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70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城市道路
分类号: TU99
页数: 21
页码: 641-661
摘要: 本章记述了邵阳市城市道路的情况,其中包括了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交通广场、 街巷道路等。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市政工程 邵阳市

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夕,邵阳城区的街道系青块石、素土和泥结碎石铺筑,有街巷62条,总长度15.01公里,总面积10.4万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城区市政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到1990年,城区共有大小街道(包括过境道路及与城区相连接的市郊道路,不含企事业单位专用及居民新村未命名的道路)153条,总长度104.07公里,总面积129.73万平方米。
  第一节 主干道
  1990年,邵阳城区有红旗路、东风路、东大路、昭陵西路、宝庆东路、宝庆中路、宝庆西路、建设路、西湖路9条主干道,长度23.9公里,占城区道路总长度的23%;面积61.38万平方米,占城区道路总面积的47.3%。
  一、红旗路
  青龙桥至西湖路。青龙桥头至南门口(大安街口)长1380米,清代以前就已形成,街道系青块石路面。宝庆府署设在街旁,时称东门街。清代称府街。民国初期,街道分段称呼,原府署大门口(简称府门口)以东称东直街,以西称西直街。民国29年(1940)1月,街分4段称呼,青龙桥西端到曹婆井称上东直街,曹婆井到府门口称下东直街,府门口到大信街口称上西直街,大信街口到大安街口称下西直街。民国37年7月,邵阳县街道工程处组织人员改造该路,铺筑块石人行道;路名复称东直街和西直街。1950年,西直街西段大信街口到大安街口长510米地段,由市政府投资大米8.5万公斤、居民自筹大米3万公斤作为费用,将青石板路面改铺成泥结碎石路面。后又将大信街口到青龙桥西端长870米的块石路面,改铺为泥结碎石路面。1964年,投资12万元,将中心路口到大安街口长780米的泥结碎石路面改铺成沥青表处路面,系邵阳城区铺筑沥青路面之始。1966年,全路改称为红旗路。1972年8月,红旗路东段(邵阳剧院以东160米)铺筑沥青表处路面,投资7万元。1979年,扩(改)建红旗路南北两侧人行道,铺筑水泥预制方块道板。1980年,红旗路自邵阳剧院到中心路口段作沥青双层表处。1985年,投资20万元,延伸红旗路西端至西湖路。从大安街到西湖路长294米,和大安街相交处宽为24米,和西湖路相交处宽为30米。1986年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
  红旗路从青龙桥头至西湖路长1674米。青龙桥西端至中心路口宽度为26米,其中车行道12米;中心路口至大安街口宽度为24米,其中车行道10米;大安街口到西湖路宽度由24米逐渐增至30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该路地处繁华地段,大安街口处日车流量为5526辆,高峰期小时车流量为787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的80%。红旗路两旁人行道绿树成荫,市中心商场、盟华园等名牌老店座落街旁,大小商场、酒家鳞次栉比,“六岭春色”等名胜古迹紧临街面。
  二、东风路
  人民广场至青龙桥头。清代时为官道。晚清至民国初期建成街道,为青块石路面,其时分5段称呼,由东至西分别称儒林街、管乐街、驿传街、青泰街、青龙街。民国37年(1948),邵阳县街道工程处将儒林街、管乐街铺成泥结碎石路面,经费由两旁铺面受益者出资和政府拨款相结合的办法筹集。1953年,改造儒林街路面为石灰碎石路面。1959年至1961年,市政养路队重新整修全线,并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为5米,投资4.1万元。1966年至1967年10月,全线进行扩宽、降坡,青龙街纵坡由7.5%降为3%,铺成双层沥青表处路面,宽度为10米。街名统称为东风路。1979年,与红旗路同时动工,扩宽两侧人行道,铺筑水泥预制块道板,1980年竣工。
  东风路是市区东西向主干道,接青龙桥与红旗路横贯市中心,全程849米。宽度24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两边人行道各宽7米。该路青龙桥头日车流量为6180辆,高峰小时车流量为1401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119%。
  三、东大路、昭陵西路
  人民广场至火车站龙王桥为东大路,人民广场至资江桥头为昭陵西路。东大路和昭陵西路清代系官道,以今人民广场为界,以东至百寿亭段称为昭陵东路,以西称昭陵西路。民国17年(1928),修建成过境公路,系泥结石灰碎石三合土路面,昭陵东路宽度为5.5米,昭陵西路宽度为5米。1964年10月,投资13.5万元,市委、市人委领导坐阵指挥,采用民工建勤及干部职工义务劳动的办法,对道路进行扩建,汽车站地段截弯取直,百寿亭到双坡岭的纵坡由原来的5.2%降为3%。1965年9月铺筑沥青路面,宽度为10米。1966年昭陵西路更名为反帝路,昭陵东路更名为东大路。东大路沿途经过十井铺、兴隆坳、五里牌、双坡岭、百寿亭等人口较密地段。十井铺地段为市区物质仓库密集地,统配物资多在此集散进出,来往车辆在此相汇,导致经常堵车。1970年,将东大路十井铺段长200米的路面扩宽至30米,疏通了道路。1981年4月,反帝路复名昭陵西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东大路和昭陵西路作为主动脉难以适应需要。1984年5月,市人民政府决定第二次扩宽两路,成立东大路工程指挥部,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李德发任指挥长,市建委主任刘述成任副指挥长,全面进行道路扩建放样、路基土地征购和房屋拆迁等准备工作。1985年1月15日,两路扩建工程破土。是年6月,资江大桥南端至双坡岭(即昭陵西路、东大路的西段)长2500米的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通车;11月,投资19万元,将路面铺成2厘米厚的沥青砂石路面。次年3月,雨水季节来临,沥青砂石路面被汽车压烂。10月,重新铺筑并竣工。
  东大路和昭陵西路第二次扩宽工程历时两年,将两路裁弯取直、改道降坡、路面扩宽,同步配套建设,投资1246.85万元,其中省交通厅投资占50%。省建委和邵阳市人民政府投资占50%。1988年3月,东大路和昭陵西路竣工验收,评为合格工程。
  扩建后的昭陵西路长860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人民广场到红星路口人行道宽12米,红星路口到资江桥南端人行道宽5米。昭陵西路的资江桥头日车流量为2396辆,高峰小时流量为774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的21%。东大路全长6755.1米,其中人民广场到新兴路西口宽40米,为三块板式车道,沥青路面;机动车道宽14米,两条绿化隔离带宽各1米,非机动车道各宽6米,人行道12米;其余4370.1米,为宽23米的公路型的沥青路面。1990年1月,昭陵西路全部和东大路一部分(人民广场到新兴路西口段)由公路部门管理移交由市政公司管理维护,其余部分仍归公路部门管理维护。
  四、宝庆路
  宝庆路西起于市汽车零件厂,东至湖南汽车制造厂,包括宝庆东路、宝庆中路和宝庆西路。
  宝庆中路 邵水桥西端至大安街口。宝庆路修建工程,始于宝庆中路。1955年始修邵水桥西端至邵阳地委大院(今邵阳市委)段道路,投资2.5万元,年底完成路基,系泥结碎石路面,时称城南路,长1070米,宽10米。1957年修建地委大院到大安街口段,长510米,宽7米。1976年4月,成立以市委副书记肖福良为指挥长的城南路工程指挥部,扩建大安街口到中心路口段,路面纵坡降到3%以下,长820米,车道铺筑3厘米厚的沥青砂。1979年,全线改造,并新铺筑双层沥青表处路面,投资13.93万元。1980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南路中段更名为宝庆中路。1987年,扩建宝庆中路邵水桥西端至九井湾路口一段,长1070米。扩建工程指挥部由郭伯元任指挥长。年底铺筑灌入式沥青路面,投资40万元。宝庆中路全长1580米,车行道宽17米,邵水桥西端至中心路口宽24米,中心路口至九井湾路口宽29米,九井湾口至大安街口宽33米。
  宝庆西路 大安街口至市汽车零件厂。从大安街口至飞机坪(今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段,原称城南西路,1956年3月始建,1963年完成路基,长934.4米。1971年12月,向西延伸至市汽车零件厂段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长1274米。1974年,从大安街口到邵阳二纺机厂段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1978年,城南西路全线铺筑双层沥青表处路面,投资15.3万元。1980年城南西路更名为宝庆西路。宝庆西路全长2208.3米,大安街口至西湖路段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7米;西湖路至邵阳二纺机厂段宽24米,车行道和人行道各宽12米;邵阳二纺机厂至市汽车零件厂段宽18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宝庆西路从始建到1990年,仅大安街口到西湖路一段铺有水泥预制块人行道板,其余路段人行道还是素土路面,下水道亦不配套,给沿线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宝庆东路 邵水桥东端至湖南汽车制造厂。1966年8月,邵水桥建成通车,铺筑邵水桥东端到铁砂岭路口泥结碎石路面,时称城南东路,长287.7米,为过境汽车通过市中心分流。1980年城南东路更名为宝庆东路。3月,成立宝庆路工程指挥部,市委副书记简洁中任指挥长,刘述成等人任副指挥长。6月,宝庆东路中段工程动工,投资75.5万元,规划宽42米,暂修36米;并扩建邵水桥东端至建设路段,长1087.7米,1983年完成泥结碎石路面。同时,宝庆东路东段(建设路至湖南汽车制造厂)动工,市城建局副局长姜志敏负责组织施工。规划宽度42米,暂修20米,1984年10月,完成泥结碎石路面,长3271米。1985年9月,宝庆东路的中、西段(邵水桥东端至建设路)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投资55万元。翌年9月,宝庆东路东段亦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投资230万元。
  宝庆路规划从火车东站至新滩镇,全程13.4公里,1990年已建成8.15公里,该路跨越邵水河,和邵水西路、邵水东路构成立交,横贯邵石路、建设路、大安街与邵塘路、西湖路,交叉成“十”字路口。
  五、建设路
  东大路至液压件厂全长3810米。民国35年(1946),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乡村工业示范处在邵阳县城成立,总部设砂子坡,便修建接潭宝公路的道路,长230米,宽5米。1960年,向南延伸,辟为通往佘湖山工业区的专用道路,延伸部分称建设路,投资8万元,历时1年,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从邵石路口到邵阳液压件厂段长3600米,宽度为7米。1963年11月,投资9.7万元,将建设路拓宽到10米。1968年,邵阳汽车东站迁至砂子坡,投资9万元,对东大路至砂子坡一段扩建,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称为进站路,路宽9米。1977年,建设路全线铺筑沥青,路面宽5米。1981年10月,进站路(建设路)铺筑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进站路是邵阳汽车站客运进出的主要道路,随着城市客运量成倍增长,很难满足客运车辆通行。1986年5月,市政府采取拨款和集资的办法,投资54万元,对该路进行扩宽并降坡,仅用半年时间,便竣工通车。竣工后路长210米,宽度23.8米。该路下面为岩石,路基易存水,不适应修沥青路面,因而将原沥青路面改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88年,进站路并入建设路统称为建设路。4月,市人民政府决定扩建建设路的邵石路口至宝庆东路一段,成立建设路、滨江路修建工程联合指挥部(滨江路到今未动工),由市建委副主任邓纯蛟任指挥长,6月24日扩建工程动工。工程由市第一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测量设计,市政工程公司施工,按规划(路宽42米,三块板四车道)扩建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扩至21米。9月12日毛路通车。至次年9月14日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长657.5米,车行道宽12米,西侧人行道宽6米(其中有长82米的道路人行道宽为3米),东侧人行道宽3米,工程投资150万元。9月21日,经市建委等有关单位对扩建段工程进行验收,评为合格工程。9月26日,建设路管理权移交,从东大路到宝庆东路段由市政工程公司管理维护,其余路段仍由公路部门管理维护。
  六、西湖路
  城北路至三里桥。始建于1985年,4月24日成立工程指挥部,市建委副主任黄春云任指挥长,朱桂生、黄津池任副指挥长。5月全面施工,年底完成泥结碎石路面。1986年9月,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工程由市第一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设计,市政工程公司第二工程队施工。从城北路至三里桥全长1823米,宽42米,系三块板四车道的南北主干线。该路与红旗路成“T”形衔接,与宝庆路成“十”字交叉,在两交叉口处建有园形交通环岛花坛。整个工程投资420万元。主要工程量填挖土石方34万立方米,砌挡墙478米,安装下水道4991米,修双拱石桥1座长49米,安砌侧平石9480米,建水井一座,征用地154亩,拆迁房屋134户,计15220平方米。
  西湖路是邵阳市内唯一一次建成的次高干线。设计合理,采取综合建设,科学施工。建设与规划统一,路、管、线同步施工,修路建房紧密配合,环卫、绿化配套建设,节约建设资金,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节 次干道
  1990年,邵阳城区有城北路、邵水西路、五一北路、五一南路、中心路、铁砂岭路、邵石路、塔北路、三号马路、四号马路、双清路、红星路、戴家坪路13条次干道,长度20.42公里,占道路总长度19.6%;面积31.18万平方米,占道路总面积24%。
  一、城北路
  沿江桥西端至四号马路口。从南正街口到大同街口段,长837.5米,路面在清代以前就已形成,青块石路面,称为西门街。清代,邵阳县署(今白公城宾馆)为界,县署以东称县东街,县署以西称县西街。民国28年(1939)11月,修建南正街口到今邵阳师范学校段道路,长600米,称为西堡街,素土路面。民国29年1月,改为三段称呼,从东往西分别称县东街、考棚街、西正街。这段路当时为城区繁华街道之一,资江水路客、货运输主要由此进出,过往行人和人力车、板车络绎不绝。1953年5月,市政建设委员会投资2.76万元,组织失业工人以工代赈,进行改造,将原青块石路面改铺成灰碎石三合土路面。1954年,延伸县东街东头至上曹婆井口(今市政府大门口)段,长190米,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1955年,将南正街口到邵阳师范段改造成泥结碎石路面,投资4.8万元。1970年,延伸县东街东头到沿江桥西端,长200米;延伸西堡街至樟树垅,长1455米,宽12米,为泥结碎石路面;并将南正街口到沿江桥西端长1227.5米铺筑成沥青路面双层表处,同时将上曹婆井口到沿江桥西端的人行道铺筑成水泥预制块行道板。1971年10月,扩建南正街口到邵阳师范段,将步月桥段的急弯取直并降坡,宽度增加到9米。1972年,西一堡街、西正街、考棚街、县东街统称为城北路。1973年,投资4.36万元,对南正街口至邵阳师范段再次扩宽,铺筑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竣工后路面宽为12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1984年,投资2.1万元。铺筑邵阳师范到三号马路口长840米的沥青双层表处路面。
  城北路全长3282.5米。沿江桥西端至上曹婆井宽度为19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上曹婆井口到南正街口宽度14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南正街口到四号马路口宽度为12米。
  城北路在清代、民国时期是比较繁华的街道,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客货运输由依赖水运转为公路运输为主,便失落昔时的繁忙。
  二、邵水西路
  沿江桥至市第一中学校门口。其北段南江嘴(沿江桥下)到青龙桥头,系民国初期形成的小街巷,称复兴街,素土路面。1964年,拓宽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仍不能行汽车。中段(青龙桥至南岳庙桥)于1970年修成,为泥结碎石路面,时称沿河西路。南段(南岳庙桥至市第一中学)1981年筑成,与中段铺筑成沥青单层表处路面,并称为文化路。1986年复兴街和文化路统称为邵水西路。
  邵水西路滨邵水,处城区腹地,路面狭窄,人来车往如织,尤其是沿途的大、中学校学生上学放学时通过此路,十分拥挤。路旁房屋破旧,路基防洪性能差。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共邵阳市委、市政府把邵水西路改造工程列为“七五”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于1987年成立邵水西路改造工程指挥部,市建委主任黄春云任指挥长,市城建局副局长张佛楼、市房地产局副局长曾传禄任副指挥长,负责道路改造,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拆迁安置、开发建设。其北段和中段工程由市第二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测量设计,南段工程由市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处测量设计,工程由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处施工,房屋拆迁由市房屋开发公司负责。1987年11月24日,中段改造工程破土动工。至1988年10月25日,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工期仅330天。完成防洪堤、排水、道路、房屋拆迁工程及建筑小品、绿化、路灯等设施配套。道路最大纵坡为3.92%,路拱采用直线连圆曲线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与红旗路接壤处采用灌入式沥青路面。东侧人行道宽5.3米,西侧人行道宽7米,工程造价295.76万元。1989年7月,北段工程动工,年底完成泥结碎石路面,后铺筑水泥混凝土。西侧人行道宽7米,东侧人行道宽度不等,投资330.47万元。南段工程亦于1989年7月动工,是年11月底完成毛路。1990年8月,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投资95.32万元,其中集资7.5万元。南段工程基本保持原来河岸地形地貌,因而设置的平曲线5处,纵坡变化点4处,最大纵坡2.2%,路面基层采用石灰、炉渣、碎石结构,面层为3.5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封面用1厘米厚的沥青砂。沥青混凝土从拌和到运输、摊铺系市内首次全部机械化作业。
  邵水西路改造扩建工程历时4年,完成道路、排水、路灯、征地、房屋拆迁、防洪堤、码头、游览道、绿化等工程项目,总投资726.8万元,其中房屋拆迁安置费252万元,道路工程费474.8万元。挖填土石方5.39万立方米,安砌下水道3公里,砌筑防洪堤1628米。北段和中段的沿河人行道上建有蘑菇亭1组、方亭1组、歇山亭2座,雕塑1座及码头2处,游览道217米,护栏1351米,并修筑“之”字型人行道踏步上邵水桥,与宝庆中路相接。该工程被评为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项目。
  邵水西路全长1633米,分南、中、北三段,南段长520米,路幅宽21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中段长720米,路幅宽24.3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北段长393米,路幅宽从南往北由24.5~21米,其中车行道宽11米。日车流量为2059辆,高峰小时车流量为452辆。
  三、五一路
  五一北路 邵阳造纸厂至人民广场,原称江湖大道。1951年4月破土,采用以工代赈(每个工日发3公斤大米)的方式进行施工,共投资3万元。12月,该路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为新中国成立后邵阳市开辟的第一条城区道路。1964年,将江湖大道(塔北路至造纸厂)改称工业街。1969年,开始改造其南段(塔北路至人民广场),将原来6%的纵坡降低到4.2%,挖除的土石方用以填实人民广场,并铺装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长355米。1971年9月,重新整修其北段塔北路到邵造纸厂长1960米的路面基础,作沥青双层表面处理。1975年,全线更名为五一路。1981年4月改名为五一北路。
  五一北路是通往小江湖工业区的唯一的运输道路,全长2315米,从人民广场到田江路口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12米;田江路口到邵阳造纸厂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12米。该路入人民广场路口处日车流量为4473辆,高峰小时车流量为968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7%。
  五一南路 1970年10月,投资20万元,修筑的黄家山路北段(今五一南路北段)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通车,从人民广场到铁厂路(铁砂岭路)长280米。1971年,铺筑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1981年4月,更名为五一南路。1983年,铺筑成市内第一条高标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按规划五一南路接宝庆东路,而黄家山是横亘其间的障碍。市委、市人民政府于1982年初成立工程指挥部,采取义务劳动与民工建勤相结合办法,打通黄家山,延伸五一南路。延伸工程于是年2月4日破土动工,至1984年9月,劈开黄家山,延伸440米接通至宝庆东路,10月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五一南路全长720米,路幅宽24米,其中车行道和人行道各宽12米。
  四、中心路
  宝庆中路至红旗路。1955年8月中心路新建工程动工,年底完成房屋拆迁。1956年1月,泥结碎石路面竣工,投资1.11万元。1957年8月,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后又在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中心路位于老城区中心,长260米,路幅宽16米,其中车行道10米,纵坡8.8%,是邵阳城区纵坡值最高的道路。
  五、铁砂岭路
  邵石路口(建设路)经五一南路至宝庆东路。1958年,采用民工建勤和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建成,时称铁厂路,为泥结碎石路面。长1400米,路幅宽7米。1981年4月,更名为铁砂岭路。1982年,东段(邵石路口至五一南路)辟为三眼井集贸市场,禁止车辆通行。1987年8月6日,扩建其西段(宝庆东路至五一南路,同时修建涂家冲路130米),投资32万元。1988年8月,完成灌入式沥青路面。长460米,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6米。
  六、邵石路
  建设路至新东煤矿。1958年建成通车,全长5300米,路幅宽7米。1979年全线铺筑沥青路面。1986年,将建设路至砂子坡汽车修理厂段长160米进行扩建改造,铺筑成20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车行道、人行道各宽12米。1989年9月,汽车东站至宝庆东路段交市政工程公司管理和维护,其余仍归公路部门管理。
  七、塔北路
  跃进北路至双清路。1965年5月,塔北路东段(跃进北路至市化工研究所)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长795米,宽9米。1970年,其中段(市化工研究所至五一北路)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通车,长700米,宽9米。1976年,塔北路西段(五一北路到双清路)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长280米,宽20米。1977年,该路中段、东段扩建,路幅扩宽至26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人行道宽12米,投资39万元。1979年,路面作沥青双层表处。1984年,西段进行扩建,路幅扩宽至32米,车行道宽20米,人行道宽12米,并铺筑沥青路面。塔北路全长1775米,该路与五一北路、跃进北路、跃进南路交汇成“十”字路口,沿途主要为居民新村。
  八、三号马路
  宝庆西路至城北路,处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与湖南印刷机器厂之间。1971年11月建成通车,长707米,宽7米。1981年3月扩建,车行道扩宽至10米,泥结碎石路面。1984年铺筑成沥青路面。
  九、四号马路
  宝庆西路至城北路,位于市酒厂与市制药厂之间。1971年建成通车,长688米,宽9米,泥结碎石路面。1990年拟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翌年10月施工完成。
  十、双清路
  沿江桥东端至双清公园。1976年建成沿江桥东端到塔北路口段泥结碎石路面,长916.8米,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9米。1980年,铺筑沥青双层表处路面。1983年6月,塔北路口至双清公园泥结碎石路面修成竣工,长440米。1984年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5米,人行道宽4米(系素土路面)。由于民房尚未处理搬迁,双清路距双清公园门口的几十米道路,至1990年尚未修通。该路全长1356.8米,沿江桥东端至塔北路口宽21米,塔北路口至双清公园宽9米。双清路在泥湾和塔北路形成“T”字路口,连接水府庙小游园和双清公园,是邵阳市区风景旅游点的主要道路。
  十一、红星路
  红星路原系320国道轮渡码头的引道。1968年资江大桥建成通车后,该路仍属公路部门管理。1989年9月,市政府将红星路移交市政工程公司管理,由邵阳公路总段一次性付给该路维修资金4万元,做为管理、维护及其它费用。9月20日,对该路进行改造,采用全封闭方法施工,总投资11.9万元,于11月30日竣工。红星路向北与双清路交汇,向南分两处和昭陵西路相接,在资江大桥下坡处和昭陵西路形成三角花坛。全长280米(包括和昭陵西路形成的叉道17米)车行道宽8米,人行道宽度不等。
  十二、戴家坪路
  戴家坪路是通往戴家新村及中共市委党校、市工业职业中专、市第一园艺场等单位的主要道路并连接市郊邵檀路,1974年建成泥结碎石路面。从邵水西路到中共市委党校长700米,宽7米。1986年,铺筑成沥青路面。1990年,改造邵水西路到邵水粮店宿舍段70米,并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
  第三节 支路
  田江路 五一北路至火车北站。1954年12月动工修建,1955年3月竣工通车,当时为邵酿公路城区段,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泥结碎石路面。1960年,修建火车北站,邵酿路改道接前进路,原路被火车道截断,形成田江路。1972年进行扩建,宽为7米,长1750米,铺筑沥青路面。该路由公路部门管理。
  邵塘路 原系经市区至塘渡口的207国道城区段。1955年9月,由市人委自筹资金,采取民工建勤方式建成通车。道路的测量、设计、施工由邵阳专署公路总段承担,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1972年,按三级公路标准扩建,城区段长180米,宽13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人行道宽4米。1973年铺筑成沥青路面。该路原是市区西南大门的一条主要通道,西湖路建成通车后,邵塘路大安街南口至三里桥,与西湖路相交,全长1180米。仅有沿途单位的车辆通行。
  东站路 火车东站至东大路,为出入站道路。1959年建成通车,系泥结碎石路面,长260米,宽40米。道路中间配置绿化带,系邵阳市最先出现的一条两块板道路。1984年铺筑沥青双层表处路面。人行道至1990年仍为素土路面。该路由公路部门管理。
  战备路 十井铺至前进路。1970年,投资14.5万元建成通车,长2400米,路幅宽9米,泥结碎石路面。修建时,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周荣亲临工地指挥,发动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和街道居民参加义务劳动,每日“三班倒”进行施工,整个工程只用一个多月时间便建成通车,分流了东大路的过往车辆。1974年,全线铺筑沥青路面。
  跃进北路 塔北路东口至火车北站,长480米,路幅宽7米。1970年10月建成通车,系泥结碎石路面。1977年,南段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北段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跃进南路 塔北路东口至东大路。1958年大炼钢铁时修建,为通往市钢厂的道路,时称钢厂路,路幅宽7米。1961年,更名为双坡路。1972年,扩建并铺筑沥青路面,长720米,路幅宽12米。1981年4月,更名为跃进南路。
  前进路 原为邵酿公路市郊段,从塔北路东头至湖南第一纸板厂,全程4500米,路幅宽9米。1955年8月,从今塔北路口至龙须塘一段动工,投资8万元,采用义务劳动和民工建勤相结合的方式施工,年底完成泥结碎石路面,长720米。1961年9月,延伸至洋溪桥接邵酿路,并修至今湖南第一纸板厂处,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1973年,全线铺筑成沥青路面。前进路现系207国道市区过境段,是通往龙须塘——洋溪桥工业区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
  北田江路 资江大桥北端至市郊田江乡,全程10200米,路基宽7米,其中车行道5米。1973年,采用民工建勤与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方式筑路。是年11月竣工,系泥结碎石路面。北田江路是沟通江北轻纺工业区的交通干线。
  第四节 交通广场
  邵阳城区交通广场有8处,即人民广场、五一广场、汽车东站广场、黄家山广场、双坡岭广场、火车东站广场、宝庆西路广场、西湖路广场,分布于主干道之交叉口或主次干道交叉口及车站门前。有些广场中间设置圆形绿化花坛,既便于车辆分流,又美化环境,亦可供行人小憩。
  一、人民广场
  系邵阳市交通流量、占地面积最大的广场,为东大路、昭陵西路、东风路、五一南路、五一北路5条道路的交汇处,是市区进出口的门户。
  人民广场所在地原为邵阳汽车站,随着经济发展,车辆流量日益增大。1969年,邵阳市革命委员会组织力量,筹集资金迁走汽车站,拆除原紫阳街北侧的民房,修建人民广场。于广场中心建造毛泽东主席光辉形象塔,塔座八方形,占地面积1605平方米,塔身为四方形,分三段,总高为34.54米,系钢混结构,是当时城区最高的建筑。1970年人民广场道路竣工通车,长度为240米,平均宽度58米,面积13920平方米。1984年3月,人民广场日车流量达5200辆,经常堵车。8月,市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扩建人民广场,拆除毛泽东主席光辉形象塔,重新规划人民广场道路布局,于广场中心建绿化环岛和音乐喷泉,中间为机动车道,东面机动车道两旁各建一个小三角绿化岛,绿化岛两旁为非机动车道。1985年11月,广场道路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1987年道路复修改造,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长360米,宽63米,面积22680平方米,投资29.4万元。人民广场东风路口处日车流量为6388辆,高峰小时车流量为780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7%。
  人民广场西侧,建有高9层34.5米,面积10600平方米的邵阳市工业品贸易中心大楼和邵阳公路总段10层综合楼;北面有邵阳市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大楼、东塔酒家;南面有邵阳市工商银行广场办事处营业厅、邵阳对外经济贸易大楼和邵阳市机电服务中心大楼;东临庆阳阁、昭东饭店;紧依东塔公园,公园下面是“7851”人防工程(建成地下面积8000平方米),利用开发为商业、文化娱乐、饮食、服务业门类齐全的地下商场。此外,在广场东侧机动车道两侧分5片建成花坛群,花坛中以天鹅绒草铺地,内植苏铁、迎春、海桐、丝兰、栀子、桂花、石榴等。
  二、其他广场
  五一广场位于市东区塔北路和五一北路交汇处,广场中心设置有交通指挥台。汽车东站广场位于东区建设路、邵石路交汇处,1986年建成,系水泥混凝土路面。黄家山广场为五一南路和宝庆东路交汇而成,广场中心有直径38米的圆形花坛。双坡岭广场位于东大路和跃进南路交汇处,系三角形广场。火车东站广场乃修建邵阳火车站时建成,由东站路联接东大路,原广场中心建有一个绿化花坛,1988年拆除,以便用于停车。宝庆西路广场位于西湖路和宝庆西路交汇处,中心建有圆形绿化花坛,1985年建成。西湖路广场位于西湖路和红旗路西端交汇处,中心建有圆形绿化花坛。
  第五节 街巷道路
  邵阳城区的街道巷陌相继形成于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拓展中,亦形成一批通往居民住宅区的小街小巷。至1990年,城区有已命名的街巷123条,总长度38.25公里,占城市道路总长度的36.7%;总面积21.26万平方米,占道路总面积的16.4%。此外,城区还有尚未命名的小街巷77条,总长度23.91公里,总面积10.7万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前,城区街巷均为青块石或素土路面。1949年以后,逐步将其改造成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1956~1963年,共改造街巷10条,长2073米。同时,将上河街(中河街)、大安街、九井湾3条街巷进行翻修改造。1964年,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条件,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改造城区街巷20条,将原块石路面或素土路面全部改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65年,改造大信街路面,在青块石路面上加铺一层泥结碎石层,然后作沥青表处,长266.5米。1966年10月,投资2.1万元改造中河街路面,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长370米,宽9米。1970年8月,将上河街、中河街泥结碎石路面铺筑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80年代以来,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市建设部门每年均安排街巷道路改造项目。东、西、郊区城建机构建立后,由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组织辖区所在单位、个人,采取公办民助的方式整修路面和下水道。至1990年,城区所有街巷均进行过改造,其中改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街巷有103条,改造成沥青路面的街巷有14条,改造成泥结碎石路面的街巷有6条。其详细街巷名称及道路结构见附表。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