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34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人事
分类号: D035.2
页数: 4
页码: 353-356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人大政府政协的人民政府人事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人民政府 人事

内容

一、干部来源建县初期,县内干部主要来自南下工作队和资江公学,邵阳地干校分配的青年,并在土地改革工作中培养出来的积极分子,城镇店员、社会青年中招收一批条件适合的人进入干部队伍。1952年底,全县有国家干部1364人。1956年起,大中专毕业生和军队转业干部陆续分配来县,干部队伍扩大。1957年9月,县编制委员会建立,负责全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管理工作。1960年底,全县有干部3230人。1961年调整机构,精简人员,1962年全县干部减少到2340人。嗣后,接收湖南省建设学院分配的毕业生,并从农村选拔优秀青年充实干部队伍。1970年,从农村社会青年、不脱产的基层干部和退伍军人中招收干部,由区社推荐,组织部选拔其中家庭出身好,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表现积极的,年龄30岁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经过面试,录用。同时,还从国家教师、全民工人中选拔德才兼备的人员,扩充干部队伍。是年,全县共招收干部135人。随后,干部来源,主要是大专院校分配的毕业生和军队转业干部外,还分别于1978、1979、1983年从农村基层干部中择优招收部分干部,并从行政、企事业单位中的“以工代干”人员通过考试转为干部。1984年开始,录用方式由组织推荐为主改向社会公开招收,统一考试,全面考核,在条件同等的情况下,按考试分数从高到低录取。1984~1990年,全县除招收干部247名外,乡镇干部还实行合同制、聘用制。建县后,7个年份干部(不含教师、医生)情况如下表: [=此处为表格(邵东县7个年度干部基本情况单位:个)=] 二、考核与奖惩 1952年始,干部的考核与奖惩,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单位呈报,干部管理部门批准。凡忠于职守,成绩优异,遵守纪律者;有发明创造,显著贡献者;保护国家财产爱护公物者;节约国家资财、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有功者,按照功绩大小,分别给予记功、记大功、授予奖品或奖金、晋级、升职、通令嘉奖等六种奖励。一般每年1次,并为发现人才,搞好领导班子建设打好基础。对干部的考核,根据党在各个时期的工作重点,采取个别了解为主,广泛听取群众对考核对象的意见,逐个填写考核登记表。“文化大革命”期间,干部考核流于形式。1985年后,改革考核方式,坚持个别了解与公开测评相结合。1985~1990年,县内行政、事业单位,先后评选先进工作者5671人次,记功941人次,记大功37人次,晋级18人次。对玩忽职守贻误工作、压制批评、打击报复、弄虚作假、欺骗组织、丧失立场、包庇坏人、贪污盗窃、腐化堕落、浪费国家资财、损坏公物、泄露国家机密、损害共产党和国家威信、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等违犯党纪和国家政策者,根据所犯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以及认识错误的态度,分别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开除留用察看、开除八种处分。建县后,干部处分情况如下表: [=此处为表格(邵东县7个年份干部处分情况表单位:人)=] 三、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五十年代,军队转业干部按照转业前的职务,在基层安排相应工作。1963年,按照国务院关于选调转业军官到商业部门服务的精神,主要安排在财贸系统,大多数担任企业领导职务。1980年,对1969~1975年军队干部作退伍和复员处理的20人,改办手续作转业安置。1980年后,军队转业干部人数逐年增多,营、团职干部比例上升,接收安置的基本原则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主要是充实区乡干部队伍和政法战线,8个团级干部分配在县级机关任职,营级以下干部,主要分配到区、乡、镇和企事业单位。至1990年止,全县共接收安置转业干部805人。
  四、离休退休 1953年始,实行干部退休退职制度,至1961年,全县干部退休6人,退职29人。1974年后,干部退休由其符合招工条件的一名子女补员,退休干部和职工人数增加。是年,全县退休干部185人,退职1人。1979年起,根据国务院104号文件和1980年253号文件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干部退休后不再招工补员。1980年起,县人事局配备力量加强退休干部管理工作。至1990年,全县有离休干部110人,退休退职干部2103人。
  五、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1980年8月,根据国务院(1978)27号文件精神,县成立职称工作领导小组,由组织、人事部门领导成员组成。在县内农业、工程、卫生、会计、统计等5个系列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对具备规定学历、从事专业技术工作达到一定年限的,经单位群众推荐,同行评议,专家评审(中级职务由省市专家评审),套改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并对从事专业技术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职务晋升工作。至1983年9月10日结束,共对914名专业技术人员套改技术职务,其中中级52人,初级223人,技术员级639人。职称套改不与工资挂钩,但将16名中级职务人员的家属的农村户口转为城镇商品粮户口。1984年12月,根据中共邵阳市委76号文件,将134名有初级技术职务人员的家属也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商品粮户口。
  1987年6月,根据国务院(1986)27号文件,县成立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工程、农业、卫生、会计、统计、群文等15个系列,成立初级评委会,根据国家制定的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的实施条例和《湖南省企、事业单位实行专业技术聘任制度的实施意见》按照各企业、事业单位的实际需要和可能,按定编人数,确定各专业技术职务的结构比例,设置专业技术工作岗位。在评定时,由专业技术人员本人申报,所在单位推荐,各系列评委会评审,高级、中级、初级技术职务,分别报经省、市、县评委会审定后,认定其资格,并由各单位行政领导与认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签订聘任合同。一般聘任期为3年。在聘任期内,其工资未达到标准的,在工资改革时,相应调整。至1990年底结束,全县共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53人,其中高级职务127人,中级1721人,初级4266人,技术员级2539人。另在全县民办教师中,评定中级职务148人,初级职务2121人,技术员级716人。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