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年龄构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阳市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65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年龄构成
分类号:
C922
页数:
3
页码:
498-500
摘要:
本节记述了邵阳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情况,其中包括了年龄组比例、构成类型等。
关键词:
地区人口
年龄构成
邵阳市
内容
一 年龄组比例
民国30年(1941),为了征兵的需要,省民政厅分下列年龄组对人口进行统计:境内邵阳、武冈、新宁、城步、绥宁5县0~5岁人口为40.83万,占5县总人口的15.6%;6~12岁人口为44.05万,占总人口的16.8%;13~17岁人口23.66万,占总人口的9.0%;18~20岁人口11.86万,占总人口的4.5%;21~25岁人口41.60万,占总人口15.9%;36~15岁人口33.05万,占总人口12.6^;46岁以上人口67.26万,占总人口的25.6%。
新中国建立后,新生儿明显增多。1953年“一普”时,东北片新邵县总人口40.47万,其中学龄前儿童(0~6岁)占21.79%,学龄儿童(7~12岁)占12.25%,劳动后备人口(13~15岁)占6.31%,劳动年龄(男16~60岁,女16~55岁)人口占50.61%,退休年龄(男60岁以上,女55岁以上)人口占9.04%;西南片城步县总人口10.07万,其中学龄前儿童占18.65%,学龄儿童占11.72%,劳动后备年龄人口占5.89%,劳动年龄人口占54.81%,退休年龄人口占8.94%。
1964年“二普”时,新邵、洞口、武冈、新宁、城步5县(只有5县资料)总人口176.99万,其中学龄前儿童因1959~1961年为生育低谷期,该年龄组占总人口比例19.50%,较“一普”时略有下降,其中新邵县下降2.89个百分点,城步县下降2.16个百分点;解放初第一个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儿童均进入学龄儿童,故学龄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为15.90%,其中新邵县较“一普”时上升3.09个百分点,城步县较“一普”时上升3.21个百分点;民国时期生育低谷期出生人口均进入劳动年龄,故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下降为50.19%,其中城步县(49.95%)较“一普”时降低4.86个百分点。
1982年“三普”时,境内总人口588.92万,其中邵阳市39.93万。因70年代末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展开,学龄前儿童占总人口比例全境为14.01%,其中市区为12.34%,较1964年“二普”时5县平均数分别低5.58、7.25个百分点。而50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均进入劳动年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上升为53.36%,其中市区为59.17%。
1990年“四普”时,人口年龄构成较“三普”时的变化是:因1984年后开小口子,准许少数人生育2胎,加之计划生育因人口流动大,工作越来越难作,学龄前儿童占总人口的比例,全市上升1.44个百分点,市区上升0.31个百分点;因70年代末80年代初计划生育工作正常开展,此期出生的儿童进入学龄,故学龄儿童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全市下降4.76个百分点,市区下降4.2个百分点。而1962~1974年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均进入劳动年龄,故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其中全市上升4.91个百分点,市区上升3.94个百分点。
二 构成类型
新中国成立后,人口急剧增长,人口模式为年轻型。70年代中期,开展计划生育,人口急剧增长的势头得以遏制,而人的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口模式由年轻人口型向成年人口型过渡,人口再生产模式由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
知识出处
《邵阳市志》
出版者:湖南人民出版社
邵阳古属荆州,地处湘中偏西南,西以雪峰山脉为屏,南以五岭山脉为障,资水纵贯其中,地域辽阔,丘陵起伏,林果成荫。自西汉置县,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
阅读
相关地名
邵阳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