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农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民生活
分类号:
C913.3
页数:
2
页码:
518-519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农民生活的社会保障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人民
农民生活
内容
邵东农村人多耕地少。新中国建立前,仅占总人口5.5%的地主,却占有土地48.72%,而占总人口69%以上的贫雇农生活困难。有少量土地者,自耕自种,节衣缩食,正常年景,“一年辛苦半年粮,竖起禾桶无饭吃”。旱土面积多的山区、丘陵区,红薯半年粮者为多,素有“早晨圞猪圞羊(用鼎锅蒸红薯),中午芝麻裹糖(米饭上蒸红薯片),晚上双打双吹(在柴灶里煨红薯)”之说。无地农民,靠帮工、挑脚、作手工糊口,终年劳累,食不果腹,遇上灾荒,生计无着。讨米逃荒,饿死于途者,随处可见。
新中国建立后,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耕者有其田,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生产逐步发展,农民生活逐步改善。1957年,人平收入104元,口粮231公斤(不含自留地部分)。1959~1960年,农业歉收,农民生活水平下降,营养不良症并发,非正常死亡率提高。1961年,调整农村经济体制,扩大生产队自主权,生产得到发展,农民生活有所好转。1966年,人平收入116元,人平产粮食264公斤。60年代中、后期,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全面使用新技术,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公社大队利用本地资源,发展社队企业,收入增加。1974年秋冬连旱102天,全县产粮28.9万吨,人平产粮295公斤,集体分配收入119元,大旱年份农民安居乐业。
1982年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剩余劳动力务工、经商、办运输、搞建筑,农忙种田,农闲抓钱,粮食增产,收入增加。1986年,人平收入625元,人平产粮388公斤。农民消费开支中食、用、住比例,1986年与1978年比,发生明显变化,食品由63%下降到52%,衣着由8%上升到12.7%,住房由11.6%增加到16.3%,日用品由10%上升到11.4%。部分率先富裕的农户,其生活开始进入较高档次,食品讲营养,衣着讲漂亮,住房讲宽敞,电视机、摩托车、电冰箱开始被农民购用。1987年后,随着人均收入的逐年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发生变化。1990年根据各种类型的80户农户调查:人平总收入878元,比1986年增40.5%;总收入中,经营性支出和上缴占28%,比1986年下降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中,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由1986年的52.3%上升到63.6%;人平购买副食品190.5元,比1986年增49.4%。并注重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1990年人平书报、杂志费7元,比1986年4.28元增64%。年末人平存款和储蓄144.6元,比1986年66.9元增1.16倍。80户农民中,人平总收入在500元以下的15户,其中不足400元的占7户,有4户仅200元左右。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