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普通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1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普通教育
分类号: G63
页数: 7
页码: 431-437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的普通教育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普通 教育

内容

第一节 幼儿教育
  一、农村幼儿教育
  邵东农村幼儿教育,始于农业合作化时期。1955年,羊家冲乡霞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6个托儿所,全社3~4岁的151个幼儿全部入托,主要解决劳动妇女拖累问题,各地相继效仿。1960年,全县农村入托幼儿4.4万余人,占农村幼儿的88%。火厂坪公社旸升大队宝石塘托儿所、范家山公社上车桥幼儿园均配备有一定文化、有觉悟的幼师和保育员,有简易设施,实行日托。幼师教识单字,教唱儿歌,作游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集体观念。1960年5月,旸升大队宝石塘托儿所和上车桥幼儿园被评为省幼教先进单位。6月,宝石塘托儿所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7月,县文教科印发《关于幼儿园(所)制度的初步意见》。对幼师、保育员的身体、文化条件和思想品德以及幼儿保健制度作了规定。随即各社队对幼儿教育进行整顿。1961年5月,各地幼儿国(所)随公共食堂的解散而停办。
  1971年,各地幼儿教育复兴,条件较好的大队,举办红孩子班。多为半日制,从回乡知识青年中选聘幼师,组织幼儿拼音识字,唱歌跳舞,进行爱劳动、爱公物的思想教育。每年六一儿童节,社队举行庆祝活动,并进行歌舞比赛。1976年,农村幼教由县、社业教专干兼管,相应地增设了活动场地。1980年,贯彻桃江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小学和完全小学开办学前班,为小学教育打基础。1984年乡镇中心小学均举办中心学前班,按统一印发的教材教学。县、区、乡建立辅导网,分期分批培训骨干幼师。由群众集资、乡镇企业出资,添置了课桌椅凳和教具、玩具,班班有教室,有活动场地。1984、1985年邵东县均被评为湖南省幼教工作先进单位。1986年,全县各地学前班举行音乐、体育、美术最佳课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师的基本功训练和幼儿智力的培养。1987、1989年两次举行全县幼儿智力比赛,150名幼儿获奖。1990年,全县农村学前班441个,入学幼儿1.68万人,幼儿入园率95%,幼师616人。
  二、县城厂矿幼儿教育
  1955年,县城筹建机关幼儿园,翌年9月开园。全托混合班1个,幼儿20余人,配专职幼师和保育员3人,组织幼儿听故事,作游戏,唱歌跳舞,进行品德教育,略教一些单字和计数。1960年,入园幼儿增多,保育员增至7人,按年龄分班开课教学1964年开始,牛马司煤矿、群力煤矿开办托儿所,聘请有文化的工人家属担任保育员,添置简单的教学设施,规模陆续扩大。“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机关幼儿园入园幼儿保持20人左右。1970年后,焦化厂、县五金厂、机械厂等厂矿先后建立幼儿园,招收本单位幼儿入园。1981年,县幼儿园入园幼儿增加到183人。1982年,各部门集资,新建教室8间,添置了旋转飞机、球形转盘、大象滑梯、浪花式摇篮、健身单车等多种活动设施,入园幼儿随之增加。县属各战线自筹资金,安排场地,选聘幼师、保育员、开办幼儿园,由县教育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县商业局、县人民医院、建筑公司、运输公司,两市镇等单位先后开办幼儿园5所。1990年,县城机关及厂矿开办幼儿教育班24个,入园幼儿820人,幼师、保育员64人。
  第二节 小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范家山李镜泉等利用庙宇创办经德小学堂,学制5年,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以“公诚勤朴”为校训。翌年新校舍建成,改名震中高等小学堂,为境内新建学堂之始。随后,缉熙、仙槎等高等小学堂创办,学制4年,教学仍以读经讲经为主。
  民国元年(1912),政府倡办新学,学堂改为学校,废止读经。初小实行男女同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宗旨。是年,资东书院改为资东高等小学。培英,善汉高等小学相继创办,按“壬子学制”开设课程。民国11年(1922)改“修身”为“公民”课,国文改为国语。民国14年,境内小学发展到65所,学生2000余人。民国15年,农民运动兴起,震中乡回民马斌创办敬真小学。是年,境内共创办88所小学,校长大都是农会中的领导或骨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所改革。资东学校校长谢晋凡,扫除陈规旧习,国语课选读李大钊、鲁迅等人的进步作品,联系时事教学,并组织教师办农民夜校,进行农运宣传、参加游行、斗争豪绅等活动。“马日事变”后,境内参加过农运活动的教师不少人被残杀、关押、通缉,学校一时关闭。民国17年,国民党政府强令各地用祠产、会产办学,停办的小学得以恢复,并创办了一些学校。其时推行“党化教育”,小学加授三民主义及党义、童子军。学校同社会一样坚持“清党”。光裕、敦和、挺秀等小学校长因“共党嫌疑”而被革职。此后,各校以“礼、义、廉、耻”为校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准则。有些山村小学竟被私塾所代替。抗日战争前期,境内先后创办小学71所,震中等高级小学成立学生自治会,提倡“自治、自学、自强、自爱”,师生思想活跃,学习热情高。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瓢厂、萃英、新民、善汉小学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成立抗日救亡歌咏队,举办墙报和救亡图书室,开展捐献活动。民国29年起,实行乡办中心学校,保办国民学校的制度,公立完小和初小改为乡中心学校或保国民学校,有些私立完小和初小改为代用乡中心学校或代用保国民学校。高小学制2年,初小学制4年。民国33年,日寇侵入,学校停办。翌年8月,日寇投降,学校在困境中复学。民国38年,境内有乡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校和私立初小260所,学生2万余人,教师70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以教育为百年大计之本,不断改革教育制度,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小学发展迅速。1950年3月,原乡校、保校接管为公办,废止训育制和体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是年秋,各乡成立教育委员会,坚持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方针,广泛开展劝学活动,大量招收劳动人民子弟入学,贫困子弟免费入学,烈军属子女优先入学,回族学生给予生活补贴。失学过久,年龄过大的工农子女,教师逐一给以补课。1951年冬,学校增至512所,学制6年,四二分段,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唱歌、图画;高小增设政治、历史、地理、自然、体育等课。阶级教育、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贯彻于各项教学活动中。1952年2月,邵东县建立后,调整布局,将512所合并为508所。其时,范家山完小开设五年一贯制试验班。下期,区、乡重点完小推广,一年后奉令停办。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提高质量,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县成立整顿小学教育工作委员会,经过整顿,全县508所小学并为418所。教师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紧扣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注重分析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学生接受能力增强,效果好。1955年,贯彻《小学生守则》。学生自觉地向“身体好、功课好、品德好”要求奋进,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秩序井然,巩固率达到96%以上。1956年,县教研室成立,教研员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教学改革,创办《邵东教育》,介绍班主任工作和教改经验,编印教学参考资料。1957年,教研室编印的《高小一册语文教材分析》在《湖南教育》上发表,编印的《新来的大学生》和《给广建的一封信》语文教参,湖南省教育厅印发供全省小学参考。农业合作化中,出现民办小学,学生自备课桌凳,借用民房,自聘教师进行教学。是年,全县有小学397所,学生7.93万人。
  1958年2月,小学教师集中开展反右派斗争,有390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是年10月,在教师中开展整风,对“大跃进”和大办钢铁提不同意见的人,视为右倾保守,进行批评,名曰“拔白旗”,使教师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11月,贯彻省、地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大闹教育革命,广大师生走出课堂,过多地参加劳动,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质量降低。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采取留、关、停、转等办法,全县907所小学调整为615所,下放超龄学生。贯彻《小学教育四十条》,整顿教学秩序,提倡教师、课堂、书本三中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练,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县文教科以两市塘完小和佘田桥完小为重点,各区、社分别确定重点学校,校定重点班级,各级领导深入蹲点,指导教改,开展观摩教学活动,贯彻《十大教授法》,废除注入式,推行启发式教学,不断克服教学上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恰当地处理精讲与多练,讲新与补旧的关系,并密切注意解决学生中大面积掉队和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请四老(老红军、老贫农、老工人、老干部)讲三史,开展访贫问苦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增强学习的自觉性。1963年,各校开展学雷锋、学毛主席著作活动,发扬“钉子”精神,树立远大理想。1965年,全县推行全日制和半耕半读两种学制。1966年上期,全县耕读小学456所,全日制小学356所,共有学生12.1万人。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部分教师被批斗,教学秩序混乱,停止升学考试,轻视文化知识传授,教学内容被政治说教所代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69年,全日制小学下放到大队管理,学制改为五年一贯制,公办教师回原籍教书,有的被调到中学任教。1973年,县成立教学辅导站。其后,大力推广“汉语基本式教学”和“三算”教学,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1977年,恢复毕业升学考试制度。1978年,学校进行拨乱反正,学制改5年为6年,进而调整学校布局,充实领导力量,整顿教师队伍,小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80年,县成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县、区教育行政领导深入办点,开展教改活动,以点带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层层组织观摩教学,两市镇一完小开设电化教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7个实验班,有39名教师为县内外参观人员上公开课100余次。佘田桥完小特级教师曾青云的语文教学,接待县内外观摩教学达千人次以上。曾写的《小学作文系统训练方案》在《湖南教育》上发表。嗣后,其《小学说写系列训练》和《小学作文系统训练》先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计划(修正草案)》,各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以德育促智育,巩固学习成果。增加语文、数学的授课时间,学生每周在校活动总量为31~34节。1984年,电化教学、卫星电视教学逐步推广,区、社分别成立语文、数学中心教研组,各小学成立教研组,按照县教育局提出的教研课题,结合实际,进行重点研究,全县教研成网络形式。1985年,普遍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为主轴,辅以课外活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配合,让学生全感官接受知识,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两市镇一完小特级语文教师钟延寿,潜心研究讲读、阅读、独立阅读三类课文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模式,用预习——读议——写练三段式,预习以自学为主,学中有导;读议以读为主,读中有议;写练以练为主,练中有评。阅读课文教学,以学生为主,用四步阅读法,初读知大意,识生字,解新词;细读探文脉,理层次,明内容;精读品语言,审主题;活读练读写。独立阅读课文,则取“提示、自学、检查”的循环方式进行。钟先后撰写的20篇教学论文,在省以上刊物发表。1985年1月,县委印发《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意见》,对办学体制、教师管理、创合格学校以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提出具体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教育,教育质量又有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1985年7月8日,槎江乡四年级学生郑爱强,在黄家坝水库抢救3名落水儿童,9月16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98号文件授予“小英雄”称号。并召开表彰会,号召全县青少年和中小学生,学习郑爱强的高尚品德。1986年,各地按照创合格学校的要求,各方集资改善办学条件。1987年,檀山铺、砂石、毛荷殿、火厂坪、牛马司、大禾塘6所中心小学经市验收为合格学校。1988年,全县小学布局经过调整,每2300人有小学1所。1990年全县有小学472所(其中回族小学2所),在校学生13.1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6%,巩固率98.1%,毕业率96.7%。两市镇一完小刘秀峰、佘田桥实验小学赵邵辉、仙槎桥中心小学苏超明三人获全国学赖宁奖章。
  第三节 中学
  民国16年(1927),灵山寺创办灵钟中学,“马日事变”后停办。民国27年,熊冲(廉桥人)主办的私立南京三民中学迁入廉桥,初、高中学制各3年,按国民政府公布的修正课程开课,聘有名师教学,学生近千人,是当时邵阳地区第一所完全中学。民国31年,会辅中学创办。校长曾柏兴向师生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揭露蒋介石独裁统治,大胆改革教学内容,深受学生欢迎。翌年,贺伯齐创办行易中学,招收初中2班,学生110人,教育有所革新,做到学校风气农村化,教育生产化,以培养青年高尚之道德与充足之智力为目的。
  1950年秋,三民、会辅中学分别改为新知、蒸上初级中学。废止训育制和童子军,改“公民”为“中国革命常识”。1952~1953年,蒸上、新知均由县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邵东第一、第二初级中学。按部颁教材教学,教师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学经验。打破“满堂灌,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按照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进行教学。政治课注重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教育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1955年,贯彻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各中学制订“学校常规”及《学生奖惩暂行办法》,重视学风、校风建设。1956年,兴办第三初级中学,并在佘田桥、魏家桥、范家山、白玉、简家陇、铁塘等6所完小附设初中班。语文分汉语和文学两科授课。1957年,“政治常识”、“社会科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并为“政治”。取消“制图”和“外国经济地理”等课。是年冬,汉语、文学合并为语文一科。各校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每个教师都制订自我进修规划。在各科教学中,贯彻系统性、科学性、量力性、巩固性、直观性等教学原则。语文课逐渐克服“架空分析”的倾向,坚持“文道结合”,理解能力增强。理化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活动,并自制教具,课堂上开始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师生能自觉地参加生产劳动,修整校具,修筑围墙、种植蔬菜。至此,中学教育稳步发展,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1957年冬,中学开展整风反右,接着反“右倾”,教师积极性受挫伤。1958年,佘田桥等6所初中班改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初级中学。一、二、三中开始招收高中学生。宋家塘乡创办民办初中,随后各地相继兴办,课程按公办中学规定开设。是年,各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面开展勤工俭学,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锻炼。但参加生产劳动过多,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带来影响。1960年,一、二、三中改为完全中学,增办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等4所初级中学。斫〓等5所完小增设初中班。各校上双高(高速度、高质量)课,对原有教材乱砍乱合,一节语文课讲完3~4篇课文,一节数学课教完一两章教材,蜻蜓点水,教学效果差。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人民委员会组织力量,深入区乡调查研究,对全县中学进行调整,停办第十初级中学和斫〓、毛荷殿等4个初中班。42所民办中学停办36所。超龄学生下放,压缩班级,调整教师队伍,不胜任的50余名中学教师下放小学任教。1962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废除注入式,推行启发式教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希尧深入一中抓教学改革,各中学领导蹲点抓教改。遵照毛泽东主席《十大教授法》,着重研究“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法。一中语文组,在“文道结合”、“启发式”教学方面,坚持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程序,相互启发,读写能力增强。语文教师谢克己的“讲读”教学法,在1964年10月全省召开的语文教学座谈会上作了介绍,受到赞扬,并在全省《语文教学经验交流集》上刊载。二中坚持思想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以正确的思想教育,端正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读书方向,自觉地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坚持“积极感知,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熟练运用”的基本原则,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师李金章正确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辩证关系和加强“双基”教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经验,促进了其他各科教学的改进。班主任肖伟昌的工作经验,由地区教育局印发全区中学,并在《人民教育》刊载。初三学生周秋贞,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热情帮助同学进步,受到团县委表彰,应邀到部分中小学演讲。1966年4月,校长邱子行在全省高、中等教育会议上介绍教育改革经验。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学停止招生,教学工作几近瘫痪。1969年春,恢复招生,高、初中学制均为2年,通用教材停教。提倡“用什么教什么”,数学学测量,物理学三机(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一泵(水泵),化学学土壤分析。1971年提出“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原11所县办初中改办高中。1973年,各校狠抓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不久被“批林批孔”运动所否定。1976年,全县有高中71所,学生1.3万人,初中234所,学生4.45万人。师资、校舍奇缺,全从小学挤占,中学教育出现虚肿现象。1977年,推荐升学制度被废止,升学考试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以恢复。继而调整中学布局,撤销社办高中,恢复第十中学改办高中。社办初中调整为108所。初高中学制改为三、二制。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教师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己任,认真钻研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学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三好”的评比活动,良好读书风气再次形成。并开始招收复读生。1978年秋,涟源地区举行中学生数学比赛,邵东二中学生赵健获第一名。是年,全县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被大专院校和中专录取902人。一中物理教师李新亚,创造了“优化教学结构,高效率促进同化和顺应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学生刘志远、张吉能在1978、1979年高考中均获全省物理第一名。1979年,一中学生在全省射击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三名。1981年,三中学生李朝晖被团中央、教育部授予“全国三好学生”称号。是年,原下放到区管的11所高中收回县管;一中、三中恢复“三、三”制。随后,其他学校陆续改制。1983年,十三中改为第一职业中学。各校贯彻教育部重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加强课堂教学,健全各科教研组,高中成立语文、数理化、政史地、外语等学会。初中成立各科中心教研组,有计划地开展教改活动。
  邵东三中教师,在教学上发扬进取精神,为探索规律奋力拼搏。物理教师张惠质,为解决高二物理教学中《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难点,反复试验做出了直观教学演示器,撰写《全电路欧姆定律教学法》论文,在省物理学报上发表,并被邀请在省物理学会工作研讨会上做学术讲话,现场操作表演。该校教师写的教学改革论文,有24篇在省刊物上发表。在教改中,注重实验,讲求实效,定期评选“最佳课”及三好教研组。坚持“三个面向”,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培养“尖子”。1983年高考,上线率为预选的85%,杨君武获湖南省文科第一名。在学风上,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文明道德、刻苦读书、健美活泼的新风尚。一些无所用心的学生,进了三中校门,能迅速改变面貌。体育教学以“达标”为中心,以增强体质为目的,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体育教师吴载阳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
  1984年;全县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比赛,层层选拔优胜者赴县讲课,评优给奖。县教研室教研员肖伟昌和三中教师彭凤仪编写的《高中作文系统训练》,佘田桥中学教师羊绍禹,棠下桥文教办辅导员廖郁山编写的《初中作文系统训练》,均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年开始,面对校舍破旧,教具简陋的情况,各乡镇通过各方集资和个人捐助等办法,改善初中学校办学条件。1987年,各中学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定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探讨。1988年,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道德教育与文明行为的训练,不断开展德、智、体、美、劳评比活动。1990年开始,在师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从各方着手,以德育促智育,带动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1990年,全县有普通高中1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中101所(其中回族学校1所),县内平均9850人有1所中学。1984~1990年各方集资2160万元,改建扩建初中校舍面积15.9万平方米,有93所初中具备了较好的师生食宿条件,新开辟运动场90个,添置体育器材价值近40万元;购置图书75万册;耗资50万元绿化、美化校内环境。界岭中学、杨塘书院、工农中学等13所中学被市检查验收评为合格初中。是年底,全县高中在校学生1.146万人,教师738人,初中在校学生3.77万人,教师2241人。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