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源流与分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684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源流与分布
分类号: C95
页数: 3
页码: 576-578
摘要: 本节记述了邵阳市侗族人口源流与分布的情况。
关键词: 源流分布 侗族 邵阳市

内容

侗族是古代越人的后裔,系骆越人的一支演变而来。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境内雄溪流域为骆越之境,流传至今的许多山水地名,留有骆越民族聚居的痕迹。今绥宁、城步侗族世代相沿的喜吃鱼、嗜酸味、尚鸡卜、卵卜、鼻孔吹笛等,均是古越人遗风。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秦王朝“发卒五十万,分为五军”,其中一军屯驻骆越人散居的镡城之岭。因遭秦军进攻,骆越人大部分南迁,未曾外迁的骆越人,一部分成为境内侗族的先民。魏晋南北朝以来,屯聚境内西南部的侗族先民被泛称为“僚”,晋张华在《博物志》载:“荆州极西南界至蜀,诸民曰僚子。”晋时荆州西界为建平、武陵等郡,境内巫水流域地属武陵郡。
  自唐宋迄明清,封建文人和史志著家多称侗族为峒民、峒僚、峒蛮、峒苗、峒家等。《宋史》称为“仡伶”,与侗族同胞自称gaeml或jaeml基本相同,《宋史·西南溪峒诸蛮》说,孝宗乾道七年(1171),靖州有仡伶杨姓,沅州生界有仡伶副峒官吴自由。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亦载:“辰、沅、靖州蛮有仡伶、有仡僚、有仡榄、有仡楼、有山徭”。仡伶杨、吴两姓,是今侗族大姓之一,其时属“飞山蛮”的一部分。因仡伶主要屯居于以靖州为中心的渠水流域,亦被人称为“渠阳蛮”。今绥宁、城步的侗族聚居区,均属当时靖州“渠阳蛮”地。宋代以后,“渠阳蛮”地逐步封建化,团峒首领款附朝廷。“渠阳蛮”后裔有不少人溯渠水而上,从靖州一带迁至渠水源头的今城步岩寨、长安营等地定居。有的西迁古州(今黎平县),南徙广西怀远(今三江侗族自治县)、义宁(今龙胜);也有不少人又从古州、怀远等地复迁渠水流域。今城步苗族自治县岩寨八树村侗款《置事根》,就记载有蒙、龙、欧三姓侗族,先溯沅江上会同、贯宝等地。然后转至靖州飞山、古州八万,再沿渠水至通道临口太阳坪,最后散居今城步八树、长安坪、横坡等地。今绥宁县与通道侗族自治县毗连地方的侗族《款本》中,亦有“沅州出身,诚(后为靖)州立姓;”“三百好姓给汉人,六十坏姓给侗家;”“东方人来聚,西方人来往,来了不知姓……集拢做一团,同聚做一寨”的记载。
  宋、元战乱,不少江南籍汉人不堪战乱或灾荒,辗转流徙侗区。至明初,一部分随征有功人员出任侗区土官,同时在侗族居住地安屯设堡,组建卫所、营汛。这些卫所、营汛的官兵、堡卒和土官,有许多乃江西吉安府汉人,迁入后便永久留居,于是在侗区民间有侗族先民来自江西之说。这些汉民为了维护其社会地位,宣扬同姓、同宗、同籍、同祖,采取联宗序谱等手段,拉拢侗族中的上层人士和地方业儒。这些侗族人因民族歧视的影响,往往讳其所出,在序族谱、家谱时,也称自己的祖先是江西吉安府人士。长期以来,江西来的汉人落籍侗区,与侗民长期交往并相互通婚,久而久之,其后裔也自然演变为侗族。这种说法不仅见诸谱牒,也载入靖州等地方志书,表明侗族在形成和发展中吸收不少汉人并使其侗化。
  《中南民族关系史》考证:“湘、桂、黔三省交界处,在明代已是史载有据的侗区,僻在多种民族交错居住的湘西南,其中的侗族是构成明代湖南民族分布的重要组成部分。”(见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第27页、第361页。民族出版社1992版。)至清代,“湘佳交界之靖州、通道、城步、绥宁等地,亦为侗族较多之地,而《皇清职贡图》载为青苗,疑其将侗与苗混同,或仅记苗而未载侗。”(见吴永章《中南民族关系史》第27页、第361页。民族出版社1992版。)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侗族仍未得到官方承认,聚居今城步、绥宁边境侗族聚居区的杨、吴、蒙、侯、陶、胡、粟、石、游、黄、李等姓侗民,长期被误称为“红苗”或混称为“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湘、桂、黔三省毗连地区源于古代骆越民族的侗人,由中央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定名统称为侗族。
  1990年,邵阳市有侗族22203人,主要分布在绥宁县和城步苗族自治县。其中绥宁县有侗族15589人,聚居或散居在唐家坊、李熙、桃坪、水口、瓦屋塘和黄桑坪、联丰、竹舟江、麻塘、长铺子、黄土矿、乐安铺、寨市、东山等乡(镇)。城步有侗族3056人,主要聚居在岩寨乡、长安营乡;塔溪、江头司、儒林镇、西岩、金紫、羊石、白毛坪等地也有部分侗族分布。武冈县有侗族1817人,散居城关镇、邓元泰镇等地。市区与市辖其他6县均有侗族分布与杂居,人数较少,未形成单独的居住区。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