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济与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68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经济与文化
分类号: F127;G127
页数: 4
页码: 572-575
摘要: 本节记述了邵阳市回族人口经济与文化的情况。
关键词: 回族文化 回族经济 邵阳市

内容

一、回族经济
  邵阳回族自明代落籍定居以来,与汉族长期友好相处。明代丘浚的《丘文庄公文集》称之为:明初以来,各地回回多已更姓易名,杂处民间,与汉民相忘相化。回族勤劳检朴,在徙入定居境内的几百年中,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他们继承先辈善于经商及艰苦创业的民族传统,创立和形成自己有鲜明特色的回族经济。在城镇,回民大多从事经商,或开店铺,或开作坊,主要经营饮食业、牛羊肉食业、副食业和加工代购等小型行业,从事饮食业的往往兼营牛羊肉食业。开作坊的均系前店后厂,加工销售一条龙。居住在境内农村的回民,新中国成立前大多数没有或很少有土地,主要靠佃耕、帮工、挑脚担及从事手工业为生。因而他们十分注意精耕细作,在种植好粮食的同时,注重利用地利发展经济作物和各种经营。今隆回山界的回民地处石灰岩丘陵地区,便充分利用少量的土地,种植辣椒、大蒜、生姜等传统经济作物。邵阳城郊北江垄的回民则擅长种蔬菜。城东五里牌一带回民,善利用近城优势,开设磨坊、牛行,收购小麦加工面粉,供应城内饮食店。回族同胞既善于经营谋生,又乐于扶贫济困。凡富有者,每年除自己正常开支外,其剩余财产达到一定数量,便自觉赠给清真寺作为公产,施舍给穷困的人。平时出现遭天灾人祸或生活困难者,常主动拿钱物救济。因而,境内回族经济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既无巨富,也无赤贫。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境内回民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享有民族平等的权利。在农村,通过土地改革,无地或少地的回族农民分得了田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由于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不仅粮食产量普遍提高,而且传统经济作物得到迅速发展。隆回山界回族乡(后改为人民公社)1958年经济作物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向国家交售干辣椒7000担,曾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大会,受到国务院嘉奖。在邵阳市区和隆回等城镇,回族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不稳定的私营个体经济,均纳入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的轨道,从业人员得到相应安排。与此同时,还办起一批饮食、牛羊屠宰、制革和食品加工的企业,活跃了回族经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境内各级党委和政府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国家民委《关于做好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工作的报告》精神,制订帮助回族聚居区和城市回民发展经济文化和尊重回民风俗习惯,改善生活条件的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减免回族春节和三大民族节日的牛、羊屠宰税,取消对回民的牛、羊和食用植物油的派购任务。在市区和城镇的回民肉食供应中,实行差价补贴。帮助恢复因“左”的影响而停业歇业的回民饮食和副食店,给境内回族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回族文化
  回族是国内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少数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反映着伊斯兰教的思想道德和伦理观念。邵阳回族的传统文化,既有明显的宗教色彩,又具自己的民族特点,门类较多,包括诵经传教的宗教文化,体现在服饰、饮食、嫁娶、丧葬、节日、禁忌等方面的民俗文化,还有口头流传的伊斯兰教神话、传说等民族文学,音乐、美术、书法等民间艺术,雕刻、刺绣等手工工艺及武术、耍狮、舞龙、划龙舟等民间体育。清代以来,市郊苏家冲回族的石雕艺术远近闻名。一批能工巧匠将青石刻成大小不一的龙、凤、狮、虎和各种花鸟等装饰品,形神毕肖。苏太庭等工匠还参加过城内青龙桥建筑工艺设计和石雕工程。最能体现境内回族传统文化特色,对促进回民后代文化进步,提高民族素质有重要作用的,是传统的经堂教育和新兴的回民学校教育。
  经堂教育系明嘉靖、万历年间的著名伊斯兰教学者胡登洲创建,祖籍宝庆的回族张四巴巴是胡登洲的三传弟子。经堂教育,以学习《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基本知识和教义教规为主,主要在清真寺进行。也通过宗教礼仪、宗族与家庭的族规庭训及回族内部的社会生活来传承,培养阿訇和宗教人才。明、清之际,宝庆府城及武冈县紫阳乡等地的清真寺,每年供养经生10名左右。分初级和高级两种经文班,初级为3年,高级则要10年。掌教的大阿訇,一般要到西北甘肃、青海、陕西等省的大清真寺经堂学习后才有资格。清末至民国初年,因经堂只讲习阿拉伯文和波斯文,不学汉文,影响和制约伊斯兰教的传播,经堂教育随之革新。光绪三十二年(1906),北京回族大阿訇王宽与宝庆籍的前清回族举人、时任清学部普通教育司主事的马邻翼一起,在北京牛街创办清真两等学校,即中阿文学校。在其影响下,境内25个清真寺,有12个相继采用这一新的办学形式,将经堂教学改为中阿文教学;在传授阿拉伯文教义的同时,教学汉文和多种学科知识。培养出来的阿訇,中阿文并举,既能传播宗教文化,又能从事各项社会事业;有的还出国留学,成为知识渊博、造诣较深的学者。清光绪三十三年,今隆回苏成璋阿訇便留学日本,系湖南阿訇出国留学第一人。邵阳城郊北江垄回族张春三阿訇,通晓阿拉伯文和中文,长期从事阿拉伯文的翻译。民国13年(1924),编辑出版中、阿文对照的初、高级《阿语读本》,共12册,畅销国内各地清真寺,以后还受聘四川万县伊斯兰师范学校任教,且继续从事翻译工作。
  境内的回民学校教育始于清光绪三十二(1906)。具有“教育救国”思想的马邻翼邀请宝庆籍在本地和国内其他地方的知名人士张惠隆、马邵龄、马任三、马辅翼等20人,秉承“慨回民文化之落伍,非设专校甄陶不足以达民族之平等”的宗旨,组成校董会,在宝庆府城西关外,租赁马氏宗祠地产作为校址,创办清真学堂,马邻翼任董事长,张惠隆为第一任校长。光绪三十四年,定名为邵阳私立偕进小学堂,系湖南兴办最早的一所回民学校。办学经费除马邻翼本人捐献的83担谷田的田租外,还向邵阳县署承包牛、羊屠宰税,将税收盈余作为办学经费。学校以招收回族学生为主,开设国语、笔算、社会、自然、体育、图画、音乐、手工等课程。民国元年(1912),在偕进小学的带动下,苏成璋阿訇等动员今隆回县境的苏、马两姓回民,变卖部分清真寺产,在桃花清真寺创办偕进小学第一分校。今邵阳县永兴乡青草村回族也相继创办偕进小学第二分校,使回民子弟能就近读书。民国21年,年逾古稀的马邻翼又捐租100担,在偕进小学后新建一栋三层教学楼,创办偕进中学,为当时湖南省唯一的一所民族中学。中学开设课程更趋于规范,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不仅邻近的武冈、新化、湘乡、祁阳、新宁、城步等地回、汉学子纷纷前来报考就读,还吸引省会长沙及湖北、广西、江西、浙江等省的学生前来应考。偕进小学、中学的创办,使境内回族子弟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所,受到比较系统、完整的学校教育,为邵阳及邻近各县培养出一大批有用人才。如羊春秋、苏忠杰、苏俭仙、陈白一等后来成为国内知名的学者和艺术家。1950年2月,偕进小学由人民政府接收,改为公办。偕进中学与邵陵中学、群策中学合并为三联中学(今市三中前身),由人民政府接办。1953年秋,邵阳市人民政府根据回族群众的要求,为解决回族子弟入学困难,在市内创办回族子弟补习班。1954年下学期改为市回族子弟补习学校;1957年又改名为邵阳市民办偕进初级中学。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