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89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民俗
分类号:
K890
页数:
7
页码:
521-527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社会民俗的生产与生活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社会
民俗
内容
第一节 生产
出种。清末民国时期,尚行“忌戊”,立春后五个“戊日”,不宜动土、不能出种。种水稻播秧谷时,先在田埂上插三支香,放一夹纸钱,以酒酹地。插秧时,第一次进秧田扯秧,称“开秧田门”,亦在田埂上插香三支,放纸钱一夹,方下田扯秧,以期神灵保佑,风调雨顺,虫害不侵,五谷丰登。种大豆、花生时,忌说与种豆、种花生有关的话,以免鼠雀掘吃种子。种蕌、葱、蒜时忌穿青衣,以免蕌、葱、蒜头上长黑皮。以上习俗现基本绝迹。
罾网匠在扳罾、鱼网织成时,设祭品,烧纸钱,斩鸡祈神,俗称“封龙口”,不封龙口,则捕不到鱼。现此习已无。
店铺开张营业,要选黄道吉日,祭财神,燃放鞭炮,以求生意红火,财源广进。小商贩出门做生意也要选“吉日”,忌走回头路,出门时忌碰见女人。早晨忌说梦、蛇、病、死、鬼之类的不吉之语。今生意人仍然讲究,有的还在居室供财神,焚香礼拜。
第二节 生活
一、饮食
境内以大米为主食,日食三餐。新中国建立前,粮食自给的农户及城镇居民,多食干饭。贫苦户常以大米煮稀饭,磨粉搅巴(糊糊),甚至添野草充饥。杂粮为主产的农户,红薯、麦子半年粮,红薯多为蒸食,或晒成薯干煮食。大小麦磨成粉,做麦团、麦粑或麦糊食用。新中国建立之初,粮食不足地区,仍以大米配杂粮为主食,随着粮食生产的迅速发展、双季稻面积的扩大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大米食用比例逐年扩大。1973年后,薯麦多为生猪饲料,或作副食加工原料用,食用多为米饭。城镇部分居民早餐以面食稀饭代之,但多为省事或调剂生活。
菜食喜辛辣之物,“无辣不成菜”辣椒为咸菜必下佐料。农户习以茄子、豆角、刀把豆、萝卜等蔬菜腌制干菜,用〓子储存,各家四季皆备。以豆子制豆腐,煮豆豉。用豆腐、猪肉配以猪血作丸子烘干,称猪血丸子,且习惯将鲜猪肉、鲜鱼烘干,制成腊肉、腊鱼备食。
喜办筵席,俗称办酒,结婚称亲酒,满十称生酒,六十以上称寿酒,生小孩叫“三朝”酒。老年人过世,也设宴酬谢亲朋,称“白喜事”,俗称“吃豆腐”。筵席规模以家境贫富而异,少则几桌,多则十几桌,几十桌。讲究席位,依娘亲舅大,爷亲叔大的礼俗,按酒席类别,安排长者坐上席,请人坐陪席。唯结婚酒,以女方送亲客中的近亲(不分年龄)一人坐首席,在席位安排上稍有失慎,口角随有发生。筵席菜肴,肉鱼蛋为主,辅以蔬菜配碗,一般为8~10碗,富者更多,但东坡面子必备。新中国建立后,办酒安席之俗日渐淡化,其他风俗依旧。1980年始,办酒规模日大,菜肴品类增多,海参、目鱼、甲鱼、鱼翅等入筵席,烟酒日趋高档,菜肴追求花样和精美。
二、衣着
服装 民国时期,境内豪门富户男人多穿长衫,有的套马褂,衣料为府绸、丝缎、毛呢、棉绒、皮裘等;女人穿旗袍,高领、小袖、紧身。其质料以士林布、绸缎为主,贫民衣料以青、兰、白棉布为主,穿木机布者甚多。其样式,男穿对襟布纽前开短上衣,女穿大襟右开布纽短上衣。男女均穿大头抄裆裤,劳动妇女习惯系短身围裙。新中国建立后,土机布逐渐淘汰,对襟布纽短衣亦逐渐少见,男穿中山装、学生装、解放装、工作服等;女穿列宁装、春秋装以及各式大衣,多为青、兰、灰、白色。“文化大革命”中,军装在青年中盛行。1980年后,衣料品种增加,花色新颖,棉布减少,毛呢、丝绸、涤纶、呢绒等极为普遍。男装以西式衬衫为主,西装、牛仔裤、风雪衣、茄克、太空服在青壮年中流行,女装种类尤多,连衣裙、尖领衬衫、便式棉衣、紧身裤等流行甚广,女青年开始穿无袖紧身旗袍。
冠戴 民国时期,富户和士绅戴礼帽,农民戴碗帽、毡帽、纱帽;妇女戴平绒帽,或用绉纱包头。富家妇女多喜带耳环、戒指、手钏,且多为金银玉质,贫女为银质、铜质。新中国建立后,碗帽、纱帽逐渐减少,青壮年多为解放帽,戒指、耳环等装饰品稀少。“文化大革命”中戴首饰者绝迹,成年男女戴手表的日多。1980年后,冠戴不断更新,形式多样,鸭舌帽、羽绒冬帽、无沿帽、高顶帽流行日广。妇女戴耳环、戒指、项链、手钏的日多。
鞋袜 民国时期,劳动人民穿草鞋、布鞋,冬季雨天穿皮钉鞋、油鞋(布质涂桐油)、木屐,男女皆用棉纱袜。一些富户穿皮鞋、靴子,雨天穿胶鞋。新中国建立后,多穿机制布鞋、皮靴、布胶鞋、塑料凉鞋,雨鞋为橡胶制品取代。袜子有绒袜、丝袜、锦纶袜、毛绒袜等
三、住宅
民国时期,住宅有砖房、土房、茅草房等。富户住宅为砖木结构,一般农户住宅系土木结构,穷人有的住茅房。建房多择藏风落凼,屋后遮藏,门前开阔之处,座北朝南,中设堂屋,宽大无楼(有的半节楼)。左右为居室。1980年后,城镇住宅开始建3~5层,全为砖混结构,水电卫生设施基本配套;农村住宅,向砖木结构发展,部分户建砖混结构的三层楼房。
第三节 岁时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十二月二十三日夜,家家户户清扫灶头灰尘,备酒菜为灶神饯行,祈求灶神奏清天帝降福除祸。二十四夜“团小年”,合家聚宴。三十日(月小二十九)吃“年根饭”,意谓来年幸福从此扎根。吃饭时,忌外人撞入,踩断年根,故多在天亮前开餐。除夕(月大三十,月小二十九日),吃“团年饭”,称大团年,菜食丰盛,合家欢饮。小儿给长辈辞年守岁。长辈给小儿礼金压岁,叫压岁钱。是夜炉火必旺,以示来年家景兴旺,新年旧岁交替之际,放鞭炮辞旧迎新。正月初一,早餐必早,称“发财饭”。饭后,家长领儿孙给祖宗、长辈拜年,然后,乡邻街坊串家走户,相互拜年,各备烟酒糖果相待。午后,长者领儿孙上坟地祭祖。初二日,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以后亲友相互拜贺,俗有“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之习。乡间龙灯队、车马灯、狮子队开始串村竞耍,凡上门者,户主放鞭炮迎送,赠以礼金。十五日散元宵,各户吃以糯米作成的元宵糰子,是夜灯火通明,有的竟通宵达旦,各灯队竞闹元宵后收灯。新中国建立后,习俗稍有改变,并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小团年”后,地方党政干部,上门慰问军属,看望五保老人,初一上门为军属及英雄模范人物拜年。
二、清明
清明,户主带领晚辈,携香烛、纸钱、鞭炮上坟地祭祖(去世3年内的在节前几天)称“扫坟”。坟头插纸幡,坟前摆设“三牲”,烧纸钱,跪地叩拜。有的族(房)组织清明会,每逢清明,聚族(房)男丁祭祖,祭后聚餐。新中国建立后,“扫坟”习俗依旧。机关、学校备花圈祭扫烈士墓。
三、上巳
农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各户采荠菜(俗称地菜)煮鸡蛋吃,俗谓:“三月三,吃了地菜煮鸡蛋,脚板踩得石头烂”。
四、立夏
立夏日,各户作米糰吃,俗谓吃了米糰子,经得起劳累;山区人家多吃竹笋。谓“吃了笋子节节高”。
五、端阳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又称端午节),各户门上插艾叶、菖蒲,以禳除邪气。吃棕子,有的喝雄黄酒,用酒调雄黄、朱砂涂在小儿额上,或在耳朵上夹艾叶以避邪;用艾叶、菖蒲、桔叶、金银花等煮水沐浴解毒。邵水魏家桥、蒸水佘田桥有赛龙舟习惯。
六、尝新
农历六月,新谷(中稻)初熟,采禾穗剥米煮饭,置酒肉,由户主先尝,称尝新,一般为农历六月第一个“辛日”。
七、中元
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俗称“七月半”,七月初十傍晚,各户烧纸钱迎接祖先之灵,从门外迎进堂屋内,俗称接“老客”,晚上备菜油点灯,一日三餐备酒肉祭供,连祭4天。十四日晚,包封纸钱,书列祖先姓名,备纸衣到户外焚烧、放鞭炮,“送老客”。十五日晚,有的乡村筹集钱物,请和尚或道士,在村间择高地“放蒙山”、“烧焰口”,超度冤鬼野魂。新中国建立初期,接“老客”、“放蒙山”等旧俗逐渐减少。“文化大革命”期间,“放蒙山”绝迹。70年代末开始,接“老客”焚包祭祖之俗复起。
八、中秋
中秋节,女儿女婿为岳家,干儿、干女为干爹、干娘馈礼送节,毛荷殿此习甚浓。一般中午聚餐,晚上,赏月食月饼。
九、重阳节
境内重与“穷”同音,讳“穷”。故又称“富阳节”。各户宰鸡鸭过节。1986年起,定此日为敬老日。
十、冬至
新中国建立前,冬至日,各族会聚宗祠,杀猪宰羊祭祖,每户派一男丁赴会参宴,公布新的族规族约,处罚违规行为;新中国建立后,冬至会活动废止。
第四节 生诞
一、出生
婴儿出生,父亲到外婆家放鞭炮报喜。男婴,鞭炮从大门外放到堂屋内;女婴,则在堂屋内放到大门外。婴儿出生三日沐浴,称“洗三”,主家宴请亲友,做“三朝酒”。亲友备礼庆贺,外婆家的礼物尤为丰厚,备红蛋(将鸡蛋用红色颜料涂外壳)、炒豆子等礼物分送客人及乡邻。小儿满周岁,父母备文具、妆具、玩具等任小孩抓拿,称“抓周”,以所抓物件预测其志趣及前途,并备酒席宴请亲友。
二、寿庆
年满60岁,称花甲,始称寿,备办酒席庆贺(境内西北地区一般庆贺虚岁),亲友及其晚辈赠送寿屏、衣物、饼、粑等礼品庆贺。民国时期,豪门富户还升中堂拜寿。新中国建立后,寿庆习惯尚存。
第五节 婚嫁
清末,婚嫁全由媒人说合,父母包办,尚门当户对。富门豪户,一夫多妻,且买女为妾。婚后,男人可随意休妻(离婚)其时,指腹婚、童养媳、近亲婚、等郎配是处可见。民国时期,政府虽一度提倡婚姻自由,但包办婚姻仍为多数。婚嫁旧俗一般为:媒人说合后,互换男女生诞时辰,称“合庚”。合庚者,则联姻,随即“拨庚”,男方送聘礼以定亲。结婚前,男方择吉日由媒人报知女方,并将彩礼送至女方,亲属备酒肉等礼物待郎待女。结婚当天,男方雇花轿、带彩礼,到女方接亲。出亲前,女方开脸、着装,辞堂,后上轿。花轿到男家门前,男方撒米、杀雄鸡(又名斩草)、放鞭炮迎接。由事先在亲朋中选择子女多、有名望的长辈妇女,将新娘接出花轿,扶到正堂,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新郎新娘互拜后,引入洞房,饮“交杯酒”。是晚,亲友聚集洞房,新郎新娘以茶、酒、烟招待,亲友美言以答,并借机逗新娘讲笑话,作故事,弄得满房大笑,意谓洞房闹得越热火,夫妻越和睦,直至深夜才散。三日后,新婚夫妇到女方娘家回门,当日返回。
新中国建立后,封建婚姻制度被废除,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禁止包办、买卖婚姻、重婚纳妾。允许寡妇改嫁,鳏夫再娶。结婚前,男女向当地乡镇以上人民政府进行婚姻登记,领取结婚证后,受法律保护。婚姻基础差,夫妻长期不和,男女双方愿意离婚,经法定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后,各自另择配偶。结婚礼仪亦逐渐简化,合庚、拨庚程序多被废弃。“文化大革命”中,有互赠毛主席著作订终身,有的扛着劳动工具过门成亲的。共青团、工会等群团组织,亦为多对新婚青年举行集体婚礼。1980年后,讲排场、摆阔气之风开始盛行,嫁妆与筵席都日趋高档,耗资甚多,有的婚后造成生活困难。
第六节 丧葬
清末、民国时期,丧葬旧俗各地大同小异。老人临殁,子孙在床前跪候送终。死后,即在床前烧纸钱,谓起身盘缠。接着,为死者抹尸,俗称“抹七布”、装殓。所装衣服,成单不成双,多少因贫富而异。贫者装衣3~5层,富者尤多。有的在死者口内塞金银宝物。装殓入棺后,按男左女右置堂侧,设案焚香,灵柩下点清油灯一盏。同时,将死者床上的垫席、被褥等旧物焚于路旁,俗称“烧稿荐”。丧家以口头或书文向亲友讣告死者去世时间,祭奠时日等。设灵堂,后裔披麻戴孝,清和尚或道士拜忏作道场,超度亡灵。贫户仅“绕棺”、“开路”,几个小时或一个晚上,富户念经拜忏,3~7日不等。亲属备“三牲”(鸡、鱼、肉)举行堂祭。先家祭,后客祭。同时,备办纸糊的包笼、灵屋、“金银山”等,于出殡日傍晚焚化。
旧时用棺葬。出殡前,请阴阳先生择地,定坟向。死者无子,须过继同族侄辈为嗣,否则禁葬宗族主墓地。出殡时,棺上盖布毯,系公鸡,八人抬行,孝子持幡,捧灵主牌,赤足步行拜路,鞭炮、乐队随行;沿路撤米、丢纸钱,意为“买路”。抬至坟地入葬,筑坟。
新中国建立后,丧葬中的作道场、烧纸钱、看地定坟向等迷信活动渐少,其他风俗基本沿旧。60年代起,以开追悼会形式对死者进行哀悼的风习日渐推广,人民政府开始提倡火葬。1971年11月30日,县革委民政组组长赵乃成去逝,亲属遵遗嘱进行火葬,倡全县火葬之首。嗣后,国家职工实行火葬者渐多,1990年全县火葬228起,牛马司煤矿获全省殡葬改革先进单位称号但丧葬旧俗和迷信活动复起。
第七节 营建
旧俗建房,先请“地仙”定朝向,卜选动工日期。砌基脚时,由工匠杀雄鸡,烧纸钱敬神,意为驱除凶神恶煞,主人以红包致谢。兴工后,亲朋助工,在堂屋中垛下安梁树(椿树或梓树,称“椿王”、“梓将”)树由多人偷来,砍树时忌落地,树兜边留红包,燃放鞭炮。让户主得知。梁树上书写营建人姓名,建造时日,备“三牲”祭后安放。圆垛时,砌匠燃放鞭炮,在垛墙上左下右上行走一圈,边走边祝赞词,并杀鸡见血(不能杀死),从屋上往下抛,以鸡逃向兆吉凶。新中国成立后,营建中的迷信色彩减弱,其他习俗依旧。
第八节 称谓
一、亲属
曾祖父,称呼老爹(diā),老爹爹(diā·dia),太公,曾祖母,称呼老奶、太婆。
祖父,称呼爹爹(diá·dia)、爷爷。祖母呼奶奶。
父亲,称呼爷爷、爷(yá)、爸爸,东北边境的少数地区称依爷(yá);母亲,称呼娘、妈、妈妈。部分小孩叫姆妈(m·ma)。东南边境地区少数人称呼〓〓(jiá·jia)。
年青夫妻相互呼名或爱称;有子女的夫妻,有互相称孩子他爸、孩子他妈的;农村中老年丈夫对妻子的直接称呼多按自己排行称某嫂,在人前有称内人、屋里人、堂客、老婆、婆娘、女人家的;妻子在人前称丈夫为当家的,男人或名字;城镇居民老年夫妻按姓氏互称老某、老伴。
兄、弟、姐、妹,按年龄互称哥、弟、姐、妹,兄弟姊妹众多者按排行称呼某哥、某姐、某弟、某妹;兄、姐对弟、妹多呼名字。
父母对幼子、幼女一般呼爱称、昵称,即给孩取的小名、奶名等;稍长,称某伢子、某乃己、某妹子;长大后,直呼名字,孙子、孙女、曾孙、曾孙女、玄孙、玄孙女,与称呼子女无别,亦称小名或名字。叔伯父(母),比父年长者称伯父(母)或按排行称呼大爷、二爷、大娘、二娘等;比父年小者称叔父(婶娘),方言称呼叔叔为晚晚(mǎn·man)、晚娘(mǎn·niang)。叔父(母)较多者按排行称某晚(mǎn)、某娘,叔父或在名字后加(·man)。
二、戚属
姑父称姑爷,姑母称姑〓、姑妈,姑母较多者,在姑母名字中取一字加上称呼。外祖父称客(kā)公、外公、外爷;外祖母称呼外婆、婆婆、客(kā)婆。舅父,称舅爷、舅舅;舅母称呼舅妈、舅母娘,舅父母众多者,常在称谓前加上排行称呼。姨父称姨爷,姨母称姨子、姨〓、姨娘、姨妈,姨母较多者,冠以姨母在娘家女姊妹中的排行称呼。对岳父、母的称呼一般按排行称某爷、某娘,近年来逐渐改称如亲生父母。
妻兄弟称舅佬、内兄弟,呼某哥某弟或名字。有子女后,随子女称舅爷。妻姐、妹,称姨姐、妹,或随子女称姨子、姨妈等。妻姐、妹夫,称姨夫,或直呼某哥。妻侄,称内侄,呼名字。表兄弟称老表、表文。年长者按排行称呼某哥、某姐,年少的呼名字。继父称亲爷或如生身父亲一样称呼,继母称呼如生身母亲。义父、母称呼亲爷、亲娘。
三、其他
农村中,族间长辈按班辈序加排行称呼某爹(diā)、某奶、某爷、某娘、某叔(mǎn)等。同辈称呼某哥、某姐或名字。下辈均呼名字。外姓邻里,对年长者排行尊称某爷、某娘、某叔(mǎn)。工匠、工人统称师傅。商人,称老板。国家工作人员中,有职务者呼其职位。陌生人,视年龄与职业,对干部称同志,对教师称老师。分不出职业者统称同志,或对老年人称老同志、您老、老人家、老大娘。对年龄与己相仿者称老兄、老弟。有子女的夫妇,特别是妇女,对长辈与同辈,一般有按子女辈份降辈称呼的习惯,以示对对方的尊敬。如称呼公婆为爹爹(diā·dia)、奶奶。称妯娌为伯娘、晚(m6n)娘。对阿叔称某爷、某叔(mǎn)等。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