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戏剧 电影 录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5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戏剧 电影 录相
分类号: J892.4;J992.0;J943
页数: 4
页码: 475-478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的文化事业其中包含戏剧、电影、录相等情况。
关键词: 戏剧 电影 录像

内容

一、戏剧
  (一)花鼓戏
  源于明代中期的“车马灯”、“对子花鼓”。车马灯,为一丑推车,一旦乘车,二丑骑马(道具),数人掌彩灯穿行照明,唱词简练,锣鼓击节,胡琴伴奏,旦丑相互呼应。对子花鼓,为2人表演,旦持扇,丑矮步并行,亦歌亦舞,锣鼓唢呐相伴。清康熙年间,逢年过节,“曼衍百戏”,喜艺者取“车马灯”、“对子花鼓”之长,装演故事一类的小剧目。嘉庆年间,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道光末年,出现半职业戏班,为首者多为巫门坛头,表演者依事自编自定唱词,以反映民间的生产、生活和民众的疾苦与情感,朴素地表演对封建世俗的不满与反抗。时艺人文化知识肤浅,为博得观众的欢声笑语,唱词中渗进一些低级庸俗之语。同治年间(1862~1874),地方政府、宗族首领视花鼓戏为“淫戏”,曾立规禁演,但禁而不止。嗣后,花鼓艺人从祁剧中吸收剧目、曲牌和表演艺术,发展为生、旦、丑、净多角戏,以花鼓戏为主,融祁剧、花鼓为一体,同台兼演,俗称“阴阳班子”,半戏半调,乐器以竹筒(二胡)、子口堂子为主,唱腔喜用高亢粗放的“川调”,欢快热烈的“锣鼓牌子”,唱词带数板,似唱似白,字多腔少,节奏性强,生活气息浓厚,逐渐形成具有邵阳东路特色的花鼓戏。光绪十六年(1890),仁风(今野鸡坪乡)唐丁山投师学艺,组建仁风花鼓戏班,在境内广为授徒,各地相继组班。民国38年(1949),著名的花鼓戏班有丘塘班、仁风班、黄陂桥班、水东江班10余个。演出剧目有《桃源盘洞》、《四仙姑下凡》、《何氏磨媳》、《毛国金打铁》、《磨豆腐》、《百忍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花鼓戏得以振兴,演出质量有所提高。1952年10月,县楚剧实验团成立,主要艺人有孙建寅,赵和顺、张有恒、杨乾太等25人,演出于县城、主要集镇和水库工地。1955年,邵东县楚剧实验团改为邵东县花鼓戏剧团。1957年,县内1300多个俱乐部,有近半数利用业余时间演出小型花鼓戏。1959年,县花鼓戏剧团转为地方国营。1962年调整为县属集体所有制单位,为全省重点县级剧团之一。李小晚主演的《碧玉簪》、《半把剪刀》、《秦香莲》等传统剧目,获省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视古典戏为“封建”糟粕,严加禁止。县花鼓戏剧团更名邵东县文工团,学演《红灯记》等现代京剧。1976年,恢复花鼓戏剧团名称,演员增至71人。1978年,贯彻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并举的方针,在移植传统戏《十五贯》、《小刀会》、《宝莲灯》的同时,排演了《炉火更旺》、《四个营业员》、《喜上加喜》、《葫芦湾传奇》等现代戏和改编的传统戏《金钏记》,在省、市专业剧团汇演中,分别获二、三等创作奖和演出奖,并由省电视台录相播放。1984年后,配合改革的新形势,县花鼓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被指控的工程》、《银锁怨》和历史剧《魏徵》。1986年10月,廉桥镇文化站,挑选民间演乐员36人,组建廉桥花鼓戏剧团,改编传统剧目《莫愁女》,在娄底地区群众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1986年,县内有专业花鼓戏剧团1个,半职业剧团3个,演出以县内为主,有时亦应邀赴邻县演出。1990年9月8日,县花鼓戏剧团精简整编,团院合并,保留花鼓戏剧团建制,演出活动停止。年底,全县经登记的业余花鼓戏剧团5个,参演人员80多人。
  (二)祁剧
  清末,江西人杨大福、杨大禄来境内传教祁剧。民国时期,祁剧艺人既演祁剧又演木偶戏,服装道具自备,演出频繁,逐步形成专业戏班。观音阁人刘元方组建的紫云台祁剧戏班,名角何三保、殷福杰在班从艺多年,演出活动以本境、衡阳、祁阳为主,还远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演出,为当时湖南著名祁剧戏班之一。民国36年(1947),桥边塘人申广成组建祁剧戏班,在境内和接壤的衡阳境演出。1949年落担衡阳界牌。新中国成立后,紫云台班解散,其演职员多参加各地的专业剧团。1951年,新民祁剧团建立,主要在农村演出,1953年解散。至1979年,县内无祁剧团。1980年,棠下桥区半职业性质祁剧团建立,演职员30人。1982年,该剧团以“青年演员快速成材”,取得优异成绩,评为湖南省农村剧团先进单位。1985年演出场次减少,收入下降,时演时停,部分老艺人应聘去外地科班。1990年,双泉铺、杨桥乡部分老艺人组建业余祁剧团,人员15~20人,既演祁剧,又演木偶戏。
  (三)木偶戏
  以木雕人物头像,着衣帽,演员操木偶,在5米见方用青布围圈的表演场内舞木偶,配唱腔,参演人数依剧情而定,多则7~8人,少则4~5人。民国时期,境内有黑田铺谢义章、瓦塘杨永和等30多个戏班。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旧俗活动。1958年,县文化馆组建了曲艺木偶戏剧团,演出的《搭子拦马》剧目,参加湖南省曲艺木偶戏剧会演,获演出奖。1959年解散。1980年后,部分艺人重操旧业,在乡村集镇表演节目,有时应聘上门,为婚、诞、喜、庆演出。1990年,全县有业余木偶戏班5个,成员42人,有的既演木偶戏,又演祁剧。
  (四)文艺宣传队
  1951年,以仁风乡组建的“三联剧团”为基础,建立县文艺工作队,先后演出《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等10余个剧目,配合阶级教育和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7月解散。1958年9月,建立县文工团,演职员22人。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现代剧目为主。1959年解散。1965年9月,县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又称乌兰牧骑轻骑队),全民性质,配演职员12人,肩挑简易道具深入农村、工厂演出。以自编自演宣传好人好事、先进人物为主,辅以演出小型现代花鼓戏剧目,1968年解散。
  二、电影
  民国28年(1939)冬,国民政府陆军36后方医院在牛马司光复堂放映多场无声电影。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邵阳部队在棠下桥等地放映抗美援朝专辑电影。同年,中苏友好协会邵阳分会在县城放映1场电影。1953年下半年,湖南省电影13队巡迴于县内放映《白毛女》等阶级教育片。1954年,省电影64队来县与13队分区放映。1956年改编为县电影一、二队。接着组建电影三、四队。1958年11月,县电影管理站建立,配站长1人。1959年,县属4个电影队和两个工矿队,均由上级电影管理部门统配影片,放映1832场次,观众147.6万人次。1961年7月,在县人民大会堂设立35毫米放映机,建立简易电影院。1966年,电影队增至9个,职工26人。是年,放映电影1490场次,观众16.6万人次,收入3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历史、故事片多被封存,《红灯记》、《沙家浜》等8部“样板戏”影片轮流放映,收入减少,院、队连年亏损。1973年,幻灯放映列为电影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取材于县内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事迹,自编放映。1977年11月7日,县城新建电影院投用开业,1300个座位,添置松花牌5501型35毫米座机。1979年9月,县电影公司建立,电影管理站随之撤销。公司设发行、技术、宣传、计财4个组,职工增至46人。10月,佘田桥、廉桥、流光岭等地,建立23个农村电影售票点。1982年,湖南省举办第二届科普幻灯会演,县电影公司职工集体创作的《欢乐的山塘》幻灯片获一等奖、《我爱黄花千万朵》获二等奖。1983年,农村电影队发展到72个。县电影公司帮助培训放映员130人。同年,各区建立电影管理站。1984年,县电影院首次放映立体电影《欢乐的动物园》。是年,全县电影放映收入突破100万元,名列全省县级公司前3名。1985年,投资17.8万元,县电影院安装制冷空调设备。1986年,全县放映电影4.4万场,观众299万人次,放映收入110万元。1987年,县内开展农林牧科技影片和幻灯片汇映活动。有14个放映单位获全国科技汇映奖。1989年9、10月间,县内各放映单位举办“国庆电影活动月”,放映《巍巍昆仑》、《开国大典》等革命历史故事片,深受观众欢迎。是年,共放映2.65万场,观众2005万人次。1990年,全县有放映单位146个,拥有松花牌35毫米座机2台,35毫米提包放映机2台,16毫米放映机160台,共有放映员250人,其中中级职称14人,助级11人,员级5人,技师24人,一等放映员8人,二等放映员20人,三等放映员156人,未定级12人。共放映1.9万场,观众1507万人次,放映收入84万元,发行收入36万元。
  三、录像放映
  1984年5月,廉桥镇个体工商户李寿民购置电视录像投影机,在城镇、农村营业性放映。此后,个体录像放映陆续增多。1985年,县内录像放映队发展到9个。1986年1月4日,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成立,对私营录像放映队进行整顿改组,无证录像放映和低级庸俗的录像带被禁止。是年,共放映3385场次,观众48万人次,收入19.21万元。1988年,县成立音像管理站,对县内音像市场进行整顿。1990年,通过整顿,县内12个音像放映队,重新登记发证,录像带统一由县音像管理站发行,录像放映走上正常轨道。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