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广播 电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62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广播 电视
分类号: G229.276.4
页数: 2
页码: 485-486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建设不断扩大发展。
关键词: 邵东县 广播 电视

内容

一、机构
  1954年6月,县收音站建立,配干部2人,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要新闻,为县委领导提供信息为主。次年,县广播站建立。1967年5月,黑田铺公社建立广播站,配机线员、播音员各1人。随后,各公社站陆续建立。1974年,县广播站始设外线组、修理组,干部、职工增至14人。嗣后,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乡镇广播事业的建设不断扩大,经济条件好的村建立广播室,转播重要新闻节目,并用以传播村级组织的有关规定和通知。1990年,县内广播电视局(站)共97人,区、乡、镇广播站48个,村广播室225个,通广播的乡镇占乡镇总数的97.5%,通广播的村801个,为总村数的80.3%,入户喇叭8.9万个,总复盖率50%。
  二、广播
  (一)播音设备
  1953年,县广播站播音的主要设备有500瓦扩音机、增音机、电唱机、601型录音机各1台,机房1间,面积16平方米。1970年5月,机房扩建,新增50瓦扩音机2台,601型、602型录音机各1台,架设用电专线。1985年3月,新建办公楼竣工投用,播音机房面积增加到250平方米。1987年,安装调频发射天线,扩音设备增加。1990年,县站播音设备有50瓦调频机1台,收讯机1台,500瓦扩音机1台,635型、261型录音机各3台。县内48个区、镇、乡广播站,有固定机房和播音室,主要播音设备有扩音机110台、功率2.89万千瓦,录音机10台,收录机40台,电唱机48台,收音机52台。107个村设立广播室,备有扩音机107台,功率5250千瓦,电唱机210台,收录机3台。
  (二)网路
  1955~1965年,无广播专用线路,利用邮电部门的电话线传输讯号。1965年6月,县城至檀山铺公社檀山铺大队的广播专线架设竣工,全长3.5杆程公里。随后,社队筹资131.7万元,架设公社以下支线。至1977年,县城至44个公社的广播传输专线架通,共313.3杆程公里。公社以下的支线3110杆程公里。全县998个大队,有986个通广播,9362个生产队,有7781个通广播,入户喇叭9万只,入户率为45%,音响率达86%。接着,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力量〓对农村线路进行整顿。1981年喇叭入户率达48%。1984年春,冰冻严重,县城至公社传输专线断杆572根,13对线路中断传输;公社以下支线断杆5381根。1985年开始,县区组织力量筹集资金59万元,统一规划,分线突击,两年内,修复干线313杆程公里,立杆6060根,修复乡(镇)以下支线3383杆程公里。1987年后,不断整顿和调整网路。1990年,全县有广播电线8544杆程公里,其中县、乡(镇)专线150杆程公里。
  (三)节目
  1955年12月~1964年12月,县广播站每天播音2次,时间为180分钟,主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台的新闻、文艺节目,县站自办节目依稿件内容变化而定。1965年1月至1970年12月,每天早、中、晚各播音一次,时间为360分钟,其中转播节目250分钟,始设《邵东新闻》和“文艺节目》各1组,时间110分钟,1971年起,时间为390分钟。1976年,增加《科技知识》讲座。1977年一月后,转播节目时间占52%,自办节目占48%,自办节目内容,随各个时期的工作重心而变换。1979年3月,自办节目中增加《党的生活》、《民兵生活》二组,并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当年播稿2495篇,经济建设内容占70%。流光岭区广播站,根据农学季节,开办《科技讲座》,介绍早晚稻育秧、田间管理、黄花菜和柑桔的栽培技术等农民喜闻乐听。1983年,在娄底地区广播系统表彰大会上介绍经验,获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县广播站自办节目有《新闻联播》、《农技知识》、《党的生活》、《为听众服务》、《邵东文艺》、《青少年之家》等10组,播音185分钟,占每天播音时间的47.5%。采编的录音报导《我请党作主心骨》,被省广播电视厅评为优稿,获二等奖。1990年,广播节目扩大了新闻信息,由原来的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专题栏目调整为《农业科技》、《法制园地》、《经济生活》、《兴农富湘》、《青少年之友》等9个栏目,其中《兴农富湘》参加全省台、站联播,获听众好评。
  三、电视
  1973年6月,县广播站购进1台14吋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嗣后,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相继购置。1979年6月~1981年,邵东焦化厂、邵东铅锌矿、群力煤矿分别设立电视差转台。1981年10月,县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筹资4万元,在兴隆坳海拔298.8米的山顶上兴建50瓦电视差转台,次年3月建成,因资金缺乏,未架专用电源线路,半年后停转。1984年,邵东钢厂、牛马司煤矿,建立电视差转台。1989年,佘田桥镇集资15.2万元,在佘湖山建电视差转台,功率100瓦。1989年9月开始,县城集资56万元,财政拨款16万元,省拨款5万元,兴建县城300瓦电视差转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1991年5月动工,10月1日转播电视节目。至此,全县有电视差转台9座,功率496千瓦,全县电视覆盖率80%。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