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待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34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待遇
分类号: G451.5
页数: 2
页码: 445-446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教师教育的待遇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教育 待遇

内容

民国时期,境内初小教师每期薪谷10~12担(合500~600公斤),高小教师一般16~20担(合800~1000公斤),中学教师一般期薪折谷1.5吨左右,但无其他福利,且职业无保障,执教中稍有不慎,随时有解聘之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从各方面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1950年,小学教师享受供给制,每月工薪高小教员大米75公斤,初小教员62.5公斤,工人57.5公斤。同年,邵阳县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范家山完小教师肖糺声当选为常务副主席,并出席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小学教师月薪提高到120公斤大米。邵东建县后,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有12%左右的教师代表参加;历届县人民委员会选有教师为委员。1953年,工资调整为“折实工资分”,每人平均工资比原来工资略有提高,并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和生活困难补助。教师退职、退休,可按月领取退职、退休金;女教师享有56天产假。1954年,地方党组织在中小学骨干中发展党员。随后,正式成立县教育工会,教师被认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劳动者。此后,在中小学教师中发展党员,建立中共支部。1955年,县委、县政府主持召开第一次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90名优秀教师受到表彰,其中10名出席湖南省第一次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1956年,实行工资改革,人平月工资比原工资增长42.42%。1958年,火厂坪小学校长赵开智出席省劳动模范大会。1960年上期,全县1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出席省文教群英大会,莫华斌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此后,每年都有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文化大革命”中,教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动辄批斗,131名教师受到错误处理,在职者大多心绪不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号召全党、全民尊师重教。1979年,县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教师在历届政治运动中所蒙受的冤、假、错案,一一予以落实、平反。1980年后,教师连年提高工资,并实行工龄、教龄补贴和班主任津贴,与行政干部一样享受多种生活补助,且工资收入高于同级行政干部标准。1983年11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尊师爱校”的布告,对于干扰教学秩序、殴打教师的行为逐一给予严肃处理。12月,县召开“为人师表”先进代表和优秀班主任代表会议,189名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受到表彰。两市镇一完小教师钟延寿被评为全国先进少年工作者,龙桂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4年4月,三中副校长封克勤当选为副县长,一中教师张梧岗,第一职业中学教师岳捷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有40名教育工作者当选为县政协委员。1985年秋,县召开优秀教师代表会议,并评选10名优秀教师出席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是年9月10日,县城举行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会上,县委、县政府高度赞扬全县教育工作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贡献,并表彰21个优秀集体和13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嗣后,每年教师节前夕,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学校慰问教师,听取教师对党政工作的意见,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尊师爱校活动,教师地位进一步提高。1988年10月开始,教师实行职称工资,工资提高。1990年,县内中学教师平均年工资1886元,小学教师平均年工资1700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