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私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1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私塾
分类号: G629.299
页数: 1
页码: 429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教育的书院发展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私塾 教育

内容

清末,邵东境内私塾一般相距3~5公里设一馆,每馆学生多则30人,少则几人。办学形式有塾师自行设馆授徒的门馆,有自愿联合延师的公延馆,有殷实户延师教子的专馆,还有社团、家族或行帮出资办的义学。按教学程度分,有蒙馆和经馆。
  蒙馆,以识字、写字为主。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包举杂字》、《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塾师多由科举落第的寒士充任,亦有翰墨不多,以教书糊口的冬烘先生,学俸每生一年一般交谷50公斤。教学方式:塾师点书一段,学生回到座位读熟后,向塾师背诵。学习进度依学生记忆能力而定,强者一年读书多本。教规甚严,学生不能按时背书习字者,轻则罚站、打手掌,重则面对孔子牌位罚跪。
  经馆,主要攻读儒家经典著作,以“四书”、“五经”等为主,学习朱熹《四书集注》,兼习史书选编和历代名家诗文。塾师由秀才或童生担任,亦有学富五车不求功名,乐于“隐居授业”的处士。入学者多系殷实户子弟,集中住宿,学俸高于蒙馆,以自学为主,每天由塾师解书一次。每旬作文一篇,试帖诗一首。以封建伦理道德培养学生忠君国、孝父母、治天下和修身持家思想。佘田桥经馆塾师曾仪生,从道光二十九年(1849)起教学60年,寓治学修身之道于教学过程中,当地秀才多出其门。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部分经馆改教策论,注重古典诗文教学。
  民国前期,政府推行新学,取缔私学,但禁而不止,私塾仍是农村教育的主要形式。民国15年(1926)农民运动兴起,私塾被取缔。民国17年少数私塾复兴,抗日战争后逐渐减少。新中国建立初期,尚有少数改良私塾。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