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建筑技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79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建筑技术
分类号:
TU209
页数:
9
页码:
823-831
摘要:
本章记述了邵阳市工程建筑技术的情况,概括了主体工程技术、钢筋混凝土工程技术、装饰工程技术、防水防潮防震、机具和机械化施工、安装技术等。
关键词:
建筑技术
邵阳市
内容
晚清,境内砖木结构的房屋增多,风火墙向砖墙承重演进,泥塑瓷饰石琢雕刻成为祠殿亭庙的通用装饰,西洋建筑技术传入。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后,国家创办工科学校,造就一批新的工程技术人才,境内建筑技术进入中西融合的发展阶段。民国13~15年,留日的技术人员陆续回邵设计施工,始用水泥钢材等新材料,出现烟囱砌筑、水电设备安装等新技术。抗日战争胜利后,外籍专家与邵籍工程师胡容等人在建设邵阳硫酸厂等工厂和水磨石跳舞厅的施工中,开始采用电锯断料,电弧焊接,经纬仪测量。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苏联建筑标准、技术规程规范。1953~1955年,建成一批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车间厂房,取得钢筋加工、钢筋混凝土制作,沥青浇筑,以及砂垫层等施工经验,产生钢筋、混凝土两个新工种,培养出一批工程技术人员。1958年“大跃进”时期,推行国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专区工程公司木工厂试制木工平创、打眼机等机具,并逐步建成半机械化的木作生产线。钢筋混凝土制作由现浇发展到预制,手工搅拌发展到机械搅拌,自然养护发展到蒸气养护,建筑施工向半机械化施工迈进。1960~1965年,境内建筑业开展设计革命,设计大型屋面板、薄腹梁、牛腿柱。三线建设时期,厂房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中推广预应力、机动翻斗车、起重吊车,初步改变现场肩挑人抬的状况,并产生专业的起重吊装队伍。民用建筑试用装配式大板和中型砌块。70年代,基础工程向机械化施工发展。在三线建设较长时间的地洞施工中,地下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改革开放的80年代,高层、大跨度、精装修的建筑增多;高分子装饰材料及大理石等天然材料成批生产,喷滚弹涂贴工艺技术成熟;液压滑模提升广泛应用;产生专业的装修和基础工程施工队伍。
第一节 主体工程技术
一、基础
境内以丘陵和山区地貌为主,土质多为粘土、亚粘土或砂土,修建木架房,一般在天然实土上垫石,将木柱竖在石上。修建砖木房,则在老土上砌砖基础或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多层荷载大或土质承载力弱的工程,才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和板式基础。境内城镇大多逐水而建,河套冲积层或杂填土等复杂的软弱地基常见。对这类软弱地基的处理,50年代一般采用夯实法、扩基换底法或木桩法。
1955年,兴建邵阳饭店旅客楼及邵阳专区工程公司办公楼时,首次采用砂垫层或砂石垫层基础技术。1958年,修建专区供销社办公楼,首次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1963年,修建邵阳发动机厂食堂,首次采用沉井法处理软弱地基,将钢筋混凝土捣成直径2米的圆筒刃口,在圆筒上砌砖;将井内软泥挖出,沉井自重下沉至老土层,再用钢筋混凝土垫底封盖,然后在沉井上砌墙。以后板式、条形、厢型钢筋混凝土基础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1974年,省建四公司还研制出振动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机,推广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二、柱、墙
柱 境内传统的屋柱为木、砖、石柱,后发展为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厂房多用钢筋混凝土排架柱,多层、高层建筑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1964年修建百货站十井铺仓库,率先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牛腿柱。1976年唐山地震后,注重房屋抗震强度,一般建筑也常采用砖和钢筋混凝土的组合墙柱。
墙 自古以来,境内民用建筑的墙体,普遍采用木板壁、竹筋或泥板条粉灰、土筑墙、砾石墙、砖墙。70年代,推广混凝土中小型砌块、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大板墙。少数工业建筑用钢板作围护墙。混凝土砌块,有中、小型,实心空心之分。1975年,省建四公司施工,始用中型砌块修建市科技楼,面积1339平方米。1980年,市科技情报站站长罗宗恕组织从广东引进设备和技术,在地区水泥制品厂定点生产小型砌块。1981年,由地区基建工程设计室设计,地区工程公司施工,首次将空心砌块用于民用建筑,修建地区建委宿舍,面积1600平方米,以后又在市区内修建3万平方米宿舍。新宁、城步等地也生产空心小砌块,用于修建宿舍和办公用房。新邵等县农村,则用手工操作制造小型空心砌块,修建民房。
三、屋架
古代,境内木屋架最为普遍,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民国以来,抬梁屋架渐少。新中国成立后,房屋大都采用穿斗式木排架、木桁架、人字架。木排架为农村建造规模小的房屋的常用屋架。人字架跨度较大,50年代修建的洞口县人民会场,采用的人字木屋架跨度有23米。邵阳飞机场机库屋架跨度达24米,系境内跨度最大的木屋架。50年末,修建邵阳电厂发动机房,首次采用人字木架加槽钢为下弦的钢木屋架。此后,钢木结构的屋架广泛用于工厂的厂房建筑。
钢筋混凝土屋架和钢屋架都出现于50年代。邵阳松脂厂炼脂车间系最早采用钢筋混凝土屋架的建筑。境内的油料库、冶炼车间多采用钢屋架。60年代,钢筋混凝土屋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广泛采用,但多为现场预制。至70年代,发展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80年代,出现市区人民电影院跨27米的大跨度钢屋架和市体育馆平板型角钢网架结构的整体屋架。
四、楼、屋面
楼面 境内城乡的房屋楼面材料经历木板——砖拱—一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过程。50年代,城乡大都采用木板楼面。1963年,修建专区交通局宿舍,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楼面。此后,除农村房屋仍采用木板楼面外,市区与各县城镇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楼面。
屋面 境内屋面形式经过坡顶—攒顶—拱顶—盔顶—平顶的演变过程。坡顶是民房传统的屋面。古建筑常采用庑殿、歇山、悬山和硬山4种坡顶屋面形式。宋代以后建的亭、塔多采用攒顶。民房屋面取材多用茅草、杉木皮、青瓦等,石板屋面仅见于高登山普照寺;隆回望云山天门寺及新邵龙山药王殿,还有铁瓦屋面;城步蒋坊、清溪地产竹之地,则用竹子破开去节,以竹板盖顶,虽不耐久,却也别致。
当代建筑屋面有单坡、双坡、四坡,还有六角亭、八角楼。单坡常见于民间的附属房屋或过廊,双坡普遍用于民房,四坡一般用于教室、图书馆、办公楼。1954年,引用苏式粮库设计图,首次在邵阳建成盔顶粮仓。1958年,修建邵阳机械厂宿舍,首次采用砖拱屋顶。同年,修建厂房及公共建筑始用平瓦,以后在大型建筑中平瓦又逐渐被淘汰。1960年,建专署大楼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屋面由结构基层和防水面层组成。1969年,地区水利局工程师杨天健设计绥宁荣岩电站,采用钢筋混凝土刚性浅蓄水屋面。60~70年代,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水泥大瓦、石棉水泥瓦普遍用于厂房、仓库。1972年,修建地区工程公司食堂,开始采用砖薄壳拱顶屋面。80年代,建于南门外的伊斯兰教堂,采用穹窿式钢筋混凝土拱屋面。这一时期,街亭及贸易市场多用玻璃纤维瓦,房屋天窗和温室常用玻璃瓦,城南公园等公共场所的亭阁等仿古建筑多用陶瓦及琉璃瓦。仿古亭、榭、阁、楼多为六角、八角形的建筑。80年代,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有架空屋面和吊顶屋面两种形式,形成屋面隔热设施。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工程技术
20年代,境内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电灯公司发电机机座。新中国成立之初,钢筋混凝土始用于房屋构件,且为现浇混凝土。以后由现浇发展到预制,由预制小件发展到预制整栋构件,由普通钢筋混凝土发展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由先张法发展到后张法。混凝土施工由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
1952年,修建邵阳造纸厂打浆车间楼面,系钢筋混凝土最早用于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预制则始于1953年。1954年,首次出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均手工捣制,缺乏科学检验。1958年,专区工程公司建成最早的小预制场,生产小型构件。60年代,钢筋混凝土普通用于楼面、梁柱、屋架及楼梯;施工技术大有进步,检验设备完善,质量显著提高。1963年,专区工程公司改造预制场,生产首批槽形板、空心板、T型檩条,用于市内民用建筑。1969年,省建四公司在城西飞机坪建成大型预制场,不仅能供应公司内施工需要的大小构件,而且出售供应商品构件。同年,该场首先建成预应力空心板及大型屋面板生产线。70年代,市房地产公司、市建筑二公司、洞口县工程公司等单位也相继建成预制场,生产中小型砌块、大板。大型公共建筑和重要工业车间的梁、柱、屋架,大都采用预制。但因运输条件限制,大型构件仍以现场预制为主。1972年,地区工程公司、市房地产公司先后生产预应力檩条、平板、空心板。各县工程公司也大力推广预应力工艺,均为先张法。80年代中期,境内共有大小预制场厂38个,年生产钢筋混凝土构件达4.1271万立方米。操作技术逐步实现机械化,并能采用后张法制作大跨度的大屋架。
第三节 装饰工程技术
境内古代和近代的殿、寺、庙、亭、塔等建筑,造型多样,装饰典雅,有些经历几百年,仍然保存完好。如今市区、隆回、洞口等地的寺庙、牌楼、祠堂、亭阁等,大都采用斗拱展蓬,檐牙高啄。墙壁和廊柱刻绘仙人走兽,飞鸟游鱼。石作和木作有狮猴磉墩、菱窗花格。装饰材料一般是木、石、灰、土加天然油漆。装饰手法有雕刻、绘画、堆花。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及几何图花纹,造型多姿,形态逼真,反映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貌。由于这些雕梁画栋的装饰工艺琐碎繁缛,又不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古老的传统装饰工艺逐步为新材料新工艺所取代。
50年代初,境内城镇房屋外墙装饰普遍用清水墙加勾缝,或是勾缝处刷土红或瓦蓝等色。乡村住宅土坯房较多,大都外墙裸露,简朴自然。内墙以砂泥抹底,石灰纸筋盖面。梁、柱、门窗多用黄、棕、橙等色油漆。装饰采料方便,价格低廉,也与自然环境协调。木房基本上无内外装饰,只刨平刨光,在窗户上稍有讲究。
60年代初,机关、厂矿、学校等公共建筑的内装饰大都采用石灰砂浆抹底,纸筋石灰盖面。60年代末,墙体外立面装饰为颜色单一的水刷石或粗砂灰,公共场所少数地面装饰已采用水磨石。
70年代末到80年代,人们普遍注重建筑美学,不仅讲究外装修,而且注重内装饰,除采用传统的陶瓷或天然的大理石外,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水磨石板、建筑涂料、建筑塑料以及聚合物材料逐渐被利用。喷、滚、弹、涂、贴等新工艺较快发展,并由手工操作发展到机械操作。
第四节 防水 防潮 防震
屋面防水 1958年以前,境内屋面多采用小青瓦坡屋面。坡斜陡,雨水难停,防水方便。但因瓦小而薄,易碎,检修频繁。因而60年代修建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均采用平瓦。粮库防水还在椽板上订瓦板,瓦板铺油毛毡,毡上浇沥青,再盖平瓦防水。
70年代的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跨度大,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逐步取代坡瓦屋面。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由结构层、隔热层、防水层3部分组成。结构层有现浇和预制两种,防水层分为柔性和刚性防水两大类。在工程实践中,常常由于防水工程的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或因施工操作不严等原因,屋面渗漏较普遍。80年代,境内的建筑防水材料厂大胆革新,引进外地科研成果,生产各种屋面防水涂料及防水油膏。在防水工程中推广高分子材料聚硫橡胶、聚氯乙烯、再生橡胶等。
地面防水防潮 50年代前,普遍采用木板地面或铺地面砖。60年代初,地面铺炉渣再作混凝土面层,以防潮。1963年起,商品仓库、旅馆客房地面,在混凝土找平层上刷饰沥青、铺油毡和细石混凝土面层。一些地下化粪池、气柜、水池和水塔等的防水,常采用防水砂浆或防水混凝土,用水玻璃速凝灰浆或环氧树脂堵漏,经济简便而可靠。
工程防震 邵阳处于6度地震带,历史上曾发生过轻度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后,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加强了防震措施。80年代,对砖木结构,混合结构的房屋,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混凝土组合柱,用钢筋加强墙体间的拉结,并在设计上规定不准用空斗墙,不准用挑楼梯,不准用砖拱过梁。
第五节 机具和机械化施工
一、施工机具
木工机具 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木作用斧、锯、刨、锉等传统工具。1953年,专区工程公司用圆锯锯料,并自制吊刨,工效有提高,但劳动强度大。1958年,该公司木工厂木工刘保成、邬光裕等人制造出电动断料、齐边、刨料、刹榫、抽槽、打眼等木工机械。1963年,厂内组装成小料加工半机械化生产线。1965年,该公司与省建四公司合并后,半机械化木工小料生产线改造为机械化生产线。1971年,市房产公司木工厂建成半机械化生产线。市、县工程公司木工车间也逐渐改手工劳动为机械操作。到70年代末,境内大小木工厂基本实现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生产。
泥作机具 砌刀、灰线、吊锤、靠尺、荡子是境内传统的泥作工具。50年代末,开始使用和灰机。60年代初,始用磨石机、洗灰机。70年代,省建四公司试行喷浆机和机械抹灰机。80年代,各种涂料、装饰板大量推广,市建工局工程师程杰研制喷石机研制成功,装饰工程机具有较大的发展。
钢筋加工 50年代断料用手工锯、割,手工扳剪。1964年,专区工程公司使用钢筋切断机,可裁断36毫米直径的钢筋。60年代前弯钢筋普遍用三角扳手,1965年开始使用弯曲机。60年代中期以前,绑扎普遍用钩子扎铅丝,以后逐步采用电弧焊、点焊、对焊。70年代,地、市、县建筑企业钢筋加工各工序逐步实现机械化。80年代,乡镇施工企业也有少量工序用机械加工。
混凝土加工 50年代,邵阳专区工程公司有搅拌机和平板震动器,在各工地轮流使用。1965年以后,市属工程公司大都用机械搅拌和捣震。县属工程公司到70年代中期才逐步配备搅拌震捣机械。80年代,普遍采用施工装修机具,如电锤、磨石机、麻面机等,混凝土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
运输 境内建筑工地场内运输,自古靠肩挑人抬,以后逐步发展翻斗车、机动翻斗车。50年代,建筑工地场外运输普遍用板车。“大跃进”时期,专区工程公司才有1辆美国出产的2.5吨的地球牌破旧汽车。垂直运输用绞车运料始于1958年修建邵阳电厂烟囱。1960年,修建专署办公楼用皮带机送砖上架。1964年,开始用少先吊。1965年,省建四公司运输建筑材料的汽车有20多辆。市、县施工企业到70年代才逐步配置1~2辆汽车。70年代,各种汽车吊、扒杆吊、履带吊、桂林吊、梯吊、塔吊逐渐用于各工地,普遍使用钢井架和卷扬机。到80年代,省、地、市工程公司都有15吨米至45吨米的塔吊,吊装工程实现机械化。全行业共有汽车300多辆。
新型机具的研制 70年代起,各企业开展技术革新,试制出一些机械,但没有成批生产。80年代,省建四公司机修厂生产的震动成孔机,邵阳建筑电动机具装修总厂研制的各种型号装修机具,销往全国各地。
二、地洞、高层建筑机械化施工
60年代中期,省建四公司在境内的三线建设中,建成一批复杂的洞库工程。实行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边实践边总结,解决地洞内施工垂直运输的难题。选录3法如下:
移动扒杆吊装法 1966~1967年,兴建红日机械厂工程,在20米高的岩洞内,建筑由7个车间组成的3层厂房,建筑面积19820平方米,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桁架支模移动式扒杆吊装法,解决运料困难。
机械顶升法 1968年,兴建375洞库工程,库跨7.5米,高5.5米,用拔杆吊装不便,采用超扒杆双擘拱板顶升机,顶升安装拱板。
洞库升板法 1972年,兴建578洞库工程,库长34米,宽22米,高2层,层高3.2米,要将预制楼面、屋面板安装到设计高度,难度较大,采用上、下钢梁吊杆、螺杆、液压千斤顶等,将预制件提升到设计标高处安装。
70~80年代,大跨、高层建筑兴起,一般的施工方法已不适应要求,省建四公司在施工中,采取先进的机械化施工方法,解决建设中的难题,选录其办法如下:
液压整体爬升法 1979~1981年,修建市体育馆,屋面为平板型钢网架,网架平面为60×45(米),高3米。采用地面拼装,液压整体爬升法,将钢架四边支于14.5米高的41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上。
液压滑升法 1976年起至1985年,省建四公司采用液压滑升法施工建成的工程有邵阳热电厂100米烟囱、市化纤厂120米排毒塔、绥宁联合造纸厂70米烟囱,以及市外的70~210米的烟囱10座。在施工中采用随升井架液压滑模,随升井架液压滑模加长吊架,外井架液压滑模,外井架滑模加长吊架等4种方式。滑模采用集中控制,吊笼用3道行程限位器和双筒卷扬机提升,中心线控制采用激光对中。
无井架液压模提升法 1985年,修建邵阳医院倒锥壳水塔,筒身高25米,水柜高6.39米,全高31.4米,筒身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柜为预制,系采用无井架液压滑模提升。
第六节 安装技术
管道线路安装 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兴建工厂,均请外地安装人员来安装设备,本地工人只是配合。1953~1960年,专、市工程公司先后组建水电安装组、队,靠手工操作,安装室内水、电管线。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和地方工业兴起,先后组建邵阳地区输变电工程队和地区安装队,采用半机械化施工,安装邵阳县氮肥厂等厂的设备及内外电路。进入境内的省建四公司水电安装队、湘安一处、化工部第四建设公司等单位,不仅完成境内大中型企业水、电设备的安装,而且促进邵阳安装技术的进步。
设备安装 50年代,境内设备起重吊装靠肩挑人抬或手拉吊葫芦。60年代,用电动吊葫芦或吊车,设备定位用经纬仪、水准仪。70年代开始用激光对准定位。1972年竣工的邵阳合成洗涤剂厂,由省建四公司水电安装队负责安装,安装工程包括设备、仪表、管道、电器等共342台件,靠卷扬机、电葫芦、独立扒杆二脚扒杆等半机械化设备,完成安装任务。1985年5月投产的由中建五局一公司安装的邵阳化纤厂工程,有各种设备800余台,工艺管道及其他管线近60公里。安装中解决了72吨老成鼓的空中就位安装、中频发电机的安装调试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同年竣工的邵阳热电厂第一期1炉1机工程安装任务,亦由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完成。
管道制作 50年代,临时组织加工,制作管道。焊接采用电弧焊、气焊、电焊。至70年代,管道制作逐步实现工厂化、预制化,接合管道发展到气电焊接合。80年代,采用半自动焊或自动焊,焊接坡口由人工开坡口发展到机具开坡口。焊接质检从肉眼看色,发展到超声波探伤。管道施工采用爆炸胀管、顶管施工、冲压弯头、氧一乙炔焰推管和中频弯管等新工艺。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质量标准日趋严格,电缆安装由人力敷设发展到80年代采用敷设机,电缆头的制作逐步采用合成树脂浇注。电线的安装,由用木槽线板,发展到金属管、塑料管。
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50~60年代,封头成型用明火加温,人工敲打成型。70年代后,发展到冲压成型。大型油罐的拼装,由过去的从下而上的顺装法发展到采用倒装法。80年代,气压顶升法及水浮倒装法也得到应用。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