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产权清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77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产权清理
分类号:
F293.33
页数:
4
页码:
773-77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清乾隆年间至1988年邵阳市房地产产权清理的情况。
关键词:
房地产管理
产权清理
邵阳市
内容
清乾隆年间,湖南布政使司印发“契尾”,作为房产业权人管业凭证。光绪三十二年(1906)起停发“契尾”,改用“三联契纸”。如房地产权转让,原产权人须写一张契纸谓“白契”给新产权人,新产权人持“白契”向官府纳税后,在“白契”上加盖印章或另发契纸。民国时期,湖南省财政厅印有“官印卖契纸”给新房业主收执,称“红契”或“官契”。民国29年(1940)5月,邵阳县政府成立土地陈报处,组织人员历时1年多对县府所在地建治、安和两镇的不动产进行登记,填发通知5499户,审定契据3159份,所有权登记3159户,发公告1166份,复查文理397户。后因抗日战争紧张,尚有一部分未登记完毕。民国37年,邵阳县政府颁发《土地所有权状》作为当时契据,以便业主管理。
1949年11月,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国民党邵阳县政府土地陈报处的人员、物资及档案册籍。对房地产产权进行调查摸底和清理。1950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着手接管公产,接管邵阳县财产保管委员会各类档案资料124卷宗。各部门按系统接管国民党政府在邵阳城区所有的国有、省有、县有产业。党政、文教、财经等各机关的房地产原则上由军管会派出代表对口接管使用;国民党军队用房由人民解放军接管;银行、邮政、水厂、电厂及其他工商企业房产也由各部门军代表接管经营。共接管公产房屋402幢,建筑面积49581平方米。按照中南军政委员会对公逆产的处理规定,凡国民党党、政、军、文教、财经等各级机关的战争罪犯、反革命首恶分子在本市范围内的一切产业资财,除由军管会各个部门按系统接管者外,其余由中共邵阳市委及市法院、公安局、民政科、财政科、公产清理委员会组成清理审查小组进行专门审理。对官僚资本家和战争罪犯的房地产,经调查确认后报中南军政委员会批准没收。对反革命分子、恶霸地主、土匪头子的房地产,则由人民法院判决处理。1950年被判死刑的反革命分子、匪首陈光中在城区仁美巷、鼓楼亭、昭陵西路、小江湖、县东街、曹婆井等10处有58幢房屋,计20879平方米,即由政府没收接管。新中国成立前夕,一些国民党军政要员及中上层人士弃家出走,不少商人及其他人员也因不了解共产党的政策而心存顾虑,放弃管业,加之少数业主在抗日战争期间就因躲避战祸出走,出现无人管理的房地产。为保护这类私有房地产不被破坏,由政府实行代管。为维护国家主权,外国人在市内占有的土地,不论有无契据,属何国籍,土地所有权一律收归国有;契据齐全的房屋准许继续使用,不准转移买卖;契据不全的外国人房产由人民政府代管。对宗教“三自”(自传、自养、自治)的教会房产,确已完全同外国教会断绝关系或已由原持有人转移给中国教会者,准予作为中国教会房地产处理。凡已通告代管的外国人房地产,愈期未办理者,一律收归国有。外国人在邵房屋共39幢,1951~1952年按政策先后接收33幢,面积14410平方米,占外国人在邵房产的90.38%,其余六幢作为中国教会房产面积1534平方米,占9.62%。市区内的宗祠、书院、善堂、会馆、试馆、旧商行会的房地产,由市公产清理接管委员会代管或接管为公产。这类房屋共287幢,建筑面积12.74万平方米,其中祠堂占27.94%,庙宇庵堂占26.29%,会馆试馆占4.76%。这些房屋有的改作民用住宅,有的拨给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使用。
1955年,市人民委员会发布《邵阳市房屋土地登记暂行办法》。1956年元月开始房产登记。2月,市人委发布《邵阳国有房地产登记的几项规定》并印制《房地产所有证》。按规定,登记分总登记、转移登记、变更登记和他项登记4类。总登记必须用权利人真实姓名;所有权人在城区内有2处以上房地产,不论其座落是否同区同街,须在第一次办理总登记时全部登记完毕。1949年前或1949~1950年初期的房地产业权人须持房地产契证,才算管业证件齐全。共有房地产由共有人会同申请登记,推一人执所有证,其他人各执一份共有执照。民国时期买下的敌伪战犯、官僚资本家的房地产,须经房地产部门核准后方可登记。对民国时期未税的“白契”进行追税换证;对税过的“红契”,申报登记后换取新的产权所有证。地界不符、面积不清、产权部分转移的房产,在复查丈量后申请登记。经登记,1956年,邵阳城区共有大小房屋9361幢,28889间,建筑面积151.28万平方米。其中,公私合营单位用房132幢,面积21000平方米;机关、企事业单位、厂矿、团体公房1674幢,面积46.88万平方米;合作社房屋1674幢,面积46.88万平方米;私有房屋5026幢,面积44.96万平方米;房管部门直管公房875幢,面积10.46万平方米。
“文化大革命”期间,境内正常的产权登记工作停止。这一时期,产权转移较多,产权纠纷增加。1982年,恢复私人房屋登记业务,整理出房地产档案4336卷,编制出登记册籍目录,内分总目录、分类目录、姓氏目录、分柜目录,按管理区以城内43条街、137个姓,城外36条街、127个姓编制检索工具,便于查阅。
1985年,全国开展第一次城镇房屋普查。4月,邵阳行署和邵阳市政府分别成立城镇房屋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9县3区及中央、省驻邵单位亦成立工作机构,组成962人的普查队伍,以1985年12月31日为基准时间,对市区和9县城镇以及独立的工矿区(除军产外)的1686.9万平方米房屋和10.2566万户住户的居住条件进行实地丈量、调查、登记,用计算机检测汇总,于1986年4月上报省城镇房屋普查办公室。在普查的1686.9万平方米房屋中,新中国成立前建造的153.34万平方米,占9.1%;50年代建造的118.45万平方米,占7%;60年代建造的242.95万平方米,占14.4%;70年代建造的575.39万平方米,占34.1%;1980~1985年建造的596.77万平方米,占35.4%。按管业分,市区普查面积722.64万平方米,9县城镇普查面积964.26万平方米。这些房屋中,市、县房地产部门直管的为77.30万平方米,占4.6%;全民单位自管房面积1071.31万平方米,占63.5%;集体单位自管房面积201.24万平方米,占11.92%;私有房屋333.46万平方米,占19.8%;其他产3000平方米,占0.02%;拨用户5900平方米,占0.04%;代管产27300平方米,占0.16%。按房屋用途分,住宅795.70万平方米,占普查面积的47.2%;工业交通仓库用房466.65万平方米,占27.66%;商业服务用房199.55万平方米,占11.47%;教育医疗科研用房112.75万平方米,占6.68%;文化体育娱乐用房14.65万平方米,占0.86%;办公用房80.46万平方米,占4.76%;其他用房23.15万平方米,占1.37%。普查的所有房屋中,钢结构的4155平方米,占普查房屋总数的0.03%;钢、钢筋混凝土结构的24432平方米,占2.5%;混合结构的840.49万平方米,占49.8%;砖木结构的661.37万平方米,占39.2%;其他结构的140.80万平方米,占8.4%。普查房屋中平房562.69万平方米,占普查总面积的33.4%;2~3层的824.76万平方米,占49%;4~6层的有294.86万平方米,占17.5%;7层以上的只45944平方米,占0.27%。在普查的居民住宅中,成套住宅14635套,面积92.04万平方米,只占11.56%。普查10.2566万住户中,共39.5722万人,人平居住面积6.75平方米,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25个百分点。市城区人平居住面积6.10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积10.79平方米;建制镇人均使用面积13.93平方米。全市人平2平方米以下的住户8609户,27395人,有无房户6818户,占城镇总户数的6.6%。
1986年4月,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房屋普查的基础上,对全市城镇范围内的全民、集体、私人所有的房屋及使用的土地重新办理产权登记,经审查确认后发给全国统一印制的《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屋共有保持证》、《房屋他项权证》。先在邵阳纺织厂试点,于1988年4月在各县、区铺开。9县3区城镇各类房屋应登记数为10.2752万幢,建筑面积2210.27万平方米。已登记的95126幢,面积2060.63万平方米,占应登记幢数的92%,占应登记面积的93%。核发房屋所有权证92546幢,面积2016.45万平方米,占应登记幢的90%,应登记面积的91%。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人物
赵荣光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