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科技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46
颗粒名称: 第二章 科技成果
分类号: G311
页数: 12
页码: 460-471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科技成果的农业、工业、医疗、农村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科技 成果

内容

第一节 农业方面
  一、早稻裹蔸
  1952年,余庆乡(今灵山寺乡)杨允茗互助组有43亩冷浸田,以往早稻插秧后,半个月不开蔸(分蘖),杨从放灰栽菜秧得到启示,在秧根上裹上肥灰插入田中,当年试插13.7亩,7天后新根占60%,及时回青,每亩产干谷177公斤,比先年每亩增产47公斤。随后连续两年试验,均有明显增产效果。1955年,全县各地开展试验,省农业综合试验站派人实地考察验收,其效果得到肯定。1956年,县区社举办6000多人的训练班,学习杨允茗的裹蔸禾技术,全县25万亩稻田插上裹蔸禾,增产效果明显。1965年12月,《中国经济问题》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为题,介绍推广插裹蔸禾增产的经验。随后,插裹蔸禾技术全县运用。
  二、良种繁育
  1952年2月,县良种示范农场(后改农科所)建立,有试验基地452.4亩。初建阶段,以繁育本地良种为主。1956年后,主要承担引进良种的对比试验,选择适应县内种植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至1963年,共培育常规水稻原种85.5万公斤,繁育常规水稻良种233万公斤,向全县提供种源。1966年,公社建农科站,大队确定种子专业队,生产队固定种子田。县、社、大队、生产队四级良种繁殖体系形成。1975年2月,全县组织农技人员103人,赴广东省海南岛、广西省黎塘学习水稻三系制种,获得成功,随即,分批举办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训练班,先后培训制种技术人员1270人,由县农科所、檀山铺乡青龙大队繁殖母本,社队制种全面普及。1979年,县内杂交制种面积8400亩,产种42.3万公斤。1983年,改分散制种为集中制种,在双凤、檀山铺、大禾塘3个公社的15个大队,建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固定制种田5738亩,单产和种子纯度提高。1986年,亩产达182公斤,县内杂交水稻良种自给有余,全县44.7万亩晚稻,全为杂交稻,每亩产谷435公斤。
  三、早稻育秧
  双季稻试种阶段,早稻于3月中旬下泥,烂秧严重。1959年后,根据稻田空闲情况和气候变化特点,适当推迟下泥时间:空田、绿肥田为3月底~4月初,油菜田、绿肥留种田为“清明”前后,小麦田在4月10~15日左右。1964年开始,对传统育秧技术实行改革:(一)整理秧田时,施足人粪、猪牛粪作底肥,耥活表层泥土,使泥面平整如镜,分厢播种;(二)改冷浸催芽为“高温破胸,适温催芽,恒温保芽;(三)改密播为稀播。每亩秧田控制播种70~90公斤,抢晴天均匀撒播;(四)改敞育为薄膜覆盖,有效地防止了早稻烂秧。以后,各地还施用煤灰催芽、地窖催芽等。1970年,使用蒸汽催芽,全县建蒸汽室9748个,改合式、湿润秧田为通气、隔层秧田,每亩播种谷100公斤左右。用塑料薄膜或煤灰、青苔等物覆盖。1973年,推行蒸汽育秧,种谷催芽后,在竹搭上糊1~2公分的田泥,撒上芽谷,入蒸汽室,育成秧苗,带泥移栽。生产责任制后,蒸汽育秧停用,分户育秧,多用薄膜覆盖。1990年各地沿用。
  四、水稻病虫防治
  1954年起,使用六六六可湿性粉剂和滴滴涕乳剂治水稻虫害。1956年后,实行点灯诱蛾、“三光”除虫、深水灭蛹、拔枯心苗、药粉点兜等办法,压低虫口基数。1964年,各公社、大队配备植保员,生产队固定治虫员,形成县、区、社、队四级虫情测报网,层层培训技术,以大队为防治单位,以生产队为防治点,生产队治虫员在早稻田中逐丘块划定三化螟卵块孵化观测圈,每天观察孵化进度,待虫卵孵化20%左右时,集中精力,分队突击,全面施药,使螟害损失率降低到0.18%。随后,对稻飞虱、卷叶虫和纹枯病、菌核病等均用药物防治,成效明显。1982年后,推广生物治虫,使用丁草胺、克叶胺等除草剂除草,1990年每亩水稻农药使用量0.17公斤。
  五、农业气象研究
  1960年起,县气象站根据县内气象资料,天气物象反映,坚持“大、中、小”、“长、中、短”、“图、资、群”三个三结合的原则,对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基本气候特征进行研究,运用气象变化的相关、相似、规律、周期、点聚图等方法进行预报。1973年起,连续3年,重点对春季低温阴雨,秋季寒露风的活动规律进行研究,得出早稻播种以3月下旬后期到4月上旬为适宜,常规晚稻及杂交晚稻的抽穗扬花应分别控制在9月中旬及9月下旬初安全系数最大的科学结论,编写出,《掌握气候规律,适时培育早稻壮秧》、《早稻幼穗分化期要注意防避5月低温危害》等资料。1977年9月,编印《农业气候》一书,指导农业生产。1979年10月,组织力量,开展农业气候区划试点工作,分别在流泽、流光岭、汪塘、堡面前等7处设对比气象观测点。至1982年12月,搜集整理气象点、雨量点的气象水文资料及农作物、农业气象资料,编写出《邵东县山区气候考察总结》、《邵东县农业气候资源分析》、《邵东县农业气候区划报告》、《邵东黄花农业气候区划》等资料,绘制农业气候图表9张,揭示全县农业气候规律,为农作物合理布局,实行农业技术改革提供依据,其中《黄花农业气候区划》,1983年获省气象局农业气候区划成果三等奖。
  六、家鱼人工繁殖
  1959年10月,水东江公社鱼苗场,选捕200尾亲鱼集中放养。翌年5月22日,选择鲢、鳙亲鱼各一组,用人工催情授精方法,获得鲢鳙杂交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步扩大试验。1963年,县鱼苗场建立领导干部、技术员、工人三结合的试验班子,大力开展家鱼人工繁殖。是年,孵化鲢鱼60万尾,相继又孵化草鱼、鳙鱼。随后,孵化技术推广到社队鱼场。1977年,全县实现鱼苗自给。
  七、黄花菜优良品种选育
  1957年始,县内黄花菜主产区,不断选育良种。1979年3月,县黄花菜研究所成立,组织技术人员,在县内开展黄花菜种源普查,选择17个良种,并从县外引进良种5种,在周官桥公社蒲塘冲建立良种选育基地33.3亩,设立良种资源圃,每个品种栽培100蔸,由赵春初、邓伯洪、申桂和、李均4人,分工开展速生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对比试验,每个品种从出叶、抽苔、结蕾到收摘、晒干等,确定21个对比项目,从中筛选出适合本地栽培的长咀子、茄子花等5个优良品种向全县推广,经全省二次品种鉴定会议认定,长嘴子花的产量、色、香、味均为最佳品种,1986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八、油茶嵌合嫁接
  1968年,黄草坪油茶场工人萧石林,以枝接方式,对油茶进行高枝换头试验,嫁接13株,未获成功,后改枝接为嵌合嫁接,枝条与砧木紧密包扎,加罩保温,成活后适时分次切干。1972年嫁接3株,成活2株。此后,进一步总结经验,根据油茶生长特点,掌握最佳时间,精细操作,分期(3月底4月初,5月底6月初,9月底10月初)嫁接。至1975年,全场嫁接600株,成活522株,接着,选择23株果大皮薄,抗逆性强,产量高的树枝作接穗,建立23个无性系油茶良种采穗圃,陆续对5200株低产劣种油茶嫁接改造成功,1976年,国家林业部在浙江富阳县召开的油茶嫁接经验交流会上,有关专家鉴定,萧石林的油茶嵌合嫁接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1978年获湖南省科学大会科技成果奖。
  九、农业区划调查
  1979年10月,县成立农业区划领导小组,组织科委、农村办、区划办等23个单位的63名工作人员,开展综合农业区划调查,对县内地质、地貌、土壤、山川、气候、动植物、矿藏等自然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运用相应的经济指标,以农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措施为依据,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全面分析,为农作物合理布局作出近期和远期规划。1982年8月结束。编著《邵东县农业区划报告集》、《邵东县农业区划数据集》、《地图集》三书,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
  十、米醋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
  1981年,县科委曾伟翼、贺照良、马觉民、谢薛初、唐池凡,用3.6度的米醋,稀释成300倍液,用于水稻浸种,能促进酶的活性,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力,促进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增强根系活力。在水稻孕期用于喷施叶面,成熟期提前1~2天。至1983年,全县推广面积34亩,每亩增产5~10%。1984年9月,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十一、早稻起垄栽培
  1982年,县土肥站彭顺长,根据中国农科院祁阳县官山坪红壤实验站的实验方法,在潜育化稻田中,插秧前施足底肥,四周开围沟,田中按1.5~2米分厢开沟,沟宽各20厘米,深18~20厘米,拖平厢后插秧,实行沟灌,连续5年,全县起垄栽培面积11.74万亩,在同样水肥条件下增产10%左右。1985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十二、冲抓钻套井回填
  1983年12月,流光岭水库管理所曾栖芳、唐龙章、贺克贤、熊书成、刘顶希,从外地引进技术资料,对出现隐患的流光岭水库大坝,用冲抓套井回填法,冲填222孔,总进尺4155.7米,回填粘土4700立方米,沿坝轴线筑成一道厚1.1米,深19.5米的粘土防渗心墙,原渗漏带被截断,渗漏系数减少到原坝体的1~2%。1985年获省科技推广四等奖。
  十三、塑料薄膜防渗
  1985年11月,县水电局赵钰在羊尾冲小型水库的坝体内坡和局部库盘,铺塑料膜3247.2平方米,填筑土石方3856立方米(每平方米用塑料0.2公斤)防治病库渗水。1986年1月竣工,经数年运行,坝体稳定,经省市水利部门专家验证,对治理病库具有适应性强、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奖。
  十四、柑桔滴灌
  1981年,邵东水土保持试验站根据柑桔的需水要求,采用滴灌的办法,将灌溉水定量而准确地滴至其根系部位,使土壤在旱季经常保持适宜的湿润状态,连续4年滴灌试验比沟灌增产20%左右,比不灌的增产40%,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十五、石料衬砌渠道黄泥灌浆防渗
  1983年,县水利水电局赵正坤等,研究石料衬砌渠道黄泥灌浆防渗成功,经测流检验计算,渠道水利用系数由0.35提高到0.70,1983年县内中型水库推广应用。省水利电力厅在常德、双峰县推广。1984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十六、稀土在养鱼业的应用效果及技术研究
  1984年,畜牧水产局康伯照、县农业局彭顺长等,研制稀土合剂,用于防治草鱼细菌性赤皮、肠炎、烂腮三种疾病,治愈率达76.7%,并对草鱼、鲤鱼、鲢鱼、鳙鱼有明显促长作用,平均增重率提高21.8%。1987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十七、西瓜杂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推广
  1983年,县农业局罗芒生、李振辉、王顺安、杨文扩、李建华、曾桂珍、禹庆兵等7人,从省农科院园艺所引种“蜜桂”、“湘杂3号”、“湘蜜瓜”等杂交西瓜,是年种100亩,平均亩产2.8吨,最高亩产达6吨,固型物含量9.03~10.97%,比蜜宝西瓜高0.58~2.5%。1984年推广面积逐步扩大。至1988年,5年全县种5.41万亩,平均亩产2吨,比“蜜宝”增产35%以上。1990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第二节 工业方面
  一、B104型催化剂研制
  1971年春,范家山公社服装厂工人曾汉洲、陈柏安、周绍云等,赴南京化工厂参观,引进催化剂生产技术,经过100次试验,B104型催化剂试制成功,形成批量生产。1974年由国家化工部和省化工厅定点生产,产品主要销省内32家氮肥厂,部分销到省外。
  二、稀土球墨铸铁技术研究
  1974年,牛马司公社农机厂(后改曲轴厂),从外地引进技术,职工姜戊阳、莫仲春历经近100次试验,研究出一种适应县内原材料的稀土球化剂的配方,使球墨铸铁件合格率达95%1984年,引进软氮化热处理工艺技术,球墨曲轴表面维氏硬度达700以上,耐磨性能比普通曲轴明显提高,产品销国内各省市。
  三、6CR—35型茶叶揉捻机研制
  1978年,县茶机厂承担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下达的卧式茶叶揉捻机研制任务,陈文谅、莫松柏,根据中国茶叶科学研究所段鸿范的大致设想,从事设计,先后经3次改进,采用螺旋转子结构研制成功,使用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每台小时制茶量相当于传统的6CR—90型揉捻机的4倍,且茶叶质量提高一个档次。价格低于90型揉捻机40%。1981年获国家外经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四、PTYMB402型印刷、烫金、压痕三用机研制
  1979年7月开始,邵东县印刷机械厂引进技术,刘祥和、张金科、李俊桥等设计研制成PTYMB402型印刷、烫金、压痕三用机,用于各种彩色、网线、铜锌版文字、商标、广告等印刷,适用于书刊封面、塑料、漆纸、漆布等图案烫金、压痕、切线等用途。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五、ZE—2FY型人力液肥深施机研制
  1979年,邵东县农机研究所刘济民、彭亿之,针对稻田施用氨水刺激气味浓烈,肥效挥发等问题,利用加压注射原理,试制手推式ZE—2FY型液肥深施机,利用轮子推动力使管内产生挤压力将氨水注入泥中,达到固定深度。1982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六、6CC—40型茶叶锤切机、6CG—40型茶叶滚切机研制
  1980年5月,县茶机厂根据中国土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下达的红碎茶联合加工机械的研制任务,由陈文谅、莫松柏和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刘定祥组成设计小组,是年秋试制出6CC—60型茶叶锤切机和6CG—60型茶叶滚切机,由省炉观茶叶研究所试用,获好评。但结构过于复杂,体积庞大,1981年继续试制第2代6CC—40型锤切机、6CG—40型滚切机6套,分别交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茶叶研究所试用,制茶效果好。随即进行第三代产品试制,吸取前2代产品的优点,按立体式、上下两层齿辊的结构形式作为定型产品,既可与6CC—40型茶叶锤切机联合使用,成为机组,又可单独使用,各地茶场适用,可使茶叶质量提高一个档次。1985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七、6CTS—4型振动输送塑辊拣梗机研制
  1981年,县茶机厂承担省茶叶公司下达的茶叶加工新工艺的研制任务,由省公司刘应祥,县茶机厂姚任贤、曾友发和炉观茶研所孟寿绿对振动输送型塑辊拣梗机进行改造,利用塑料辊筒与弧形毛片强力摩擦产生静电场,对毛茶中的茶梗毛筋自动拣剔,使梗叶分离,每小时拣毛茶100~150公斤,与原晶体管高压静电拣梗机比较,每台价低40~50%。1983年获国家商业部科技成果四等奖。
  八、SB300—3型人力提水泵研制
  1982年,邵东县农机研究所彭亿之,县农机修造厂唐先有,开展人力提水泵的研究,利用鼓膜腔容积变化产生压力差,形成一定的真空而吸水,以杠杆带动隔膜提水,一人操作杠杆,扬程3米以上,在3米扬程内,每小时流量10立方米。农机修造厂批量生产,省内外争相购买。1983年获省科技成果四等奖。
  九、HSφ48型固齿柱齿钎头研制
  1984年12月,县机床附件厂,从中南工业大学引进技术,由佘慧安、陈学跃、尹芸成、黄宪曾、芦达志等5人设计,对原柴油机生产设备进行改造,生产HSφ48型热嵌固齿柱齿钎头成功,每只钎头凿岩进尺达520米左右,高的达800米,全厂形成钎头、钎具系列化生产。经鉴定,产品质量超日本、芬兰,接近世界“钎头王国”瑞典的水平。1986年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十、DHC1型常温电解除油添加剂研制
  1986年,邵东一中彭乃珍,开展电镀前处理工艺的试验改常规高温电解除油为常温电解除油,研制成功DHC1型常温电解除油添加剂,突出特点为三低:低温(摄氏零度以上),低电流密度(每平方公寸电流密度仅0.5~1安培),低槽液浓度(碳酸钠、氢氧化钠、磷酸三钠的浓度为常规槽液浓度的1/5)。同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由槎江乡轻化厂组织生产,在国内推广使用。1987年经中国电镀协会组织重新评议,认定该产品居国内领先地位。1988年,槎江乡轻化厂贺发展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十一、化纤热熔衬研制
  1985年12月,湾泥乡企业办从河南开封市引进化纤热熔衬生产技术。职工姚晚莲、邬放华、刘小君、刘爱国、赵小英5人,经3个月时间的研究、试制,5次论证。1986年9月,经过鉴定,形成批量生产,先后销国内560个服装生产厂家,并出口西德、加拿大等国。1988年获省科技成果奖。
  十二、一氧化碳条状触煤研制
  1986年,邵东县化纤厂周中玉、周志扬、黄雅等,采用碳酸铵法试制一氧化碳条状氧化触媒成功,活性、磨球强度和粒度等项指标符合湘Q/55—327—87标准。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十三、高强度耐磨淬火钢球研制
  1986年,灵山寺乡铁合金厂,从中南工业大学引进高强度耐磨淬火钢球生产技术,经反复试验论证,建成生产线,经厂家试用,粉碎矿石一吨,只耗钢球0.833公斤,产品年销量占全省4/5左右,并出口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1990年获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第三节 医疗方面
  一、督脉针刺麻醉研究
  1967年,县人民医院针对针刺麻醉出现镇痛不全、内脏牵拉、肌肉紧张等反应,医生通过自身针扎试验,研制出督脉针刺麻醉技术,先后用于颈部、腹部及下肢等外科手术3000多例。成功率为99.21%,优良率为76.64%。
  二、埋线疗法技术应用
  1972年,流光岭地区医院医师赵席珍,应用“埋线疗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到1974年,治疗1657例,有效率87%,全愈率72%。
  三、流行性出血热治疗
  1975年10月,县人民医院医师司徒道生探讨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1978年后,医师邓时映、李枝荣、刘石清、何少平等,采用环磷酰胺进行体液免疫抑制治疗,短期大剂量口服甘露醇,中药按发热期、少尿期、多尿期分期定方,治愈率达98.19%,高出当时全国治愈率2.04~7.18个百分点。
  四、药用栀子栽培技术研究
  1982年,县药材公司赵宜康承担国家医药局下达的“栀子栽培技术”研究任务,四易寒暑,积累有关栀子落花落果的资料100万余字,写出《栀子栽培技术试验总结》、《栀子落花落果原因及其防治》等文章,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发表。1986年,其技术通过国家级鉴定,获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
  第四节 农村节能
  一、沼气应用
  1958年冬,邵东一中化学教师徐范,试建2立方米沼气池,利用沼气成功。县人民委员会列为科技成果,举办展览,组织农村干部参观。此后,县内各地均进行沼气试验。由于技术未能成熟,多数试验失败。1979年2月,县成立沼气办公室,负责培训县内沼气利用技术骨干,推广沼气利用技术。至1981年,全县建沼气池1530个,多为三合泥池,耐用性差,一般1~2年后即停止使用。1981年后,沼气池新建者逐年减少,废弃的增多,至1990年,全县尚在使用的沼气池不到500个。
  二、节能灶推广
  1958年前,县内农村生活燃料除廉桥等少数地区外,多以柴草为主。1958年开始,森林过度砍伐,毁林开荒,柴草出现短缺,农村生活用煤增多。后工业生产发展,用煤量渐增,农村生活燃料出现供需矛盾。1983年,县能源办在推广沼气利用技术的同时,组织人员,研究推广节柴灶、节煤灶,定野鸡坪公社明山大队、杨桥公社井泉大队为改革柴灶试点,改传统柴灶为马蹄形回风灶,节省用柴量1/3。1984年,着手改革煤灶,改烧散煤为烧藕煤球,改普通藕煤灶为二次通风助燃藕煤灶。此后,继续改进炉膛材料与隔热材料,研制成功“邵东式二次通风煤灶”比烧散煤节约用煤60%,比普通藕煤灶节煤30%以上,火力大,热利用率高,加热速度快,省煤省时,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使用。1985年,开始研究推广“两省”柴灶,试验成功“邵东弓形柴灶”,适用于大锅、小锅,吊火距离可变,热效率有较大提高,可在8分钟内烧开20。C的水5公斤,耗柴0.35公斤,实现省柴、省时。以烧柴草为主的农户普遍采用。至1990年,县内共推广使用“两省”煤灶的达13.2万户,占农户48%,“两省”柴灶6.2万户,占农户22.7%。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