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56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文化
分类号: G127.64
页数: 15
页码: 475-489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古代文化遗存丰富随着经济体制的变更文化管理部门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的整顿和管理情况,全面发展各类文艺事业。
关键词: 邵东县 文化 文艺

内容

邵东春秋战国属楚,汉代置昭阳侯国,古代文化遗存丰富。清末、民国时期,职业半职业戏班遍演乡间,灯舞、曲艺、民间文学等较为兴盛。新中国成立初期,县人民政府设文教科(后改文化局),相继建立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花鼓戏、电影、广播、报刊、图书、档案事业全面发展,传统文艺推陈出新,反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化大革命”期间,古装戏曲停演,“革命现代样板戏”,“革命歌曲”占领城乡文化阵地。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界清除“左”的影响,全面发展各类文艺事业,传统文艺复兴,电影、电视、录像遍及城乡。随着经济体制的变更,文化管理部门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的整顿和管理,增加文化设施。1990年,全县有各类文化单位233个,人员601人。
  第一节 戏剧 电影 录相
  一、戏剧
  (一)花鼓戏
  源于明代中期的“车马灯”、“对子花鼓”。车马灯,为一丑推车,一旦乘车,二丑骑马(道具),数人掌彩灯穿行照明,唱词简练,锣鼓击节,胡琴伴奏,旦丑相互呼应。对子花鼓,为2人表演,旦持扇,丑矮步并行,亦歌亦舞,锣鼓唢呐相伴。清康熙年间,逢年过节,“曼衍百戏”,喜艺者取“车马灯”、“对子花鼓”之长,装演故事一类的小剧目。嘉庆年间,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道光末年,出现半职业戏班,为首者多为巫门坛头,表演者依事自编自定唱词,以反映民间的生产、生活和民众的疾苦与情感,朴素地表演对封建世俗的不满与反抗。时艺人文化知识肤浅,为博得观众的欢声笑语,唱词中渗进一些低级庸俗之语。同治年间(1862~1874),地方政府、宗族首领视花鼓戏为“淫戏”,曾立规禁演,但禁而不止。嗣后,花鼓艺人从祁剧中吸收剧目、曲牌和表演艺术,发展为生、旦、丑、净多角戏,以花鼓戏为主,融祁剧、花鼓为一体,同台兼演,俗称“阴阳班子”,半戏半调,乐器以竹筒(二胡)、子口堂子为主,唱腔喜用高亢粗放的“川调”,欢快热烈的“锣鼓牌子”,唱词带数板,似唱似白,字多腔少,节奏性强,生活气息浓厚,逐渐形成具有邵阳东路特色的花鼓戏。光绪十六年(1890),仁风(今野鸡坪乡)唐丁山投师学艺,组建仁风花鼓戏班,在境内广为授徒,各地相继组班。民国38年(1949),著名的花鼓戏班有丘塘班、仁风班、黄陂桥班、水东江班10余个。演出剧目有《桃源盘洞》、《四仙姑下凡》、《何氏磨媳》、《毛国金打铁》、《磨豆腐》、《百忍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花鼓戏得以振兴,演出质量有所提高。1952年10月,县楚剧实验团成立,主要艺人有孙建寅,赵和顺、张有恒、杨乾太等25人,演出于县城、主要集镇和水库工地。1955年,邵东县楚剧实验团改为邵东县花鼓戏剧团。1957年,县内1300多个俱乐部,有近半数利用业余时间演出小型花鼓戏。1959年,县花鼓戏剧团转为地方国营。1962年调整为县属集体所有制单位,为全省重点县级剧团之一。李小晚主演的《碧玉簪》、《半把剪刀》、《秦香莲》等传统剧目,获省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视古典戏为“封建”糟粕,严加禁止。县花鼓戏剧团更名邵东县文工团,学演《红灯记》等现代京剧。1976年,恢复花鼓戏剧团名称,演员增至71人。1978年,贯彻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并举的方针,在移植传统戏《十五贯》、《小刀会》、《宝莲灯》的同时,排演了《炉火更旺》、《四个营业员》、《喜上加喜》、《葫芦湾传奇》等现代戏和改编的传统戏《金钏记》,在省、市专业剧团汇演中,分别获二、三等创作奖和演出奖,并由省电视台录相播放。1984年后,配合改革的新形势,县花鼓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被指控的工程》、《银锁怨》和历史剧《魏徵》。1986年10月,廉桥镇文化站,挑选民间演乐员36人,组建廉桥花鼓戏剧团,改编传统剧目《莫愁女》,在娄底地区群众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1986年,县内有专业花鼓戏剧团1个,半职业剧团3个,演出以县内为主,有时亦应邀赴邻县演出。1990年9月8日,县花鼓戏剧团精简整编,团院合并,保留花鼓戏剧团建制,演出活动停止。年底,全县经登记的业余花鼓戏剧团5个,参演人员80多人。
  (二)祁剧
  清末,江西人杨大福、杨大禄来境内传教祁剧。民国时期,祁剧艺人既演祁剧又演木偶戏,服装道具自备,演出频繁,逐步形成专业戏班。观音阁人刘元方组建的紫云台祁剧戏班,名角何三保、殷福杰在班从艺多年,演出活动以本境、衡阳、祁阳为主,还远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演出,为当时湖南著名祁剧戏班之一。民国36年(1947),桥边塘人申广成组建祁剧戏班,在境内和接壤的衡阳境演出。1949年落担衡阳界牌。新中国成立后,紫云台班解散,其演职员多参加各地的专业剧团。1951年,新民祁剧团建立,主要在农村演出,1953年解散。至1979年,县内无祁剧团。1980年,棠下桥区半职业性质祁剧团建立,演职员30人。1982年,该剧团以“青年演员快速成材”,取得优异成绩,评为湖南省农村剧团先进单位。1985年演出场次减少,收入下降,时演时停,部分老艺人应聘去外地科班。1990年,双泉铺、杨桥乡部分老艺人组建业余祁剧团,人员15~20人,既演祁剧,又演木偶戏。
  (三)木偶戏
  以木雕人物头像,着衣帽,演员操木偶,在5米见方用青布围圈的表演场内舞木偶,配唱腔,参演人数依剧情而定,多则7~8人,少则4~5人。民国时期,境内有黑田铺谢义章、瓦塘杨永和等30多个戏班。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旧俗活动。1958年,县文化馆组建了曲艺木偶戏剧团,演出的《搭子拦马》剧目,参加湖南省曲艺木偶戏剧会演,获演出奖。1959年解散。1980年后,部分艺人重操旧业,在乡村集镇表演节目,有时应聘上门,为婚、诞、喜、庆演出。1990年,全县有业余木偶戏班5个,成员42人,有的既演木偶戏,又演祁剧。
  (四)文艺宣传队
  1951年,以仁风乡组建的“三联剧团”为基础,建立县文艺工作队,先后演出《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等10余个剧目,配合阶级教育和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7月解散。1958年9月,建立县文工团,演职员22人。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现代剧目为主。1959年解散。1965年9月,县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又称乌兰牧骑轻骑队),全民性质,配演职员12人,肩挑简易道具深入农村、工厂演出。以自编自演宣传好人好事、先进人物为主,辅以演出小型现代花鼓戏剧目,1968年解散。
  二、电影
  民国28年(1939)冬,国民政府陆军36后方医院在牛马司光复堂放映多场无声电影。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邵阳部队在棠下桥等地放映抗美援朝专辑电影。同年,中苏友好协会邵阳分会在县城放映1场电影。1953年下半年,湖南省电影13队巡迴于县内放映《白毛女》等阶级教育片。1954年,省电影64队来县与13队分区放映。1956年改编为县电影一、二队。接着组建电影三、四队。1958年11月,县电影管理站建立,配站长1人。1959年,县属4个电影队和两个工矿队,均由上级电影管理部门统配影片,放映1832场次,观众147.6万人次。1961年7月,在县人民大会堂设立35毫米放映机,建立简易电影院。1966年,电影队增至9个,职工26人。是年,放映电影1490场次,观众16.6万人次,收入3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历史、故事片多被封存,《红灯记》、《沙家浜》等8部“样板戏”影片轮流放映,收入减少,院、队连年亏损。1973年,幻灯放映列为电影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取材于县内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事迹,自编放映。1977年11月7日,县城新建电影院投用开业,1300个座位,添置松花牌5501型35毫米座机。1979年9月,县电影公司建立,电影管理站随之撤销。公司设发行、技术、宣传、计财4个组,职工增至46人。10月,佘田桥、廉桥、流光岭等地,建立23个农村电影售票点。1982年,湖南省举办第二届科普幻灯会演,县电影公司职工集体创作的《欢乐的山塘》幻灯片获一等奖、《我爱黄花千万朵》获二等奖。1983年,农村电影队发展到72个。县电影公司帮助培训放映员130人。同年,各区建立电影管理站。1984年,县电影院首次放映立体电影《欢乐的动物园》。是年,全县电影放映收入突破100万元,名列全省县级公司前3名。1985年,投资17.8万元,县电影院安装制冷空调设备。1986年,全县放映电影4.4万场,观众299万人次,放映收入110万元。1987年,县内开展农林牧科技影片和幻灯片汇映活动。有14个放映单位获全国科技汇映奖。1989年9、10月间,县内各放映单位举办“国庆电影活动月”,放映《巍巍昆仑》、《开国大典》等革命历史故事片,深受观众欢迎。是年,共放映2.65万场,观众2005万人次。1990年,全县有放映单位146个,拥有松花牌35毫米座机2台,35毫米提包放映机2台,16毫米放映机160台,共有放映员250人,其中中级职称14人,助级11人,员级5人,技师24人,一等放映员8人,二等放映员20人,三等放映员156人,未定级12人。共放映1.9万场,观众1507万人次,放映收入84万元,发行收入36万元。
  三、录像放映
  1984年5月,廉桥镇个体工商户李寿民购置电视录像投影机,在城镇、农村营业性放映。此后,个体录像放映陆续增多。1985年,县内录像放映队发展到9个。1986年1月4日,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成立,对私营录像放映队进行整顿改组,无证录像放映和低级庸俗的录像带被禁止。是年,共放映3385场次,观众48万人次,收入19.21万元。1988年,县成立音像管理站,对县内音像市场进行整顿。1990年,通过整顿,县内12个音像放映队,重新登记发证,录像带统一由县音像管理站发行,录像放映走上正常轨道。
  第二节 群众文化
  一、机构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群众文化较为活跃。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7月建立县文化馆,配文学、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等专干8名,组织和辅导城镇乡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以黑板报、橱窗宣传、图书展览等形式,开展文化宣传。1954年7月,火厂坪乡首建文化站。随后,各乡(镇)文化站全面建立。1957年,农村俱乐部发展为1371个。火厂坪乡文化站被评为湖南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县文化馆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1年复名文化馆。1978年,公社文化站相继恢复,配专职文化辅导员21人,兼职19人。1979年10月,县文化馆评为湖南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单位。1981年,廉桥公社中心文化站广泛利用幻灯、黑板报等工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评为湖南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1985年7月,录用国家专职文化干部21人。1987年7月,县文化馆新建办公楼2300平方米,设游艺室、音乐室,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县48个乡镇文化站,均配专职辅导员,指导乡村开展文化活动。县文化馆被评为全省群众文化工作和“以文补文”先进单位。1990年,全县48个区、乡(镇)文化站,实行目标管理,简家陇乡文化站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二、活动
  耍龙灯 龙为篾扎纸糊的龙头、龙尾,龙体红布嵌黄边,分7拱、9拱、13拱,最长的108拱不等;灯有篾扎的牌灯,各种异形灯和提笼灯等。民国时期,各自然村或族房建有龙灯会,多在春节期间外出表演。表演的故事为耍四门、黄龙窜洞、野鸡跳间等。新中国建立后,龙灯会消失,龙灯队依然存在,除春节期间活动外,少数老年寿庆,亲友出动龙灯庆贺,有的出殡也出动龙队随行,重大节日,有的乡村组织龙灯队游行。
  舞狮子 狮子,分手狮、大狮两种,手狮为木雕脸谱,红布狮身,狮队设两个狮头,二人各执狮头对舞;大狮为木雕或篾扎的彩色狮头,狮身布缝而成,流苏嵌边,头、尾各1人拱撑,形态逼真。表演动作为搔痒、舔毛、拂毛、打滚、登高等。狮队还配合拳、棍等民间武术进行表演。民国时期,多以村落为单位,在春节期间活动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活动依旧。“文化大革命”期间,舞狮活动停止。1980年起,素有舞狮活动的乡村,每年春节前进行练习,多与民间武术活动相配合,在村落之间上门舞狮,直至散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止。
  车马灯 以春节期间活动为主,由自然村落和宗族组成,每灯队30、50、100人不等,重大节日和特殊庆祝活动,亦出动车马灯,游乡过节。
  采莲船 一旦一丑表演,船配双桨。旦着翠绿绸缎衣裤,身束腰带,足穿花鞋;丑戴草帽,配以活动鼻须,二人相互戏嬉,多在新春佳节期间开展活动。
  打渔鼓 渔鼓为3尺竹筒,一端蒙上蛇皮用手击拍,发出嘭嘭响声,单人表演。自编、自唱,多为祝贺一类的赞语,也有唱传统的七字句短篇小说,如《烈女文》等。新中国建立后,每逢文艺表演时才上演。1958年,湖南省文化工作检查团来县检查,火厂坪供销社炊事员赵禄生以打渔鼓的表演形式,演唱《莫打青蛙》,获检查团赞赏。1980年后,单一出门打渔鼓者甚少,仅在耍车马灯和在举行群众性文艺汇演时,出场表演。
  莲花闹 为短竹板两块,绳系其头,挂左手拇指,有节奏地与右手握的竹板间击,边击边唱。唱词为四六快板,并随急应变唱一些赞语。民国时期,唱莲花闹者以此讨钱糊口。新中国建立后,表演形式依旧,但不以此糊口,每逢群众文艺汇演时,出场表演。
  民歌 境内乡民在生产之余或欢畅之时,唱歌以抒发情感,多为独唱,无乐器伴奏。歌词一般为四句;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清末,流传广的有《打铁歌》、《上广西》等。打铁歌歌词:“早打铁,晚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要回家学打铁。”上广西歌词:“十七十八上广西,挑头茶叶挑头米,日走大路九十九,夜走小路七十七,上磨肩膀下磨脚,为了爷娘和儿妻。”民国15~16年(1926~1927),境内农民运动如火如荼,黑田铺、两市塘、范家山、九龙岭等地,编制了《绣月歌》、《打倒地主土豪闹翻身》等民歌。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积极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歌唱党和人民政府的好政策。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堡面前、毛荷殿一带,创作了《土改法公布了》。檀山铺、两市塘等地农民创作了《太阳出来了》等民歌,一时唱遍山乡。1970年后,县内各地推广野鸡坪大队艰苦奋斗凿石开田的经验,掀起治山治土治水高潮。团山公社团山大队创作的《我们的山歌唱不完》,反映了农民群众改造山河与地争粮的干劲和毅力。1980年,县文化部门组织专人,对县内民歌、山歌进行收集,整理164首,编著《湖南民歌选集、邵东民歌资料集》,其中《上广西》被收入《中国民歌选集》、《绣月歌》、《乡里妹子进城来》、《土改法公布了》被收入《湖南民歌选集》。
  第三节 文艺创作
  清代,境内不少文人著书立说,吟咏酬唱,并刻印传世。周思仁(魏家桥人),从小喜吟诗作对,及长博学多才,著作甚丰,有《诗话类长》、《楚诗诂》、《杜诗编年》、《删后诗》、《德馨居诗文集》等。学者曾灿甫(汪塘乡),曾在外地作知县,著有《鼓吹轩诗文集》。辞官后,有“解组方知今日乐,读书不受古人愚”之句,见其心志。曾开灼(崇山铺人),为学好穷理蕴,荟萃诸家,著有《惜阴轩别墅诗钞》,措思极细,遣词极工,且寓有哲理。禹奎堂(今团山人),终生从事教育,才思敏捷,著述颇多,有《白雪山房诗钞》8卷、《薰香草堂赋稿》8卷、《同声诗集》16卷、《说诗解颐》8卷。曾廉(汪塘人)晚年从事教育,善为文,时人称其诗“天趣横溢,新意澜翻”,著有《〓庵集》、《〓庵续集》。贺金声(檀山铺人)亦善诗,少年作品即为人传诵,平生诗词甚多。民国初期,女诗人聂袭(流光岭人),著有《吟香阁诗集》,其中哭夫(丈夫在反袁护国战争中牺牲)33章,时人称“柏舟诗”、“断肠诗”。卢泮山(范家山人),曾追随蔡锷反袁护国,著有《苍波诗文集》,慷慨激昂,气贯云天。杨季睿(团山人),著《杨季睿诗集》传世。民国10年(1921),仙槎桥小学教员贺绿汀创作的儿童歌曲:“小星星、小星星,好像青石板钉铜钉,我想登上去,可惜天高路远不能登”,在儿童中学唱不停。大革命时期,袁国平、李林、刘惊涛、李化之、彭柏林、禹问樵、赵竞之等,分别著有诗词、散文,揭露封建社会的弊端,以诗文唤起民众,推翻旧制度,给人以教育与鼓舞。
  新中国建立后,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诗歌、美术、摄影等各类文艺作品,不断出现。建县初期,鲁之洛的小说《区委书记》、石兆平、张克刚的小说《森林中的哨兵》、《奇怪的蛙声》、《一网打尽》等,反映社会制度变革后,人民群众自觉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高尚情操。1958年,从县委书记到广大人民群众投入文艺创作活动。县委书记赵玉学创作的《猛跨五关》(小说),县委副书记李群创作的报告文学《三父子同走新道路》、《桂矮子老来红》,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新桥创作的小说《赵家兄弟》等,均在湖南《新苗》、《湖南文学》上刊登;匡荣归创作的《观潮派》等12首民歌,富有浪漫色彩,被《人民文学》刊载;杨真一编写的《新的课堂》(花鼓戏),全省观摩汇演后,省文化局印单行本发全省。1959年,王镇球改编的《装灶王》(花鼓戏)、刘宇明创作的《工人志气高》(歌曲)、《五月太阳红似火》(歌曲),分别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和《湖南群众艺术》发表。
  1963年,文艺创作人员深入群众,开展创作活动,反映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精神面貌。1963~1965年,肖时俊创作的国画《访问老贫农》、李国怡、杨真一编写的花鼓戏《双开锁》石兆平创作的叙事诗《白鸽子》等先后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文艺创作人员多受冲击,创作活动处于低潮。1969年,文艺创作以学习斫〓公社野鸡坪大队艰苦奋斗,改变贫困面貌的精神为主题,开展创作活动。1970年,县写作小组写作的《火红的画卷》,1971年肖时俊、李继泉创作的《红日高照野鸡坪》(连环画)等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76年,金建成创作的《要和玉皇比高低》、《书记书记在哪里》(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工农兵文艺收录出版。随后,李继泉创作的油画《勇进》、唐星照创作的《爷爷收了个好徒弟》(曲艺弹词)、石兆平、杨真一创作的《炉火更旺》(花鼓戏)等,从不同侧面反映邵东人民艰苦奋斗,战胜困难,治山治水与地争粮,发展农村经济的精神面貌。1978年,胡达成、钟南阳创作的《铁窗训子》(曲艺),省广播电台播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创作人员以拨乱反正,经济体制改革为主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不同角度,开展创作活动。1983年,刘楚雄创作《党把幸福送给我》(影曲)、《中国吹遍改革的风》(影曲),1985年孙圣仙创作的《黄花菜的来历》(报告文学)、杨小玲创作的《竞争》(小说)、石兆平、刘江鸿创作的《三敲竹杠》(小戏)等,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和热情拥护,反映了农村面貌的变化,《三敲竹杠》获湖南省业余现代小戏创作二等奖。1986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文艺作品如灿烂的山花争相开放,获省级以上优秀作品称号的新作不断涌现。1986年,刘楚雄创作的《竹篙一点船靠岸》(影曲),获全国民间民族音乐舞蹈比赛三等奖,郭大芳创作的《兄弟争妻》(报告文学)、柳志平创作的歌词《心儿留在老师身边》、《在党的周围》、《远方的信鸽》,郑玛〓创作的《父亲》、《土地》、《中国》(诗)分别发表于《江南诗词》、《湘江歌声》。1989年,伍开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十月怀胎》,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80~1990年,县内文艺创作在省以上刊物上刊载的作品有470篇,书法作者赵永华的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比赛,有17件获奖。
  第四节 文物古迹
  一、文物
  1952年,县文化部门开始收集文物。1981年县文化站配干部1人管理文物。1988年6月,县文物管理所成立,随即,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保护文物的通告》。至1990年,共收集千余件。主要有:
  (一)玉器
  有唐代以前的玉鼎、玉鱼、玉璧、玉环等10余件,玉鼎为双耳加盖,耳、足以龙狮头造型,双耳各系一环,盖系三环(耳盖共5环,已损3环)。
  (二)石器
  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石〓、石矛、石镞15件,其中旧石器时期砍砸器1件。
  (三)陶、瓷器
  有新石器时代的釜、鼎、豆3件;春秋战国时期的纹印硬陶罐163件,汉代的罐、壶21件,晋代的青瓷盘口壶2件;五代的多角罐5件;宋代的青瓷瓶,明代的青花碗,清代的描金碗、花瓶各1件。
  (四)铜器
  西周铜镈1件(上交省博物馆),重14公斤,上铸4虎,饰乳口、弦纹,为古代乐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钱、插矛19件;汉代的弩机、刁斗、铜镜(四神规矩镜、变形四〓镜、家常富贵镜);唐代的鸭灯菱花镜,龙鱼变异镜;宋代的八卦镜、花草镜、菱花边铭文镜;元代的铜镜、波斯文圆镜;明代的佛像、宣德炉等23件。
  (五)古书、字画
  唐寅的《山水人物》、吴昌硕的《飞燕图》、郑板桥的《墨竹》、赵孟的《山水》、宋徽宗的《神雕》和刘墉、曾志素、曾国荃、吴应南等古字画共133件。
  二、古迹
  1985年,县内进行普查,发现古墓葬3000余塚,居住遗址139处,古窑址21处,古建筑15处,古碑刻34块,共采集各种标本710件,整理汇编了《文物普查资料集》,绘制有全县文物分布总图,重点古迹有:
  (一)新石器晚期的居住遗址
  牛马司镇桐木村发现出土磨制石器的石刀、镞、矛、〓等200余件。大溪文化时期的白陶、黑衣夹,沙灰陶等若干陶片,器形为釜、豆、罐、鼎等。文物堆积厚0.4~9米,遗址四面环山,面积约1万平方米。
  (二)商代居住遗址
  湾泥乡封家村犁头山距地面2.6米处,出土商代青铜龙头(器物装饰部件)2件,造型奇特,表面饰云雷纹,龙冠似夔龙,出土的泥质灰、红陶,饰有绳弘纹。文物堆积厚0.6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
  (三)战国寨(庙宇)址
  灵山寺乡严家石山北坡距顶峰10米处,发现战国时期的青铜剑、矛、戈等兵器20余件,严家石山为战国时期立寨为营的兵防之处。
  (四)西汉昭阳侯城址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析昭陵置昭阳侯国,设城黄陂桥乡同意村(今名),城四周筑土墙,现存墙厚5米,高3米,城内长248米,宽137米,城址大部尚存,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唐代云霖祠
  处余湖山顶,唐代建,初为一正二侧,配厢房,佛像100余尊。唐肃宗书赐“云霖祠”匾,殿内立柱书有楹联。每逢香期,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相传唐人申泰芝舍俗修真,随南岳异人云游四海,途经此地,见峰峦秀丽,奇观异景,视为“福地圣境”。南岳异人逐传以金丹大成之旨,令申隐炼于此。“云霖祠”匾额“大跃进”时已失。1980年后,香客陆续登山朝敬。
  (六)唐代梅公祠遗址
  处九龙岭山腰,唐人仰山兄弟建,原祠殿堂2栋,正殿塑神像30余尊,清代毁,仅存房屋3间,石碑1块,高2米,宽1米。
  (七)唐代锡凡殿遗址
  处大云山东南面,唐代建,明末毁。
  (八)北宋寺观遗址
  1985年文物普查时,黄陂桥乡学道村自山岭北麓发掘北宋时铸制的铜菩萨1座,淳化元宝铜币1枚,并发现古建筑基脚、水沟、砖墙等遗迹,面积约2660平方米。
  (九)烟竹岩古猿人住址
  高楼乡扶民村的烟竹岩,距洞口20米处发现古原鹿骨化石,为古猿人栖居之所,岩洞口窄内敞,洞内套洞,洞洞相连,洞中阴河,四季流水,岩液滴聚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帘等,形态各异,钟乳石洁白晶莹,纹似雕饰。
  (十)明代建筑洪桥
  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嘉靖十六年(1538)夏被洪水冲毁,清道光四年(1824),民众募捐重建为6拱石桥,长68米,宽6.7米,高8米,两端设牌坊,各有桥阶梯20级。桥体为大而坚的麻石砌成,两侧设栏石,浮雕精美,插嵌巨碑6块,中建神庙,两端设字炉,气势磅礴,独具一格。新中国建立后,桥址所在地为范家山镇洪桥村,桥连接东西两岸店铺成一墟场,每逢集日赶集者甚多。桥上神庙、字炉、报钟已毁,两侧巨碑碑文字迹尚清晰可辨。
  (十一)清代贺金声祠、墓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贺金声驱洋未成,被湖南巡抚俞廉三杀害于青树坪,时人怀念,在其出生地檀山铺峦山岭建祠祭祀。祠分前后两厅。前厅复修。后厅宽15米,进深7.5米,三开间,中间龛堂上置贺金声坐像,两旁书“于维我公,功德在人;其生也直,其殁也神”。金声墓位于金声祠后山,前立石碑,高35厘米,宽48厘米,中镌“贺金声墓”,右书清光绪癸卯春立。祠、墓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解放战争烈士墓塔
  1971年建于界岭乡东华村,高5米,底边宽2米,上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解放战争烈士墓碑
  1971年建于毛荷殿七星坳,碑高1.5米,宽0.8米,上书“革命烈士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节 图书
  一、发行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3),张荣凡在两市塘开设晋隆昌书纸店,经营“经”、“史”、“子”、“集”等书籍和文具纸张。民国31年(1942),晋隆昌书店分设为镇记、萱记、松记3家书纸店,开始发行中小学教科书。民国37年,两市塘共有6家书纸店。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建立邵东人民书店,发行图书和中、小学课本。1955年更名新华书店,职工9人,除门市部发行外,委托县内17个区供销社代销。1957年,农村图书由供销社代销转为18个乡文化站发行。1958年,乡文化站的图书发行点转为人民公社书店。1959年,县店分别在廉桥、佘田桥建立两个图书销售门市部,在群力煤矿、团山、灵官殿等地设立4个图书供应点。1962年,图书发行网点和公社书店全部撤销,供销社恢复代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图书发行以毛主席著作为主。至1971年,县内共发行《毛泽东选集》1~4卷74.7万册。1~4卷合订本7,9万册,普及本18.22万册,《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6万册,各种语录180万本,语录纸93万张。1981年,供销社图书代销点发展为127个,销量日增。1982年,县新华书店新建库房投用,发行门店扩大,实行开架售书,并对个体书摊实行批发。是年,县图书发行领导小组建立。1984年,开始整顿私营、个体书摊和书店,对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和非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进行销毁,但低级庸俗的书刊仍暗地销售。1990年,全县图书发行209个点,发行员250人,销售图书694万册,其中,新华书店职工46人,销售图书总额247万元,个体书店8家,个体书摊300多个。
  二、藏书借阅
  清末,图书均为民藏,境内各地皆有。燕子堂(今水东江乡内)曾延权家设“菜香山馆”,藏经史子集等书几万卷,书楼标“楼不延客,书不借人”等字,并立有“看书者必须焚香静坐”的条规。民国时期,公、私立学堂始设图书室,限供教师借阅。民国27年(1938),中共党员赵勤、赵逑淑在流泽六合亭建“六三图书室”,藏书千册,多系宣传抗日救亡的通俗读物如《论联合政府》、《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中国共产党党章》,还有《浮士德》、《鲁迅散文集》等文学读物。李化之、彭柏林、禹问樵、张大野等在双泉铺、流泽、团山、桎木山等地建图书室13个。民国28年,赵赞魁、赵凯之等成立万安青年假期工读会,建立图书室,藏书有《联共(布)党史》、《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论新阶段》、《中共简史》、《八路军题名录》、《大战平型关》、《义勇军进行曲》。订有《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救亡日报》等十几种报刊,当地青年借阅者众多。
  新中国建立后,图书事业迅速发展。1952年,县图书室建立,藏书1500册,设阅览室2间,阅书者座无虚席,并办理外借手续。县直机关单位和中学设图书室,供本单位职工借阅。1956年,成立图书馆,收集民间藏书,添置新书,藏书2.5万册,有古籍善本《理性大全》和古籍珍品《十三经注》、《二十四史》7000余册。“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旧”为名,清理销毁图书近3万册,借阅活动几乎停止。1974年,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县、区、社、队组建四级图书网。至1982年,县内图书室发展到108个,藏书500万册,开展优质服务的图书借阅活动。1983年,县图书馆发放借书证1235个,年借书2.15万人次,设立普通、少儿阅览室二间,年阅读者分别为3.37和3.67万人次。1984年,毛荷殿退伍军人罗华连开办家庭图书室,藏书1100册,开展有偿服务。棠下桥退休干部、教师13人,组建“青少年之家”,建立图书室,藏书1571册,设阅览桌143张,书台5个,发借书证110个,每周一、四、五开放借阅,活跃农村文化生活,1986年,被评为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87年,新建县图书馆落成,面积2040平方米。1989年元月11日正式开馆,设采编、外借、少儿阅览、辅导5个服务“窗口”。是年,办理借书证1109个,办理阅览证704个,书刊借阅4.47万册次。1990年,县图书馆新购图书2600册,发放借书证1402个,流动图书4.26万册,藏书11.4万册。有乡、村图书室61个,藏书2.6万册。
  第六节 广播 电视
  一、机构
  1954年6月,县收音站建立,配干部2人,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要新闻,为县委领导提供信息为主。次年,县广播站建立。1967年5月,黑田铺公社建立广播站,配机线员、播音员各1人。随后,各公社站陆续建立。1974年,县广播站始设外线组、修理组,干部、职工增至14人。嗣后,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乡镇广播事业的建设不断扩大,经济条件好的村建立广播室,转播重要新闻节目,并用以传播村级组织的有关规定和通知。1990年,县内广播电视局(站)共97人,区、乡、镇广播站48个,村广播室225个,通广播的乡镇占乡镇总数的97.5%,通广播的村801个,为总村数的80.3%,入户喇叭8.9万个,总复盖率50%。
  二、广播
  (一)播音设备
  1953年,县广播站播音的主要设备有500瓦扩音机、增音机、电唱机、601型录音机各1台,机房1间,面积16平方米。1970年5月,机房扩建,新增50瓦扩音机2台,601型、602型录音机各1台,架设用电专线。1985年3月,新建办公楼竣工投用,播音机房面积增加到250平方米。1987年,安装调频发射天线,扩音设备增加。1990年,县站播音设备有50瓦调频机1台,收讯机1台,500瓦扩音机1台,635型、261型录音机各3台。县内48个区、镇、乡广播站,有固定机房和播音室,主要播音设备有扩音机110台、功率2.89万千瓦,录音机10台,收录机40台,电唱机48台,收音机52台。107个村设立广播室,备有扩音机107台,功率5250千瓦,电唱机210台,收录机3台。
  (二)网路
  1955~1965年,无广播专用线路,利用邮电部门的电话线传输讯号。1965年6月,县城至檀山铺公社檀山铺大队的广播专线架设竣工,全长3.5杆程公里。随后,社队筹资131.7万元,架设公社以下支线。至1977年,县城至44个公社的广播传输专线架通,共313.3杆程公里。公社以下的支线3110杆程公里。全县998个大队,有986个通广播,9362个生产队,有7781个通广播,入户喇叭9万只,入户率为45%,音响率达86%。接着,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力量〓对农村线路进行整顿。1981年喇叭入户率达48%。1984年春,冰冻严重,县城至公社传输专线断杆572根,13对线路中断传输;公社以下支线断杆5381根。1985年开始,县区组织力量筹集资金59万元,统一规划,分线突击,两年内,修复干线313杆程公里,立杆6060根,修复乡(镇)以下支线3383杆程公里。1987年后,不断整顿和调整网路。1990年,全县有广播电线8544杆程公里,其中县、乡(镇)专线150杆程公里。
  (三)节目
  1955年12月~1964年12月,县广播站每天播音2次,时间为180分钟,主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台的新闻、文艺节目,县站自办节目依稿件内容变化而定。1965年1月至1970年12月,每天早、中、晚各播音一次,时间为360分钟,其中转播节目250分钟,始设《邵东新闻》和“文艺节目》各1组,时间110分钟,1971年起,时间为390分钟。1976年,增加《科技知识》讲座。1977年一月后,转播节目时间占52%,自办节目占48%,自办节目内容,随各个时期的工作重心而变换。1979年3月,自办节目中增加《党的生活》、《民兵生活》二组,并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当年播稿2495篇,经济建设内容占70%。流光岭区广播站,根据农学季节,开办《科技讲座》,介绍早晚稻育秧、田间管理、黄花菜和柑桔的栽培技术等农民喜闻乐听。1983年,在娄底地区广播系统表彰大会上介绍经验,获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县广播站自办节目有《新闻联播》、《农技知识》、《党的生活》、《为听众服务》、《邵东文艺》、《青少年之家》等10组,播音185分钟,占每天播音时间的47.5%。采编的录音报导《我请党作主心骨》,被省广播电视厅评为优稿,获二等奖。1990年,广播节目扩大了新闻信息,由原来的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专题栏目调整为《农业科技》、《法制园地》、《经济生活》、《兴农富湘》、《青少年之友》等9个栏目,其中《兴农富湘》参加全省台、站联播,获听众好评。
  三、电视
  1973年6月,县广播站购进1台14吋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嗣后,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相继购置。1979年6月~1981年,邵东焦化厂、邵东铅锌矿、群力煤矿分别设立电视差转台。1981年10月,县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筹资4万元,在兴隆坳海拔298.8米的山顶上兴建50瓦电视差转台,次年3月建成,因资金缺乏,未架专用电源线路,半年后停转。1984年,邵东钢厂、牛马司煤矿,建立电视差转台。1989年,佘田桥镇集资15.2万元,在佘湖山建电视差转台,功率100瓦。1989年9月开始,县城集资56万元,财政拨款16万元,省拨款5万元,兴建县城300瓦电视差转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1991年5月动工,10月1日转播电视节目。至此,全县有电视差转台9座,功率496千瓦,全县电视覆盖率80%。
  第七节 报刊
  民国10年(1921)12月,邵东籍的湖南自修大学校长贺民范和邵东籍学者,创办《邵东声》旬刊,16开版本,贺写创刊词,以传播进步文化、改换思想为宗旨,介绍邵东的乡土资料,倡办教育,传播新思想,不久停刊。民国35年,善汉完全小学校长禹问樵与尹如圭创办《开平周报》(石印),报导解放战争和解放区的真实情况,揭露美蒋相互勾结,反共反人民的行径,出刊24期,翌年迁邵阳城内,改名《劲报》(日刊)。
  1956年4月1日,《邵东报》创刊,为县委机关报,版面为8开版,每5日编印1期。主要转载《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社论、消息;报导中央、省的重要决定、决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内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以及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等。1957年11月,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小报小办,面向农村”的方针,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短小的文章,通俗的文字,进行正面的宣传报导,并开辟《笔谈会》专栏,发动读者,就“青年在农村生产有没有前途”、“社靠谁办好,办好社为谁”、“怎样过好日子”等专题,开展笔谈讨论,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深为读者欢迎。1958年1月,县印刷厂并入《邵东报》社,统一核算,工厂以印刷报纸为主要业务之一,报纸版面由8开版5日刊改为4开版3日刊。1959年1月,为适应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邵东报》增为隔日刊,报纸办得活跃、严谨,订户、读者日增,由创刊时发行3000多份增加到1.3万份,评为省地新闻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省4个先进县报之一,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怎样办县报》刊载了邵东办好县报的文章。至1961年4月28日,《邵东报》共出版711期。因国民经济处于3年困难时期,办报经费和纸张紧缺,是年6月停办,县内新闻报导由广播站承担。
  第八节 档案
  一、收藏
  民国时期,邵东境内遗下的档案史料,主要保存在省、市档案馆或图书馆。
  新中国建立后,原邵阳县机关两年多时间形成的大部分档案,分县时运来邵东。1952年春,县人民政府机关档案室建立。1956年5月,中共邵东县委机关档案室建立。1958年10月4日,县档案馆成立,收集保存全县的重要档案史料。1963年,县档案馆有库房2间,档案柜28个,接收了十年来县机关13个全宗共4401卷册档案。1965年,抽调10名干部,收集整理馆内和机关的档案9316卷册。
  1971年夏,县档案馆建406平方米专用库房,组织14人按“战备”和“轻、精、清”的要求,收集整理馆内外档案,因合卷多,手稿及上级文件剔除多,部分档案破坏了原貌。1976年,县档案馆开始收集照片档案史料,并对原剔除件进行复查,8年内选取2.5万件归档。1979年3月,收集整理了斫〓公社野鸡坪大队的档案,经陆续补充,共归档186卷册。1980年,加强科技档案的清理,县属45个单位共清理科技档案5558卷册。1982年5月,征集龙公桥公社桔子山一村民保存的清代、民国时期的图书资料220册。1983年,接收县属一级机构70年代的档案。1984年,加强馆藏档案的保护,手工复制褪变档案1480万字。1985年9月,新馆建成,建筑面积1229平方米。1986年,接收区、镇、乡机关在人民公社时期形成的档案14900卷册。
  1987年,全县清理历年积存的会计档案,县机关共清理6万卷册,其中归档3万余卷册,由各单位自存。檀山铺乡联营村张日新将保存的家庭档案赠送给县档案馆,其中包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写的决心书、朝鲜民众用朝鲜文字写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感谢信,共36卷盒。档案局函请朝鲜驻华大使馆将信译成中文,使两国读者皆受教育。1988年,县档案馆被评定为三级档案馆,督促各部门加强专业档案的管理。1989年,县档案馆将5000余袋阶级斗争档案整理成922卷册。公民自觉建立家庭档案的兴趣与日俱增。教委干部张乐如,整理家庭档案123卷册。1990年,县档案馆馆藏为126个全宗,计29596卷册,图书报刊资料6092册。
  二、利用
  县档案馆建馆初期,其利用方式仅为党政机关查找史料。1963年始,各部门相互配合,先后编撰成《组织人事工作基本资料汇编》(1952~1962)、《水利水库工程资料》、《农村气候》、《革命烈士英名录》、《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组织史资料》、《机构编制史资料》、《野鸡坪大队“农业学大寨”运动简史》、《邵东公共食堂的调查和批判》、《匡互生传》等。县档案馆及各单位档案人员陆续编制了成套检索工具。1979年后,档案利用范围不断扩大。先后为9000余名受到错误处理的人员、8000余名城镇居民、知识青年提供了落实政策的原始依据。1987年,档案利用开始向社会开放,为编史修志提供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并重视接待普通公民。1988年,主动向全省的73个地市县的100多个单位,提供了300幅民国时期编绘的全省各县市行政分图和全省各城镇地籍一览图。1987~1990年,县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8100多人次,调阅档案1.42万卷次。
  三、指导监督
  县档案馆成立后,承担县属一级机构和区社机关的文书立卷和档案业务的指导。1970年4月22日,县革命委员会在佘田桥公社召开全县档案工作会议,部署档案工作。会后,县、区、乡机关建立档案室,配备干部兼管档案,添制了相应的档案柜。1980年7月,县档案局建立,局、馆合一,定编6入。为贯彻“恢复、整顿、总结、提高”的方针,每年开展档案宣传和检查指导。对县属单位、区社机关,在领导分管、建立专人、专房、专柜等方面督促落实。1983年,全县档案工作达到规定要求的有145个单位。1984年,对全县24个科技档案较多的单位进行指导帮助,恢复、整顿科技档案,至1985年全面完成。1987年,县属二级机构全面建立和完善档案工作,有170个单位完成了积存档案的清理,添置档案柜289个,并铺开了村级建档工作。两市塘区先在金泉村进行村级档案试点,组织专人,历时半月,收集整理文书档案69卷,会计档案100余卷。9月10日,全区召开村级档案现场会。接着,各区举办业务培训班,分乡、镇安排资金,组织专人,逐村建档。檀山铺乡25个村,制作档案柜21个,收集整理档案1538卷册。1988年,县档案局运用文件、会议、学习班、报刊、广播讲座、幻灯、展览、检查等各种形式,广泛地、分层次地宣传《档案法》,是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档案局干部参编的教材《文书档案管理》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1989年,县档案局为全县乡镇企业培训档案人员,指导部分乡镇企业建立档案。县成立档案学会,设立大专证书班教学点。1990年,运用4个结合,即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宏观指导与微观指导相结合,复查达标单位与帮助“等外级”单位相结合,抓上等级与抓其他工作相结合,促进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的行政管理、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开发利用诸方面日趋完善。3年来,全县有38个机关档案室、1个事业单位档案室,10个县属企业的档案管理上了等级。1987~1990年,县档案局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局长曾永有连续3次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
  第九节 党史编研
  1982年4月,中共邵东县党史资料征集小组成立。1984年4月,更名为中共邵东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定编7人,主要任务是征集、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在县内的发展史,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至1986年,征集党史资料1100余万字,各种照片和文物10件,向中央领导徐向前、聂荣臻、李维汉、黄克诚、甘渭汉、萧劲光、王首道、伍修权、钟期光、阎揆要、高克林、李葆华等征集了回忆录、信函和题词。对征集的资料,按时期、人物、事件立档归卷。在征集的基础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秉笔直书的原则,撰写《团山惨案》、《抗战时期邵阳东乡党组织活动概述》、《湘中二支队》、《解放战争时期邵阳东路地下党组织活动情况》等及人物传记60多个。1987年起,广泛收集资料,历时两年,共收集反洋爱国志士贺金声、“五四”运动闯将匡互生等邵东名人生前活动的大量资料。1990年底,汇编《邵东英杰》一书,印发1500册。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