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统战工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邵东县志》 图书
唯一号: 181120020210000319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统战工作
分类号: D613
页数: 3
页码: 318-320
摘要: 本文记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共产党的中共人士、少数民族、私营工商、海外联谊、宗教统战工作情况。
关键词: 邵东县 共产党 统战工作

内容

第一节 对非中共人士的工作
  县委建立初期,贯彻执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中,注意了对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和非中共人士的工作安排。在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1名非中共人士被选为常务委员副主席;县人民政府13个组成单位的科局长,非中共人士共占7名。1956年当选的21名县人民委员会的委员,有11名非中共人士;县人民代表中,当选的非中共知识分子和其他人士占代表总数的61.9%。1957年5月17~21日,县委邀请非中共知名人士200人参加宣传工作会议,县委主要领导当面听取他们对党的工作和整风运动的意见。1962年春,县委邀请非中共人士106人,就调整经济,群众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座谈,大家畅所欲言,对纠正“五风”错误、发展农业、调整农轻重比例、贯彻知识分子政策等,提出了691条建议,多数被采纳。1980年,统战部恢复,县委对非中共人士在新中国建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中所蒙受的错误处理,按照政策给以平反,加强对非中共代表的联系,掌握其思想和工作动态,鼓励他们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显身手,争贡献,根据其特长,因人推举。至1990年,先后有袁人杰、张梧岗、贺德生、尹芸成、唐先有等12名非中共人士分别当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有4名担任副局长;有43名当选为副乡(镇)长;有584名担任工厂厂长、公司(商店)经理和中、小学校长;有400多人当选为省、市、县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
  第二节 对少数民族工作
  邵东有回、苗、侗等29个少数民族。建县初期,少数民族工作,由县委宣传部管理。统战部建立后,根据民族工作的方针政策,适时召开民族工作会议,尊重少数民族习惯;根据其生活特点,搞好物资供应,在资金、物资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集中的村组发展经济,兴办学校,推荐代表人物参政议政。1956~1966年,回民代表伊斯兰教阿訇苏伯卿,连续3届当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党委将民族工作列入重要议题,注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坚持民族团结。1984年4月,县委召开民族工作会议,广泛听取少数民族代表对政权建设、经济开发和文化教育发展等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县从专项经费中安排2.9万元,帮助九龙岭乡民族村修整水坝,安装电力排灌机械,使近百亩农田旱涝保收。统战部门牵线搭桥,支持牛马司镇的麻元、鸭婆田、芦塘等7个村的回民开办煤矿,增加收入,使回民收入大多数与当地汉民同等户持平。1984~1990年,先后有1人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有3人担任科局长,有9人当选为省市县人大代表,有6人当选为省市县政协委员。
  第三节 对私营工商业者的工作
  1952年起,对私营工商业者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鼓励经营者遵守政策法令,依法经营,照章纳税,活跃市场,发展经济。1955年春,指导、帮助县工商联组织私营商业中的骨干,学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分批举办政治学习班,明确私营商业进行社会改造的重要意义,提高接受改造的自觉性。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广泛听取工商业者的意见和要求,按照政策解决好人员安置、组织形式和经营场地等问题。私改任务完成后,进行“顾一头”(社会主义),“一边倒”(倒向无产阶级)的思想教育,鼓励端正经营思想,遵守商业道德,热情为顾客服务。1956年12月,县工商联副主任委员贺德生当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文化大革命”中,一批私营商业从业人员被下放务农。1980年开始,对原加入公私合营的小商、小贩和小手工业者257户,从原工商业者中区别开来,恢复劳动人民身份:对1961~1965年被精简下放农村的原公私合营人员,由原单位发给定量生活补助费;“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农村的从业人员,按照政策规定,逐个回城安置。1984年后,通过多种渠道,组织工商界经营能手,开展以搞活流通为主要内容的咨询服务活动,为振兴经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1986年3月恢复县工商联,嗣后,逐渐转向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节 海外联谊工作
  1958年,县建立专门机构,调查在台湾省居住的邵东籍人员情况,鼓励乡亲与其通信。“文化大革命”中,通信中断。1978年后,海外联谊工作以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为主旨。加强同邵东籍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简称三胞)及其亲友的联系,鼓励他们通信。“三胞”回乡探亲,热情接待,提供方便。全县有第一代“三胞”1700多人,其中台胞(属)1100余人。在历届政治运动中,对“三胞”亲属在政治上、经济上所受的不正当处理,按照政策,逐件纠正落实。区、镇、乡、村召开“三胞”亲属联谊会议,广泛开展联谊工作。美籍华人姜逸樵的私房,在土改时被错没收,通过落实政策,折价退还,姜将退给他的赔款捐赠家乡办教育。各地并鼓励“三胞”亲属依法经营,勤劳致富。湾泥乡台属刘鹏飞,1984年开办空压机件厂,1986年产值100多万元。1988年11月开始,居台人员回家探亲者日多。至1990年底共接待900余人(次)。
  第五节 对宗教界的工作
  统战部建立前,宗教工作归口宣传部管理。1951年,对县内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进行调查。1956年佛教、伊斯兰教的代表人物被选为县人民代表。1958年后,除伊斯兰教外,其他教徒多还俗。“文化大革命”中,宗教受到冲击,被迫停止其宗教仪式等公开活动。1979年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保护正当的宗教活动。基督教继续开展自治、自养、自传为主的办教活动,并发展新教徒140余人。1990年6月处理汪塘乡地下宗教渗透案一起。是年底止,有3名穆斯林先后当选为市人民代表和省、市、县政协委员。

知识出处

邵东县志

《邵东县志》

出版者:中国城市出版社

全志由概述、大事记、专志、人物传、附录组成,辅以图表,采用现代语体文、记述体、三人称、国家标准简化字记述,实事求是地记述邵东县现行行政区划内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邵东县
相关地名