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市政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702
颗粒名称: 第二篇 市政工程
分类号: TU99
页数: 41
页码: 638-678
摘要: 本篇记述了邵阳市市政工程的情况,概括了城市道路、桥梁与河堤、排水、路灯、管理等。
关键词: 城市工程 建设 邵阳市

内容

概述
  邵阳城区自西汉建昭陵县城起,便有道路巷陌等设施建设。唐乾宁年间(894~897),在邵水河上修建木结构的青龙桥。明洪武六年(1373)筑石城墙,设5座城门,东为朝天门,南为大安门,西有定远门,北有丰庆门和临津门。清初,在城门上始建城楼。由于城门过多,难以防守,便封闭临津门。乾隆末年,重新启用临津门。至道光年间,城内有9街18巷,城区向东拓展。城墙几经修葺,环城墙设置炮台12个,建城楼7座。咸丰二年(1852),开始全面修复城墙,加固内城,新筑外城。城墙高2.5丈,南门瓮城墙长28丈,西门瓮城墙长29丈,高度和城墙并齐。同治二年(1863),府城有府街(今红旗路)、县街(今城北路)两条大街,29条街巷。府街东段已发展为繁华地段,邵水东岸沿河街道雏成,城内修临津门、北城、东门北3条下水道,俗称“三漏”,污水经此注入邵水或资江。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城区有街巷42条,大多为青石板或泥结碎石路面。民国15年(1926),城区开始使用电灯作路灯。民国28年拆除南部和西部的城墙,扩大建成区,改造西一堡(西外街)、河街岭(中河街)等街道部分土路和年久失修的青块石路面。同时,在城区内主要街道上修建排水暗沟或明沟。
  1949年,邵阳县城建成区面积3.2平方公里,有街巷62条,街巷总面积10.4万平方米;排水沟6.26公里;路灯80余盏;保留有城北和城东(今市三塑料厂大门口前)的一部分城墙。1950年,邵阳市人民政府组织失业工人对城区的街道进行整修。1951年,又拨出专款开辟第一条新道——江湖大道(今五一北路),并整修青龙桥。1953年,成立市政建设委员会,负责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维护和管理。1955年,新辟城南路(今宝庆中路)东段和中心路。1958年,先后新建铁厂路(今铁砂岭路)、钢厂路(今跃进南路)、邵石路、建设路、砂子坡路等城乡结合部泥结碎石道路。1960年成立市政养路队,负责市政工程、园林绿化、建筑设计等工作。先后对东、西直街(今红旗路)、考棚街(今城北路)、儒林街(今东风路)等城市道路进行改造,新建城南西路(今宝庆西路东段);安装排水设施7公里,新装6条街巷路灯线路,并拓宽青龙桥。1964年,成立市政工程队,始有市政工程的专业化施工队伍。1964~1965年,按照第二次城市总体规划新建塔北路,筑成泥结碎石路面;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改造大信街等20条街巷。1965年,邵阳列为“小三线”建设地区,新建一批大中型企业,城市人口、车辆骤增,市政公用设施难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1968~1969年,相继改造砂子坡路(今建设路北段)、沿河西路(今邵水西路中段)、五一中路(今五一北路南段)。1971年,开辟三号马路、四号马路等道路。至1976年,先后新建非标准低级道路17.5公里,扩建、改造道路14.35公里。桥梁和路灯设施及后勤基地建设都有较大的发展。先后建成资江大桥、邵水桥和沿江桥;新装16条道路的路灯,并采用汞灯照明。还征用土地35.79亩,新建市政职工住房面积2601.2平方米;购置各种设备20台,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机械化水平。
  1977年,市政工程队扩编更名为市政工程公司,技术力量增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建设和管理逐步得到重视,市政基础设施有较大的改观。1978~1979年,改造塔北路、双清路、宝庆中路、宝庆西路等道路。1980~1984年,延伸宝庆东路和五一南路。1985~1986年,新建西湖路、扩改建东大路两条城市主干道,延伸红旗路西段。1987年动工,扩建延伸邵水西路。80年代以来,市政工程投资达2710.54万元;共新建或扩(改)建城市主干道18公里,次干道6.3公里,城区道路骨架基本拉开。至1990年末,邵阳城区共有道路街巷153条,其中主干道9条,次干道13条,支道8条,小街小巷123条;道路总长度达104.07公里,总面积达129.72万平方米。在新建或扩(改)建道路中,坚持按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建设,既注重道路的排水和路灯等配套设施的同步建设,使下水道构成系统网络,照明设施日趋完善;又考虑路面的平面线型、竖向线型、最大坡度、车速、视线、交叉道口等主要设计要素。并新增市政工程后勤基地61270平方米,职工宿舍建筑面积6135平方米,新增各种设备131台,加快机械化施工进程。
  第一章 城市道路
  新中国成立前夕,邵阳城区的街道系青块石、素土和泥结碎石铺筑,有街巷62条,总长度15.01公里,总面积10.4万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城区市政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到1990年,城区共有大小街道(包括过境道路及与城区相连接的市郊道路,不含企事业单位专用及居民新村未命名的道路)153条,总长度104.07公里,总面积129.73万平方米。
  第一节 主干道
  1990年,邵阳城区有红旗路、东风路、东大路、昭陵西路、宝庆东路、宝庆中路、宝庆西路、建设路、西湖路9条主干道,长度23.9公里,占城区道路总长度的23%;面积61.38万平方米,占城区道路总面积的47.3%。
  一、红旗路
  青龙桥至西湖路。青龙桥头至南门口(大安街口)长1380米,清代以前就已形成,街道系青块石路面。宝庆府署设在街旁,时称东门街。清代称府街。民国初期,街道分段称呼,原府署大门口(简称府门口)以东称东直街,以西称西直街。民国29年(1940)1月,街分4段称呼,青龙桥西端到曹婆井称上东直街,曹婆井到府门口称下东直街,府门口到大信街口称上西直街,大信街口到大安街口称下西直街。民国37年7月,邵阳县街道工程处组织人员改造该路,铺筑块石人行道;路名复称东直街和西直街。1950年,西直街西段大信街口到大安街口长510米地段,由市政府投资大米8.5万公斤、居民自筹大米3万公斤作为费用,将青石板路面改铺成泥结碎石路面。后又将大信街口到青龙桥西端长870米的块石路面,改铺为泥结碎石路面。1964年,投资12万元,将中心路口到大安街口长780米的泥结碎石路面改铺成沥青表处路面,系邵阳城区铺筑沥青路面之始。1966年,全路改称为红旗路。1972年8月,红旗路东段(邵阳剧院以东160米)铺筑沥青表处路面,投资7万元。1979年,扩(改)建红旗路南北两侧人行道,铺筑水泥预制方块道板。1980年,红旗路自邵阳剧院到中心路口段作沥青双层表处。1985年,投资20万元,延伸红旗路西端至西湖路。从大安街到西湖路长294米,和大安街相交处宽为24米,和西湖路相交处宽为30米。1986年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
  红旗路从青龙桥头至西湖路长1674米。青龙桥西端至中心路口宽度为26米,其中车行道12米;中心路口至大安街口宽度为24米,其中车行道10米;大安街口到西湖路宽度由24米逐渐增至30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该路地处繁华地段,大安街口处日车流量为5526辆,高峰期小时车流量为787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的80%。红旗路两旁人行道绿树成荫,市中心商场、盟华园等名牌老店座落街旁,大小商场、酒家鳞次栉比,“六岭春色”等名胜古迹紧临街面。
  二、东风路
  人民广场至青龙桥头。清代时为官道。晚清至民国初期建成街道,为青块石路面,其时分5段称呼,由东至西分别称儒林街、管乐街、驿传街、青泰街、青龙街。民国37年(1948),邵阳县街道工程处将儒林街、管乐街铺成泥结碎石路面,经费由两旁铺面受益者出资和政府拨款相结合的办法筹集。1953年,改造儒林街路面为石灰碎石路面。1959年至1961年,市政养路队重新整修全线,并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宽为5米,投资4.1万元。1966年至1967年10月,全线进行扩宽、降坡,青龙街纵坡由7.5%降为3%,铺成双层沥青表处路面,宽度为10米。街名统称为东风路。1979年,与红旗路同时动工,扩宽两侧人行道,铺筑水泥预制块道板,1980年竣工。
  东风路是市区东西向主干道,接青龙桥与红旗路横贯市中心,全程849米。宽度24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两边人行道各宽7米。该路青龙桥头日车流量为6180辆,高峰小时车流量为1401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119%。
  三、东大路、昭陵西路
  人民广场至火车站龙王桥为东大路,人民广场至资江桥头为昭陵西路。东大路和昭陵西路清代系官道,以今人民广场为界,以东至百寿亭段称为昭陵东路,以西称昭陵西路。民国17年(1928),修建成过境公路,系泥结石灰碎石三合土路面,昭陵东路宽度为5.5米,昭陵西路宽度为5米。1964年10月,投资13.5万元,市委、市人委领导坐阵指挥,采用民工建勤及干部职工义务劳动的办法,对道路进行扩建,汽车站地段截弯取直,百寿亭到双坡岭的纵坡由原来的5.2%降为3%。1965年9月铺筑沥青路面,宽度为10米。1966年昭陵西路更名为反帝路,昭陵东路更名为东大路。东大路沿途经过十井铺、兴隆坳、五里牌、双坡岭、百寿亭等人口较密地段。十井铺地段为市区物质仓库密集地,统配物资多在此集散进出,来往车辆在此相汇,导致经常堵车。1970年,将东大路十井铺段长200米的路面扩宽至30米,疏通了道路。1981年4月,反帝路复名昭陵西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东大路和昭陵西路作为主动脉难以适应需要。1984年5月,市人民政府决定第二次扩宽两路,成立东大路工程指挥部,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李德发任指挥长,市建委主任刘述成任副指挥长,全面进行道路扩建放样、路基土地征购和房屋拆迁等准备工作。1985年1月15日,两路扩建工程破土。是年6月,资江大桥南端至双坡岭(即昭陵西路、东大路的西段)长2500米的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通车;11月,投资19万元,将路面铺成2厘米厚的沥青砂石路面。次年3月,雨水季节来临,沥青砂石路面被汽车压烂。10月,重新铺筑并竣工。
  东大路和昭陵西路第二次扩宽工程历时两年,将两路裁弯取直、改道降坡、路面扩宽,同步配套建设,投资1246.85万元,其中省交通厅投资占50%。省建委和邵阳市人民政府投资占50%。1988年3月,东大路和昭陵西路竣工验收,评为合格工程。
  扩建后的昭陵西路长860米,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8米,人民广场到红星路口人行道宽12米,红星路口到资江桥南端人行道宽5米。昭陵西路的资江桥头日车流量为2396辆,高峰小时流量为774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的21%。东大路全长6755.1米,其中人民广场到新兴路西口宽40米,为三块板式车道,沥青路面;机动车道宽14米,两条绿化隔离带宽各1米,非机动车道各宽6米,人行道12米;其余4370.1米,为宽23米的公路型的沥青路面。1990年1月,昭陵西路全部和东大路一部分(人民广场到新兴路西口段)由公路部门管理移交由市政公司管理维护,其余部分仍归公路部门管理维护。
  四、宝庆路
  宝庆路西起于市汽车零件厂,东至湖南汽车制造厂,包括宝庆东路、宝庆中路和宝庆西路。
  宝庆中路 邵水桥西端至大安街口。宝庆路修建工程,始于宝庆中路。1955年始修邵水桥西端至邵阳地委大院(今邵阳市委)段道路,投资2.5万元,年底完成路基,系泥结碎石路面,时称城南路,长1070米,宽10米。1957年修建地委大院到大安街口段,长510米,宽7米。1976年4月,成立以市委副书记肖福良为指挥长的城南路工程指挥部,扩建大安街口到中心路口段,路面纵坡降到3%以下,长820米,车道铺筑3厘米厚的沥青砂。1979年,全线改造,并新铺筑双层沥青表处路面,投资13.93万元。1980年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南路中段更名为宝庆中路。1987年,扩建宝庆中路邵水桥西端至九井湾路口一段,长1070米。扩建工程指挥部由郭伯元任指挥长。年底铺筑灌入式沥青路面,投资40万元。宝庆中路全长1580米,车行道宽17米,邵水桥西端至中心路口宽24米,中心路口至九井湾路口宽29米,九井湾口至大安街口宽33米。
  宝庆西路 大安街口至市汽车零件厂。从大安街口至飞机坪(今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段,原称城南西路,1956年3月始建,1963年完成路基,长934.4米。1971年12月,向西延伸至市汽车零件厂段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长1274米。1974年,从大安街口到邵阳二纺机厂段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1978年,城南西路全线铺筑双层沥青表处路面,投资15.3万元。1980年城南西路更名为宝庆西路。宝庆西路全长2208.3米,大安街口至西湖路段宽30米,其中车行道宽17米;西湖路至邵阳二纺机厂段宽24米,车行道和人行道各宽12米;邵阳二纺机厂至市汽车零件厂段宽18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宝庆西路从始建到1990年,仅大安街口到西湖路一段铺有水泥预制块人行道板,其余路段人行道还是素土路面,下水道亦不配套,给沿线居民带来诸多不便。
  宝庆东路 邵水桥东端至湖南汽车制造厂。1966年8月,邵水桥建成通车,铺筑邵水桥东端到铁砂岭路口泥结碎石路面,时称城南东路,长287.7米,为过境汽车通过市中心分流。1980年城南东路更名为宝庆东路。3月,成立宝庆路工程指挥部,市委副书记简洁中任指挥长,刘述成等人任副指挥长。6月,宝庆东路中段工程动工,投资75.5万元,规划宽42米,暂修36米;并扩建邵水桥东端至建设路段,长1087.7米,1983年完成泥结碎石路面。同时,宝庆东路东段(建设路至湖南汽车制造厂)动工,市城建局副局长姜志敏负责组织施工。规划宽度42米,暂修20米,1984年10月,完成泥结碎石路面,长3271米。1985年9月,宝庆东路的中、西段(邵水桥东端至建设路)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投资55万元。翌年9月,宝庆东路东段亦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投资230万元。
  宝庆路规划从火车东站至新滩镇,全程13.4公里,1990年已建成8.15公里,该路跨越邵水河,和邵水西路、邵水东路构成立交,横贯邵石路、建设路、大安街与邵塘路、西湖路,交叉成“十”字路口。
  五、建设路
  东大路至液压件厂全长3810米。民国35年(1946),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乡村工业示范处在邵阳县城成立,总部设砂子坡,便修建接潭宝公路的道路,长230米,宽5米。1960年,向南延伸,辟为通往佘湖山工业区的专用道路,延伸部分称建设路,投资8万元,历时1年,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从邵石路口到邵阳液压件厂段长3600米,宽度为7米。1963年11月,投资9.7万元,将建设路拓宽到10米。1968年,邵阳汽车东站迁至砂子坡,投资9万元,对东大路至砂子坡一段扩建,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称为进站路,路宽9米。1977年,建设路全线铺筑沥青,路面宽5米。1981年10月,进站路(建设路)铺筑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进站路是邵阳汽车站客运进出的主要道路,随着城市客运量成倍增长,很难满足客运车辆通行。1986年5月,市政府采取拨款和集资的办法,投资54万元,对该路进行扩宽并降坡,仅用半年时间,便竣工通车。竣工后路长210米,宽度23.8米。该路下面为岩石,路基易存水,不适应修沥青路面,因而将原沥青路面改铺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88年,进站路并入建设路统称为建设路。4月,市人民政府决定扩建建设路的邵石路口至宝庆东路一段,成立建设路、滨江路修建工程联合指挥部(滨江路到今未动工),由市建委副主任邓纯蛟任指挥长,6月24日扩建工程动工。工程由市第一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测量设计,市政工程公司施工,按规划(路宽42米,三块板四车道)扩建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扩至21米。9月12日毛路通车。至次年9月14日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长657.5米,车行道宽12米,西侧人行道宽6米(其中有长82米的道路人行道宽为3米),东侧人行道宽3米,工程投资150万元。9月21日,经市建委等有关单位对扩建段工程进行验收,评为合格工程。9月26日,建设路管理权移交,从东大路到宝庆东路段由市政工程公司管理维护,其余路段仍由公路部门管理维护。
  六、西湖路
  城北路至三里桥。始建于1985年,4月24日成立工程指挥部,市建委副主任黄春云任指挥长,朱桂生、黄津池任副指挥长。5月全面施工,年底完成泥结碎石路面。1986年9月,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工程由市第一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设计,市政工程公司第二工程队施工。从城北路至三里桥全长1823米,宽42米,系三块板四车道的南北主干线。该路与红旗路成“T”形衔接,与宝庆路成“十”字交叉,在两交叉口处建有园形交通环岛花坛。整个工程投资420万元。主要工程量填挖土石方34万立方米,砌挡墙478米,安装下水道4991米,修双拱石桥1座长49米,安砌侧平石9480米,建水井一座,征用地154亩,拆迁房屋134户,计15220平方米。
  西湖路是邵阳市内唯一一次建成的次高干线。设计合理,采取综合建设,科学施工。建设与规划统一,路、管、线同步施工,修路建房紧密配合,环卫、绿化配套建设,节约建设资金,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节 次干道
  1990年,邵阳城区有城北路、邵水西路、五一北路、五一南路、中心路、铁砂岭路、邵石路、塔北路、三号马路、四号马路、双清路、红星路、戴家坪路13条次干道,长度20.42公里,占道路总长度19.6%;面积31.18万平方米,占道路总面积24%。
  一、城北路
  沿江桥西端至四号马路口。从南正街口到大同街口段,长837.5米,路面在清代以前就已形成,青块石路面,称为西门街。清代,邵阳县署(今白公城宾馆)为界,县署以东称县东街,县署以西称县西街。民国28年(1939)11月,修建南正街口到今邵阳师范学校段道路,长600米,称为西堡街,素土路面。民国29年1月,改为三段称呼,从东往西分别称县东街、考棚街、西正街。这段路当时为城区繁华街道之一,资江水路客、货运输主要由此进出,过往行人和人力车、板车络绎不绝。1953年5月,市政建设委员会投资2.76万元,组织失业工人以工代赈,进行改造,将原青块石路面改铺成灰碎石三合土路面。1954年,延伸县东街东头至上曹婆井口(今市政府大门口)段,长190米,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1955年,将南正街口到邵阳师范段改造成泥结碎石路面,投资4.8万元。1970年,延伸县东街东头到沿江桥西端,长200米;延伸西堡街至樟树垅,长1455米,宽12米,为泥结碎石路面;并将南正街口到沿江桥西端长1227.5米铺筑成沥青路面双层表处,同时将上曹婆井口到沿江桥西端的人行道铺筑成水泥预制块行道板。1971年10月,扩建南正街口到邵阳师范段,将步月桥段的急弯取直并降坡,宽度增加到9米。1972年,西一堡街、西正街、考棚街、县东街统称为城北路。1973年,投资4.36万元,对南正街口至邵阳师范段再次扩宽,铺筑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竣工后路面宽为12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1984年,投资2.1万元。铺筑邵阳师范到三号马路口长840米的沥青双层表处路面。
  城北路全长3282.5米。沿江桥西端至上曹婆井宽度为19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上曹婆井口到南正街口宽度14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南正街口到四号马路口宽度为12米。
  城北路在清代、民国时期是比较繁华的街道,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客货运输由依赖水运转为公路运输为主,便失落昔时的繁忙。
  二、邵水西路
  沿江桥至市第一中学校门口。其北段南江嘴(沿江桥下)到青龙桥头,系民国初期形成的小街巷,称复兴街,素土路面。1964年,拓宽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仍不能行汽车。中段(青龙桥至南岳庙桥)于1970年修成,为泥结碎石路面,时称沿河西路。南段(南岳庙桥至市第一中学)1981年筑成,与中段铺筑成沥青单层表处路面,并称为文化路。1986年复兴街和文化路统称为邵水西路。
  邵水西路滨邵水,处城区腹地,路面狭窄,人来车往如织,尤其是沿途的大、中学校学生上学放学时通过此路,十分拥挤。路旁房屋破旧,路基防洪性能差。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中共邵阳市委、市政府把邵水西路改造工程列为“七五”城市建设重点项目,于1987年成立邵水西路改造工程指挥部,市建委主任黄春云任指挥长,市城建局副局长张佛楼、市房地产局副局长曾传禄任副指挥长,负责道路改造,实行统一规划设计、拆迁安置、开发建设。其北段和中段工程由市第二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测量设计,南段工程由市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处测量设计,工程由市政工程公司施工处施工,房屋拆迁由市房屋开发公司负责。1987年11月24日,中段改造工程破土动工。至1988年10月25日,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工期仅330天。完成防洪堤、排水、道路、房屋拆迁工程及建筑小品、绿化、路灯等设施配套。道路最大纵坡为3.92%,路拱采用直线连圆曲线型,水泥混凝土路面,与红旗路接壤处采用灌入式沥青路面。东侧人行道宽5.3米,西侧人行道宽7米,工程造价295.76万元。1989年7月,北段工程动工,年底完成泥结碎石路面,后铺筑水泥混凝土。西侧人行道宽7米,东侧人行道宽度不等,投资330.47万元。南段工程亦于1989年7月动工,是年11月底完成毛路。1990年8月,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投资95.32万元,其中集资7.5万元。南段工程基本保持原来河岸地形地貌,因而设置的平曲线5处,纵坡变化点4处,最大纵坡2.2%,路面基层采用石灰、炉渣、碎石结构,面层为3.5厘米厚的沥青混凝土,封面用1厘米厚的沥青砂。沥青混凝土从拌和到运输、摊铺系市内首次全部机械化作业。
  邵水西路改造扩建工程历时4年,完成道路、排水、路灯、征地、房屋拆迁、防洪堤、码头、游览道、绿化等工程项目,总投资726.8万元,其中房屋拆迁安置费252万元,道路工程费474.8万元。挖填土石方5.39万立方米,安砌下水道3公里,砌筑防洪堤1628米。北段和中段的沿河人行道上建有蘑菇亭1组、方亭1组、歇山亭2座,雕塑1座及码头2处,游览道217米,护栏1351米,并修筑“之”字型人行道踏步上邵水桥,与宝庆中路相接。该工程被评为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项目。
  邵水西路全长1633米,分南、中、北三段,南段长520米,路幅宽21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中段长720米,路幅宽24.3米,其中车行道宽12米;北段长393米,路幅宽从南往北由24.5~21米,其中车行道宽11米。日车流量为2059辆,高峰小时车流量为452辆。
  三、五一路
  五一北路 邵阳造纸厂至人民广场,原称江湖大道。1951年4月破土,采用以工代赈(每个工日发3公斤大米)的方式进行施工,共投资3万元。12月,该路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为新中国成立后邵阳市开辟的第一条城区道路。1964年,将江湖大道(塔北路至造纸厂)改称工业街。1969年,开始改造其南段(塔北路至人民广场),将原来6%的纵坡降低到4.2%,挖除的土石方用以填实人民广场,并铺装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长355米。1971年9月,重新整修其北段塔北路到邵造纸厂长1960米的路面基础,作沥青双层表面处理。1975年,全线更名为五一路。1981年4月改名为五一北路。
  五一北路是通往小江湖工业区的唯一的运输道路,全长2315米,从人民广场到田江路口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12米;田江路口到邵阳造纸厂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12米。该路入人民广场路口处日车流量为4473辆,高峰小时车流量为968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7%。
  五一南路 1970年10月,投资20万元,修筑的黄家山路北段(今五一南路北段)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通车,从人民广场到铁厂路(铁砂岭路)长280米。1971年,铺筑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1981年4月,更名为五一南路。1983年,铺筑成市内第一条高标准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按规划五一南路接宝庆东路,而黄家山是横亘其间的障碍。市委、市人民政府于1982年初成立工程指挥部,采取义务劳动与民工建勤相结合办法,打通黄家山,延伸五一南路。延伸工程于是年2月4日破土动工,至1984年9月,劈开黄家山,延伸440米接通至宝庆东路,10月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五一南路全长720米,路幅宽24米,其中车行道和人行道各宽12米。
  四、中心路
  宝庆中路至红旗路。1955年8月中心路新建工程动工,年底完成房屋拆迁。1956年1月,泥结碎石路面竣工,投资1.11万元。1957年8月,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后又在水泥混凝土上加铺沥青。中心路位于老城区中心,长260米,路幅宽16米,其中车行道10米,纵坡8.8%,是邵阳城区纵坡值最高的道路。
  五、铁砂岭路
  邵石路口(建设路)经五一南路至宝庆东路。1958年,采用民工建勤和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方式建成,时称铁厂路,为泥结碎石路面。长1400米,路幅宽7米。1981年4月,更名为铁砂岭路。1982年,东段(邵石路口至五一南路)辟为三眼井集贸市场,禁止车辆通行。1987年8月6日,扩建其西段(宝庆东路至五一南路,同时修建涂家冲路130米),投资32万元。1988年8月,完成灌入式沥青路面。长460米,宽16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宽6米。
  六、邵石路
  建设路至新东煤矿。1958年建成通车,全长5300米,路幅宽7米。1979年全线铺筑沥青路面。1986年,将建设路至砂子坡汽车修理厂段长160米进行扩建改造,铺筑成20厘米厚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车行道、人行道各宽12米。1989年9月,汽车东站至宝庆东路段交市政工程公司管理和维护,其余仍归公路部门管理。
  七、塔北路
  跃进北路至双清路。1965年5月,塔北路东段(跃进北路至市化工研究所)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长795米,宽9米。1970年,其中段(市化工研究所至五一北路)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通车,长700米,宽9米。1976年,塔北路西段(五一北路到双清路)泥结碎石路面竣工,长280米,宽20米。1977年,该路中段、东段扩建,路幅扩宽至26米,其中车行道宽14米,人行道宽12米,投资39万元。1979年,路面作沥青双层表处。1984年,西段进行扩建,路幅扩宽至32米,车行道宽20米,人行道宽12米,并铺筑沥青路面。塔北路全长1775米,该路与五一北路、跃进北路、跃进南路交汇成“十”字路口,沿途主要为居民新村。
  八、三号马路
  宝庆西路至城北路,处邵阳第二纺织机械厂与湖南印刷机器厂之间。1971年11月建成通车,长707米,宽7米。1981年3月扩建,车行道扩宽至10米,泥结碎石路面。1984年铺筑成沥青路面。
  九、四号马路
  宝庆西路至城北路,位于市酒厂与市制药厂之间。1971年建成通车,长688米,宽9米,泥结碎石路面。1990年拟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翌年10月施工完成。
  十、双清路
  沿江桥东端至双清公园。1976年建成沿江桥东端到塔北路口段泥结碎石路面,长916.8米,车行道宽12米,人行道宽9米。1980年,铺筑沥青双层表处路面。1983年6月,塔北路口至双清公园泥结碎石路面修成竣工,长440米。1984年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车行道宽5米,人行道宽4米(系素土路面)。由于民房尚未处理搬迁,双清路距双清公园门口的几十米道路,至1990年尚未修通。该路全长1356.8米,沿江桥东端至塔北路口宽21米,塔北路口至双清公园宽9米。双清路在泥湾和塔北路形成“T”字路口,连接水府庙小游园和双清公园,是邵阳市区风景旅游点的主要道路。
  十一、红星路
  红星路原系320国道轮渡码头的引道。1968年资江大桥建成通车后,该路仍属公路部门管理。1989年9月,市政府将红星路移交市政工程公司管理,由邵阳公路总段一次性付给该路维修资金4万元,做为管理、维护及其它费用。9月20日,对该路进行改造,采用全封闭方法施工,总投资11.9万元,于11月30日竣工。红星路向北与双清路交汇,向南分两处和昭陵西路相接,在资江大桥下坡处和昭陵西路形成三角花坛。全长280米(包括和昭陵西路形成的叉道17米)车行道宽8米,人行道宽度不等。
  十二、戴家坪路
  戴家坪路是通往戴家新村及中共市委党校、市工业职业中专、市第一园艺场等单位的主要道路并连接市郊邵檀路,1974年建成泥结碎石路面。从邵水西路到中共市委党校长700米,宽7米。1986年,铺筑成沥青路面。1990年,改造邵水西路到邵水粮店宿舍段70米,并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
  第三节 支路
  田江路 五一北路至火车北站。1954年12月动工修建,1955年3月竣工通车,当时为邵酿公路城区段,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泥结碎石路面。1960年,修建火车北站,邵酿路改道接前进路,原路被火车道截断,形成田江路。1972年进行扩建,宽为7米,长1750米,铺筑沥青路面。该路由公路部门管理。
  邵塘路 原系经市区至塘渡口的207国道城区段。1955年9月,由市人委自筹资金,采取民工建勤方式建成通车。道路的测量、设计、施工由邵阳专署公路总段承担,路基宽6.5米,路面宽4.5米。1972年,按三级公路标准扩建,城区段长180米,宽13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人行道宽4米。1973年铺筑成沥青路面。该路原是市区西南大门的一条主要通道,西湖路建成通车后,邵塘路大安街南口至三里桥,与西湖路相交,全长1180米。仅有沿途单位的车辆通行。
  东站路 火车东站至东大路,为出入站道路。1959年建成通车,系泥结碎石路面,长260米,宽40米。道路中间配置绿化带,系邵阳市最先出现的一条两块板道路。1984年铺筑沥青双层表处路面。人行道至1990年仍为素土路面。该路由公路部门管理。
  战备路 十井铺至前进路。1970年,投资14.5万元建成通车,长2400米,路幅宽9米,泥结碎石路面。修建时,市革命委员会主任周荣亲临工地指挥,发动机关干部、企业职工和街道居民参加义务劳动,每日“三班倒”进行施工,整个工程只用一个多月时间便建成通车,分流了东大路的过往车辆。1974年,全线铺筑沥青路面。
  跃进北路 塔北路东口至火车北站,长480米,路幅宽7米。1970年10月建成通车,系泥结碎石路面。1977年,南段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86年,北段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
  跃进南路 塔北路东口至东大路。1958年大炼钢铁时修建,为通往市钢厂的道路,时称钢厂路,路幅宽7米。1961年,更名为双坡路。1972年,扩建并铺筑沥青路面,长720米,路幅宽12米。1981年4月,更名为跃进南路。
  前进路 原为邵酿公路市郊段,从塔北路东头至湖南第一纸板厂,全程4500米,路幅宽9米。1955年8月,从今塔北路口至龙须塘一段动工,投资8万元,采用义务劳动和民工建勤相结合的方式施工,年底完成泥结碎石路面,长720米。1961年9月,延伸至洋溪桥接邵酿路,并修至今湖南第一纸板厂处,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1973年,全线铺筑成沥青路面。前进路现系207国道市区过境段,是通往龙须塘——洋溪桥工业区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
  北田江路 资江大桥北端至市郊田江乡,全程10200米,路基宽7米,其中车行道5米。1973年,采用民工建勤与义务劳动相结合的方式筑路。是年11月竣工,系泥结碎石路面。北田江路是沟通江北轻纺工业区的交通干线。
  第四节 交通广场
  邵阳城区交通广场有8处,即人民广场、五一广场、汽车东站广场、黄家山广场、双坡岭广场、火车东站广场、宝庆西路广场、西湖路广场,分布于主干道之交叉口或主次干道交叉口及车站门前。有些广场中间设置圆形绿化花坛,既便于车辆分流,又美化环境,亦可供行人小憩。
  一、人民广场
  系邵阳市交通流量、占地面积最大的广场,为东大路、昭陵西路、东风路、五一南路、五一北路5条道路的交汇处,是市区进出口的门户。
  人民广场所在地原为邵阳汽车站,随着经济发展,车辆流量日益增大。1969年,邵阳市革命委员会组织力量,筹集资金迁走汽车站,拆除原紫阳街北侧的民房,修建人民广场。于广场中心建造毛泽东主席光辉形象塔,塔座八方形,占地面积1605平方米,塔身为四方形,分三段,总高为34.54米,系钢混结构,是当时城区最高的建筑。1970年人民广场道路竣工通车,长度为240米,平均宽度58米,面积13920平方米。1984年3月,人民广场日车流量达5200辆,经常堵车。8月,市人民政府组织力量,扩建人民广场,拆除毛泽东主席光辉形象塔,重新规划人民广场道路布局,于广场中心建绿化环岛和音乐喷泉,中间为机动车道,东面机动车道两旁各建一个小三角绿化岛,绿化岛两旁为非机动车道。1985年11月,广场道路铺筑成灌入式沥青路面。1987年道路复修改造,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长360米,宽63米,面积22680平方米,投资29.4万元。人民广场东风路口处日车流量为6388辆,高峰小时车流量为780辆,车行道负载超过允许通行能力7%。
  人民广场西侧,建有高9层34.5米,面积10600平方米的邵阳市工业品贸易中心大楼和邵阳公路总段10层综合楼;北面有邵阳市经济技术服务中心大楼、东塔酒家;南面有邵阳市工商银行广场办事处营业厅、邵阳对外经济贸易大楼和邵阳市机电服务中心大楼;东临庆阳阁、昭东饭店;紧依东塔公园,公园下面是“7851”人防工程(建成地下面积8000平方米),利用开发为商业、文化娱乐、饮食、服务业门类齐全的地下商场。此外,在广场东侧机动车道两侧分5片建成花坛群,花坛中以天鹅绒草铺地,内植苏铁、迎春、海桐、丝兰、栀子、桂花、石榴等。
  二、其他广场
  五一广场位于市东区塔北路和五一北路交汇处,广场中心设置有交通指挥台。汽车东站广场位于东区建设路、邵石路交汇处,1986年建成,系水泥混凝土路面。黄家山广场为五一南路和宝庆东路交汇而成,广场中心有直径38米的圆形花坛。双坡岭广场位于东大路和跃进南路交汇处,系三角形广场。火车东站广场乃修建邵阳火车站时建成,由东站路联接东大路,原广场中心建有一个绿化花坛,1988年拆除,以便用于停车。宝庆西路广场位于西湖路和宝庆西路交汇处,中心建有圆形绿化花坛,1985年建成。西湖路广场位于西湖路和红旗路西端交汇处,中心建有圆形绿化花坛。
  第五节 街巷道路
  邵阳城区的街道巷陌相继形成于唐、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城市建成区的不断拓展中,亦形成一批通往居民住宅区的小街小巷。至1990年,城区有已命名的街巷123条,总长度38.25公里,占城市道路总长度的36.7%;总面积21.26万平方米,占道路总面积的16.4%。此外,城区还有尚未命名的小街巷77条,总长度23.91公里,总面积10.7万平方米。
  新中国成立前,城区街巷均为青块石或素土路面。1949年以后,逐步将其改造成水泥混凝土或沥青路面。1956~1963年,共改造街巷10条,长2073米。同时,将上河街(中河街)、大安街、九井湾3条街巷进行翻修改造。1964年,为了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和居民生活条件,采用“民办公助”的办法,改造城区街巷20条,将原块石路面或素土路面全部改铺筑成水泥混凝土路面。1965年,改造大信街路面,在青块石路面上加铺一层泥结碎石层,然后作沥青表处,长266.5米。1966年10月,投资2.1万元改造中河街路面,铺筑成泥结碎石路面,长370米,宽9米。1970年8月,将上河街、中河街泥结碎石路面铺筑成沥青双层表处路面。80年代以来,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市建设部门每年均安排街巷道路改造项目。东、西、郊区城建机构建立后,由各街道办事处,居委会组织辖区所在单位、个人,采取公办民助的方式整修路面和下水道。至1990年,城区所有街巷均进行过改造,其中改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街巷有103条,改造成沥青路面的街巷有14条,改造成泥结碎石路面的街巷有6条。其详细街巷名称及道路结构见附表。
  第二章 桥梁与河堤
  第一节 桥梁
  邵阳城区,旧有青龙桥跨邵水,沟通东西。历千余年,几毁几复。新中国诞生后,相继新建资江桥、邵水桥、沿江桥,跨资江,越邵水,将邵水两岸,资江南北联成一体。其中资江桥、邵水桥分别为320、207国道过境桥梁。
  青龙桥 曾称东关桥、东风桥,跨邵水连接东风路和红旗路,为沟通城区商业繁华地段的主要桥梁。
  青龙桥始建于唐乾宁五年(898),初为木桥。南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赵昀以邵州防御使继大统,升邵州为宝庆府。是年,改建石墩桥,称跃龙桥。因桥位在“震”,元代改为青龙桥。清道光十八年(1838)夏,一场大水,将桥墩全部冲垮。次年集资复修,历时7年,于道光二十六年竣工。民国13年(1924)6月,洪水将桥面冲毁,仅存石墩5座。当时,驻军旅长刘重威主持用船架设临时浮桥,收取过桥费以作修复桥梁费用。民国33年秋,日本侵略军犯境,邵阳即将沦陷时,国民党邵阳守军炸毁桥梁。翌年,日军败降后,邵阳县长徐君虎主持重修青龙桥。
  1950年11月,市人民政府拨出大米20万公斤,由衡阳工友营造厂中标承包修复青龙桥,龙德云工程师主持施工,1951年3月工程竣工。桥长86米,宽10米。1962年10月~1963年7月,市人委投资10.5万元进行扩修、加固,为石墩钢筋混凝土桥梁,竣工后桥宽13米。1967年青龙桥更名为东风桥。至80年代,交通拥挤,桥墩年久危损,于1992年重建,复名青龙桥。
  资江大桥 跨资江,连接昭陵西路和江北路,把城区和江北工业区联成一体,为320国道过境桥梁,也是邵阳通往贵州、云南及省内西南地区的重要交通桥梁。该桥属公路部门管理,桥上路灯设施由市政工程部门管理。(参见《交通邮电志·交通篇》
  邵水桥 跨邵水,连接宝庆东路和宝庆中路,为207国道过境桥梁。
  1964年,邵阳地委决定兴建邵水桥。当时正在翻修红旗路,挖出原路面块石1700余立方米,用以修桥既可节约资金,又处理这些多余且无地堆放的块石。1965年9月动工兴建。并成立由石桂庭任指挥长的工程指挥部,负责工程建设。1966年7月底建成。8月1日通车,工程造价30.9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0万元,是市内架桥速度快,造价低的桥梁之一。
  邵水桥由市设计室周海泉、唐俭森、王宝济等人设计,是境内第一座新型的五孔冷腹式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桥长115米,宽15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人行道宽6米,设计荷载汽—18,拖—80。
  沿江桥 位于邵水和资江的交汇处,毗邻水府庙游园,连接双清路和城北路,是邵水河上城区段的第三座桥梁。因其沿资江岸边而建,称沿江桥。
  1970年11月,市革命委员会决定新建沿江桥,所需资金从城市建设三项费用中安排解决。12月,成立沿江桥工程指挥部。由市设计室(今市第一建筑规划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1971年5月建成通车,耗资35.99万元。
  沿江桥为新颖的两墩两台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两孔45米,一孔8米,设制动墩一个。桥长120米,桥宽15米,其中车行道宽10米,人行道5米,设计荷载汽车—18,拖—80。
  其他桥梁 南岳庙桥:位于邵水西岸戴家小溪入河口,连接邵水西路,原是一座步行桥。1970年9月动工改造为车行桥,1972年竣工,系石拱结构,长23米,宽7.1米。1987年改造邵水西路时,配套加宽,投资9万元,竣工后桥面宽21米,设计荷载汽—20,拖—100。步月桥:连接城北路,1955年2月,将原木桥改造成石拱桥,长6米,宽7米,投资1167元。1971年11月进行扩宽,竣工后长为8.3米,宽12.8米,其中车行道宽9米,人行道宽3.8米。洛阳洞桥:是连接塔北路的一座旱桥。1975年,修建塔北路西段道路,为便于居民行走而修建此桥,桥长10米,宽20米。三里桥:连接西湖路,1985年修建西湖路时筑建,宽42米,长49米,石拱结构,桥面为沥青路面。
  第二节 河堤
  邵阳城区处于资、邵二水汇流处。资、邵二水上游系山丘区河流,每逢春夏雨季,山洪暴发,亦有洪涝之患,城区便垒筑河堤以防洪。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在水府庙周围河岸筑成石墙河堤,长1000余米,高低错落,以防洪水侵袭。晚清至民国时期,城区邵水两岸街道初具规模,修筑街道时,在低洼处用石块砌筑河堤。新中国成立后,在资江流经的小江湖半岛用石块垒筑江湖大堤,1965年7月开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工。1971年复工,1973年底建成。政府投资30万元,市民每人投一担土,建成长2000米,宽5~10米,高3~6米的泥混大堤,围垦砂滩500亩。并于堤上种植柑桔,堤内辟鱼塘,开粮田,既防洪涝,又兼多种经营。1987年改造邵水西路,在邵水西岸同时修筑石河堤,长1628米,砌体1.5万立方米,整体河岸护坡9650平方米,采用粗石料镶成厚40厘米的墙面,坡度0.25,加固200号钢筋混凝土基础,河岸的土质护坡每隔15米增设一道1.5米宽的片石护坡,坚固牢实,防洪性强。
  第三章 排水
  第一节 工程建设
  清代,邵阳城区的主要街道置有排水设施,城区自然雨水及城内居民生活污水通过临津门、北城、东门3个漏水口排入资江或邵水。
  民国时期,新建的街道都筑有排水明沟或暗沟。民国36年(1947),邵阳县街道工程处开始对城内的街巷排水沟进行整改,扩建从大信街口经府门口到东门的大排水暗沟。大信街口到府门口改为600×1000毫米的石砌暗沟,府门口到东门改为1130×1150毫米的石砌暗沟。新建九井湾、太平巷、沙井头、新宁巷、中山公园等处下水道,延伸东直街、西直街的南侧下水道,使其经过东门菜场至下墙的柴码头流入邵水河。同时在大信街新建横沟一条。民国37年,邵阳县街道工程处又在箭落门(今人民广场)修明沟一条,上盖木板。并采取由各保集资、政府补助的办法修建河街岭(中河街)、张家冲(保宁街)的横沟。
  新中国成立初期,市人民政府建设科组织人员填平犀牛塘、深坑边两处臭水沟,并修筑排水大暗沟,解决两处经常污水泛滥难题。1956年,改造沙井头排水沟,新建中心路、上曹婆井、下曹婆井下水道。1958年新建下河街、永庆街、李子园下水道。从1960年起,开始系统地对城区排水系统进行综合治理,城区街道下水道逐渐改造成钢筋混凝土预制管道,每间隔一定距离安装一个铸铁漏水板,修建一个检查井,路面雨水、污水经漏水板流入下水道,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排入下水道,部分污染严重的工业废水经过化学处理后排入下水道或修专用下水道排入江河。下水道的淤泥通过检查井进行清除。1964年,新建仁美巷(今人民一巷)下水道,仁寿巷(今人民二巷)横过昭陵西路到资江南岸一段专用下水道,马家一巷、马家二巷、板井巷、铁砂岭、通衡街、保宁一巷、保宁二巷、保宁三巷下水道,涂家冲经张家冲到邵水东岸一段专用下水道,向阳街、大同街、呙家园下水道,改造觉化街、大信街、太平一巷、太平二巷下水道。1972年,新建南正街、大安街、乾元巷下水道,并建成指挥头专用排水系统及邵水西岸的两条下水道。1977~1979年,兴建下资江街、北正街、狮子街、中和巷、宝庆西路、东风路、临津门、长新街、塔北路、双清路、宝庆中路、两路口共12条道路的下水道,同时改造红旗路下水道。1980年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环境意识的增强,按照现代化城市的要求建设城市,提高城市的总体功能,逐步改变道路建设不配套的作法,对改造的或新建的道路都将下水道等道路配套设施同步进行施工,不仅工效高,而且质量好,社会、环境效益也得到提高。1983年,新建宝庆东路,同时进行下水道安装施工,在邵水桥东端到建设路口段安装直径600~1000毫米的水泥混凝土预制管道2220米,其余部分修建成土质排水明沟。1985年,开辟西湖路,铺筑直径400~1200毫米的水泥混凝土预制管道,长3210米;同时石砌涵拱742米(其中高2.5米宽2.5米暗渠700米),砌检查井125座。是年,改造扩建东大路和昭陵西路,安装直径400~1000毫米水泥混凝土预制管道长5861.5米,石砌暗沟和涵洞长1402.6米,其余均为土质明沟。1987年,开始扩建和改造邵水西路,安装直径300~1200毫米水泥混凝土预制管道2491米。到1990年,邵阳城区共有大小排水管道、涵道、明沟、暗沟总长84.9公里,其中水泥混凝土管道长37.95公里,暗沟长15.1公里,明沟长31.85公里,检查井1482个。分大小41个出水口,分别流入邵水和资江。
  第二节 排水系统
  红旗路系统 长6921.2米,其中水泥混凝土管道长4716.2米,暗沟长2045米,明沟长160米。该系统汇合城区中心的大信街一部分、立新街一部分,太平一巷、太平二巷、中心路、沙井头、九井湾、白马巷、青云街、遥临巷一部分、复兴巷、乾元巷、南正街、大安街、新宁巷、长新街一部分共17条大小街巷的污水、雨水,随地形分别注入邵水河及指挥头排水系统。
  城北路系统 长5617米,其中水泥混凝土管道2125米,暗沟长1545米,明沟长1947米。积聚城区北面的长新街一部分,遥临巷、大信街一部分,武圣街、世柏巷等街巷的各单位及居民的生活污水,随地形分5个出水口分别流入邵水和资江。
  宝庆路系统 长20715米,其中水泥混凝土管道.4125米,暗沟长220米,明沟长16370米。该系统汇集沿途单位的生活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分别排入指挥头系统及资江、邵水和陶家冲小溪流中。
  东大路系统 长17038.1米,其中水泥混凝土管道6322米,明沟长10716.1米。水泥混凝土管道主要汇集沿途单位的污水及多条下水道的污水,然后注入人民广场排水系统。明沟基本上在郊外,主要用来排放雨水。
  东风路系统 长2237米,其中水泥混凝土管道长1522米,暗沟长715米。汇合老灵乌庙、通衡街一部分、人民一巷一部分、人民二巷等街巷沿途单位的生活污水,居民生活污水,随地形分别排入邵水河、跃进路系统和昭陵西路系统。
  双清路系统 长1111米,全部系水泥混凝土管道,汇集沿途居民和单位的污水,分大小9个出水口直接注入资江。
  塔北路系统 长3950米,其中水泥混凝土管道长2415米,暗沟长1534米,汇集长岭新村、塔北新村及沿途单位及居民的污水,随地形分别注入洛阳洞排水系统和邵阳汽车发动机厂的专用排水暗沟。
  五一路系统 长3001米,系水泥混凝土管道,汇集沿途单位的生产污水和生活污水,随地形分别注入宝庆东路系统和人民广场大暗沟及塔北路排水系统。
  西湖路系统 长3952米,其中混凝土管道长3210米,涵洞长742米。宝庆西路以南段主要用来排放雨水及滑石村居民的生活污水。宝庆西路以北段汇聚红旗路部分污水,宝庆西路部分污水等通过指挥头系统注入资江。
  跃进路系统 长1190米,其中暗沟长890米,水泥混凝土管道长300米。汇集东风路部分污水、马家一巷、马家二巷、马家三巷、回栏街、永庆街、李子园等街巷及沿途单位的雨、污水,注入资江。
  指挥头系统 系石砌大暗沟。横穿宝庆中路,经过邵阳中心医院、铁铮桥(在今大安街)、西湖路至指挥头排入资江,全长960米。汇集着西外街部分污水,西湖路、红旗路、宝庆西路、宝庆中路、乾元巷、南正街、大安街等街巷的雨、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排入资江。
  昭陵西路系统 长2790米,其中混凝土管道长1658米,暗沟长1132米。该系统汇集五一南路、五一北路部分、东大路、人民广场、三眼井、东风路、板井巷、昭陵西路、两路口、洛阳洞、塔北路部分以及双清路部分的污水、雨水,排入资江。
  零星排水系统 邵阳城区有42处零星排水系统,长为15.43公里,其中水泥混凝土管道长7.5公里,暗沟长5.3公里,明沟长2.63公里。零星排水系统情况见附表。
  除市政工程部门负责管理的上述排水系统外,还有市、区政府以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的建设方式,在城乡结合部组织各厂矿企事业单位投劳投资,逐步建设起来的一些排水系统,现介绍如下:
  龙须塘排水系统 从双坡岭至洋溪桥长4.6公里,原系自然流向土筑明渠,为郊区菜地排涝灌溉之用,随着工业厂矿企业逐步增加,逐渐改造成1.5×2米至2.5×2米断面石砌明渠,接纳电池厂、化纤厂、热电厂、资江农药厂、中南制药厂、矿灯厂、化工厂、水电厂、化肥厂等沿线企业单位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汇集于洋溪桥下排入资江。
  红旗渠排水系统 东起田家粟山、龙王桥,西至邵水河,长12.5公里。原为农业灌溉与排涝之土筑沟渠。随着城市工业的不断发展,担负着工业企业污水和城郊居民生活废水排放。东段7.5公里,从田家粟山至屏丰仍为土筑沟渠;西段5公里,从屏丰至邵水河,为粗料石砌两岸的明渠,断面宽3至5米不等。沿途有炭黑厂、汽车制造厂、煤机厂、合成洗涤剂厂等10多个单位生产废水与城郊居民生活污水、及雨水汇流红旗渠排入邵水河。
  胡家垅排水系统 从双坡岭、五井塘至佘湖山北武警支队处(原东三里桥),长2公里,系断面1.5至2米不等的土筑石砌明沟或暗沟,接纳排放沿线企业单位生产、生活污水。
  佘湖排水系统 由陶家冲排水沟与佘湖排水沟上下连结而成,从城东划井塘至上三里桥段为陶家冲排水沟,长2.8公里,宽1.5至2米不等;邵石路与宝庆东路“十”字路口,长2公里,系土筑明渠;从“十”字路口,经良种场住宅小区至上三里桥(郊区法院旁),系随小区建设构筑的暗沟,长800米;上三里桥至向家滩入河口段为佘湖排水沟,长1.2公里,为石砌明沟150米。
  第四章 路灯
  第一节 线路
  清代至民国初期,邵阳城区的主要街道,府署和县署所在地,豪门富户的大门口及临街比较大的店铺门前,安装有为数不多的桐油灯、菜油灯和煤油灯作路灯。由更夫添油点灯和熄灯,照明时间由每晚断黑时到翌日晨4时。路灯以四方形状为主,高约1市尺,宽约7寸,以木为架,四面装配玻璃或糊白纸。民国15年(1926),宝庆光明电灯公司建立后,城区始用电灯作路灯照明。新中国成立前,城区路灯仅80余盏,且亮灯率不高,照明时间较短。
  1949年冬,邵阳电灯公司全面检修城区路灯。1953年,成立邵阳市街灯委员会,由夏继盛负责市区路灯的清查,并新装路灯24盏。同时将原安装在厂门口、码头和公共厕所内的48盏路灯划归所属单位管理和支付电费。50年代的路灯系架空线,为白炽灯。至1959年底,城区共有路灯608盏,分装电表19块,由单位和居民代为管理,负责开关,每晚照明8小时。60年代后,始逐步使用高压汞灯,汞灯照明比白炽灯明亮,且改变光的色泽,节约能源。60年代至70年代共改造、安装路灯557盏。80年代,城区开始使用高压钠灯,灯具在构造和标准上发生质的变化。车站、广场和主要街道的路灯,根据不同特点分别采用不同型号的新颖灯具,输电线路由架空线向埋设地下电缆演进。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人民广场、西湖路、东大路3条线路。
  人民广场线路 1971年,人民广场的路灯安装竣工。在毛泽东主席光辉形象塔上装有五彩缤纷的彩灯,四周是玉兰花形组灯。1984年扩建广场时拆除。1985年9月,开始重新安装路灯,历时一年,总投资12.5万元,新栽电杆26根,埋设地下电缆线1100米,装灯146盏,其中高压钠灯56盏,高压汞灯60盏,日光灯30盏,总功率21.8千瓦,1986年9月竣工亮灯。广场四周安装鸡型灯20组,每组的主灯罩配高压钠灯具,内配光源为高压钠灯,其他3个次灯配高压汞灯,鸡型灯顶头罩是一具圆球玻璃,其他两个小圆头是水泡灯罩。车道两旁绿地装有华灯6组,每组5个臂都装有高压钠灯具,旁边玻璃装饰座内配有5根彩色日光灯管。每到晚上,华灯齐放,加上彩色音乐喷泉的水柱,异彩纷呈,令人流连忘返。
  西湖路线路 西湖路路灯和道路同步建设,1986年9月竣工亮灯,投资40万元。建配电房1栋,建筑面积109.31平方米,安装节能变压器1台,栽水泥电杆96根,埋设地下电缆3794米(包括红旗路延伸段),装灯324盏,总功率57.8千瓦。采用单挑和不等弧形双挑、七组华灯、五组华灯、鸡型灯5种灯光。单挑灯4组,臂长3.5米,装在红旗路延伸段上;不等弧型双挑灯78组,长臂3米,短臂2.5米,安装在西湖路两侧绿化带上;七组华灯安装在和红旗路交叉的花坛中心,四周是4组鸡型灯;五组华灯装在和宝庆路交叉的花坛四周。西湖路入夜灯明,形如两条火龙,纵贯西城南北,蔚为壮观。
  东大路线路 1985年,扩建东大路时,重新改造东大路的路灯,投资50万元。新建配电房1栋,建筑面积128平方米,装有节能变压器1台,栽水泥电杆102根,埋设地下电缆4068.5米,装灯378盏,总功率为48.83千瓦。采用不等臂带装饰座和带灯厢双挑灯两种灯具。不等臂带装饰灯座94座,安装在两侧绿化带上,长臂伸向机动车道,上装飞机式高压钠灯,短臂伸向非机动车道,上套汞灯,装饰灯座配装白炽灯;带灯厢双挑灯具8柱,立在接人民广场的绿化带上。东大路的路灯随着道路而起伏,似一条波状起伏的彩色光带。
  至1990年底,城区路灯线路总长为44.3公里,其中架空线长26.7公里,地下电缆长17.6公里;路灯总数为1667盏,其中白炽灯325盏,高压汞灯1011盏,高压钠灯331盏;路灯运行负荷为312.3千瓦。路灯遍布城区大街小巷,入夜华灯闪烁,五彩缤纷。
  第二节 控制系统
  邵阳城区路灯照明的供电,采用与电业部门共杆的民用低压供电方式进行。控制方式有人工操作控制、时间自动控制、光电自动控制三种。
  一、人工操作控制
  城区有路灯人工操作控制点23处,控制线路长度31.12公里,控制路灯数为1225盏,占总路灯数的73.5%,控制路灯功率为237.11千瓦,占路灯总功率的76%。其中主要控制点有:供电公司控制点,控制宝庆西路西段的路灯。宝庆中路控制点,控制宝庆中路西段和九井湾南段的路灯。三八亭控制点,控制宝庆中路中段和三八亭居民村的路灯。乾元巷控制点:控制红旗路西段、复兴巷、乾元巷、大安街的路灯。呙家园控制点,控制呙家园、红旗路延伸段的路灯。九井湾控制点,控制九井湾北段和青云街的路灯。沙井头控制点,控制红旗路中段、觉化街、武圣街南段、中心路、沙井头、大信街、太平二巷的路灯。新宁巷控制点,控制红旗路东段的路灯。东风路控制点,控制人民一巷、东风路、五一南路、板井巷的路灯。城北路控制点,控制长新街、城北路西段、南正街、中和巷、遥临巷、北正街、资江街、叶家巷、下资江街、犀牛塘的路灯。五一北路控制点,控制五一北路南段、邓家院子、双清路东段的路灯。永久金笔厂控制点,控制五一北路北段的路灯。西湖控制点,控制西湖路全线的路灯。东大路控制点,控制东大路全线的路灯。邵水西路控制点,控制邵水西路全线的路灯。建设路控制点,控制建设路全线的路灯。
  二、时间自动控制
  城区有路灯时间自动控制点8处,控制线长为10.3公里,控制路灯数333盏,占路灯总数的20%,控制路灯功率53.26千瓦,占路灯总功率的17%。其具体控制点是:控制戴家坪路灯的戴家坪控制点;控制沿江桥、城北路东段、爱莲巷、向阳街、世柏巷、大同街、下复运街路灯的曹婆井控制点;控制宝庆西路东段路灯的宝庆西路控制点;控制铁砂岭路、鼓楼亭路灯的食品厂控制点;控制人民广场路灯的广场控制点;控制昭陵西路东段路灯的昭陵西路控制点;控制滑石新村路灯的滑石新村控制点和控制双清路西段、昭陵西路西段、两路口、棕树岭、回澜街路灯的双清路控制点。
  三、光电自动控制
  城区有路灯光电自动控制点6处,控制线路长为2831米,控制路灯盏数109盏,占路灯总数的6.5%,控制路灯功率21.93千瓦,占路灯总功率的7%,这些控制点是:控制邵水桥、宝庆中路东段、铁砂岭路南段路灯的邵水桥控制点;控制资江大桥路灯的资江大桥控制点;控制东风桥、东风路西段、中河街南段、保宁街、保宁一巷、老灵屋庙路灯的东风路控制点;控制上曹婆井、下曹婆井、立新街路灯的上曹婆井控制点;控制建设路北段、邵石路城区段、三眼井路灯的市政府第二招待所控制点;控制西外街渔业大队、指挥头路灯的西外街控制点。
  第五章 管理
  第一节 机构队伍
  民国时期,邵阳县政府建设科下辖街道工程处,处主任喻纯,技术工程师王华蹊,专职负责县城(今邵阳城区)街道、下水道等工程的新建和维修,所需资金大部分由临街铺面受益者负担。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1月起,由市建设科负责城市市政设施的改造、建设和管理。1953年4月,成立邵阳市市政建设委员会,主管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1960年,成立隶属邵阳市基本建设局的市政养路队,袁熙祥任首任队长,下设市政维修班、园林绿化组、建筑设计室。市政维修班负责城市的街道、下水道等工程的维修和新建。1964年3月26日,市政养路队更名为市政维修队。同年11月,扩大编制,市政维修队分置为市政工程队、园林绿化队和设计室。市政工程队接收市雨具厂的30名职工,职工人数增至68人,办公地点由城南公园内迁到城北路原市雨具厂。1977年9月,市政工程队更名为市政工程公司,为事业编制,时有职工97人。1983年3月,市政工程公司下设3队4股1班,有职工239人。实行全民和集体分开,全民所有制实行两级管理,一级核算;集体所有制实行两级管理,两级核算。1984年8月,市政工程公司实行事业编制企业管理,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改组原3个队,推行两级管理,独立核算,自负盈亏。1986年3月,为更进一步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市政工程公司重新调整下属机构,增设路灯队、市政管理办公室和机械化油场,职工人数达243人。1989年后,改组原4个队,增设市政监察队。随着市政建设的发展,逐年从学校挑选和外单位调进各类人才,充实市政建设队伍。1990年,市政工程公司有职工267个,其中:大学文化16人,中专文化15人,高中文化(含技校毕业)62人,初中文化140人;有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7人,助理工程师10人,技术员13人。
  第二节 市政设施管理
  民国时期,邵阳县政府建设科负责城区的街道、桥梁、排水等城市公用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制定有比较简单的维护和管理规定。
  1949年10月,邵阳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邵阳军事管制委员会联合发出保护城市公共设施的布告。1950年后,市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先后设立建设科、市政建设委员会、基本建设局和市政养路队等部门负责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1966年5月20日,市人民委员会制订颁发《邵阳市市政工程设施管理暂行办法》。1977年4月,市革命委员会制订颁布《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下水道管理暂行办法》。1986年8月,市人民政府根据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本市的实际对《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下水道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改和完善,制定颁发《关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的若干规定》,市政设施管理有了比较完整的法规措施。
  一、道桥管理
  民国23年(1934)2月,邵阳县街道工程处规定城区街道修建工程范围,其范围包括:一切基础之挖凿及填夯、滚压路面、铺砌石方、铺设车马道与水泥石灰三合土人行道、砌筑暗沟、疏通污水沟及砌筑暗沟留泥井等工程。铺砌接缝用一比二洋灰(水泥)沙浆嵌缝,石灰要用纯碎石灰并且经泡制成灰膏后方准用,浆砌石料均须先除污秽。人行道路面须做伸缩缝;由铺房向外之坡度规定为2%,街道施工时按指定街道二分之一先行修建以免影响交通。1950年,市人民政府发出布告,严禁破坏城市公共设施,禁止在大街上乱堆废弃物。1977年,市革委会制定《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下水道管理暂行办法》,明确城市所有道路、桥梁、广场、涵洞、码头、路灯、上下水道、测量标志、公共绿地、树木及其他公用设施等属国家财产,除专用线路及公路干线由有关单位负责外,均由市城建局负责统一管理,委托市政工程公司具体负责。规定城市道路及人行道不得随意占用,特别是红旗路、东风路、东大路、反帝路(今昭陵西路)、双清路、城北路、西外街、城南路(今宝庆中路)、五一路、中心路、大安街等主要街道,如因特殊情况,占用道路,须持市城建局发给的建筑施工执照,经市政工程公司批准,方可占用。1986年8月,市人民政府颁布《关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的若干规定》,规定开挖、占用市政道路的单位和个人,须在一个月前向所在街道办事处、市交警支队、市政工程公司及城建部门提交包括开挖、占用地点时间、工程性质、工程草图等内容的申请书,经有关单位派员现场察看和批准,并按规定缴纳破路费、占用费和卫生押金,领取许可证后,方可开挖和占用。严禁机动车在行人道上行驶、停放,车辆装载货物,不得拖路行驶,装载易扬、易洒物料的车辆,在行驶中不得将其装载物撒在道路上,履带车和超过道路、桥涵负荷的车辆,须经市公安局、市城建部门批准方可通行。
  二、排水与路灯管理
  民国初期,对街道上的公共路灯(主要是油灯),规定每晚由更夫进行添油和点灯、熄灯,其他人不得乱动路灯。民国37年(1948),邵阳县政府建设科对城区内下水道制订管理办法,城区的主要街道下水道每三个月疏理一次,由县政府督促两镇(安和、建治)发动市民进行疏理。1960年成立的市政养路队,配有专人负责下水道的清理与维修。1977年,市革委会颁发的《关于加强城市道路、下水道管理的暂行办法》规定:全市各单位及居民住宅等生产和生活废水须排入城市下水道者,应报市政工程公司核准,并领取下水道建筑执照后方可施工。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任意在路灯线路上用电,不准私自增设路灯,不准用石头、弹弓及其他物件损坏电线和灯泡。1986年8月,市人民政府颁发的《关于市政公用设施管理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全市所有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污水排放,须经城建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缴纳破井、接管费,由市政工程公司专业队伍施工,方可排入城市下水道。所有厂矿、科研、医院等单位的生活污水,须经城建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规定缴纳有偿使用费,破井、接管费,方可排入城市下水道。有害废水须经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能排入下水道。各单位住宅的水冲厕所的粪便,不得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须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并经城建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排入下水道。严禁在市政照明路灯线路上接线用电,严禁用石头、弹弓和汽枪损坏路灯设施。
  三、执法管理
  清代和民国时期,市政公用设施没有专人执法监管。70年代,市政工程公司有2人专职负责上街巡视市政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仅1978年,处理各种违章事件268起,收取各种占道、破道费用5.3万元。1990年10月,设市政监察队,统一着装,配备车辆,采取分片管理的方法,对市政设施进行巡视检查,处理各种违章行为。1990年,处理各种违章事件183起,收取各种占道、破道费达19.8万元。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