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6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医疗
分类号: R197.1
页数: 6
页码: 494-499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卫生医疗单位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卫生 医疗

内容

一、中医
  民国时期,境内中医系个体行医,应诊形式不一,医术精湛者坐堂看病或设寓待诊,一般中医多应病家约请上门行医。医术名噪几十里者四境皆有,诊治专长各异。境西牛马司张坤元擅长内科,善治伤寒,尤其对梅毒、臁疮,用自炼的“五虎丹”为主加解毒清热药,医效显著。境南皇帝岭宁葵心,善治疑难杂症,对风湿病、伤寒病,用药独特,百十里求诊者不断。民国19年(1930),中二乡一刘姓患者,患伤寒热结旁流,脉伏热厥,舌芒刺,喜冷饮,延医会诊,皆用元素白虎汤或益攻散治之,无效。宁察其腹疼,拒按,水样便,属阳明腑实之重症,处大承气汤,开大黄4两(125克),以苦寒荡涤肠胃,另嘱家人买大黄1斤(500克),以水浸渍饮服,数剂后病愈,人称“活药王”。仙槎桥中医黄魁芳对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精细钻研。民国17年,任国民政府刘岳峙军营中医顾问,2年后弃军行医乡里,辨证详尽,审症施医,处方精当,善治内科杂症。境中梅塘戴祥祯,喜治疟疾,切脉准确,用药审慎。境东水东江骨科医生曾冬云,名著衡阳百余里。1949年,经登记境内共有中医160人。
  新中国建立后,中医人员不断增多,医术日趋提高。1952年5月,邵东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中医会员144人,县内17个区,相继建立联合诊所。凡有一技之长,愿意从医者,均可加入联合诊所。1955年5月11日,县卫生协会召开名老中医座谈会,参加会议的17名名老中医交流医技,献出秘方、验方170余个。1956年春,各联合诊所招收中医学徒360人,先后选送77名成绩优秀者到省、地中医院校进修。1958年,县卫协会改为县医药科学研究所。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乙脑、肺结核等疾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共收集整理秘方、单方、验方3000余个。次年《邵东县中医单方、验方集锦》汇编印发至有关单位和个人。1961年,王寿龄、唐中湘等21人由省、地、县卫生主管部门授予名老中医称号,并发给荣誉证书。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中医人员精简下放18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些名老中医受到错误处理。1979年后,陆续纠正,落实政策。1986年,全县中医有主治医师4人,医士137人。通过对医疗技术人员不同层次的培训以及派人到大专院校进修,治疗水平日益提高。1990年,全县有中医技术人员33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5人,医师61人,医士69人,药师50人。
  二、西医
  民国5年(1916),两市塘基督教堂设西医诊疗室,德国牧师行医兼卖药。民国23年,匈牙利传教士在周官桥天主教堂内附设西医诊所,附近民众在此就医。民国31年,国民党军队36后方医院迁佘田桥五里牌陈家祠堂,有西医10余人,以治疗伤兵为主,附带给当地乡民治病,民国33年日军侵境前迁走。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邵阳县卫生院在佘田桥、廉桥两地设立卫生所,各配西医2名,为群众治疗小伤小病。民国38年安徽籍军医管逸民夫妇在石株桥敬家铺开设西医诊所,备显微镜等,始给病人做大、小便检查。
  新中国成立后,管逸民西医诊所于1951年冬,由原邵阳县第十区区公所接收,改名医药合作社。是年12月,县两市塘保健诊所成立。1952年初,建邵东县人民卫生院,各区分别建卫生所,全县有西医西药人员30人。1953~1957年,通过培训、带徒和上级分配,全县西医增加到70人,其中医师2人,医士51人。1958年,邵东县红专卫校建立,定期分批培训初级医务人员,并选送优秀学员到省、地医院进修。与此同时,国家陆续分配一些大专医学院毕业生充实医疗单位,医疗技术不断提高。1971年8月,县人民医院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达30%以上,试验总结出“尿溶菌霉测定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疗法,治愈率达93%以上。1986年,收治出血热病人715例,治愈688人,死亡6人。中国科学院流脑研究所派人抽检100例出血热病人作血清学检查,治愈率98%以上。1990年,全县有西药综合性医疗单位85个,西医人员85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5人,医师213人,药师28人,初级医技人员598人。
  三、中西结合
  民国时期,中西医素无交往,且互相诋毁。新中国建立后,中西医对峙局面逐被打破。县中医院建立西医科,人民医院亦建中医科,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新医制。1960年,县内有227名西医学中医技术,运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中西药结合治病。1962年始,县内各中医医疗单位相继送省、地人民医院进修西医的中医人员280余人次。1970年起,县内中西结合为患者治疗多发病、常见病80%以上。瘫痪、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脑中风偏瘫、颜面神经麻痹、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石症等,中西结合,疗效尤佳。1974年,黑田铺区医院,用枯痔液治疗痔疮、子宫下垂、脱肛,治愈率达80%以上。1976年,县中医院五官科编写的7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溃疡263例的疗效总结,分别由《新医学》、《湖南医学》、《辽宁中医》、《浙江中医》等杂志刊出。1986年,县中医院收治100例出血热病人,实行中西结合治疗,治愈率为98%。编写《球后封闭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一文,在省中西结合眼科学术经验交流会上宣读,与会者评价甚高。1987年后,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派出中西医人员到区乡医院、卫生院指导中西结合的治疗技术,乡镇卫生院派出中医到人民医院进修培训,以提高中西结合的治疗水平。1990年,全县发生1223例伤寒病,均采用中西结合进行治疗,仅死亡3人。
  四、医疗单位
  (一)县级医院
  县人民医院 1952年建县人民卫生院,病床15张,医务人员26名,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1956年9月改名县人民医院,设内科、外科,始用万能手术床,为患者作阑尾、疝气等下腹部手术,后相继进行胃次全、脾切除、胆囊摘除,左右半结肠切除等手术。医风端正,管理制度健全,救死扶伤,受人称赞。副院长卿荣锦,护士李小平等,在抢救垂危病人中,对口呼吸,使之转危为安。有时自己掏钱为贫困病人交医疗费,在群众中传为佳话。1964年,被评为全国县级医院红旗单位,党支部书记赵开智出席全国先进医院会议,受到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接见并合影留念。1966年,职工增至95人,病床110张。1969年8月3日,外科医生魏莹铭、陈俊威等为崇山铺公社患者陈晚秀从腹后壁摘除一个重30公斤的良性结液瘤,术后半月康复出院。1970年始,用心电图和超声波等仪器为患者诊断病情。1972年6月25日外科医师曾春和为患者作胃底静脉吻合结扎术成功。同年,归国华侨内科医师司徒道生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治愈率达96%,一些外地医院来县参观学习。1974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空军459医院合作,开展针麻研究,在外科、妇科、五官科多种手术中应用,疗效明显。合编《督脉针刺麻醉1000例》专辑,受到联合国医学研究协会的推崇。1980年,病床增至200张,职工210人,其中医务人员162人,占77%。中药质量单项,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1982年,用0.5%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获得成功。1985年,集资建住院部4450平方米,翌年11月竣工投用。1990年底,县人民医院拥有病床306张,医疗技术人员259人,其中中医师8人,西医师91人,护师75人,药剂师14人,检验师6人。中、西医师中,副主任医师各1人,拥有房屋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门诊、住院病房0.6万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38台(件),是年门诊14.07万人次,诊疗住院病人7600人,死亡67人,为0.88%。
  县中医院 1958年6月1日,两市塘中医联合诊所转为县属集体性质的县中医院。职工21人,其中中医10人,中药3人,病床10张,有听诊器、血压计等简易医疗器具,名老中医较多。1959年设西医科,1963年运用中西结合治疗白内障、化脓性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急慢性色素膜炎、视神经炎等眼科疾病,成效显著。1968年有职工36人,病床36张。1969年,县中医院撤销,医务人员多下放回乡,仅留12人并入县人民医院。1970年,县中医院恢复,医务人员陆续返院。医学院毕业生陆续分配来院充实医技队伍,曾设妇产科,购置50毫安X光机1台,骨伤科开始实行开放性手术治疗。1971年,增设针灸科,运用针灸、按摩、拔火罐等传统医术治疗疾病,费用低,治愈效果明显。1975年始,运用中西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1978年,眼科医生魏湘铭用猪眼球作实验,开展泪囊鼻腔吻合、乳突根治,鼓膜修补等手术,治愈率95%以上。1979年11月,设放射科,添置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万能手术床、裂隙灯、显微镜等诊疗设备。1983年,佘田桥公社树山大队申桂英患肝硬化腹水,生命垂危,住院后,采用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痊愈。是年,内科医师彭芳英当选为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中医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单位。1988年,五官科开辟斜视矫正、眼座植入、泪水小管吻合等手术。1990年,县中医院拥有病床120张,医技人员11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生13人,医师27人,护师23人,药剂师7人,检验师4人。房屋面积6470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25台(件)。是年,诊治1.2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457人,死2人。
  第二人民医院 1986年,廉桥区医院改为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99人,医疗设备有200毫安、50毫安X光机各1台,B超、脑电图、A超、救护车、脑血流图各1台,中西兼治。1990年,拥有房屋面积5644平方米,病床90张,医技人员83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医师25人,药师5人,全年门诊4.78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257人,治愈3164人,死亡26人。
  (二)区医院
  1952年,按行政区建立17个区卫生所,职工35人,其中医务人员30人。1961年,随行政区划调整,区卫生所并为7个。1965年改名为区医院。1970年,职工增至153人,其中医务人员129人,病床153张,X光机4台,手术台25个。1972年,毛荷殿区医院医生罗润生,被派赴坦桑尼亚,参加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医疗队,其医德医风受援建指挥部表扬。各区医院通过派出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廉桥、佘田桥等5个区医院承担下腹部手术,为减轻县级医院的诊治负担,加快公社卫生院的医疗队伍建设起重要作用。1986年,廉桥区医院改为县第二人民医院。佘田桥、毛荷殿等3个区医院能作上腹部手术。1990年,全县有区医院(又称中心卫生院)6个,病床177张,医疗技术人员134人,其中主治医师38人,医师14人,医士17人,药剂师4人,房屋面积1.39万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84台(件),全年门诊17.26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9185人次,治愈7034人,死亡8人。
  (三)乡镇卫生院
  1952年,县内始建联合诊所,至1957年,共建联合诊所3个,职工285人,其中医务人员265人,病床47张。1958年,人民公社驻地的联合诊所扩充人员,改称公社医院,下设卫生所,承担卫生防预和一般常见病治疗。1962年,流光岭公社药剂员曾其华,误将砒礵作为六一散,发给砂石公社岩岭大队病人李光怡,李中毒死亡。接受此次事故的教训,县卫生局对全县药剂员进行技术培训。1975年,公社卫生院职工增至737人,其中医务人员667人,病床274张,医疗设备有X光机13台,手术台34个,有25个乡卫生院能做男性结扎手术。1983年,灵山寺公社卫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卫生院。1986~1990年,乡镇卫生院有471名医疗技术人员分批进修、培训,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全县39个乡镇卫生院,有病床612张,医技人员661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中医37人,西医109人,医士178人,药师38人。全年诊治病人12.19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59万人次,治愈出院3.05万人次,死亡17人。
  (四)其他医疗单位
  1980年,县内学校、厂矿单位建立医务室36个,医、护人员41名。1980年后,个体行医、卖药者相继出现,并日益发展。1986年,全县有村卫生室952个,乡村医生982人,个体诊所61个,个体开业医生282人,个体中西药店157家。嗣后,对乡村医生不断进行技术考核,取缔游医。县卫校、县级医院加强对村级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医术不断提高。1990年,县内厂矿、学校有医疗门诊部、所、院36个,病床223张,中西医师91人,护师22人,村卫生室96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80人。
  五、医疗制度
  (一)自费医疗
  民国时期,境内民众治病,均自费求医、买药。富人有病即治,穷人得病无钱求医,拖、抗乃至病死。新中国成立后,无固定工资收入者为自费治疗,严重患者,视其家庭经济状况,确无力承担者,由集体或国家给予一定补助,国家和集体医疗单位予以优惠治疗,甚至免费。1979年,县人民医院对建院以来自费治疗的患者,历年所欠的2.5万元医疗费用进行全面清理,确属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偿还的,经本人报告,大队证明,公社签具意见,一次性豁免1.9万元。嗣后,坚持随时看病,随时交款,但个别暂无交款能力的急性病患者,经领导批准,先抢救,后交款。1990年,县人民医院属于抢救病人而少收或未收取的医疗费用达6.97万元。
  (二)公费医疗
  1953年8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地方部队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患病,持公费医疗证定点就医,医药费每人每月规定1元,严重病人超过规定标准者,就医前报单位领导和公费医疗管理单位批准实报实销。企业单位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其医疗费用由企业自行负担。1955年起,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费用由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掌握,集中使用,门诊处方以3天药量为限。1968年4月,县公费医疗委员会只管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门诊医药费由单位凭据报销。1975年11月起,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按在编人数,由县财政人平拨款20元,由单位包干负责,住院病人按原制度执行。1985~1986两年,年人平分别拨医药费30元、40元,节余50%归己。嗣后,各机关对医药费标准有所调整,超支部分经领导批准从公费中补给。企业拿固定工资的职工治病,其医药费由公费负担,单位掌握开支;职工家属按不同工种及其劳保条例分别由公费负担30%、50%,或给予适当补助。1990年,全县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医药费开支141.4万元,人平119元。
  (三)农村合作医疗
  1968年,仙槎桥公社骑龙大队从历年所提的公益金中垫付部分资金,每个社员交纳1元为合作医疗基金。社员治病,依大队合作医疗基金承受能力和患者经济状况,集体负担50%、80%乃至100%不等。同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在此召开现场会议,全县推广其经验。1970年,县内有942个大队(占大队总数97%)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6万多元,划旱土2432亩,培植中草药320多种。县、区、社医院分期分批举办赤脚医生训练班,组织临床实习,共培训大队赤脚医生1688人,生产队卫生员5920人,对治疗农村一般常见病、急发病起一定作用。1972年10月,魏家桥公社建立社、队两级联办制度,县革命委员会向全县推广其作法,不久,社、队联办制全部停止。1975年,杨桥公社蚂蝗大队赤脚医生曾志宙,培植中草药,中西结合为社员治病,随喊随到,在全省卫生工作先进代表会上介绍了经验,受到大会表彰。1979年11月,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顿,赤脚医生逐个考核发证,获合格证书者1125人,临时证书395人,有10人不合格被劝退。1980年后,合作医疗逐渐改体,分别为村民委员会集体办、乡村医生(赤脚医生改名乡村医生)承包办和个体办三种形式,以个体办为主。1990年,全县有村卫生室964个,乡村医生1080人,医药费由患者自负。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