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844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地貌
分类号: P931
页数: 8
页码: 303-310
摘要: 本文记叙邵阳市自然环境地貌情况,其中包括地貌演变、地貌特征、地貌类型等。
关键词: 邵阳市 地貌

内容

第一节 地貌演变
  邵阳市地貌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年代形成的。
  元古代末,市境为一个广阔的海槽,沉积了浅海碎屑岩建造10000~20000米。雪峰运动后,原始的雪峰山脉(亦称江南古陆)形成。震旦纪初期,古陆继续隆起,其两侧仍为古沉积区,境内沉积震旦纪至奥陶纪厚度较大的浅海相碳酸盐建造。志留纪末的加里东地壳运动影响全境,区内发生强烈褶皱和伴生断层,使志留纪及以前形成的地层发生区域变质作用,形成大云山、大形山、龙山及武冈、洞口县等地弧形山脉的变质岩山体。并伴有大规模岩浆侵入,形成新宁县南部、隆回县北部的花岗岩山体。东西向的古南岭构造山地初步奠基。晚古生代,境内以间歇升降为主,中泥盆世至中三迭世,除雪峰山脉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外,其余均为浅海,沉积浅海碎屑物及碳酸盐建造,为今日广泛发育于境内的岩溶地貌准备了物质基础。
  中三迭世末的印支运动,使泥盆系至中三迭统地层受到褶皱和断裂作用。同时伴随强烈的岩浆侵入,形成天龙山等地的山体。印支运动后,境内海浸历史基本结束,大部分地区已成陆地,形成北东向的山地和盆地雏形,古南岭也出现北北东向、南北向的山地和山间盆谷地。
  中侏罗世末,强烈的燕山运动席卷境内,主要表现为断块运动,形成一系列褶皱山、断块山和邵阳、武冈等山间湖盆地。这些盆地的外缘多是地貌反差强度大,地面坡度陡峻的褶皱山地,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与以流水冲刷为主的侵蚀剥蚀作用强烈,四周的碎屑物质被地表水搬运到湖盆内沉积。白垩纪到早第三纪境内气候炎热干燥,蒸发旺盛,形成厚达1000余米的内陆河湖相红色建造,成为红岩丘岗及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构成境内现代地貌的骨架。同时,大山间盆地内部,包括一系列燕山运动形成的北北东向构造山间盆地,如城步、武冈县城盆地,夫夷水流域串珠状盆地,邵水流域盆地,都是燕山运动后期形成北东及北北东向的断裂构造演变的主要地形。燕山运动晚期,地壳以间歇性差异升降运动为主,盆地周围的山区经多次间歇性抬升剥蚀夷平,形成迄今所见的800米以上的四级剥夷面。
  早第三纪末期的喜马拉雅运动,以上升为主,新生代形成的盆地完成了发育历史,隆起为陆,并遭受剥蚀。晚第三纪市境处于相对稳定和风化剥蚀状态,因受地壳间歇性上升的影响,形成300米和450~500米两级剥夷面。时值潮湿多雨,降水丰沛,各山间洼地产生溪谷水流侵蚀切割,溯源延伸,互相袭夺,到第三纪末、第四纪初河流逐渐串通成为有一定流向的水系,资江、邵水、石马江、夫夷水,赧水等基本形成。在地壳间歇性上升的影响下,资江水系两岸发育有不同阶数的阶地,全境整体地貌始成今日状态。
  第二节 地貌特征
  邵阳市为江南丘陵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西部雪峰山脉系云贵高原的东缘,东、中部为衡邵丘陵盆地的西域。市境北、西、南面高山环绕,中、东部丘陵起伏,平原镶嵌其中,呈由西南向东北倾斜的盆地地貌。
  一、向东北敞口的筲箕形盆地
  市境西面是巍峨的雪峰山脉,南起城步佛顶山,向北经武冈、绥宁、洞口县后出境。南段海拔在1500米以上,最高峰苏宝顶为1934.4米,沿北东方向延伸降低。北段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最高峰白马山为1781米。它构成市境西部的天然屏障,山高坡陡,山势雄伟,是资江与沅水的分水岭。
  北面是雪峰山脉的一支向东伸展到新邵、邵东县北部的支脉——龙山山脉,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其中海拔最高的岳屏峰为1513.6米。山体呈东西方向延伸,山岭断续相间地呈北东向雁形排列,为资江与涟水的分水岭。
  南面为越城岭的北部,由几列北东或南北向的雁形排列的山岭组成,整体呈东西方向连绵,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上,高于1000米的山峰有56座,其中最高峰二宝顶2021米。群峰耸立,气势磅礴,为资江与西江、湘江水系的分水岭。
  东南部、东北部有九龙岭、皇帝岭、大云山等中低山分布。东部、中部丘岗起伏,多为小型盆地和河谷平原。由西南向东北递降形成武(冈)—洞(口)山前盆地和隆(回)—邵(阳)低山丘陵盆地,海拔为250~500米,海拔最低点是邵东县崇山铺乡珍龙村测水岸边,仅125米,形成向东北敞开,和衡阳、双涟盆地相通的筲箕口。
  二、岩溶地貌广布
  邵阳市分布石灰岩、白云岩等可溶性岩石面积为1029.9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2.99%。在湿热气候的影响下,风化、溶蚀、流水冲刷作用强烈,岩溶地貌发育,呈溶丘洼(谷)地与丘陵谷地组合形式。邵东溶丘谷地,丘间往往有溶蚀洼地隔开。武冈县龙潭溶盆、邵阳县马皇冲溶盆为湘中地区独特岩溶地貌景观。石芽、石笋、溶沟、溶槽、石柱、石林、落水洞、漏斗等遍布碳酸盐地区。邵东、洞口、新宁、隆回、武冈及市郊区发育有地下河。邵阳县黄荆岭126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育21条暗河,总流量每秒1122.5升。各种形态的瀑布、月湖、池、泉、溪发育较普遍。洞口县桐山乡发育瀑布80余处,最大的九龙瀑,飞流直下210多米。邵阳县河伯乡新坪村“济公岩”溶洞广约100平方米,高10~15米,红、黄、白三色钟乳石组成石墙和石屏,把洞隔成12个厅堂。邵阳县塘田寺镇赤山村响水洞分上下二洞,上洞有4处洞门,可容100人以上的洞穴10个。主洞高15米,宽12米.长25米,可容纳几千人。主洞左侧有4个支洞,洞洞相通,奇石嶙峋。新宁县回龙寺镇双狮村,平地拔起8座奇峰,每座奇峰下都是一个奇特的大溶洞,岩洞与岩洞之间距离在200米以内。其中“观音岩”宽50余米,高3~4米,长达10多公里。新邵县高桥乡白水洞纵深10公里,洞前有形似笔尖的“卓笔峰”。其旁的滴水洞,水自几十米高的山岩泻落,水柱恰似门帘封住洞口。新邵县严塘乡岩门村梦云洞,洞内有14个厅堂,石笋、石柱林立,姿态各异。
  三、丹霞地貌壮观
  市郊区、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武冈、绥宁、新宁县分布白垩纪和下第三纪紫红色、褚红色砂砾岩,总面积134.44万亩。岩石结构疏松,在高温多雨的条件下,形成独树一帜的红岩类丘陵地貌。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一般小于100米,以广谷浅丘为主,其边缘或中部,地层多由坚硬的砾岩、砂岩组成,水流沿断裂或垂直节理侵蚀,形成许多丹赤的崖壁。邵阳县志木山乡、新宁县崀山发育此类地貌。崀山乡丹霞地貌更为典型,方圆达100余平方公里,有八角寨、白面寨、骆驼峰、佛鼎山、玉泉山、紫霞洞等奇峰异石。与广西接壤的八角寨因山顶有8条尖削的山脊伸向八方而得名,主峰云台峰(又名云台山)海拔814米,三面是绝壁千仞,俯视群山,恢宏壮观的峡谷群一览无余。白面寨由七、八座高达几十米的山峰组成,寨上有3扇石门,每门仅容1人出入,三面是悬崖峭壁。骆驼峰由4座石山组成,远观形似骆驼,峰岭全长273米,高187.8米。蜡烛峰海拔864米,相对高度217.8米,为该地貌区的最高点。一线天高153.4米,最窄处为一尺余。仙人椒高180余米,形似一只硕大无比的辣椒。单孔拱形的天桥,拱长64米,桥面宽7.6米,高11米,桥体最厚处7米,最薄处2.5米,形似一轮半月凌空悬挂,中山大学地理系刘尚仁教授评价它是中国丹霞地貌第一天桥。佛鼎山三山鼎立,一条“白练”从30米高的峡缝中飞泻直下。峡谷环抱的逍遥池,面积达2亩余,池水明清如镜。紫霞洞方圆达100余亩,周围是悬崖峭壁,内有暴雨不盈、久旱不竭的莲花池。
  第三节 地貌类型
  市境地貌类型分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分布面积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66.32%、20.12%、5.20%、5.18%,其余为水域面积。这些地貌有重复出现和相对集中的特点。
  一、山地
  主要分布于境内西、南、北三面边缘地区,由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经长期的风化剥蚀而成。地壳运动对雪峰山脉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海拔在300米及以上,相对高差大于200米,坡度大于25度,峰峦起伏,连绵成脉。按形态分为低山、中低山、中山;按物质组成均可分为变质岩、岩浆岩、石灰岩、砂页岩、砂砾岩五种类型。
  低山海拔300~500米,相对高差200~300米,坡度一般达25~30度,个别在30度以上。主要分布在郊区、邵东、新邵、隆回、武冈、洞口、新宁县的中山、中低山向丘岗过渡的地带,分布面积占山地面积的16.90%。山脊脉络清楚,溪谷延伸较远,部分低山呈孤立状,风化壳大多厚达5~8米,是双季稻交错种植的地区。松、杉、竹林生长较好。
  中低山海拔501~800米,相对高差250~500米,坡度一般大于30度。有明显的山脊线,山岭陡峻,流水线下切侵蚀强烈,形成峡谷或局部盆谷地。分布面积占山地面积的15.86%。除郊区外其它各县均有分布,其中绥宁、武冈、洞口、隆回、新邵县分布面积较多,分别为96.89万亩、37.85万亩、28.57万亩、26.00万亩、25.32万亩。邵东、邵阳县较少,分别为31400亩、87100亩。主要生长针叶、阔叶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
  中山海拔大都在800米以上,相对高差大于500米,坡度在35度以上。山脊尖峭,坡陡谷深,气势雄伟,水系多呈树枝状,溪谷下切呈“V”形谷。除郊区、邵东县外,其它县都有分布。分布面积占山地面积的61.94%。城步、绥宁、新宁、洞口、隆回县分布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植物垂直分带明显,宜发展林、牧业。
  中山山原海拔801至1700余米,是新构造运动大面积抬升而形成的剥夷面,远看似山,近看丘岗起伏,台面较平坦,其边缘陡峭,河流切割幽深。分布于武冈、隆回、城步,分布面积占山地面积的5.30%。牧草资源丰富,城步八十里大南山,已成为湖南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二、丘陵
  相对高度60~200米,坡度多在25度以下,丘峰一般孤立零乱,丘顶浑圆。主要分布于各县区的岗地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按物质组成分为红岩丘陵、灰岩丘陵、砂页岩丘陵、砂砾岩丘陵、花岗岩丘陵、变质岩丘陵;按相对高度和坡度的大小,分为低丘陵与高丘陵。
  低丘陵相对高度为60~150米,坡度15~20度,丘顶浑圆,丘谷交错。丘间洼地发育并已成为农田,丘顶及坡面种植经济林、毛竹、马尾松等。分布面积占丘陵面积的36.16%。市郊区、城步分布面积较少,分别为69300亩、70500亩。邵阳、邵东、隆回县分布面积较多,分别为92.99万亩、72.90万亩、71.32万亩。
  高丘陵相对高差为150~200米,地面坡度21~25度,局部大于30度,丘体呈短条状,丘脊与谷地相间排列,谷地较宽阔。分布面积占丘陵面积的63.84%。新宁、绥宁、隆回、邵阳县分布面积较多,分别为54.68万亩、37.05万亩、37.01万亩、36.87万亩。郊区、城步较少,分别只有24500亩、17400亩。
  三、岗地
  又称台地地貌,相对高度小于60米,坡度小于15度,地面起伏比丘陵和缓,顶平或浑圆,呈馒头状散布,或呈垄状相间排列。岗地一般已垦到顶部,未开垦的生长草丛疏林,少量仍基岩裸露。现代地貌作用多以片蚀为主,属侵蚀地貌。发育在各县区的丘陵向平原过渡地带。隆回、邵东、洞口县较多,分别为79.50万亩、69.41万亩、69.10万亩。城步最少,仅41400亩。按物质组成分为石灰岩岗地,红岩岗地、砂页岩岗地、红土岗地、花岗岩岗地、变质岩岗地;按地面形态分为低岗地与高岗地。
  低岗地相对高度10~30米,坡度5~10度。地面切割较浅,呈缓坡起伏,与平原接触界线明显,局部地段具有陡坎,内向高岗地过渡,有的单个出现,有的数个成群。现代地貌作用以流水的片状冲刷和沟蚀作用为主,辅以风化作用,风化壳较厚,垦植率高。分布面积占岗地面积的50.02%。隆回、邵东、洞口县分布面积较多,分别为40.40万亩、38.57万亩、34.27万亩,绥宁、城步较少,分别为24100亩、16200亩。
  高岗地相对高度31~60米,坡度11~15度,地势呈缓丘状起伏,岗体呈馒头状散布或垄岗、垄沟相间排列,部分岗丘间分布有宽而浅的溶蚀洼地。一般已辟为耕地。分布面积占岗地面积的49.98%。隆回、洞口、邵东县分布较多,分别为39.10万亩、34.83万亩、30.84万亩。城步最少,为25200亩。
  四、平原
  地面开阔平坦,相对高度小于10米,地面坡度小于5度,由第四系松散堆积物组成。主要分布于资江干流及其支流两岸。光、热、水条件好,是居民聚集和农业生产发达地区。按照成因分为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
  冲积平原 发育在资江干流两岸的河漫滩和一级阶地及巫水、赧水、夫夷水、蓼水、平溪、辰水、邵水、石马江等河谷地带。资江两岸的冲积物厚度为13~15米,上部为褐色粉砂土,下部大多为砂砾岩风化层。地势平坦,坡度小于3度,海拔高度各异,邵阳市城区为115~213米,高出河水面5~10米,主要分布在市郊、新邵等地,大多为条带状或串珠状平原。其他水系的冲积平原,相对坡度在5度以下,冲积物厚度一般3~5米,土壤性状多与当地河谷两岸及其河源的母岩有关。各县区均有分布,面积为280.29万亩。邵阳、洞口、武冈、新邵县分布面积较大,分别为56.21万亩、45.55万亩、38.95万亩、38.02万亩。郊区最少,为60300亩。
  溶蚀平原包括溶蚀盆地。零星分布于石灰岩地区,由岩溶作用发育而成,坡度小于5度。除隆回、洞口、绥宁、城步外,其他县区均有分布。面积为12.49万亩。分布20000亩以上的有邵阳、武冈、邵东、新宁县。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邓玉才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