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境域 隶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83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境域 隶属
分类号: K928.5
页数: 22
页码: 227-248
摘要: 本章内容描述了第一节境域,第二节隶属,附一沿革考。
关键词: 邵阳市 境域 隶属

内容

第一节 境域
  邵阳市位于湘中偏西南、资江上游。越城岭逶迤东、南,雪峰山耸峙西、北,资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全境,中间为丘陵盆地。东邻衡阳市,南接零陵地区和广西桂林地区,西连怀化地区,北抵娄底地区。地理座标:北纬25。58'~27。40',东经109°49'~112。5'。邵阳市区位于市境东北、邵水与资江汇流处。曾是昭(邵)陵郡、邵州、宝庆府、湖南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邵阳地区行政公署和昭(邵)陵县、邵阳县(宝庆县)治地。
  唐代邵州辖邵阳、武冈二县。州境:“东西屈曲一百二十里,南北水路七百三十四里。八到:西北至上都二千八百八十四里,北至东都二千五百八十五里,东北至潭州陆路五百三十里,东南至永州二百二十里,东至衡州三百五十六里。”(引自《元和郡县图表》) 清代宝庆府辖1州4县(武冈州、邵阳县、新化县、新宁县、城步县)境域“东至衡州府衡阳县界百二十里(清制1里折今576米),西至靖州绥宁县界三百二十里,南至永州府东安县界百一十里,北至辰州府溆浦县界二百八十里,东南至永州府治三百里,西南至广西全州治四百二十里,东北至长沙府治四百五十里,西北至辰州府治二百里”。“东西广六百六十里,南北袤六百三十里。”(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民国时期,第六行政督察区辖邵阳、新化、武冈、新宁、城步5县,和清代宝庆府所辖境域相同。周边县(按东南西北顺序)分别为衡阳县、祁阳县、东安县、广西省全州、兴安、资源、龙胜县,通道县、绥宁县、黔阳县、溆浦县、安化县、湘乡县。总面积20370.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205591平方公里,当时测量数)的9.9%。民国36年(1947),从邵阳县析出隆回县,第六行政督察区领县增加,总面积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邵阳专区辖7县、市,总面积同前。1958~1964年,邵阳专区辖14个县、市,境域包括今邵阳市、娄底地区和湘乡市,总面积3084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6%。1977年,邵阳地区析出邵阳市、涟源地区(今娄底地区),面积缩为16861平方公里。
  1949年10月13日,邵阳市初建时,面积仅3.2平方公里,属邵阳县。1950年7月属邵阳专区。1951年3月,邵阳市增设郊区,邵阳市面积增为70.3平方公里。以后又几次盈缩。1977年,邵阳市升为省辖市,当时面积为311平方公里。1983年增辖邵东、新邵县,面积增为4015平方公里。1986年3月,撤销邵阳地区,邵阳市增辖为9县4区。市境东西广234公里,南北袤168公里,总面积20876平方公里(市国土局详查数),占湖南省总面积(211829平方公里)的9.8%。在湖南省14个地州市中,幅员居第三位。邵阳市城区东至衡阳县界57.5公里(直线距离,下同),南至东安县界43公里,西至黔阳县界101公里,北至冷水江市37公里;北距省会长沙181.5公里。
  第二节 隶属
  出土文物表明,境内新石器时代即有人口居住。今邵阳县双江口有4000年前古越人居住遗址。今邵东县有战国时楚人文化遗存。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分全国为36郡,今境分属长沙郡和黔中郡(今绥宁和城步部分属之)。
  西汉初,始置昭陵县,县治设今西区,属长沙国。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封长沙定王子刘义为夫夷(又作夫彝)侯,侯城在今邵阳县小溪市乡梅州村;封定王子刘遂为都梁侯,侯城一说在今隆回桃洪镇;一说在今武冈城东七里桥(参见附二《沿革考》)。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封长沙刺王子刘赏为昭阳侯,侯城在今邵东县黄陂桥乡同意村。3侯国皆隶零陵郡。孺子初始元年(8年),王莽篡汉,侯国皆被废除。此时今绥宁和城步部分属武陵郡镡成县,直至西晋。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昭陵县改隶长沙郡。在原侯国地置夫夷、都梁、昭阳3县,仍隶零陵郡。献帝建安中(196~220),昭陵县也改隶零陵郡。
  三国初属蜀汉,昭烈帝章武二年(222)零陵北部都尉习珍举兵应汉失败,地属东吴。吴后主宝鼎元年(266),分零陵北部置昭陵郡,治同昭陵县,隶荆州。又在今隆回高平镇小坳村置高平县,在今邵东周官桥乡置新城县(参见《沿革考》)。昭陵郡领昭陵、夫夷、都梁、昭阳、高平、新城6县。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改昭陵郡为邵陵郡,移治北塔湾,仍隶荆州。昭陵县、昭阳县也分别改为邵陵县、邵阳县(避司马昭之讳),新城县并入邵阳县,改高平为南高平(后复为高平)。又分都梁置武冈县,在今洞口境内置建兴县。于是邵陵郡领邵陵、邵阳、夫夷、都梁、高平、武冈、建兴7县。怀帝永嘉元年(307),邵陵郡改隶湘州。
  东晋初,邵陵郡隶属、领县与西晋同。安帝元兴元年(402),改夫夷县为扶县,改武冈为武刚县。义熙中(405~408),今绥宁地和城步部分地改属武陵郡舞阳县(南朝齐作阳)。
  南朝宋、齐、梁、陈,邵陵郡数度被封为王国。齐时郡治徙都梁(桃花坪),梁时还治邵陵县,夫夷县迁治金城(今新宁金石镇)。梁武帝中大通三年(531),改武刚为武强(避太子纲讳),改扶县为扶阳县。此时绥宁地和城步部分地改属南阳郡龙檦县。南朝陈并邵陵入邵阳县,并建兴入都梁县,改扶阳县为扶夷县。于是邵陵郡领邵阳、扶夷、都梁、武强、高平5县。
  隋平陈,郡废,并都梁、扶夷、武强、高平于邵阳县。邵阳县迁治今市区,属潭州。炀帝大业三年(607)隶长沙郡。隋末萧铣割据邵阳,置建州(治北塔湾),恢复邵陵、建兴县,在今城步儒林镇置武攸县。今绥宁地属沅陵郡龙檦县。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平萧铣,改建州为南梁州,隶潭州;改武攸为武冈。武德七年,并邵陵入邵阳,并建兴入武冈。太宗贞观十年(636),改南梁州为邵州,隶江南西道,领邵阳、武冈两县。玄宗天宝元年(742),邵州改为邵阳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邵州。贞观十一年今绥宁始属徽州地,贞观二十二年为“松外蛮”所据,成为溪洞州(少数民族自设),代宗大历十二年(777)为“西原蛮”潘长安所据,文宗太和年间(827~835)归服唐朝。
  五代时,马殷割据湖南,建立楚国,仍置邵州,领县依旧。后晋天福中(936~943),马希范改邵州为敏州,改邵阳县为敏政县。后汉,马希广仍称邵州、邵阳县。今绥宁及城步部分地属“飞山蛮”杨再思所辖十峒之赤水峒、罗岩峒、东山峒,隶叙州,系羁縻州(朝廷所设)。
  北宋初,邵州改隶荆湖南路,武冈县迁治今武冈城。神宗熙宁五年(1072)开“梅山蛮”地置新化、安化两县,以新化县属邵州。神宗元丰四年(1081)在徽州地置莳竹县,县治设今李熙桥镇苏家洲村,隶邵州。元丰八年,土著恢复溪洞徽州。徽宗崇宁二年(1103)归服宋朝,复置莳竹县。崇宁五年,置武冈军,并改莳竹县为绥宁县,寓“绥之以宁”之意。于是,邵州领邵阳、新化两县,武冈军领武冈、绥宁、临冈(崇宁五年置,治通道临口寨辖今绥宁、城步、新宁南部地)3县。
  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在扶夷旧地置新宁县,迁绥宁县治于今寨市镇。绍兴三十年,废临冈入绥宁县。理宗宝庆元年(1225)升邵州为宝庆府,仍领邵阳、新化两县,武冈军领武冈、绥宁、新宁3县。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宝庆、武冈皆降元。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设宝庆安抚司,十三年设武冈安抚司,十四年升为宝庆路总管府和武冈路总管府,同隶湖南道,领县与宋代同。顺帝至正二十五年(1365),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取宝庆。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宝庆、武冈两路皆改为府,隶湖广布政司。洪武三年,绥宁县改隶靖州。洪武九年降武冈府为州,隶宝庆府,武冈县省入武冈州。明成祖永乐二十二年(1424),太祖十八子岷王梗迁武冈,以州城为王城,武冈成为郡县制与藩封制并存地。岷王无道,民变峰起,苗民李再万起义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析绥宁和武冈地置城步县,隶宝庆府。于是,宝庆府领1州3县:武冈州、邵阳县、新化县、城步县,武冈州领新宁县。
  清初承明制。圣祖康熙三年(1664),宝庆府改隶湖南省长宝道,领州县无变。世宗雍正二年(1724),新宁县直隶宝庆府。高宗乾隆三年(1738),城步县改隶靖州,七年复隶宝庆府。于是宝庆府领1州4县:武冈州、邵阳县、新化县、城步县、新宁县。清宣统三年(1911)九月九日(10月30日),邵阳革命党人响应辛亥革命,占领宝庆,成立湖南军政府宝庆分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4月,裁邵阳县。民国2年废宝庆府,设宝庆县,武冈州降为武冈县。民国3年,宝庆、武冈、城步、新宁县同隶湘江道,绥宁县隶辰沅道。民国11年,撤销道制,各县直隶湖南省。民国17年1月,宝庆县复名邵阳县。民国26年,湖南设9个行政督察区,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设邵阳县城,领邵阳、新化、武冈、城步、新宁5县,绥宁县隶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绥宁县先隶第七区,后隶第十区。民国36年8月1日,析邵阳县西部置隆回县,治六都寨,隶第六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大军压境,国民党军队溃败逃亡,第六行政督察公署瓦解,邵阳解放。10月13日湖南省临时政府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于邵阳县城,同日在邵阳县建治、安和两镇成立邵阳市人民政府,属邵阳县,1950年7月明确为县级市,属邵阳专署领导。这年11月11日,湖南省临时政府邵阳区督察专员公署更名湖南省人民政府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辖邵阳市和邵阳、新化、隆回(迁治桃花坪)、武冈、新宁、城步6县及锡矿山特区。当时绥宁县隶会同专区(后改芷江专区、黔阳专区)。1952年2月,析邵阳县东部置邵东县,治两市塘;析邵阳县北部和新化县南部置新邵县,治酿溪;析武冈县北部置洞口县,治洞口;邵阳县迁治塘渡口。同年11月锡矿山特区并入新化县,析益阳专区湘乡、双峰、涟源3县隶邵阳专区。1955年4月,湖南省人民政府邵阳区行政专员公署更名湖南省邵阳专员公署。邵阳市人民政府改为邵阳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11月,城步县改为城步苗族自治县。1958年7月,绥宁县改隶邵阳专区。至此,邵阳专区共辖14县、市:邵阳市、邵东、新邵、邵阳、隆回、洞口、武冈、城步、新宁、绥宁、新化、涟源、双峰、湘乡。1960年2月增设娄底市、冷水江市,隶邵阳专区。1962年将冷水江市划归新化县;娄底市划归涟源县。1965年湘乡县划属湘潭专区。“文化革命”中,1967年11月,设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1968年2月正式成立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取代邵阳专员公署,同时邵阳市革命委员会取代邵阳市人民委员会。1969年9月,恢复冷水江市,隶邵阳地区。1977年7月,邵阳市升为省辖市,由邵阳地区代管。1977年10月划出邵东、新邵、新化、双峰、涟源及冷水江市,置涟源地区(今娄底地区)。1979年3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更名邵阳地区行政公署,辖邵阳、隆回、洞口、武冈、城步、新宁、绥宁7县。1980年1月,邵阳市由省直管,领东区、西区、桥头区、郊区。1983年邵阳市增领邵东、新邵两县。1986年,撤销邵阳地区,原邵阳地区所辖7县均划归邵阳市管辖。1987年桥头区并入东区,至此,邵阳市共领9县3区(参见《沿革表》)。
  附一 沿革考
  一、关于“召伯巡行处”
  清乾隆和道光版《宝庆府志》、光绪版《邵阳县志》都有西周召伯巡行南国,在邵阳境内甘棠树下听政的记述,并认为《诗经》中的《召南·甘棠》篇即咏此事。但对照典籍,却有截然相悖之感。
  (一)
  召伯又称召公,姬姓,名奭。唐代学者司马贞著的《史记索隐》称:“召者,畿内菜地。始食于召,故称召公。”(《史记·燕召公世家》1549~1550页。)关于召公出巡,司马迁在《史记·燕召公世家》中是这样记述的:“其在成王时,召公为三公;自陕(《辞海》994页对“陕”的注释:“古地区名,周成王时,周、召二公分陕而治,以东归周公治理,以西归召公治理。后人一般认为,陕指陕陌(今河南陕县西南)而言。)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司马迁在这段记述中,明明白白告诉我们:1、召公“巡行乡邑”,是他所分工治理的“自陕以西”周王朝的本土,不是巡行由诸侯治理的各诸侯国。其足迹大体在黄河流域今之陕中至豫西一带。因出巡地位于西周都城镐京之南,故亦称南巡,但绝对不是长江以南。2、《诗经》中的《召南·甘棠》篇所吟咏的也是此事,而不会是江南邵阳的甘棠。《史记正义》对“甘棠”所作的注释是:“《括地志》云:‘召伯庙在洛州寿安县西北五里。召伯听讼甘棠之下,周人思之,不伐其树,后人怀其德,因立庙,有棠在九曲城东阜上。’”
  那么,寿安县、九曲城各在什么地方?查《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寿安县、秦置,隋仁寿四年(604)改甘棠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宜阳县东。义宁元年(617)移治九曲城(今宜阳县西北)唐贞观七年(633)移治今宜阳县,贞观十八年废。上元初复置。……金初改名宜阳县”。
  (二)
  上述资料雄辩地说明,召伯奭巡行的地方,听讼其下的棠树,都不在湖南省的邵阳。那么,邵阳的召伯祠是怎样兴建的呢?据道光版《宝庆府志》记载:“召伯祠在城东三十里甘棠渡。至明相沿有甘棠亭,祀周召伯奭,旧圮。隆庆二年(1568)巡按御史郜光先檄参议张仲谦、知府陆柬修复立祠。”(道光版《宝庆府志·卷八十七·礼书一》。)这位郜光先为什么要在该地修亭立祠呢?万历二十三年(1595)修葺拓建召伯祠时,宝庆府推官杨廷兰在《重修召伯祠记》碑文中是这样回忆的:“郜公代斧鄢郢,从衡入邵,甘棠其所经道。先一夕,梦神入谓曰:‘我召伯也,甘棠,我布政地,尔存之。’至,果有甘棠铺。停骖下询,吏士具以对。于是,檄守、巡两使君,即棠之侧祠而祀之。”(道光版《宝庆府志·卷八十七·礼书一》。)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复修召伯祠时,邓显鹤所撰之碑文中亦有“隆庆初,郜公光先经其地,感异梦,檄参议张公仲谦、郡伯陆公柬修复立祠”句。(道光版《宝庆府志·卷八十七·礼书一》。)凭梦境判定历史故实,并发号施令,修亭立祠,今天看来,似觉荒唐可笑。但古人受时代和传统文化的局限,常以梦境为天人感应,连清代著名学者邓显鹤也对此深信不疑,津津乐道。
  甘棠即棠梨,黄河、长江流域野生极多。因《诗经·甘棠》歌颂召伯的德政,后世因而用“甘棠”来称颂地方官之有惠政于民者,故全国用“甘棠”命名的地名不知几何。就在邵东县近邻双峰县也有甘棠铺的地名,这些都不能作为召伯南巡某地的依据。总之,召公奭巡行乡邑有明确记载,邵阳似不宜再牵强附会,贻笑后人。
  (执笔 高尔志)
  二、关于武冈何时立县
  旧史志有“晋分都梁置武冈”和“吴改都梁为武冈”两说。“晋分都梁置武冈”一说最早见于沈约《宋书.州郡志》:“武冈令,晋武帝分都梁立”。“吴改都梁为武冈”一说最早见于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武冈县,本汉都梁县地,属零陵郡。吴宝鼎元年改为武冈县,因武冈为名。一云晋武帝分都梁县置”。这一段文字说明《元和郡县志》对“吴改都梁为武冈”也没有把握,所以采用两说并存。武冈立县两说并存被后来的史志采用。《旧唐书》、宋《舆地广记》《大明一统志》、清《方舆纪要》、清乾隆《大清一统志》、清《乾隆府厅州县图志》等凡对境内沿革有系统记载的,均依沈约《宋书·州郡志》“晋分都梁置武冈”之说,康熙和嘉庆版《武冈州志》也均依“晋分都梁置武冈”之说。道光《宝庆府志·卷八沿革》(以下简称《宝庆沿革》)云:“吴孙皓宝鼎元年,以零陵北部为昭陵郡,分昭陵置高平,见沈约《宋书·州郡志》。改都梁为武冈,见《元和郡县志》。于是昭陵始置郡,领县五:昭陵、昭阳、夫夷、武冈、高平。”但道光《宝庆府志·卷一大政纪》云:“吴宝鼎元年冬,以零陵北部为邵陵郡,领县五:邵陵、都梁(编者按:不数武冈而数都梁)、夫夷、昭阳、高平。”“晋武帝太康元年,改高平为南高平,分都梁立武冈。”《宝庆府志》彼此互相抵牾,足见《宝庆沿革》不能自圆其说。又据周世荣《长沙出上西汉印章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一文载,长沙出土官印有“武冈长印”一枚。(《考古》1979年第四期。)《湖南省志·第二卷地理志》据此写道:“长沙近郊出土有西汉‘武冈长印’石印一枚,汉代大县称‘令’,小县称‘长’,说明‘武冈’在西汉属小县。”(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修订本626页。)但《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地理志》有境内侯国的详细记载,而无一字言及武冈,(参见本篇《附二·有关境内建置的历代史志资料》。)仅凭一颗印章恐不能断定西汉已有武冈县。故《邵阳市志·沿革》仍从最早的史料《宋书·州郡志》“晋分都梁置武冈”之说。
  三、关于都梁侯城址
  都梁侯城址有在隆回桃花坪(今桃洪镇)和在武冈城东两说。关于都梁侯城最早的文字记载要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纠山,盖路山之别名也,谓之大溪。水东北经邵陵郡武冈县南.县分都梁之所置也。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大溪经建兴县南,又经都梁县南,汉武帝元朔五年以封长沙定王子敬侯遂之邑也。县西有小山,山上有渟水,既清且浅,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称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后人根据这一段文字和历代史志“晋分都梁置武冈”之说,认为晋都梁城和汉都梁城均在今隆回桃洪镇附近。清洪亮吉《乾隆府厅州县图志》云:“都梁故城及建兴废县并在州(武冈州)东北。”清代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编绘的《历代舆地图》在其《前汉地理图》、《后汉地理图》、《三郡国县图》、《晋地理图》以及南朝宋、齐、梁、陈地理图将都梁城邑标位于今隆回县境辰水河岸。清光绪《邵阳县乡土志》编绘的《邵阳沿革大略图》更明确地标曰:“汉都梁侯桃花坪处”。这是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最早见《明一统志》:“都梁城在武冈州城东五里,汉为县,长沙定王子遂封都梁侯国于此”。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亦云:“都梁城,州东五里,汉县治此。武帝时封长沙定王子遂为侯邑。”后来道光年间编修《宝庆府志》,舆地学家邹汉勋在其《宝庆沿革》中说:“汉都梁、吴武冈在今武冈东北五里。《元和郡县志》云:武冈本汉都梁县,吴宝鼎元年改为武冈,县因武冈得名。由是言之,是汉都梁即吴武冈也。”值得指出的是,邹氏这段话有两点令人置疑:其一,《元和郡县志》原文是:“武冈本汉都梁县地”,与引文“武冈本汉都梁县”有一字之差,偷换了概念;其二,汉都梁即吴武冈的结论是建立在“吴改都梁为武冈”的基础上的,“吴改都梁为武冈”不能成立已如《沿革考三》所述,所以“汉都梁即吴武冈”的结论和“汉都梁吴武冈在今武冈东北五里”的论点也难以令人信服。虽然如此,清光绪《湖南通志》、《武冈州志》还是依“汉都梁、吴武冈在今武冈东五里”的说法。现除在桃洪镇附近的赧水、辰水岸的澄水村、中洲村发现多处汉代墓群外,在隆回桃洪镇和武冈城东七里桥两地尚未发现故城任何遗迹。故《邵阳市志·沿革》仍只能采用两说并存。
  四、关于新城县及其城址
  《宝庆沿革》云:“陈湘东郡新城县在今邵阳东九十里”。湘东郡新城县的沿革,旧志是这样记载的:清光绪《湖南通志》补《陈疆域志》云:“湘东郡领县九:茶陵、新宁(今常宁县)、攸水(今攸县)、临蒸(今清泉县),重安(今衡阳县)、阴山(今攸县地)、湘潭、耒阳、新城(宣帝太建元年(569),割临蒸东乡置)。《明一统志》云:“衡阳、本汉承阳、酃二县地,属长沙国。东汉改承阳曰蒸阳,属零陵郡,酃属长沙郡。三国吴析二县地置临蒸县,属湘东郡。晋、宋、齐、梁因之。陈析置新城县。隋以临蒸、新城、重安三县省入衡山县。唐初析置三县,寻省重安、新城入临蒸,开元中改临蒸曰衡阳,宋、元仍旧,明因之。”到了清代,又析衡阳东南乡置清泉县。民国时清泉县省入衡阳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2年于原清泉地置衡南县。并将部分地划入毗连之耒阳县。故南朝陈新城县城址在今耒阳市新市街。可见《宝庆沿革》“陈湘东郡新城县在今邵阳东九十里”的结论也是错误的。据文物考古发现,今邵东县周官桥乡建胜村西门大屋有一古城址,恰在今邵阳市东90里,“城址座东朝西,东倚城墙山,西商桐江河(即邵水上游),南、北两面是开阔的田垅。城址东高西低,东面呈半圆形,西面呈长方形,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600米。东、南、北三面至今保留有较完好的夯筑土城墙,西面尚存夯土城垣约60米,墙高2至3米,宽6至8米,夯土层次分明,每层厚约0.3米。城址内现为农田和西门大屋院落”。(引自《邵阳师专学报》1993年第二期刘伟顺《邵阳古城址》。)《大明一统志》云:“新城废县在府(宝庆)东九十里,吴置,晋并入邵阳。”(转引自光绪《湖南通志·建置城池》),可能即指此处。又清顾祖禹《读史方偶纪要》云:“三国吴置新城县,属邵阳郡,晋并入邵阳”(转引自道光《宝庆府志》)。西门遗址院内采集的遗物有汉代绳纹板瓦、铬文瓦当以及汉代以前的绳纹陶片,也符合三国的时代特征。但因建县时间很短,史书无记载。清光绪《湖南通志》在转引清洪亮吉《三国疆域志》关于昭陵的文字中增加了新城县,且注曰:“吴立,原本无,今依《方舆纪要》增,亦今邵阳县地。”综上述,今邵东县周官桥乡西门城址,很可能是三国吴新城县城址,而非南朝陈新城县城址。
  附二 有关境内建置的历代史志资料
  汉班固《汉书·地理志》:“长沙国,秦郡,高帝五年为国。莽曰填蛮。属荆州。户43470,口235825(编者按:户口改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同)。县十三:临湘、罗、连道、益阳、下隽、攸、酃、承阳、湘南、昭陵、茶陵、容陵、安成。”“零陵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九疑。属荆州。户21093,口139378。县十:零陵、营道、始安、夫夷、营浦、都梁(侯国)、冷道、泉陵、洮阳、钟武。”(引自《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汉书·王子侯表》:“夫夷敬侯义:长沙定王子。三月癸酉封,十二年薨。元鼎五年,节侯禹嗣,五十八年薨。五凤三年,顷侯奉宗嗣。厘侯庆嗣。怀侯福嗣。六世侯商嗣,王莽篡位,绝。”“都梁敬侯遂:长沙定王子,六月壬子封,八年薨。元鼎元年,顷侯傒嗣。节侯弘嗣。原候顺怀嗣。炀侯容嗣。六世侯佗人嗣,王莽纂位,绝。”“昭阳侯赏:长沙刺王子,五年闰月丁酉封,四年免。”(原为表,引处同前)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郡国志》:“长沙郡,秦置。十三城,户255854,口1059372。临湘、攸、茶陵、安城、酃、湘南(侯国)、连道、昭陵、益阳、下隽、罗、醴陵、容陵。”“零陵郡,武帝置。十三城,户212284,口1001578。泉陵、零陵、营道、营浦、冷道、洮阳、都梁、夫夷(侯国)、始安(侯国)、重安(侯国)、湘乡、昭阳(侯国)、蒸阳(侯国)。”(引自《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清洪亮吉补《三国疆域志》:“昭陵郡,吴宝鼎元年分零陵北部置。领县五:昭陵、都梁、夫夷、昭阳、高平。”清光绪《湖南通志·地理志》引洪亮吉《三国疆域志》并作注:“昭陵郡,吴宝鼎元年分零陵北部都尉置,领县六(原本为五):昭陵(今邵阳县)、武冈(原本依省志作都梁,《宝太府志》依《元和郡县志》改,今从之,今武冈州及城步县地)、夫夷(今新宁县)、昭阳(吴立、今邵阳县地)、新城(吴立、原本无,今依《方舆纪要》增,亦今邵阳县地)、高平(宝鼎元年分益阳县地立,今新化县)。”(引自广陵古籍书社府学宫尊经阁藏版和光绪《湖南通志》,括号内为《湖南通志》的注释)
  唐房玄龄《晋书·地理志》:“邵陵郡,吴置,户12000。统县六。邵陵、都梁、夫夷、建兴、邵阳、高平。”(引自《晋书》金陵书局同治十年刻本)
  清毕沅《晋书·地理志新补注》:“沅按:晋武帝分(都梁)立武冈,今此志不载,盖后省,至宋时复立也。”
  清洪亮吉补《东晋疆域志》:“邵陵郡领县七:邵陵、都梁、夫夷、建兴、邵阳、高平、武冈。”(转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南朝梁沈约《宋书·州郡志》:“邵陵太守,吴孙皓宝鼎元年分零陵北部都尉立。领县七。户1916,口25563。”“邵陵子相,何志属长沙。按二汉无,吴隶属邵陵。武冈令,晋武帝分都梁立。建兴男相,晋武帝分邵陵立(编者按:晋代,建兴邵陵之间隔着都梁,南朝陈,建兴省入都梁,建兴应是分都梁立)。高平男相,吴立。武帝太康元年改曰南高平,后更曰高平。都梁令,汉旧县,属零陵。邵阳男相,吴立曰昭阳,晋武改。扶县令,汉旧县,至晋曰夫夷。汉属零陵,晋属邵陵。案:今云扶者,疑是避桓温讳,去夷‘夫’不可为县名,故为‘扶’云。”(引自《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州郡志》:“邵陵郡:都梁、邵陵、高平、武刚、建兴、邵阳、扶。”(引自《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清洪孙补《梁疆域志》:“邵陵郡,梁为邵陵国,《梁书》邵陵王纶是也。领县七:邵陵、邵阳、都梁、高平、武强、建兴、扶阳。”(转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清光绪《湖南通志·地理志》补《陈疆域志》:“邵陵郡领县五:邵阳(省邵陵入之)、都梁(省建兴入之)、高平、武强、扶夷。”(引自光绪《湖南通志》)
  唐魏徵《隋书·地理志》:“长沙郡,旧置湘州;平陈置潭州总管府,大业初府废。统县四,户14275。长沙(略)。衡山(略)。益阳(略)。邵阳,旧置邵陵郡,平陈、郡废,并扶夷,都梁二县入焉。”(引自《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邵州:秦为长沙郡地,汉为昭陵县,属零陵郡。吴分置邵郡(考证:‘邵郡’宜作‘邵陵郡’,沈约云:‘邵陵太守,吴孙皓宝鼎元年分零陵北部都尉立’),今州是也。宋齐并为邵陵王国。隋开皇十年,以邵陵郡属潭州。隋末陷于贼寇。武德四年平萧铣,属南梁州,贞观十年改为邵州。”“管县二:邵阳、武冈。”“邵阳县,本汉昭陵县,属长沙国,后汉改昭阳县(考证:按《郡国志》长沙郡无昭阳县,有昭陵。沈约曰‘吴曰昭阳’,盖在建安中。据《汉表》,盖元始五年分昭陵置,长沙郡仍有昭陵,则昭陵、昭阳两县并立,此云后汉改昭陵为昭阳,误)。晋武帝改为邵阳,在邵水之阳,故名。”“武冈县,本汉都梁县地,属零陵郡。吴宝鼎元年改为武冈县,因武冈为名(考证:沈约云:‘武冈、晋武帝分都梁立’,与此别。今按:晋志有都梁而无武冈,宋志、齐志则武冈、都梁二县并立,俱属邵陵郡,此误)。一云晋武帝分都梁县置。梁天监元年,以太子讳纲,故为武强,武德四年复旧(今按:补梁志云:‘天监元年昭明太子尚在,简文帝(萧纲)时为晋安王,不应避讳,当是大通三年立晋安王为太子时改’)。”(引自《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版,贺次君点校)
  五代后晋刘煦《旧唐书·地理志》:“邵州,隋长沙郡之邵阳县,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南梁州,领邵陵、建兴、武冈三县。七年,省建兴入武冈,省邵陵并邵阳。贞观十年,改名邵州。天宝元年,改为邵阳郡。乾元元年复为邵州。旧领县二,户2856,口13583。天宝,户17073,口71644。”“邵阳,汉昭陵县,属长沙国。后汉改为昭阳,晋改为邵阳。隋平陈,移于今理。吴分零陵北部置邵陵郡。隋平陈,废郡,以邵阳属潭州,寻又于邵阳置建州。武德四年,改置南(梁)州,贞观十年,改为邵州,皆理邵阳县。”“武冈,汉都梁县,属零陵郡。晋分都梁置武冈县。隋废。武德四年,分邵阳复置。”(引自《旧唐书》光绪二十八年,武林竹简斋石印本)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地理志》:“邵州邵阳郡,下。本南梁州,武德四年析潭州之邵阳置,并置邵陵、建兴两县,贞观十年更名。土贡:银、犀角。户17073,口71644。县二:邵阳,上,武德七年省邵陵县入焉,有文斤山;武冈,中,本武攸,武德四年更名,七年省建兴入焉。”(引自《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版)
  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地理志》:“邵州,后晋时改邵州为敏州,领县二:邵阳,旧为邵阳县,后晋时改敏政县,汉复立邵阳县,属敏州;武冈。”(转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宋元丰三年王存《元丰九域志》:“邵州,中,邵阳郡,军事。县四:邵阳,望;新化,望,熙宁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县;武冈,中;莳竹,下,元丰四年以溪洞徽州为莳竹县,隶州。(转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宋欧阳忞《舆地广记》:“邵州,中,春秋战国属楚,秦属长沙郡,二汉属长沙、零陵二郡。吴宝鼎元年分置邵陵郡,晋、宋、齐、梁、陈因之。隋平陈,郡废,属湘州。唐武德四年,平萧铣,置南梁州。贞观十年改为邵州,天宝元年曰邵阳郡,宋因之。领县三:邵阳,望,汉曰昭陵,属长沙郡,吴置邵陵郡,晋改县,曰邵陵,宋因之,后省入邵陵郡;邵阳,本昭阳,东汉置,属零陵郡,晋武帝改焉,属邵陵郡,宋因之,后并邵陵入而以邵阳为郡治,隋,郡废,属湘州,唐武德四年复置邵陵县,七年省入邵阳,后置邵阳郡;亦高平地,吴置高平县,属邵陵郡,晋、宋因之,后省入邵阳。新化,望,宋恢复梅山,以其地置新化县,属邵州。莳竹,下,元丰四年以溪峒徽州置莳竹县,属邵州。”“武冈军,同下州,自五代以前地理与邵州同,宋因之。领县一:武冈,中,二汉都梁县地,属零陵郡,晋武帝分置武冈县,属邵陵郡,宋因之,后省入都梁县,隋又省都梁入邵阳县,后复置曰武攸,唐武德四年改为武冈,属南梁州,后属邵州,宋置武冈军;‘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东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亦二汉夫夷县地,属零陵郡,吴属邵陵郡,晋、宋、齐、梁、陈皆因之,隋省入邵阳,唐分置武冈,故城在县东北;晋武帝置建兴县,属邵阳郡,晋、宋因之,后省焉,唐武德四年复置,七年省入武冈。”(转引自道光《宝庆府志》)
  元脱脱《宋史·地理志》:“宝庆府,本邵州,邵阳郡,军事。大观九年,升为望郡。宝庆元年,以理宗潜藩,升府。淳佑六年,升宝庆军节度。崇宁户98861,口218160。贡犀角、银。县二:邵阳,望。新化,望。熙宁五年收复梅山,以其地置县。有惜溪、柘溪、藤溪、深溪、云溪五寨。”“武冈军,崇宁五年,以邵州武冈县升为军。县三:武冈,中。有山塘一寨。熙宁六年,废白沙寨,置关硖、武阳、城步三寨。元佑四年置赤木寨,绍圣元年置神山寨。崇宁二年置通硖。大观元年,置峡口寨。绥宁,中。本邵州莳竹县地。熙宁九年废[编者按:《元丰九域志》云:‘元丰四年(1081年)立莳竹县’,此处熙宁九年废(1076),废在前,立在后,有误。],崇宁九年复。绍兴十一年,移治武阳寨,二十五年,还旧。后废临冈来入。临冈,本莳竹县。元丰四年,以溪峒徽州为县,隶邵州。八年,建临口寨。崇宁五年,改寨为县,隶武冈军。南渡后,废临冈,增新宁。下。汉夫夷地,绍兴二十五年,于水头江北立今县。(引自《宋史》中华书局1985版)
  明宋濂《元史·地理志》:“宝庆路,唐邵州,又为邵阳郡,宋仍为邵州,又升宝庆府,元至元十二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宝庆路总管府。领县二:邵阳、新化。”“武冈路,唐武冈县,宋升为军,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武冈路总管府。领县三:武冈、新宁、绥宁。”(转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清张廷玉《明史·地理志》:“宝庆府,元宝庆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为府,领州一、县四。”“武冈州,元武冈路,属湖南道宣慰司,洪武元年改为府,九年四月降为州,以州治武冈,县省入来属,领县一:新宁。”(转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李贤等撰《大明一统志》:“宝庆府,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皆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属长沙国。东汉属零陵郡。三国吴置邵陵郡属荆州。晋宋齐梁并为邵陵国,陈复为郡。隋初罢郡,以其地属潭州。开皇中置建州,治邵阳,寻废。唐置南梁州,贞观中改为邵州,天宝初又改为邵阳郡,乾元初复为邵州。五代晋时改为敏州。宋仍为邵州,后升宝庆府。元改为宝庆路。明仍为府。领州一、县四:邵阳(略)。城步(略)。新化(略)。”“武冈州,春秋战国时皆为楚巫黔中地。秦为长沙郡。汉为都梁,夫夷二县地。三国吴属邵陵郡。晋分都梁立武冈县。隋初省武冈入邵阳县,属潭州,复置武攸县。唐改曰武冈,属邵州,以建兴县省入。宋于县置武冈军。元升军为武冈路。明洪武初改为府,九年降为州,以武冈县省入。领县一:新宁(略)。”(转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清乾隆《大清一统志》:“宝庆府,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秦为长沙郡地。汉属长沙国、零陵郡地。后汉属长沙、零陵二郡地。三国吴孙皓分置昭陵郡。晋太康中改为邵陵郡,属荆州,永嘉初改属湘州,咸和三年仍属荆州。宋属湘州,齐因之。隋平陈,郡废,属潭州,大业三年属长沙郡,后置建州。唐武德四年,置南梁州,贞观十五年(他志均为“贞观十年”——编者注)改曰邵州,开元二十一年属江南西道,天宝初曰邵阳郡,乾元初复曰邵州。五代时属楚,晋天福中改曰敏州,汉复故。宋仍曰邵州、邵阳郡,属荆湖南路,宝庆元年升为宝庆府。元至元十三年立安抚司,十四年改宝庆路总管府,属湖广行省。明洪武初复曰宝庆府,属湖广布政使司。本朝康熙三年属湖南布政使司。领州一县三,州领县一。”“武冈州,汉置都梁侯国,属零陵郡。后汉为都梁县,仍属零陵郡。晋武帝分置武刚县,与都梁俱属邵陵郡,宋、齐因之。梁改武刚为武强。隋二县俱省。唐武德四年复置武冈县,属邵州。宋崇宁五年升为武冈军,属荆湖南路。元至元十三年置安抚司,十四年升为武冈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曰武冈府,九年降为州,以州治武冈,县省入,改属宝庆府。本朝因之。”(转引自清光绪《湖南通志》)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宝庆府“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属长沙郡,汉属长沙国,后汉属零陵郡。三国吴宝鼎初分零陵北部都尉置邵陵郡,晋以后因之。梁为邵陵国,陈复为郡。隋废郡,属潭州。唐武德四年置建州,寻设南梁州,贞观十年又改邵州,天宝初曰邵阳郡,乾元初复故。五代晋天福中马氏尝改曰敏州,宋仍曰邵州,大观九年赐郡名曰邵阳郡,宝庆初升为宝庆府,以理宗潜邸也。元改宝庆路。明初曰宝庆府,领州一县四。今因之。”武冈州“春秋时楚黔中地,秦属长沙郡,汉属零陵郡,后汉因之。三国吴属邵陵郡,晋以后因之。隋属潭州,唐属邵州,宋初因之。熙宁五年(他志均为“崇宁五年”——编者注)始升为武冈军。元曰武冈路。明初升为武冈府,洪武九年降为州,以州治武冈,县省入。领县一。今仍为武冈州。”“武冈废县,今州治,汉都梁县地,晋太康初析置武冈县,属邵陵郡。宋、齐以后因之。隋省入邵阳县。唐初置武攸县,武德四年复曰武冈,属南梁州,寻属邵州。宋为武冈军治,元因之。明初省。”(转引自道光《宝庆府志》)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