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经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3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经费
分类号:
G467.2
页数:
4
页码:
447-450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教育经费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教育
经费
内容
一、国家拨款清末,官府无地方办学开支。民国时期,政府对地方教育只拨少量补助经费。民国18年(1929),境内各学区共得补助经费5998元(法币)。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学校基本建设和教师工资福利及公务费等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1953年,国家拨款73.7万元,占县财政支出的48%。1954~1957年,教育经费年均拨款占县财政预算内总开支34.3%,用于人员经费占88.7%。1958年,大办工业,新建项目骤增,教育经费拨款骤然减少。1958~1961年,年均仅占财政支出的18%,最少的1958年只占14.1%,仅保人员经费。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教育受到重视,经费增多,每年保持在120~150万元,年均占财政支出的37%左右,其中1965年,县拨款159万元,占财政支出的40%。“文化大革命”初期,教育受到冲击,经费随之减少。1967~1970年,财政拨款726.8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28%,最少的1970年,只占20.1%。这4年间,县财政总支出比前4年增长57.5%,而同期教育经费仅增长18.5%。1971年起,财政预算内拨款,开始突破2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占87%。1975年开始,财政拨款增加,公用经费逐年增多。是年,拨款294万元,占36%,增长比例与财政开支增长比例基本同步。所拨款项,用于人员经费占77.9%,公用经费占22.1%。1979年后,国家拨款数额有较大增长,公用经费保持在24%左右。1986年拨款1153万元,人员经费占75.1%,公用经费占24.9%。拨款数额占财政开支的35.1%。1987年后,尽管县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而教育经费仍占财政开支比例36%左右。1990年,教育经费总额1888.9万元,占财政年度总支出37%。
二、地方集资清末,境内小学堂的经费均系地方筹集,其形式有士绅和殷实户助资,会产捐资,塾师集资,街坊居民筹款等。民国时期,政府对教育经费虽给少量补助,地方集资仍为经费的主要来源。个人破产兴办学校的亦有。民国32年(1943),叶昆(今槎江乡人)卖掉家中20亩田创办图强小学,至今传为美谈。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集资形式多样。1951年,贯彻“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指示,乡学、村学多用祠堂、庙宇作校舍,经费开支由各地自行筹集。1952年,改为“县筹乡办”,县从各乡征粮附加中统筹,按月下拨。1954年起,小学经费主要由国家拨给,地方集资增添课桌课凳。1957年,开始兴办民办小学,经费由办学单位筹集。民办教师工资由乡、村负担为主,国家补助生活费。人民公社时期,为满足学龄儿童入学的要求,各地利用民房,学生自备课桌课凳,组织教学,民办教师工资参与生产队分配。1973年开始,小学、初中,除国家教职员工工资外,其余一切经费由社、队承担,其中初中学校、中心小学由公社负责,联校、队办小学由承办单位负责,进一步促进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1975年,全县小学入学人数16.3万人,比1957年增加1.2倍。国家拨款数额虽比1957年增43%,却只占小学教育整个经费的三分之一。1979年后,每年从农业税中提取3万元作为城、镇办学经费。1980年,地方机动财力按正常收入每年给10~20万元的补助,但小学办学条件仍然较差。1981年,全县校舍面积中,有一级危房5.7万平方米,大队办有“堂屋班”(即利用民房堂屋设班)400个,缺乏课桌课凳0.5万套。是年11月24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就教育工作的若干问题发出联合通知,明确提出:“除县属高中由国家负责外,社队办的中小学的校舍修建和课桌课凳的购置,主要由社队负责,国家只酌情给以补助”。是年,全县集资15万元,兴建校舍2000平方米。1982年,全县有60%的大队自觉集资改造小学危房。仙槎桥公社发动干部、居民和邻近大队集资,个体工商户王石桥主动捐资1000元,影响较大,短期内共集资7万元,修建1所中心学校。1983年春,杨桥公社着手集资,半年内筹集23万元,改建中学,取名为杨塘书院。棠下桥、佘田桥、两市塘等区(镇),共集资104.3万元,新建重点小学。同年11月,县委书记岳长发组织县属各部门领导和区社党委书记200多人,参观东安县集资建校。随即,全县城乡全面动员,领导干部带头捐资,专业户、个体工商户自愿助资,各行各业集体出资,农民、居民自觉投资,改建校舍。两市镇一完小系民国38年的保厘乡中心学校,建县后,虽经多次改建,但校舍仍然陈旧,有的已成危房。1984年8月,县长钱松柏,组织县属各部门及两市镇领导,现场勘察,边看边议,定集资任务,短期内筹集100万元,将其旧房翻新,建造一座3170平方米的4层教学大楼,有教室32间,宽敞明亮。同年,群众集资,为县机关幼儿园新建8间教室及教工住房共1100平方米。界岭乡从企业捐资兴建界岭初中校舍后,又发动群众集资建校。专业户杨富清带头捐资1万元,一时群众踊跃捐款,全乡集资75万元,改建、扩建乡中心学校和11所村办小学。对于在集资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党和政府领导人深入实际,作好工作,及时解决。汪塘乡长冲学校,原系族祠,在集资拆迁扩建中,群众意见分歧,县教育局长李义安会同区、乡领导,7次深入群众,逐农户作好工作,化阻力为助力,一座一千余平方米的新校舍顺利建成。1986年开始,牛马司区先后通过部门集资,率先富裕的农户捐资,入学者筹资,3年中集资400万元,新建了范家山中心小学和水井头、黑田铺、双泉铺、湾泥4所初中。石株桥铁塘中学,原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建筑,1983年,经市县鉴定属一级危房,全部改建,需资金100万元,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号召干部群众出钱出力,捐工捐料,“建好铁塘中学,造福子孙”,乡党委书记李铁生跑遍全乡29个村逐一发动,不少群众把添置家具的钱省下来捐献给学校,1988年,共集资90多万元,将学校改建一新。1989年经市教委验收为合格中学。1984~1990年,全县共集资5197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52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61%,1989年邵东县被评为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县。
三、勤工俭学 1958年上半年,邵东二中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种植水稻,办饲养场,开荒建园,种植蔬菜、高粱、红薯,并组织运输队,全年收入1.5万元,70%用于扩建校舍,30%用于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补助,其成就受到地、县教育部门的赞扬。同年夏,全县中小学先后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59年,一中年产稻谷5吨多,小麦1吨。1960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12.4万元。是年冬,二中派代表赴京参观全国勤工俭学展览会。嗣后,勤工俭学规模逐渐缩小。
1968年起,贯彻“五七指示”,全县各类学校开办工厂近200个,兴建农场60个,所有收入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二中办硫化碱厂,所获收入,以12万元修建礼堂,建学生宿舍1800平方米,用于学生生活补助1万元。1974年后,校办工厂主要产品有电器、化工、机械配件、印刷品、食品饮料等。三中生产的交流接触器、无氰电镀锌,龙陂中学生产的橡胶脱模剂,很受用户欢迎。各校办农场,生产黄花、茶叶、柑桔,兼养生猪、养鸡、养鱼、养蜂等。1980年以后,各校原办的工厂,以专业劳动力为主,学生参加劳动逐渐减少。1984年,县教育局成立勤工俭学专业公司,帮助校办工厂组织原材料,推销产品,提供信息。1985年起,各校兴办的勤工俭学项目,县财政在资金上给以扶持,税务部门对有些产品给以免税照顾。1987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过100万元。1988年12月,县教育委员会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90年,全县校办工厂53家,商店67家,农林场所35所,勤工俭学收入160万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