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建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783
颗粒名称: 第七篇 建筑
分类号: TU-0
页数: 59
页码: 801-859
摘要: 本篇记述了邵阳市建筑工程的情况,概括了勘测设计、施工行业、建筑技术、建筑工程、管理等。
关键词: 建筑理论 建筑 邵阳市

内容

概述
  汉代,境内已有木石匠工,或在官府服匠役,或流动于民间作业。唐代,匠役制度有所改进,砖瓦生产得到发展。宋代,境内建筑匠工有木、石、泥工等,大量使用夯土、砖瓦木石,按营造法式营建房屋及城郭,木构建筑及砖石结构的佛塔营造技术达到一定水平,代表建筑有武冈军的泗洲塔和邵州城的东塔、青龙桥等。明代营造技术,尤其是石作雕刻进步较快,宝庆府城的北塔、文庙、水府庙等建筑,展示了当时的营造水平。清代废除匠役制,木石泥作坊场发展较快,出现行会组织鲁班会,产生建筑包工商。府城的“双清秋月”亭外亭、水府庙戏楼、洞口的兰陵兰氏塔、新宁三渡水牌坊等建筑,呈现清代中叶的建筑特色。
  晚清至民国初年,西洋建筑技术传入,洋人在邵建设西欧古典式教堂,权门豪富兴建仿西式洋楼,民房建筑有的也超越传统高度。鲁班行会由府、州、县城发展到农村集镇,包工方式向包工包料演进。府、县衙署的工房除管理殿庙城垣建设外,还管理邮驿、码头、校舍等设施的建设。
  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后,采用西洋建筑技术和中国传统工艺,在今城区兴建宝庆光明电灯公司、汽车站、飞机场及松坡图书馆、乡村工业示范处所属工厂等建筑工程,展现中西建筑技术相结合的新趋势。包工商逐步演进为营造厂,鲁班行会演变为泥木工会,并组织营造同业公会。泥木石工在营造厂合流,形成初具规模的建筑行业。民国26年后,第六区督察专员公署及各县政府均设立建设科,管理公办工程,通过商会管理营造厂,利用泥木工会管理建筑工人。
  新中国成立初,邵阳专署及各县、市人民政府先后成立建设科和财经委员会,负责建筑管理,进行恢复性建设,组织营造厂复业,并组建建筑工会和专、市国营建筑工程公司。1953年合并专、市施工企业,成立省建工局邵阳专区工程公司,承建计划内工程,按造价收取2.5%的法定利润和10%的管理费。1956年,营造厂组成公私合营的邵阳市工程处,成立集体所有制的市维修队,承担计划外工程,不收法定利润,只收管理费。至此初步形成国营、集体、公私合营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建筑行业,职工达800余人。全行业沿用承发包制,采用苏联的技术规程规范,兴建一批砖木结构的办公房、住宅、校舍、粮仓、剧院等民用工程,建成邵阳造纸厂等10余个工厂,其中部分车间、厂房系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1953~1957年,境内共完成建筑面积32.8万平方米,建筑企业施工产值达1282万元。木作砌体质量在省内为较高水平。
  1958年,专署和市人委均成立基本建设局,管理建筑、建材和城建。县、市都建立施工企业,建筑职工队伍达2055人,加上部、省来邵的施工队伍和支援钢铁煤电建设的民工,建筑员工多达万人,建筑业出现第一次大发展。到1960年,建成一批土洋结合的钢铁煤电工程及部分文教和生活设施,建土炼铁炉、烟囱、煤井等构筑物百余个。这一时期,改经理负责制为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取消法定利润,停止晋升职称,改计件为计时付酬。很多项目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虽然速度快,但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
  1961年开始大调整,压缩建设项目,撤销专、市基建管理部门,关停并转施工企业,精简施工队伍,至1963年,境内建筑企业职工仅留772人。1964年国民经济复苏,重建专、市建设管理机构;建筑企业恢复计件工资;成立独立核算的专、市建筑设计室,开展设计革命,并首次设计建成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的专区百货站十井铺仓库。1961~1965年间建成的仓库、住宅、校舍、商店、厂房等面积达33万平方米。1965年专区工程公司合并到省建四公司。境内建立市、县集体施工企业10个,职工1969人,完成的建筑竣工面积一度超过全民企业。工程质量也有提高。
  1965年冬至1976年,国家在邵阳进行“小三线”建设,建成军工厂、内迁项目、战备储库、人防工程、桥梁等共105项,地方工业项目建成百余个,形成第二次建设高潮。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国家建委101指挥部等部、省属设计施工单位万余人来邵参加三线建设,带来先进技术,推动境内的设计标准化、施工机械化、构件预制工厂化和墙体改革的进程。建筑工程由混合结构向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迈进;建筑规模向多层大跨建筑发展;建筑造型由坡瓦屋面向平顶屋面演进。墙体改革起步,1975年首次用中型砌块建设市科技情报楼。混凝土预制场发展达15个。施工企业机械动力装备人平达0.45千瓦。洞库施工技术也在省内有独特优势。大批城乡民工参加“三线”建设,为以后的乡镇、街道建筑队的发展,打下基础。至1976年,境内地、市、县施工企业达14个,队伍3743人。在“三线”建设中,由于“左”的影响,取消承发包制,直接费按实结算,取消奖金,吃大锅饭,造成人财物的浪费,也挫伤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否定一些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使“三线”工程的建设速度和建筑质量没有达到预期的要求,而且造成建设管理的困难和建筑队伍素质的下降。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3年整顿,才逐步恢复正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邵阳地、市均成立建设委员会,设置勘测设计、工程施工、定额、质量监督等职能部门,对建筑工程实行系列管理。成立市建筑工程局对施工企业实行统一行业管理。半机械化机械化施工程度提高,建成一批电力、轻纺、化工、食品等工业工程和临街楼馆、文体设施、住宅新村,建筑业第三次大发展。承担城市基础设施工程、装修装饰工程的专业施工队伍应运发展,农村基建队大量增加。境内形成包括勘测、设计、土建、安装、构件预制、装修装饰、物资供应、施工机械修制等专业配套的,国营、集体与农建队共存的建筑产业。1980年,人平动力装备达2.42千瓦,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不仅在境内而且在上海、深圳等地建设中,以及在也门、布隆迪等国外工程建设中,都赢得了信誉。
  1984年后,建筑业开始全行业改革,开放建筑市场,对建设工程实行招标投标,设计单位推行企业化管理,扩大企业自主权,恢复施工企业法定利润,恢复经理(院长)负责制,实行经理(院长)任期制,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目标管理责任制。整顿建筑市场,加强设计与建筑企业管理,开展资质审查发证,建筑业的3个效益不断提高。1989年,境内建安企业总产值达3.48亿元
  1990年,境内有勘测设计单位35个,职工749人。经建设部门的资质审核的施工企业263个,职工53212人。建安企业总产值3.01亿元,建筑业成为仅次于工业、农业的第三位产业,但是行业机械化程度、劳动生产率在省内仍处于中下水平,尚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通过深化改革,不断改善建筑业经营的外部环境,建筑业各单位也努力深化内部管理,向建设现代化的建筑产业目标迈进。
  第一章 勘测设计
  第一节 勘测
  一、工程勘测
  境内古代建筑多是规模小的木构建筑,勘测设计施工均统于掌墨师,凭目测确定地基承载力。晚清,境内尚无勘测队伍。“五四”运动后,武汉的营造厂和长沙的工程部门来邵建设光明电灯公司、潭宝公路、飞机坪等工程,境内才始用经纬仪、水准仪、平板仪,进行测量。40年代,乡村工业示范处设工程课,始兼营该处各厂工程建设测量。
  1953年,邵阳专区工程公司设置勘测组,有两部经纬仪,为公司设计施工服务。1960年,成立邵阳市测量队,旋即撤消。1965年冬起开始“小三线”建设,专、市设计室逐渐增强勘测力量。1978年,地区基建工程设计室的勘测组更名为勘测队。1979年,市建筑设计室成立勘测队,并成立市勘测设计协会,勘测技术装备增加。80年代初,地、市建筑设计院的勘测队,都配备中小钻机,少数设计单位建立土工试验室,形成一支包括测量、钻探、土工试验初步配套的队伍。同时,各县建筑设计室也增加测量人员;市水利、林业、煤炭部门亦发展各自的勘测队伍;地区地质勘测队内设工程地质勘测室。到1990年,全市共有隶属于设计院、室、队的勘测队、组17个,职工155人,其中技术人员81人,工人60人,辅助生产人员14人。共完成工程测量59.82平方公里,工程地质3.7万标准米。其中建设系统11个勘测设计队、组完成地质钻探1.16万标准米。自开展勘测以来,累计完成工程测量502.61平方公里,工程地质161.822万标准米。其中市第一建筑勘测设计院勘测队累计完成工程测量146.45平方公里,工程地质5.6万标准米;市第二建筑勘测设计院勘测队累计完成工程测量144.49平方公里,工程地质2.9万标准米。
  二、地形测绘
  1954年,市区始利用民国时的1:50000的军用地图作城建规划。1958年4月,委托省基建局测量队测绘1:5000的地形图,仅建Ⅱ、Ⅲ级标准点152个,三角控制点5个。8月,转托一机部武汉勘测公司继续为邵阳市区测绘1:1000和1:5000地形图,并测有Ⅱ、Ⅲ等水准点。1959年2月,该公司改名中南综合勘测分院二队,继续在市区建立三角测区控制网。完成全部小三角及河东测区1:1000的图根控制,实测地形图185幅,计46.25平方公里。1961年6~10月,国家建工部非金属矿地质公司中南大队(前身中南综合勘测分院)对原测地形图复测,实测城区邵水以西1:1000地形图3平方公里,修改邵水以东1:1000地形图10幅,计2.5平方公里,同时改1:1000地形图为1:5000,其等高距由1米改为3米;并对整个测区所有小三角进行检查,对省基建局勘测队测定的Ⅱ、Ⅲ等导线进行纠误。于1961年11月移交1:1000地形图225幅,计56.25平方公里;1:5000的地形图5幅,计31.25平方公里。
  1978年起,市建筑设计室勘测人员在武汉测绘学院的帮助下,建立邵阳市三角测量独立控制网和Ⅱ、Ⅲ等水准控制网,控制面积311平方公里,并重测1:1000地形图,共完成地形图237幅,总面积80.64平方公里。还完成1:5000的局部地形图。80年代初,地区建筑设计室(今市第二建筑勘测规划设计院)为各县城镇勘测地形图48平方公里,工厂规划现状图61.4平方公里。到1990年,市区、县城共完成测绘面积277.54平方公里,地形图467幅,城市规划所需的地形图,初步得到解决。仅1990年,市建设系统11个勘测设计单位完成地形测量29.10平方公里。
  第二节 设计
  一、设计单位
  境内古代建筑,掌墨师以放大样代替设计。晚清建造的天主、基督教堂以及少数豪门权贵的公馆别墅,开始利用外地的草图。抗战胜利后,乡村工业示范处工程课利用欧美的设计规程、规范设计,利用阳光晒制蓝图,为该处所辖各厂建设服务,系境内有正规设计之始。新中国成立前,境内尚无独立的专业设计单位。
  1950年,邵阳专署财经委员会内设立工程组,配有4名上建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境内工程建设的设计并指导施工。1951年,资江工矿公司成立设计课,专营设计,以二、三层砖木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为主,采用苏联标准和规程规范,并开始应用极限状态理论。1952年,邵阳市成立新邵阳建筑企业公司,内设工程组,兼营设计。1953年,湖南省建工局邵阳专区工程公司成立,公司设建筑设计组,有10名设计、预算、测量人员,承担规划、测量和设计工作;后扩改为建筑设计室。1958年,省里调来5名勘测设计人员,充实该公司建筑设计室。1961年更名为专署基建局规划设计室,后又复名建筑设计室。1963年,邵阳市市政养路队内成立建筑设计室,1964年改为市建筑设计室。同年邵阳专区工程公司设计室改为专区基建工程设计室。60年代中期,国家开展设计革命,测设技术采用国颁标准,推广部、省颁标准图。在设计三、四层混合结构民用建筑的同时,开始设计钢筋混凝土的工业建筑和桥梁工程。并对部分建筑存在的肥梁、胖柱、深基、重盖现象进行改革。逐步推广预应力构件、装配式大板、中小混凝土砌块等新技术。至60年代末,建设项目增多,各县建筑工程公司设计室内,均有2至4人兼任一般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的民用工程设计。地、市建筑设计室仍以设计普通厂房和民用建筑工程为主,人员少,分工不细,设计人员也兼做勘测工作。
  70年代,各县建筑工程公司设计力量逐渐加强。1979年,新宁县首先成立县建筑设计室,其他各县也在两年内相继成立独立的县建筑设计室。这一时期,境内设计预算工具进步较快,采用电子计算程序和钢筋混凝土框架通用计算程序,加快设计进度,提高预算精度,并用新技术、新材料,设计出一批高层、大跨度的建筑工程。
  80年代,勘测设计单位的数量、规模、装备、技术力量都有较快发展,少数行业主管部门和个别大中型厂矿也相继成立专业设计室。地、市设计部门能从事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等工程设计和测量,及工程地质勘探等方面的工作,装备有微电脑、中型钻机、光学对点器及土工试验设备。并改室为院。1984年后,各勘测设计单位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生产型向经营型发展,政府扩大勘测设计单位自主权,加强设计审查,开展优秀设计评选和全面质量管理活动,推行技术经济责任制。1985年,政府对设计单位进行资格审查和复核。1986年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后,邵阳市、邵阳地区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分别改为邵阳市第一、第二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1986年11月,有15个设计院、室获得设计证书,有9个单位获得设计许可证。1988年开始治理整顿,对勘测设计单位进行资格复查认证。至1990年,由省建委发给各种级别设计证书的院、室有23个;由市建委受托发给设计许可证的单位有12个。设计实力达省内中等水平,对较复杂的工程,多层大跨预应力的、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都能进行设计,城市总体规划设计亦能胜任。全市35家设计单位,职工有749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8人,工程师208人,助理工程师205人,技术员81人。建设系统的14个设计单位,职工257人,有高级工程师16人,工程师61人,助理工程师51人,技术员21人。不仅能完成境内大小建筑的设计,而且有力量为国内外的建设服务。设计工程师黎长清曾受国家委派去非洲,帮助布隆迪共和国的利布公司设计规划3000公顷农场。1990年,全市35个勘察测量设计单位共完成施工图投资额1.59亿元,施工图建筑面积53.87万平方米,标准设计18个。其中建设系统11个勘测设计单位,完成规划设计5.159平方公里,建筑设计46.73万平方米。
  附:勘测设计单位选介
  市第一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该院前身为1963年11月成立的邵阳市市政养路队设计室,以后相继演变为市建筑设计室、市房地产公司设计室、市建筑设计处、市建筑设计院,1984年更名为邵阳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系局级事业单位,首任院长黄文章。1986年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后更为今名。资质审查为乙级设计单位。
  自1978年改为市建筑设计处后,技术队伍发展较快。至1990年,已拥有建筑、结构、城市规划、水电、暖通、概预算、测量、工程地质等一大批专业人才,有高级工程师7人,工程师26人,助理工程师9人,技术员21人。该院总人数98人,其中勘测19人,设计57人。配备有IBM—PC/XT微电脑和PQ—50型地质钻机、大平板仪等测量设备。历年完成设计面积总计192.89万平方米。其中市体育馆、市工人文化宫、市纺织品大楼、市一档案馆、南门口碟子塘贸易市场、西湖路、市委大门等工程设计,获省、市优秀设计奖。
  1990年,完成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694个,投资额2260万元。设计施工图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标准设计4项;规划设计15公顷;工程测量15.7平方公里,工程地质7100标准米。全年勘测设计收入48.7万元。
  市第二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 该院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省建工局邵阳专区工程公司设计室,以后演变为专署基建局规划设计室、专区工程公司设计室、专区基建工程设计室。1968年地区养路总段设计室并入该室,1970年又分开。1977年,该室分为涟源、邵阳两个地区设计室。1984年,邵阳地区设计室更名为邵阳地区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1986年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后,更名邵阳市第二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为副局级事业单位。1987年任命黄艺平为首任院长。
  1990年,该院有建筑、结构、水电暖通、概预算、勘测等一批技术人才,其中,高级工程师7人,工程师18人,助理工程师10人,技术员22人。总人数71人,其中勘测人员18人,设计人员57人。配备各类勘测机具及土工试验设备,及PC1500袖珍电子计算机等设备。历年完成设计面积278.72万平方米。其中获省、市优秀设计奖的项目有隆回卷烟厂主厂房,市果品冷库,地区中医院住院楼,城步、武冈电影院,市二中教学楼,新宁县自来水厂,市委机关招待所食堂,城步县委机关招待所等。
  1990年,完成初步设计施工图131个,投资额2883万元,施工图建筑面积9.61万平方米。工程测量5.72平方公里,地质外探4516标准米。全年总收入47.83万元。
  二、设计成果
  50年代,境内设计的建筑工程,80%是砖木结构的民用工程。“大跃进”期间,始设计砖混结构的厂房及土炼铁炉。60年代,大量设计混合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及桥梁工程。70年代,多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1979年,市建筑设计处(今市第一规划勘测设计院)设计的60×45(米)平板型钢网架屋盖、高15米的邵阳市体育馆,展示出邵阳建筑设计的新水平。80年代,高层、大跨或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逐渐增多。省、市亦多次开展工程设计和城镇乡村住宅方案设计竞赛。通过评比,境内村镇住宅设计方案得奖的21个,工程设计得奖的有20个。1953~1990年,境内共完成设计面积824.653万平方米,占境内房屋建设面积的43.3%。
  附:省优秀设计成果选录
  市体育馆 位于市工农广场南面的原工人文化宫旧址,与体育场、球类练习馆、露天灯光球场等构成市体育运动中心。1979年5月,由邵阳市建筑设计处潘家镕、唐镇藩、陈清音、蒋太铭、喻蔚中等人设计。
  该馆平面呈矩形,长66米,宽59米,高15米,建筑面积为6971平方米,总造价145.1万元。馆内设比赛厅、接待室、休息厅、练习室、办公室及地下空调室等用房,看台设5000个座位。可进行球类、体操比赛及文艺表演、大型集会等。
  比赛大厅屋盖采用60×45米、高3米的平板型角钢网架结构,其跨度当时居省内之首。网架设计采用电子计算机计算。施工采用地面整体拼装,液压滑模整体爬升等新工艺。1983年5月,该馆设计在国家体委于柳州召开的全国体育馆设计交流会上获得较高评价。后又获全省优秀设计表彰奖。
  市工人文化宫影剧院 该院地处人民广场东北角,建筑面积5186.75平方米,座位1624个,土建造价109万元。1981年2月,由市建筑设计院郭云耿、刘学玉、阮开华等设计。
  门厅为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顶屋面。观众厅和舞台为现浇混凝土排架、钢屋架、大型屋面板屋面;观众厅采用钢丝网水泥船型吊顶,系统空调。外部造型活泼清新,和谐统一,具有时代特色。观众厅色彩柔和,视听效果良好。获省优秀设计表彰奖。
  隆回卷烟厂主厂房 1982年6月,由邵阳地区建筑设计室胡持平、杨盛勋、陆先云设计的隆回卷烟厂,主厂房是年产20万大箱烟的综合车间,内设从切丝到包装的两条流水作业线,总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土建预算340万元。
  厂房为双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尺寸为4×12(米)。共三层,层高6.6~6.9米。根据生产要求及卷烟厂尘埃多,烟味刺鼻的特点,采用通风除尘。内设4级空调,以确保恒温恒湿。屋顶设50立方米容量贮水池。室内设消防栓与消防器材,以利防火。设3吨重载货电梯2台,担负垂直运输。室外设架空栈桥与仓库等建筑相连。墙外立面安装双层大玻璃窗,简洁明快。该设计获省优秀设计表彰奖。
  第二章 施工行业
  第一节 施工企业
  一、私营营造厂
  清代以前,境内的木石泥工,按朝廷规定服匠役。清康熙年间,将匠银摊入田赋,废除匠籍制度。承担社会建筑施工的主要是个体工匠,但尚未形成固定的队伍和独立的行业。
  清道光年间以后,境内木、石、瓦等工匠,有了行会组织鲁班殿。自主经营的包工商、泥木作坊亦较快发展,邵阳城区的下墙、曹婆井、大信巷、永庆街等处的木工作坊,由几户发展到几十户。有的作坊由加工小料发展到加工大料,出现现场承包制作安装的木作包工商。泥工作坊始于城西瓦窑坪(今市郊雨溪乡),先是烧制砖瓦兼营砌筑,以后逐步分化出专营建筑的泥工队伍。
  民国时期,专门经营建筑业的营造厂产生,泥木工会得到发展,营造同业公会随之建立。民国25~27年(1936~1938),国民政府新辟湘黔公路(即衡阳经邵阳、安江至贵州),上海、长沙、衡阳等地的营造厂来邵承包筑路工程。民国26年,上海交通大学毕业的邑人胡容,创建邵阳友联营造厂,系境内第一家营造企业,曾承包建邵阳飞机坪土石方等工程,民国33年日军侵占邵阳时停办。这一时期,营造厂平时只有经理等几个固定人员,没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固定工人。承包工程后,临时雇请工人或再发包。工程结束,人员则遣散。在营造厂做工的,以邵阳东路(今邵东)、衡阳、洪江、黔阳等地泥木工最多,其次是长沙、宁乡、醴陵等地的工匠。抗日战争胜利后,境内又先后开办群力、友工等20家营造厂,有的从广东召来一些工程技术人员,有的则聘请美国专家,从事兴建邵阳至新化公路和乡村示范处各厂的建筑工程,还担负拓宽改建邵阳城内街道。营造厂鼎盛时有木匠700多人,泥匠400余人,石工200余人。他们时聚时散,虽然登记的有1000多人,但常驻邵阳城区作工的仅300~400人。
  民国36年,各营造厂联合成立行业组织——邵阳营造同业公会,所有营造厂均成为同业公会会员,会址设仁美巷。宗旨是垄断包揽工程,维护同行业的权益,协助国民政府收税等。会员按章程按时交纳会费,履行权利义务。并规定工程只能由营造厂承包,不准建筑工人直接承包。在承包中,同业公会联合各家营造厂共同对付发包方,在招标时搞明投标,暗陪标。即几家营造厂投标,不论谁中标,其余都要从中分利。决算时,则取录卡标,准备中标的接近上下卡范围内,其余都在上、下卡范围外,这样的卡标造价要高于实际造价的30%—40%,高出的部分名曰招标的陪标费。其陪标费由中标的营造厂第一次领取开办费(即备料款)时,一次交给发包方经办人和陪标营造厂三分之二左右,自取三分之一左右。新中国成立前夕,营造厂大部分倒闭,同业公会消失。
  新中国成立后,各营造厂及营造同业公会重新向市人民政府申请组建。1950~1952年,邵阳城区先后成立群力、大众、国胜、合兴、中华、中兴等6家营造厂。1951年,群力、大众营造厂组合为私营工联股份工程公司。1953年,成立市营造厂同业公会,由市工商联领导。1956年,国胜、合兴、中兴、中华等营造厂在社会主义改造时组成公私合营邵阳市工程队,不久改名为工程处。至80年代,境内仍有不少匠工走乡串村,流动作业。1990年这类人员达1万余。
  二、公有制施工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公有制施工企业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而建立。1950年,邵阳专区财经委员会成立工程组,集聚技术人员;成立市建筑工会,团结建筑工人。1951年,以工程组为基础,成立国营邵阳专区建筑公司;市人民政府接收工联股份公司组建国营新邵阳建筑企业公司,为境内最早的两家国营施工企业。1952年3月,专区建筑公司并入资江工矿公司,成为该公司的营造部。1953年起,为适应“一五”计划建设的需要,省人民政府决定,合并资江工矿公司营造部、邵阳建材厂、新邵阳建筑企业公司,组建湖南省建工局邵阳专区工程公司,职工共474人,为最早兼营设计、土建、水电安装的综合企业。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期间,城区各街道和境内各县城、镇陆续组织小工队、维修队(组),参与各类建筑活动,成为境内最早的一批集体所有制施工企业。是年底,境内县以上施工企业职工达1329人,施工产值为400万元。
  1958年,邵阳专区工程公司由省属改为专署主管。同年,市建筑工会与公私合营邵阳工程处合并,成立国营邵阳市工程公司。该公司后与市电气安装队合并,更名邵阳市建筑安装公司。“大跃进”期间,各县也相继成立国营县建筑工程公司(队)。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压缩基建规模,关停并转施工企业,除城步苗族自治县保留国营工程公司外,其他各县的国营公司均转为集体。1963年,停办市建筑安装公司,精简的职工一部分转入街道办事处的基建队,一部分职工并入市房地产公司维修队。境内县以上施工企业有7个,772人,施工产值为677万元。
  1965年,境内开始“三线”工程建设,任务繁重。4月,邵阳专区工程公司由省建筑工程局直管。5月,该公司与当时驻地在衡阳的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简称省建四公司)合并,成立湖南省军工工程公司,对外仍称省建四公司。1965年6月,邵阳市委将7个街道建筑队合并组建集体所有制的市建筑服务社,下分一、二、三、四工程队,河砂队,石灰厂,工读学校,共1382人。1966年10月,省建四公司由衡阳市迁入邵阳市。随后,湖南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一处、化工部第四建设公司、国家建委101指挥部(中建五局前身)等10个施工单位,相继进入邵阳建设三线工程。1970年6月,邵阳市建筑服务社改为市建筑工程公司。1970年前后,城区各街道办事处相继重建基建队;邵阳地革委重组邵阳地区工程公司。1976年,境内有施工企业14个,职工3743人,施工企业产值达3138万元;部、省常驻邵阳的施工队伍达1万多人。
  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迎来建筑业的大发展。1980年5月,撤销市建筑工程公司,成立邵阳市建工局。原公司的第一、二工程处升格为市第一、第二建筑工程公司;第三工程处与公司水泥厂合并为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水电安装队与机修厂合并为市水电安装公司,由市建工局直接领导。与此同时,东区东风办事处基建队改为东区建筑公司;桥头区东方红办事处基建队改为桥头区建筑公司。西区红旗、红卫两办事处基建队合并为西区建筑公司;戴家坪、西湖两大队的基建队合并成立西区第二建筑公司。郊区成立建筑联合工程总公司。各区随后又成立安装公司。1981年,境内县以上施工企业发展到23家,职工12420人,施工产值达6801万元。其中市区10家,职工6862人。
  1984年,建筑业全行业改革,开放建筑市场,允许农村基建队进城投标参加建设,农村基建队异军突起,队伍发展到几万人。市、县及各部门、各大厂矿也相继组建专业基建队。地区工程公司为适应综合开发建设的形势,改为地区工程建设开发承包总公司,下设4个分公司。1986年实行市管县体制后,更名为邵阳市工程公司。1985年政府对施工企业进行资质审查,1987年审查结束,由省市建设委员会分别发给等级执照或许可证的企业有290个,职工4.36万人,其中市区有53个,职工总数1.38万人(包括省建四公司)。从1988年起,进行建筑市场治理整顿,对企业进行资质复查认证。全市303个企业中有40个被不予认证。
  1990年,全市建筑安装企业经资质复核,共有建筑施工企业263个,其中县级以上企业36家,基本形成具有土建、安装、材料检验、构件预制、质量监督、定额管理、物质供应等成龙配套的、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施工行业。全行业动力装备人平2.42千瓦,其中省建四公司人平3.43千瓦,市、县全民所有制企业2.24千瓦,县以上集体所有制企业2.45千瓦,乡镇企业2.38千瓦。263家企业中,省建四公司年施工产值8370万元;县(区)级以上建安企业年施工产值9530万元;农村、街道基建企业,年施工产值1.215亿元。
  附:施工企业选介
  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 1958年,中央建筑安装企业下放,电力工业部第44处和建筑工程部中南建筑工程总局第五工程公司第一工程处合并,在湘潭市成立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1963年迁衡阳市。1965年,邵阳专区工程公司并入该公司,内定为湖南省军工工程公司,对外仍名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1966年迁邵阳市南门外沙子坡,1970年公司迁址至城东双坡岭。
  60~70年代,该公司以洞库工程技术闻名省内外。1974年开始研制B—1型振动成孔机,BZK—3型液压步履式振动成孔机,锤击贯入试桩法,曾多次获国家、省的科技成果奖。1986年起,研究推广冷拔丝非预应力构件,烟囱滑模施工技术,外墙喷塑工艺,计算机软件应用,新型防水材料、钢筋接头等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被评为全国施工技术先进单位。
  1958~1990年,该公司在省内外承建850余项大、中型工程,累计竣工面积519万余平方米,建安产值93333万元。建成金竹山、耒阳电厂等12个大中型火力发电工程,新化、湘乡水泥厂等32个大中型建材工程,湘潭电机厂、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等54项大中型机电工业工程;邵阳市体育馆、中国女排郴州训练基地等工程;建成湘潭湘江公路桥及70~240米烟囱10余座。其中在邵阳承建232项大中型工程,建筑面积203万平方米。从1980年开始,出国承建北也门等国家的工程,因成绩优良,受到中国建筑总公司嘉奖。80年代,公司曾到上海、厦门等地施工。承建的上海飞机制造厂喷漆车间工程因质量优良,受到国务院领导表扬。
  1990年,公司有固定职工4025人,附属处(属大集体)职工37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97人,占总固定工的9.86%。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311万元,各种房屋17万多平方米。工人平均装备率4.5千瓦。辖预制厂、木工厂、汽车队、机修厂、机械施工工程处、水电设备安装处等实体。为国营一级施工企业,隶省建筑工程总公司管理。
  市工程公司 该公司前身是邵阳地区工程公司。1977年分置涟源地区(今娄底地区),该公司分出近一半的人、财、物成立涟源地区工程公司。1984年4月,更名为邵阳地区工程建设开发承包总公司。
  该公司主要承担境内的民用建筑和中小型工业建筑。1985年改革中,积极开展多种经营,组建新型建筑材料厂、饮料厂、砖厂、石灰厂等。1986年,实行市领导县体制后,改为邵阳市工程公司,为国营二级施工企业。1988年,在全行业率先招标选聘承包人,实行资产经营承包责任制。1990年,公司有固定工450人,其中技术人员64人。人平动力装备率达2.35千瓦。
  公司自成立以来,完成建安产值6141.14万元,竣工面积50.85万平方米。先后建成新邵印机厂等10个机械厂,以及邵阳师专图书馆、风雨球场等民用工程。
  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 该公司前身是大安街居委会小工队。1960年,改为邵阳市红旗公社红旗基建队,以房屋维修和土石方工程为主。1965年,发展为邵阳市建筑服务社一工程队,开始承担房屋施工。1970年,改为市建筑工程公司一工程队,1979年改为第一工程处。1980年更名为邵阳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系市建筑工程局的直属单位。为集体所有制三级施工企业。1988年招标选聘承包人,实行资产经营承包,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1990年,有固定职工421人,人平动力装备率2.42千瓦,完成年产值539.8万元,竣工面积3.5万平方米。公司成立以来,共完成建安产值5755.32万元,竣工面积71.24万平方米。承建的主要工程有市内衣厂厂房,市工商银行综合楼,市花鼓剧院,市人民广场物资公司综合大楼,市公共汽车公司保养厂,市毛条厂毛条车间,市财税局综合楼,地区环境保护办公室办公楼,市城西水厂扩建工程,市电机厂钢筋混凝土预制装配车间等。
  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该公司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青龙桥办事处基建队,1965年,改为市建筑服务社第二工程队,1979年改为市建筑工程公司第二工程处,1980年更名为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1990年,有固定工520人,工程技术人员40人,人平动力装备率2.28千瓦,为集体所有制三级施工企业。该公司以承建临街建筑物为主,并承建工厂车间。至1990年,累计建安产值达7108.37万元,竣工面积40.27万平方米。建成市外贸大楼、市工业品贸易中心大楼、市税务局办公大楼等临街建筑,以及市车身厂冲压总装车间等工业建筑。80年代末,曾去广东深圳建设蛇口海关大楼等工程,受到当地好评。
  市东区建筑公司 该公司前身是1966年组建的东风办事处东风基建队。1978年,东区政府以该队为基础,成立东区建筑公司。1990年,为集体所有制三级施工企业,有固定职工208人,工程技术人员16人,人平动力装备率0.99千瓦。公司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建安产值3062.92万元,竣工面积14.8万平方米。建成的工程主要是中小学校舍、工厂的中小型车间。以施工质量优良,现场文明生产,严格的经济责任制而闻名。1981年起,多次获区先进单位,省、市质量先进单位。经理刘金良曾获国家集体建筑企业协会授予的建筑企业家称号。
  第二节 施工队伍
  清道光年间以前,境内建筑业未形成一支固定的队伍。民间的木、石匠工,系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大多农忙务农,农闲作工。晚清时的匠工多是粗识文字、或仅识鲁班字的男青壮年,无女匠工。
  民国时期,私营营造厂产生,建筑队伍有较大发展。营造厂仍然是用工不固定,长年雇用的仅帐房、监工、材料员等精干人员,有的也长年聘用专业建筑技术人员。其他匠工有事则来,无事则去。仍没有形成有组织、有系统的建筑施工队伍。
  1953年,建立邵阳专区工程公司,始有职工474人的固定施工队伍。分泥、木、石、副、油漆、钢筋、煅工等7个工种。有管理干部154人,占职工总数的32%,其中女干部6人,仍无女工人;技术人员36人,占7.7%。职工平均年龄25岁;文盲占11%,初小文化程度占33%,高小占12%,中学占15.2%,大学文化占0.8%。由劳动调配站调配的零时工,虽然长年跟班劳动,但无统计数字。
  1963年,境内7个施工企业,职工队伍发展到772人。其中邵阳专区工程公司586人,平均年龄32岁,女职工占1%。工种15个。管理干部占13.8%;技术人员28人,占4.7%。文盲占11%,初小文化占28.6%,高小文化37%,初中文化占17%,高中、中专文化上5.3%,大学文化占1%。
  1976年,境内有地、市、县施工企业14个,职工3743人。70年代招收新工人,文化必须在初中以上,女职工要占20~30%的比例。因此,职工队伍中,女工比例达10%左右,初中以上文化的职工占70%。工种增加到28个。泥工、混凝土工比重增大,木工比重减少。管理人员占12~15%。工程技术人员占3%。
  1986年,境内县以上施工企业有36家,职工17075人。根据市、县17个二、三级施工企业的调查统计,其结构是:
  按年龄分:1986年末有固定职工4955人,其中35岁以下的职工3020人,占60.94%;36岁至50岁的1851人,占37.35%;50岁以上的84人,占1.71%。
  按性别分:1986年末全部职工人数6162人,其中女职工1424人,占23.1%;女职工主要承担生产上的电焊、钢筋加工、车工、电工等少数工种及后勤部门工作。
  按工种分:1986年末有土建工人4730人,其中泥工1342人,占28.3%;木工597人,占12.62%;副工1338人,占28.28%;架子工177人,占3.74%;钢筋工261人,占5.51%;以上几个主要工种共计3715人,占土建工人数的78.54%。同50~60年代比,木工比例降低,泥工比重增大。
  按直接生产人员和非直接生产人员分:1986年末有直接生产人员4822人,占年末职工总数的78.36%;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共939人,占15.26%;服务人员273人,占4.43%;其他人员120人,占0.95%;上述3项非直接生产人员共计1332人,占年末职工总数的21.64%。比50~60年代比例增大。
  按文化程度分:1986年固定职工中,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58人,占1.17%;中专文化程度的954人,占19.25%;初中文化的2839人,占57.29%;小学文化970人,占19.5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固定职工的80.41%。
  按技术力量分:1986年末有工程技术人员270人,占固定职工的5.49%。其中工程师及相当职称9人,占技术人员总数的3.33%;助理工程师及相当职称者41人,占15.58%;技术员101人,占总数的37.4%;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3者的比例是1:4.55:11.22。在270名技术人员中,有大学本科生11人,占4%;大专生36人,占13.3%;中专生72人,占26.6%;大学、大专与中专生的比例为1:1.5。
  1990年,省、市、县定级建筑施工企业100个,职工共33670人。境内城乡各级施工企业职工总计达5.3万人。其中国营企业职工8522人,县以上集体企业职工12914人。据市工程公司(国营)、市建一公司(集体)两个企业的调查统计,两个公司职工共1057人。工种36个。大专文化的职工占5.3%,中专占4.2%,高中、中技占16.3%,初中占57.2%,小学占15.9%。35岁以下的占49.2%,36~50岁占45%,50岁以上的5.7%。有高级工程师3人,工程师23人,助理工程师35人,技术员49人;高级经济师1人,经济师1人,会计师5人,统计师2人;助理经济师16人,助理会计师10人;经济员18人,会计员12人,各种职称共175人,占职工总数的16.5%。
  (本节执笔 孙连升)
  第三章 建筑技术
  晚清,境内砖木结构的房屋增多,风火墙向砖墙承重演进,泥塑瓷饰石琢雕刻成为祠殿亭庙的通用装饰,西洋建筑技术传入。民国8年(1919)“五四”运动后,国家创办工科学校,造就一批新的工程技术人才,境内建筑技术进入中西融合的发展阶段。民国13~15年,留日的技术人员陆续回邵设计施工,始用水泥钢材等新材料,出现烟囱砌筑、水电设备安装等新技术。抗日战争胜利后,外籍专家与邵籍工程师胡容等人在建设邵阳硫酸厂等工厂和水磨石跳舞厅的施工中,开始采用电锯断料,电弧焊接,经纬仪测量。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苏联建筑标准、技术规程规范。1953~1955年,建成一批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车间厂房,取得钢筋加工、钢筋混凝土制作,沥青浇筑,以及砂垫层等施工经验,产生钢筋、混凝土两个新工种,培养出一批工程技术人员。1958年“大跃进”时期,推行国颁技术标准规程规范,开展群众性技术革新活动。专区工程公司木工厂试制木工平创、打眼机等机具,并逐步建成半机械化的木作生产线。钢筋混凝土制作由现浇发展到预制,手工搅拌发展到机械搅拌,自然养护发展到蒸气养护,建筑施工向半机械化施工迈进。1960~1965年,境内建筑业开展设计革命,设计大型屋面板、薄腹梁、牛腿柱。三线建设时期,厂房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施工中推广预应力、机动翻斗车、起重吊车,初步改变现场肩挑人抬的状况,并产生专业的起重吊装队伍。民用建筑试用装配式大板和中型砌块。70年代,基础工程向机械化施工发展。在三线建设较长时间的地洞施工中,地下施工技术水平提高。改革开放的80年代,高层、大跨度、精装修的建筑增多;高分子装饰材料及大理石等天然材料成批生产,喷滚弹涂贴工艺技术成熟;液压滑模提升广泛应用;产生专业的装修和基础工程施工队伍。
  第一节 主体工程技术
  一、基础
  境内以丘陵和山区地貌为主,土质多为粘土、亚粘土或砂土,修建木架房,一般在天然实土上垫石,将木柱竖在石上。修建砖木房,则在老土上砌砖基础或石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多层荷载大或土质承载力弱的工程,才采用钢筋混凝土桩基础和板式基础。境内城镇大多逐水而建,河套冲积层或杂填土等复杂的软弱地基常见。对这类软弱地基的处理,50年代一般采用夯实法、扩基换底法或木桩法。
  1955年,兴建邵阳饭店旅客楼及邵阳专区工程公司办公楼时,首次采用砂垫层或砂石垫层基础技术。1958年,修建专区供销社办公楼,首次采用钢筋混凝土扩大基础。1963年,修建邵阳发动机厂食堂,首次采用沉井法处理软弱地基,将钢筋混凝土捣成直径2米的圆筒刃口,在圆筒上砌砖;将井内软泥挖出,沉井自重下沉至老土层,再用钢筋混凝土垫底封盖,然后在沉井上砌墙。以后板式、条形、厢型钢筋混凝土基础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1974年,省建四公司还研制出振动成孔混凝土灌注桩机,推广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二、柱、墙
  柱 境内传统的屋柱为木、砖、石柱,后发展为钢筋混凝土柱。单层厂房多用钢筋混凝土排架柱,多层、高层建筑广泛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柱。1964年修建百货站十井铺仓库,率先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牛腿柱。1976年唐山地震后,注重房屋抗震强度,一般建筑也常采用砖和钢筋混凝土的组合墙柱。
  墙 自古以来,境内民用建筑的墙体,普遍采用木板壁、竹筋或泥板条粉灰、土筑墙、砾石墙、砖墙。70年代,推广混凝土中小型砌块、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大板墙。少数工业建筑用钢板作围护墙。混凝土砌块,有中、小型,实心空心之分。1975年,省建四公司施工,始用中型砌块修建市科技楼,面积1339平方米。1980年,市科技情报站站长罗宗恕组织从广东引进设备和技术,在地区水泥制品厂定点生产小型砌块。1981年,由地区基建工程设计室设计,地区工程公司施工,首次将空心砌块用于民用建筑,修建地区建委宿舍,面积1600平方米,以后又在市区内修建3万平方米宿舍。新宁、城步等地也生产空心小砌块,用于修建宿舍和办公用房。新邵等县农村,则用手工操作制造小型空心砌块,修建民房。
  三、屋架
  古代,境内木屋架最为普遍,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民国以来,抬梁屋架渐少。新中国成立后,房屋大都采用穿斗式木排架、木桁架、人字架。木排架为农村建造规模小的房屋的常用屋架。人字架跨度较大,50年代修建的洞口县人民会场,采用的人字木屋架跨度有23米。邵阳飞机场机库屋架跨度达24米,系境内跨度最大的木屋架。50年末,修建邵阳电厂发动机房,首次采用人字木架加槽钢为下弦的钢木屋架。此后,钢木结构的屋架广泛用于工厂的厂房建筑。
  钢筋混凝土屋架和钢屋架都出现于50年代。邵阳松脂厂炼脂车间系最早采用钢筋混凝土屋架的建筑。境内的油料库、冶炼车间多采用钢屋架。60年代,钢筋混凝土屋架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广泛采用,但多为现场预制。至70年代,发展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80年代,出现市区人民电影院跨27米的大跨度钢屋架和市体育馆平板型角钢网架结构的整体屋架。
  四、楼、屋面
  楼面 境内城乡的房屋楼面材料经历木板——砖拱—一钢筋混凝土的发展过程。50年代,城乡大都采用木板楼面。1963年,修建专区交通局宿舍,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楼面。此后,除农村房屋仍采用木板楼面外,市区与各县城镇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楼面。
  屋面 境内屋面形式经过坡顶—攒顶—拱顶—盔顶—平顶的演变过程。坡顶是民房传统的屋面。古建筑常采用庑殿、歇山、悬山和硬山4种坡顶屋面形式。宋代以后建的亭、塔多采用攒顶。民房屋面取材多用茅草、杉木皮、青瓦等,石板屋面仅见于高登山普照寺;隆回望云山天门寺及新邵龙山药王殿,还有铁瓦屋面;城步蒋坊、清溪地产竹之地,则用竹子破开去节,以竹板盖顶,虽不耐久,却也别致。
  当代建筑屋面有单坡、双坡、四坡,还有六角亭、八角楼。单坡常见于民间的附属房屋或过廊,双坡普遍用于民房,四坡一般用于教室、图书馆、办公楼。1954年,引用苏式粮库设计图,首次在邵阳建成盔顶粮仓。1958年,修建邵阳机械厂宿舍,首次采用砖拱屋顶。同年,修建厂房及公共建筑始用平瓦,以后在大型建筑中平瓦又逐渐被淘汰。1960年,建专署大楼开始使用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屋面由结构基层和防水面层组成。1969年,地区水利局工程师杨天健设计绥宁荣岩电站,采用钢筋混凝土刚性浅蓄水屋面。60~70年代,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水泥大瓦、石棉水泥瓦普遍用于厂房、仓库。1972年,修建地区工程公司食堂,开始采用砖薄壳拱顶屋面。80年代,建于南门外的伊斯兰教堂,采用穹窿式钢筋混凝土拱屋面。这一时期,街亭及贸易市场多用玻璃纤维瓦,房屋天窗和温室常用玻璃瓦,城南公园等公共场所的亭阁等仿古建筑多用陶瓦及琉璃瓦。仿古亭、榭、阁、楼多为六角、八角形的建筑。80年代,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有架空屋面和吊顶屋面两种形式,形成屋面隔热设施。
  第二节 钢筋混凝土工程技术
  20年代,境内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灌电灯公司发电机机座。新中国成立之初,钢筋混凝土始用于房屋构件,且为现浇混凝土。以后由现浇发展到预制,由预制小件发展到预制整栋构件,由普通钢筋混凝土发展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由先张法发展到后张法。混凝土施工由手工操作逐步发展到半机械化、机械化。
  1952年,修建邵阳造纸厂打浆车间楼面,系钢筋混凝土最早用于工业厂房。钢筋混凝土预制则始于1953年。1954年,首次出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均手工捣制,缺乏科学检验。1958年,专区工程公司建成最早的小预制场,生产小型构件。60年代,钢筋混凝土普通用于楼面、梁柱、屋架及楼梯;施工技术大有进步,检验设备完善,质量显著提高。1963年,专区工程公司改造预制场,生产首批槽形板、空心板、T型檩条,用于市内民用建筑。1969年,省建四公司在城西飞机坪建成大型预制场,不仅能供应公司内施工需要的大小构件,而且出售供应商品构件。同年,该场首先建成预应力空心板及大型屋面板生产线。70年代,市房地产公司、市建筑二公司、洞口县工程公司等单位也相继建成预制场,生产中小型砌块、大板。大型公共建筑和重要工业车间的梁、柱、屋架,大都采用预制。但因运输条件限制,大型构件仍以现场预制为主。1972年,地区工程公司、市房地产公司先后生产预应力檩条、平板、空心板。各县工程公司也大力推广预应力工艺,均为先张法。80年代中期,境内共有大小预制场厂38个,年生产钢筋混凝土构件达4.1271万立方米。操作技术逐步实现机械化,并能采用后张法制作大跨度的大屋架。
  第三节 装饰工程技术
  境内古代和近代的殿、寺、庙、亭、塔等建筑,造型多样,装饰典雅,有些经历几百年,仍然保存完好。如今市区、隆回、洞口等地的寺庙、牌楼、祠堂、亭阁等,大都采用斗拱展蓬,檐牙高啄。墙壁和廊柱刻绘仙人走兽,飞鸟游鱼。石作和木作有狮猴磉墩、菱窗花格。装饰材料一般是木、石、灰、土加天然油漆。装饰手法有雕刻、绘画、堆花。图案有人物、动物、植物及几何图花纹,造型多姿,形态逼真,反映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风貌。由于这些雕梁画栋的装饰工艺琐碎繁缛,又不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古老的传统装饰工艺逐步为新材料新工艺所取代。
  50年代初,境内城镇房屋外墙装饰普遍用清水墙加勾缝,或是勾缝处刷土红或瓦蓝等色。乡村住宅土坯房较多,大都外墙裸露,简朴自然。内墙以砂泥抹底,石灰纸筋盖面。梁、柱、门窗多用黄、棕、橙等色油漆。装饰采料方便,价格低廉,也与自然环境协调。木房基本上无内外装饰,只刨平刨光,在窗户上稍有讲究。
  60年代初,机关、厂矿、学校等公共建筑的内装饰大都采用石灰砂浆抹底,纸筋石灰盖面。60年代末,墙体外立面装饰为颜色单一的水刷石或粗砂灰,公共场所少数地面装饰已采用水磨石。
  70年代末到80年代,人们普遍注重建筑美学,不仅讲究外装修,而且注重内装饰,除采用传统的陶瓷或天然的大理石外,新型建筑装饰材料、水磨石板、建筑涂料、建筑塑料以及聚合物材料逐渐被利用。喷、滚、弹、涂、贴等新工艺较快发展,并由手工操作发展到机械操作。
  第四节 防水 防潮 防震
  屋面防水 1958年以前,境内屋面多采用小青瓦坡屋面。坡斜陡,雨水难停,防水方便。但因瓦小而薄,易碎,检修频繁。因而60年代修建工业厂房和公共建筑,均采用平瓦。粮库防水还在椽板上订瓦板,瓦板铺油毛毡,毡上浇沥青,再盖平瓦防水。
  70年代的工业建筑和公共建筑,跨度大,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逐步取代坡瓦屋面。钢筋混凝土平顶屋面由结构层、隔热层、防水层3部分组成。结构层有现浇和预制两种,防水层分为柔性和刚性防水两大类。在工程实践中,常常由于防水工程的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或因施工操作不严等原因,屋面渗漏较普遍。80年代,境内的建筑防水材料厂大胆革新,引进外地科研成果,生产各种屋面防水涂料及防水油膏。在防水工程中推广高分子材料聚硫橡胶、聚氯乙烯、再生橡胶等。
  地面防水防潮 50年代前,普遍采用木板地面或铺地面砖。60年代初,地面铺炉渣再作混凝土面层,以防潮。1963年起,商品仓库、旅馆客房地面,在混凝土找平层上刷饰沥青、铺油毡和细石混凝土面层。一些地下化粪池、气柜、水池和水塔等的防水,常采用防水砂浆或防水混凝土,用水玻璃速凝灰浆或环氧树脂堵漏,经济简便而可靠。
  工程防震 邵阳处于6度地震带,历史上曾发生过轻度地震。1976年唐山地震后,在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中加强了防震措施。80年代,对砖木结构,混合结构的房屋,普遍采用钢筋混凝土圈梁,或钢筋混凝土组合柱,用钢筋加强墙体间的拉结,并在设计上规定不准用空斗墙,不准用挑楼梯,不准用砖拱过梁。
  第五节 机具和机械化施工
  一、施工机具
  木工机具 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木作用斧、锯、刨、锉等传统工具。1953年,专区工程公司用圆锯锯料,并自制吊刨,工效有提高,但劳动强度大。1958年,该公司木工厂木工刘保成、邬光裕等人制造出电动断料、齐边、刨料、刹榫、抽槽、打眼等木工机械。1963年,厂内组装成小料加工半机械化生产线。1965年,该公司与省建四公司合并后,半机械化木工小料生产线改造为机械化生产线。1971年,市房产公司木工厂建成半机械化生产线。市、县工程公司木工车间也逐渐改手工劳动为机械操作。到70年代末,境内大小木工厂基本实现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生产。
  泥作机具 砌刀、灰线、吊锤、靠尺、荡子是境内传统的泥作工具。50年代末,开始使用和灰机。60年代初,始用磨石机、洗灰机。70年代,省建四公司试行喷浆机和机械抹灰机。80年代,各种涂料、装饰板大量推广,市建工局工程师程杰研制喷石机研制成功,装饰工程机具有较大的发展。
  钢筋加工 50年代断料用手工锯、割,手工扳剪。1964年,专区工程公司使用钢筋切断机,可裁断36毫米直径的钢筋。60年代前弯钢筋普遍用三角扳手,1965年开始使用弯曲机。60年代中期以前,绑扎普遍用钩子扎铅丝,以后逐步采用电弧焊、点焊、对焊。70年代,地、市、县建筑企业钢筋加工各工序逐步实现机械化。80年代,乡镇施工企业也有少量工序用机械加工。
  混凝土加工 50年代,邵阳专区工程公司有搅拌机和平板震动器,在各工地轮流使用。1965年以后,市属工程公司大都用机械搅拌和捣震。县属工程公司到70年代中期才逐步配备搅拌震捣机械。80年代,普遍采用施工装修机具,如电锤、磨石机、麻面机等,混凝土工程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
  运输 境内建筑工地场内运输,自古靠肩挑人抬,以后逐步发展翻斗车、机动翻斗车。50年代,建筑工地场外运输普遍用板车。“大跃进”时期,专区工程公司才有1辆美国出产的2.5吨的地球牌破旧汽车。垂直运输用绞车运料始于1958年修建邵阳电厂烟囱。1960年,修建专署办公楼用皮带机送砖上架。1964年,开始用少先吊。1965年,省建四公司运输建筑材料的汽车有20多辆。市、县施工企业到70年代才逐步配置1~2辆汽车。70年代,各种汽车吊、扒杆吊、履带吊、桂林吊、梯吊、塔吊逐渐用于各工地,普遍使用钢井架和卷扬机。到80年代,省、地、市工程公司都有15吨米至45吨米的塔吊,吊装工程实现机械化。全行业共有汽车300多辆。
  新型机具的研制 70年代起,各企业开展技术革新,试制出一些机械,但没有成批生产。80年代,省建四公司机修厂生产的震动成孔机,邵阳建筑电动机具装修总厂研制的各种型号装修机具,销往全国各地。
  二、地洞、高层建筑机械化施工
  60年代中期,省建四公司在境内的三线建设中,建成一批复杂的洞库工程。实行领导、技术人员、工人三结合,边实践边总结,解决地洞内施工垂直运输的难题。选录3法如下:
  移动扒杆吊装法 1966~1967年,兴建红日机械厂工程,在20米高的岩洞内,建筑由7个车间组成的3层厂房,建筑面积19820平方米,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桁架支模移动式扒杆吊装法,解决运料困难。
  机械顶升法 1968年,兴建375洞库工程,库跨7.5米,高5.5米,用拔杆吊装不便,采用超扒杆双擘拱板顶升机,顶升安装拱板。
  洞库升板法 1972年,兴建578洞库工程,库长34米,宽22米,高2层,层高3.2米,要将预制楼面、屋面板安装到设计高度,难度较大,采用上、下钢梁吊杆、螺杆、液压千斤顶等,将预制件提升到设计标高处安装。
  70~80年代,大跨、高层建筑兴起,一般的施工方法已不适应要求,省建四公司在施工中,采取先进的机械化施工方法,解决建设中的难题,选录其办法如下:
  液压整体爬升法 1979~1981年,修建市体育馆,屋面为平板型钢网架,网架平面为60×45(米),高3米。采用地面拼装,液压整体爬升法,将钢架四边支于14.5米高的41个预制钢筋混凝土柱上。
  液压滑升法 1976年起至1985年,省建四公司采用液压滑升法施工建成的工程有邵阳热电厂100米烟囱、市化纤厂120米排毒塔、绥宁联合造纸厂70米烟囱,以及市外的70~210米的烟囱10座。在施工中采用随升井架液压滑模,随升井架液压滑模加长吊架,外井架液压滑模,外井架滑模加长吊架等4种方式。滑模采用集中控制,吊笼用3道行程限位器和双筒卷扬机提升,中心线控制采用激光对中。
  无井架液压模提升法 1985年,修建邵阳医院倒锥壳水塔,筒身高25米,水柜高6.39米,全高31.4米,筒身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水柜为预制,系采用无井架液压滑模提升。
  第六节 安装技术
  管道线路安装 新中国成立之初,境内兴建工厂,均请外地安装人员来安装设备,本地工人只是配合。1953~1960年,专、市工程公司先后组建水电安装组、队,靠手工操作,安装室内水、电管线。60年代,国家“三线”建设和地方工业兴起,先后组建邵阳地区输变电工程队和地区安装队,采用半机械化施工,安装邵阳县氮肥厂等厂的设备及内外电路。进入境内的省建四公司水电安装队、湘安一处、化工部第四建设公司等单位,不仅完成境内大中型企业水、电设备的安装,而且促进邵阳安装技术的进步。
  设备安装 50年代,境内设备起重吊装靠肩挑人抬或手拉吊葫芦。60年代,用电动吊葫芦或吊车,设备定位用经纬仪、水准仪。70年代开始用激光对准定位。1972年竣工的邵阳合成洗涤剂厂,由省建四公司水电安装队负责安装,安装工程包括设备、仪表、管道、电器等共342台件,靠卷扬机、电葫芦、独立扒杆二脚扒杆等半机械化设备,完成安装任务。1985年5月投产的由中建五局一公司安装的邵阳化纤厂工程,有各种设备800余台,工艺管道及其他管线近60公里。安装中解决了72吨老成鼓的空中就位安装、中频发电机的安装调试等一系列技术问题。同年竣工的邵阳热电厂第一期1炉1机工程安装任务,亦由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完成。
  管道制作 50年代,临时组织加工,制作管道。焊接采用电弧焊、气焊、电焊。至70年代,管道制作逐步实现工厂化、预制化,接合管道发展到气电焊接合。80年代,采用半自动焊或自动焊,焊接坡口由人工开坡口发展到机具开坡口。焊接质检从肉眼看色,发展到超声波探伤。管道施工采用爆炸胀管、顶管施工、冲压弯头、氧一乙炔焰推管和中频弯管等新工艺。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质量标准日趋严格,电缆安装由人力敷设发展到80年代采用敷设机,电缆头的制作逐步采用合成树脂浇注。电线的安装,由用木槽线板,发展到金属管、塑料管。
  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50~60年代,封头成型用明火加温,人工敲打成型。70年代后,发展到冲压成型。大型油罐的拼装,由过去的从下而上的顺装法发展到采用倒装法。80年代,气压顶升法及水浮倒装法也得到应用。
  第四章 建筑工程
  境内木材、石料丰富。人们自古便就地取材,建造石屋、木屋、木石房。由于境内山多湿重,民间住宅多避风向阳,坐北朝南。山区多木房,平丘区多土砖屋。宋代开始出现砖木建筑。苗、瑶、侗、回等少数民族长期繁衍生息于境内,聚族而居,建筑工程各有特色,苗、瑶的吊脚楼,侗家的鼓楼,回民设净室不设厅堂的坐东朝西住房,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格局。儒家文庙,佛教寺塔,道教坛观,伊斯兰教经堂亦体现出不同的宗教色彩。
  晚清营造的工程,大都为一两层的砖木结构住宅或坊店。并出现部分新贵营建的公馆别墅。民国时期,近代工业建筑出现,邵阳城区新建的一批工业与文教设施,为砖木结构的中西结合式建筑。武冈的陆军军官学校第二分校校舍建筑面积达2万余平方米,为当时境内最大的建筑群。
  新中国成立初的恢复时期,境内主要建设粮库、文化设施、住宅、办公用房。由日本人尾奇设计的邵阳工人文化宫,以及地委干部疗养所、地委托儿所、地市机关办公房等,都是砖木结构的仿日式建筑。50年代,形成小江湖工业区,规模最大的厂房是邵阳造纸厂主厂房。民用建筑规模最大为邵阳专区人民医院,建筑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多为混合结构。“大跃进”期间,建成一批钢铁煤电工程。“三线”建设时期,以军工企业、物资储库、内迁项目、人防工程建设为主,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以上的有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及068工程。这一时期建成的高6层建筑面积达10000余平方米的东风饭店大楼,是当时较大的民用建筑。
  80年代,高层大跨的厂、店、馆、楼兴起,首次出现高达百米的热电厂烟囱,并建成近7000平方米的市体育馆和9层的市工业品贸易中心大楼。市养路总段大楼高达10层,成为境内最高楼房。市税务局办公楼造型新颖,是首座装配电梯的机关办公楼。
  第一节 古典建筑
  自宋代起,境内府县城及名山胜川多建有殿庙、坛观、寺庵、祠馆,或亭、阁、楼台、风雨桥、佛塔等。大成殿城楼多为由台座、大木屋架、斗拱飞檐或展蓬翘角所组成的抬梁式结构。其他楼阁多为穿梁式,或穿梁抬梁混合式。佛塔、寺庙体现中外古典建筑技术相融合的特色,风雨桥阁则为苗、侗等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的展示。
  一、亭、楼
  境内供游览观赏的古楼亭榭,几经沧桑,尚存市区的亭外亭、水府庙戏楼、城步岩寨乡侗族鼓楼等9座。
  亭外亭 座落在邵阳城区资江东岸砥柱矶上,飞阁流丹,隔岸与北塔相望。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宝庆知府郑之侨始建。民国时,亭已破烂不堪。新中国成立后,市人民政府于50年代进行修缮,增其旧制。“文化大革命”中又遭损伤,1979年再度修葺。亭屹立于悬崖之上,高10米,边长7.1米,呈正方形,面积为50.5平方米。基础为青石砌筑,亭身为木结构,楼板为耐腐耐磨的栗木板,楼壁为木花格窗。8根粗实的红漆大圆柱支撑亭身。亭顶为青瓦所盖,檐角高翘。周围红漆木栏,正中置1张石桌,4条石凳,供游客闲坐,整个造型堂皇壮观。
  水府庙戏楼 地处邵阳城区资、邵两水交汇处的东南侧。水府庙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戏楼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建成。新中国成立后,水府庙建筑大部分已毁,仅保存着原有的戏楼。戏楼占地145平方米,高约18米,3层楼阁式,上布青瓦,飞檐高翘。上层为6角攒顶,檐下卷棚,顶额竖悬“半入云”牌匾。2、3层均为8角,檐下卷棚,由4根金柱、14根檐柱及梁枋、童柱组合成木构架支承屋盖。下檐平座上施3层斗拱。整个建筑纯木结构,挺拔秀丽,檐角多而舒展高翘,上下层翘角互相交错,加上两侧大山墙的飞檐共34个飞檐。所有的檐角屋脊均饰飞禽走兽。屋顶置瓷制宝葫芦,刹高2米。花格门窗均饰彩绘,门窗裙板透刻花纹。正立面一层外廊槛柱刻有形态各异的狮子麒麟。后立面墙上横嵌有“双江秋月”匾额。戏楼装饰多样,结构别致,外形美观。1983年,被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殿、祠
  清代,府、州、县都建有富丽豪华的文庙。宗祠按姓氏筑建,境内共有300余座。洞口县树林乡金塘村的杨氏宗祠,集古典建筑艺术于一体,为境内宗祠的代表作。新中国成立后,文庙、宗祠大都改作他用,仅有武冈、城步文庙的大成殿仍为文化教育场所,原物犹存。
  武冈大成殿 又名尊经阁,俗称八角楼。位于城内天宁街。原系文庙的主体建筑,文庙已毁,仅存此殿。殿始建于宋崇宁五年(1106)。宋元交替之际,毁于战火。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历经多次维修,清道光十五年(1835)再建,然宋代风格犹存。
  大成殿建筑平面为矩形,宽21.3米,进深17.5米,全高15.7米,腰檐高4.8米。建筑面积380平方米。殿为抬梁式结构,黄硫璃瓦面,整体丹红油漆。屋顶为重檐庑殿歇山混合式。四周采用廊庑布局。庑殿顶为四阿五脊,正脊两端以镇狮为脊饰,脊中置琉璃葫芦宝刹;四条垂脊饰成四条天龙,下为龙头,上为龙尾。庑殿由36根檐柱与金柱排列,前后对称,纵横成行。金柱、檐柱各8根,径围分别达1.3米、1.25米;副阶檐柱2根,径围0.99米。石琢柱础36个,有四种式样,金柱柱础上层为鼓形,中层为八角鼓架状,坐落在莲花蕊里,底层为方形;础石上镌刻狮、猴、马、鹤、钱币、双龙抢宝等浮雕。后二金柱础为八角棱锥台,雕刻重重莲花瓣。前后檐柱柱础式样与金柱柱础相似,唯较小而已。左右侧檐柱柱础为方形,四面镌刻珍禽、奇草等图案。
  四周庑廊尽布烘云托月天花板。殿内满布平綦,中为穹窿状。梁面镶刻双龙抢宝、云纹、花草、蝙蝠等浮雕。平綦分26格,上绘26幅和玺彩画,天花丹底墨绿纹,规矩谨严,有狮、龙、鹤、麒麟、凤凰等精工画作,绘艺娴熟。副阶乳袱镌刻福、禄、寿、喜等篆体字。
  殿的出檐为2.8米,以斗拱托举,斗拱式样为三重拱,结构严谨。殿的装修采用格扇门,每间四扇。按左、中、右对称布置。窗有人字、菱花、回字等各式图样。殿铺地面砖,月台用青石组成须弥座,刻龙凤浮雕凸于青石上。
  洞口金塘杨氏宗祠 位于洞口县树林乡金塘村。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由杨姓木匠设计施工。祠为三进两厢组成的四合院。砖木石结构,建筑面积2616平方米。祠堂门面为牌坊式,由5个并列、紧贴相连的高、中、低对称式的3层牌坊群组成。墙顶呈七级,15个顶高低对称,呈山形,檐额饰以彩绘;墙上堆塑人物、花草、鸟、兽等浮雕,工艺精细。前栋正面3门,皆为石楹,中门首呈八字,两侧园石拱,门楣上琢以龙凤呈祥浮雕。
  进大门为戏台,台前两柱柱础为雌雄石狮相对,口含珠,雌狮偎抱幼狮;后柱础为雕有花纹的石鼓墩。台上开伞顶,伞由三节波形72块木板镶成嗽叭形,伞心塑有金龙盘绕圆顶,伞顶上覆以重檐楼阁。两旁厢房为封山顶,设彩楼,上下皆为落地花格窗,花格花栏形式各异。中进为礼乐厅,梁枋皆镌刻,手工精致;檐廊排列四柱,两中柱柱础坐两石狮,与戏台柱础两狮相对,形态相同,仅略小而已;旁两柱柱础为石猴,母猴抱小猴戏耍,形态逼真。后进是神堂,四金柱皆立于刻花石鼓墩上。梁袱雕刻精美,墙亦为封山式。每进梁上所刻各样花草,花纹各不相同。柱墩石刻独具一格;各进的缕花空窗各异,窗形亦各有特色,一进外窗框为方形,二进外窗为圆形,三进为腰形,每进中间为石板铺贴天井。
  整座祠堂组合紧凑,装饰华丽、浮雕精彩,石刻逼真。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塔、寺
  佛塔又称浮屠,常与寺院连在一起,有寺常有塔,后渐变为风水的陪衬物。塔的结构为砖石或纯石,内部有空心、实心、塔心柱3种。最古的武冈斜塔名泗州塔,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文化大革命”中被炸毁。南宋建炎元年(1127)建宝庆城的东塔。元代,在今隆回高田建闷马塔。明代,建宝庆城北的北塔和城西的猴子塔,新宁的石螺塔。清道光四年(1824),武冈建凌云塔,洞口建兰陵兰氏塔(7层43米)。光绪二年(1873),建高沙云峰塔后,境内再未建塔。
  境内现存佛塔10余座。墓塔以云山最多。至今尚存的墓塔,最古者为南宋嘉泰年间建在今隆回县高坪侯田的公婆墓塔,麻石砌成10级,四方锥形,高3米,底宽2.5米,四面都可拾级而上,塔顶分别为葫芦式和头巾式。武冈云山有墓塔20余座,塔由塔室、台墓、塔身、塔顶4个部分组成。塔室为穴,安置舍利;室顶为石板砌盖,上为台墓,有3层石雕须弥座,底边有圭角,塔身用石板嵌全为六边锥形,柱、额齐全;正面雕刻假门;塔檐用石板挑出,塔刹顶用青石琢磨成宝珠、相轮、露盘、覆钵、受花状,高在2.5米左右,砌筑精美。
  寺庵以隆回望云山居多。宋代起,共修48寺庵,山顶风大,皆石木铁瓦建筑,几经沧桑,屡毁屡修,现仅存天门寺等7寺庵,朱熹所题“宋代修真刹亦古,云山在望天与齐”石刻尚存。
  北塔 位于资江北岸市郊江北乡北塔村。筹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开工于万历元年(1573),竣工于万历十年(1582)。系长沙府善化县(今长沙县)第二十都信士吴兰全家四代人所建;管工老人扈添锡。塔高26米,七层八面,呈梭锥形。塔基周长43.2米,建筑面积为141平方米。塔座用青石砌成八角形。塔身系青砖结构,不少砖上刻有年号和献砖人姓名。塔每层各面开有拱形窗洞。在第二层外墙上,嵌楔石碑,详记建塔主人,工匠的姓名籍贯。下面3层塔檐为二斗三升斗拱,皆为精磨石片组成,斗拱翘如鸡爪,呈莲花状。据建筑史家考察,此种斗拱有金代遗风,南方少见。瓦饰莲花图案。塔顶的3个铁铸球形塔尖,民国33年(1944)被日本飞机炸掉一个。塔身一层,为四方形神堂供室,可容百人;其上有3层供室,形同而面积逐减。地层东、西两侧,有两条螺旋阶梯窄道,与供室、拱窗相通,沿窄道拾级而上,可至顶屋。塔旁原有北塔寺、无念阁,皆毁。而塔历经400余年风雨沧桑,未曾维修,至今古态龙钟。塔顶长有一株黑胡椒树,枝繁叶茂,亭亭如盖。
  普照寺 位于绥宁、洞口交界的高登山顶。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佛教黄皈依师募化建造,铁瓦、石墙。铁瓦曾多次被烈风揭去。嘉庆二十二年(1817),邑人再募捐改建为石瓦石墙。系境内仅存的一座纯石结构寺院。寺有5进,从山门至后殿,依势升高,面积逐进增大。一进为山门,面积12平方米。二进为灶王殿,面积28平方米。三进为韦陀殿,面积30平方米。四进为正殿,面积48.8平方米。五进为南岳殿,30平方米,3~5进右侧建厢房85平方米,还有碾米房、石碓。
  全寺面积346平方米,梁、柱、枋、瓦、墙、神龛、厢房、碾米房全系琢石而成,梁枋饰以串拱。瓦长分别为1.2、1.5、2米,宽0.7~0.8米,琢成弧形。柱呈方形,高为2.5、2.6、2.7米,柱面宽24~38厘米。联刻石柱上,殿堂嵌石匾。
  四、风雨桥
  风雨桥,又曰廊桥,为境内古建筑重要特色之一。宋宝庆年间,宝庆府城邵水上建青龙桥,为廊桥。现存最古的风雨桥,为明万历年间建的城步虎溪花桥,桥踞雾露水上,虽已倾斜,犹存原貌。明、清时,武冈城内曾建玉带桥等6座廊桥。新宁县城西北的新寨水主支流共建有30余座廊桥,几乎二三里有一桥。民国时期,境内尚有廊桥300余座。祖籍新宁的国内著名建筑学家、后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刘敦桢,曾在抗日战争初期考察新宁及桂西北的桥梁,著《中国廊桥》一书存于世。
  蓝玉故里太平桥 明成化年间(1465~1487)所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4)重修。民国初年维修。1985年,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再次维修桥阁,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石碑公布。
  太平桥位于城步丹口乡太平村扶城河上。系石墩木梁桥,长约30多米,宽4米许,桥廊为13排架构成,一廊两侧设固定板座,桥中段为双檐亭阁,两头建庑殿式桥阙,饰五级斗拱,四面翘角,脊顶显鳌头。既有桥梁的伟岸,又有亭阁的壮观,与清澈见底的溪流,相映成景。
  附:境内闻名古建筑名录
  宋代 邵阳市区:康济庙、青龙桥、东塔。
  隆回县:望云山寺庵。
  武冈县:泗洲塔、石羊桥、大成殿。
  新宁县:放生阁。
  元代 隆回县:闷马塔。
  明代 邵阳市区:北塔、水府庙、临津门、丰庆门、张家冲清真东寺。
  新邵县:白云岩毗庐寺、妙香寺。
  武冈县:城墙的济川、迎恩、清渠门洞。
  城步苗族自治县:蓝玉故里太平桥、利济门城楼、大竹坪官厅。
  清代 邵阳市区:猴子塔、东西总牌坊、水府庙戏楼。
  邵东县:洪桥、荫家堂。
  新邵县:龙山药王庙。
  邵阳县:江东桥、席保田别墅。
  隆回县:桃花坪清真寺、魏光焘府院。
  洞口县:兰陵兰氏塔、观澜义学院、金塘杨氏宗祠。
  新宁县:三渡水牌坊。
  绥宁、洞口交界处:高登山普照寺。
  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游击署后厅、侗族鼓楼。
  武冈县:凌云塔、云山塔、寺。
  第二节 工业建筑
  民国13年(1924),在宝庆城区临津门建成的光明电灯公司,为境内厂房建设之始。民国15年建成宝光玻璃厂,民国23年在新渡口建成面粉厂,民国35年乡村工业示范组兴办硫酸、水泥等厂。规模最大的光明电灯公司占地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其他各厂仅几百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发展迅速。50年代初、中期主要建成造纸厂、制革厂、印刷厂等轻工业厂房,为砖木结构或混合结构。“大跃进”中建设钢铁煤电工程。
  60~70年代建设的主要是“三线”工程。规模最大的洞库工程068工程遍及6县(区),建筑面积共44万多平方米。市区最大的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建设面积达36万多平方米,其最大的车间达2万多平方米。80年代建设的轻工、电力、化纤、食品等工业厂房,大都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单跨24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架的平面厂房,也有3~4层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间。最高的是邵阳热电厂的混凝土烟囱,达100米。
  根据房屋普查资料,境内1985年工业、交通等企业建筑面积共466.6479万平方米。到1990年,全市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181个,固定资产原值23.2亿元。市区工业企业房屋面积439.52万平方米。
  一、厂房工程
  邵阳造纸厂蒸煮压洗车间 邵阳造纸厂位于五一北路,是市、县10家机制纸厂中最早最大的厂家。自1951年起,建成厂房及生活设施8.02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15.000吨。1981年4月,动工兴建蒸煮压洗车间,施工工艺较复杂,由省轻工设计院袁各礼等人设计,邵阳地区工程公司姚榜荣主持施工,同年12月建成。总面积2200平方米,总造价为34万元。
  该车间主厂房两层,檐高16.1米。局部为三层和一层(即边跨辅助用房)。钢筋混凝土结构,屋盖由预制薄腹梁和大型屋面板组合而成,围护厚眠墙240毫米,外粉粗砂灰。车间内有储浆池、倒料池、蒸球和压力洗浆机、喷放锅、液槽等设备基础和构筑物,同时预埋件和预留孔甚多。技术人员根据工程结构复杂的特点和工艺要求,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柱、梁、板,从支模到绑扎钢筋,采取分段流水作业交叉施工,减少施工缝的留置,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因车间四周是厂房与仓库,施工场地狭窄,便采用缆式桅杆起重机在6.5米高的楼面上进行吊装。
  邵阳氮肥厂工程 位于市郊谢家冲,1965年5月开工兴建,国家投资900万元。由省轻化工设计院设计,设计规模为5000吨碳铵,10500吨硝铵。省建四公司邵阳工程处从事土建,省轻化工厅安装队安装设备。该工程属支农兼战备重点项目,是市、县首项化肥工程,要求1年完成。工程复杂,除机修车间以外,都是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汽柜为预制混凝土板件,预应力张拉拼装,用6个月建成泵房、锅炉、造气、合成、氮化、机修等车间。1965年10月起,先后交付安装。生活区离厂区1.5公里,从“三通(1公里马路,1.5公里水电线路)一平(1000立方米土石方)”到建成12栋共6000平方米的宿舍,全部完成仅用60天。安装从11月起至1966年10月完成。11月合成氨系统试车投产,并建造2万吨氨水装置。
  该厂的硝铵系统因当时图纸未定,由省建四公司四处施工,到1970年投产。1970~1978年经过填平补齐扩建,到1986年全厂共用投资1950万元,建筑面积共3.1万平方米。
  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工程 系纺织工业部生产成套化学纤维设备的专业厂。位于城西飞机坪,占地面积61.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36万平方米。其中生产性建筑15.58万平方米;宿舍16.71万平米;公共建筑4.07万平方米。大小工程304项。结构形式是:厂房大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排架,少部分为钢筋混凝土框架,最大跨度为24米;生活及公共设施大部分为混合结构,少部分为“干打垒”、砖木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最大跨度30米。主要建筑有冷作、铸造、装配、准备、设备、动力、工具、电配、机修等车间以及铸工房、下料库、标机库等12个项目。其中最大的是冷作车间,为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面积2.05万平方米;铸造车间1.2万平方米;装配车间1.5万平方米。
  工程分两期施工,第一期工程由纺织工业部设计院设计,省建四公司施工。1969年9月正式动工,1971年10月1日建成投产。大小1程项目计147项,建筑面积16.3万平方米。土建工作量1270多万元,其中厂房73项,建筑面积10万余平方米。第二期工程属公共设施、住宅,及生产配套项目,共157项,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土建工作量1545万元。1971~1990年,由省四建公司承建,其中宝西建筑公司、城西建筑公司共施工3万余平方米。
  市内衣厂织造车间工程 位于资江北岸的江北乡,该厂织造车间由市第一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设计,市一建筑工程公司承建,1978年5月动工,翌年7月建成。建筑面积4384平方米,造价54万元。
  该车间属锯齿型装配式单层中型工业厂房,由7个9米跨纵横相连的开间组成。全长72.24米,宽57.74米,高8米。车间设薄腹风道梁、风道板和天沟板横跨柱顶,使风道、天沟、屋架构成一体。车间采用现浇环形基础,预制矩形牛腿柱,槽形屋面板,天窗架。屋面用沥青防水,矿渣棉毡隔热,上铺石棉瓦,地面采用水磨石。施工中,采用分班分段平行流水作业,分部分项工程立体交叉施工,由省机械化施工公司协助吊装。
  市热电厂100米烟囱工程 位于市郊龙须塘,总规模为2机3炉(2×1.2万千瓦机组,3×110吨锅炉)。100米烟囱是110吨锅炉的配套工程,由省电力设计院设计,省建四公司承建,采用滑模成套施工技术建成。1983年三季度开工,历时43天便竣工。
  烟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基底标高5米;下端±0处内径为7.25米,壁厚38厘米,上口径4米,壁厚16厘米。筒身外侧坡度:17.5米以下为5%,17.5~50米为2%,50~100米为1%。
  施工时采用滑模工艺,在筒身4米处安装液压滑模,滑模采用集中控制。吊笼用3道行程限位器和双筒卷扬机提升;中心线控制采用激光对中。混凝土养护用塑料薄膜自养。液压滑模施工采用两班制,每班42人,组装10天,滑至顶部100米处为22天,拆除11天,每次提升高度为25厘米,每次提升间隔不超过1小时。
  市化纤厂工程 位于市郊龙须塘,系在原邵阳第一纺织机械厂厂址上改造。砖混结构的第一期工程,建筑总面积9.77万平方米,其中生产建筑为5.49万平方米,总投资6,755万元。1981年6月动工,1984年底基本建成,1985年5月15日投产,1986年9月预验收后,于同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此工程的建成,填补了省内纺织工业的一项空白。
  该工程建设规模为年产粘胶长丝2000吨。主要工程项目是:年产棉浆粕2200吨的14立方米蒸球安装;安装粘胶长丝纺丝机112台,5376锭;成筒机20台,1920锭;安装日本进口人造丝饼内压式精炼设备1套;建成年产700吨二硫化碳车间1个,高120米的排毒塔1座。相应配套的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有:供给150立方米/时凝固裕的酸站1座;处理300吨/时的软水站1座;制冷量为100万大卡/时的冷冻站1座;供给12立方米/分压缩空气的空压站1个;日处理1万吨污水能力的污水站1个;0.5/吨/时蒸汽减温减压站1个;高压开关站1个;与热电厂全建处理水能力为1600吨/时水站1个;此外,还有与生产相适应的机修、电修仪表修理等车间。
  该工程由省轻工设计院设计,省建四公司土建施工,浆粕、原液等车间16项安装工程,由中建五局一公司安装。二硫化碳设备由湘安一处安装。纺织专用设备、压洗机、机修、仪修、中化室等设备安装由本厂自营完成。
  二、洞库工程
  红日机械厂地下工程 红日机械厂又称544厂,位于新邵县寸石镇。地下工程系在山洞内建造一座1.98万平方米的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厂房。由五机部设计院设计,省建四公司六处施工。
  1966年6月,施工单位先解决“三通一平”。自备柴油机发电,用风钻和人工打眼,600多人日夜奋战4个月,共清除洞内地面6万多立方米的岩石,平整出厂房场地。采用活动脚手架,清理高20多米的洞顶和陡壁危岩,对分层岩石采用锚杆方法进行加固。费时8个月,共清除洞顶、洞壁3000多立方米的危岩。通风、排水工程,即用风钻人工掘进4.5米×4.5米断面的隧洞700多米,将洞内地下水和顶侧壁渗水,全部排入隧洞,流入阴河。主体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现浇钢筋混凝土柱顶插入洞顶,地梁、框架梁伸入岩壁30厘米,均采用桁架支模、移动式扒杆吊装施工,楼面采用预制大孔空心板,用杠杆车运输,自制22号工字钢环形吊车起吊。主体工程完成后,仅几个月完成环氧树脂胶泥,铺贴地面瓷砖1000多平方米的防酸工程,93吨沥青粘贴玻璃丝布的防水工程。其他附属工程,分散在4~5公里周围的山沟里,同时配套建设。3年多时间共建单项工程89个,总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基建投资234万元,于1969年8月按时、按质、保量、保安全全面竣工。
  375洞库工程 由国家储备局设计,省建四公司掘进工程处施工,总面积2.66万平方米。基建投资655万元,1968年7月动工,1970年完成。工程建在硬度5~6级风化砂岩的山中,原无洞隙,用风钻及人工挖成,根据不同地质状况采用先上导洞后掘墙揭底、先下导洞后挖墙扩顶、上导洞台阶式挖进全断面掘进、半断面掘进等5种施工方法,掘成7.5×5.5(米)的地洞3000多米。洞壳覆盖采用钢筋混凝土拱板和墙板,专制超扒杆双擘拱板顶升机安装成型。采用引、塞、堵办法处理洞内水。
  第三节 民用建筑
  一、公共建筑
  晚清,境内沿用旧衙作府署、县署,利用祠庙寺馆兴办文教体育事业。商民新建店铺、会馆,逐渐增多。民国12年(1923),在宝庆城区建普爱医院门诊病房,民国13年建循程学校校舍。民国32年,建松坡图书馆,民国35年建公明剧院。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7年,1979~1990年,两度建设较多的办公房、商业楼和文教体卫用房,较大的工程有邵阳地委、行署,市委、政府等机关的办公楼;市工人文化宫、大众、人民、乐群等影剧院和花鼓剧团、祁剧团等剧院;邵阳卫生学校、市第一、二中学、邵阳师范专科学校、湖南大学邵阳分校等校的教学楼;市体育馆、黄家山体育场;邵阳地区人民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等部分医疗用房;东风饭店、东风二轻肉食综合楼、红旗路东门口综合楼、市百货综合楼、省建四公司拐角楼等商业服务建筑。
  1990年,全市共有办公、商业、文教体卫用房400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57万平方米。
  松坡图书馆 座落在西直街协坪里(今红旗路西段北侧)。民国32年(1943),由岳森发动邵阳各界人士、爱国志士和海外侨胞共250多人集资,为纪念蔡锷将军而建。与中山图书馆、船山图书馆并列为当时省内3大图书馆。图书馆有公明戏院(学术讲演厅)、蔡公祠、蔡公馆、松坡亭、益园10号、协坪里32号等建筑,占地12000平方米。日军侵占邵阳时,被日军占作司令部。战后,经各界人士合力修葺,于民国35年6月9日开馆。1951年,该馆内设邵阳军分区司令部。1958年,除3栋藏书阅览楼外,其它建筑均被拆除。
  藏书阅览楼共两层,砖木结构,四坡青瓦屋面,建筑面积2009平方米。正楼为藏书楼,以外廊与两侧相对称的阅览楼相连,平面呈“凹”形。楼四周建回廊,便利读者小憩。外墙为青砖墙,勾缝线条匀称;内墙石灰粉面,阴阳角平直;走廊为铸铁花栏,木质扶手,层高窗大,宽敞明亮。
  盟华园 座落在红旗路与上曹婆井交汇处。民国36年(1947)兴建,为3层砖木结构。1964年改建为3层混合结构,并改名为工农食堂。1984年复名盟华园。改建由邵阳地区基建工程设计室龙德云设计,市建筑社一队施工。建筑面积960平方米,造价6万元。
  楼为木屋架,青瓦屋面。1至2层为营业厅,3层为办公室和宿舍。营业厅为钢筋混凝土柱、梁,外墙水刷石;内墙石灰粉面,水磨石地面。1984年投资14万元,广州澜石装修公司重新装饰营业厅,门、窗改为铝合金钢框,置卷闸门,茶色玻璃。两屏用棕色塑料板条挂面,镶嵌“盟华园”金光大字和鲤鱼跳龙门图案,门柱用人造赭红色大理石贴面。厅壁装三合板,面贴鱼肚色发泡墙纸,装饰褐色木纹塑料布墙裙,用铝合金条压边,配制壁灯。厅顶为园角箱式顶棚,内嵌鸿运排风扇和吊式方型小宫灯,富丽堂皇而又典雅整洁。
  湖南省立第五医院 民国34年(1945)抗战胜利后,以一部分善后救济物资及地方捐款筹建的湖南省立第五医院,院址在邵阳县城(今城区)乾元巷。民国36年春,修建门诊兼办公楼、住院楼各1栋,以及其附属建筑,至民国38年2月建成。新中国成立后,改为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又改为邵阳地区人民医院。住院楼为两层砖木结构,青瓦屋面,建筑面积1839.61平方米,上下共64间。至今仍保存完好,现为医院办公楼。3层砖木结构的门诊楼在60年代已拆除另建职工住宅。
  邵阳医院门诊楼 邵阳医院原名邵阳地区人民医院。新建的门诊大楼,坐南朝北,面积8003平方米。1984年10月由邵阳地区建筑规划设计院杨剑英、陆先云、林承勋、谭逢银等人设计,翌年7月完成。1985年由省建四公司施工,1987年竣工。
  大楼由前栋、中栋、后栋组成工字形。前栋两翼为4层,后部为5层,设3个楼梯和两台医用电梯。中栋为2层,后栋为4层。前栋和中栋系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中栋是砖混结构。大楼设有急诊观察、注射、透视、化验、高压氧、西医、中医、皮肤、口腔、眼、耳鼻喉等29个科室。根据医疗功能要求,设计着重考虑合理人流,避免交叉感染。主要科室采用单独入口和单独楼梯连系。老残重病号由电梯上下。利用余地种植树木,布置建筑小品。中栋屋面设计为花园,达到庭院园林化。
  邵阳师范专科学校图书馆 位于市区南侧李子园。由二机部第四设计院设计,邵阳地区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81年7月奠基,翌年10月落成。建筑面积4194平方米,造价50.28万元。
  该馆坐北朝南,混合结构,长65米,进深14米,高19.6米,由东而西分3部分。东为阅览室,4层,檐高15.8米,室内光线充足,色彩素雅;中为楼梯间、目录室、办公室,5层,檐高19.6米;西头为书库,共6层,第1层高3米,其余各层为2.4米。书库正立面采用横向百页板遮阳和竖向板遮阳的综合方式,遮阳隔热,通风采光有机结合。
  书库设计96根预制钢筋混凝土小柱,每两层为一级小柱,柱断面为300×150(毫米),6层共有3组小柱连结而成。施工时改为高低层交错分布法施工,即相邻的两排柱子总是相差一个层高,柱的接头均不同在一个楼面上。安装到顶层,齐达一个水平面。接头钢筋采用绑条焊接,再用300号混凝土灌筑,结构整体稳定,布局合理。小柱安装后纵横均成直线,书架平整,书库楼面采用1.24米和1.99米宽的两种预制槽板,每块槽板支承在四个小柱的牛腿上;书架利用小柱支承,使楼面荷载由每平方米400公斤变为150公斤,以解决书架承重,获得经济适用的效果。
  市工业品贸易中心大楼 座落在市人民广场西侧,系市建委统一开发项目。由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周海泉、岳建国等人设计。市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1982年3月动工,1984年10月建成。
  大楼设计结构复杂,主次分明,联系紧密。由主楼及南北翼楼组成3面临街的“T”形的平面布局。主楼9层,高34.5米,面积为6350平方米。北翼楼7层,面积为2440平方米。南翼楼6层,面积1610平方米。大楼占地面积6亩,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造价155万元。楼身采用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结构,楼面采用预制空心板。营业厅钢筋混凝土柱采用晚霞大理石贴面,彩陶砖贴墙裙,石膏板喷色吊顶。外墙为白色水刷石,并用彩瓷贴线,两棚旁板贴玻璃纤维布。色彩调和明快,造型大方朴素。大楼等1、2层为营业间,第3层作办公室,以上各层为住宅。大楼雄伟壮观,是80年代中期市内最大的商业楼。
  市委礼堂、办公楼 市委(原地委)礼堂,位于宝庆中路南侧,建筑面积3270平方米,造价45.13万元。礼堂门厅3层,高18米,观众厅1388座,其中楼座416个。木屋架、砖墙承重,钢筋混凝土挑看台。内主入口设在东向,外主入口面向宝庆中路。外立面利用结构列柱和大片混凝土花格,组成宽大的竖线条。选用普通水刷石和素淡色彩装修,立面造型简洁严谨,立体感丰富。观众厅天棚采用五夹板折线型吊顶,配横向长铝隔片光带,墙面饰穿孔石膏板,胶合板贴墙裙;两侧配置耳光室,附设小型喇叭,舞台口上布置声柱,采光音响效果较好,并利用院内人防工程主干道作风源,顶棚逆风,侧墙低处回风。建设中,地委副书记霍旭魁亲临指挥,组织全地区泥工在此进行技术比赛,采用境内试产的穿孔石膏板,胶合板、涂料、电锤等材料和工具。因而造价低、工期短、投资省,被评为全省首批全优工程之一。
  市委(原地委)办公楼,位于市委院内,距礼堂约50米,坐南朝北。建筑面积4462平方米,造价65.2万元,为混合结构,东、西端4层,中部主楼5层,高20米。顶层有容300人的会议室。楼内为单内廊布置,内有门厅、办公室、大中小会议室、电话会议室。楼北向为主入口,东南西3面各设次入口,交通布局合理,联系工作方便。立面水刷石,色泽和谐,外观壮美,是境内较大的机关办公楼之一。
  两工程均由地区建筑工程设计室设计,地区工程公司施工。礼堂于1978年6月由陆先云、张工设计,1978年8月凌富彬、邓石林等施工,19年建成。办公楼于1982年8月由杨盛勋、李文波设计,1982年10月凌富彬、姚榜荣施工,1984年初建成。
  二、民居 住宅
  古代,境内乡村民居,“斩木结茅以蔽风雨,檐低门矮,出入必俯首”。清道光三年(1823),邵阳东乡佘田桥五里牌曾建砖木结构的“荫家堂”,由4正8横12栋108开间组成的四合大院,建筑面积达5538平方米。晚清、民国的民房,有木房、土坯房、砖木房等多种结构,单排、曲尺、双出手、三合院、四合院多种造型。城市住宅多为前店后宅的砖木房,也有少数豪门富户的庭院别墅。
  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农村私人建房,多为3至5开间的木房、土坯房,城市各企业则建筑1至2层的砖木住宅。80年代农村民房由1~2层砖木房向3~4层砖混房发展。城市住宅由多层混合结构向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演进,建筑内外装修美观,水、电、气、厕、厨配套。并由政府统一建设,统一开发住宅新村。
  省第四工程公司拐角楼 位于东大路与跃进南路交叉口西北角,转角夹角90度,是两面临街,平面呈八字的拐角建筑。由省建四公司自建。该楼为混合结构,两翼6层,中部7层。为获向南朝向,从2层起,中部采用锯凿形平面。共有大小房间276间,建筑面积5470.82平方米。其中底层为8大营业间,面积1114.92平方米;各层家属住宅220间,面积3753.71平方米,住64户;单身宿舍30间,面积612.29平方米。市建筑设计处设计,1980年省建四公司二处施工,总造价为64.79万元,是境内较大的住宅兼营业间的综合性建筑。
  滑石新村 位于城区西湖路东侧,宝庆西路南边,由市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黄文章等规划设计,市统一建设办公室统建,市住宅公司等单位施工。1982年动工,1989年竣工。住宅群占地约847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700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
  新村有住宅、商业、文教及生活服务等各种功能的房屋共48栋,多为5层,其中住宅3室1厅的74户,建筑面积5555平方米;2室1厅的585户,建筑面积35100平方米;1室1厅的216户,建筑面积10800平方米。小学教学楼1栋,建筑面积1654平方米;幼儿园1栋,建筑面积810平方米;医药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藕煤供应站1栋,建筑面积333平方米。
  住宅群以行列式为主,建成使用后,各栋户自愿集资建围墙组成部分封闭式院落。栋与平面形式有短外廊、短内廊、独立式、庭院式及临街底层商店等形式。群体空间疏密有致,富有变化;人行道设计采用树枝形系统,避免居民互相交叉穿行;也结合地形和群体布局将道路适当变曲转折,增添深宅大院的宁静气氛。其商业服务网点都布置在临街一带,成为阻隔西湖路车流噪声的屏障。
  住宅多为南北朝向,采光通风良好,并有居民乘凉、晒衣和贮藏、沐浴等生活设施。立面处理多以粗砂灰饰面,朴素大方。栋号间距较大,宜于绿化和居民户外活动。
  苗族吊脚楼 城步苗族自治县南部山区的苗族住宅,大都倚坡建设2、3层的重檐挑木房。房后半部落地,前半部挑悬成楼房。中层住人,楼下关养牲畜,安置厕所,堆放杂物。顶层储藏粮食。住宅一般是4排3间,中层设前廊,山头设过道,左厢落在实地上作厨房,往来从侧门沿过道前廊,再入中堂,廊柱设膝高的宽凳以供休息。此种楼式住宅适应山区地势,倚山顺坡,减少土方工程,节省基地,少占耕地;住宅离地高,通风透气;一门出入,外有栏杆围护,以防野兽侵扰。依山傍水而居,空气清新。
  刘桥生住房 市郊火车站乡红旗村第七组村民刘桥生住房,建在东站路与东大路交叉口东北山坡。房主与施工员协商设计。1986年3月兴建,建筑面积为850平方米,造价10万余元。该房为混合结构,瓦屋面,面墙饰水刷石,另3面为清水墙。房高16米,4层35间,另设厨房和浴室。每层后设通道阳台和钢筋混凝土楼梯。室内为石灰砂浆粉刷,天蓝色涂料墙裙,地面为水磨石,顶楼天棚贴天蓝色塑料花板。整个建筑设计合理,美观大方,宽敞舒适,为80年代较好的村民房屋之一。
  附录:(一)境内建筑面积超10万平方米的工程
  068国防单位 44万平方米以上,1970年动工。
  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 35万平方米以上,1969年9月动工。
  红日机械厂 16万平方米以上,1966年6月动工。
  湖南印刷机器厂 13万平方米以上,1969年10月动工。
  湖南省第四工程公司 13万平方米以上,1965年9月动工。
  湖南汽车制造厂 10万平方米以上,1970年10月动工。
  湖南汽车运输公司邵阳分公司 10万平方米以上,1952年动工。
  邵阳纺织厂 10万平方米以上,1967年6月动工。
  邵阳市化纤厂 10万平方米以上,1981年6月动工。
  (二)境内建筑面积超万平方米的栋号
  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冷作车间20528.81平方米,铸工车间 11998.5平方米,装配车间15007平方米,均为1970~1971年兴建。
  隆回卷烟厂主厂房(3层)10500平方米,1982~1984年兴建。
  邵阳纺织厂主厂房(3层)27815平方米,1967~1970年兴建。
  湖南汽车制造厂冲压车间(2层)10038.67平方米,1972~1973年兴建。
  红日机械厂主厂房(3层)19821平方米,1966~1979年兴建。
  市东风饭店主楼10000平方米,1971~1972年兴建。
  市工业品贸易中心大楼10400平方米,1982~1984年兴建。
  (三)境内10层以上的建筑
  市养路总段办公综合楼局部10层,1988~1990年兴建。
  第五章 管理
  第一节 工程管理
  清代,宝庆府及各县衙署的司房,直接管理城垣、衙署、坛庙、书院、考棚等工程建设。对民间建设,颁布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只要不违背规定,民间自营自造,官府不问。地方的道路、桥梁、学校、祠堂、寺庙,常由民间倡仪和组织,募捐集资,雇工修建。对影响大的工程,官府则题字、书匾,以示褒扬和鼓励。对封建贞、孝、节、烈牌坊,按等级分别由县衙报州、府、省衙批准,有的还要报朝廷批准才能兴建。
  民国时期,第六区督察专员公署、各县政府的建设科,除负责机关、学校、军事工程、粮库的建设外,亦管理公路、桥梁、街道的设计、施工。对较大的工程,如邵阳县立中学、省立第五医院等工程的修建,均成立修建委员会,专员、县长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对资金筹集、工程设计施工及质量、工期都亲自过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建设工程实行统一集中管理。从可行性研究、计划、资金、材料、选址、定点、征地、拆迁、设计、土建、安装、竣工验收、试车投产,都由政府统一管理,分管部门分工负责。地、市、县建设部门执行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代表政府把好程序关,对工程定额、取费标准、经营方式、质量验收规范、安全操作规程、工期定额等实施管理,督促施工单位努力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完成工程计划,提高工程质量。1990年起,又增加建设后效益追踪调查服务业务。
  一、基建程序
  1950年,政务院财经委员会颁发先设计、后施工的基建程序,1951年又作出基建施工程序的具体规定。境内邵阳造纸厂的建设,从计划到建成投产,经过编制计划任务书、选点、审批、勘察、设计,再列入年度计划。施工准备、施工、竣工验收、试车投产,都严格遵守基建程序。在“一五”计划时期,境内较好的坚持基建程序,建设投资效果也较好。从“大跃进”至“文化大革命”近20年里,设计、施工程序被打乱,有些项目没有进行可行性研究就列计划,计划未经批准就设计,没有设计审查就施工,或者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边投产,结果出现一些无效工程、质量低劣工程和“胡子”工程。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和按基建程序建设,建设中的混乱状况有所改变。但是仍然出现不按基建程序,盲目建设,造成损失后又下马的工程。1988年开展治理整顿后,才有好转。
  二、工程经营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国家计划内基建项目和地方自筹建设项目,多采取承发包经营方式,由建设部门会同计划部门共同确定设计施工单位,由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签订设计施工承发包合同。此外还有以下几种承发包形式。
  招标投标方式 新中国成立之初及1984年建筑业改革开放后,由政府建设部门组织工程招标投标或议标,选择预算接近标底的施工单位,再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承发包。1984~1990年,境内招投标工程近100个。
  建设工程负责制 1965年冬~1972年,由政府主管部门确定施工企业承担国家的“三线”工程,间接费按预算包干,直接费按实结算。从“三通一平”到竣工投产,由工程现场指挥部负责到底。
  大包干 1973年,洞口县采取由计委、财政部门与建设方共同审核设计概算,施工预算,“三材”直拨施工单位的大包干。竣工后由县计委同施工单位办理决算,结余材料调剂到别的工程,资金由建设方直拨给施工单位。
  共建 1978年,在兴建塔北路住宅小区时,政府组织现场指挥部,协调土建、安装等各建设单位,共同做好“三通一平”及市政设施的建设,由施工企业按预算承包,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统建 1980~1990年,市区采取统一建设,综合开发形式,对同建一地的工程项目,统一规划,统一征地、拆迁,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由市统一建设办公室同施工单位办理决算。
  三、工程造价
  境内建筑工程的造价,随着房屋标准的提高、工程结构的变化、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人工工资和政策性收费的增加而逐年提高。住宅工程造价,50年代为每平方米30元左右,60年代为35~45元,70年代为50~60元,80年代初为70~150元,1986~1990年达244~250元。新中国成立后的40年里,政府多次颁布工程定额控制工程造价。
  四、工期
  “一五”计划时期,境内建设工程认真执行1955年国家建筑工程部制订的《民用建筑安装工期定额(草案)》,因基建项目不多,资金、材料缺口少,工程大都做到按期竣工。“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有些工程按期或提前交工,有些工程大大超过工期定额,成为“胡子工程”。1981年起,境内始执行1980年国家建工总局颁发的《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草案)》,同时将工期列为全优工程评比条件之一,并首创中共邵阳地委礼堂工程为全优工程。1984年起,将工期纳入工程承包的内容,进行奖罚。1984年对68个工程工期抽样调查,全民施工企业承建的7个工程,超过工期定额66%;集体施工企业承建的38个工程,只有1个按工期交工。1990年,市内两家全民施工企业施工的38个工程,按工期或合同工期交工的只12个;33个集体施工企业施工的263个工程,只有138个工程按定额工期或合同工期完成。1990年调查38个工程,建筑面积32808平方米,实际工期平均为工期定额的149%;其中工业厂房4个,为125%;仓库工程2个,为141%;商业用房工程3个,为91%;住宅工程3个,为167%;教育用房工程3个,为254%;其他用房工程11个,为108%。
  五、工程质量
  1953年以前,境内工程质量以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自检为主。1953年起,开展自检与主管部门组织检查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政府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进行质量管理。但是,质量管理时严时松,工程质量时升时降。“一五”计划期间,境内木作、砌体质量曾在省内名列前茅。大跃进时期,质量明显下降。“文化大革命”时期,混凝土质量比“大跃进”时期有进步,但清水墙质量赶不上5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开展创全优活动,工程质量有较大提高。1985年起,地、市、县均成立质量监督站,代表政府进行质量监督。设计单位也成立质控小组。东区建筑公司成为全省、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1990年监测结果,省建四公司优良率为28%,其他两个国营企业为10%,33个县(区)以上集体企业为60%。
  六、工程效益
  “一五”计划时期,境内建设的主要是轻工业厂房,规模小,结构不复杂,工程上马快,经济效益好。“大跃进”时期,大搞钢铁煤工程建设,上马快,建成后,生产不正常;到调整时期,不少工程停产下马。“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工程,经1980年抽样调查29个单位,即电力工业4个,煤炭3个,化肥7个,机械3个,水利1个,林业2个,畜牧场1个,建材工业1个,商业2个,冶金工业2个,轻工业3个。从1966~1979年,29个单位累计建设投资23135万元,累计完成投资22052万元,交付使用的资产20070万元,其中形成固定资产为13019万元。14年中盈亏相抵共创税利3754万元,相当投资的17%。税利能抵偿投资的仅邵阳造纸厂,14年共创税利3832万元,为投资额1428万元的2.86倍。其余单位都没达到抵偿投资的水平。其中有14个企业长期亏损,金额共2483万元。
  第二节 行业管理
  晚清,各县衙通过鲁班行会约束包工商,控制匠工。民国时期,县政府建设科和县商会负责对营造厂进行审查、登记发证工作。规定私人开办营造厂,要先请好技师,然后再去建设科、商会登记,请发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有两种:一种是技术执照,由建设科发;一种是营业执照,由商会发。建设科审批执照时,要审查过去施工历史资料,如施工图,竣工验收率,结算单等。商会根据营造厂的财产、技术、力量,分别审批签发甲、乙、丙3种营业执照。投标要按工程大小和执照等级进行。外来营造厂要经当地政府批准才能营业。承包工程时,一定要找城区的店主或农村的富人作担保。铺保的责任是保证营造厂按合同规定的工期、质量、造价竣工,营造厂主逃跑,或者竣工后垮房,都要找铺保负责。
  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建筑业管理体制,经过3个阶段。1949~1957年,建筑业中国营工程公司、集体建筑合作社,公私合营建筑队、私营营造厂4种所有制共存。施工企业、设计单位的组建、合并、转行、停办,均由主管部门确定,报同级党委、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建设部门备案。国营施工企业还要报省建设部门审批。基建计划内工程由国营企业承包,其他工程项目由各种施工企业与建设单位协商承包。列入计划的建筑材料由政府部门直拨指标给施工单位。正式职工由劳动部门调配,临时工由企业找市建筑劳动调配站调配。工资采取计件或计时工资制。各种所有制企业内的财务管理也不一致,工程核算按国家定额执行。国营企业交利不交税,收取2.5%的法定利润。其他所有制企业上交管理费,交税不交利。
  1958~1978年,境内只有全民和集体两种所有制企业,建筑业相应集中统一。从1958年起,国家规定列入计划的建设工程,必须由国营施工企业承包。施工任务由主管部门统一安排,国家分配物质随投资走,先由政府拨给建设单位,再由建设单位转承包的施工单位,或建设单位直拨实物。地方材料或五金、油漆、机具等由施工单位自购。职工由政府统一调配,临时工由政府统一安排指标。工资分配一律改为计时,实行八级工资制(其中1963~1965年短时期实行计件)。国营企业亏损由国家补贴,取消法定利润,集体所有制亏损由银行贷款。这种高度集中的统包统分的管理体制,对集中力量完成国家的重点工程,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统的过死,企业没有自主权,逐渐失去活力,不能自我发展。
  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1984年建筑业全行业改革以后,为企业松绑放权,开放建筑市场,各种所有制施工企业开展竞争。推行招标投标承发包施工任务,实行百元产值工资含量包干,政府控制工资总额。企业工资分配按定额计件,上不封顶,下不保基本工资。材料由国家按计划价和议价双轨制供应,逐渐放开为市场供应;恢复法定利润;各种施工企业都要纳税。这种体制促进集体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基建队异军突起。在行业管理上,自1985年起,由政府建设部门进行资质审查,1989年又进行复查验证,至1990年验证结束,转入正常的资质审查,每年一次。
  一、生产经营
  晚清,包工商实行自主经营,照章纳税,按约营造。民国时期,营造厂凭营业证经营,搞工程承包,按月交工商管理费。新中国成立后,境内建筑企业生产经营的指挥系统,1956年前仿照苏联作法,实行一长制。1957~1985年,实行党委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1985年以后,实行经理责任制和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总会计师经济核算负责制。经理人选由企业内部择人承包,发展到在社会上招标选择承包人,由承包人负责资产经营承包。企业内实行栋号生产承包或经济承包,后发展到科室、处队纵横经济承包。到1990年,市、县两个全民施工企业开工的54个项目,全面推行承包责任制,其中内部招标投标承包工程有4个。33个县级以上集体企业施工的412个项目中,推行承包责任制的403个,其中内部招标投标承包的28个。
  1990年,市建委抽样调查4个企业两种承包形式,一是资产抵押经营承包责任制。1988年首先在多年亏损的市工程公司和市建一公司推行,实行向社会招标投标选择承包人,由承包人交3000元资产作抵押,同主管部门签订3年承包合同,包固定资产增值率,包利润增长率。通过实践,市工程公司两年累计盈利23.53万元,扭亏增盈;市建一公司也取得了较好成绩。二是企业经营承包责任制。东区建筑公司、新邵县酿溪镇建筑公司,不用资产抵押,由本公司现任经理承包,与主管部门签订合同,包建安产值增长率,包利润增长率,包上交利费。东区建筑公司完成的建安产值,1988年为承包计划的1.17倍,1989年为承包计划的1.88倍;利润比1988年承包计划增97%,1989年增96%。酿溪镇建筑公司建安产值与承包数比较:1988年增35%,1989年增83.3%。实现利润比承包数:1988年增13.3%,1989年增18%。两企业的固定资产净值都较大增幅,劳动生产率均突破万元/人年。4个实行经营承包的企业,内部都实行栋号、厂、科室责任承包。有栋号直接费基数包干、资产抵押利润包干、资产经营承包、按实际工程量上交10~18%的费率承包、四包(材料、工资、质量、进度)一保(安全)、租赁制、工资包干、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多种承包方式。推行此类承包方式,增强了职工的经济意识和承包者的责任感,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现场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的施工现场管理,一般小工程由工长、施工员负责;大的工程由工程队长或工程处主任负责;特大而复杂的工程,则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改革开放以后,由单项工程承包人负责。实行总包分包的,由总包单位指定的总代表人负责。现场施工管理主要是坚持施工程序,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按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严格操作规程,保证质量,搞好文明生产,保证安全生产,按期交工。
  三、安全施工
  1953年,境内建设主管部门层层制订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地、市、县分别成立安全委员会,统管安全工作。50年代,凡发生因受伤休息8小时的为轻伤事故,3天以上者为安全事故,必须层层上报。1953~1956年,境内建工系统的施工企业没有发生死亡事故。1957~1959年,因安装事故死1人,重伤5人。1960~1967年没有发生安全死亡事故。1968~1976年,死13人,重伤44人,终身致残7人。1975年,地、市、县革委都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交通安全委员会、防火安全委员会。地、市建设管理部门设有管安全的机构或兼管安全的人员。施工企业设有质量安全科(股、组),质量安全部门受经理、总工程师领导,在业务上接受政府各安全委员会及主管部门安全机构的指导。在平时进行安全检查,开展安全教育,发生安全事故后,坚持“三不放过”(事故的事实没查清不放过,责任没查清不放过,整改措施没订好不放过),严肃处理事故。同时,每年还开展2次定期安全大检查。
  1986~1990年,境内建筑业因安全事故死34人,重伤49人。从1953~1990年,因施工安全事故死亡114人,重伤221人,直接经济损失上百万元。发生事故的原因,属于高空坠落的占66%,物体打击的占16%,机械伤害、触电各占4%,坍塌占6.6%,其他占7.4%。
  四、建筑市场管理
  新中国成立后,建筑市场经过3个发展阶段。1953年前,公有制建筑行业初步形成,建设规模不大,建筑行业只有建筑劳务市场及工程设计、施工承包市场。企业自找生产任务,择优录用职工,职工也可选择工作单位。1953~1983年,国家实行统一的计划经济,建筑工程的设计、施工,由建设行政部门统一安排,施工、设计单位之间只有生产竞赛,没有市场竞争。1984年起,建筑业实行全行业改革,初步形成投标招标承发包工程的勘测设计市场、土建安装市场、预制构件市场、房地产建设开发市场。市场的逐步形成,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但是对市场的管理措施一时难以配套。1985年,市场的混乱现象开始冒头,市人民政府批转市建委等6个单位《关于加强建安市场管理若干意见的报告》,执行后,市场秩序有所好转。1986年以后,建筑队伍发展过热,市场激烈竞争中出现混乱现象,妨碍国家的建设。1988年,国务院决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建设部发出《关于整顿建设市场的通知》后,市建委根据市人民政府及省建委的安排,成立市整顿建设市场领导小组办公室,从1988年底,着手进行建设市场的整顿。对1987~1988年的236项工程进行复查,对1989~1990年的150多项工程进行全面普查,并发动群众举报。9县3区共清查502项工程,清查和举报的问题有倒手转包、无证设计、无照施工、违反基建程序、买卖合同、利用职权插手施工设计安排、利用土地强揽施工任务谋取私利等。到1990年1月6日止,查处违章案件85起,其中无证设计27起,无图无照施工32起,转包私包10起,违反基建程序、不办或不全办施工手续的13起,买卖承发包合同1起,越级施工1起。查处后,补交税金及罚没款8.1万元。
  五、企业经济效益
  1958年前,境内建工企业利润率控制在3~5%以内。1958~1980年的23年中取消法定利润。根据市建工局对市、县35个全民和集体企业38年(1953~1990年)的统计,除1974、1976、1986年净亏228.5万元外,其他35年共盈利2006.4万元,共交税金4597.19万元。加上固定资产积累,累计为国家、集体积累10082.28万元。其中1978年盈利677.12万元,为创利最高的年份。
  1953~1990年,境内施工行业(包括省建四公司),累计建安产值达27.6717亿元,竣工面积1876.43万平方米,其中市区58个企业累计建安产值16.8613亿元,竣工面积1500万平方米。1984年建筑业全行业改革开放后,产值、竣工面积、劳动生产率都提高较快,1986~1990年5年建安总产值达14.9588亿元,竣工面积651.06万平方米,处于全省地市同行业的中等水平。
  第三节 管理机构
  邵阳地(专)区建筑业管理机构 1949年10月~1953年,邵阳专署设建设科,确定人员兼管建筑工程和建筑队伍。1954年撤销其机构,有关工作交专署工业科管理。1958~1961年,成立专署基本建设局,内设工程管理科,管理施工企业和工程设计施工。1961年撤销其机构后,建筑业交由专区工程公司兼管。1966年,又恢复专署基本建设局。1968年11月,邵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内设基建组,仅设1~2人管建筑业和工程建设。1970年12月,成立地区革委会基本建设局,内设建安科,管理建筑企业、建筑工程及建筑设计。1979年9月,撤销基本建设局,成立地区基本建设委员会,内设工程计划科,管理建筑企业、设计单位,负责重点工程调度。1983年,成立地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处,1984年5月改处为局,1985年8月改为地区建设委员会,均内设工程科管理建筑企业和工程施工;置科技设计科管理技术、设计单位,负责设计审查。直至1986年地、市机构合并。1984年6月,还成立邵阳地区集体施工企业管理站,编制7~8人,从集体施工企业收取工程直接费的3‰作为活动经费。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基建方针、政策,对集体建筑企业进行资质审查,监督执行有关法规、规范、技术标准,负责检查指导工程质量、安全、工程概预算,帮助企业培训技术、管理人员,改善队伍素质,指导企业经营,帮助开发技术、工程承包业务。除地区工程公司、城步工程公司两家国营公司外,各县、区、乡镇施工企业均由其管理。1986年3月,地、市建委机构合并后,该站并入市建工局。
  邵阳市建筑业管理机构 1951~1966年,邵阳市人民政府、市人民委员会先后设置建设科、基本建设局、交通建设科、建设科,负责统一安排施工力量,组织城市工程施工和地方建材生产,审批设计图纸等工作。1968~1978年,邵阳市革命委员会先后设置生产指挥组基建组、城市建设局,设专人管理建筑业和工程建设。1978年8月,成立市基本建设委员会,内设生产科管理建筑业。1980年5月,成立市建筑工程局。1984年3月机构改革,将建筑工程局改为市建筑工程总公司,并加挂建筑工程管理处的牌子,为局级企业行政管理机构。1986年地、市合并后,市建筑工程管理处又更名为市建筑工程局(公司)。其活动经费从施工企业完成量中收取工程直接费3‰作为开支。其职能是:对全市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分层次管理,对各县(区)建筑工程公司实行业务归口管理,对直属企业实行党、政、工全面管理。局机关设办公室、人事教育、技术安全、生产经营、计统财务、市场管理等科室及纪检会、工会等机构,定企业编制30人。管理的直属企业有市工程公司、市第一、二、三建筑工程公司、市水电安装公司、市建筑安装公司、供销经理部、市建工局劳服公司等。1980年5月~1990年底,先后担任市建筑工程局局长(总公司经理)的有朱子培(兼党组书记)、黎长清(兼党委书记)、曾毅威(兼党委书记);任过副局长(副经理)的有王儒林(兼党组副书记)、程杰、扈佳镒、王在顺、苏生成、李怡录、赵兴民(兼党委副书记)、唐协美、曾毅威(兼党委副书记)、刘智星。
  市定额管理站 1979年,成立省建筑工程定额管理站邵阳市分站,为科级事业单位,定事业编制5人。1980年,成立省建筑工程定额管理站邵阳地区分站,为科级企业管理机构,定编4人。两站经费从县以上施工企业上缴的定额管理费中开支。1985年改名为省建设工程定额站邵阳地区、邵阳市分站。经费由财政从建筑业超收税利中拨款解决。1986年地、市建委合并后,两站合并为省建设工程定额管理站邵阳市分站,为科级事业单位,定编9人。其职能是监督国家有关定额工作的方针政策和管理办法执行,制订本部门、本市定额管理制度,承担国家下达的定额制订、修订任务,组织制订、修订本部门、本市的定额,负责检查、监督定额的执行情况,协调解决执行定额中出现的问题,负责组织本部门、本市专业人员的培训。
  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1985年4月,成立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为科级事业单位,定编5人。是年8月,邵阳地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成立,定编4人,为科级事业单位。1986年地、市建委合并后,两站合并为邵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为科级事业单位,定编9人。其任务主要是代表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程质量监督,活动经费从受监工程总造价中提取2‰的受监费解决。至1990年,市区受监建设工程项目达761个,建筑面积达142.2万平方米。其中1990年,受监工程项目381个,建筑面积为77.85平方米,优良品率为21.75%。
  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办公室 1984年春,邵阳市人民政府组织建委等单位到深圳学习建设工程推行招标承包制的经验。5月,市政府成立以市建委副主任刘学玉为组长的市招标投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还有市计委、市建工局、建设银行、公证处等。领导小组下设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其工作职责是负责审查招标单位的计划、资金落实情况;审查投标企业的资格条件;审查招标文件和标底;参加招标工程的评标、定标,发放中标通知书和施工通知单。1986年地、市建委机构合并后,市政府调整领导小组,由市建委副主任杨盛勋任组长,小组成员单位增加市定额站。1986年,市建委颁布《邵阳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实施细则》,当年招标率10.33%。1987年又发布《邵阳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暂行实施细则部分修改补充办法》,当年招标率为17.2%。至1990年,共完成100余个工程的邀请式招标,总投资约2.5亿元,其中较大的工程有投资1.9亿的市水泥厂年产23万吨水泥的扩建工程,属全国范围的邀请式招标;另有市烟草公司综合楼、邵阳合成洗涤剂厂办公楼、《邵阳日报》编辑楼、昭东饭店等。1990年,招标率为27%。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