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清扫保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739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清扫保洁
分类号:
TU993
页数:
7
页码:
717-723
摘要:
本章记述了邵阳市城市建设清扫保洁的情况,其中包括了街道清扫、垃圾收运与处理、粪便清运与处理等。
关键词:
城市环境
清扫保洁
邵阳市
内容
第一节街道清扫
一、专业清扫
晚清,邵阳城区府、县两条大街已有清道夫清扫。民国时期,除有专人清扫东直街、西直街(今红旗路)外,县街清扫扩大到西门口。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纳入人民政府议事日程。1950年,市人民政府发动群众在市区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清洁大扫除。1953年,城区建立清扫专业队,始称市清洁队,有清扫工6人,负责清扫南门口至儒林街地段,及西门口至大同街口。清扫面积3.6万平方米。5月,清扫范围由儒林街地段延伸到箭落门(今人民广场)。随后逐渐扩大到大信街、遥临巷等地,并实行分区分段包干负责制。1956年,成立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配备专职干部管理市区环境卫生工作。1961年,街道清扫始实行“两扫一保洁”(早上、下午打扫,上午保洁)制度。1962年,清扫工增至30人,实行定地段、定人员、定质量的清扫责任制,清扫面积扩大至9.3万平方米。并规定街道清扫在天亮前完毕,上午8时左右摇铃收集垃圾。
“文化大革命”期间,标语横幅到处张贴,武斗时有发生,并常有露天集会游行,街道清扫虽然坚持“两扫一保洁”,但环境卫生远不如前,街道难以保洁。
1977年,市环卫处增扫人民广场、五一北路、东大路等处,清扫面积达12.8万平方米,有清扫工100人。1979年7月,市环卫处将湘江牌汽车改装成第一辆洒水车。自此,城区主要街道晴天洒水一次,日耗水量40吨。1984年,又增扫宝庆东路、宝庆中路、三号马路、西外街(二纺机厂后面)、沿江路、下双清路等地段,清扫面积达26.8万平方米。洒水车几经改装,扩大冲水面,并装有使行人避让的音响装置,洒水效果更佳。1985年,市环卫处制定路面清扫定额,推行自由组合,分段定员承包,月工资浮动20%。清扫工由1984年的124人减至104人,清扫面积由26.8万平方米增至28.4万平方米。洒水车增至2台,服务于红旗路、东风路、五一路、城北路、沿江路、塔北路、宝庆中路、宝庆西路、东大路西段和昭陵西路,洒水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86年,清扫保洁实行市、区、街三级管理制。环卫处负责主次干道清扫,行人道由沿街单位实行“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由所在区政府组织实施;小街小巷则由街道居委会组织清扫。1987年,市环卫处按划定的责任区域,实行班组分段包干,推行一二级路面“一扫两保”(早上大扫,上、下午保洁),三四级路面“一扫一保”(早上大扫,下午保洁),垃圾清除和摇铃收集垃圾在大扫后进行。清扫时,必须做到无漏扫、无沉积物、无污泥积水、无果皮纸屑;路面净、沟眼净、边角净、泄水沟通,垃圾日扫日清。同时规定,小雨要出工,大雨要清运街道两边的垃圾堆。1988年,街道清扫实行挂牌服务,发放为民服务联系卡,接受社会监督。其间,红旗路、东风路卫生状况较好。
1990年,专业清扫班组有33个,职工177人。清扫主要道路30条,清扫总面积68万平方米,人平清扫面积3840平方米。街道清扫实行凌晨普扫,主干道和繁华地段实行两大扫(早上、下午大扫)常保洁,次干道一大扫一保洁工作制,并建立处、所、班三级质量检查监督管理网络。
二、民办清扫
城区小街小巷系统清扫始于1958年,由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组织管理,市环卫处在业务上予以指导。1964年,有民办清扫员20人,担任小街小巷及空坪隙地的清扫和垃圾清运任务,其工资由居委会发给。1978年后,各大厂(校)也相应建立环卫队伍,担负厂(学校)区马路和空坪隙地的清扫。1981年以前,民办清扫经费一部分由区向所辖企事业单位及居民住户适当收取,另从城市建设维护费用中拨款3.3万元f以补贴。1982年起,经费由各单位职工及居民每人每年收取卫生费1元,并从城市建设维护费用中拨款4~5万元补足。后又改为每户每年收取卫生费3.6元,做为民办清扫的经费来源。民办清扫员在各区卫生科领导下实行办事处、居委会两级管理。1984年,民办清扫员增至134人,清扫面积40.2万平方米。1985年,民办清扫员增为166人,清扫街巷80条。1987年起,主次干道的人行道改由市环卫处负责,街巷清扫面积和民办清扫员随之相应减少。1990年,各办事处有民办清扫员120人,清扫面积为36万平方米;市区各厂(校)共有清洁工146人,清扫总面积43.8万平方米。
三、门前“三包” 1986年,市人民政府为维护城区主要街道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在红旗路、东风路、西湖路、东大路、五一路、塔北路、沿江路、城北路、宝庆中路和宝庆西路,推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社会秩序、包绿化)制度。湖南汽车制造厂、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湖南大学邵阳分校等各大厂(校),先后建立环境卫生队伍,负责打扫门前人行道,担负厂(校)区马路的清扫及垃圾清运任务。1988年,市人民政府决定各临街单位实行“包”为统一收取“三包”劳务费,由区街组织专人分段包干,负责卫生、绿化和街道秩序。红旗路、东风路、五一路、昭陵西路等街道两旁人行道,按照市政办发(1988)41号文规定,每月每平方米收取劳务费0.2元,作为门前“三包”经费。1989年,各街道办事处建立门前“三包”轮流值日制度,由执勤人员负责检查沿街单位、居民住户执行“三包”制度的情况,以“最清洁、清洁、较清洁、不清洁”4种户牌标志,奖优罚劣。1990年,各区、街道办事处、市城管监察大队与2800个单位,56条街巷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较好地维护市容卫生。但由于未能严格奖优罚劣,门前“三包”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效力。
第二节垃圾收运与处理
一、垃圾收运
新中国成立前,城区店铺及居民生活垃圾就近倾倒于垃圾围(箱),由清道夫收运。1949年10月~1952年底,垃圾收运方式依旧。
1953年,采用人力板车沿街摇铃收集垃圾。1954年,曾改用马车收运垃圾,因街道狭窄,马车常撞翻沿途摊位,至年底停用。1957年,居民生活垃圾实行每天收集一次,收集垃圾的木轮板车逐步改为胶轮车。1966年,设大祥坪、儒林街、关门口等临时简易垃圾收集点,并首次使用汽车转运城区生活垃圾。清扫工人将清扫及收集的垃圾拖运至收集点,由汽车转运,缩短卸运垃圾的距离。城内(今西区)由市环卫处用1吨三轮汽车和4吨汽车各1辆,将大祥坪收集点的垃圾转运出市。城外(今东区)收集点的垃圾则由国营农、林、园艺场、农科所等单位的机动车辆自运。1971年11月,在城区铁炉巷、考棚街、资江桥头增设垃圾转运点,用汽车转运垃圾。自此垃圾不再用人力运至郊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70年代末,随着环卫车辆的逐渐增多,人力收运逐渐减少。
1980年1月,市环卫处用三轮小汽车(载重1吨)直接上街收运垃圾,并为其他单位代运垃圾,收取代运费。各环管所为配合汽车转运,先后成立垃圾装卸班(铲灰班),负责垃圾转运站(点)的垃圾装卸。1982年,城区日产生活垃圾量约150吨,由各企事业单位清洁员收运和农民上门挑运,其中40吨则由市环卫处24名清洁工收运。市环卫处运送垃圾汽车增至11辆,早晚沿街收集垃圾,年垃圾转运量1.48万吨。1983年,市环卫处于垃圾收集点设置垃圾斗收集垃圾,每斗容量3吨,用多能车收运。1984年,在主要街道设置垃圾桶收集垃圾,每桶0.1吨,用密封车收运。汽车收运垃圾范围扩大至百寿亭、南门外、建设路、资江桥南等处。
1986年9月,江湖堤垃圾消纳场启用,城区垃圾不必远送市郊。各单位垃圾送往消纳场的,实行有偿收费,每部人力板车收费0.2元,每辆机动车为1元。各单位生活垃圾、经营性垃圾需代运的,必须自备垃圾桶(斗),环卫部门按0.5元/桶、10元/斗收取代运费。生产垃圾除按上述规定外,另加收代运费50%。是年,城区日产生活垃圾约170吨,环卫车辆收运量占68.4%,各单位自运量占31.6%。1988年2月,红旗路、东风路垃圾由汽车收运改为板车定时摇铃收集,时间为早上7时、中午12.30、下午6时。1988年,市环卫处使用垃圾斗45个、垃圾桶256个收集垃圾,用多能车4辆、密封车2辆转运垃圾,垃圾机械化运输率达89%。是年,环卫处收取垃圾代运费由1986年的1.2万元增至8.93万元。1989年6月,垃圾代运费提高到每桶1元,每斗(车)16元,中小学校的生活垃圾免费代运。
1990年,城区日产生活垃圾190多吨,清扫工人用木胶轮板车收集拖运至北门口、双清路、塔北路、白鹤观、宝庆西路、建设路、邵水西路等垃圾中转站,以及沿街摆放的垃圾斗(桶),用密封车2辆、翻斗车10辆、多能车5辆转运垃圾,日转运垃圾量160~170吨,垃圾代运年收入达12.565万元。其中环卫处20名清洁工用板车收运主次干道的居民生活垃圾,日收运量约30吨,为城区日产垃圾量的16%。市区较大厂矿企业有垃圾运输汽车16辆,日转运垃圾约15~20吨。城区小街小巷的生活垃圾由民办清扫员用板车摇铃收集,就近运至垃圾中转站,由市环卫处用汽车转运出城。城区内的生活垃圾基本上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
二、垃圾处理 1949年10月前,邵阳城区的垃圾由清道夫运往城郊的污水塘或地势低洼处倾倒,任其自然沉积;或就近倾倒于河岸,由农民运回作灰肥。
1950~1955年,城区垃圾仍倾倒于狗头坡、南门外、泥湾、双坡岭、西外街、三八亭、大祥坪等低洼处。1956年,市环卫处在百寿亭建立颗粒肥料站,将焚化后的垃圾,掺入少量的硫酸亚铁制成颗粒肥料。1962年,市环卫处建成垃圾焚化窑焚化垃圾,后因人力、设备、经费不足,未能持续进行。1965年10月26日,邵阳市城市卫生管理委员会下达《邵阳市城市卫生管理暂行办法》(草案),规定大街小巷,任何人不准乱倒垃圾,垃圾必须倒入垃圾围、垃圾车或运往城外。市环卫处根据《暂行办法》,指定城区垃圾倾倒场地为三八亭、专区人民医院背后、麻子洼(城东公社茶叶专业队)等处。当时城区小,城市生活垃圾量少,垃圾消纳问题不显得突出。1979年前,城区垃圾主要是煤灰等生活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少,以运往农村作灰肥为主。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扩大,人口增多,卫生要求日益增高,城市垃圾产生量每年以10%速度递增,原有消纳方法难以适应。1982年1月,市环卫处与城东公社江湖大队商妥,在江湖大堤内荒滩筹建垃圾消纳场。1986年7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使用。1987年底,市环卫处成立环卫科研小组,对垃圾的来源、产量、物理性质进行综合分析,从1988年元月开始,选出6个不同类型的采样点,点面结合,每月4次,分析人均垃圾产量、垃圾容量、含水量、组分含量、灰分等项目,经1年的调查综合分析,城区生活垃圾成分中无机物占84%,有机物占14%,而无机物中煤灰土为主,占垃圾总量的81%。1988年,城区垃圾20%运往近郊的城南、新邵园艺场及农村充作灰肥,80%运送江湖大堤露天堆放。由于江湖堤垃圾消纳场紧邻资江,垃圾又未作任何处理,易造成二次污染,需另辟垃圾消纳场。是年秋,经市建委批准,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场选址于江北南岗冲苗圃场内一低洼地带,并开始筹建,至1990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城区各种垃圾均在此处理,江湖大堤垃圾消纳场停止使用。新辟的南岗冲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将垃圾场划块分层,日填埋面积200平方米,垃圾堆放好后,先压实,再覆盖20~30毫米的表上层,达到卫生填埋处理要求,无害化处理程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三节粪便清运与处理
一、粪便清运
城区粪便清运,长期以来由农民进城收集,用粪桶肩挑出市。环卫工人清掏厕所和运送粪便所用工具是长把木杓、扁担和木板车。1961年,清粪工使用木轮板车载粪桶(9~11担)运粪,后又改成轴承胶轮板车,逐渐代替人工挑运。每人每天拖运3~5车。城区建有粪肥码头,如狗粪码头、粪码头、摆布码头、南江嘴口等,部分粪便用船运至沿河农村作肥料。60年代初,市环卫处水上肥料供应站有木划子粪船8艘,城区三分之一的粪肥由水路运出。1965年,市环卫处增购机帆粪船一艘,与农民自备粪船数十艘运送粪便。以后随着机动车辆增多,水运粪肥业务日渐减少。1970年,市环卫处动员国营农、林、园艺场、农科所及农村社队自备汽车,拖拉机来城运肥。1980年2月,市环卫处购N第一辆抽粪汽车(载重1吨),直接到厕所抽粪,送粪F乡,年运量630吨。1982年起,清粪作业时间限于夜晚和早上7时前,并要保持场地周围的清洁卫生。1984年,清粪工人由1956年的117人减至19人,临时清粪工28人。1985年,吸粪车增至4辆,是年送肥到户1580吨。
1990年,市环卫处清粪工仅2人,临时清粪工增至33人,主要担负公私厕所和单位厕所粪便的短途中转。吸粪车增至8辆,载重量分别为1吨、2.5吨、4吨和5吨四种,年清运粪便1.58万吨,其中环卫车辆运输量0.95万吨。
二、粪便处理
新中国成立前,城区粪便作为传统的农家肥,由农民收购,价格随行就市,淡旺季价格相差悬殊。也有人将粪便贩运两市塘、永丰等地高价出售,肥价昂贵曾冠于全省。
1956年3月,市环卫处遵照市人民委员会《关于城市粪便实行统一管理的规定》,禁止粪肥自由买卖,实行计划供应。市环卫处先后建立城西、城东、水上肥管站,组织粪便清运队伍,建立粪便处理场。粪便由清粪工人清运归凼进行密封发酵处理后,再由市环卫处按计划送至市郊及邻近县、区农业社,或由农业社自运。1962年,粪肥改为用肥单位凭供应计划到各肥管站购买粪肥票,持票到肥管站或居民私厕中取肥。1965年,市环卫处将城区边缘的公厕就近向近郊农业生产大队发包,由其清运粪便和负责厕所卫生,粪便按销售半价计费,扣抵粪肥指标。1970年,改粪肥票为发购肥折,凭折供应。1972年1月,郊区农业用肥改由市农林水站分配指标,市环卫处分发购肥折,实行定点供应。近郊社队承包城郊接壤处的公共厕所,不抵扣分配指标。为支援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肥价从肥管站成立时的大便每担1.2元,小便每担0.8元,经4次价格调整,至1976年大便降至每担0.6元,小便降至每担0.3元。1980年以前,粪肥作为农家肥料,虽实行计划供应,仍供不应求。1981年起,随着化肥的广泛推广应用,农户大量使用厩肥、土杂肥和化肥,粪便滞销。1982年,市环卫处曾组织人员分赴市郊、邻近县及农场、林场和园艺场推销粪肥,送肥上门。并在市郊高崇山、桂花渡、七里坪、江北等处委托农民设立肥料代销点,处理粪便。1981年销售粪肥3.07万吨,至1987年,年销售仅1.53万吨。1988年,城区粪便无害化处理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建设,实行规范管理。1989年,市建委将城西粪便处理场改造成密闭贮存肥库,至1990年7月,建成省内最大的粪便无害化处理场,无害化处理符合部颁标准。1990年,城区粪便日产量约180吨,其中粪便密闭贮存日处理量约98.7吨;各单位500余座化粪池日处理量约70吨;沼气厕所日处理量约1~1.5吨。粪便无害化日处理量共约170吨,无害化处理率达94%。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