956年建广播站,1958年建文艺工作队(剧团),1976年建图书馆,1980年建电视差转台。1990年,有电影放映单位110个、广播电台站、电视台30个、电视覆盖率73%,业余文艺创作者200余人。文物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汉代居住和墓群遗址,武阳古城址,宋代的陶窑遗址,明代的铁钟和摩崖“汉瑶分界”、“东南第一山”,清代的黄桑营遗址、护林碑,有红军长征纪念亭。
  (执笔:袁公湘)
  第九节 城步苗族自治县
  一、政区 人口
  城步苗族自治县位于邵阳市西南边陲,地处北纬25。58'~26。42'、东经109。58'~110。37'之间。东接新宁县,南界广西资源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西邻通道侗族自治县、绥宁县,北毗武冈县。面积2647平方公里,占邵阳市总面积的城步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少严寒。年平均日照1347.3小时。年平均气温16.1℃,1月平均温度4.7℃,极端低温—8.1℃(1957年2月11日),7月平均温度26.7C,极端高温38.5℃(1963年9月3日)。无霜期年均279天。年均降水量1218.5毫米,最多达1586.2毫米(1961年),4~6月占全年降水量的44%,易暴发山洪;7~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3%,常遭旱灾。
  县境为沅江支流巫水和资江西源赧水发源地,流长5公里,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77条,总长1122公里,河网密度0.43公里/平方公里。分属三大水系,沅江水系流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65.1%,珠江水系占19.5%,资江水系占15.4%。河溪径流总量为24.89亿立方米,水能可开发量20万千瓦。
  全县有耕地19.02万亩,其中水田16.62万亩,有林地185万亩,有草地137.36万亩,水域12.65万亩。各类树种有107科921种,其中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银杉、资源冷杉、银杏、鹅掌楸、巴东木莲、金钱松、香果树、杜仲、蓖子三类杉等30种,境东北沙角洞有58株银杉与长苞铁杉混生,为国内罕见,建有银杉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有62科155种,其中属国家保护的有华南虎、金钱豹、水獭、麝、穿山甲、小灵猫、鸳鸯、大鲵、鹰嘴龟等17种。矿藏有硫铁、锰、铅、锌、钨、金、铜、铁、滑石、水晶、钾长石、辉绿岩、石棉等23种,其中硫铁矿矿床厚,品位高,储量1321万吨。境内山青水秀,自然景观遍布各地,80里大南山芳草如茵,翠谷颠连,苍茫雄浑,系省定旅游景点。
  三、经济状况
  城步自古为“溪峒之地”,封建土地关系经历封建领主制到封建地主制的演变。明弘治十五年(1502),明廷镇压大地茶园苗民李再万起义后,始施行“改土归流”。此后,汉人陆续迁入境内,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催化境内苗区地主经济的发展。但直至民国时期,县境仍处于自给不足的自然经济状态。1949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仅400万元,人均创产值43.2元。经过新中国41年的发展,1990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1790万元,人均创产值499.36元,分别为1949年的29.48倍和11.56倍;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6695万元,人均国民收入614元;农村社会总产值17730万元,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占14.62%。地方财政收入1173.6万元,人均财政收入49.7元,支出2294.2万元;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491万元,人均208元;居民人均消费554元,其中农民441元,城镇居民1042元。
  城步大宗物产除水稻、旱粮外,还有油菜、花生、柑桔、西瓜,尤以苡米(最高年产量543吨)、峒茶、虫茶、玉兰片、猕猴桃、香菇、木耳、杨梅、山核桃等土特产闻名。新中国成立前,农业仍处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1949年,农业产值为400万元,产粮28430吨。新中国成立后,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不断改善,农田水利设施逐步配套,建有小I型水库5座,小Ⅱ型水库19座,河坝1100处,蓄引提水量8400万立方米,电灌设施169处,有效灌溉面积17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11.6万亩。已成为湖南省苡米、奶、肉牛商品生产基地、种蓄牧草良种繁殖基地和邵阳市北羊南养绵羊生产基地。1990年,农业产值达6324万元,产粮82226吨,分别为1949年的15.8倍和2.9倍;畜牧以猪、牛、羊为大宗,1990年出栏生猪9.87万头,存栏耕牛5.2万头、乳牛1091头、羊10014头。南山牧场面积23万亩,已成为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
  城步是湖南省22个重点林区县和百万亩用材林基地及生漆基地县之一。森林覆盖率为52.3%,林木蓄积量489万立方米,毛竹1813万根。用材林以杉、松和阔叶林为大宗,阔叶林面积居全省第二位。1958年后建立云马青界山、燕子山、南洞、金紫山5个国营林场(面积85.57万亩)。1983年由国家林业部、省林业厅与县合作建成速生丰产林商品材基地。40年来,为国家提供木材240万立方米、毛竹1100万根、松脂1600吨。
  民国时期,县内有一些设备简陋的铁业,制伞、土纸、织染等个体手工业和经营粗纱和木石印刷的官办平民工厂、民生工厂。新中国建立后,城步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共建立大小水电站404处,装机2.72万千瓦,其中沉江渡电站装机9600千瓦,区、乡、镇、场全部通电,农村到户通电率为92.5%,1989年成为湖南省第三个,邵阳市第一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1990年,全县有工业企业96家(全民35家),职工7218人,拥有固定资产9896万元,创工业产值551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6.6%;主要工业品产量:发电7314万千瓦小时、硫铁矿石66960吨、锰矿石12440吨、化肥19848吨、水泥11000吨、机制纸3872吨。28克1号打字纸、17克考贝纸、碧峰牌清水冬笋罐头、甜酸藠头罐头、南山牌全脂奶粉获部优产品奖。
  县境高山峻岭,民国时期,既无公路之便,又少航运之利。民国31年(1942),武冈至城步公路动工修建,历时8年只完成路基毛坯。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8月1日建成通车。1990年,全县公路总长575公里,其中过境省道2条(隆龙线,代号1865,关蒋线,代号1850)116.7公里。县内所有乡镇通公路。1967年,在县城北郊八角亭建飞机场,供飞播造林,防治病虫害及观光旅游用。全县汽车453辆,客班车东抵新宁、南达桂林、西至靖州、北通邵阳,年客运量305.84万人次,货运量59万吨。
  民国19年(1930)城步始架电话线,民国26年成立县邮局。1978年,城步在境内率先装纵横制自动电话。1990年,全县有邮局、所11个,邮路总长2424公里,电话杆线总长564公里,电话交换机容量1416门,邮电业务总量114万元。
  清乾隆年间,官府在城汛之处开设市场。清末从商2547户,多经营木材、土纸。民国时期,从事木材、桐油、生漆、布匹、日杂贩运的商人增多,以城步人为主的宝帮木材商每年销往武汉的木材收入达300万银元。1950年2月始建国营商业,1951年7月成立县供销合作总社,自此,民族贸易事业得到较快发展。1990年,全县有集贸市场16处,商业网点达1456个,从业3079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402万元,社会农副产品收购额3538万元,农副产品商品率45.9%;农村集市贸易成交额2104万元,外贸收购商品总值106万元,出口农副工矿商品达40余种,其中罐头、打字纸、拷贝纸畅销日本、美国、西欧、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四、城乡建设
  城步县城儒林镇,位于县境中部,巫水北岸。隋唐时为武攸、武冈县治。明弘治十七年(1504)置城步县后,翌年筑城,“围城5里3分”,城周设迎晓、望江、天一3门,有主街3条。清代城墙几经修葺。民国8年(1919)再次改建城垣。民国29年(1940),取名儒林镇。1949年,镇区面积仅0.75平方公里,人口2804人。新中国成立后,县城相继修建道路,拓宽街面,开展绿化。1951年始有电灯照明,1961年有自来水。1984年起,逐步普及生活用电,电炊户达4183户。1990年,建成区面积达5.5平方公里,大小街道近20条,道路总长9300米,大部分为水泥路面和柏油路面。荣昌、团结两桥横跨巫水,沟通镇南镇北。绿化面积90万平方米,覆盖率为24%。有工业企业44家,商业、服务业和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和通讯设施基本配套。房屋建筑总面积达61.9万平方米。还有西岩、茅坪2个建制镇。西岩镇为县北门户,1984年改乡建镇,镇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老街、新街和狮子街,1985年改造资水河道,镇中心东移260米,新建十字街。有占地25亩的农贸市场,每逢赶场,商贾云集。茅坪镇为新兴工业集镇,1985年成立建制镇,镇区面积2平方公里,有土桥农场、县罐头厂、氯肥厂、宋溪江电站等13家企业,工业产值仅次于儒林镇。全县乡村民房建筑为457万平方米。建筑风格各异。南境多依山傍水的吊脚楼、半边楼,还有结构复杂的走马转角楼。北部多四排三间的木板楼房或青砖围砌的“砖封屋”。中部一些楠竹产地,还有纯竹结构的“竹屋”。
  五、教科文卫事业
  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今城步县创办儒林书院。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创办城步县学。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始办小学堂,民国29年(1940)创办县立简易师范,民国31年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城步一中始办高中班。1990年,全县有小学358所,普通中学37所,中等职业、专业学校3所,有教职工2570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1135人,在校学生40743人,其中中学生987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97.6%;县民每万人有大学文化64人,高中文化883人,初中文化2049人,小学文化3785人,文盲半文盲占15岁以上人口的20.44%。
  1978年以来,城步有178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南山牧场“大面积飞机播种牧草”、“种草养畜开发山区自然经济”、“南山山地草场改革”、“降低地面处理费用,利用飞机播种试验”分别获国家部级科研一等奖。1989年,全县获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3362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中级640人;按系列分,农业131人,工程344人,医卫443人,教学(自然科学)1649人,社会科学795人。
  城步历史上被称为“瘴疠之乡”,疟疾、麻风、梅毒、天花、甲状腺肿大为害严重。城步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县卫生院,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工作。1990年,全县有县人民医院、民族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麻风病防治站及区、乡医院、卫生院等医疗单位64个,医务工作者715人,霍乱、天花等传染病已彻底消灭,甲状腺肿大病在青年中已绝迹。
  境内民间体育有苗拳、打禾鸡等项目,1986年以来,城步两次被评为湖南省少数民族体育先进县,城步打禾鸡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获表演项目一等奖。
  城步阳峒流传古老的“阳花小调”。新中国成立后,各类文化活动健康发展。
  1951年建县广播收音站(后改广播站),1954年建县文化馆,1972年建电影院,1974年建县图书馆,1979年建电视差转台。1990年,县内有专业剧团1个,电影院27个,乡村、厂矿、学校图书室20个,乡镇文化站17个,广播站31个,入户喇叭4200只,电视覆盖率70%。县文联有会员210人。苗族舞蹈《油茶舞》、《打泥脚》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并获奖。文物古迹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汉代墓群,县城有南门城楼、南桥石狮、孔圣庙,杉坊有元末苗帅潭国公杨完者故里,丹口有明初名将黔宁王沐英先茔、明初名将凉国公蓝玉故里,有清代长安营遗址。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