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784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TU-0
页数:
5
页码:
801-805
摘要:
本文记述了汉代至1990年邵阳市城市建筑的情况概述。
关键词:
建筑
邵阳市
城市建设
内容
汉代,境内已有木石匠工,或在官府服匠役,或流动于民间作业。唐代,匠役制度有所改进,砖瓦生产得到发展。宋代,境内建筑匠工有木、石、泥工等,大量使用夯土、砖瓦木石,按营造法式营建房屋及城郭,木构建筑及砖石结构的佛塔营造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代表建筑有武冈军的泗洲塔和邵州城的东塔、青龙桥等。明代营造技术,尤其是石作雕刻进步较快,宝庆府城的北塔、文庙、水府庙等建筑,展示了当时的营造水平。清代废除匠役制,木石泥作坊场发展较快,出现行会组织鲁班会,产生建筑包工商。府城的“双清秋月”亭外亭、水府庙戏楼、洞口的兰陵兰氏塔、新宁三渡水牌坊等建筑,呈现清代中叶的建筑特色。
晚清至民国初年,西洋建筑技术传入,洋人在邵建设西欧古典式教堂,权门豪富兴建仿西式洋楼,民房建筑有的也超越传统高度。鲁班行会由府、州、县城发展到农村集镇,包工方式向包工包料演进。府、县衙署的工房除管理殿庙城垣建设外,还管理邮驿、码头、校舍等设施的建设。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后,采用西洋建筑技术和中国传统工艺,在今城区兴建宝庆光明电灯公司、汽车站、飞机场及松坡图书馆、乡村工业示范处所属工厂等建筑工程,展现中西建筑技术相结合的新趋势。包工商逐步演进为营造厂,鲁班行会演变为泥木工会,并组织营造同业公会。泥木石工在营造厂合流,形成初具规模的建筑行业。民国26年后,第六区督察专员公署及各县政府均设立建设科,管理公办工程,通过商会管理营造厂,利用泥木工会管理建筑工人。
新中国成立初,邵阳专署及各县、市人民政府先后成立建设科和财经委员会,负责建筑管理,进行恢复性建设,组织营造厂复业,并组建建筑工会和专、市国营建筑工程公司。1953年合并专、市施工企业,成立省建工局邵阳专区工程公司,承建计划内工程,按造价收取2.5%的法定利润和10%的管理费。1956年,营造厂组成公私合营的邵阳市工程处,成立集体所有制的市维修队,承担计划外工程,不收法定利润,只收管理费。至此初步形成国营、集体、公私合营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建筑行业,职工达800余人。全行业沿用承发包制,采用苏联的技术规程规范,兴建一批砖木结构的办公房、住宅、校舍、粮仓、剧院等民用工程,建成邵阳造纸厂等10余个工厂,其中部分车间、厂房系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1953~1957年,境内共完成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建筑企业施工产值达1282万元。木作砌体质量在省内为较高水平。
1958年,专署和市人委均成立基本建设局,管理建筑、建材和城建。县、市都建立施工企业,建筑职工队伍达2055人,加上部、省来邵的施工队伍和支援钢铁煤电建设的民工,建筑员工多达万人,建筑业出现第一次大发展。到1960年,建成一批土洋结合的钢铁煤电工程及部分文教和生活设施,建土炼铁炉、烟囱、煤井等构筑物百余个。这一时期,改经理负责制为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取消法定利润,停止晋升职称,改计件为计时付酬。很多项目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虽然速度快,但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1961年开始大调整,压缩建设项目,撤销专、市基建管理部门,关停并转施工企业,精简施工队伍,至1963年,境内建筑企业职工仅留772人。1964年国民经济复苏,重建专、市建设管理机构;建筑企业恢复计件工资;成立独立核算的专、市建筑设计室,开展设计革命,并首次设计建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专区百货站十井铺仓库。1961~1965年间建成的仓库、住宅、校舍、商店、厂房等面积达33万平方米。1965年专区工程公司合并到省建四公司。境内建立市、县集体施工企业10个,职工1969人,完成的建筑竣工面积一度超过全民企业。工程质量也有提高。
1965年冬至1976年,国家在邵阳进行“小三线”建设,建成军工厂、内迁项目、战备储库、人防工程、桥梁等共105项,地方工业项目建成百余个,形成第二次建设高潮。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国家建委101指挥部等部、省属设计施工单位万余人来邵参加三线建设,带来先进技术,推动境内的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构件预制工厂化和墙体改革的进程。建筑工程由混合结构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迈进;建筑规模向多层大跨建筑发展;建筑造型由坡瓦屋面向平顶屋面演进。墙体改革起步,1975年首次用中型砌块建设市科技情报楼。混凝土预制场发展达15个。施工企业机械动力装备人平达0.45千瓦。洞库施工技术也在省内有独特优势。大批城乡民工参加“三线”建设,为以后的乡镇、街道建筑队的发展,打下基础。至1976年,境内地、市、县施工企业达14个,队伍3743人。在“三线”建设中,由于“左”的影响,取消承发包制,直接费按实结算,取消奖金,吃大锅饭,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也挫伤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否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三线”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建筑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而且造成建设管理的困难和建筑队伍素质的下降。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3年整顿,才逐步恢复正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邵阳地、市均成立建设委员会,设置勘测设计、工程施工、定额、质量监督等职能部门,对建筑工程实行系列管理。成立市建筑工程局对施工企业实行统一行业管理。半机械化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建成一批电力、轻纺、化工、食品等工业工程和临街楼馆、文体设施、住宅新村,建筑业第三次大发展。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装修装饰工程的专业施工队伍应运发展,农村基建队大量增加。境内形成包括勘测、设计、土建、安装、构件预制、装修装饰、物资供应、施工机械修制等专业配套的,国营、集体与农建队共存的建筑产业。1980年,人平动力装备达2.42千瓦,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在境内而且在上海、深圳等地建设中,以及在也门、布隆迪等国外工程建设中,都赢得了信誉。
1984年后,建筑业开始全行业改革,开放建筑市场,对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设计单位推行企业化管理,扩大企业自主权,恢复施工企业法定利润,恢复经理(院长)负责制,实行经理(院长)任期制,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整顿建筑市场,加强设计与建筑企业管理,开展资质审查发证,建筑业的3个效益不断提高。1989年,境内建安企业总产值达3.48亿元 1990年,境内有勘测设计单位35个,职工749人。经建设部门的资质审核的施工企业263个,职工53212人。建安企业总产值3.01亿元,建筑业成为仅次于工业、农业的第三位产业,但是行业机械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在省内仍处于中下水平,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改善建筑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建筑业各单位也努力深化内部管理,向建设现代化的建筑产业目标迈进。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