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卫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6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卫生
分类号:
R193.3
页数:
13
页码:
490-502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卫生运动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卫生
运动
内容
清末,境内中医人员在家或走村行医。集镇和部分农村设有私营中药店,小本经营。民国5年(1916),西医传入境内,国药店和中药医师陆续增加。中医张坤元、黄魁芳、刘雄心、戴祥祯、宁葵心以医术高明而闻名境内。民国34年邵阳县卫生院在佘田桥、廉桥设立卫生所,西医技术逐渐应用,而广大农村缺药少医严重,地方病、流行性传染病不断发生。是年,境内麻疹、痢疾流行,死亡5000余人。当时周官桥的何家坪痢疾患者死亡十之八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不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开始,卫生部门组织力量,对麻疹、白喉、疟疾、丝虫病、流行性脑膜炎、地甲病、头癣等地方病,普查150万人次,针对不同病情,及时搞好防治。妇女、儿童、工业劳动保健工作日渐加强,医疗机构不断增设,人民就医条件日趋改善。1990年,县内有县、区、乡镇卫生机构51个,村卫生室964个,门诊部(所)33个,病床694张,国家、集体医疗技术人员1711人,县内每千人中有医技人员1.53人。
第一节 防疫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4月,邵东县防疫委员会成立,领导和发动群众搞好卫生,预防疾病。为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在全县教师中训练卫生防疫员800名。1956年3月22日,两市镇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配清扫工人5名。是年5月,县防疫委员会撤销,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委会)成立。各地联合诊所配专职防疫医生,组织群众开展以“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提倡不喝生水,定期清除垃圾,开展“三扑”(鼠、蝇、蚊)、“二灭”(臭虫、跳蚤)活动。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大扫除。1958年12月,县召开卫生工作扩干会,提出在1959年“七一”前除尽“七害”(鼠、雀、蝇、蚊、蟑螂、臭虫、跳蚤),全县群众热烈响应,几个月时间,消灭老鼠84万只,消灭蝇(蛹)4160公斤,跳蚤、虱子、臭虫绝迹。此后,经常性的活动陆续不断。1970年,县爱委会配合有关部门在仙槎桥公社铜鼓大队开展两管(水、粪)、五改(水井、炉灶、厕所、猪牛栏、环境)试点,随后全县铺开。1981~1983年,开展以治理脏、乱为突破口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城镇街道建立门前“三包”(绿化、卫生、秩序)责任制,定期检查,实行奖励制度。县爱委会与3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包干合同。1985年,县城添置大型垃圾车2辆,洒水车1辆,大型垃圾桶16个,定期拖运垃圾。各机关单位,每逢星期六开展大扫除。县有关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对改善环境,控制常见病、多发病起到一定作用。1986年,全县农村新建、改建水井7840口,其中机压井300口;改造旧式炉灶5.5万个。1987年后,每年开展2~3次灭鼠活动。1989年,县集资18万元,帮助邵水两岸33个村打水井80口,改造旧井32口,解决饮水受污染问题。1990年,全县改水井8750口。
二、食品卫生
民国时期,境内无食品卫生管理机构,人民缺食者多,食品卫生条件极差,肠道传染病常有发生,危害人身健康。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贯彻中央卫生部颁发的《清凉饮料食物管理暂行办法》,生水制作的冷饮、凉粉禁止出售。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建立,配专人分管食品卫生。1962年,对经营肉食、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病者,由单位调换工作,分别治疗。1974年,食品卫生管理以冷饮为重点,对生产和经营单位不断进行抽样检查。1975年,对邵东冰厂生产的冰棒、冰水、豆沙,抽样鉴定,细菌总数分别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5倍到9.3倍,责令停业整顿。1976年,抽查县副食品公司、饮食公司所属的15个商店、饮食店37个样品用具和食具,其中有大肠杆菌生长的18个,占48%,细菌总数1万个以上的14个,占37%,细菌无法计数的5个,占13%。被检单位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改进。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颁布后,县卫生防疫站会同各食品企业主管部门,举办食品卫生知识讲座82次,向从业人员讲授法制、食品卫生知识,听课3600多人次;举办食品卫生训练班12期,训练470人次。1982年7月12日,驻马桥公社官桥饮食店,误将碳酸钡为苏打制作包子、馒头,食后中毒13人,死3人。事后对当事人进行处理。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单5万份,广泛宣传并组织59名医务人员,编成10个组,历时3个月,对县内1137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帮助建立食品卫生档案,体检从业人员4477人,发现传染病患者3人,更换了工作。1984年,县配备7名食品卫生监督员,任命48名卫生管理员。1985年,县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所成立。食品厂、店开业,须经该所鉴定,符合条件者发给卫生许可证,方许开业。无证擅自开业者,合条件的补办手续,不合条件的依法处理。嗣后,对县内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厂、店不断检查。1990年,共检查厂、店2598家,合格厂、店占89.1%,吊销营业执照5家,停业整顿45家,被罚款81家,限期改进的121家,销毁变质和掺假食品3.7吨。
三、学校卫生
1954年,~中配备校医,为学生防病治病。县内各中小学,提倡早睡早起,不喝生水,组织师生定期开展爱国卫生周活动。1963年,全县培训保健教师60名,负责学校卫生工作。1974年,县卫生防疫站在两市镇一完小、崇山铺完小进行第一次学生视力监测,共检测学生1475人,学生视力减退率为6.78%,城镇为9.6%,农村为2.9%。1977~1980年,县防疫站分别对邵东一中、二中等5所中学和两市镇、徐家铺、佘田桥等7所完全小学的学生视力进行监测,共检测学生5165人,学生视力减退率为9.35%。1980年署假期,县举办第二期保健教师训练班,培训保健教师26名。同年,以邵东二中、廉桥完小为卫生工作试点,对学生体质进行普查,综合防治,建立健康档案。随后召开全县学校卫生工作现场会,县内学校卫生渐次改观。1986年,县内13所高中和区、乡(镇)的重点完小均成立体卫领导小组,由校长或1名副校长主管。1990年,全县有27所学校,建立卫生档案,监测教室333间,采光合格率91%。对幼儿园1249名儿童进行贫血调查,低于正常值的占22%。佘田桥完小对学生进行蛔虫检验,共化验355人,给636名学生服了驱蛔药。
四、工业劳动卫生
1973年,县卫生防疫站配备专人分管工业劳动卫生。1974~1976年,对县内24个厂矿接触粉尘作业的2659名工人进行矽肺普查,查出矽肺病患者83人,发病率为3.12%。普查后由各单位采取措施治疗。1974年6月,对县内从事苯作业的18个厂矿中的362名工人进行苯中毒普查,发现可疑病人1例。1977年,对县内从事铅作业的12个厂矿中的1142名工人进行铅中毒检查,发现铅吸收8人,轻度中毒4人,发病率为10.5%。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为县、区、乡(镇)的219个厂矿、8622名职工建立分类劳动卫生档案。1985年4月~1986年,全县303个乡镇企业建立了劳动卫生档案;对91个接触粉尘作业厂矿中的4284名工人,照片检查4038人,查出尘肺患者527人,由单位进行治疗。随即制订了《邵东县乡镇企业劳动卫生暂行条例》,印发各企业施行。1986年12月25日,省卫生厅在县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劳动卫生工作现场会议,其作法在全省推广。1990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对从事喷漆行业的214名工人,普查193人,为90.1%;监督监测42个厂矿,透视1720人,照片976人,苯普查193人;对3327名接近粉尘人员建立卡片,定期检查。
五、疾病普查
1952年起,组织医务人员对丝虫病、地甲病等采取全面普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摸清病情,有针对性地及时防治。
(一)白喉
1952~1964年,县内白喉发病率万分之2~5左右。1956年组织医务人员,大面积开展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患者不断减少。1978年,发病率降至万分之0.1~0.6。1979年后,预防接种工作放松。1983年,县内白喉大流行,疫情波及9个区、1个镇,发生白喉患者963例,死亡19人。发病率为万分之0.7~0.9,双风乡为甚。全县组织2359人的医疗队伍,对半岁至15岁的少年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半个月内控制流行。1990年,发现白喉3例,随即进行治疗扑灭。
(二)疟疾
1956~1958年,县内疟疾发病率达万分之10~15。1959~1969年,组织医务人员分片包干,送药上门,看服入口,进行休止期根治。对外流人员采取预防服药,有力地控制了病情的发生和流行。1971年,县内3.1万民兵参加修建湘黔铁路,感染疟疾者7087人。1972年后,采取根治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每年5~10月预防服药,11月到次年的2月根治休止期,3~4月服药抗复发。药品由国家免费供应。1986~1990年,全县发现疟疾患者76人,为万分之0.68。
(三)丝虫病
1971年,组织防疫人员和赤脚医生1062人,分成235个小组,采血22.66万人,镜检发现微丝幼虫阳性225人,为0.10%。疫区分布在县内7个区、13个公社的60个大队,槎江、双风公社为重点疫区。对患者集中免费治疗。1984年普查,血检60.3万人次,发现阳性患者469人,晚期患者5人。10月,经省卫生厅验收,获“基本消灭丝虫病县合格证书”。
(四)流行性出血热
1971年,驻马桥公社发生第一例出血热病人,以后陆续出现,疫区不断扩大,流传到县内各个乡、村。县人民医院,采用中西结合进行治疗,治愈率96%。嗣后,每年进行普查,发现患者及时治疗。至1990年的19年中,县内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4964人,亡死120人,死亡率为2.6%。
(五)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
1972~1973年春,县内发生流脑患者2922人,死亡145人。流光岭区、两市塘区尤多。县卫生部门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对疫区进行预防服药和空气消毒。1980年后,推广流脑菌苗接种,有效地控制流脑流行。1986年,全县发生流脑患者41人。1990年,发现流脑12例,立即服药治愈10人,死2人。
(六)麻风病
1977年10月~1978年1月,县组织3224人的麻风病普查队,共普查762528人,查出麻风病患者6例,其中结核型5人,瘤型1人,派专车逐人送麻风病医疗站隔离治疗。
(七)地甲病
1978年3月~1981年4月,县组织1849人的地甲病普查队,查出地甲病患者783例,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在30~40岁之间发病率较高。县卫生防疫站对查出的地甲病患者免费用碘酒治疗,全部治愈。
(八)头癣
1979年5月~1981年,全县检查95.5万人,查出头癣病患者214人(两市镇无头癣病),其中白癣111人,黄癣87人,黑癣16人,发病率为十万分之21。对患者进行免费治疗,治愈181人,治愈率达85.42%,1981年12月,经省、地检查考核验收合格。
(九)伤寒病
1990年8月中旬,县内先后发生伤寒病1223例,其中县城两市镇759例,患者按年龄分,15~35岁的青壮年占69%,经各医疗单位突击治疗,治愈1220例,死3人。
第二节 医疗
一、中医
民国时期,境内中医系个体行医,应诊形式不一,医术精湛者坐堂看病或设寓待诊,一般中医多应病家约请上门行医。医术名噪几十里者四境皆有,诊治专长各异。境西牛马司张坤元擅长内科,善治伤寒,尤其对梅毒、臁疮,用自炼的“五虎丹”为主加解毒清热药,医效显著。境南皇帝岭宁葵心,善治疑难杂症,对风湿病、伤寒病,用药独特,百十里求诊者不断。民国19年(1930),中二乡一刘姓患者,患伤寒热结旁流,脉伏热厥,舌芒刺,喜冷饮,延医会诊,皆用元素白虎汤或益攻散治之,无效。宁察其腹疼,拒按,水样便,属阳明腑实之重症,处大承气汤,开大黄4两(125克),以苦寒荡涤肠胃,另嘱家人买大黄1斤(500克),以水浸渍饮服,数剂后病愈,人称“活药王”。仙槎桥中医黄魁芳对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精细钻研。民国17年,任国民政府刘岳峙军营中医顾问,2年后弃军行医乡里,辨证详尽,审症施医,处方精当,善治内科杂症。境中梅塘戴祥祯,喜治疟疾,切脉准确,用药审慎。境东水东江骨科医生曾冬云,名著衡阳百余里。1949年,经登记境内共有中医160人。
新中国建立后,中医人员不断增多,医术日趋提高。1952年5月,邵东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中医会员144人,县内17个区,相继建立联合诊所。凡有一技之长,愿意从医者,均可加入联合诊所。1955年5月11日,县卫生协会召开名老中医座谈会,参加会议的17名名老中医交流医技,献出秘方、验方170余个。1956年春,各联合诊所招收中医学徒360人,先后选送77名成绩优秀者到省、地中医院校进修。1958年,县卫协会改为县医药科学研究所。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乙脑、肺结核等疾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共收集整理秘方、单方、验方3000余个。次年《邵东县中医单方、验方集锦》汇编印发至有关单位和个人。1961年,王寿龄、唐中湘等21人由省、地、县卫生主管部门授予名老中医称号,并发给荣誉证书。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中医人员精简下放18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些名老中医受到错误处理。1979年后,陆续纠正,落实政策。1986年,全县中医有主治医师4人,医士137人。通过对医疗技术人员不同层次的培训以及派人到大专院校进修,治疗水平日益提高。1990年,全县有中医技术人员33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5人,医师61人,医士69人,药师50人。
二、西医
民国5年(1916),两市塘基督教堂设西医诊疗室,德国牧师行医兼卖药。民国23年,匈牙利传教士在周官桥天主教堂内附设西医诊所,附近民众在此就医。民国31年,国民党军队36后方医院迁佘田桥五里牌陈家祠堂,有西医10余人,以治疗伤兵为主,附带给当地乡民治病,民国33年日军侵境前迁走。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邵阳县卫生院在佘田桥、廉桥两地设立卫生所,各配西医2名,为群众治疗小伤小病。民国38年安徽籍军医管逸民夫妇在石株桥敬家铺开设西医诊所,备显微镜等,始给病人做大、小便检查。
新中国成立后,管逸民西医诊所于1951年冬,由原邵阳县第十区区公所接收,改名医药合作社。是年12月,县两市塘保健诊所成立。1952年初,建邵东县人民卫生院,各区分别建卫生所,全县有西医西药人员30人。1953~1957年,通过培训、带徒和上级分配,全县西医增加到70人,其中医师2人,医士51人。1958年,邵东县红专卫校建立,定期分批培训初级医务人员,并选送优秀学员到省、地医院进修。与此同时,国家陆续分配一些大专医学院毕业生充实医疗单位,医疗技术不断提高。1971年8月,县人民医院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达30%以上,试验总结出“尿溶菌霉测定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疗法,治愈率达93%以上。1986年,收治出血热病人715例,治愈688人,死亡6人。中国科学院流脑研究所派人抽检100例出血热病人作血清学检查,治愈率98%以上。1990年,全县有西药综合性医疗单位85个,西医人员85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5人,医师213人,药师28人,初级医技人员598人。
三、中西结合
民国时期,中西医素无交往,且互相诋毁。新中国建立后,中西医对峙局面逐被打破。县中医院建立西医科,人民医院亦建中医科,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新医制。1960年,县内有227名西医学中医技术,运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中西药结合治病。1962年始,县内各中医医疗单位相继送省、地人民医院进修西医的中医人员280余人次。1970年起,县内中西结合为患者治疗多发病、常见病80%以上。瘫痪、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脑中风偏瘫、颜面神经麻痹、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石症等,中西结合,疗效尤佳。1974年,黑田铺区医院,用枯痔液治疗痔疮、子宫下垂、脱肛,治愈率达80%以上。1976年,县中医院五官科编写的7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溃疡263例的疗效总结,分别由《新医学》、《湖南医学》、《辽宁中医》、《浙江中医》等杂志刊出。1986年,县中医院收治100例出血热病人,实行中西结合治疗,治愈率为98%。编写《球后封闭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一文,在省中西结合眼科学术经验交流会上宣读,与会者评价甚高。1987年后,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派出中西医人员到区乡医院、卫生院指导中西结合的治疗技术,乡镇卫生院派出中医到人民医院进修培训,以提高中西结合的治疗水平。1990年,全县发生1223例伤寒病,均采用中西结合进行治疗,仅死亡3人。
四、医疗单位
(一)县级医院
县人民医院 1952年建县人民卫生院,病床15张,医务人员26名,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1956年9月改名县人民医院,设内科、外科,始用万能手术床,为患者作阑尾、疝气等下腹部手术,后相继进行胃次全、脾切除、胆囊摘除,左右半结肠切除等手术。医风端正,管理制度健全,救死扶伤,受人称赞。副院长卿荣锦,护士李小平等,在抢救垂危病人中,对口呼吸,使之转危为安。有时自己掏钱为贫困病人交医疗费,在群众中传为佳话。1964年,被评为全国县级医院红旗单位,党支部书记赵开智出席全国先进医院会议,受到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接见并合影留念。1966年,职工增至95人,病床110张。1969年8月3日,外科医生魏莹铭、陈俊威等为崇山铺公社患者陈晚秀从腹后壁摘除一个重30公斤的良性结液瘤,术后半月康复出院。1970年始,用心电图和超声波等仪器为患者诊断病情。1972年6月25日外科医师曾春和为患者作胃底静脉吻合结扎术成功。同年,归国华侨内科医师司徒道生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治愈率达96%,一些外地医院来县参观学习。1974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空军459医院合作,开展针麻研究,在外科、妇科、五官科多种手术中应用,疗效明显。合编《督脉针刺麻醉1000例》专辑,受到联合国医学研究协会的推崇。1980年,病床增至200张,职工210人,其中医务人员162人,占77%。中药质量单项,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1982年,用0.5%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获得成功。1985年,集资建住院部4450平方米,翌年11月竣工投用。1990年底,县人民医院拥有病床306张,医疗技术人员259人,其中中医师8人,西医师91人,护师75人,药剂师14人,检验师6人。中、西医师中,副主任医师各1人,拥有房屋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门诊、住院病房0.6万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38台(件),是年门诊14.07万人次,诊疗住院病人7600人,死亡67人,为0.88%。
县中医院 1958年6月1日,两市塘中医联合诊所转为县属集体性质的县中医院。职工21人,其中中医10人,中药3人,病床10张,有听诊器、血压计等简易医疗器具,名老中医较多。1959年设西医科,1963年运用中西结合治疗白内障、化脓性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急慢性色素膜炎、视神经炎等眼科疾病,成效显著。1968年有职工36人,病床36张。1969年,县中医院撤销,医务人员多下放回乡,仅留12人并入县人民医院。1970年,县中医院恢复,医务人员陆续返院。医学院毕业生陆续分配来院充实医技队伍,曾设妇产科,购置50毫安X光机1台,骨伤科开始实行开放性手术治疗。1971年,增设针灸科,运用针灸、按摩、拔火罐等传统医术治疗疾病,费用低,治愈效果明显。1975年始,运用中西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1978年,眼科医生魏湘铭用猪眼球作实验,开展泪囊鼻腔吻合、乳突根治,鼓膜修补等手术,治愈率95%以上。1979年11月,设放射科,添置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万能手术床、裂隙灯、显微镜等诊疗设备。1983年,佘田桥公社树山大队申桂英患肝硬化腹水,生命垂危,住院后,采用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痊愈。是年,内科医师彭芳英当选为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中医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单位。1988年,五官科开辟斜视矫正、眼座植入、泪水小管吻合等手术。1990年,县中医院拥有病床120张,医技人员11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生13人,医师27人,护师23人,药剂师7人,检验师4人。房屋面积6470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25台(件)。是年,诊治1.2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457人,死2人。
第二人民医院 1986年,廉桥区医院改为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99人,医疗设备有200毫安、50毫安X光机各1台,B超、脑电图、A超、救护车、脑血流图各1台,中西兼治。1990年,拥有房屋面积5644平方米,病床90张,医技人员83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医师25人,药师5人,全年门诊4.78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257人,治愈3164人,死亡26人。
(二)区医院
1952年,按行政区建立17个区卫生所,职工35人,其中医务人员30人。1961年,随行政区划调整,区卫生所并为7个。1965年改名为区医院。1970年,职工增至153人,其中医务人员129人,病床153张,X光机4台,手术台25个。1972年,毛荷殿区医院医生罗润生,被派赴坦桑尼亚,参加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医疗队,其医德医风受援建指挥部表扬。各区医院通过派出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廉桥、佘田桥等5个区医院承担下腹部手术,为减轻县级医院的诊治负担,加快公社卫生院的医疗队伍建设起重要作用。1986年,廉桥区医院改为县第二人民医院。佘田桥、毛荷殿等3个区医院能作上腹部手术。1990年,全县有区医院(又称中心卫生院)6个,病床177张,医疗技术人员134人,其中主治医师38人,医师14人,医士17人,药剂师4人,房屋面积1.39万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84台(件),全年门诊17.26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9185人次,治愈7034人,死亡8人。
(三)乡镇卫生院
1952年,县内始建联合诊所,至1957年,共建联合诊所3个,职工285人,其中医务人员265人,病床47张。1958年,人民公社驻地的联合诊所扩充人员,改称公社医院,下设卫生所,承担卫生防预和一般常见病治疗。1962年,流光岭公社药剂员曾其华,误将砒礵作为六一散,发给砂石公社岩岭大队病人李光怡,李中毒死亡。接受此次事故的教训,县卫生局对全县药剂员进行技术培训。1975年,公社卫生院职工增至737人,其中医务人员667人,病床274张,医疗设备有X光机13台,手术台34个,有25个乡卫生院能做男性结扎手术。1983年,灵山寺公社卫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卫生院。1986~1990年,乡镇卫生院有471名医疗技术人员分批进修、培训,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全县39个乡镇卫生院,有病床612张,医技人员661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中医37人,西医109人,医士178人,药师38人。全年诊治病人12.19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59万人次,治愈出院3.05万人次,死亡17人。
(四)其他医疗单位
1980年,县内学校、厂矿单位建立医务室36个,医、护人员41名。1980年后,个体行医、卖药者相继出现,并日益发展。1986年,全县有村卫生室952个,乡村医生982人,个体诊所61个,个体开业医生282人,个体中西药店157家。嗣后,对乡村医生不断进行技术考核,取缔游医。县卫校、县级医院加强对村级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医术不断提高。1990年,县内厂矿、学校有医疗门诊部、所、院36个,病床223张,中西医师91人,护师22人,村卫生室96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80人。
五、医疗制度
(一)自费医疗
民国时期,境内民众治病,均自费求医、买药。富人有病即治,穷人得病无钱求医,拖、抗乃至病死。新中国成立后,无固定工资收入者为自费治疗,严重患者,视其家庭经济状况,确无力承担者,由集体或国家给予一定补助,国家和集体医疗单位予以优惠治疗,甚至免费。1979年,县人民医院对建院以来自费治疗的患者,历年所欠的2.5万元医疗费用进行全面清理,确属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偿还的,经本人报告,大队证明,公社签具意见,一次性豁免1.9万元。嗣后,坚持随时看病,随时交款,但个别暂无交款能力的急性病患者,经领导批准,先抢救,后交款。1990年,县人民医院属于抢救病人而少收或未收取的医疗费用达6.97万元。
(二)公费医疗
1953年8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地方部队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患病,持公费医疗证定点就医,医药费每人每月规定1元,严重病人超过规定标准者,就医前报单位领导和公费医疗管理单位批准实报实销。企业单位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其医疗费用由企业自行负担。1955年起,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费用由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掌握,集中使用,门诊处方以3天药量为限。1968年4月,县公费医疗委员会只管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门诊医药费由单位凭据报销。1975年11月起,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按在编人数,由县财政人平拨款20元,由单位包干负责,住院病人按原制度执行。1985~1986两年,年人平分别拨医药费30元、40元,节余50%归己。嗣后,各机关对医药费标准有所调整,超支部分经领导批准从公费中补给。企业拿固定工资的职工治病,其医药费由公费负担,单位掌握开支;职工家属按不同工种及其劳保条例分别由公费负担30%、50%,或给予适当补助。1990年,全县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医药费开支141.4万元,人平119元。
(三)农村合作医疗
1968年,仙槎桥公社骑龙大队从历年所提的公益金中垫付部分资金,每个社员交纳1元为合作医疗基金。社员治病,依大队合作医疗基金承受能力和患者经济状况,集体负担50%、80%乃至100%不等。同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在此召开现场会议,全县推广其经验。1970年,县内有942个大队(占大队总数97%)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6万多元,划旱土2432亩,培植中草药320多种。县、区、社医院分期分批举办赤脚医生训练班,组织临床实习,共培训大队赤脚医生1688人,生产队卫生员5920人,对治疗农村一般常见病、急发病起一定作用。1972年10月,魏家桥公社建立社、队两级联办制度,县革命委员会向全县推广其作法,不久,社、队联办制全部停止。1975年,杨桥公社蚂蝗大队赤脚医生曾志宙,培植中草药,中西结合为社员治病,随喊随到,在全省卫生工作先进代表会上介绍了经验,受到大会表彰。1979年11月,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顿,赤脚医生逐个考核发证,获合格证书者1125人,临时证书395人,有10人不合格被劝退。1980年后,合作医疗逐渐改体,分别为村民委员会集体办、乡村医生(赤脚医生改名乡村医生)承包办和个体办三种形式,以个体办为主。1990年,全县有村卫生室964个,乡村医生1080人,医药费由患者自负。
第三节 医药
一、中药
(一)药材加工
民国时期,境内野生或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625种,隶属144科,其中人工培植的药材有玉竹、白芍、丹皮等25种。药材加工由各药店自理。新中国建立后,专业加工逐渐发展。1958年,县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加工厂建立,开始生产成药,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停办。1968年,黑田铺、佘田桥、毛荷殿、火厂坪、周官桥、龙公桥、砂石、团山、流光岭、仙槎桥、双泉铺等公社卫生院建立了中草药制剂室,制造中草药膏丹丸散等各种药品。1970年,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恢复,职工10人,添置切片机、斩筒机、粉碎机、炒药机等,年加工量3万公斤。1975年,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各区医院、公社卫生院均相继建立了中、成药制剂室(房),以自用为主,医院与医院之间相互调剂。1990年,县内共加工中、成药60余种,中药制剂人员328人。
(二)中药销售
清末,境内集镇开设中药店,多小本经营。民国2年(1913),江西樟树湾熊元青来佘田桥开设熊元裕国药店,雇工经营,且聘医坐堂,生意甚旺。继而,佘田桥的利太和药店,两市塘的普济药店,泰康药店,廉桥的三益庄药材行,松龄堂药店,仙槎桥的普济生药店,陆续开业。民国38年,境内共开设私营中药店107家,多设于集镇,农村仅有部分中医兼营中药,买药甚难。新中国成立后,中药事业有所发展。1956年,全县中药店增至155家,从业人员165人,1957年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分别成为公私合营或合作药店。1958年,公私合营和合作药店,资金500元以上的并入县药材公司,统一核算,从业人员纳入公司编制;资金500元以下的并入各公社卫生院。1962年,公社卫生院的中药店均划给药材公司管理。县、区、公社的医疗单位,重新设立中药房、中药制剂室等。中药销售及其加工人员相应配备。1975年,全县有中药销售店120多家。1983年,经批准的个体和联合经营的中药店相继经营。1990年,全县有国营、集体和个体中药店500多家。
二、西药
民国34年(1945),两市塘有2名退伍军医开设西药店,药品从外地购进,卖药兼行医。新中国成立后,县药材公司于1954年开始经营西药,县内的主要集镇设中、西药零售门市部,公私合营和合作药店亦兼营少量西药。1964年,县人民医院建立简易制剂室,制造本院需要的注射用糖、盐、酊等水剂药品。1970年制剂室扩建,生产品种、数量增多。1979年,廉桥地区医院制剂室由生产糖盐水逐渐发展为生产葡萄糖盐水、氯化钠、苯甲醇、甘露醇、苏打等。1986年,县人民医院制剂室增加生产葡萄糖、氯化钠、甘露醇、利凡诺、硫酸镁、麻黄素、阿托品、炉甘石等60多种西药。全县共有西药专职药剂员84人,其中药剂师4人。1987年后,卫生系统实行目标管理,各医疗单位建立了药品质量检查小组,有质检员128人。1990年,全县有45个单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西药师28人,西药剂士27人,西药剂员18人。
第四节 妇幼保健
一、新法接生
民国时期,境内产妇分娩由接生娘或年长妇女徒手接生,一遇难产,母婴丧命者时有出现,产妇视分娩为“鬼门关”,家庭成员为其提心吊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邵阳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11月在范家山建妇幼保健站,举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改造旧产婆30多人。1952年,县卫生部门陆续培训新法接生员,免费发给接生药品和器具,新法接生队伍扩大,逐渐代替旧法接生。1957年,县内有接生员668人,组成380个接生站。1958年,全县设妇产院166个,产床790张。1963年,牛马司公社接生员姜菊英拒绝学习和实施新法接生,21例新生婴儿感染破伤风死亡,姜被开除接生员队伍,并通报全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新法接生一度放松,事故不断出现,光简家陇公社就死亡产妇19人。1976年,县妇幼保健站在县内各集镇兴办妇幼保健展览,介绍新法接生和妇幼儿童保健知识,参观者5万多人次。县内新法接生得到恢复与普及。1977年起,以区为单位对新法接生员进行轮训,配发接生包,技术素质日趋提高。1986年,产妇死亡率下降为1.24‰,新生婴儿破伤风死亡率0.23‰。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新法接生日益普及。1990年全县共分娩13412人,其中新法接生13364人,占总分娩人数的99.64〓。
二、围产期保健
1979年,黑田铺公社举办围产期保健试点,对受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全面进行检查,对高危妊娠建立保健卡片,发给保健手册,定期监护,纠正异常。1980年全县铺开。1984年,县内有高危孕妇7885人,其中妊毒症634人,前置胎盘103人,胎盘早剥13人,胎位异常2297人,骨盆异常587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387人,多胎妊娠269人,不良分娩514人,有流产史的729人。通过系统的监护,高危因素及时处理,安然分娩6006人,手术助产1879人,高难产造成的死亡得以杜绝。1990年,在分娩孕妇中,产前检查5.63万人次,人平4.2次,其中对孕12周的产妇建卡检查7666人,检查57.16%,对高危孕产妇及时监护管理,安全分娩1861人,比1984年的安全分娩1629人,高14.24%。
三、儿童保健
1950年11月~1951年4月24日,水东江、崇山铺等地小儿麻疹流行,死亡儿童440余人。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疗小组进行防治,控制蔓延。1952年,全县城乡首次对17.22万儿童接种牛痘苗。1954年,有3.18万儿童接种百日咳、白喉苗,继而,接种菌苗增加到麻疹、流脑、卡介苗、麻痹糖丸等。年年不断,降低了小儿传染病的发病率。就小儿麻疹统计:1957~1970年,发病5.21万人,死787人;1971~1980年,发病1.95万人,死214人。1980年起,每年对小儿进行健康检查,当年受检儿童8.2万人,发现佝偻病5477人,贫血4578人,营养不良681人,蛔虫患者1.42万人。检后,进行针对性口服药治疗,并免费为儿童驱蛔虫。1986年,对当年新生婴儿进行健康登记,定期检查,发现疾病,指导治疗。嗣后,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开展儿童健康检查。1990年,共检查3.9万人,检查率42.3%。查出佝偻病患儿3774人,患病率为0.9%:缺铁性贫血2645人,患病率0.67%。全部进行了治疗和矫正,评出健美儿童186人。
四、妇科病防治
1959年,县内开始对妇科病进行普查。查出患者2788人,以子宫下垂为多。随之,进行治疗。次年,普检全面铺开,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力量,逐队进行,共普检妇女2.18万人,查出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宫颈炎、阴道霉菌、滴虫病患者9142人,轻度病人在家治疗,严重患者送公社疗养院医治。1972年,县妇幼保健站在仙槎桥公社进行妇科病全面检查试点,共检查妇女2530人,发现各类妇科病患者1245人,占被检妇女的49.5%。随即在该社范围内设立12个临时医疗点,以中草药、新针疗法、上托等对症治疗方式,治疗患者805人,其中治愈355人,好转402人,有效率为93.7%。次年,普查在全县铺开。各公社建立普查领导小组,以公社卫生院妇幼医生为骨干,组织专门队伍,通过短期训练,分队进行。县妇幼保健站妇幼医生分队指导。共普查妇女8.76万人,发现妇科病患者4.62万人,发病率为52.7%,随后进行治疗,治愈和好转3.32万人,有效率为77%。黄陂桥公社卫生院妇幼医生赵喜祝,对妇科病患者经常上门送药,亲如姐妹,使公社内85%的患者转危为安,受到省卫生部门的表彰与奖励。此后,以区医院、公社卫生院为主体,每年进行普查普治,针对不同疾病和病情程度,采取多种方式予以治疗。对严重危害妇女身体的子宫脱垂、尿瘘病,给予免费治疗。至1986年,全县共普查71万人次,查出患者39.8万人次,治疗32.4万人次,治愈28.9万人次,治愈率89.2%。1990年,积极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对60岁以下的7.19万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检查,查出患各种妇科病人3.29万人,发病率45.82%。100%进行治疗,防癌涂片化验1863人,查出可疑癌症患者4人,及时送医院诊断和治疗。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