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篇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414
颗粒名称: 第十七篇 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30
页码: 427-454
摘要: 本文讲述了清代,境内私塾遍及各地。道光年间始建书院,光绪末年兴办小学堂,但仍以忠孝为本,经史为基。民国初年,提倡新学,废止尊孔读经,按“壬子学制”开设课程,但学校发展缓慢,私塾仍然存在。民国15年大革命兴起,境内兴办小学80余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所改革,师生走向社会,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新中国建国前夕,境内有小学260余所,中学3所,在校学生2万余人,教师700余人。新中国成立后,贯彻“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学校向工农开门,广泛开展劝学活动,小学入学人数激增。全县教育再度呈现良好态势。教育事业再度受挫。是年开始,各方集资,改造学校危房,添置教具。
关键词: 邵东县 教育 发展

内容

清代,境内私塾遍及各地。道光年间始建书院,光绪末年兴办小学堂,但仍以忠孝为本,经史为基。民国初年,提倡新学,废止尊孔读经,按“壬子学制”开设课程,但学校发展缓慢,私塾仍然存在。民国15年(1926)大革命兴起,境内兴办小学80余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所改革,师生走向社会,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小学发展较快,中学开始兴办。新中国建国前夕,境内有小学260余所,中学3所,在校学生2万余人,教师700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的方针,学校向工农开门,广泛开展劝学活动,小学入学人数激增。邵东县建制后,县设文教科,区设文教助理。1953年9月,县委、县人民政府根据邵阳专区教育部门在二区整顿小学教育试点的经验,调整全县小学布局。随后,教师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开展教学改革,学生以《守则》指导行动,学校秩序良好。1957年,有小学397所,在校学生7.9万余人,中学9所,(含初中班),学生3000余人。1958年,3所中学增设高中。邵东农校创办,中共邵东县委副书记兼任校长,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农村专业人才,《红旗》杂志专文介绍其办学经验。在反“右派”中,全县有300余名教师遭到错误处理,教师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在“大办钢铁”中,由于师生过多地参加劳动,加上普遍推广违背循序渐进认识原则的“双高课”,教学质量明显下降。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和《全国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县人民委员会组织工作组深入学校,调查研究,对“大跃进”期间一哄而起兴办的暂时无法办下去的297所小学和1所中学,4个初中班予以停办。在校学生中的超龄生进行下放,压缩班级。在采取这些补救措施的同时,各类学校又大兴教研之风,领导蹲点抓教改,开展学雷锋,学毛主席著作活动,政治思想教育与文化知识教育融为一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年人参加文化学习的有3.7万人。全县教育再度呈现良好态势。不料“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教师受到冲击。继而,学制改12年为9年,实行所谓开门办学,升学考试制被迫废止,学生读书积极性降低。教育事业再度受挫。1977年,升学考试制恢复后,教学工作开始正常。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进行拨乱反正,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教育工作重新走上正轨。各类人才得以重用,再次调整中小学布局,充实领导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建设教师队伍,进行教学改革。1979年,小学普及率达98%。1981年11月,县委、县人民政府联合发出119号文件,对教师队伍的考核、`民办教师报酬、群众办学、勤工俭学和农民教育等作出规定,对不能胜任的民办教师重新安置,留任的实行工资制,工资由社队统筹,其标准和公办教师大致相等。并适当调整公办教师队伍。办学经费,分级负责,高中由县办,初中、小学的校舍修建,课桌、课凳的添置以社队统筹为主,国家适当补助。1983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发了二年内普及小学教育的规划,学习推广东安集资建校经验。是年开始,各方集资,改造学校危房,添置教具。1985年,职业教育由县办逐步发展到乡镇办。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位一体,全面发展。1986年,经省市检查验收,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了普及小学教育合格证书。1989年被评为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县。1990年4月,学习推广郴县全民兴教经验,定1990年为教育改革年,全县出现了党政重教,部门支教,全民兴教的新形势。年底,全县有普通高中学校12所,职业高中2所,初中103所,小学472所,专业学校2所,农业技术学习37所,幼儿教育班465个,每万人中的在校学生分别为:小学1236人,初中346人,高中105人。1977~1990年,全县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具有初中文化的劳动者14.58万人,高中文化的劳动者6.03万人,向大专院校输送新生1.04万人,但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15岁以上的成年人口,仍有文盲、半文盲12.8万人,占总人口的11.5%。
  第一章 私塾书院
  第一节 私塾
  清末,邵东境内私塾一般相距3~5公里设一馆,每馆学生多则30人,少则几人。办学形式有塾师自行设馆授徒的门馆,有自愿联合延师的公延馆,有殷实户延师教子的专馆,还有社团、家族或行帮出资办的义学。按教学程度分,有蒙馆和经馆。
  蒙馆,以识字、写字为主。教材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包举杂字》、《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等。塾师多由科举落第的寒士充任,亦有翰墨不多,以教书糊口的冬烘先生,学俸每生一年一般交谷50公斤。教学方式:塾师点书一段,学生回到座位读熟后,向塾师背诵。学习进度依学生记忆能力而定,强者一年读书多本。教规甚严,学生不能按时背书习字者,轻则罚站、打手掌,重则面对孔子牌位罚跪。
  经馆,主要攻读儒家经典著作,以“四书”、“五经”等为主,学习朱熹《四书集注》,兼习史书选编和历代名家诗文。塾师由秀才或童生担任,亦有学富五车不求功名,乐于“隐居授业”的处士。入学者多系殷实户子弟,集中住宿,学俸高于蒙馆,以自学为主,每天由塾师解书一次。每旬作文一篇,试帖诗一首。以封建伦理道德培养学生忠君国、孝父母、治天下和修身持家思想。佘田桥经馆塾师曾仪生,从道光二十九年(1849)起教学60年,寓治学修身之道于教学过程中,当地秀才多出其门。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科举,部分经馆改教策论,注重古典诗文教学。
  民国前期,政府推行新学,取缔私学,但禁而不止,私塾仍是农村教育的主要形式。民国15年(1926)农民运动兴起,私塾被取缔。民国17年少数私塾复兴,抗日战争后逐渐减少。新中国建立初期,尚有少数改良私塾。
  第二节 书院
  清道光七年(1827),黑田铺巡检沈登五以应科举登仕第的需要倡建书院。豪田冲谢如平率先捐田10亩,早禾冲刘清溪不作七十寿酒,捐田8亩,一时各界人士捐田60余亩,于黑田铺枫树坳建资东书院。柱石院门上镌刻“资水源头会,东山道貌高”对联。书院设首事3人,院务由山长主持,聘举人为教习,经理管事务。入院受业者有参加县试落榜的童生,有未参加考试的士子,多系富门子弟,以攻读《四书》、《五经》、《十三经》等儒家经典为主,兼习诸子百家选集、《二十四史》等。教习坐斋,间或讲解经文,学生自读为主,可随时问经,旬日由山长命题作文。试卷批阅,击木铎集学生于讲堂点名发卷,就文讲评,优者给予奖励。道光十六年(1838)书院迁巡检署旧址(今资东学校)。随后,学产田增至500亩左右,书院扩大。咸丰四年(1854)赵德祥、刘文煌等捐款倡建稽古书院,亲义、安平、太平等地的士绅和殷实户集资为学产,建院于陶斯村仙峰寺,院门配“做工非专门为我,读书是预备作人”的精致竹刻对联。光绪二十七年(1901),上海道曾炳熙(水东江人)捐银2万元建杨塘书院。光绪三十一年建成,整体结构成“四”字形,有大小房舍56间。曾族各房捐学产田400亩,曾姓子弟入学免交学费,膳食费按各房捐学产多少确定免交名额。宣统二年(1910),曾廉任山长,其时早已废科举,兴学堂,该书院直到民国17年(1928),曾廉逝世始改办新学。
  第二章 普通教育
  第一节 幼儿教育
  一、农村幼儿教育
  邵东农村幼儿教育,始于农业合作化时期。1955年,羊家冲乡霞光农业生产合作社组织6个托儿所,全社3~4岁的151个幼儿全部入托,主要解决劳动妇女拖累问题,各地相继效仿。1960年,全县农村入托幼儿4.4万余人,占农村幼儿的88%。火厂坪公社旸升大队宝石塘托儿所、范家山公社上车桥幼儿园均配备有一定文化、有觉悟的幼师和保育员,有简易设施,实行日托。幼师教识单字,教唱儿歌,作游戏,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集体观念。1960年5月,旸升大队宝石塘托儿所和上车桥幼儿园被评为省幼教先进单位。6月,宝石塘托儿所派代表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7月,县文教科印发《关于幼儿园(所)制度的初步意见》。对幼师、保育员的身体、文化条件和思想品德以及幼儿保健制度作了规定。随即各社队对幼儿教育进行整顿。1961年5月,各地幼儿国(所)随公共食堂的解散而停办。
  1971年,各地幼儿教育复兴,条件较好的大队,举办红孩子班。多为半日制,从回乡知识青年中选聘幼师,组织幼儿拼音识字,唱歌跳舞,进行爱劳动、爱公物的思想教育。每年六一儿童节,社队举行庆祝活动,并进行歌舞比赛。1976年,农村幼教由县、社业教专干兼管,相应地增设了活动场地。1980年,贯彻桃江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重点小学和完全小学开办学前班,为小学教育打基础。1984年乡镇中心小学均举办中心学前班,按统一印发的教材教学。县、区、乡建立辅导网,分期分批培训骨干幼师。由群众集资、乡镇企业出资,添置了课桌椅凳和教具、玩具,班班有教室,有活动场地。1984、1985年邵东县均被评为湖南省幼教工作先进单位。1986年,全县各地学前班举行音乐、体育、美术最佳课评选活动,进一步加强幼师的基本功训练和幼儿智力的培养。1987、1989年两次举行全县幼儿智力比赛,150名幼儿获奖。1990年,全县农村学前班441个,入学幼儿1.68万人,幼儿入园率95%,幼师616人。
  二、县城厂矿幼儿教育
  1955年,县城筹建机关幼儿园,翌年9月开园。全托混合班1个,幼儿20余人,配专职幼师和保育员3人,组织幼儿听故事,作游戏,唱歌跳舞,进行品德教育,略教一些单字和计数。1960年,入园幼儿增多,保育员增至7人,按年龄分班开课教学1964年开始,牛马司煤矿、群力煤矿开办托儿所,聘请有文化的工人家属担任保育员,添置简单的教学设施,规模陆续扩大。“文化大革命”期间,县机关幼儿园入园幼儿保持20人左右。1970年后,焦化厂、县五金厂、机械厂等厂矿先后建立幼儿园,招收本单位幼儿入园。1981年,县幼儿园入园幼儿增加到183人。1982年,各部门集资,新建教室8间,添置了旋转飞机、球形转盘、大象滑梯、浪花式摇篮、健身单车等多种活动设施,入园幼儿随之增加。县属各战线自筹资金,安排场地,选聘幼师、保育员、开办幼儿园,由县教育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县商业局、县人民医院、建筑公司、运输公司,两市镇等单位先后开办幼儿园5所。1990年,县城机关及厂矿开办幼儿教育班24个,入园幼儿820人,幼师、保育员64人。
  第二节 小学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范家山李镜泉等利用庙宇创办经德小学堂,学制5年,开设修身、读经讲经、国文、算术、历史、地理、体育等课程。以“公诚勤朴”为校训。翌年新校舍建成,改名震中高等小学堂,为境内新建学堂之始。随后,缉熙、仙槎等高等小学堂创办,学制4年,教学仍以读经讲经为主。
  民国元年(1912),政府倡办新学,学堂改为学校,废止读经。初小实行男女同校,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宗旨。是年,资东书院改为资东高等小学。培英,善汉高等小学相继创办,按“壬子学制”开设课程。民国11年(1922)改“修身”为“公民”课,国文改为国语。民国14年,境内小学发展到65所,学生2000余人。民国15年,农民运动兴起,震中乡回民马斌创办敬真小学。是年,境内共创办88所小学,校长大都是农会中的领导或骨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所改革。资东学校校长谢晋凡,扫除陈规旧习,国语课选读李大钊、鲁迅等人的进步作品,联系时事教学,并组织教师办农民夜校,进行农运宣传、参加游行、斗争豪绅等活动。“马日事变”后,境内参加过农运活动的教师不少人被残杀、关押、通缉,学校一时关闭。民国17年,国民党政府强令各地用祠产、会产办学,停办的小学得以恢复,并创办了一些学校。其时推行“党化教育”,小学加授三民主义及党义、童子军。学校同社会一样坚持“清党”。光裕、敦和、挺秀等小学校长因“共党嫌疑”而被革职。此后,各校以“礼、义、廉、耻”为校训,“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准则。有些山村小学竟被私塾所代替。抗日战争前期,境内先后创办小学71所,震中等高级小学成立学生自治会,提倡“自治、自学、自强、自爱”,师生思想活跃,学习热情高。中共地下党组织在瓢厂、萃英、新民、善汉小学发展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成立抗日救亡歌咏队,举办墙报和救亡图书室,开展捐献活动。民国29年起,实行乡办中心学校,保办国民学校的制度,公立完小和初小改为乡中心学校或保国民学校,有些私立完小和初小改为代用乡中心学校或代用保国民学校。高小学制2年,初小学制4年。民国33年,日寇侵入,学校停办。翌年8月,日寇投降,学校在困境中复学。民国38年,境内有乡中心国民学校17所,保校和私立初小260所,学生2万余人,教师700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地方党组织和人民政府,以教育为百年大计之本,不断改革教育制度,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小学发展迅速。1950年3月,原乡校、保校接管为公办,废止训育制和体罚,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是年秋,各乡成立教育委员会,坚持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方针,广泛开展劝学活动,大量招收劳动人民子弟入学,贫困子弟免费入学,烈军属子女优先入学,回族学生给予生活补贴。失学过久,年龄过大的工农子女,教师逐一给以补课。1951年冬,学校增至512所,学制6年,四二分段,初小设国语、算术、常识、唱歌、图画;高小增设政治、历史、地理、自然、体育等课。阶级教育、五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教育贯彻于各项教学活动中。1952年2月,邵东县建立后,调整布局,将512所合并为508所。其时,范家山完小开设五年一贯制试验班。下期,区、乡重点完小推广,一年后奉令停办。1953年,贯彻“整顿巩固,提高质量,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县成立整顿小学教育工作委员会,经过整顿,全县508所小学并为418所。教师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紧扣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教学。注重分析法、谈话法等教学方法,学生接受能力增强,效果好。1955年,贯彻《小学生守则》。学生自觉地向“身体好、功课好、品德好”要求奋进,树立为祖国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秩序井然,巩固率达到96%以上。1956年,县教研室成立,教研员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教学改革,创办《邵东教育》,介绍班主任工作和教改经验,编印教学参考资料。1957年,教研室编印的《高小一册语文教材分析》在《湖南教育》上发表,编印的《新来的大学生》和《给广建的一封信》语文教参,湖南省教育厅印发供全省小学参考。农业合作化中,出现民办小学,学生自备课桌凳,借用民房,自聘教师进行教学。是年,全县有小学397所,学生7.93万人。
  1958年2月,小学教师集中开展反右派斗争,有390名教师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是年10月,在教师中开展整风,对“大跃进”和大办钢铁提不同意见的人,视为右倾保守,进行批评,名曰“拔白旗”,使教师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11月,贯彻省、地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大闹教育革命,广大师生走出课堂,过多地参加劳动,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质量降低。1961年,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采取留、关、停、转等办法,全县907所小学调整为615所,下放超龄学生。贯彻《小学教育四十条》,整顿教学秩序,提倡教师、课堂、书本三中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精讲多练,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县文教科以两市塘完小和佘田桥完小为重点,各区、社分别确定重点学校,校定重点班级,各级领导深入蹲点,指导教改,开展观摩教学活动,贯彻《十大教授法》,废除注入式,推行启发式教学,不断克服教学上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恰当地处理精讲与多练,讲新与补旧的关系,并密切注意解决学生中大面积掉队和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同时,请四老(老红军、老贫农、老工人、老干部)讲三史,开展访贫问苦活动,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增强学习的自觉性。1963年,各校开展学雷锋、学毛主席著作活动,发扬“钉子”精神,树立远大理想。1965年,全县推行全日制和半耕半读两种学制。1966年上期,全县耕读小学456所,全日制小学356所,共有学生12.1万人。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部分教师被批斗,教学秩序混乱,停止升学考试,轻视文化知识传授,教学内容被政治说教所代替,教学质量严重下降。1969年,全日制小学下放到大队管理,学制改为五年一贯制,公办教师回原籍教书,有的被调到中学任教。1973年,县成立教学辅导站。其后,大力推广“汉语基本式教学”和“三算”教学,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1977年,恢复毕业升学考试制度。1978年,学校进行拨乱反正,学制改5年为6年,进而调整学校布局,充实领导力量,整顿教师队伍,小学教育质量明显提高。1980年,县成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县、区教育行政领导深入办点,开展教改活动,以点带面,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层层组织观摩教学,两市镇一完小开设电化教学、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7个实验班,有39名教师为县内外参观人员上公开课100余次。佘田桥完小特级教师曾青云的语文教学,接待县内外观摩教学达千人次以上。曾写的《小学作文系统训练方案》在《湖南教育》上发表。嗣后,其《小学说写系列训练》和《小学作文系统训练》先后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81年,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小学计划(修正草案)》,各年级开设思想品德课,以德育促智育,巩固学习成果。增加语文、数学的授课时间,学生每周在校活动总量为31~34节。1984年,电化教学、卫星电视教学逐步推广,区、社分别成立语文、数学中心教研组,各小学成立教研组,按照县教育局提出的教研课题,结合实际,进行重点研究,全县教研成网络形式。1985年,普遍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堂教学为主轴,辅以课外活动、幻灯投影、电视录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配合,让学生全感官接受知识,开发智力,启迪思维,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两市镇一完小特级语文教师钟延寿,潜心研究讲读、阅读、独立阅读三类课文的教学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模式,用预习——读议——写练三段式,预习以自学为主,学中有导;读议以读为主,读中有议;写练以练为主,练中有评。阅读课文教学,以学生为主,用四步阅读法,初读知大意,识生字,解新词;细读探文脉,理层次,明内容;精读品语言,审主题;活读练读写。独立阅读课文,则取“提示、自学、检查”的循环方式进行。钟先后撰写的20篇教学论文,在省以上刊物发表。1985年1月,县委印发《关于普及小学教育的意见》,对办学体制、教师管理、创合格学校以及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等提出具体要求,各乡镇党委、政府进一步重视教育,教育质量又有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得到加强。1985年7月8日,槎江乡四年级学生郑爱强,在黄家坝水库抢救3名落水儿童,9月16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印发98号文件授予“小英雄”称号。并召开表彰会,号召全县青少年和中小学生,学习郑爱强的高尚品德。1986年,各地按照创合格学校的要求,各方集资改善办学条件。1987年,檀山铺、砂石、毛荷殿、火厂坪、牛马司、大禾塘6所中心小学经市验收为合格学校。1988年,全县小学布局经过调整,每2300人有小学1所。1990年全县有小学472所(其中回族小学2所),在校学生13.1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8.6%,巩固率98.1%,毕业率96.7%。两市镇一完小刘秀峰、佘田桥实验小学赵邵辉、仙槎桥中心小学苏超明三人获全国学赖宁奖章。
  第三节 中学
  民国16年(1927),灵山寺创办灵钟中学,“马日事变”后停办。民国27年,熊冲(廉桥人)主办的私立南京三民中学迁入廉桥,初、高中学制各3年,按国民政府公布的修正课程开课,聘有名师教学,学生近千人,是当时邵阳地区第一所完全中学。民国31年,会辅中学创办。校长曾柏兴向师生宣传孙中山的革命主张,揭露蒋介石独裁统治,大胆改革教学内容,深受学生欢迎。翌年,贺伯齐创办行易中学,招收初中2班,学生110人,教育有所革新,做到学校风气农村化,教育生产化,以培养青年高尚之道德与充足之智力为目的。
  1950年秋,三民、会辅中学分别改为新知、蒸上初级中学。废止训育制和童子军,改“公民”为“中国革命常识”。1952~1953年,蒸上、新知均由县人民政府接收,改名为邵东第一、第二初级中学。按部颁教材教学,教师学习苏联凯洛夫《教育学》和普希金教学经验。打破“满堂灌,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方法。按照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进行教学。政治课注重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教育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教育。1955年,贯彻教育部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各中学制订“学校常规”及《学生奖惩暂行办法》,重视学风、校风建设。1956年,兴办第三初级中学,并在佘田桥、魏家桥、范家山、白玉、简家陇、铁塘等6所完小附设初中班。语文分汉语和文学两科授课。1957年,“政治常识”、“社会科学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合并为“政治”。取消“制图”和“外国经济地理”等课。是年冬,汉语、文学合并为语文一科。各校注意对教师的培训。每个教师都制订自我进修规划。在各科教学中,贯彻系统性、科学性、量力性、巩固性、直观性等教学原则。语文课逐渐克服“架空分析”的倾向,坚持“文道结合”,理解能力增强。理化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实验活动,并自制教具,课堂上开始出现生动活泼的局面。师生能自觉地参加生产劳动,修整校具,修筑围墙、种植蔬菜。至此,中学教育稳步发展,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1957年冬,中学开展整风反右,接着反“右倾”,教师积极性受挫伤。1958年,佘田桥等6所初中班改为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初级中学。一、二、三中开始招收高中学生。宋家塘乡创办民办初中,随后各地相继兴办,课程按公办中学规定开设。是年,各校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全面开展勤工俭学,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锻炼。但参加生产劳动过多,对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带来影响。1960年,一、二、三中改为完全中学,增办第十、十一、十二、十三等4所初级中学。斫〓等5所完小增设初中班。各校上双高(高速度、高质量)课,对原有教材乱砍乱合,一节语文课讲完3~4篇课文,一节数学课教完一两章教材,蜻蜓点水,教学效果差。1961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县人民委员会组织力量,深入区乡调查研究,对全县中学进行调整,停办第十初级中学和斫〓、毛荷殿等4个初中班。42所民办中学停办36所。超龄学生下放,压缩班级,调整教师队伍,不胜任的50余名中学教师下放小学任教。1962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课堂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废除注入式,推行启发式教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希尧深入一中抓教学改革,各中学领导蹲点抓教改。遵照毛泽东主席《十大教授法》,着重研究“精讲多练”、“启发式”教学法。一中语文组,在“文道结合”、“启发式”教学方面,坚持读读、讲讲、议议的教学程序,相互启发,读写能力增强。语文教师谢克己的“讲读”教学法,在1964年10月全省召开的语文教学座谈会上作了介绍,受到赞扬,并在全省《语文教学经验交流集》上刊载。二中坚持思想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以正确的思想教育,端正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读书方向,自觉地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坚持“积极感知,深入理解,牢固掌握,熟练运用”的基本原则,提高教学质量。数学教师李金章正确处理教与学,讲与练的辩证关系和加强“双基”教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经验,促进了其他各科教学的改进。班主任肖伟昌的工作经验,由地区教育局印发全区中学,并在《人民教育》刊载。初三学生周秋贞,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热情帮助同学进步,受到团县委表彰,应邀到部分中小学演讲。1966年4月,校长邱子行在全省高、中等教育会议上介绍教育改革经验。
  1966年秋,“文化大革命”开始,中学停止招生,教学工作几近瘫痪。1969年春,恢复招生,高、初中学制均为2年,通用教材停教。提倡“用什么教什么”,数学学测量,物理学三机(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一泵(水泵),化学学土壤分析。1971年提出“初中不出大队,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原11所县办初中改办高中。1973年,各校狠抓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不久被“批林批孔”运动所否定。1976年,全县有高中71所,学生1.3万人,初中234所,学生4.45万人。师资、校舍奇缺,全从小学挤占,中学教育出现虚肿现象。1977年,推荐升学制度被废止,升学考试和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以恢复。继而调整中学布局,撤销社办高中,恢复第十中学改办高中。社办初中调整为108所。初高中学制改为三、二制。随着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教师以培养社会主义新人为己任,认真钻研教材,进行教学改革,学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创三好”的评比活动,良好读书风气再次形成。并开始招收复读生。1978年秋,涟源地区举行中学生数学比赛,邵东二中学生赵健获第一名。是年,全县高中毕业生参加高考,被大专院校和中专录取902人。一中物理教师李新亚,创造了“优化教学结构,高效率促进同化和顺应教学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接受能力和运用能力。学生刘志远、张吉能在1978、1979年高考中均获全省物理第一名。1979年,一中学生在全省射击比赛中获团体总分第三名。1981年,三中学生李朝晖被团中央、教育部授予“全国三好学生”称号。是年,原下放到区管的11所高中收回县管;一中、三中恢复“三、三”制。随后,其他学校陆续改制。1983年,十三中改为第一职业中学。各校贯彻教育部重新颁布的《中学生守则》,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加强课堂教学,健全各科教研组,高中成立语文、数理化、政史地、外语等学会。初中成立各科中心教研组,有计划地开展教改活动。
  邵东三中教师,在教学上发扬进取精神,为探索规律奋力拼搏。物理教师张惠质,为解决高二物理教学中《全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难点,反复试验做出了直观教学演示器,撰写《全电路欧姆定律教学法》论文,在省物理学报上发表,并被邀请在省物理学会工作研讨会上做学术讲话,现场操作表演。该校教师写的教学改革论文,有24篇在省刊物上发表。在教改中,注重实验,讲求实效,定期评选“最佳课”及三好教研组。坚持“三个面向”,以‘双基”教学为主要内容,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既面向全体学生,又注意培养“尖子”。1983年高考,上线率为预选的85%,杨君武获湖南省文科第一名。在学风上,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学生的文明道德、刻苦读书、健美活泼的新风尚。一些无所用心的学生,进了三中校门,能迅速改变面貌。体育教学以“达标”为中心,以增强体质为目的,既注意普及,又注意提高。体育教师吴载阳被评为全国优秀体育教师。
  1984年;全县组织青年教师开展教学观摩比赛,层层选拔优胜者赴县讲课,评优给奖。县教研室教研员肖伟昌和三中教师彭凤仪编写的《高中作文系统训练》,佘田桥中学教师羊绍禹,棠下桥文教办辅导员廖郁山编写的《初中作文系统训练》,均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是年开始,面对校舍破旧,教具简陋的情况,各乡镇通过各方集资和个人捐助等办法,改善初中学校办学条件。1987年,各中学成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定期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和探讨。1988年,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道德教育与文明行为的训练,不断开展德、智、体、美、劳评比活动。1990年开始,在师生中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运动,从各方着手,以德育促智育,带动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1990年,全县有普通高中12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初中101所(其中回族学校1所),县内平均9850人有1所中学。1984~1990年各方集资2160万元,改建扩建初中校舍面积15.9万平方米,有93所初中具备了较好的师生食宿条件,新开辟运动场90个,添置体育器材价值近40万元;购置图书75万册;耗资50万元绿化、美化校内环境。界岭中学、杨塘书院、工农中学等13所中学被市检查验收评为合格初中。是年底,全县高中在校学生1.146万人,教师738人,初中在校学生3.77万人,教师2241人。
  第三章 职业教育
  第一节 农业职业教育
  民国初年,楚一斋高等小学附设养殖专业班,繁殖蚯蚓用于养鸡,结合实际进行技术教育。民国15年(1926),高楼寺高等小学附设刺绣、针织等技术课程,深受家长和学生欢迎,坚持办学多年。民国21年,左伯武等倡办万安学校,附设女子职业班,招收学生30余人,既学文化又学缝纫技术,后改为坤厚女子职业学校,抗日战争中停办。民国30年,贺伯奇在峦山岭创办民本初级农业中学,设果木、水稻等专业,办学5期,未能正式立案,后改为行易初级中学。
  1958年,邵阳专区农业合作化干部学校改为邵阳专区农业技术学校,校址迁宋家塘,招收高中毕业生,设农学、茶果、植保、土肥等专业。是年秋,邵东县农校创办,县委副书记兼任校长,专职教师5人,兼职教师多人,学制2年,招收高小毕业生,设粮食、经济特作,畜牧水产等3个专业。文化课设语文、数学、政治,当年招生250人,半工半读,不包分配。第一届毕业生大多成为推广农业技术的积极分子,《红旗》杂志发表专文介绍其办学经验。1959年,各公社办农校35所,招收高小毕业生,学生400多人,专职教师100人,坚持以劳动为主,半工半读的原则。课程设置与县农校基本相似,一般学校都有数量不等的生产园地,有的以校办场,有的以场办校,经费开支有自给、半自给和以收费为主等3种类型。1959年,范家山农校(即八一园艺学校)收入20900元,上缴公社利润1100元,结余存款250元,这类学校很受社会欢迎。1960年,邵东农校副校长曾德勤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同年,增设林业、农业机械专业共5班,学生435人,专职教师16人。1962年,县农校和社办农中在调整中停办。1964年,邵东农校复办,设5个专业,学生270人,专职教师16人。随之,社办35所农中亦先后恢复,学生4000余人,教师105人。1966年上期,社办农中发展到45所,129班,学生7741人,专职教师129人。“文化大革命”中,邵东农校停办,社办农业中学先后改为“五·七”中学。原来少土地的学校,由社队拨给园艺场或划给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生产、实验园地。文化课主要学测量、三机(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一泵(水泵)和土壤分析:农业技术课,有的以果木、黄花为主,有的以粮食作物为主,有的以畜牧水产为主。1977年前后,各地“五·七”中学逐步改为普通中学或合并到社办中学。
  1983年,第十三中改为第一职业中学,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毕业后不负责分配。首届招收112人,分果木、农作两个专业。文化课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生物。1985年,增设农村家电维修、工艺美术、畜牧兽医等专业。学校设有桔园、鱼塘、苗圃场、饲养场,作为教学实验园地。
  1988年,乡镇开办农民技术学校35所,坚持长班和短班相结合,长期招收初中毕业后未升学的人员入学。每校1班,学制1年,学生1145人,一般设水稻栽培、果木培育、畜牧饲养等课程。是年11月,副县长带队,组织县属部办委局及职业中学赴长沙、汨罗县参观职业教育,就地开会。对办学形式,学校达标要求和部门配合等研究了落实措施。会后,各个部门通力协作,为办好农业职业中学提供服务。1989年,经市教委验收,有27所达合格标准。1990年,集资200万元,增建了教室,添置了教学仪器,增拨了实验基地。其中有8所成为乡镇示范农民技术学校。是年底,全县有农业职业中学37所,其中初中35所,高中2所,共计63个班,在校学生2052人。一职中被评“花园式”学校、湖南省双文明建设单位。
  第二节 工业职业教育
  1975年4月,涟邵技工学校创办,招收高中毕业生,首届招收186人,设矿山机电、井下采掘、测量等3个专业。分机采、机掘、采煤、采掘、汽修、机修、车工、电工、钳工、锻工、型铸、测量等15个工种。学习年限2年,毕业生分配以涟邵矿务局所属厂矿为主。少部分分配到省煤炭系统其他厂矿,同时为地方输送一定数量的人才。1986年,在校学生513人,专职教师53人,毕业8届,学生1645人,并培训在职职工804人,后迁出邵东。
  1986年春,县委、县人民政府将具有85万元固定资产和占地80多亩的邵东火电厂(停办)无偿拨给教育部门,创办第二职业中学,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首届招收2班,学生110人,专职教师14人。设机电、财会2个专业,文化课与普高基本相同;机电班设机械制图、电工基础、农机基础、电工工艺、电子技术基础、电工仪表、电气设备、电机修理等8门课程;财会班设会计原理、工业会计、商业会计、财务管理、法规、算法语言(初步)等课程。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单位择优录用,但不包分配。学校开办塑料油膏厂,产品畅销国内各地,1990年产值14万元,获利2.1万元。
  第四章 成人教育
  第一节 农民教育
  邵东境内农民教育以扫盲为主。1950年冬,境内农民协会以村为单位,组织翻身农民利用冬闲学文化,时名冬学,每晚学习2小时,由当地小学教师按照简编《农民识字课本》教学,并教唱《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入学者持火把照路,风雨无阻,全县有7000余人参加学习。1952年,县成立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副县长任主任,各区配备文教助理,兼抓扫盲。乡以下从群众中选拔群师,分区集中培训,分片建立教授站,由全日制中小学进行业务辅导。1954年秋,各区配备扫盲专干,在巩固发展扫盲班的同时,开办农民业余小学,既学文化,又学农技知识。是年冬,全县有扫盲班855个,学员1.1万余人。常年民校班200个,学员3000余人,业余小学87所,学员3112人。1955年4月,通过逐级评定,有175名优秀群师,由县政府颁发奖状奖金。1956年,群师罗翠兰、刘镜秋出席省群师积极分子代表大会。1958年,县业余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下设业教办公室,区、社建立相应的业教领导机构,常年学习人数保持3万余人。1959年,兴办业余中学,开设语文、政治、音乐、农技等课程,每周学习4~5晚上,每晚三课时。此后,人数逐年增加,1963年,参加扫盲班2.68万人,常年民校学员1.1万人。1976年,各人民公社配1名公办教师抓农民教育,以扫除青少年文盲为主,历时两年,全县有1.3万青少年脱盲,占青少年文盲人数的90%。1978年,工农教育委员会成立,县委副书记任主任,下设办公室,集中扫除壮年文盲。一年后,全县壮年有9706人脱盲,无盲率达88%。1981年,国家开办农业广播学校,通过广播定期教学,县内招收学员189人,学制3年,后陆续招生,考试合格者毕业。1983年5月,国家教委主办的《教育通讯》发表文章,介绍邵东县党政重视各方支持办好农民教育的经验。1985年6月,县成立农民教育委员会,副县长任主任。县委就农民教育的办学宗旨、形式、师资经费等发出专门文件,使全县农民教育进一步走向正轨。是年火厂坪镇农民教育被评为省农民教育先进单位。1986年,全县业余小学1051班,学员2万人左右。同时,各地先后兴办各种短期农业技术学习班403个,学员1.5万余人,以学农业技术为主,兼学文化。1987年1月,县委教育委员会制订了农村成人教育管理章程,对办学要求,农教干部的岗位责任和奖励等拟订了规定,使农民教育进一步有章可循。随后,农技班由乡办发展到村办,分长期、中期、短期3种形式,短训班一般授课30小时,长训班3~5月不等。1990年,全县乡级农民业余技术学校开办长训班46班,学员2416人:中班109班,学员2391人:短班328班,学员1.58万人;村级农民业余技术班1665期,学员2.95万人,业余文化班315班,7119人。1981~1990年,农业广播学校共招收学员1335人,通过统一考试,有229人获中专毕业文凭。
  第二节 职工教育
  1953年春,县工会成立职工业余学校,配专职教师5人,办初小、高小各1班,学员60人,设语文、数学两科。随后,人数较多的县属工矿企业和财贸单位,开办业余小学,配专职教师,组织工人学文化。1963年,县工会新建教室4间,招收6班,学员300余人。“文化大革命“期间,职工教育停止。1975年复课,以举办职工理论辅导学习班和各种短训班为主。1980年以后,以提高职工科学技术、业务知识为重点,先后开办文化、法律、会计、珠算、电工、机械制图等学习班37期,培训学员1774人,为工矿、企事业单位培训了一批管理、技术干部。1981年,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对45岁以下的职工文化程度未达到初中毕业,技术水平未达到初级的,由县总工会组织补课。全县进行“双补”的4889人,经过学习、考试,92%的职工达到规定的要求。县职工业余学校多次被评为工会职工教育先进单位。1986年,县总工会在全省工会职工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介绍《加强职校管理,发展业余教育》的经验。1987年开始,财贸单位和厂矿企业,采取集中学习和业余时间补习的办法,对1967~1980年高中未毕业者进行文化补课,一般2~3月,聘请中学教师上课。1989年,先后5次考试,8900名参学对象,有6000人达到高中毕业水平,承认学历1989年,职工教育由文化学习转向岗位技术培训,分系统举行,多采用现场练兵方式传授技术,1990年参培者8800人。
  第三节 干部文化教育
  1955年3月,邵东县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建立,借用两市塘完小的教室,早晚授课,每周3次,每次学习2小时。1955年上期,开办扫盲班1个,高小班2个,初中班1班,共学员100余人,文化课设语文、数学。中学增设物理、化学,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1人。授课方式,与普通学校相似,定期考试,对成绩优异的学员给予奖励,学员热情高涨,班级不断增多。1957年,设初中6班,小学4班,学员600人左右。1958年,增办高中,教师8人。1959年,两市塘完全小学教室有限,分别在县人委院内及县人民武装部等5个单位设班授课,学员200余人。1962年,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停办。
  1984年秋,县党校开办党政干部中专班,招收在职干部进行脱产学习,学制2年,首届44人。设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11门课程。同年,县成立高等自学考试委员会,组织在职干部参加自学考试。邵阳市电视大学分校委托邵东党校代办党政干部专修班,学员32人,学制2年。教学、辅导、生活管理由县党校负责。1985年,邵阳市电大分校委托邵东教师进修学校招收党政干部专修科,法律专修科各1班,学员100人,学制均为2年,按教育部教学计划规定授课。教学辅导,生活管理均由县教师进修学校负责。至1986年,高等自学考试先后举行5次,合格率达到46.7%。全县首批自学成才的大专毕业生?5人,其中党政专业21人,汉语文学专业3人,会计专业1人。1987年,重点对45岁以下的未达高中文化的干部,进行文化补习,县党校集中200人,学制1年。区乡以下以区为单位,定期集中上课,分散学习,定期考试。至1989年,参学904人,占应参学人数96%,其中81人通过补习,进入成人高校学习。1989年4月,县委组织部领导在湖南省干部文化教育经验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
  第四节 教师进修
  1958年,邵东县初级师范学校创办,面向社会招生,学制3年,经考试合格者,毕业后分配当小学教师。首届招收2班,按初等师范学校的教材开设课程,教师8人。1959年起,兼培在职小学教师。1960年9月,经省批准开办中级师范,招收中师4班。1962年停办,学生转入邵阳师范学习。1970年改办师资轮训班,1975年冬改名邵东“五·七”大学师范分校。1980年12月,更名教师进修学校,教职员工47人,以培训小学教师为主,兼培初中教师。校内设短训班和中师班,分期分批轮训在职教师,校外分中等函授教育和中等电视学校两个培训体系。建立县、区、乡、校四级培训网络,组织一支千余人的专职、兼职辅导教师队伍。采取函授、自学、辅导相结合,在职、离职同时进行,使近3000名原来未达到初师水平的教师,完成初师培训任务后,分别升入中师函授、中师电视函授学习。1984年,集资53万元,兴建语言实验室和卫星地面接收站,添置专用电教车及电脑、录相机等教学设备。经省教育厅检查验收,认定为省内在职教师培训现代化单位之一。实行对外开放,先后为娄底地区师训工作会议和辽宁、黑龙江等5省小学教师的中师函授协作年检会议提供现场,向省内外10多个师训工作参观团介绍经验。同年9月,邵阳市电视台和国家教育卫星电视台在此拍摄了办学成果,向国内外播放。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发扬攻关精神,探讨师训规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5篇,其中《试论在职师训的科学管理》、《师训、教育、经济》两篇论文,获省师训科研领导小组的书面表扬,作为省师训科研成果报送教育部。1970~1986年,共培训初中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教师2612人次,小学教师5780人次,3年制中师毕业生150人。1987年后,教师进修以岗位培训为重点,提高教学水平。1987~1990年,开办学校行政干部、音乐、美术、体育等脱产培训班12期,参培629人;研讨会、讲习班4期,177人;班级管理学55期,参学3608人;2年制语文、数学一级教师函授岗位培训144人。
  第五节 医士培训
  1958年,邵东卫校创办,由县卫生科主办,为县内培养初级医药卫生人员。是年招收西医1班,学制2年,文化课开设政治、语文;专业课设医学基础、病理、方剂学及内外科临床等18门课程。从县级医疗单位抽调理论基础好、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担任教师。1962年停办。1965年恢复,办中、西医各1班,分别由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主办。1975年冬,改名邵东“五七”大学卫生分校,重建领导班子,抽调医务人员任教,培训赤脚医生和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1977年在县城西部修建新校舍,改名邵东卫生学校。到1982年,先后开办外科,放射、检验、中西药制剂和卫生防疫等9个专业短训班(半年或1年)。1984年,更名为邵东县卫生职工中专学校,受市、县卫生局双重领导,学制3年。1986年,招收西医、中医、中药、妇幼4个专业,共6班,毕业时经考试合格,承认中专学历,但不负责分配。1987~1990年,开办医士、护士3个专业,从乡村医士、护士中招收学员,学制2年,共办8班,学员471人,期内304人毕业后回原单位,承认中专学历。为适应农村需要,引导初中毕业学生合理分流。1987年起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一班学员,开设乡村医士专业,学制三年,3年中,共毕业200余人。1990年,有教职工24人,实验室1600平方米,教学仪器价值14万元。
  第五章 教师
  第一节 队伍
  清末,境内小学堂的教师多系较开明的贡生、秀才、童生。民国初年,有少数留学生和大专毕业生回乡办学,中学和高等小学毕业的青年被聘任教,成为小学的主要力量。尔后,小学教师中逐步增添中师、初师毕业生。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明文规定小学教师应具初师、中师学历,但达标的甚少。民国38年(1949),境内17所乡中心国民学校,有教师212人,其中初师文化28.5%,中师文化7%,高中文化29%,初中文化28.5%,小学文化7%。保国民学校教师文化程度更低,同期,境内3所中学,教师60余人,其中90%系大专文化水平。
  新中国建立后,原乡校、保校由政府接管改为公办,新办小学100所。1950年,除留用原有600名教职员外,从社会上吸收近千名失学知识青年任教。嗣后,国家每年分配中师、高师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1956年,中学增多,小学骨干教师被抽调到中学任教,其缺额从社会上招收。1957年开始任用民办教师。1960年,全县民办教师1438人,占教师总数的35%。1962年,民办教师减少。1965年,全县教师3564人,其中民办教师1069人,占30%。“文化大革命”中,学校激增,在公办教师少量增加的情况下,成批地任用民办教师。新补充的教师多系初、高中毕业或肄业青年,未经专门训练,文化业务水平较低。1977年,全县教师9483人,其中公办教师3281人,民办教师6202人。1981年11月,县教育局对全县公、民办教师的政治思想、教学能力、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489名不能胜任的民办教师,经过思想工作,由乡(镇)安置。1986年后,民办教师通过培训,每年有60~80人转为公办,由中等以上师范学院毕业生陆续充实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1988年5月,县人民政府就稳定民办教师队伍,提高素质发出49号文件,要求通过考核考试,能胜任教学的认定其资格,量才使用,并对管理权限以及其他有关重要问题作出具体规定,使民办教师的管理日益制度化。1990年7月,全省民办教师管理工作现场会,在邵东、新邵县召开,摄制录相片在全省播放。是年底,全县教职工9158人,其中公办5657人,民办3501人,民办教师占总数38.2%。教师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新的提高。全县普通中学、农业职中,小学和幼儿园专任教师8058人,大学本科以上243人,专科毕业及本专科肄业满2年的1431人,本专科肄业未满2年的75人,中专和高中毕业5402人,高中肄业以下907人。其职称分别为:中学高级教师64人,一级教师501人,二级教师1316人,三级教师758人。小学高级教师278人,一级教师2403人,二级教师686人,三级教师215人。
  第二节 培训
  民国时期,县政府利用假期,举办教师讲习班,进行文化业务培训。民国32年(1943),参加培训147名教师,经过考试考核,有30名教师获省教育厅颁发的小教合格证书。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利用各种形式,加强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政治、文化、业务水平。1950~1951年,县文教科先后举办5期小学教师学习班,学习革命理论和有关教育政策法令,引导和启发教师批判旧的教育思想,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忠诚党的教育事业。1952年下期,县、区配备专职辅导员,采用分区集中听课、分散自学、定期考试等办法,组织在职教师学习政治、教育理论及语数基本知识,以提高教学水平。1954年起,部分中小学教学骨干分别保送到大专院校或中师脱产学习。是年春,县举办扫盲群师学习班,副县长赵忠芝任班主任,由区文教助理带队,集中培训群师466人。尔后,分地区集中,由县统一培训形式和内容,先后培训群师1450名。1956年起,县文教科在不断举办短期学习班对教师进行培训外,充分发挥名老教师的作用,与青年教师订“师徒合同”,边学边教,包学包教,相互听课,定期总结,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文化业务水平。1959年,县配备专职人员抓函授学习,全县设7个函授中心,开办中函训练班22个,初级函授班13个,文化进修班17个,高师函授班1个,学员共2358人。专职辅导员分区辅导,定期检查,到期考试、结业。“文化大革命”初期,师资培训停止。1970年恢复,到1976年底,轮训小学教师526人,初中教师238人。1977年起,除分期分批举办脱产轮训班外,建立县、区、乡、校四级培训网络,对未达到初师水平的教师,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教材和教学进度,统一结业考试,统一检查评比。9个区(镇)进修班和42个乡业余班抓初师面授,从在职教师中聘请兼职辅导员,函授、自学、辅导紧密配合。全县近3000名原来未达到初师水平的教师完成初师学习任务后,分别升入中师、中函和中电学习。1986年,1267人达到中函毕业水平,626名民办教师达到中师水平,转为公办。267名中学教师达到高函专科毕业水平,493名幼师经过多次专业培训,能胜任幼教工作。嗣后,教师培训以岗位培训为重点,提高教学业务水平。1987~1990年,共培训教师4556人次。
  第三节 待遇
  民国时期,境内初小教师每期薪谷10~12担(合500~600公斤),高小教师一般16~20担(合800~1000公斤),中学教师一般期薪折谷1.5吨左右,但无其他福利,且职业无保障,执教中稍有不慎,随时有解聘之忧。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从各方面提高教师政治地位和生活待遇,1950年,小学教师享受供给制,每月工薪高小教员大米75公斤,初小教员62.5公斤,工人57.5公斤。同年,邵阳县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范家山完小教师肖糺声当选为常务副主席,并出席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1年,小学教师月薪提高到120公斤大米。邵东建县后,历届县人民代表大会,有12%左右的教师代表参加;历届县人民委员会选有教师为委员。1953年,工资调整为“折实工资分”,每人平均工资比原来工资略有提高,并开始享受公费医疗和生活困难补助。教师退职、退休,可按月领取退职、退休金;女教师享有56天产假。1954年,地方党组织在中小学骨干中发展党员。随后,正式成立县教育工会,教师被认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和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劳动者。此后,在中小学教师中发展党员,建立中共支部。1955年,县委、县政府主持召开第一次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90名优秀教师受到表彰,其中10名出席湖南省第一次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会议。1956年,实行工资改革,人平月工资比原工资增长42.42%。1958年,火厂坪小学校长赵开智出席省劳动模范大会。1960年上期,全县12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出席省文教群英大会,莫华斌出席全国文教群英大会。此后,每年都有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到党和政府的表彰。“文化大革命”中,教师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说成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臭老九”,动辄批斗,131名教师受到错误处理,在职者大多心绪不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重申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并号召全党、全民尊师重教。1979年,县成立落实政策办公室,教师在历届政治运动中所蒙受的冤、假、错案,一一予以落实、平反。1980年后,教师连年提高工资,并实行工龄、教龄补贴和班主任津贴,与行政干部一样享受多种生活补助,且工资收入高于同级行政干部标准。1983年11月,县人民政府发出“尊师爱校”的布告,对于干扰教学秩序、殴打教师的行为逐一给予严肃处理。12月,县召开“为人师表”先进代表和优秀班主任代表会议,189名先进个人和优秀班主任受到表彰。两市镇一完小教师钟延寿被评为全国先进少年工作者,龙桂珍被评为全国优秀班主任。1984年4月,三中副校长封克勤当选为副县长,一中教师张梧岗,第一职业中学教师岳捷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有40名教育工作者当选为县政协委员。1985年秋,县召开优秀教师代表会议,并评选10名优秀教师出席省优秀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是年9月10日,县城举行集会,热烈庆祝第一个教师节,会上,县委、县政府高度赞扬全县教育工作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贡献,并表彰21个优秀集体和13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嗣后,每年教师节前夕,县委、县政府领导深入学校慰问教师,听取教师对党政工作的意见,解决急需解决的问题,并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尊师爱校活动,教师地位进一步提高。1988年10月开始,教师实行职称工资,工资提高。1990年,县内中学教师平均年工资1886元,小学教师平均年工资1700元。
  第六章 经费和设施
  第一节 经费
  一、国家拨款
  清末,官府无地方办学开支。民国时期,政府对地方教育只拨少量补助经费。民国18年(1929),境内各学区共得补助经费5998元(法币)。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经费主要由国家拨款,学校基本建设和教师工资福利及公务费等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1953年,国家拨款73.7万元,占县财政支出的48%。1954~1957年,教育经费年均拨款占县财政预算内总开支34.3%,用于人员经费占88.7%。1958年,大办工业,新建项目骤增,教育经费拨款骤然减少。1958~1961年,年均仅占财政支出的18%,最少的1958年只占14.1%,仅保人员经费。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年),教育受到重视,经费增多,每年保持在120~150万元,年均占财政支出的37%左右,其中1965年,县拨款159万元,占财政支出的40%。“文化大革命”初期,教育受到冲击,经费随之减少。1967~1970年,财政拨款726.8万元,占同期财政支出的28%,最少的1970年,只占20.1%。这4年间,县财政总支出比前4年增长57.5%,而同期教育经费仅增长18.5%。1971年起,财政预算内拨款,开始突破20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占87%。1975年开始,财政拨款增加,公用经费逐年增多。是年,拨款294万元,占36%,增长比例与财政开支增长比例基本同步。所拨款项,用于人员经费占77.9%,公用经费占22.1%。1979年后,国家拨款数额有较大增长,公用经费保持在24%左右。1986年拨款1153万元,人员经费占75.1%,公用经费占24.9%。拨款数额占财政开支的35.1%。1987年后,尽管县财政赤字不断增加,而教育经费仍占财政开支比例36%左右。1990年,教育经费总额1888.9万元,占财政年度总支出37%。
  二、地方集资
  清末,境内小学堂的经费均系地方筹集,其形式有士绅和殷实户助资,会产捐资,塾师集资,街坊居民筹款等。民国时期,政府对教育经费虽给少量补助,地方集资仍为经费的主要来源。个人破产兴办学校的亦有。民国32年(1943),叶昆(今槎江乡人)卖掉家中20亩田创办图强小学,至今传为美谈。
  新中国成立后,地方集资形式多样。1951年,贯彻“乡学乡办、村学村办”的指示,乡学、村学多用祠堂、庙宇作校舍,经费开支由各地自行筹集。1952年,改为“县筹乡办”,县从各乡征粮附加中统筹,按月下拨。1954年起,小学经费主要由国家拨给,地方集资增添课桌课凳。1957年,开始兴办民办小学,经费由办学单位筹集。民办教师工资由乡、村负担为主,国家补助生活费。人民公社时期,为满足学龄儿童入学的要求,各地利用民房,学生自备课桌课凳,组织教学,民办教师工资参与生产队分配。1973年开始,小学、初中,除国家教职员工工资外,其余一切经费由社、队承担,其中初中学校、中心小学由公社负责,联校、队办小学由承办单位负责,进一步促进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1975年,全县小学入学人数16.3万人,比1957年增加1.2倍。国家拨款数额虽比1957年增43%,却只占小学教育整个经费的三分之一。1979年后,每年从农业税中提取3万元作为城、镇办学经费。1980年,地方机动财力按正常收入每年给10~20万元的补助,但小学办学条件仍然较差。1981年,全县校舍面积中,有一级危房5.7万平方米,大队办有“堂屋班”(即利用民房堂屋设班)400个,缺乏课桌课凳0.5万套。是年11月24日,县委、县人民政府就教育工作的若干问题发出联合通知,明确提出:“除县属高中由国家负责外,社队办的中小学的校舍修建和课桌课凳的购置,主要由社队负责,国家只酌情给以补助”。是年,全县集资15万元,兴建校舍2000平方米。1982年,全县有60%的大队自觉集资改造小学危房。仙槎桥公社发动干部、居民和邻近大队集资,个体工商户王石桥主动捐资1000元,影响较大,短期内共集资7万元,修建1所中心学校。1983年春,杨桥公社着手集资,半年内筹集23万元,改建中学,取名为杨塘书院。棠下桥、佘田桥、两市塘等区(镇),共集资104.3万元,新建重点小学。同年11月,县委书记岳长发组织县属各部门领导和区社党委书记200多人,参观东安县集资建校。随即,全县城乡全面动员,领导干部带头捐资,专业户、个体工商户自愿助资,各行各业集体出资,农民、居民自觉投资,改建校舍。两市镇一完小系民国38年的保厘乡中心学校,建县后,虽经多次改建,但校舍仍然陈旧,有的已成危房。1984年8月,县长钱松柏,组织县属各部门及两市镇领导,现场勘察,边看边议,定集资任务,短期内筹集100万元,将其旧房翻新,建造一座3170平方米的4层教学大楼,有教室32间,宽敞明亮。同年,群众集资,为县机关幼儿园新建8间教室及教工住房共1100平方米。界岭乡从企业捐资兴建界岭初中校舍后,又发动群众集资建校。专业户杨富清带头捐资1万元,一时群众踊跃捐款,全乡集资75万元,改建、扩建乡中心学校和11所村办小学。对于在集资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党和政府领导人深入实际,作好工作,及时解决。汪塘乡长冲学校,原系族祠,在集资拆迁扩建中,群众意见分歧,县教育局长李义安会同区、乡领导,7次深入群众,逐农户作好工作,化阻力为助力,一座一千余平方米的新校舍顺利建成。1986年开始,牛马司区先后通过部门集资,率先富裕的农户捐资,入学者筹资,3年中集资400万元,新建了范家山中心小学和水井头、黑田铺、双泉铺、湾泥4所初中。石株桥铁塘中学,原是一座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建筑,1983年,经市县鉴定属一级危房,全部改建,需资金100万元,乡党委、乡人民政府号召干部群众出钱出力,捐工捐料,“建好铁塘中学,造福子孙”,乡党委书记李铁生跑遍全乡29个村逐一发动,不少群众把添置家具的钱省下来捐献给学校,1988年,共集资90多万元,将学校改建一新。1989年经市教委验收为合格中学。1984~1990年,全县共集资5197万元,新建、改建校舍面积52万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61%,1989年邵东县被评为全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先进县。
  三、勤工俭学
  1958年上半年,邵东二中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种植水稻,办饲养场,开荒建园,种植蔬菜、高粱、红薯,并组织运输队,全年收入1.5万元,70%用于扩建校舍,30%用于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补助,其成就受到地、县教育部门的赞扬。同年夏,全县中小学先后开展勤工俭学活动。1959年,一中年产稻谷5吨多,小麦1吨。1960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12.4万元。是年冬,二中派代表赴京参观全国勤工俭学展览会。嗣后,勤工俭学规模逐渐缩小。
  1968年起,贯彻“五七指示”,全县各类学校开办工厂近200个,兴建农场60个,所有收入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二中办硫化碱厂,所获收入,以12万元修建礼堂,建学生宿舍1800平方米,用于学生生活补助1万元。1974年后,校办工厂主要产品有电器、化工、机械配件、印刷品、食品饮料等。三中生产的交流接触器、无氰电镀锌,龙陂中学生产的橡胶脱模剂,很受用户欢迎。各校办农场,生产黄花、茶叶、柑桔,兼养生猪、养鸡、养鱼、养蜂等。1980年以后,各校原办的工厂,以专业劳动力为主,学生参加劳动逐渐减少。1984年,县教育局成立勤工俭学专业公司,帮助校办工厂组织原材料,推销产品,提供信息。1985年起,各校兴办的勤工俭学项目,县财政在资金上给以扶持,税务部门对有些产品给以免税照顾。1987年,全县勤工俭学收入过100万元。1988年12月,县教育委员会被评为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1990年,全县校办工厂53家,商店67家,农林场所35所,勤工俭学收入160万元。
  第二节 设施
  一、校舍
  民国时期,震中、资东小学和三民、会辅、行易中学有专用校舍,其他中、小学均占用祠堂、庙宇、寺观,适当加以改造,光线暗淡。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数学校利用原有校舍,有的占用土地改革时公存的房屋。1952年,仙槎桥、廉桥中心学校各新建校舍1栋,有教室、教员室及其他用房。1955年,县财政拨款修建县机关幼儿园。此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小学新建校舍逐年增多。1970年起,各人民公社、大队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先后兴建一批土木结构的简易教室。1980年开始,部分社队群众自发集资改建、新建学校。1984年后,进行全方位、多渠道集资建校,国家拨款也逐年增加。兴建的校舍,多为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多层结构,采光通风条件良好。至1990年,全县有教学用房37.83万平方米,学生人平1.85平方米,学生宿舍4.53万平方米,教师宿舍30.92万平方米,其他用房12.22万平方米。校舍总面积84.4万平方米。全县12所高中均建有3~4层的教学大楼,全县103所初中,有60所建有教学楼。
  二、教学设备
  民国时期,乡中心学校和规模较大的私立完全小学,订有少量报纸、杂志、图书及挂图。个别学校有手工劳作作品展览柜,3所中学有图书室和少量供教师演示用的理化教学仪器。
  新中国建立后,学校自制教具和国家无偿分配相结合,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仪器设备不断增加。1979年以后,国家每年配置10万元以上的教学仪器。中学和区、乡(镇)中心学校均有仪器室、图书室,配有专人管理。一、二、三中有实验室,供学生分组实验。1980年开始推行电化教学,县内16所重点小学有幻灯机及其配套设备。县属高中和重点初中有录音机及教学磁带。1985年以后,各区、乡(镇)联校配备录放机、电视机。县教师进修学校设置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和教育电视差转台。1990年,全县中学(含职中)、小学拥有图书7万册,教学仪器14万件(台),价值98万元,幼儿园大多添置了多种活动设施。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