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松坡图书馆
邵阳松坡图书馆
机构用户
邵阳松坡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3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青少年团体
分类号:
C912.2
页数:
5
页码:
378-382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社会团体的青少年团体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青少年
团体
内容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一)组织沿革民国15年(1926)秋,资东学校学生朱宝善、肖琪(女)等在农运中受锻炼,被吸收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是年冬,成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黑田铺支部,团员30余人。随即,两市塘、灵山寺、范家山等地亦先后建立团支部。翌年春节,各地团支部在党组织领导下,组织宣传队,深入农村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利用龙狮灯歌形式,赞唱国民革命、农民运动等大好形势,并结合农村革命实际新编文明戏,到处演唱,广大农民受到鼓舞。同年5月,各团支部组织力量,深入农村,开展“红五月”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农运中涌现出来的新人新事,揭露土豪劣绅和不法分子对抗农会,破坏农运的言论和行动,声讨帝国主义侵华罪行,号召工农群众坚持革命。“马日事变”后,组织停止活动。
民国34年(1945)4月,中共党员龙仲在龙公桥建立青年救国会,首批吸收会员40余人,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民国35年夏,根据上级指示精神,在进步青年中吸收40名青年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万安支部,龙仲兼任书记。民国36年,万安团支部发动群众开展反征兵、反征粮、反内战活动,深为群众拥护。民国37年,亲义乡(流泽)、安平乡(廉桥)等地发展团员23人建立团支队。组织团员、青年宣传解放战争大好形势,散发传单,动员参军,有的青年参加湘中二支部,打击地方军政反动势力。有27人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留在地方的青年团员30人,建国后参加地方政权建设。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11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邵东县委会成立。1953年7月,召开首次代表会,学习讨论中共邵东县委书记赵玉学的报告,明确青年团在建设时期的任务,选举产生团县委会,全县共有团支部208个,团员2173人。
1957年3月,团县委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邵东县委员会改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邵东县委员会,全县共有团支部924个,团员22424人。至1961年,全县有团支部1383个,团员17964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团县委被迫停止活动。1968年5月,县革命委员会群众工作组主持团的工作。1972年6月,召开共青团邵东县第八次代表大会,恢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邵东县委员会。年底,全县共有团支部1369个,团员33473人。同年开始,陆续恢复团区委,成立中学团委及各基层团委。1985年,全县共建立乡、镇企业支部(总支)186个。1986年底,全县共有基层团委64个,团总支64个,团支部1661个,团员39428人,专职团干76人。1989年6月22日,召开共青团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参加会议代表330人,选举产生共青团邵东县第十二届委员会。1990年,全县有基层团委66个,团总支70个,团支部1737个,共青团员3.24万人。
[=此处为表格(共青团邵东县历次代表大会简况)=] [=此处为表格(续表)=] (二)主要活动团县委建立初,组织广大青年学习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开展增产增收、兴修水利、抗旱、救灾等活动。1954年,唐年松的“冬小麦春化法”试验成果在全国推广。翌年,全县各级团组织青年突击队1万多个,队员8.9万多人,在春耕生产中,广辟肥源,开展突击积肥和生产救灾活动。1955年,各地团员青年积极投入农业合作化运动。1956年在抗旱救灾中,找水1800多处,抢救禾苗1.9万多亩。1957年5月,团县委书记陶捷参加全国第三次团代会。同年,佘田桥乡贯堂农业社青年曾锦梅获团中央扫盲奖章。嗣后,团县委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学政治、学文化、学科学,开展“五好青年”、“六好团支部”等竞赛活动。全县12万多名青年组成8000多个突击队和600多个生产队、垦荒队、专业队、试验场,种了8千多亩试验田,共创、制、改工具764件。1963年起,全县团员、青年广泛开展学雷锋、学王杰和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搞生产,挑重担;斗困难,当先进;作好事,不留名,为社会多争贡献。1964年7月18日,九中学生罗贱生在同乐坪水库为抢救落水少年2人而光荣牺牲,团县委为之建墓。羊家冲公社建树大队团支部书记林亲宜,学习雷锋精神,到生产落后的存礼堂生产队落户,带领群众开展积肥、抗旱等生产活动。全队63亩水田,单产比上年增42%。且连续两年大丰收,群众用粮和纯收入居全大队第一位。1964年1月,共青团员林亲宜和青年羊新春等13人出席省农村知识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78年,各级团组织围绕发展生产,以技术革新、提高劳效率为中心,深入开展新长征突击手竞赛活动。界岭公社腊树大队团支部组织青年种试验田,培育良种,实行科学管理,水稻单产比生产队高60%,被团中央命名为“新长征突击队”。槎江公社种子员叶玉明、县棉织厂女工肖冬莲和申仲美、谭乔森4人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80年起,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广大团员以实际行动带领青年讲文明、守纪律、爱集体、爱科学,做新时代的标兵。1982年全县青年在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中,成立学雷锋小组0.15万个,青年服务队800多个,为全县230多户“五保户”、烈军属担水、送柴、帮耕助工做好事5000余件。团县委连续3年被评为湖南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1985~1986年农村青年在开展“科技致富”活动中,共办技术培训班213期,参加培训的青年1.98万人。火厂坪镇柏山村团支部书记、养猪专业户熊运娥(女)被团中央授予“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团省委授予邵东县“青年之家竞赛先进县”。在工交战线“五小”智慧杯劳动竞赛中,全县共完成小改革项目418项,小发明235个,设计开发新产品87种,提小建议4000多条,其中被各级领导采纳的939条,为国家创值790万元。1987年后,各地团组织,发动共青团员,积极开展各种有益的社会活动。县属各单位87个团支部2000多名青年向老山前线邵东籍指战员寄赠慰问信930多封。利用节假日开展“青年服务一条街”活动,为群众义务看病、咨询、修补和清扫街道等。1990年,配合农村社教工作,整顿团组织。48个区、乡(镇)均配齐了团干,其中专职41人。
二、中国少年先锋队 (一)组织概况 1953年9月6日,廉桥完小建立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队员88名,编为大队,下设2个中队,8个小队。大队辅导员刘建安在团省委介绍了少先队工作经验。随后,邵东一中、二中及两市塘、范家山、佘田桥、白竹等小学均建立少先队,队员775人。1955年暑假,团县委举办530名少先队辅导员训练班,随后,少先队全面发展。1957年全县80%以上学校建立少先队组织,共有队员2.7万多名。“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小兵”取代少先队名称,由邵东县革命委员会群工组领导。1978年,恢复少先队组织。1986年,全县504所小学,86所中学均建有少先队组织,有少先队员14.8万多人,占队龄儿童总数的80%,有辅导员3367人。1990年,全县有少先队员8万名,占队龄儿童83%。
(二)主要活动 1953年秋,各地少先队组织少年开展除害虫、讲卫生、积肥、检禾穗、推广普通话等有益活动。1957年暑假,团县委举办第一届少年夏令营,历时8天,有450名队员参加,开展参观访问等多种活动。1964年,全县少先队普遍开展“颗粒还家”和“小秋收”活动。利用课余时间下田拾稻穗,将拾得的稻谷送交国家仓库。杨桥公社各学校少先队员共拾稻谷1500公斤,敲锣打鼓送交指定仓库。山区学校的少先队员开展小秋收活动,将采集的实物,分别送到县指定的有关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少先队活动中断。1978年后,少先队组织恢复。1980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建立了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和文体活动场地,成立多种活动小组。流泽公社少先队成立各种活动小组200余个,采集植物标本875件,制作飞机、轮船等模型446件。1981年,杨桥公社教师申光魏被评为全国红领巾读书活动优秀辅导员。1982年,在开展红领巾读书报奖章活动中,有5人受中央表彰。1985年在全国“创造杯”竞赛活动中,流光岭中学少先队第29中队,灵山寺学校少先队5甲班中队获全国创造杯奖。廉桥完小邹国璋被省少工部授予湖南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标兵称号。1986年5月,槎江乡观音桥小学少年郑爱强在黄家坝水库抢救3名落水儿童,被团省委、省教委授予“学英雄小标兵”称号。范家山学校少先队大队开展集邮活动,省委书记毛致用为之题词。同年7月,在“全国少先队好队长”评选活动中,全县有5名队干部获“全国好队长”称号。8月,团县委等4家单位联合组织“全县少先队好队长”夏令营,到桂林参观旅游,营地设桂林炮兵学校,并与该校学员进行联欢。年终,团县委被评为全国“少先队工作先进单位。1987~1990年,少先队工作进一步加强,初中建队率85%,小学建队率93%,31个乡(镇)配备了辅导员。在少先队中开展学雷锋、学赖宁为中心的“三热爱”活动,有2万名青少年省吃俭用,向灾区人民捐献现金1.2万元。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