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670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C95
页数: 5
页码: 524-528
摘要: 邵阳是一个多民族交错居住的地方。历史上多个民族外迁内徙,连绵不断。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境内为群蛮、百越之地。聚居雄溪(今巫水)流域和资水源头的骆越人,系秦代多次征讨,才被迫南迁。未曾外迁,避居一隅的骆越人后裔“僚”人,系今绥宁、城步等地侗族的先民。秦汉之际,聚居在今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武陵蛮”人,由于统治阶级的军事征服,被迫溯沅江而上,进入五溪地区(即沅江的五条支流:雄溪、〓溪、溪、辰溪、酉溪),屯结五溪沿岸的深山,后被人称“五溪蛮”。“武陵五溪蛮”的南部一支——雄溪支,就活动于今绥宁、城步境与资水源头的武冈。到东汉时,逐渐向南发展,几乎与境内南部的“零陵蛮”连成一片。
关键词: 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

内容

邵阳是一个多民族交错居住的地方。历史上多个民族外迁内徙,连绵不断。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境内为群蛮、百越之地。聚居雄溪(今巫水)流域和资水源头的骆越人,系秦代多次征讨,才被迫南迁。未曾外迁,避居一隅的骆越人后裔“僚”人,系今绥宁、城步等地侗族的先民。秦汉之际,聚居在今湘、鄂、川、黔毗邻地区的“武陵蛮”人,由于统治阶级的军事征服,被迫溯沅江而上,进入五溪地区(即沅江的五条支流:雄溪、〓溪、溪、辰溪、酉溪),屯结五溪沿岸的深山,后被人称“五溪蛮”。“武陵五溪蛮”的南部一支——雄溪支,就活动于今绥宁、城步境与资水源头的武冈。到东汉时,逐渐向南发展,几乎与境内南部的“零陵蛮”连成一片。
  晋代,境内除“蛮”之外,有“僚”和“莫徭”聚居。从“长沙武陵蛮”分化出的“莫徭”,晋以后曾居于今湘中、湘南一带。
  隋唐迄宋,“武陵五溪蛮”在境内演变繁衍,人们以其屯聚和活动地域,分别称之为“武冈峒蛮”、“叙州蛮”和“飞山蛮”。“武冈峒蛮”屯聚于境内西部,“叙州蛮”活动于雄溪流域。后梁开平四年(910),“叙州蛮”潘金盛遣杨承磊攻打武冈。楚王马殷命昭州刺史吕师周率5000余衡山兵征讨。乾化元年(911),吕师周击败潘金盛,蛮酋杨再思据飞山,以其所辖十峒之地,附于马楚,众奉再思为刺史,号称“飞山蛮”。清道光《宝庆府志·形胜纪》记述:“绥宁及城步上六都、下八都、五峒,与新宁八峒则飞山蛮地也”。唐、宋时,境内北部还有“梅山峒蛮”屯居。宋神宗熙宁年间,宋廷遣章惇察访南、北两江“蛮”事,遂命同时控制梅山。熙宁五年(1072)十一月,湖南转运副使蔡煜受章惇命开梅山置新化、安化二县,新化隶邵州,安化隶潭州;又招“武冈蛮”三百余族,建武阳、关峡二寨,隶属邵州。次年又废白沙寨,置城步寨,以遏制“梅山峒蛮”与境内西部“飞山蛮”的联系。至南宋,沿资水溯源而上的“莫徭”后裔,主要活动和屯聚于境内西部的武冈、新宁、城步和今隆回、洞口等地。随着武冈峒瑶杨再兴领导的瑶民起义势力扩展,武冈军所属武冈、绥宁、临冈三县,“悉为徭人所有”。南宗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在九十团峒瑶民活动之地置新宁县。由于官军多次征剿,迫使瑶民大批南迁广西一带,留居下来的退避深山,耕山为业。或与外来汉人融合,在境内西南部形成“民瑶杂处”的格局。
  南宋始出现“苗”的族称。自此以后,活动在境内西部的“飞山蛮”,在多个民族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中,出现地域性的变化。屯居于巫水流域的“飞山蛮”后裔,演变成后来的苗族;聚居在渠水(古称〓溪)流域的,称“渠阳蛮”,受“安化州蛮”的影响而成为侗族;屯聚在资水源头的,则融合为瑶族。苗族逐步成为今绥宁、城步、武冈、新宁等地为数众多的民族。苗、瑶、侗等少数民族披荆斩棘,开畲造田,筑堤修渠,辛勤耕耘,是境内西南部、西北部山区的主要开拓者。
  明朝初年,境内始有回族迁入。境内回族的始祖,大都是洪武年间从北京、南京等地应征随军而来宝庆卫的回回将士。后来不少人就地落籍,逐步繁衍分布于今市区、隆回、邵东、邵阳县及武冈、城步、洞口、新邵等地,成为邵阳的世居民族之一。
  明清两代,境内世居少数民族的分布,较之唐宋时,日益趋于稳定和明朗,其格局大致定型。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逐步由封建领主经济向封建地主经济演变。这一时期,境内苗、瑶等族的活动和反抗斗争较为活跃。明孝宗弘治十四年(1501),武冈莫宜峒(今城步江头司乡)苗酋李再万领导苗民起义,湖南巡抚阎仲宇率兵60000余人,从湖南、广西边境分八路进军征剿,于第二年将苗兵打败。因而上状调整苗疆政策,首次在今城步北境实行“改土归流”,城步成为全国最早“改土归流”的苗区。并于弘治十七年(1504)置城步县。清乾隆五年(1740),在绥宁、城步和广西义宁等地,又有苗族杨清保、粟贤宇(一说侗族)和侗族吴金银领导的苗、侗、瑶等少数民族起义,迅速扩展到毗邻州县。后被贵州总督张广泗率两湖、两广和贵州五省清兵镇压。乾隆六年,在城步五峒要地长安坪设置长安营,并移宝庆理瑶同知府驻之,分防城步、绥宁九峒苗、瑶。后来一部分来自北京的满族将士落籍这里,始有满族在境内繁衍。
  元、明、清时期,一批又一批的汉族相继迁入宝庆府各州县,汉族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不断传入少数民族聚居区,催化少数民族地区地主经济的发展。随着“改土归流”的逐步推行,苗、瑶、侗族聚居地方与府州县的政治隶属关系趋于制度化,各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往日益频繁,姻亲关系日渐增多,从而促进境内各民族的影响和融合不断加强。
  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境内除汉族外,有39个少数民族,人口达39.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94%。世居邵阳的苗、瑶、回、侗4个少数民族,人口均在万人以上。其中苗族有30.6825万人,瑶族31665人,回族29126人,侗族22203人。其他35个少数民族,人口在500人以上的有土家族、壮族、仫佬族;100人以上的有满族、布依族、拉祜族、黎族、彝族、白族;10人以上的有佤族、哈尼族、傣族、水族、高山族、藏族、蒙古族、朝鲜族、傈僳族、布朗族、毛南族、维吾尔族;1人以上的有仡佬族、畲族、普米族、京族、基诺族、景颇族、撒拉族、保安族、哈萨克族、纳西族、锡伯族、阿昌族、怒族、俄罗斯族。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以及民族习惯等多方面的原因,境内4个世居少数民族,除回族多居于城镇及邻近城镇的平丘区外,苗、瑶、侗族大多聚居在西部、西南部的山区、半山区。大体上各少数民族聚族而居,但又互相交错,呈“大散居小聚居”、“又聚居又杂居”的格局。苗族主要分布在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和武冈、新宁等县部分地方。瑶族主要分布在新宁县、洞口县、隆回县和城步、绥宁等县部分地方。回族主要分布在市区和隆回县,以及邵阳、邵东、城步等县部分地方。侗族主要分布在绥宁县、城步及武冈等县的部分地方。其他35个少数民族,除仫佬族在武冈县江塘乡等地有小的聚居外,大多系新中国成立后工作调动、从商、嫁娶、服役及国家建设移民而迁入境内。人数较少,没有形成单独的聚居区。
  苗、瑶、回、侗等少数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特征。除回族使用汉语外,苗、瑶、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城步和绥宁的大部分苗族所说的苗语,内含不少古汉语的上古音和中古音,亦与古楚语有较深的渊源,也有苗语的遗存成份;城步岩寨乡牛石和绥宁县黄桑坪苗族所讲的苗语近似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中部方言和布努语支。隆回、洞口的瑶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城步、绥宁的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的南部方言。洞口溪瑶族所说的瑶语也近似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的南部方言。在一般情况下,有自己民族语言的苗、瑶、侗等少数民族,在本民族内部以本民族语言为日常生活的交际工具,对外民族则以汉语为交际工具。居住在市区和各县城,以及散居在汉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青年一代,有的完全操用汉语。在苗、瑶、侗交错居住的地方,也有不少人会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语言。境内少数民族除城步、绥宁苗族历史上曾经有过文字之外,其他无本民族文字,用汉文记事。据道光《宝庆府志》等文献记载,城步、绥宁苗族曾使用过一种类似汉字篆体文的文字。清乾隆六年(1741)苗民杨清保、粟贤宇起义失败后,被官府强令禁用,因而失传。苗、瑶、回、侗等少数民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既保持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又吸收了汉族等兄弟民族文化的优秀素质,有众多体现本民族特色的诗歌、传说、谚语、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在居住、饮食、服饰、婚姻、节庆、丧葬、禁忌和信仰等方面,还保留着古朴独特的民族习俗。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他们逐步改革,不断推动本民族的进步和繁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邵阳各少数民族结束千百年来受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历史,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发展和巩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优势,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真正平等,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在经济、技术和人才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优惠待遇。尤其是积极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实施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逐步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内部事务。1956年11月,在苗族聚居的城步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撤销城步县建制,建立城步苗族自治县,系全国第二个苗族自治县。自1956年起,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隆回、洞口、新宁和绥宁县先后建立一批民族乡。至1990年底,全市共建立民族乡25个,其中绥宁县建立民族乡17个,是全省建有民族乡最多的县。此外,邵阳县、邵东县和市郊区建有5个回族村,新宁县建有1个瑶族村。民族区域自治的实现和民族乡的建立,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较快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紧密结合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实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不断巩固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邵阳的各少数民族一定会跻身于现代先进民族之林。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