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篇 文化 卫生 体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55
颗粒名称: 第十九篇 文化 卫生 体育
分类号: G127.64;R193.3;G812
页数: 38
页码: 475-510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文化、卫生、体育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文化 卫生 体育

内容

第一章 文化
  邵东春秋战国属楚,汉代置昭阳侯国,古代文化遗存丰富。清末、民国时期,职业半职业戏班遍演乡间,灯舞、曲艺、民间文学等较为兴盛。新中国成立初期,县人民政府设文教科(后改文化局),相继建立各级各类文化机构,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花鼓戏、电影、广播、报刊、图书、档案事业全面发展,传统文艺推陈出新,反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文艺作品不断涌现。“文化大革命”期间,古装戏曲停演,“革命现代样板戏”,“革命歌曲”占领城乡文化阵地。文物古迹遭到破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界清除“左”的影响,全面发展各类文艺事业,传统文艺复兴,电影、电视、录像遍及城乡。随着经济体制的变更,文化管理部门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的整顿和管理,增加文化设施。1990年,全县有各类文化单位233个,人员601人。
  第一节 戏剧 电影 录相
  一、戏剧
  (一)花鼓戏
  源于明代中期的“车马灯”、“对子花鼓”。车马灯,为一丑推车,一旦乘车,二丑骑马(道具),数人掌彩灯穿行照明,唱词简练,锣鼓击节,胡琴伴奏,旦丑相互呼应。对子花鼓,为2人表演,旦持扇,丑矮步并行,亦歌亦舞,锣鼓唢呐相伴。清康熙年间,逢年过节,“曼衍百戏”,喜艺者取“车马灯”、“对子花鼓”之长,装演故事一类的小剧目。嘉庆年间,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剧种。道光末年,出现半职业戏班,为首者多为巫门坛头,表演者依事自编自定唱词,以反映民间的生产、生活和民众的疾苦与情感,朴素地表演对封建世俗的不满与反抗。时艺人文化知识肤浅,为博得观众的欢声笑语,唱词中渗进一些低级庸俗之语。同治年间(1862~1874),地方政府、宗族首领视花鼓戏为“淫戏”,曾立规禁演,但禁而不止。嗣后,花鼓艺人从祁剧中吸收剧目、曲牌和表演艺术,发展为生、旦、丑、净多角戏,以花鼓戏为主,融祁剧、花鼓为一体,同台兼演,俗称“阴阳班子”,半戏半调,乐器以竹筒(二胡)、子口堂子为主,唱腔喜用高亢粗放的“川调”,欢快热烈的“锣鼓牌子”,唱词带数板,似唱似白,字多腔少,节奏性强,生活气息浓厚,逐渐形成具有邵阳东路特色的花鼓戏。光绪十六年(1890),仁风(今野鸡坪乡)唐丁山投师学艺,组建仁风花鼓戏班,在境内广为授徒,各地相继组班。民国38年(1949),著名的花鼓戏班有丘塘班、仁风班、黄陂桥班、水东江班10余个。演出剧目有《桃源盘洞》、《四仙姑下凡》、《何氏磨媳》、《毛国金打铁》、《磨豆腐》、《百忍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方针,花鼓戏得以振兴,演出质量有所提高。1952年10月,县楚剧实验团成立,主要艺人有孙建寅,赵和顺、张有恒、杨乾太等25人,演出于县城、主要集镇和水库工地。1955年,邵东县楚剧实验团改为邵东县花鼓戏剧团。1957年,县内1300多个俱乐部,有近半数利用业余时间演出小型花鼓戏。1959年,县花鼓戏剧团转为地方国营。1962年调整为县属集体所有制单位,为全省重点县级剧团之一。李小晚主演的《碧玉簪》、《半把剪刀》、《秦香莲》等传统剧目,获省地好评。“文化大革命”中,视古典戏为“封建”糟粕,严加禁止。县花鼓戏剧团更名邵东县文工团,学演《红灯记》等现代京剧。1976年,恢复花鼓戏剧团名称,演员增至71人。1978年,贯彻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三并举的方针,在移植传统戏《十五贯》、《小刀会》、《宝莲灯》的同时,排演了《炉火更旺》、《四个营业员》、《喜上加喜》、《葫芦湾传奇》等现代戏和改编的传统戏《金钏记》,在省、市专业剧团汇演中,分别获二、三等创作奖和演出奖,并由省电视台录相播放。1984年后,配合改革的新形势,县花鼓剧团先后创作演出了现代戏《被指控的工程》、《银锁怨》和历史剧《魏徵》。1986年10月,廉桥镇文化站,挑选民间演乐员36人,组建廉桥花鼓戏剧团,改编传统剧目《莫愁女》,在娄底地区群众文艺调演中获二等奖。1986年,县内有专业花鼓戏剧团1个,半职业剧团3个,演出以县内为主,有时亦应邀赴邻县演出。1990年9月8日,县花鼓戏剧团精简整编,团院合并,保留花鼓戏剧团建制,演出活动停止。年底,全县经登记的业余花鼓戏剧团5个,参演人员80多人。
  (二)祁剧
  清末,江西人杨大福、杨大禄来境内传教祁剧。民国时期,祁剧艺人既演祁剧又演木偶戏,服装道具自备,演出频繁,逐步形成专业戏班。观音阁人刘元方组建的紫云台祁剧戏班,名角何三保、殷福杰在班从艺多年,演出活动以本境、衡阳、祁阳为主,还远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演出,为当时湖南著名祁剧戏班之一。民国36年(1947),桥边塘人申广成组建祁剧戏班,在境内和接壤的衡阳境演出。1949年落担衡阳界牌。新中国成立后,紫云台班解散,其演职员多参加各地的专业剧团。1951年,新民祁剧团建立,主要在农村演出,1953年解散。至1979年,县内无祁剧团。1980年,棠下桥区半职业性质祁剧团建立,演职员30人。1982年,该剧团以“青年演员快速成材”,取得优异成绩,评为湖南省农村剧团先进单位。1985年演出场次减少,收入下降,时演时停,部分老艺人应聘去外地科班。1990年,双泉铺、杨桥乡部分老艺人组建业余祁剧团,人员15~20人,既演祁剧,又演木偶戏。
  (三)木偶戏
  以木雕人物头像,着衣帽,演员操木偶,在5米见方用青布围圈的表演场内舞木偶,配唱腔,参演人数依剧情而定,多则7~8人,少则4~5人。民国时期,境内有黑田铺谢义章、瓦塘杨永和等30多个戏班。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旧俗活动。1958年,县文化馆组建了曲艺木偶戏剧团,演出的《搭子拦马》剧目,参加湖南省曲艺木偶戏剧会演,获演出奖。1959年解散。1980年后,部分艺人重操旧业,在乡村集镇表演节目,有时应聘上门,为婚、诞、喜、庆演出。1990年,全县有业余木偶戏班5个,成员42人,有的既演木偶戏,又演祁剧。
  (四)文艺宣传队
  1951年,以仁风乡组建的“三联剧团”为基础,建立县文艺工作队,先后演出《白毛女》、《赤叶河》、《刘胡兰》等10余个剧目,配合阶级教育和土地改革运动。1952年7月解散。1958年9月,建立县文工团,演职员22人。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现代剧目为主。1959年解散。1965年9月,县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又称乌兰牧骑轻骑队),全民性质,配演职员12人,肩挑简易道具深入农村、工厂演出。以自编自演宣传好人好事、先进人物为主,辅以演出小型现代花鼓戏剧目,1968年解散。
  二、电影
  民国28年(1939)冬,国民政府陆军36后方医院在牛马司光复堂放映多场无声电影。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邵阳部队在棠下桥等地放映抗美援朝专辑电影。同年,中苏友好协会邵阳分会在县城放映1场电影。1953年下半年,湖南省电影13队巡迴于县内放映《白毛女》等阶级教育片。1954年,省电影64队来县与13队分区放映。1956年改编为县电影一、二队。接着组建电影三、四队。1958年11月,县电影管理站建立,配站长1人。1959年,县属4个电影队和两个工矿队,均由上级电影管理部门统配影片,放映1832场次,观众147.6万人次。1961年7月,在县人民大会堂设立35毫米放映机,建立简易电影院。1966年,电影队增至9个,职工26人。是年,放映电影1490场次,观众16.6万人次,收入3万元。“文化大革命”期间,原有历史、故事片多被封存,《红灯记》、《沙家浜》等8部“样板戏”影片轮流放映,收入减少,院、队连年亏损。1973年,幻灯放映列为电影院、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取材于县内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事迹,自编放映。1977年11月7日,县城新建电影院投用开业,1300个座位,添置松花牌5501型35毫米座机。1979年9月,县电影公司建立,电影管理站随之撤销。公司设发行、技术、宣传、计财4个组,职工增至46人。10月,佘田桥、廉桥、流光岭等地,建立23个农村电影售票点。1982年,湖南省举办第二届科普幻灯会演,县电影公司职工集体创作的《欢乐的山塘》幻灯片获一等奖、《我爱黄花千万朵》获二等奖。1983年,农村电影队发展到72个。县电影公司帮助培训放映员130人。同年,各区建立电影管理站。1984年,县电影院首次放映立体电影《欢乐的动物园》。是年,全县电影放映收入突破100万元,名列全省县级公司前3名。1985年,投资17.8万元,县电影院安装制冷空调设备。1986年,全县放映电影4.4万场,观众299万人次,放映收入110万元。1987年,县内开展农林牧科技影片和幻灯片汇映活动。有14个放映单位获全国科技汇映奖。1989年9、10月间,县内各放映单位举办“国庆电影活动月”,放映《巍巍昆仑》、《开国大典》等革命历史故事片,深受观众欢迎。是年,共放映2.65万场,观众2005万人次。1990年,全县有放映单位146个,拥有松花牌35毫米座机2台,35毫米提包放映机2台,16毫米放映机160台,共有放映员250人,其中中级职称14人,助级11人,员级5人,技师24人,一等放映员8人,二等放映员20人,三等放映员156人,未定级12人。共放映1.9万场,观众1507万人次,放映收入84万元,发行收入36万元。
  三、录像放映
  1984年5月,廉桥镇个体工商户李寿民购置电视录像投影机,在城镇、农村营业性放映。此后,个体录像放映陆续增多。1985年,县内录像放映队发展到9个。1986年1月4日,县社会文化管理委员会成立,对私营录像放映队进行整顿改组,无证录像放映和低级庸俗的录像带被禁止。是年,共放映3385场次,观众48万人次,收入19.21万元。1988年,县成立音像管理站,对县内音像市场进行整顿。1990年,通过整顿,县内12个音像放映队,重新登记发证,录像带统一由县音像管理站发行,录像放映走上正常轨道。
  第二节 群众文化
  一、机构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群众文化较为活跃。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7月建立县文化馆,配文学、戏剧、曲艺、音乐、美术等专干8名,组织和辅导城镇乡村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并以黑板报、橱窗宣传、图书展览等形式,开展文化宣传。1954年7月,火厂坪乡首建文化站。随后,各乡(镇)文化站全面建立。1957年,农村俱乐部发展为1371个。火厂坪乡文化站被评为湖南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文化大革命”中,县文化馆改名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1年复名文化馆。1978年,公社文化站相继恢复,配专职文化辅导员21人,兼职19人。1979年10月,县文化馆评为湖南省农村文化工作先进单位。1981年,廉桥公社中心文化站广泛利用幻灯、黑板报等工具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取得显著成绩,评为湖南省群众文化先进单位。1985年7月,录用国家专职文化干部21人。1987年7月,县文化馆新建办公楼2300平方米,设游艺室、音乐室,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全县48个乡镇文化站,均配专职辅导员,指导乡村开展文化活动。县文化馆被评为全省群众文化工作和“以文补文”先进单位。1990年,全县48个区、乡(镇)文化站,实行目标管理,简家陇乡文化站被评为省先进单位。
  二、活动
  耍龙灯 龙为篾扎纸糊的龙头、龙尾,龙体红布嵌黄边,分7拱、9拱、13拱,最长的108拱不等;灯有篾扎的牌灯,各种异形灯和提笼灯等。民国时期,各自然村或族房建有龙灯会,多在春节期间外出表演。表演的故事为耍四门、黄龙窜洞、野鸡跳间等。新中国建立后,龙灯会消失,龙灯队依然存在,除春节期间活动外,少数老年寿庆,亲友出动龙灯庆贺,有的出殡也出动龙队随行,重大节日,有的乡村组织龙灯队游行。
  舞狮子 狮子,分手狮、大狮两种,手狮为木雕脸谱,红布狮身,狮队设两个狮头,二人各执狮头对舞;大狮为木雕或篾扎的彩色狮头,狮身布缝而成,流苏嵌边,头、尾各1人拱撑,形态逼真。表演动作为搔痒、舔毛、拂毛、打滚、登高等。狮队还配合拳、棍等民间武术进行表演。民国时期,多以村落为单位,在春节期间活动为主。新中国成立后,活动依旧。“文化大革命”期间,舞狮活动停止。1980年起,素有舞狮活动的乡村,每年春节前进行练习,多与民间武术活动相配合,在村落之间上门舞狮,直至散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日)为止。
  车马灯 以春节期间活动为主,由自然村落和宗族组成,每灯队30、50、100人不等,重大节日和特殊庆祝活动,亦出动车马灯,游乡过节。
  采莲船 一旦一丑表演,船配双桨。旦着翠绿绸缎衣裤,身束腰带,足穿花鞋;丑戴草帽,配以活动鼻须,二人相互戏嬉,多在新春佳节期间开展活动。
  打渔鼓 渔鼓为3尺竹筒,一端蒙上蛇皮用手击拍,发出嘭嘭响声,单人表演。自编、自唱,多为祝贺一类的赞语,也有唱传统的七字句短篇小说,如《烈女文》等。新中国建立后,每逢文艺表演时才上演。1958年,湖南省文化工作检查团来县检查,火厂坪供销社炊事员赵禄生以打渔鼓的表演形式,演唱《莫打青蛙》,获检查团赞赏。1980年后,单一出门打渔鼓者甚少,仅在耍车马灯和在举行群众性文艺汇演时,出场表演。
  莲花闹 为短竹板两块,绳系其头,挂左手拇指,有节奏地与右手握的竹板间击,边击边唱。唱词为四六快板,并随急应变唱一些赞语。民国时期,唱莲花闹者以此讨钱糊口。新中国建立后,表演形式依旧,但不以此糊口,每逢群众文艺汇演时,出场表演。
  民歌 境内乡民在生产之余或欢畅之时,唱歌以抒发情感,多为独唱,无乐器伴奏。歌词一般为四句;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清末,流传广的有《打铁歌》、《上广西》等。打铁歌歌词:“早打铁,晚打铁,打把剪刀送姐姐,姐姐留我歇,我要回家学打铁。”上广西歌词:“十七十八上广西,挑头茶叶挑头米,日走大路九十九,夜走小路七十七,上磨肩膀下磨脚,为了爷娘和儿妻。”民国15~16年(1926~1927),境内农民运动如火如荼,黑田铺、两市塘、范家山、九龙岭等地,编制了《绣月歌》、《打倒地主土豪闹翻身》等民歌。新中国建立后,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积极投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自己的亲身体验,歌唱党和人民政府的好政策。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堡面前、毛荷殿一带,创作了《土改法公布了》。檀山铺、两市塘等地农民创作了《太阳出来了》等民歌,一时唱遍山乡。1970年后,县内各地推广野鸡坪大队艰苦奋斗凿石开田的经验,掀起治山治土治水高潮。团山公社团山大队创作的《我们的山歌唱不完》,反映了农民群众改造山河与地争粮的干劲和毅力。1980年,县文化部门组织专人,对县内民歌、山歌进行收集,整理164首,编著《湖南民歌选集、邵东民歌资料集》,其中《上广西》被收入《中国民歌选集》、《绣月歌》、《乡里妹子进城来》、《土改法公布了》被收入《湖南民歌选集》。
  第三节 文艺创作
  清代,境内不少文人著书立说,吟咏酬唱,并刻印传世。周思仁(魏家桥人),从小喜吟诗作对,及长博学多才,著作甚丰,有《诗话类长》、《楚诗诂》、《杜诗编年》、《删后诗》、《德馨居诗文集》等。学者曾灿甫(汪塘乡),曾在外地作知县,著有《鼓吹轩诗文集》。辞官后,有“解组方知今日乐,读书不受古人愚”之句,见其心志。曾开灼(崇山铺人),为学好穷理蕴,荟萃诸家,著有《惜阴轩别墅诗钞》,措思极细,遣词极工,且寓有哲理。禹奎堂(今团山人),终生从事教育,才思敏捷,著述颇多,有《白雪山房诗钞》8卷、《薰香草堂赋稿》8卷、《同声诗集》16卷、《说诗解颐》8卷。曾廉(汪塘人)晚年从事教育,善为文,时人称其诗“天趣横溢,新意澜翻”,著有《〓庵集》、《〓庵续集》。贺金声(檀山铺人)亦善诗,少年作品即为人传诵,平生诗词甚多。民国初期,女诗人聂袭(流光岭人),著有《吟香阁诗集》,其中哭夫(丈夫在反袁护国战争中牺牲)33章,时人称“柏舟诗”、“断肠诗”。卢泮山(范家山人),曾追随蔡锷反袁护国,著有《苍波诗文集》,慷慨激昂,气贯云天。杨季睿(团山人),著《杨季睿诗集》传世。民国10年(1921),仙槎桥小学教员贺绿汀创作的儿童歌曲:“小星星、小星星,好像青石板钉铜钉,我想登上去,可惜天高路远不能登”,在儿童中学唱不停。大革命时期,袁国平、李林、刘惊涛、李化之、彭柏林、禹问樵、赵竞之等,分别著有诗词、散文,揭露封建社会的弊端,以诗文唤起民众,推翻旧制度,给人以教育与鼓舞。
  新中国建立后,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文学、戏剧、曲艺、音乐、诗歌、美术、摄影等各类文艺作品,不断出现。建县初期,鲁之洛的小说《区委书记》、石兆平、张克刚的小说《森林中的哨兵》、《奇怪的蛙声》、《一网打尽》等,反映社会制度变革后,人民群众自觉与坏人坏事作斗争的高尚情操。1958年,从县委书记到广大人民群众投入文艺创作活动。县委书记赵玉学创作的《猛跨五关》(小说),县委副书记李群创作的报告文学《三父子同走新道路》、《桂矮子老来红》,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周新桥创作的小说《赵家兄弟》等,均在湖南《新苗》、《湖南文学》上刊登;匡荣归创作的《观潮派》等12首民歌,富有浪漫色彩,被《人民文学》刊载;杨真一编写的《新的课堂》(花鼓戏),全省观摩汇演后,省文化局印单行本发全省。1959年,王镇球改编的《装灶王》(花鼓戏)、刘宇明创作的《工人志气高》(歌曲)、《五月太阳红似火》(歌曲),分别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和《湖南群众艺术》发表。
  1963年,文艺创作人员深入群众,开展创作活动,反映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的精神面貌。1963~1965年,肖时俊创作的国画《访问老贫农》、李国怡、杨真一编写的花鼓戏《双开锁》石兆平创作的叙事诗《白鸽子》等先后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文艺创作人员多受冲击,创作活动处于低潮。1969年,文艺创作以学习斫〓公社野鸡坪大队艰苦奋斗,改变贫困面貌的精神为主题,开展创作活动。1970年,县写作小组写作的《火红的画卷》,1971年肖时俊、李继泉创作的《红日高照野鸡坪》(连环画)等均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76年,金建成创作的《要和玉皇比高低》、《书记书记在哪里》(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湖南工农兵文艺收录出版。随后,李继泉创作的油画《勇进》、唐星照创作的《爷爷收了个好徒弟》(曲艺弹词)、石兆平、杨真一创作的《炉火更旺》(花鼓戏)等,从不同侧面反映邵东人民艰苦奋斗,战胜困难,治山治水与地争粮,发展农村经济的精神面貌。1978年,胡达成、钟南阳创作的《铁窗训子》(曲艺),省广播电台播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艺创作人员以拨乱反正,经济体制改革为主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从不同角度,开展创作活动。1983年,刘楚雄创作《党把幸福送给我》(影曲)、《中国吹遍改革的风》(影曲),1985年孙圣仙创作的《黄花菜的来历》(报告文学)、杨小玲创作的《竞争》(小说)、石兆平、刘江鸿创作的《三敲竹杠》(小戏)等,充分反映了广大农民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和热情拥护,反映了农村面貌的变化,《三敲竹杠》获湖南省业余现代小戏创作二等奖。1986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类文艺作品如灿烂的山花争相开放,获省级以上优秀作品称号的新作不断涌现。1986年,刘楚雄创作的《竹篙一点船靠岸》(影曲),获全国民间民族音乐舞蹈比赛三等奖,郭大芳创作的《兄弟争妻》(报告文学)、柳志平创作的歌词《心儿留在老师身边》、《在党的周围》、《远方的信鸽》,郑玛〓创作的《父亲》、《土地》、《中国》(诗)分别发表于《江南诗词》、《湘江歌声》。1989年,伍开元创作的长篇小说《十月怀胎》,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1980~1990年,县内文艺创作在省以上刊物上刊载的作品有470篇,书法作者赵永华的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比赛,有17件获奖。
  第四节 文物古迹
  一、文物
  1952年,县文化部门开始收集文物。1981年县文化站配干部1人管理文物。1988年6月,县文物管理所成立,随即,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保护文物的通告》。至1990年,共收集千余件。主要有:
  (一)玉器
  有唐代以前的玉鼎、玉鱼、玉璧、玉环等10余件,玉鼎为双耳加盖,耳、足以龙狮头造型,双耳各系一环,盖系三环(耳盖共5环,已损3环)。
  (二)石器
  有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斧、石〓、石矛、石镞15件,其中旧石器时期砍砸器1件。
  (三)陶、瓷器
  有新石器时代的釜、鼎、豆3件;春秋战国时期的纹印硬陶罐163件,汉代的罐、壶21件,晋代的青瓷盘口壶2件;五代的多角罐5件;宋代的青瓷瓶,明代的青花碗,清代的描金碗、花瓶各1件。
  (四)铜器
  西周铜镈1件(上交省博物馆),重14公斤,上铸4虎,饰乳口、弦纹,为古代乐器。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钱、插矛19件;汉代的弩机、刁斗、铜镜(四神规矩镜、变形四〓镜、家常富贵镜);唐代的鸭灯菱花镜,龙鱼变异镜;宋代的八卦镜、花草镜、菱花边铭文镜;元代的铜镜、波斯文圆镜;明代的佛像、宣德炉等23件。
  (五)古书、字画
  唐寅的《山水人物》、吴昌硕的《飞燕图》、郑板桥的《墨竹》、赵孟的《山水》、宋徽宗的《神雕》和刘墉、曾志素、曾国荃、吴应南等古字画共133件。
  二、古迹
  1985年,县内进行普查,发现古墓葬3000余塚,居住遗址139处,古窑址21处,古建筑15处,古碑刻34块,共采集各种标本710件,整理汇编了《文物普查资料集》,绘制有全县文物分布总图,重点古迹有:
  (一)新石器晚期的居住遗址
  牛马司镇桐木村发现出土磨制石器的石刀、镞、矛、〓等200余件。大溪文化时期的白陶、黑衣夹,沙灰陶等若干陶片,器形为釜、豆、罐、鼎等。文物堆积厚0.4~9米,遗址四面环山,面积约1万平方米。
  (二)商代居住遗址
  湾泥乡封家村犁头山距地面2.6米处,出土商代青铜龙头(器物装饰部件)2件,造型奇特,表面饰云雷纹,龙冠似夔龙,出土的泥质灰、红陶,饰有绳弘纹。文物堆积厚0.6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
  (三)战国寨(庙宇)址
  灵山寺乡严家石山北坡距顶峰10米处,发现战国时期的青铜剑、矛、戈等兵器20余件,严家石山为战国时期立寨为营的兵防之处。
  (四)西汉昭阳侯城址
  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析昭陵置昭阳侯国,设城黄陂桥乡同意村(今名),城四周筑土墙,现存墙厚5米,高3米,城内长248米,宽137米,城址大部尚存,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唐代云霖祠
  处余湖山顶,唐代建,初为一正二侧,配厢房,佛像100余尊。唐肃宗书赐“云霖祠”匾,殿内立柱书有楹联。每逢香期,晨钟暮鼓,香烟缭绕。相传唐人申泰芝舍俗修真,随南岳异人云游四海,途经此地,见峰峦秀丽,奇观异景,视为“福地圣境”。南岳异人逐传以金丹大成之旨,令申隐炼于此。“云霖祠”匾额“大跃进”时已失。1980年后,香客陆续登山朝敬。
  (六)唐代梅公祠遗址
  处九龙岭山腰,唐人仰山兄弟建,原祠殿堂2栋,正殿塑神像30余尊,清代毁,仅存房屋3间,石碑1块,高2米,宽1米。
  (七)唐代锡凡殿遗址
  处大云山东南面,唐代建,明末毁。
  (八)北宋寺观遗址
  1985年文物普查时,黄陂桥乡学道村自山岭北麓发掘北宋时铸制的铜菩萨1座,淳化元宝铜币1枚,并发现古建筑基脚、水沟、砖墙等遗迹,面积约2660平方米。
  (九)烟竹岩古猿人住址
  高楼乡扶民村的烟竹岩,距洞口20米处发现古原鹿骨化石,为古猿人栖居之所,岩洞口窄内敞,洞内套洞,洞洞相连,洞中阴河,四季流水,岩液滴聚的钟乳石、石笋、石柱、石帘等,形态各异,钟乳石洁白晶莹,纹似雕饰。
  (十)明代建筑洪桥
  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嘉靖十六年(1538)夏被洪水冲毁,清道光四年(1824),民众募捐重建为6拱石桥,长68米,宽6.7米,高8米,两端设牌坊,各有桥阶梯20级。桥体为大而坚的麻石砌成,两侧设栏石,浮雕精美,插嵌巨碑6块,中建神庙,两端设字炉,气势磅礴,独具一格。新中国建立后,桥址所在地为范家山镇洪桥村,桥连接东西两岸店铺成一墟场,每逢集日赶集者甚多。桥上神庙、字炉、报钟已毁,两侧巨碑碑文字迹尚清晰可辨。
  (十一)清代贺金声祠、墓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贺金声驱洋未成,被湖南巡抚俞廉三杀害于青树坪,时人怀念,在其出生地檀山铺峦山岭建祠祭祀。祠分前后两厅。前厅复修。后厅宽15米,进深7.5米,三开间,中间龛堂上置贺金声坐像,两旁书“于维我公,功德在人;其生也直,其殁也神”。金声墓位于金声祠后山,前立石碑,高35厘米,宽48厘米,中镌“贺金声墓”,右书清光绪癸卯春立。祠、墓均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十二)解放战争烈士墓塔
  1971年建于界岭乡东华村,高5米,底边宽2米,上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三)解放战争烈士墓碑
  1971年建于毛荷殿七星坳,碑高1.5米,宽0.8米,上书“革命烈士墓”。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节 图书
  一、发行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3),张荣凡在两市塘开设晋隆昌书纸店,经营“经”、“史”、“子”、“集”等书籍和文具纸张。民国31年(1942),晋隆昌书店分设为镇记、萱记、松记3家书纸店,开始发行中小学教科书。民国37年,两市塘共有6家书纸店。新中国成立后,于1951年建立邵东人民书店,发行图书和中、小学课本。1955年更名新华书店,职工9人,除门市部发行外,委托县内17个区供销社代销。1957年,农村图书由供销社代销转为18个乡文化站发行。1958年,乡文化站的图书发行点转为人民公社书店。1959年,县店分别在廉桥、佘田桥建立两个图书销售门市部,在群力煤矿、团山、灵官殿等地设立4个图书供应点。1962年,图书发行网点和公社书店全部撤销,供销社恢复代销。“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图书发行以毛主席著作为主。至1971年,县内共发行《毛泽东选集》1~4卷74.7万册。1~4卷合订本7,9万册,普及本18.22万册,《毛泽东著作选读》甲、乙种本6万册,各种语录180万本,语录纸93万张。1981年,供销社图书代销点发展为127个,销量日增。1982年,县新华书店新建库房投用,发行门店扩大,实行开架售书,并对个体书摊实行批发。是年,县图书发行领导小组建立。1984年,开始整顿私营、个体书摊和书店,对宣扬资产阶级文化和非出版单位出版的图书进行销毁,但低级庸俗的书刊仍暗地销售。1990年,全县图书发行209个点,发行员250人,销售图书694万册,其中,新华书店职工46人,销售图书总额247万元,个体书店8家,个体书摊300多个。
  二、藏书借阅
  清末,图书均为民藏,境内各地皆有。燕子堂(今水东江乡内)曾延权家设“菜香山馆”,藏经史子集等书几万卷,书楼标“楼不延客,书不借人”等字,并立有“看书者必须焚香静坐”的条规。民国时期,公、私立学堂始设图书室,限供教师借阅。民国27年(1938),中共党员赵勤、赵逑淑在流泽六合亭建“六三图书室”,藏书千册,多系宣传抗日救亡的通俗读物如《论联合政府》、《抗战必胜,建国必成》、《中国共产党党章》,还有《浮士德》、《鲁迅散文集》等文学读物。李化之、彭柏林、禹问樵、张大野等在双泉铺、流泽、团山、桎木山等地建图书室13个。民国28年,赵赞魁、赵凯之等成立万安青年假期工读会,建立图书室,藏书有《联共(布)党史》、《反杜林论》、《共产党宣言》、《论新阶段》、《中共简史》、《八路军题名录》、《大战平型关》、《义勇军进行曲》。订有《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救亡日报》等十几种报刊,当地青年借阅者众多。
  新中国建立后,图书事业迅速发展。1952年,县图书室建立,藏书1500册,设阅览室2间,阅书者座无虚席,并办理外借手续。县直机关单位和中学设图书室,供本单位职工借阅。1956年,成立图书馆,收集民间藏书,添置新书,藏书2.5万册,有古籍善本《理性大全》和古籍珍品《十三经注》、《二十四史》7000余册。“文化大革命”中,以破“四旧”为名,清理销毁图书近3万册,借阅活动几乎停止。1974年,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县、区、社、队组建四级图书网。至1982年,县内图书室发展到108个,藏书500万册,开展优质服务的图书借阅活动。1983年,县图书馆发放借书证1235个,年借书2.15万人次,设立普通、少儿阅览室二间,年阅读者分别为3.37和3.67万人次。1984年,毛荷殿退伍军人罗华连开办家庭图书室,藏书1100册,开展有偿服务。棠下桥退休干部、教师13人,组建“青少年之家”,建立图书室,藏书1571册,设阅览桌143张,书台5个,发借书证110个,每周一、四、五开放借阅,活跃农村文化生活,1986年,被评为省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1987年,新建县图书馆落成,面积2040平方米。1989年元月11日正式开馆,设采编、外借、少儿阅览、辅导5个服务“窗口”。是年,办理借书证1109个,办理阅览证704个,书刊借阅4.47万册次。1990年,县图书馆新购图书2600册,发放借书证1402个,流动图书4.26万册,藏书11.4万册。有乡、村图书室61个,藏书2.6万册。
  第六节 广播 电视
  一、机构
  1954年6月,县收音站建立,配干部2人,以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要新闻,为县委领导提供信息为主。次年,县广播站建立。1967年5月,黑田铺公社建立广播站,配机线员、播音员各1人。随后,各公社站陆续建立。1974年,县广播站始设外线组、修理组,干部、职工增至14人。嗣后,随着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乡镇广播事业的建设不断扩大,经济条件好的村建立广播室,转播重要新闻节目,并用以传播村级组织的有关规定和通知。1990年,县内广播电视局(站)共97人,区、乡、镇广播站48个,村广播室225个,通广播的乡镇占乡镇总数的97.5%,通广播的村801个,为总村数的80.3%,入户喇叭8.9万个,总复盖率50%。
  二、广播
  (一)播音设备
  1953年,县广播站播音的主要设备有500瓦扩音机、增音机、电唱机、601型录音机各1台,机房1间,面积16平方米。1970年5月,机房扩建,新增50瓦扩音机2台,601型、602型录音机各1台,架设用电专线。1985年3月,新建办公楼竣工投用,播音机房面积增加到250平方米。1987年,安装调频发射天线,扩音设备增加。1990年,县站播音设备有50瓦调频机1台,收讯机1台,500瓦扩音机1台,635型、261型录音机各3台。县内48个区、镇、乡广播站,有固定机房和播音室,主要播音设备有扩音机110台、功率2.89万千瓦,录音机10台,收录机40台,电唱机48台,收音机52台。107个村设立广播室,备有扩音机107台,功率5250千瓦,电唱机210台,收录机3台。
  (二)网路
  1955~1965年,无广播专用线路,利用邮电部门的电话线传输讯号。1965年6月,县城至檀山铺公社檀山铺大队的广播专线架设竣工,全长3.5杆程公里。随后,社队筹资131.7万元,架设公社以下支线。至1977年,县城至44个公社的广播传输专线架通,共313.3杆程公里。公社以下的支线3110杆程公里。全县998个大队,有986个通广播,9362个生产队,有7781个通广播,入户喇叭9万只,入户率为45%,音响率达86%。接着,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力量〓对农村线路进行整顿。1981年喇叭入户率达48%。1984年春,冰冻严重,县城至公社传输专线断杆572根,13对线路中断传输;公社以下支线断杆5381根。1985年开始,县区组织力量筹集资金59万元,统一规划,分线突击,两年内,修复干线313杆程公里,立杆6060根,修复乡(镇)以下支线3383杆程公里。1987年后,不断整顿和调整网路。1990年,全县有广播电线8544杆程公里,其中县、乡(镇)专线150杆程公里。
  (三)节目
  1955年12月~1964年12月,县广播站每天播音2次,时间为180分钟,主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省台的新闻、文艺节目,县站自办节目依稿件内容变化而定。1965年1月至1970年12月,每天早、中、晚各播音一次,时间为360分钟,其中转播节目250分钟,始设《邵东新闻》和“文艺节目》各1组,时间110分钟,1971年起,时间为390分钟。1976年,增加《科技知识》讲座。1977年一月后,转播节目时间占52%,自办节目占48%,自办节目内容,随各个时期的工作重心而变换。1979年3月,自办节目中增加《党的生活》、《民兵生活》二组,并举办各种专业讲座,当年播稿2495篇,经济建设内容占70%。流光岭区广播站,根据农学季节,开办《科技讲座》,介绍早晚稻育秧、田间管理、黄花菜和柑桔的栽培技术等农民喜闻乐听。1983年,在娄底地区广播系统表彰大会上介绍经验,获先进单位称号。1986年,县广播站自办节目有《新闻联播》、《农技知识》、《党的生活》、《为听众服务》、《邵东文艺》、《青少年之家》等10组,播音185分钟,占每天播音时间的47.5%。采编的录音报导《我请党作主心骨》,被省广播电视厅评为优稿,获二等奖。1990年,广播节目扩大了新闻信息,由原来的10分钟增加到15分钟,专题栏目调整为《农业科技》、《法制园地》、《经济生活》、《兴农富湘》、《青少年之友》等9个栏目,其中《兴农富湘》参加全省台、站联播,获听众好评。
  三、电视
  1973年6月,县广播站购进1台14吋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嗣后,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相继购置。1979年6月~1981年,邵东焦化厂、邵东铅锌矿、群力煤矿分别设立电视差转台。1981年10月,县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筹资4万元,在兴隆坳海拔298.8米的山顶上兴建50瓦电视差转台,次年3月建成,因资金缺乏,未架专用电源线路,半年后停转。1984年,邵东钢厂、牛马司煤矿,建立电视差转台。1989年,佘田桥镇集资15.2万元,在佘湖山建电视差转台,功率100瓦。1989年9月开始,县城集资56万元,财政拨款16万元,省拨款5万元,兴建县城300瓦电视差转台和卫星地面接收站。1991年5月动工,10月1日转播电视节目。至此,全县有电视差转台9座,功率496千瓦,全县电视覆盖率80%。
  第七节 报刊
  民国10年(1921)12月,邵东籍的湖南自修大学校长贺民范和邵东籍学者,创办《邵东声》旬刊,16开版本,贺写创刊词,以传播进步文化、改换思想为宗旨,介绍邵东的乡土资料,倡办教育,传播新思想,不久停刊。民国35年,善汉完全小学校长禹问樵与尹如圭创办《开平周报》(石印),报导解放战争和解放区的真实情况,揭露美蒋相互勾结,反共反人民的行径,出刊24期,翌年迁邵阳城内,改名《劲报》(日刊)。
  1956年4月1日,《邵东报》创刊,为县委机关报,版面为8开版,每5日编印1期。主要转载《人民日报》、《湖南日报》社论、消息;报导中央、省的重要决定、决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县内工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的先进典型,以及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等。1957年11月,贯彻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小报小办,面向农村”的方针,抓住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以短小的文章,通俗的文字,进行正面的宣传报导,并开辟《笔谈会》专栏,发动读者,就“青年在农村生产有没有前途”、“社靠谁办好,办好社为谁”、“怎样过好日子”等专题,开展笔谈讨论,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深为读者欢迎。1958年1月,县印刷厂并入《邵东报》社,统一核算,工厂以印刷报纸为主要业务之一,报纸版面由8开版5日刊改为4开版3日刊。1959年1月,为适应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邵东报》增为隔日刊,报纸办得活跃、严谨,订户、读者日增,由创刊时发行3000多份增加到1.3万份,评为省地新闻工作先进单位,成为全省4个先进县报之一,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怎样办县报》刊载了邵东办好县报的文章。至1961年4月28日,《邵东报》共出版711期。因国民经济处于3年困难时期,办报经费和纸张紧缺,是年6月停办,县内新闻报导由广播站承担。
  第八节 档案
  一、收藏
  民国时期,邵东境内遗下的档案史料,主要保存在省、市档案馆或图书馆。
  新中国建立后,原邵阳县机关两年多时间形成的大部分档案,分县时运来邵东。1952年春,县人民政府机关档案室建立。1956年5月,中共邵东县委机关档案室建立。1958年10月4日,县档案馆成立,收集保存全县的重要档案史料。1963年,县档案馆有库房2间,档案柜28个,接收了十年来县机关13个全宗共4401卷册档案。1965年,抽调10名干部,收集整理馆内和机关的档案9316卷册。
  1971年夏,县档案馆建406平方米专用库房,组织14人按“战备”和“轻、精、清”的要求,收集整理馆内外档案,因合卷多,手稿及上级文件剔除多,部分档案破坏了原貌。1976年,县档案馆开始收集照片档案史料,并对原剔除件进行复查,8年内选取2.5万件归档。1979年3月,收集整理了斫〓公社野鸡坪大队的档案,经陆续补充,共归档186卷册。1980年,加强科技档案的清理,县属45个单位共清理科技档案5558卷册。1982年5月,征集龙公桥公社桔子山一村民保存的清代、民国时期的图书资料220册。1983年,接收县属一级机构70年代的档案。1984年,加强馆藏档案的保护,手工复制褪变档案1480万字。1985年9月,新馆建成,建筑面积1229平方米。1986年,接收区、镇、乡机关在人民公社时期形成的档案14900卷册。
  1987年,全县清理历年积存的会计档案,县机关共清理6万卷册,其中归档3万余卷册,由各单位自存。檀山铺乡联营村张日新将保存的家庭档案赠送给县档案馆,其中包括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写的决心书、朝鲜民众用朝鲜文字写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感谢信,共36卷盒。档案局函请朝鲜驻华大使馆将信译成中文,使两国读者皆受教育。1988年,县档案馆被评定为三级档案馆,督促各部门加强专业档案的管理。1989年,县档案馆将5000余袋阶级斗争档案整理成922卷册。公民自觉建立家庭档案的兴趣与日俱增。教委干部张乐如,整理家庭档案123卷册。1990年,县档案馆馆藏为126个全宗,计29596卷册,图书报刊资料6092册。
  二、利用
  县档案馆建馆初期,其利用方式仅为党政机关查找史料。1963年始,各部门相互配合,先后编撰成《组织人事工作基本资料汇编》(1952~1962)、《水利水库工程资料》、《农村气候》、《革命烈士英名录》、《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组织史资料》、《机构编制史资料》、《野鸡坪大队“农业学大寨”运动简史》、《邵东公共食堂的调查和批判》、《匡互生传》等。县档案馆及各单位档案人员陆续编制了成套检索工具。1979年后,档案利用范围不断扩大。先后为9000余名受到错误处理的人员、8000余名城镇居民、知识青年提供了落实政策的原始依据。1987年,档案利用开始向社会开放,为编史修志提供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并重视接待普通公民。1988年,主动向全省的73个地市县的100多个单位,提供了300幅民国时期编绘的全省各县市行政分图和全省各城镇地籍一览图。1987~1990年,县档案馆共接待利用者8100多人次,调阅档案1.42万卷次。
  三、指导监督
  县档案馆成立后,承担县属一级机构和区社机关的文书立卷和档案业务的指导。1970年4月22日,县革命委员会在佘田桥公社召开全县档案工作会议,部署档案工作。会后,县、区、乡机关建立档案室,配备干部兼管档案,添制了相应的档案柜。1980年7月,县档案局建立,局、馆合一,定编6入。为贯彻“恢复、整顿、总结、提高”的方针,每年开展档案宣传和检查指导。对县属单位、区社机关,在领导分管、建立专人、专房、专柜等方面督促落实。1983年,全县档案工作达到规定要求的有145个单位。1984年,对全县24个科技档案较多的单位进行指导帮助,恢复、整顿科技档案,至1985年全面完成。1987年,县属二级机构全面建立和完善档案工作,有170个单位完成了积存档案的清理,添置档案柜289个,并铺开了村级建档工作。两市塘区先在金泉村进行村级档案试点,组织专人,历时半月,收集整理文书档案69卷,会计档案100余卷。9月10日,全区召开村级档案现场会。接着,各区举办业务培训班,分乡、镇安排资金,组织专人,逐村建档。檀山铺乡25个村,制作档案柜21个,收集整理档案1538卷册。1988年,县档案局运用文件、会议、学习班、报刊、广播讲座、幻灯、展览、检查等各种形式,广泛地、分层次地宣传《档案法》,是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档案局干部参编的教材《文书档案管理》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1989年,县档案局为全县乡镇企业培训档案人员,指导部分乡镇企业建立档案。县成立档案学会,设立大专证书班教学点。1990年,运用4个结合,即监督与指导相结合,宏观指导与微观指导相结合,复查达标单位与帮助“等外级”单位相结合,抓上等级与抓其他工作相结合,促进全县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的行政管理、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开发利用诸方面日趋完善。3年来,全县有38个机关档案室、1个事业单位档案室,10个县属企业的档案管理上了等级。1987~1990年,县档案局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局长曾永有连续3次被评为全省档案系统先进工作者。
  第九节 党史编研
  1982年4月,中共邵东县党史资料征集小组成立。1984年4月,更名为中共邵东县委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定编7人,主要任务是征集、研究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在县内的发展史,为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历史借鉴。至1986年,征集党史资料1100余万字,各种照片和文物10件,向中央领导徐向前、聂荣臻、李维汉、黄克诚、甘渭汉、萧劲光、王首道、伍修权、钟期光、阎揆要、高克林、李葆华等征集了回忆录、信函和题词。对征集的资料,按时期、人物、事件立档归卷。在征集的基础上,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本着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秉笔直书的原则,撰写《团山惨案》、《抗战时期邵阳东乡党组织活动概述》、《湘中二支队》、《解放战争时期邵阳东路地下党组织活动情况》等及人物传记60多个。1987年起,广泛收集资料,历时两年,共收集反洋爱国志士贺金声、“五四”运动闯将匡互生等邵东名人生前活动的大量资料。1990年底,汇编《邵东英杰》一书,印发1500册。
  第二章 卫生
  清末,境内中医人员在家或走村行医。集镇和部分农村设有私营中药店,小本经营。民国5年(1916),西医传入境内,国药店和中药医师陆续增加。中医张坤元、黄魁芳、刘雄心、戴祥祯、宁葵心以医术高明而闻名境内。民国34年邵阳县卫生院在佘田桥、廉桥设立卫生所,西医技术逐渐应用,而广大农村缺药少医严重,地方病、流行性传染病不断发生。是年,境内麻疹、痢疾流行,死亡5000余人。当时周官桥的何家坪痢疾患者死亡十之八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不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1952年开始,卫生部门组织力量,对麻疹、白喉、疟疾、丝虫病、流行性脑膜炎、地甲病、头癣等地方病,普查150万人次,针对不同病情,及时搞好防治。妇女、儿童、工业劳动保健工作日渐加强,医疗机构不断增设,人民就医条件日趋改善。1990年,县内有县、区、乡镇卫生机构51个,村卫生室964个,门诊部(所)33个,病床694张,国家、集体医疗技术人员1711人,县内每千人中有医技人员1.53人。
  第一节 防疫
  一、爱国卫生运动
  1952年4月,邵东县防疫委员会成立,领导和发动群众搞好卫生,预防疾病。为粉碎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在全县教师中训练卫生防疫员800名。1956年3月22日,两市镇成立环境卫生管理所,配清扫工人5名。是年5月,县防疫委员会撤销,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爱委会)成立。各地联合诊所配专职防疫医生,组织群众开展以“讲究卫生、预防疾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提倡不喝生水,定期清除垃圾,开展“三扑”(鼠、蝇、蚊)、“二灭”(臭虫、跳蚤)活动。每逢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大扫除。1958年12月,县召开卫生工作扩干会,提出在1959年“七一”前除尽“七害”(鼠、雀、蝇、蚊、蟑螂、臭虫、跳蚤),全县群众热烈响应,几个月时间,消灭老鼠84万只,消灭蝇(蛹)4160公斤,跳蚤、虱子、臭虫绝迹。此后,经常性的活动陆续不断。1970年,县爱委会配合有关部门在仙槎桥公社铜鼓大队开展两管(水、粪)、五改(水井、炉灶、厕所、猪牛栏、环境)试点,随后全县铺开。1981~1983年,开展以治理脏、乱为突破口的“文明礼貌月”活动,城镇街道建立门前“三包”(绿化、卫生、秩序)责任制,定期检查,实行奖励制度。县爱委会与300多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包干合同。1985年,县城添置大型垃圾车2辆,洒水车1辆,大型垃圾桶16个,定期拖运垃圾。各机关单位,每逢星期六开展大扫除。县有关部门定期进行检查评比,对改善环境,控制常见病、多发病起到一定作用。1986年,全县农村新建、改建水井7840口,其中机压井300口;改造旧式炉灶5.5万个。1987年后,每年开展2~3次灭鼠活动。1989年,县集资18万元,帮助邵水两岸33个村打水井80口,改造旧井32口,解决饮水受污染问题。1990年,全县改水井8750口。
  二、食品卫生
  民国时期,境内无食品卫生管理机构,人民缺食者多,食品卫生条件极差,肠道传染病常有发生,危害人身健康。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贯彻中央卫生部颁发的《清凉饮料食物管理暂行办法》,生水制作的冷饮、凉粉禁止出售。1956年,县卫生防疫站建立,配专人分管食品卫生。1962年,对经营肉食、食品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病者,由单位调换工作,分别治疗。1974年,食品卫生管理以冷饮为重点,对生产和经营单位不断进行抽样检查。1975年,对邵东冰厂生产的冰棒、冰水、豆沙,抽样鉴定,细菌总数分别超过国家规定标准1.5倍到9.3倍,责令停业整顿。1976年,抽查县副食品公司、饮食公司所属的15个商店、饮食店37个样品用具和食具,其中有大肠杆菌生长的18个,占48%,细菌总数1万个以上的14个,占37%,细菌无法计数的5个,占13%。被检单位采取紧急措施加以改进。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管理条例》颁布后,县卫生防疫站会同各食品企业主管部门,举办食品卫生知识讲座82次,向从业人员讲授法制、食品卫生知识,听课3600多人次;举办食品卫生训练班12期,训练470人次。1982年7月12日,驻马桥公社官桥饮食店,误将碳酸钡为苏打制作包子、馒头,食后中毒13人,死3人。事后对当事人进行处理。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颁布后,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单5万份,广泛宣传并组织59名医务人员,编成10个组,历时3个月,对县内1137个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帮助建立食品卫生档案,体检从业人员4477人,发现传染病患者3人,更换了工作。1984年,县配备7名食品卫生监督员,任命48名卫生管理员。1985年,县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所成立。食品厂、店开业,须经该所鉴定,符合条件者发给卫生许可证,方许开业。无证擅自开业者,合条件的补办手续,不合条件的依法处理。嗣后,对县内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厂、店不断检查。1990年,共检查厂、店2598家,合格厂、店占89.1%,吊销营业执照5家,停业整顿45家,被罚款81家,限期改进的121家,销毁变质和掺假食品3.7吨。
  三、学校卫生
  1954年,~中配备校医,为学生防病治病。县内各中小学,提倡早睡早起,不喝生水,组织师生定期开展爱国卫生周活动。1963年,全县培训保健教师60名,负责学校卫生工作。1974年,县卫生防疫站在两市镇一完小、崇山铺完小进行第一次学生视力监测,共检测学生1475人,学生视力减退率为6.78%,城镇为9.6%,农村为2.9%。1977~1980年,县防疫站分别对邵东一中、二中等5所中学和两市镇、徐家铺、佘田桥等7所完全小学的学生视力进行监测,共检测学生5165人,学生视力减退率为9.35%。1980年署假期,县举办第二期保健教师训练班,培训保健教师26名。同年,以邵东二中、廉桥完小为卫生工作试点,对学生体质进行普查,综合防治,建立健康档案。随后召开全县学校卫生工作现场会,县内学校卫生渐次改观。1986年,县内13所高中和区、乡(镇)的重点完小均成立体卫领导小组,由校长或1名副校长主管。1990年,全县有27所学校,建立卫生档案,监测教室333间,采光合格率91%。对幼儿园1249名儿童进行贫血调查,低于正常值的占22%。佘田桥完小对学生进行蛔虫检验,共化验355人,给636名学生服了驱蛔药。
  四、工业劳动卫生
  1973年,县卫生防疫站配备专人分管工业劳动卫生。1974~1976年,对县内24个厂矿接触粉尘作业的2659名工人进行矽肺普查,查出矽肺病患者83人,发病率为3.12%。普查后由各单位采取措施治疗。1974年6月,对县内从事苯作业的18个厂矿中的362名工人进行苯中毒普查,发现可疑病人1例。1977年,对县内从事铅作业的12个厂矿中的1142名工人进行铅中毒检查,发现铅吸收8人,轻度中毒4人,发病率为10.5%。1982年,县卫生防疫站为县、区、乡(镇)的219个厂矿、8622名职工建立分类劳动卫生档案。1985年4月~1986年,全县303个乡镇企业建立了劳动卫生档案;对91个接触粉尘作业厂矿中的4284名工人,照片检查4038人,查出尘肺患者527人,由单位进行治疗。随即制订了《邵东县乡镇企业劳动卫生暂行条例》,印发各企业施行。1986年12月25日,省卫生厅在县召开全省乡镇企业劳动卫生工作现场会议,其作法在全省推广。1990年,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对从事喷漆行业的214名工人,普查193人,为90.1%;监督监测42个厂矿,透视1720人,照片976人,苯普查193人;对3327名接近粉尘人员建立卡片,定期检查。
  五、疾病普查
  1952年起,组织医务人员对丝虫病、地甲病等采取全面普查和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摸清病情,有针对性地及时防治。
  (一)白喉
  1952~1964年,县内白喉发病率万分之2~5左右。1956年组织医务人员,大面积开展白喉类毒素预防接种,患者不断减少。1978年,发病率降至万分之0.1~0.6。1979年后,预防接种工作放松。1983年,县内白喉大流行,疫情波及9个区、1个镇,发生白喉患者963例,死亡19人。发病率为万分之0.7~0.9,双风乡为甚。全县组织2359人的医疗队伍,对半岁至15岁的少年儿童进行免疫接种,半个月内控制流行。1990年,发现白喉3例,随即进行治疗扑灭。
  (二)疟疾
  1956~1958年,县内疟疾发病率达万分之10~15。1959~1969年,组织医务人员分片包干,送药上门,看服入口,进行休止期根治。对外流人员采取预防服药,有力地控制了病情的发生和流行。1971年,县内3.1万民兵参加修建湘黔铁路,感染疟疾者7087人。1972年后,采取根治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措施,每年5~10月预防服药,11月到次年的2月根治休止期,3~4月服药抗复发。药品由国家免费供应。1986~1990年,全县发现疟疾患者76人,为万分之0.68。
  (三)丝虫病
  1971年,组织防疫人员和赤脚医生1062人,分成235个小组,采血22.66万人,镜检发现微丝幼虫阳性225人,为0.10%。疫区分布在县内7个区、13个公社的60个大队,槎江、双风公社为重点疫区。对患者集中免费治疗。1984年普查,血检60.3万人次,发现阳性患者469人,晚期患者5人。10月,经省卫生厅验收,获“基本消灭丝虫病县合格证书”。
  (四)流行性出血热
  1971年,驻马桥公社发生第一例出血热病人,以后陆续出现,疫区不断扩大,流传到县内各个乡、村。县人民医院,采用中西结合进行治疗,治愈率96%。嗣后,每年进行普查,发现患者及时治疗。至1990年的19年中,县内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患者4964人,亡死120人,死亡率为2.6%。
  (五)流行性脑膜炎(简称流脑)
  1972~1973年春,县内发生流脑患者2922人,死亡145人。流光岭区、两市塘区尤多。县卫生部门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对疫区进行预防服药和空气消毒。1980年后,推广流脑菌苗接种,有效地控制流脑流行。1986年,全县发生流脑患者41人。1990年,发现流脑12例,立即服药治愈10人,死2人。
  (六)麻风病
  1977年10月~1978年1月,县组织3224人的麻风病普查队,共普查762528人,查出麻风病患者6例,其中结核型5人,瘤型1人,派专车逐人送麻风病医疗站隔离治疗。
  (七)地甲病
  1978年3月~1981年4月,县组织1849人的地甲病普查队,查出地甲病患者783例,女性高于男性,年龄在30~40岁之间发病率较高。县卫生防疫站对查出的地甲病患者免费用碘酒治疗,全部治愈。
  (八)头癣
  1979年5月~1981年,全县检查95.5万人,查出头癣病患者214人(两市镇无头癣病),其中白癣111人,黄癣87人,黑癣16人,发病率为十万分之21。对患者进行免费治疗,治愈181人,治愈率达85.42%,1981年12月,经省、地检查考核验收合格。
  (九)伤寒病
  1990年8月中旬,县内先后发生伤寒病1223例,其中县城两市镇759例,患者按年龄分,15~35岁的青壮年占69%,经各医疗单位突击治疗,治愈1220例,死3人。
  第二节 医疗
  一、中医
  民国时期,境内中医系个体行医,应诊形式不一,医术精湛者坐堂看病或设寓待诊,一般中医多应病家约请上门行医。医术名噪几十里者四境皆有,诊治专长各异。境西牛马司张坤元擅长内科,善治伤寒,尤其对梅毒、臁疮,用自炼的“五虎丹”为主加解毒清热药,医效显著。境南皇帝岭宁葵心,善治疑难杂症,对风湿病、伤寒病,用药独特,百十里求诊者不断。民国19年(1930),中二乡一刘姓患者,患伤寒热结旁流,脉伏热厥,舌芒刺,喜冷饮,延医会诊,皆用元素白虎汤或益攻散治之,无效。宁察其腹疼,拒按,水样便,属阳明腑实之重症,处大承气汤,开大黄4两(125克),以苦寒荡涤肠胃,另嘱家人买大黄1斤(500克),以水浸渍饮服,数剂后病愈,人称“活药王”。仙槎桥中医黄魁芳对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精细钻研。民国17年,任国民政府刘岳峙军营中医顾问,2年后弃军行医乡里,辨证详尽,审症施医,处方精当,善治内科杂症。境中梅塘戴祥祯,喜治疟疾,切脉准确,用药审慎。境东水东江骨科医生曾冬云,名著衡阳百余里。1949年,经登记境内共有中医160人。
  新中国建立后,中医人员不断增多,医术日趋提高。1952年5月,邵东县卫生工作者协会成立,中医会员144人,县内17个区,相继建立联合诊所。凡有一技之长,愿意从医者,均可加入联合诊所。1955年5月11日,县卫生协会召开名老中医座谈会,参加会议的17名名老中医交流医技,献出秘方、验方170余个。1956年春,各联合诊所招收中医学徒360人,先后选送77名成绩优秀者到省、地中医院校进修。1958年,县卫协会改为县医药科学研究所。中医药治疗慢性肝炎、乙脑、肺结核等疾病取得较好的科研成果,共收集整理秘方、单方、验方3000余个。次年《邵东县中医单方、验方集锦》汇编印发至有关单位和个人。1961年,王寿龄、唐中湘等21人由省、地、县卫生主管部门授予名老中医称号,并发给荣誉证书。1962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全县中医人员精简下放180人。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一些名老中医受到错误处理。1979年后,陆续纠正,落实政策。1986年,全县中医有主治医师4人,医士137人。通过对医疗技术人员不同层次的培训以及派人到大专院校进修,治疗水平日益提高。1990年,全县有中医技术人员33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5人,医师61人,医士69人,药师50人。
  二、西医
  民国5年(1916),两市塘基督教堂设西医诊疗室,德国牧师行医兼卖药。民国23年,匈牙利传教士在周官桥天主教堂内附设西医诊所,附近民众在此就医。民国31年,国民党军队36后方医院迁佘田桥五里牌陈家祠堂,有西医10余人,以治疗伤兵为主,附带给当地乡民治病,民国33年日军侵境前迁走。民国34年日军投降后,邵阳县卫生院在佘田桥、廉桥两地设立卫生所,各配西医2名,为群众治疗小伤小病。民国38年安徽籍军医管逸民夫妇在石株桥敬家铺开设西医诊所,备显微镜等,始给病人做大、小便检查。
  新中国成立后,管逸民西医诊所于1951年冬,由原邵阳县第十区区公所接收,改名医药合作社。是年12月,县两市塘保健诊所成立。1952年初,建邵东县人民卫生院,各区分别建卫生所,全县有西医西药人员30人。1953~1957年,通过培训、带徒和上级分配,全县西医增加到70人,其中医师2人,医士51人。1958年,邵东县红专卫校建立,定期分批培训初级医务人员,并选送优秀学员到省、地医院进修。与此同时,国家陆续分配一些大专医学院毕业生充实医疗单位,医疗技术不断提高。1971年8月,县人民医院首次发现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率达30%以上,试验总结出“尿溶菌霉测定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疗法,治愈率达93%以上。1986年,收治出血热病人715例,治愈688人,死亡6人。中国科学院流脑研究所派人抽检100例出血热病人作血清学检查,治愈率98%以上。1990年,全县有西药综合性医疗单位85个,西医人员858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5人,医师213人,药师28人,初级医技人员598人。
  三、中西结合
  民国时期,中西医素无交往,且互相诋毁。新中国建立后,中西医对峙局面逐被打破。县中医院建立西医科,人民医院亦建中医科,中西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新医制。1960年,县内有227名西医学中医技术,运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中西药结合治病。1962年始,县内各中医医疗单位相继送省、地人民医院进修西医的中医人员280余人次。1970年起,县内中西结合为患者治疗多发病、常见病80%以上。瘫痪、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脑中风偏瘫、颜面神经麻痹、急性阑尾炎、胰腺炎、胆石症等,中西结合,疗效尤佳。1974年,黑田铺区医院,用枯痔液治疗痔疮、子宫下垂、脱肛,治愈率达80%以上。1976年,县中医院五官科编写的7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溃疡263例的疗效总结,分别由《新医学》、《湖南医学》、《辽宁中医》、《浙江中医》等杂志刊出。1986年,县中医院收治100例出血热病人,实行中西结合治疗,治愈率为98%。编写《球后封闭在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一文,在省中西结合眼科学术经验交流会上宣读,与会者评价甚高。1987年后,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派出中西医人员到区乡医院、卫生院指导中西结合的治疗技术,乡镇卫生院派出中医到人民医院进修培训,以提高中西结合的治疗水平。1990年,全县发生1223例伤寒病,均采用中西结合进行治疗,仅死亡3人。
  四、医疗单位
  (一)县级医院
  县人民医院 1952年建县人民卫生院,病床15张,医务人员26名,治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1956年9月改名县人民医院,设内科、外科,始用万能手术床,为患者作阑尾、疝气等下腹部手术,后相继进行胃次全、脾切除、胆囊摘除,左右半结肠切除等手术。医风端正,管理制度健全,救死扶伤,受人称赞。副院长卿荣锦,护士李小平等,在抢救垂危病人中,对口呼吸,使之转危为安。有时自己掏钱为贫困病人交医疗费,在群众中传为佳话。1964年,被评为全国县级医院红旗单位,党支部书记赵开智出席全国先进医院会议,受到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集体接见并合影留念。1966年,职工增至95人,病床110张。1969年8月3日,外科医生魏莹铭、陈俊威等为崇山铺公社患者陈晚秀从腹后壁摘除一个重30公斤的良性结液瘤,术后半月康复出院。1970年始,用心电图和超声波等仪器为患者诊断病情。1972年6月25日外科医师曾春和为患者作胃底静脉吻合结扎术成功。同年,归国华侨内科医师司徒道生采取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治愈率达96%,一些外地医院来县参观学习。1974年,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空军459医院合作,开展针麻研究,在外科、妇科、五官科多种手术中应用,疗效明显。合编《督脉针刺麻醉1000例》专辑,受到联合国医学研究协会的推崇。1980年,病床增至200张,职工210人,其中医务人员162人,占77%。中药质量单项,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1982年,用0.5%的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引产获得成功。1985年,集资建住院部4450平方米,翌年11月竣工投用。1990年底,县人民医院拥有病床306张,医疗技术人员259人,其中中医师8人,西医师91人,护师75人,药剂师14人,检验师6人。中、西医师中,副主任医师各1人,拥有房屋面积1.9万平方米,其中门诊、住院病房0.6万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38台(件),是年门诊14.07万人次,诊疗住院病人7600人,死亡67人,为0.88%。
  县中医院 1958年6月1日,两市塘中医联合诊所转为县属集体性质的县中医院。职工21人,其中中医10人,中药3人,病床10张,有听诊器、血压计等简易医疗器具,名老中医较多。1959年设西医科,1963年运用中西结合治疗白内障、化脓性角膜炎、树枝状角膜炎,急慢性色素膜炎、视神经炎等眼科疾病,成效显著。1968年有职工36人,病床36张。1969年,县中医院撤销,医务人员多下放回乡,仅留12人并入县人民医院。1970年,县中医院恢复,医务人员陆续返院。医学院毕业生陆续分配来院充实医技队伍,曾设妇产科,购置50毫安X光机1台,骨伤科开始实行开放性手术治疗。1971年,增设针灸科,运用针灸、按摩、拔火罐等传统医术治疗疾病,费用低,治愈效果明显。1975年始,运用中西结合治疗开放性骨折。1978年,眼科医生魏湘铭用猪眼球作实验,开展泪囊鼻腔吻合、乳突根治,鼓膜修补等手术,治愈率95%以上。1979年11月,设放射科,添置200毫安X光机、心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万能手术床、裂隙灯、显微镜等诊疗设备。1983年,佘田桥公社树山大队申桂英患肝硬化腹水,生命垂危,住院后,采用攻补兼施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痊愈。是年,内科医师彭芳英当选为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7年,中医院由集体所有制改为全民所有制单位。1988年,五官科开辟斜视矫正、眼座植入、泪水小管吻合等手术。1990年,县中医院拥有病床120张,医技人员116人,其中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生13人,医师27人,护师23人,药剂师7人,检验师4人。房屋面积6470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25台(件)。是年,诊治1.2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457人,死2人。
  第二人民医院 1986年,廉桥区医院改为县第二人民医院,职工99人,医疗设备有200毫安、50毫安X光机各1台,B超、脑电图、A超、救护车、脑血流图各1台,中西兼治。1990年,拥有房屋面积5644平方米,病床90张,医技人员83人,其中主治医师7人,医师25人,药师5人,全年门诊4.78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257人,治愈3164人,死亡26人。
  (二)区医院
  1952年,按行政区建立17个区卫生所,职工35人,其中医务人员30人。1961年,随行政区划调整,区卫生所并为7个。1965年改名为区医院。1970年,职工增至153人,其中医务人员129人,病床153张,X光机4台,手术台25个。1972年,毛荷殿区医院医生罗润生,被派赴坦桑尼亚,参加中国援建坦赞铁路的医疗队,其医德医风受援建指挥部表扬。各区医院通过派出技术人员到上级医院培训、进修,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廉桥、佘田桥等5个区医院承担下腹部手术,为减轻县级医院的诊治负担,加快公社卫生院的医疗队伍建设起重要作用。1986年,廉桥区医院改为县第二人民医院。佘田桥、毛荷殿等3个区医院能作上腹部手术。1990年,全县有区医院(又称中心卫生院)6个,病床177张,医疗技术人员134人,其中主治医师38人,医师14人,医士17人,药剂师4人,房屋面积1.39万平方米,各种医疗设备84台(件),全年门诊17.26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9185人次,治愈7034人,死亡8人。
  (三)乡镇卫生院
  1952年,县内始建联合诊所,至1957年,共建联合诊所3个,职工285人,其中医务人员265人,病床47张。1958年,人民公社驻地的联合诊所扩充人员,改称公社医院,下设卫生所,承担卫生防预和一般常见病治疗。1962年,流光岭公社药剂员曾其华,误将砒礵作为六一散,发给砂石公社岩岭大队病人李光怡,李中毒死亡。接受此次事故的教训,县卫生局对全县药剂员进行技术培训。1975年,公社卫生院职工增至737人,其中医务人员667人,病床274张,医疗设备有X光机13台,手术台34个,有25个乡卫生院能做男性结扎手术。1983年,灵山寺公社卫生院被评为全国先进卫生院。1986~1990年,乡镇卫生院有471名医疗技术人员分批进修、培训,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全县39个乡镇卫生院,有病床612张,医技人员661人,其中主治医师3人,中医37人,西医109人,医士178人,药师38人。全年诊治病人12.19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59万人次,治愈出院3.05万人次,死亡17人。
  (四)其他医疗单位
  1980年,县内学校、厂矿单位建立医务室36个,医、护人员41名。1980年后,个体行医、卖药者相继出现,并日益发展。1986年,全县有村卫生室952个,乡村医生982人,个体诊所61个,个体开业医生282人,个体中西药店157家。嗣后,对乡村医生不断进行技术考核,取缔游医。县卫校、县级医院加强对村级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医术不断提高。1990年,县内厂矿、学校有医疗门诊部、所、院36个,病床223张,中西医师91人,护师22人,村卫生室96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80人。
  五、医疗制度
  (一)自费医疗
  民国时期,境内民众治病,均自费求医、买药。富人有病即治,穷人得病无钱求医,拖、抗乃至病死。新中国成立后,无固定工资收入者为自费治疗,严重患者,视其家庭经济状况,确无力承担者,由集体或国家给予一定补助,国家和集体医疗单位予以优惠治疗,甚至免费。1979年,县人民医院对建院以来自费治疗的患者,历年所欠的2.5万元医疗费用进行全面清理,确属家庭经济困难无力偿还的,经本人报告,大队证明,公社签具意见,一次性豁免1.9万元。嗣后,坚持随时看病,随时交款,但个别暂无交款能力的急性病患者,经领导批准,先抢救,后交款。1990年,县人民医院属于抢救病人而少收或未收取的医疗费用达6.97万元。
  (二)公费医疗
  1953年8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地方部队和事业单位的职工患病,持公费医疗证定点就医,医药费每人每月规定1元,严重病人超过规定标准者,就医前报单位领导和公费医疗管理单位批准实报实销。企业单位参照上述标准执行,其医疗费用由企业自行负担。1955年起,行政、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费用由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统一掌握,集中使用,门诊处方以3天药量为限。1968年4月,县公费医疗委员会只管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门诊医药费由单位凭据报销。1975年11月起,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按在编人数,由县财政人平拨款20元,由单位包干负责,住院病人按原制度执行。1985~1986两年,年人平分别拨医药费30元、40元,节余50%归己。嗣后,各机关对医药费标准有所调整,超支部分经领导批准从公费中补给。企业拿固定工资的职工治病,其医药费由公费负担,单位掌握开支;职工家属按不同工种及其劳保条例分别由公费负担30%、50%,或给予适当补助。1990年,全县国家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医药费开支141.4万元,人平119元。
  (三)农村合作医疗
  1968年,仙槎桥公社骑龙大队从历年所提的公益金中垫付部分资金,每个社员交纳1元为合作医疗基金。社员治病,依大队合作医疗基金承受能力和患者经济状况,集体负担50%、80%乃至100%不等。同年9月,县革命委员会在此召开现场会议,全县推广其经验。1970年,县内有942个大队(占大队总数97%)建立合作医疗制度,筹集合作医疗基金26万多元,划旱土2432亩,培植中草药320多种。县、区、社医院分期分批举办赤脚医生训练班,组织临床实习,共培训大队赤脚医生1688人,生产队卫生员5920人,对治疗农村一般常见病、急发病起一定作用。1972年10月,魏家桥公社建立社、队两级联办制度,县革命委员会向全县推广其作法,不久,社、队联办制全部停止。1975年,杨桥公社蚂蝗大队赤脚医生曾志宙,培植中草药,中西结合为社员治病,随喊随到,在全省卫生工作先进代表会上介绍了经验,受到大会表彰。1979年11月,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顿,赤脚医生逐个考核发证,获合格证书者1125人,临时证书395人,有10人不合格被劝退。1980年后,合作医疗逐渐改体,分别为村民委员会集体办、乡村医生(赤脚医生改名乡村医生)承包办和个体办三种形式,以个体办为主。1990年,全县有村卫生室964个,乡村医生1080人,医药费由患者自负。
  第三节 医药
  一、中药
  (一)药材加工
  民国时期,境内野生或人工培植的中药材有625种,隶属144科,其中人工培植的药材有玉竹、白芍、丹皮等25种。药材加工由各药店自理。新中国建立后,专业加工逐渐发展。1958年,县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加工厂建立,开始生产成药,1962年国民经济调整时停办。1968年,黑田铺、佘田桥、毛荷殿、火厂坪、周官桥、龙公桥、砂石、团山、流光岭、仙槎桥、双泉铺等公社卫生院建立了中草药制剂室,制造中草药膏丹丸散等各种药品。1970年,药材公司中药饮片厂恢复,职工10人,添置切片机、斩筒机、粉碎机、炒药机等,年加工量3万公斤。1975年,县中医院、县人民医院、各区医院、公社卫生院均相继建立了中、成药制剂室(房),以自用为主,医院与医院之间相互调剂。1990年,县内共加工中、成药60余种,中药制剂人员328人。
  (二)中药销售
  清末,境内集镇开设中药店,多小本经营。民国2年(1913),江西樟树湾熊元青来佘田桥开设熊元裕国药店,雇工经营,且聘医坐堂,生意甚旺。继而,佘田桥的利太和药店,两市塘的普济药店,泰康药店,廉桥的三益庄药材行,松龄堂药店,仙槎桥的普济生药店,陆续开业。民国38年,境内共开设私营中药店107家,多设于集镇,农村仅有部分中医兼营中药,买药甚难。新中国成立后,中药事业有所发展。1956年,全县中药店增至155家,从业人员165人,1957年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分别成为公私合营或合作药店。1958年,公私合营和合作药店,资金500元以上的并入县药材公司,统一核算,从业人员纳入公司编制;资金500元以下的并入各公社卫生院。1962年,公社卫生院的中药店均划给药材公司管理。县、区、公社的医疗单位,重新设立中药房、中药制剂室等。中药销售及其加工人员相应配备。1975年,全县有中药销售店120多家。1983年,经批准的个体和联合经营的中药店相继经营。1990年,全县有国营、集体和个体中药店500多家。
  二、西药
  民国34年(1945),两市塘有2名退伍军医开设西药店,药品从外地购进,卖药兼行医。新中国成立后,县药材公司于1954年开始经营西药,县内的主要集镇设中、西药零售门市部,公私合营和合作药店亦兼营少量西药。1964年,县人民医院建立简易制剂室,制造本院需要的注射用糖、盐、酊等水剂药品。1970年制剂室扩建,生产品种、数量增多。1979年,廉桥地区医院制剂室由生产糖盐水逐渐发展为生产葡萄糖盐水、氯化钠、苯甲醇、甘露醇、苏打等。1986年,县人民医院制剂室增加生产葡萄糖、氯化钠、甘露醇、利凡诺、硫酸镁、麻黄素、阿托品、炉甘石等60多种西药。全县共有西药专职药剂员84人,其中药剂师4人。1987年后,卫生系统实行目标管理,各医疗单位建立了药品质量检查小组,有质检员128人。1990年,全县有45个单位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西药师28人,西药剂士27人,西药剂员18人。
  第四节 妇幼保健
  一、新法接生
  民国时期,境内产妇分娩由接生娘或年长妇女徒手接生,一遇难产,母婴丧命者时有出现,产妇视分娩为“鬼门关”,家庭成员为其提心吊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邵阳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11月在范家山建妇幼保健站,举办新法接生员培训班,改造旧产婆30多人。1952年,县卫生部门陆续培训新法接生员,免费发给接生药品和器具,新法接生队伍扩大,逐渐代替旧法接生。1957年,县内有接生员668人,组成380个接生站。1958年,全县设妇产院166个,产床790张。1963年,牛马司公社接生员姜菊英拒绝学习和实施新法接生,21例新生婴儿感染破伤风死亡,姜被开除接生员队伍,并通报全县。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新法接生一度放松,事故不断出现,光简家陇公社就死亡产妇19人。1976年,县妇幼保健站在县内各集镇兴办妇幼保健展览,介绍新法接生和妇幼儿童保健知识,参观者5万多人次。县内新法接生得到恢复与普及。1977年起,以区为单位对新法接生员进行轮训,配发接生包,技术素质日趋提高。1986年,产妇死亡率下降为1.24‰,新生婴儿破伤风死亡率0.23‰。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新法接生日益普及。1990年全县共分娩13412人,其中新法接生13364人,占总分娩人数的99.64〓。
  二、围产期保健
  1979年,黑田铺公社举办围产期保健试点,对受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全面进行检查,对高危妊娠建立保健卡片,发给保健手册,定期监护,纠正异常。1980年全县铺开。1984年,县内有高危孕妇7885人,其中妊毒症634人,前置胎盘103人,胎盘早剥13人,胎位异常2297人,骨盆异常587人,妊娠合并内科疾病387人,多胎妊娠269人,不良分娩514人,有流产史的729人。通过系统的监护,高危因素及时处理,安然分娩6006人,手术助产1879人,高难产造成的死亡得以杜绝。1990年,在分娩孕妇中,产前检查5.63万人次,人平4.2次,其中对孕12周的产妇建卡检查7666人,检查57.16%,对高危孕产妇及时监护管理,安全分娩1861人,比1984年的安全分娩1629人,高14.24%。
  三、儿童保健
  1950年11月~1951年4月24日,水东江、崇山铺等地小儿麻疹流行,死亡儿童440余人。区人民政府组织治疗小组进行防治,控制蔓延。1952年,全县城乡首次对17.22万儿童接种牛痘苗。1954年,有3.18万儿童接种百日咳、白喉苗,继而,接种菌苗增加到麻疹、流脑、卡介苗、麻痹糖丸等。年年不断,降低了小儿传染病的发病率。就小儿麻疹统计:1957~1970年,发病5.21万人,死787人;1971~1980年,发病1.95万人,死214人。1980年起,每年对小儿进行健康检查,当年受检儿童8.2万人,发现佝偻病5477人,贫血4578人,营养不良681人,蛔虫患者1.42万人。检后,进行针对性口服药治疗,并免费为儿童驱蛔虫。1986年,对当年新生婴儿进行健康登记,定期检查,发现疾病,指导治疗。嗣后,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开展儿童健康检查。1990年,共检查3.9万人,检查率42.3%。查出佝偻病患儿3774人,患病率为0.9%:缺铁性贫血2645人,患病率0.67%。全部进行了治疗和矫正,评出健美儿童186人。
  四、妇科病防治
  1959年,县内开始对妇科病进行普查。查出患者2788人,以子宫下垂为多。随之,进行治疗。次年,普检全面铺开,以公社为单位组织力量,逐队进行,共普检妇女2.18万人,查出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宫颈炎、阴道霉菌、滴虫病患者9142人,轻度病人在家治疗,严重患者送公社疗养院医治。1972年,县妇幼保健站在仙槎桥公社进行妇科病全面检查试点,共检查妇女2530人,发现各类妇科病患者1245人,占被检妇女的49.5%。随即在该社范围内设立12个临时医疗点,以中草药、新针疗法、上托等对症治疗方式,治疗患者805人,其中治愈355人,好转402人,有效率为93.7%。次年,普查在全县铺开。各公社建立普查领导小组,以公社卫生院妇幼医生为骨干,组织专门队伍,通过短期训练,分队进行。县妇幼保健站妇幼医生分队指导。共普查妇女8.76万人,发现妇科病患者4.62万人,发病率为52.7%,随后进行治疗,治愈和好转3.32万人,有效率为77%。黄陂桥公社卫生院妇幼医生赵喜祝,对妇科病患者经常上门送药,亲如姐妹,使公社内85%的患者转危为安,受到省卫生部门的表彰与奖励。此后,以区医院、公社卫生院为主体,每年进行普查普治,针对不同疾病和病情程度,采取多种方式予以治疗。对严重危害妇女身体的子宫脱垂、尿瘘病,给予免费治疗。至1986年,全县共普查71万人次,查出患者39.8万人次,治疗32.4万人次,治愈28.9万人次,治愈率89.2%。1990年,积极开展妇科病普查普治,对60岁以下的7.19万已婚妇女进行妇科病检查,查出患各种妇科病人3.29万人,发病率45.82%。100%进行治疗,防癌涂片化验1863人,查出可疑癌症患者4人,及时送医院诊断和治疗。
  第三章 体育
  第一节 学校体育
  光绪三十一年(1905),稽古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将体操列为学生6项必修课之一,主要学习兵操,时称体操。民国时期,境内学校执行教育部规定,体育门类较多,比赛也较活跃,小学设童子军体操课,打乒乓球、踢毽子、玩小皮球等;中学开展篮球、排球、单扛、田径、爬山等体育活动。震中小学田径代表队于民国18、19年参加邵阳田径运动会连续两年夺取冠军。
  新中国建立后,各类学校将体育列为专门课程,教学内容以基本队形、列队、篮球、田径练习为主。1954年,贯彻国家体委《劳卫制暂行条例》,中学按劳卫制规定项目教学。是年8月,中小学推行国家第一套广播体操。1956年,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每周坚持2课时。1960年,中小学体育课全部压缩。年后恢复,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体育教材》进行教学。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体育教学中断。1968年体育课改为军体课。1976年取消军体课,恢复体育课,每周授课两课时。一中建立射击场,组建射击队,1979年参加涟源地区射击比赛,夺团体总分第一名。8月,组织中学学生代表队,代表涟源地区参加湖南省中学生射击比赛,夺女子团体总分第2名,男子组总分第4名。是年,贯彻国家《中小学体育工作暂行规定》,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标准,防止近视眼为重点,全面推行广播操、眼保健操,课外活动随之增多。县文教局配备专职体育干部,指导和检查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将各中学的体育达标情况列为教育质量检查评比的主要内容。此后,训练项目有所增加,设施和场地等活动条件不断改善。邵东三中兴建体育教练室。二中师生利用业余时间,扩建校内体育场,开辟6条200米长跑道,新砌120米长的观众台。界岭乡集资为全乡中小学建水泥球场。1990年,县内11万名学生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第二节 农村体育
  一、传统体育
  清末、民国时期,境内的民间传统体育为耍龙灯、舞狮子、划船等。乡民自发约集或由民间的龙灯会、狮子会、龙船会、庙会等组织活动。秋、冬农闲季节,武术爱好者聘拳师传艺,春节期间,拳师及学武者随狮队外出活动,与狮灯配合表演拳、棍、刀、枪、剑、戟、齿耙、铁尺等各种武术,群众喜闻乐见。新中国成立后,民间武术活动时起时伏。1951~1957年,沿袭旧俗开展活动。“文化大革命”期间,民间武术活动为民兵训练所代替。1980年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武术活动蓬勃发展,农村武术馆陆续兴办。黑田铺乡群和村武师谢季珊,年逾古稀,重整拳谱,集馆招收门徒,学者甚众。光陂乡光华村拳师刘积南,在练功房的墙上写上“武术楼”,集馆教徒,门下弟子上百。1983年统计,县内有会武、练武者8万多人,占农村总人口的8%。1984年4月,县里召开民间拳师座谈会。随后,组织调查组,先后调查9个区、15个乡镇的27个村,挖掘整理传统拳路150多种,主要教派有黑虎、少林、白莲、南北少林4种,有各种拳术、器械对打、气功、散打、单耍等套路137种。1985年,县武术协会成立,经常开展学术交流,促进民间传统武术活动。1986年,县内有私人武馆15个,经考核认定合格的拳师104人,其中二级拳师9人,三级拳师95人,有30人参加省、市比赛,有2人获得第一名,1人获得第二名。灵山寺学校体育教师黄嗣林获全省75公斤级武术散打赛第一名,县百货公司唐有恒获全省75公斤级武术散打第二名。至1990年,全县共有武馆19个,教练114人,习武者600人。
  二、现代体育
  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农民参加现代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1954年,家住集镇附近和学校周围的农村青年,自发组织球队,开展体育活动,与附近机关单位开展比赛。1956年,水口乡水口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立体育场,组织青年开展篮球、乒乓球、跳高、跳远等业余体育活动。青年篮球队常与附近学校开展比赛。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要求社员“行动军事化”,农民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多数公社以大队为单位,组织青壮年开展广播体操、拔河、爬山、队列等项目比赛。1960~1962年,国民经济处于困难时期,农民体育活动停止。197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收下乡知青较多的农村大队、场、所,以知识青年为主体,开展体育活动。1977年6月3~5日,邵阳地区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周官桥公社组织以拔河、广播体操、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农民体育比赛。周官桥、仙槎桥公社分别获武术比赛、拔河比赛第一名。1982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许多农民务工经商,体育活动依各自爱好,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1990年,水东江乡在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参赛130多人,观众2万人左右。
  第三节 职工体育
  1952年,县城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推行工间操,锻炼身体。1954年,随着机关、厂矿公职人员的增加,职工体育项目增多,开始利用节假日组织环城赛跑、拔河、广播体操、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棋类等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1957年,县城机关男女篮球队发展到18个,每逢周末,各球场热闹非常,并从各机关球队中选拔尖子,成立县篮球联队,同邻县进行友谊比赛。1958年8月,县职工男女篮球代表队参加邵阳地区首届职工运动会,女队夺得冠军,男队夺得亚军。“文化大革命”初期,职工体育活动受到影响,除重大节日组织比赛外,平时开展甚少。1972年,为纪念毛泽东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20周年,县内各机关、厂矿、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各种体育活动,体育项目和参加人数较前大有增加。从球类、广播操、拔河,发展到武术、射击、健身操等。1974年,从各厂矿抽出12名女青年成立女子篮球队,除在县内开展体育活动外,还参加邵阳地区组织的邵东、双峰、湘乡、涟源、邵阳5县联赛。1980年起,随着职工年龄结构的变化,练广播操者逐渐减少,而太极拳、气功、传统武术、门球一类的体育项目日趋增多。尤其是晨跑人数激增,从小学生到退休人员,不分寒署,每天清晨,人流如云。1987年起,门球、气功爱好者日增,坚持以比赛促提高。1990年,县内有老年门球队20个,导引养身气功发展到60个单位,近千人参加。各机关、厂矿和企事业单位,有田径、气功、门球、武术、象棋等10个项目的运动队,参加邵阳市比赛,个人获前3名的有田径赛46人;门球“金融杯”赛获团体第三名;象棋“色织印染杯”赛获团体第二名;气功代表队表演赛获省团体二等奖。县科委杨仲容,从1976年参加晨跑,每天凌晨4点半起床,来回10公里,雪雨无阻,常年坚持冷水浴,从1985年起还辅以气功配合,年近“花甲”,体质强健,单衣单裤过冬,从不烤火,连续14年无病患。
  第四节 业余体校
  1973年5月,邵东县建立业余体校。配专职教练员6名。本着从难、从严、从小抓起,系统训练的原则,从各学校选拔体育基础好、有发展前途的学生入校,首批学员36名。主要项目为球类、射击,文化知识课和体育项目训练穿插进行。文化课就近学校听课,参加考试。1978~1979年参加湖南省体育比赛,有3人获优胜奖。嗣后,人员不断调换,项目陆续发展到武术、赛艇、皮划艇、举重等。至1986年,共训练学员700名,其中232名达到国家少年级运动员标准,向湖南省体育队输送运动员16名。业余体校的学生参加省以上运动会比赛,有6人(次)获全国运动会单项比赛前6名,有12人(次)获全省运动会单项比赛前3名。1988年,县业余体校皮划艇训练列为省重点训练项目。1989年10月4日经省体委批准,成立湖南省邵东划船学校,教练员、运动员以为国争光为己任,从严要求,江河缺水时,抬起皮艇到水库训练,县内缺水无训练条件,到县外找训练场地。1989年8月,在湖南省皮划艇锦标赛上,获团体总分第一名,获金牌3枚,银牌4枚,铜牌2枚。赛艇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五名,有16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1990年,邵东划船学校向省以上运动队输送的运动员,先后参加国家在上海、武汉、广东等地举行的皮划艇比赛中,夺单项名次19个,其中金牌1枚,银牌2枚,铜牌2枚;赛艇队夺取单项名次10个,其中金牌1枚,银牌2枚。是年8月,运动员宁梦华(皇帝岭乡人),参加在波兰举行的二十届国际皮划艇锦标赛,获女子4人皮艇500米第6名,成为亚洲第一个在世界皮划艇比赛取得名次的健将。是年9月,在第十一届亚运会上,宁梦华与队友奋力拼搏,夺取女子皮划艇500米第一名,夺金牌1枚。1990年11月6日,中共邵东县委、邵东县人民政府对宁梦华及宁的启蒙教练申顺生和县体育运动委员会发出嘉奖令,表彰他们奋力拼搏,从严执教,为国争光的精神,并发给宁梦华奖金2000元,发给申顺生和县体委奖金各1000元。
  邵东县运动员参加省以上运动会获全国单项比赛前六名、全省单项比赛前三名的运动员名单于后:
  第五节 体育比赛
  1952年起,体育比赛活动连续不断。除机关、学校等单位自发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外,全县性的比赛活动几乎每年举行,多的1年8次。至1990年,共举行154次,其中球类43次,田径17次,棋类39次,游泳1次,广播操2次,武术2次,拔河1次,全运会1次,气功1次。
  第六节 体育设施
  1952年,在县城东风路北侧建简易体育场,面积6720平方米,内设篮球场、秋千、爬杆等设施。1956年在场内修建4个混凝土篮球场。1970年在场内建灯光球场1个,设混凝土固定梯级看台,可容观众1000余人。1974年,在体育场的临街一端,兴建1座丙级体育馆,建筑面积61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土木混合结构,固定座位600个,可供篮球、羽毛球、排球、乒乓球、武术等进行训练或比赛。1977年,县城修建简易靶场1个,面积1638平方米,1980年改建为8个固定靶位的靶棚,面积75平方米,靶壕长15米,深2米,宽1.5米。娄底地区、邵阳市的射击队曾先后在此集训,宽敞适用。1983年,县体育场搬迁至人民路北侧,占地40.5亩,建标准体育场。1986年末竣工投用,内设400米田径场和灯光球场。县内各机关、学校、厂矿等共有各类体育场317个,面积20万平方米,门球场1个,滑冰场2个,滑冰鞋100双,小口径步枪28支,皮划艇5条。随着体育运动的开展,体育设施逐年增多。至1990年,全县各机关、厂矿、学校等共有以篮球场为主的各种体育场342个,面积21.5万平方米,其中有门球场8个,滑冰场2个,皮划艇20条,赛艇22条,划艇9条以及单杠、双杠、秋千、爬杆等体育项目的相应设施。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